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五味子
五味子药典标准

五味子药典标准
五味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药典标准是指其在中国药典或其他相关药典中所规定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2020年版),五味子的主要标准如下:
1. 性味:味苦、酸,性微温。
2. 外观特征:五味子为卵形至椭圆形的核果,表面黄褐色至深褐色,有细小的皱纹。
果实内含多数种子(称为五味子籽)。
3. 鉴别:通过外观、组织结构和显微特征等进行鉴别。
4. 质量标准:规定了五味子的含水量、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物质的限度等。
5. 检测方法:包括含水量的测定、总灰分的测定、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等。
中药五味子功效与作用

中药五味子功效与作用五味子是一种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食疗中。
它具有丰富的功效与作用,被认为是一种珍贵而有效的药材。
下文将详细介绍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五味子的概述五味子,学名五味子属,是茜草科植物五味子的果实,为一种常绿藤本植物。
五味子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如广东、福建、江西等地。
五味子常用于中医药中,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用价值。
二、五味子的化学成分五味子主要含有五种味道成分,分别为酸、甜、苦、辛、咸。
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五味子苷、五味子甙、五味子内酯等。
此外,五味子还富含有机酸、氨基酸、多糖等。
三、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1.增强免疫力:五味子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力,减少因环境、压力等原因引起的疾病。
2.调节胃肠功能:五味子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吸收,并能有效预防和缓解胃病、肠炎等疾病。
3.降血脂:五味子中的五味子内酯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从而起到降血脂的效果。
4.抗肿瘤:五味子中的五味子苷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促使癌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肿瘤的功效。
5.改善睡眠:五味子中的五味子甙具有镇静和安神的功效,可以缓解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促进睡眠质量。
6.美容护肤:五味子中的五味子内酯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可以延缓皮肤老化,减少皱纹和色斑的形成,使皮肤更加年轻、紧致和光滑。
7.保护肝脏:五味子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提高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肝脏损伤,预防和治疗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8.缓解压力:五味子中的五味子内酯具有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增加人体的抵抗力,保持身心健康。
四、五味子的应用1.中医药方剂:五味子常用于中医药方剂中,如五味子汤、四君子汤等。
这些方剂常用于治疗气虚、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五味子与南五味子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五味子与南五味子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习称“北五味子”;又名:山花椒、五梅子、辽五味子。
原植物五味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宁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本品药材性状: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
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
果肉柔软,种子1~2,肾形,长4~5mm,宽3mm,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种仁白色。
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本品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
功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中医临床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镇静,催眠,镇咳,祛痰,兴奋呼吸,收缩子宫,保护肝脏,促进肝糖元生成,促进肝再生,利胆,促进DNA合成,增强免疫功能,耐缺氧,抗疲劳,延缓衰老,双向调节血压,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酶活性,提高视力,抗过敏,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惊厥,抗心肌梗死,抗白细胞减少,降低SGPT,降低自主活动兴奋性,对抗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对肾功能、对红细胞内CAT活性有影响。
其它部位:茎、叶及果可提芳香油;种子油作润滑油;藤可代绳索使用。
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
又名:山包谷、红铃子。
原植物与五味子很相似,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为国家三级保护野生药材。
甘肃作五味子药用;四川称其为西五味子或川五味子。
茎藤、根作血藤入药,又名大血藤、五香血藤。
本品药材性状:呈球形或扁球形,粒较小,直径4~6mm。
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较薄,常紧贴种子上,有时微有白色粉霜。
中药材五味子鉴别

农业技术全集之-药材种植技术
中药材五味子鉴别
五味子分辽五味和山五味,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非常畅销,特别是去年有韩国药商来我国大量采购辽五味,造成价格直升至70元左右,药材价格升高,不法商贩便想方设法掺杂兑假,辽五味价高时,便将山五味掺入销售,现在辽五味、山五味价格相差不多,而且都居高不下,他们又把野生的一种家做山葡萄的籽种掺进去,为提高大家鉴别能力,现将所掌握鉴别要点列出,以供参考。
辽五味:又称北五味,为不规则圆球形,直径5-8毫米,表面紫红色,陈货颜色发暗,呈褐色,果肉皱缩,柔润,尝之有较浓的酸味,内有黄色肾形种子2粒,个别含种子1粒,种皮颜色光亮,捏碎有香味,味辛苦。
山五味:又称西五味,南五味,为不规则圆球形,直径3-5毫米,略小于辽五味,颜色没有辽五味红,干品多呈棕红色,较辽五味果肉薄,内含肾形种子1-2粒,味微酸,辛苦。
山葡萄外形与山五味极为相似,果实轻泡,外皮易捏碎,无皱缩,无气味,内含园形种子若干粒,种子切开后,种芯呈黑褐色,而正品山五味种子腰形,切开后种芯肉呈白色,这是辨别五味子同山葡萄的最明显区别,另外,五味子果肉与种子不易剥离,种子与果皮粘连一起,果肉紧包住种子,果皮柔软,用手轻捻,有韧性。
而山葡萄果皮干燥,较薄,与种子不密贴,用手轻捻,则皮碎籽出。
除山葡萄外,一些不法商贩在五味子中掺入少量红小豆、小扁豆以及碎树枝等,已达增重的目的,若仔细辨认,这都不难发现,请各用药单位及广大药商注意鉴别。
五味子,一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中草药

五味子,一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中草药人生的驿站,沏的是一杯茶,品的却是岁月的五味杂陈。
我们常常用“打翻了五味瓶”、“五味杂陈”来表达心情不好或者是心里难以名状的一种状态。
五味瓶里头装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
无巧不成书,在中药的世界里,确实有一味以果实入药,以五味命名的中药,它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五味子。
别看它个头小,功效却不能小瞧,《神农本草经》更是将该药列为上品!一、五味子五味子,又被称为北五味子。
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
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是五味子的主产地。
此外,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等省区也产五味子。
但是吉林、辽宁生产的质量最佳,享有“辽五味”盛名。
二、五味子的传说很久以前,长白山脚下的一个村庄里有一个青年叫苦娃,他自幼父母双亡,靠给一个姓刁的员外放牛、做杂活度日。
刁员外根本不把苦娃当人看,稍有疏忽便是一顿毒打。
几年下来,苦娃得了一身的病,骨瘦如柴。
刁员外却对苦娃的病置若罔闻,不但不给苦娃治病,还每天逼他干活儿。
苦娃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到夜深人静时想起过世的亲人,不禁痛哭流涕,只默默求观世音菩萨保佑自己。
一天,刁员外看苦娃的病越来越重,连走路都没有力气,就派人将苦娃扔在树林边的草地上。
精疲力尽、气息奄奄的苦娃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这时,一只喜鹊从远处飞来,把嘴里衔着的几粒种子撒在苦娃身边的草地上。
苦娃一觉醒来,见周围长出了一株株小树,小树藤蔓相连、郁郁葱葱,一串串红里透黑散发着清香的果子挂满枝条。
苦娃饿得难以忍受,见到果子喜出望外,便随手摘了一串塞进嘴里,只觉得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非常爽口。
他吃完后感到精神焕发、气顺心畅,一身的疾病也顿觉全无。
苦娃的病竟然被这些野果子治好了。
因为这种果子有5种味道,苦娃就给它取名“五味子”。
描述三、五味子的生活习性五味子喜肥沃、湿润、疏松、土层深厚、含腐殖质多、排水良好的暗棕壤,不耐水湿地,不耐干旱贫瘸和粘湿的土壤,因此,五味子天然株丛多分布于溪流两岸的针阔混交林缘,林间空地,采伐迹地。
五味子古今应用要览

五味子古今应用要览拼音:Wuweizi英文:Chinese Magnoliavine Fruit日文:ゴミシ拉丁文:Fr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异名】玄及《吴普本草》,会及《名医别录》,五梅子《辽宁主要药材》,山花椒(陕西、甘肃),软枣子(山东)。
【品种考证】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云:“生齐山山谷及代郡。
”《本草经集注》谓:“今第一出高丽,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过酸,其核并似猪肾。
”《新修本草》载:“其叶似杏而大,蔓生木上,子作房如落葵,大如樱子。
一出蒲州及蓝田山中。
”《本草图经》曰:“今河东、陕西州郡尤多,而杭越间亦有。
春初生苗,引赤登于高木,其长六七尺。
叶尖圆似杏叶,三、四月开黄白花,类小莲花。
七月成实,如豌豆许大,生青熟红紫。
”根据以上所述的植物形态、药物滋味等及《本草图经》所附“越州五味子”图,可以确认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
其中分布于代郡、青州、冀州及高丽的,与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ls(Turcz,)Baill。
的产地相符,而分布于齐山、蒲州、蓝田、河东、杭越等地的,与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产地一致。
《本草纲目》云:“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
”古今用药情况相同。
【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或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
【植物/动物形态】北五味子落叶木质藤本。
叶互生,广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有短小疏齿。
花单性异株,生于叶腋,花梗细长柔软;花被片6~9,乳白色,内侧微带淡红色;雄花雄蕊5;雌蕊群椭圆形,心皮17~40,覆瓦状排列于花托上,花后花托显著延长,果熟时成穗状聚合果。
中药鉴定之五味子

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表 面呈红棕色至黑褐色,皱缩,果肉薄 而紧贴种子,内含1-2颗黄棕色种子 。五味子质地坚硬,不易破碎,气味 微酸而略带辛味。
五味子的显微鉴定
总结词
通过显微镜观察五味子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特征,进一步确定其真伪和品质。
详细描述
五味子的显微结构包括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其中,韧皮部含有丰 富的树脂道,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较多。这些特征有助于与相似药材进行区 分。
五味子的理化鉴定
总结词
通过化学反应和仪器分析等手段,对五味子进行深入的成分分析和鉴别。
详细描述
五味子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光谱法等理化方法,可以对 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确定五味子的真伪和品质。
04
CATALOGUE
五味子的化学成分
木脂素类化合物
木脂素类化合物是五味子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 、抗肿瘤等。常见的五味子木脂素类化合物包括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等。
五味子素是五味子中含量最高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镇静、抗焦虑、抗抑郁等作 用,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五味子醇是另一种重要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对多 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五味子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 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五味子的临床应用
治疗肝炎
五味子能够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再生,对 于治疗肝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改善失眠
五味子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失 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辅助治疗肿瘤
五味子中的抗肿瘤成分可以辅助治疗肿瘤, 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
调节免疫功能
五味子

五味子概述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
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功效在于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
五味子是多年生落叶藤本,植株可供观赏。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习称“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珍曾谓:“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人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
中国药典2000年版将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载为两个品种。
五味子只特指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而南五味子特指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别名资料【别名】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壮味,五味,南五味子,南五味,北五味子,北五味,华中五味子,面藤子,血藤子。
【商品名】北五味子,又名辽五味子,辽五味,北五味。
为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
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等地。
为传统正品,品质优良。
南五味子:又名南五味、山五味子、西五味、西五味子、川五味、川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红铃子。
为植物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
主产于山西、陕西、云南、四川等地。
为五味子副品,品质较次。
均以粒大肉厚、色紫红、有油性者为佳。
【处方名】五味,五味子,辽五味,北五味子,北五味,辽五味子等。
药物学性质【性味归经】:温;酸、甘;归肺、心、肾经【化学成分】五味子素、去氧五味子素、新一味子素、五味子醇、五味子酯、A、B、C、D、E、F、G、H、J、K1、K2、K3、L1、L2、M1、M2、N2,O,R等。
【炮制】筛净灰屑,除去杂质,置蒸笼内蒸透,取出晒干。
酒五味子:取拣净的五味子,加黄酒拌匀,置罐内,密闭,隔水蒸之,待酒吸尽,取出,晒干。
此外尚有用蜜蒸、醋蒸者,方法与酒蒸同(五味子每100斤用黄酒20斤,或用蜂蜜30斤,或用米醋15斤)。
《雷公炮炙论》:"凡用(五味子)以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巳至申,却以浆浸二宿,焙干用。
"【功能与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秉正·药鉴】秉正堂中药饮片鉴别流程第三十八期——五味子的鉴别

【秉正·药鉴】秉正堂中药饮片鉴别流程第三十八期——五味子的鉴别五味子为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味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明代以前原没有南北之分,后到李时珍才将五味子分为两种。
现商品中分有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又称西五味子)两种。
因历史名称均为五味子,现状极易混淆。
1:五味子正品及易混淆品(南五味子)五味子正品为《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木兰科植物五味子。
其易混淆品为《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以“南五味子”之名收载的华中五味子。
2:五味子正品的主要鉴别特征(1)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
(2)果肉柔软,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3)商品中偶见种子外露于果肉。
3:五味子正品与易混淆品的主要区别(1)颜色:五味子正品外表多为红色、紫红色;南五味子表面多为暗棕色(2)果肉:五味子正品果肉皱缩而软润,种子易直接剥离;南五味子果肉薄,不软润,干瘪皱缩而无油润,果肉常紧贴种子,不易直接剥离(3)种子形态:五味子正品种子肾形,有光泽;南五味子种子略小,表面微粗糙,种背部有疣状突起。
五味子的相关知识五味子(拉丁名: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习称“北五味子”。
用种子繁殖的3~4年后开始结实采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
【别名】辽五味,北五味,玄及《吴普本草》,会及《名医别录》,五梅子《辽宁主要药材》,山花椒(陕西、甘肃),软枣子(山东)。
【性味与归经】酸、甘,温。
归肺、心、肾经。
【功能与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6g;研末服, 每次1~3g;浸酒或入丸、散。
药用植物学-五味子详解

01
01
02
03
04
5剪枝
1根腐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 7-8月发病,开始叶片萎蔫,根部与地面交接处变黑腐烂,根皮脱落,几天后整株死亡。
01
选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雨季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发病期用50%的多菌灵500~1000倍液根际浇灌。
02
先由叶尖和边缘干枯,逐渐扩大到整个叶面,干枯而脱落,随之果实萎缩,造成早期落果。
3扦插繁殖 于早春萌动前,剪取坚实健壮的枝条,截成12~15 cm长一段,截口要平,生物学下端用100 mg/L NAA处理30 min,稍晾干,斜插于苗床,行距12 cm,株距6~10 cm,搭棚遮阳,并经常浇水,促使生根成活,次春定植。
4根茎繁殖 于早春萌动前,刨出母株周围横走根茎,截成6~10 cm一段,每段上要有1~2个芽,按行距12~15 cm、株距10~12 cm栽于苗床上,成活后,翌春萌动前定植于大田。株行距同移栽。
折干率3∶1~4∶1。
秋季8-9月果实呈紫红色时摘下,晒干或阴干。
02
03
04
01
采收与加工
贮藏与运输 包装 统货常使用的包装为编织袋或麻袋,每袋装40 kg。 出口药材包装常用小编织袋或布袋装好后放长50 cm、宽40 cm、高30 cm的瓦楞纸盒箱中,每箱10 kg,每件包装上注明品名、规格、产地、批号、包装日期、生产单位,并附有质量合格验收单。
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种子的选择。
五味子的种子最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穗选,选留果粒大、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可用室外处理和室内处理两种方法。
秋季将选作种用的果实,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涨起时搓去果肉,同时可将浮在水面的瘪粒除掉。
【中药学堂】五味子

【中药学堂】五味子药有五味,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多甘味能补虚缓急;多酸味能敛肺涩肠;多苦味能降泄燥湿;多咸味能软坚散结;多辛味能发表行散。
而中药中独五味子五味俱全,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五味子。
南北之分五味子原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
中国药典2000年版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载为两个品种,五味子只特指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而南五味子特指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
苏恭曰∶“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
”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于上品中药。
五味子与华中五味子均为落叶木质藤本。
《新修本草》载:“其叶似杏而大,蔓生木上,子作房如落葵,大如樱子。
一出蒲州及蓝田山中。
”《本草图经》曰:“今河东、陕西州郡尤多,而杭越间亦有。
春初生苗,引赤登于高木,其长六七尺。
叶尖圆似杏叶,三、四月开黄白花,类小莲花。
七月成实,如豌豆许大,生青熟红紫。
”《本草经集注》谓:“今第一出高丽,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过酸,其核并似猪肾。
”《名医别录》云:“生齐山山谷及代郡。
”五味子与华中五味子在中国分布基本以黄河流域为界,五味子集中在黄河流域以北,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其中东北是五味子最集中地区,主产于辽宁,又名“辽五味”,为传统正品,品质优良。
华中五味子集中在黄河流域以南,主要分布于华中,西南,包括山西、陕西、江西、福建、河南、湖南、贵州等省。
性状鉴别上,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
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
果肉柔软,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五味子

【性味】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功能】敛肺涩肠,生津止汗,固肾涩精.
【主治】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
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 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北五味子含有多种营养 成分,如五味子素、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 琥珀酸、脂肪油、挥发油、糖类、树脂、维生 素 C 等,还含有钨、铁、锰、锌、磷等微量元 素。
药理研究
能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调节心血管系统而改 善血液循环。 能兴奋子宫,使子宫节律性收缩,可以用催产。 能调节胃液及促进胆汁分泌。 煎剂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对伤寒沙门 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五味子的食用方法
泡酒、沏水、代茶饮用。 1.五味子茶:五味子5-10克,冰糖适量,开水冲泡 代茶饮,酸酸甜甜,味道很好。常饮此茶可降压,改 善高血压症状,并可防治冠心病。 2.五味子粥: 配料:五味子10克、大米2两 做法:大米、五味子,一起文火熬制。 功效:五味子可以养肝、补肾,大米有保肝、护胃的 作用,酒后进食能够减少大量酒精对肝的损害。
பைடு நூலகம்
3.五味子酒 配方:五味子5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振摇1次,浸泡15天后即 可取用。 功用:镇静、强壮、安神。 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心悸、健忘。烦躁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3-5毫升,日服3次。 4.五味子炖肉 用料:鸭肉或猪瘦肉适量,五味子50克。 五味子与肉一起蒸食或炖食,并酌情加入调料,肉、汤、药俱服。 功效:补肺益肾,止咳平喘,适宜于肺弱肾虚型病人。 5.神经衰弱、心悸不眠: 五味子6克,水煎去渣,加蜂蜜,一日分2—3次服
形态特 五味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 征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国药联材字(84)第72号文附件】目录001当归 3002川芎 3003地黄 3004黄莲 3005白术 4006甘草 4007白芍 5008 茯苓 5009党参 6010 麦冬 7011 黄芪 7012 贝母 8013 金银花 8014 麝香 9015枸杞子 9016 泽泻 9017 附子 10018 酸枣仁 10019 山药 11020 牛黄 11021 枳壳、枳实 11022 槟榔 11023 山茱萸 12024 红花 12025 菊花 12026 牛膝 13027 白芷 13028 三七 13029 郁金 14030 使君子 14031 元胡(延胡索) 14032 木香 15033 玄参 15 034 北沙参 15 035 天麻 15 036 木瓜 15 037 牡丹皮 16 038 羌活 16039款冬花 17 040 杜仲 17041 五味子 17 042 细辛 17 043 僵蚕 18 044 龙骨 18 045 黄柏 18 046 广藿香 18 047 桔梗 19048 肉苁蓉 19049 砂仁 19 050 吴茱萸 19 051厚朴 20 052 防风 20 053龙胆 21 054人参 21 055鹿茸 25 056丹参 26 057 大黄 26 058半夏 27 059天花粉 27 060 紫菀 27 061板蓝根 28 062天冬 28 063牛蒡子 28 064 益智 28 065栀子 28066 连翘 28067 黄芩 29068 知母 29069 赤芍 29070 远志 29071 葛根 30072柴胡 30073 苍术 30074香附 30075秦艽 31076 陂皮 31标准中的名词、术语解释 31 001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1.全归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上部主根圆柱形,下部有多条支根,根梢不细于0.2厘米。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
五味子的介绍五味子的功效作用

五味子的介绍五味子的功效作用什么是五味子?五味子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五味子的资料,欢迎阅读。
五味子的介绍五味子,中药名。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习称“北五味子”。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等地。
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
常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入药部位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味酸、甘,性温。
归经归肺、心、肾经。
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主治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相关配伍1、治肺虚寒:五味子,方红熟时,采得,蒸烂、研滤汁,去子,熬成稀膏。
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贮,作汤,时时服。
(《本草衍义》)2、治白浊及肾虚,两腰及背脊穿痛:五味子一两,炒赤为末,用醋糊为丸,醋汤送下三十丸。
泻用蕲艾汤吞下。
(《经验良方》五味子丸)3、治梦遗虚脱:北五味子一斤,洗净,水浸一宿,以手按去核,再用温水将核洗取余味,通用布滤过,置砂锅内,入冬蜜二斤,慢火熬之,除砂锅斤两外,煮至二斤四两成膏为度。
待数日后,略去火性,每服一、二匙,空心白滚汤调服。
(《医学入门》:五味子膏)4、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火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人参五钱,五味子、麦门冬各三钱。
水煎服。
(《千金方》生脉散)5、治疮疡溃烂,皮肉欲脱者:五味于炒焦,研末,敷之,可保全如故。
(《本草新编》)用法用量2~6g。
炮制采集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用时捣碎。
炮制方法1、醋五味子:取净五味子,照醋蒸法蒸至黑色。
用时捣碎。
本品形如五味子,表面乌黑色,油润,稍有光泽。
有醋香气。
2、酒五味子:取净五味子,加入黄酒拌匀,润透,置适宜容器内,蒸或炖至透心,表面呈黑紫色或黑褐色为度,取出,干燥。
浅析五味子的采集和加工

浅析五味子的采集和加工发布时间:2021-05-17T07:53:58.07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8期作者:李霆[导读] 北五味子果为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畅销国内外。
北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三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的功效。
用于治疗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赢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等病症。
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及河北等地。
山东协和学院北五味子果为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畅销国内外。
北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三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的功效。
用于治疗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赢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等病症。
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及河北等地。
五味子是著名的滋补性中药,因其果实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
因产地不同.又有南北五味子之分.以北方五味子为上乘。
我国北方对其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在较低的水平,而人工栽培利用几乎还是一个空自。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及生产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希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少为我国北方五味子的开发利用得到重视及发展尽微薄之力。
五味子,植株可供观赏,果实习称“北五味子”,以成熟果实入药。
中国东北、华北等地都有野生或栽培。
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以吉林、辽宁所产质量最佳,素有“辽五味”之称。
另外,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等省区亦产。
唐等《新修本草》记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
五味子属植物,在中国约有18种,其中药用植物约13种。
产于中国中部的华中五味子果实亦入药,称“南五味子”。
1 植物学特征五味子,木兰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
单叶,互生。
花单性、腋生,有细长的花梗,花瓣为白色,茎和叶具有清香的气味;浆果为球形,果实酸甜。
产于北部的“北五味子”,花白色或淡红色,果实深红色。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
外皮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性,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国药联材字(84)第72号文附件目录001当归-------------------3 002川芎-------------------3 003地黄-------------------4 004黄莲-------------------4 005白术-------------------5 006甘草-------------------5 007白芍-------------------6 008茯苓-------------------7 009党参-------------------8 010麦冬-------------------9 011黄芪-------------------10 012贝母-------------------11 013金银花-----------------12 014麝香-------------------12 015枸杞子-----------------13 016泽泻-------------------14 017附子-------------------14 018酸枣仁-----------------14 019山药-------------------15 020牛黄-------------------15 021枳壳、枳实-------------16 022槟榔-------------------16 023山茱萸-----------------16 024红花-------------------16 025菊花-------------------17 026牛膝-------------------18 027白芷-------------------18 028三七-------------------19 029郁金-------------------19 030使君子-----------------20 031元胡(延胡索)---------21 032木香-------------------21 033玄参-------------------21 034北沙参-----------------21 035天麻-------------------22 036木瓜-------------------22 037牡丹皮-----------------22 038羌活-------------------23 039款冬花-----------------24 040杜仲-------------------24 041五味子-----------------25 042细辛-------------------25 043僵蚕-------------------25 044龙骨-------------------26 045黄柏-------------------26 046广藿香-----------------26 047桔梗-------------------27 048肉苁蓉-----------------27 049砂仁-------------------28 050吴茱萸-----------------28 051厚朴-------------------28 052防风-------------------30 053龙胆-------------------30 054人参-------------------30 055鹿茸-------------------36 056丹参-------------------37 057大黄-------------------38 058半夏-------------------39 059天花粉-----------------39 060紫菀-------------------40 061板蓝根-----------------40 062天冬-------------------40 063牛蒡子-----------------41 064益智-------------------41 065栀子-------------------41 066连翘-------------------41 067黄芩-------------------42 068知母-------------------42 069赤芍-------------------42 070远志-------------------43 071葛根-------------------43 072柴胡-------------------44 073苍术-------------------44 074香附-------------------44 075秦艽-------------------44 076陈皮-------------------45《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中的名词、术语解释-------------------45001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

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就像职业分为三六九等,中药材作为特殊的商品也有相应的规格等级,前一阵朋友托我代买三七,我问她是自用还是送人,如果自用,三七的个头越小越好,因为有研究发现三七的有效成分主要在皮部,体积越小,相应的皮部有效成分就越多;如果送人的话,那肯定是个头越大越好了,但肯定价格会更贵。
按理说,小个的三七有效成分相对更多,价格应该更贵啊,但反而是个头大的值钱。
这就不得不提到中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了,如果你对此能有所了解,就不难理解个中缘由了。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的知识,欢迎阅读。
规格等级的主要分类方法
从现在市场上中药材的流通情况看,规格等级划分主要有六种方式。
一是依据野生和栽培区分规格等级;
二是依据个头大小(粗细)区分规格等级;
三是依据性状(质地、颜色、形态)区分规格等级;
四是依据产地区分规格等级;
五是依据产地加工方法区分规格等级;
六是依据纯度区分规格等级。
这六种方法基本上可以囊括目前流通较广的90%以上的中药材。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看看这六类方法所针对的中药材品种。
野生和栽培
野生和栽培是区分规格等级的重要标准,不过有两个限制条件:首先这类药材的野生品和栽培品要有较大的供给,从而有条件形成商品;其次这类药材的栽培品与野生品在外观上有较大差异。
多数情况下。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五味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团体标准
01 制定过程
03 内容范围
目录
02 标准目次 04 引用文件
05 实施建议07 社会评述目录06 意义价值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五味子》(T/CACM 1021.42-2018)是2018年12月3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 团体标准,归口于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6年2月22日,中国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要求“推动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 计划,构建中药产业全链条的优质产品标准体系”;7月,由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药标准化项目正式启 动,该中药标准化项目规划提出建立制定中药材等级标准,制定不同质量等级中药饮片产品辨识、检测技术和方 法,建立中药饮片等级标准。
感谢观看
2018年12月3日,团体标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五味子》(T/CACM 1021.42-2018)由中华中医药学会 发布。
团体标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五味子》(T/CACM 1021.42-2018)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 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规则起草。
意义价值
团体标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五味子》(T/CACM 1021.42-2018)有利于规范中药材市场交易流通,引 导上游生产环节以品质为导向,实现良性循环。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引导市场优质优价,促进中药材质量的提 高。
社会评述
团体标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五味子》(T/CACM 1021.42-2018)的中药等级质量评价方法还处于初期 的探索阶段,要形成成熟的理论和应用,还需要更具创新性的手段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药物分析杂 志》)
起草人:曲晓波、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金艳、何雅莉、肖井雷、张晓波、李波、路静。
五味子的使用注意事项及辨别方法

五味子的使用注意事项及辨别方法五味子,又称枸杞、卷柏子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具有滋补益肺、宁心安神、健脾开胃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然而,对于五味子的使用方法和辨别技巧,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其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五味子的使用注意事项及辨别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一、五味子的使用注意事项1.剂量控制:五味子以干燥的果实使用,一般每次剂量在3-9克之间。
如果是泡水饮用,可将五味子研成粉末后用适量开水冲泡即可。
不建议一次过量使用,尤其是大剂量长期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2.适应症选择:五味子主要适用于虚劳、咳嗽、心悸、失眠等症状的调理,对于肝肾亏损、阴虚火旺等病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但对于体质虚弱、脾胃功能不佳、肝火旺盛等情况不宜过多使用五味子,以免适得其反。
3.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和体质特弱者不宜使用五味子。
同时,五味子不应与安眠药、镇静剂等药物同时使用,以免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4.长期使用注意:久服五味子可能引起口干、心悸、失眠等不良反应,因此长期使用应遵医嘱,并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身体状况。
二、辨别五味子的方法1.观察外观:五味子外形呈圆形或卵形状,表面有细密的鳞片状纹路,颜色为深棕色或紫棕色。
外观应干燥,无发霉、发霉或潮湿现象。
2.嗅闻气味:正常的五味子气味芬芳香醇,具有特殊的中草药气味。
如有异常刺激性气味或无气味,可能是由于品质不佳或变质。
3.品尝味道:口感应酸甜微苦,悠长且略带涩味。
若味道过于酸、苦或没有味道,说明品质有问题,不建议使用。
4.确认质量认证:购买五味子时,最好选择有质量认证标志的产品,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
这样可以保证五味子的品质和安全性。
5.辨别真伪:对于有经验的人士,可以通过五味子果实的形状、颜色、气味和口感等特征来判断其真伪。
若无经验,建议购买正规渠道的产品,以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的五味子。
综上所述,五味子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功效和作用。
TCACM 1021.42—2018《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五味子》

ICS11.120.10C10/29团体标准T/CACM1021.42—2018代替T/CACM1021.52-2017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五味子Commercial grades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2018-12-03发布2018-12-03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目 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规格等级划分 (1)5要求 (2)附录A(资料性附录)五味子药材规格等级性状图 (3)附录B(资料性附录)五味子药材历史产区沿革 (4)附录C(资料性附录)五味子药材品质评价沿革 (5)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T/CACM1021《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为226个部分:----第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编制通则;……----第41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泽泻;----第42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五味子;----第43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牛膝;……----第226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玄明粉。
本标准为T/CACM1021的第42部分。
本标准代替T/CACM1021.52-2017。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曲晓波、黄璐琦、郭兰萍、詹志来、金艳、何雅莉、肖井雷、张晓波、李波、路静。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五味子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五味子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五味子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五味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五味子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地区五味子在生产、流通及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商品规格等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B/T 1109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五味子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
本标准所规定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习称“北五味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五味子规格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 specification
五味子药材在流通过程中用于区分不同交易品类的依据。
五味子等级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 grade
在五味子药材各规格下,用于区分五味子品质的依据。
道地药材北五味子Dao-di Herbs beiwuweizi
指主产于东北地区的五味子。
4 规格等级
表1五味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表
规格
等
级
性状描述
共同点区别点
果实
一
等
干货。
呈不规则球形或椭圆形。
皱缩,内有肾形种子1~2粒。
果肉味酸,种子有香气,味辛微苦。
无枝梗、杂质、虫蛀、霉变。
表面红色、暗红色或紫红色,质柔润。
干瘪粒不超过2%。
二等
表面黑红,干瘪粒不超过20%。
图1 五味子一等品 图2 五味子二等品
5 要求
应符合《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中第7章项下相关规定。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历史沿革
五味子最早载于战国末年《尔雅》,称为“菋,荎藸”,郭璞注“五味也,蔓生,子丛在茎头,药草也”。
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已有2000年的药用历史。
南北朝梁代《本草经集注》中曰:“今第一出高丽(今属朝鲜),多肉而酸甜。
次出青州(今山东潍坊等地),冀州(今河北衡水),味过酸,具核并似猪肾。
又有建平者(今辽宁省西北部),少肉,核形不相似,味苦,亦良”。
明代《品汇精要》:【地】(图经曰)生齐山山谷及代郡,今河东、陕西州郡,秦州、虢州、杭、越间亦有。
(唐本注云)蒲州、蓝田山中,河中府。
(陶隐居云)青州、冀州。
【道地】高丽、建平者佳。
明代《药性粗评》:出高丽并青、冀、关、陕诸州郡,南方坂岸亦有之,不如北地甘多,故以北为胜。
明代《本草蒙筌》:南北各有所长,藏留切勿相混。
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味最妙。
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五味子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
明代《本草原始》:辽五味子鲜红色,久黑色,俱多膏,润泽。
南五味子新紫色,久亦黑,但少膏,干燥。
子比蔓荆子而大,北者润泽,南者干枯,凡用以北为胜。
明代《医宗必读》:辽东肥润者佳。
民国《药物出产辨》:五味子,产奉天、吉林两省为最,由烟台牛庄帮运来。
2015年版《中国药典》,鉴于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这两种生药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将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的成熟干燥果实分别收载为五味子和南五味子。
综上,历代对于五味子的规格等级划分强调产地质量,以北五味子为佳,通过提取其传统经验鉴别表观指标和品质相关联的现代鉴别量化指标,建立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