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夹半角模型(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故事
古典密码术
大家经常见到的藏头诗实际是一种加密术,它通过坐标变换的方式隐藏了秘密,这个例子虽然很简单,但它反映出了加密术的本质--变换坐标系。
加密术最早应用于古代战争,当时是靠士兵随身携带的信件来传递情报,但总是免不了被敌方俘虏,从而使情报落入敌手,这对作战部队而言可是生死悠关的大事。传说当时的凯撒大帝有一个能加密的办法,就在写命令前做一个对应表:
明码:A B C D E F....W X Y Z
密码:D E F G H I....Z A B C
如果他想写BABY,就用EDEB来表示。当大将收到了EDEB这个密码后,向前推3个字母,就得到了明文。这个对应表的移位数是3,当然别的数也可以,作战前由凯撒定好后通知大将们。
这种加密方式其实就是把坐标系横移了3格,这种方法非常简单,但同时也很容易被敌方猜到,敌人从1到25推25次,得到25组新编码,必有一种编码是真实的情报内容,把这组编码区别出来非常容易,因为其它24组都是毫无意义的字母组合,只有这一组是有意义的句子,找个识字的人就可以看得出来。
凯撒该怎么办呢?有个聪明人帮他出了个主意,对应表不按字母顺序写,而是搞个乱乎的。例如A对Q,B对F,随便配对,只要保证26个明密码对里,每个都出现一次就行了。
每次出征前,凯撒都会临时搞个非常乱乎的明密码对应表,然后发给大将。这招很不错,敌人即使截获了密文,由于不知道明密码对应表,也很难破译出来,这其实也是坐标系的一种变换,这种方法被后人称为“单表系统”。
很多年过去了,有人发现了这种加密方法的漏洞,因为英文字母的出现次数是不同的,例如E出现的次数最多,甚至可以搞出个频次表来,如果一件密文中R出现的次数最多,那这个R会不会就是E呢?这个猜想很合理,即使代表的不是E,那它代表的也应是明文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字母。按照这种思路试试吧,My God,密码解开了。
现在又轮到加密方纠结了,他们想,破解方是在拿明密文中字母出现的频次做文章,如果我们能把频次的区别消除掉,他们不就没办法了吗?道理虽然很好,但怎样才能消除这种频次的差别呢,毕竟明文中字母的频次就是不一样,这本身没法改变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加密方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个关键就是“二维”,这个方法被后人称为“多表系统”,就是把明文字母两个一组的重新排列,按组去设置乱码表。明码表有:AA AB...AZ BA BB...BZ CA CB....ZZ,每组再指定一个两个字母的密码对。例如明文BABY,密文就是分别对应BA和BY的两组密码对。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把一维坐标系扩展成了二维。
这个多表系统非常有效,一直到二战期间还在使用。当时德军有一种根据多表系统原理设计的加密转轮机,有三个轮子负责把输入的明码置乱成密码,英国一直破译不出来。后来德国为了进一步增加保密性,多加了个轮子,可保密性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终于被英国解了密。这就好比是洗扑克牌,并不是洗的次数越多就越乱乎,你已经洗得足够乱乎了,又洗了一次,这次反而不够乱乎了。
加密的方法越来越巧妙,但随着计算机的诞生,这些被称为古典密码术的方法全部失效,因为它们根本抵挡不住计算机的穷举分析。现代密码学的思路跟古典密码术非常不同,它是先找出一个数学难题,然后把加密方法归结到这个难题上,若解不出这个数学难题就破解不了这个密码。所以现代密码学更加引人入胜。
第8讲 夹半角模型
模块一 夹半角的模型 知识导航
夹半角,顾名思义,是一个大角夹着一个大小只有其一半的角,如下图所示。
2α
α 2α
α
这类题目有其固定的做法,当 取不同的值的时候,也会有类似的结论,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一类问题。 夹半角的常见分类: (1)90度夹45度 (2)120度夹60度 (3)2α夹α
题型一 90度夹45度
【例1】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AD =∠B =∠C =∠D =90°,AB =BC =CD =AD ,E 在BC 上,F 在CD 上,且∠EAF =45°,求证:(1)BE +DF =EF (2)∠AEB =∠AEF
【练】在例1的条件下,若E在CB延长线上,F在DC延长线上,其余条件不变,证明:
(1)DF-BE=EF
(2)∠AEB+∠AEF=180°
【知识扩充】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夹边角和勾股定理结合会产生很多有趣的结论,比如:
(1)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ACB=90°,M、N是AB上的点,∠MCN=45°,求证:AM2+BN2=MN2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B=∠C=∠D=90°,AB=BC=CD=AD.F为CD中点,点E在BC上,且∠EAF=45°,求证:点E为线段BC靠近B的三等分点.
题型二120度夹60度
【例3】已知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BDC=120°,DB=DC,M、N分别是AB、AC上的动点,且∠MDN=60°,求证:MB+CN=MN.
【练】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90°,∠ADC=60°,AB=BC,E、F分别在AD、DC延长线上,且∠EBF=60°,求证:AE=EF+CF.
真题演练
(汉阳区八上期中)在等边△ABC的两边AB、AC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N.D为△ABC外一点,且∠MDN=60°,∠BDC=120°,BD=DC.探究:当M、N分别在直线AB、AC上移动时,BM、NC、MN 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AMN的周长Q与等边△ABC的周长L的关系.
(1)当点M、N在边AB、AC上,且DM=DN时,BM、NC、M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Q
=_________________;(不必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