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安全”典型案件
数据安全十大经典案例
数据安全十大经典案例
1. 2013年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前承包商爱德华·斯诺登揭露了美国政府大规模监控计划PRISM,引发了全球范围的数据安全担忧。
2. 2014年,美国零售巨头Target遭遇黑客攻击,导致超过1亿名顾客的信用卡和个人信息被窃取。
3. 2015年,美国政府办公人员人事管理局(OPM)遭到黑客攻击,导致超过2200万名联邦雇员的个人信息被窃取。
4. 2016年,雅虎披露了两起大规模黑客攻击事件,共计约30亿用户的账户信息被盗取。
5. 2016年,Uber遭到黑客攻击,导致约5700万名用户和600万名司机的个人信息被窃取。
6. 2017年,美国信用报告机构Equifax遭到黑客攻击,导致约1.4亿名顾客的个人信息被窃取。
7. 2017年,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德国汉莎航空公司遭到黑客攻击,导致超过9000万名乘客的个人信息被窃取。
8. 2017年,医疗保险公司安盛(Anthem)遭到黑客攻击,导致约7800万名顾客的个人信息被窃取。
9. 2018年,Facebook爆发了剑桥分析公司丑闻,该公司在未经用
户同意的情况下获取了约8700万名用户的个人信息。
10. 2019年,资讯网站Flipboard遭到黑客攻击,导致超过5亿名用户的个人信息被窃取。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案例分析有哪些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案例分析有哪些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某社交平台数据泄露事件_____社交平台是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社交平台之一。
然而,在某一次安全漏洞事件中,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出生日期等被泄露。
这一事件不仅给用户带来了困扰,比如遭受垃圾邮件、骚扰电话的侵扰,还可能导致用户面临身份盗窃、金融欺诈等更严重的风险。
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主要在于该社交平台在数据存储和保护方面存在漏洞,未能及时更新和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此外,内部员工的疏忽和不当操作也可能是导致数据泄露的因素之一。
案例二:某在线购物平台用户信息被非法售卖_____在线购物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黑客技术入侵了该平台的数据库,窃取了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如收货地址、购买记录、支付信息等,并将这些信息非法售卖给其他机构或个人。
这不仅对用户的隐私造成了严重侵犯,还可能导致用户的财产损失。
比如,不法分子可能利用用户的支付信息进行盗刷,或者根据用户的购买记录进行精准诈骗。
此案例反映出该在线购物平台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的不足,未能有效阻止黑客的入侵,同时也暴露出监管机制的不完善,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非法售卖用户信息的行为。
案例三:某 APP 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某款热门的_____ APP 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被发现过度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通讯录、相册、位置信息等,且并未明确告知用户收集这些信息的用途和必要性。
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个人信息被大量收集和使用,可能会被用于精准广告推送、数据分析等商业目的,甚至可能被转售给第三方。
案例四:某公司内部员工泄露用户信息某知名_____公司的内部员工为了谋取私利,将公司掌握的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
数据安全方面的案例
数据安全方面的案例
1.美国国家安全局泄露事件:2013年,美国前情报承包商爱德华·斯诺登泄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大量机密文件,揭露了美国政府对全球互联网用户的监控行为,引发了全球对数据隐私和安全的关注和担忧。
2. 中国大量个人信息泄露事件:2016年,中国一家大型在线招聘网站遭遇黑客攻击,导致超过1.3亿个人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这次事件引发社会对数据安全的关注和呼吁,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个人信息安全的监管和保护。
3. Facebook-Cambridge Analytica数据泄露事件:2018年,Facebook和英国数据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因未经用户同意获取和使用个人数据而被曝光。
该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大型科技公司对个人数据的滥用和监管的关注,并推动了全球数据隐私保护法规的出台。
4. 美国Equifax数据泄露事件:2017年,美国信用评级公司Equifax遭遇黑客攻击,导致超过1.4亿个人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该事件引发了对数据安全和公司信息安全意识的加强和呼吁,也推动了相关法规的加强和完善。
5.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数据泄露事件:2017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遭遇黑客攻击,导致近2万名员工和患者的个人数据被泄露。
该事件引发了英国政府对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重视和加强,也促进了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和使用。
数据泄露案例
数据泄露案例在信息时代,数据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然而,即使在这个全球信息安全意识提高的背景下,数据泄露依然时有发生。
本文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数据泄露案例,探讨其原因和对策,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个人和企业的数据安全。
案例一:某银行客户数据泄露事件在这个案例中,一家银行的客户数据被黑客攻击者窃取,导致大量客户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黑客通过攻破银行系统的漏洞,获取了客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
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案例分析:这起案件的泄露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系统漏洞:银行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如没有及时升级补丁或解决已知漏洞;2. 弱密码设置:某些员工的密码过于简单,容易被猜测或者破解,从而给黑客提供了入侵的机会;3. 内部人员失职:可能有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泄露了客户数据。
案例二:社交媒体平台用户数据泄露事件在这个案例中,一家知名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数据被第三方公司获取并不当使用。
这些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个人资料、兴趣爱好以及社交关系等。
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关注。
案例分析:这起发生的数据泄露案例暴露了社交媒体平台在数据保护方面的薄弱环节:1. 用户同意授权缺乏透明性:社交媒体平台在用户注册和授权过程中,未充分告知用户其个人数据的使用方式和范围,导致用户个人数据被滥用;2. 第三方授权管理不严格:社交媒体平台未对第三方公司的数据使用行为进行严格审查和管理,进一步增加了数据泄露的风险;3. 未加密存储:社交媒体平台可能未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存储或传输,导致黑客更容易获取和利用这些数据。
对策及建议:为了避免数据泄露,个人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意识培训:加强公众对于数据安全的认知,提高个人和企业的安全意识,避免在不安全的环境下使用或分享敏感信息;2. 确保系统安全: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查和漏洞扫描,及时更新和修复漏洞,确保系统的安全性;3. 强密码设置:用户应该避免使用简单的密码,使用复杂的密码组合和多因素认证技术,加强账户的安全性;4. 数据加密:个人和企业在存储或传输数据时,应使用加密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5.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为服务器和网络安装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和阻止未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关于信息安全的事例
关于信息安全的事例
1. 2013年,美国白宫的社交媒体账户被黑客攻击并发布虚假
信息,导致国际媒体广泛报道。
此事件引发了对于政府机构的网络安全需求的广泛关注。
2. 2014年,索尼影视公司遭到黑客攻击,导致大量敏感数据
泄露,包括电影剧本、员工个人信息等。
这起事件引发了对于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视,并对索尼影视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财务和声誉损失。
3. 2017年,全球范围内爆发了WannaCry勒索软件攻击事件,影响了包括英国国民保健署在内的数百个机构。
该恶意软件通过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漏洞,加密用户文件并勒索赎金。
此事件揭示了全球计算机系统安全薄弱性的严重性,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于信息安全的警觉。
4. 2019年,美国马里兰州议会遭到网络勒索软件攻击,导致
部分网络文件被锁定。
黑客要求赎金以解锁文件,否则将泄露敏感信息。
此事件引发了对于政府机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的关注。
5. 最近,许多大型企业都遭受到了数据泄露的严重后果。
例如,Equifax和Marriott酒店集团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遭到黑
客攻击,导致个人敏感信息泄露。
这些事件对于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提出了重大威胁,并引发了对于企业信息保护的要求提高。
信息安全事故案例
信息安全事故案例
哎呀呀,今天给大家讲几个超吓人的信息安全事故案例!
先来说说小李的经历吧!小李是个特别爱晒生活的人,有一天他在网上开开心心地晒出了自己刚买的新手机,还有手机盒上的序列号啥的。
结果没多久,他就发现自己的账户被盗了!你说气人不气人!这就好像你把门钥匙大大咧咧地放在家门口,那不就引狼入室啦!
还有个更夸张的呢!小赵开了个网店,生意还不错。
有个骗子伪装成顾客,跟小赵各种套近乎,小赵一时大意就把自己的一些店铺信息透露出去了。
没过多久,小赵的网店就被搞得到处都是问题,损失惨重啊!这就跟你在战场上被敌人骗走了情报有啥区别,不就等着挨揍嘛!
再来讲讲小王的事。
小王呢,平时上网的时候也不太注意,随便点那些不明链接。
有一次就点了个看似没啥问题的链接,结果呢,电脑直接中病毒啦!他的好多重要文件都被锁住了,急得他团团转!这就像你在路上看到个漂亮的糖果就捡起来吃,谁知道那里面是不是包着毒药呢!
现在想想,这些信息安全事故真的是太可怕啦!我们在这个信息时代,真的要时刻保持警惕,别像他们一样不小心就掉进陷阱里了呀!就像走在布
满陷阱的路上,我们得小心翼翼地迈好每一步,不能掉以轻心!可别等到出了问题才懊悔啊!信息安全真的太重要啦,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信息安全案例
信息安全案例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 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案例一 2019 年 2 月,南京某研究院、无锡某图书馆因安全责任意识淡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落 实不到位、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措施严重缺失,导致网站遭受攻击破坏 南京、无锡警方依据《网络安全法》第 21 条、第 59 条规定,对上述单位分别予以 5 万元罚 款,对相关责任人予以 5 千元、2 万元不等罚款,同时责令限期整改安全隐患,落实网络安全 等级保护制度
信息安全 案例
信息安全案例
目录
《网络安全法》第 21 条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 息,
信息安全案例
《网络安全法》第 21 条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 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息安全案例
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 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案例一: 2019 年 2 月, 南京某研究院、无锡某图书馆因安全责任意识淡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落 实不到位 、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措施严重缺失,导致网站遭受攻击破坏。 南京、无锡警方依据《 网络安全法》第 21 条、第 59 条规定,对上述单位分别予以 5 万元罚 款,对相关责任 人予以 5 千元、2 万元不等罚款,同时责令限期整改安全隐患,落实网络安全 等级保护 制度。 案例二: 2019 年 3 月,泰州某事业单位集中监控系统遭黑客攻击破坏。经查, 该单位网络安全意识淡 薄,曾因存在安全隐患、不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被责令整 改。整改期满后,未采取有效 管理措施、技术防护措施。 泰州警方依据《网络安全法》 第 21 条、第 59 条规定,对该单位予以 6 万元罚款,对相关责任 人予以 2
工信部 数据安全典型案例
工信部数据安全典型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数据泄露和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工信部作为中国政府的管理部门,负责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监管工作,积极推动数据安全工作的落实。
以下将介绍几个工信部处理过的数据安全典型案例,展示了工信部在数据安全领域的重要工作与成果。
案例一:某电商平台用户隐私泄露事件这是一个2019年发生的案例,某电商平台因为漏洞而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
工信部迅速介入,要求该电商平台停止违规行为,并配合进行调查。
工信部同时发布声明,向公众说明事件的严重性,并提醒用户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该案例引起了公众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广泛关注,促使电商平台加强数据安全措施,并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
案例二:某企业泄露国家重点技术数据这是一个2016年发生的案例,一家涉及国家重点技术的企业因为内部失职导致重要技术数据被泄露。
工信部迅速展开调查,对企业进行处罚,并要求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数据安全防控措施。
工信部同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供帮助和指导,帮助企业加强数据安全管理能力。
这个案例的处理不仅严惩了泄露者,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价值经验。
案例三:云服务提供商数据泄露事件这是一个2020年发生的案例,某云服务提供商因为安全漏洞导致大量用户数据泄露。
工信部迅速要求该云服务提供商停止提供服务,并展开调查。
同时,工信部发出紧急通知,提醒各云服务提供商加强安全防护,并督促其作出整改措施。
通过这个案例的处理,工信部向社会传达了强调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并督促云服务提供商加强对用户数据的保护。
以上案例展示了工信部在数据安全方面的典型工作,充分体现了其在数据安全领域的监管和引导作用。
工信部依法对违反数据安全规定的企业或个人进行处罚,督促其改正错误。
同时,工信部也通过发布通知、发布声明等方式,加强数据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
为了更好地应对数据安全挑战,工信部还积极推动加强立法工作。
网络信息安全案例分析
网络信息安全案例分析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从个人隐私到企业机密,从国家战略到全球互联,网络信息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稳定。
以下将通过几个典型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案例一:_____公司数据泄露事件_____公司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金融服务企业。
在一次常规的系统维护中,技术人员发现了公司数据库存在异常访问记录。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是黑客组织通过利用系统漏洞,成功入侵了公司的服务器,并窃取了大量客户的敏感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交易记录等。
这一事件给_____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首先,客户的信任度急剧下降,许多客户纷纷转移资金,选择其他更安全的金融机构。
其次,公司面临着巨额的法律赔偿和监管罚款。
此外,为了修复系统漏洞、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以及通知客户采取防范措施,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分析这一案例,我们可以发现,_____公司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漏洞:1、系统更新不及时:公司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未能及时安装最新的安全补丁,使得黑客能够利用已知的漏洞进行攻击。
2、员工安全意识薄弱:部分员工在处理敏感信息时没有遵循严格的安全操作流程,例如使用简单易猜的密码、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传输数据等。
3、安全监测机制不完善:公司的安全监测系统未能及时发现异常的网络访问行为,导致黑客在系统中潜伏了较长时间而未被察觉。
案例二:某政府部门网站被攻击事件某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突然无法正常访问,页面显示被篡改的信息和恶意言论。
经过技术人员的紧急排查,发现是境外的黑客组织发动了大规模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导致网站服务器瘫痪。
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政府部门的正常工作,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公众无法及时获取政府发布的重要信息,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深入分析这一案例,可以看出以下问题:1、网络防护能力不足:政府部门的网站服务器在面对大规模的网络攻击时,缺乏足够的防护能力和应急响应机制。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加强网络安全保护。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因忽视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导致数据泄露事件频发。
本文将以某企业数据泄露事件为例,探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事件经过2019年6月,某知名企业发生一起数据泄露事件。
该企业员工小李在离职前,将公司内部客户信息、财务数据等敏感信息拷贝至个人设备。
离职后,小李将相关信息出售给竞争对手,导致该公司损失惨重。
1. 数据泄露原因(1)企业内部管理不严:该企业员工离职管理制度不完善,对离职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不到位,导致员工在离职时将公司数据带出。
(2)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员工小李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3)技术防护措施不足:该企业在数据安全防护方面投入不足,未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防止数据泄露。
2. 数据泄露后果(1)经济损失:该公司因数据泄露事件,导致客户流失、业务受损,经济损失惨重。
(2)信誉受损:该事件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形象,影响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该公司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适用(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该法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损毁、篡改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该法要求网络运营者加强数据安全保护,防止数据泄露、非法获取、滥用等。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对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处理、传输等活动进行规范,保护个人信息权益。
2. 企业应对措施(1)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员工离职管理制度,对离职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意识教育,防止数据泄露。
(2)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定期开展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认识。
工信部 数据安全典型案例
工信部数据安全典型案例在信息时代,数据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一直致力于推动数据安全工作的开展,并通过典型案例的总结和分享,为广大企业和个人提供经验和启示。
以下是工信部数据安全典型案例的一份汇总和分析。
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数据泄露事件2018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因数据泄露事件受到了广泛关注。
该事件的发生主要源于银行内部管理不善,致使敏感信息泄露。
工信部及时介入,要求银行对安全漏洞进行整改,并对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公开警示,提醒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健全数据安全体系,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 滴滴顺风车数据泄露事件2019年,滴滴顺风车平台曝出严重的数据泄露事件,导致数百万用户个人信息被泄露。
工信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要求滴滴立即停止顺风车服务,并展开全面检查和整改。
通过这一事件,工信部强调了企业应加强用户信息保护,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以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3. 个人信息买卖案件工信部近年还严厉打击了一批个人信息买卖案件。
通过侦破典型案例,揭露了一些不法分子窃取、贩卖个人信息的手段和路径,并且对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工信部通过这些案例的公开曝光,提醒广大企业和个人要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和管理,警示信息买卖行为的严重后果。
4. 电商平台漏洞事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多家知名电商平台相继爆出用户信息泄露事件。
工信部对这些事件进行了全面排查和处理,并向电商平台发出了数据安全整改通知。
通过这些案例,工信部提醒电商企业要密切关注平台漏洞,加强安全意识,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以确保用户信息不受侵害。
工信部在推动数据安全工作中不断探索实践,通过典型案例的总结和处理,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工信部还积极推动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引导企业和个人加强数据安全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数据安全环境。
相信在工信部的引领下,我国的数据安全工作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个人权益的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信息安全案例
信息安全案例信息安全案例信息安全问题案例1:美国NASDAQ事故1994年8月1日,由于一只松鼠通过位于康涅狄格网络主计算机附近的一条电话线挖洞,造成电源紧急控制系统损坏,NASDAQ电子交易系统日均超过3亿股的股票市场暂停营业近34分钟。
案例2:美国纽约银行EFT损失1985年11月21日,由于计算机软件的错误,造成纽约银行与美联储电子结算系统收支失衡,发生了超额支付,而这个问题一直到晚上才被发现,纽约银行当日帐务出现230亿短款。
案例3:江苏扬州金融盗窃案1998年9月,郝景龙、郝景文两兄弟通过在工行储蓄所安装遥控发射装置,侵入银行电脑系统,非法取走26万元。
这是被我国法学界称为全国首例利用计算机网络盗窃银行巨款的案件。
案例4:一学生非法入侵169网络系统江西省一位高中学生马强出于好奇心理,在家中使用自己的电脑,利用电话拨号上了169网,使用某账号,又登录到169多媒体通讯网中的两台服务器,从两台服务器上非法下载用户密码口令文件,破译了部分用户口令,使自己获得了服务器中超级用户管理权限,进行非法操作,删除了部分系统命令,造成一主机硬盘中的用户数据丢失的后果。
该生被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案例5:A国负责监视B国的战略核武器发射点的计算机系统突然响起了刺耳的警报,计算机终端发出B国洲际导弹和核潜艇开始袭击A国的信号,数秒钟后,A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发出了全军进入临战状态的命令,军官们正在惶恐不安的气氛下等待总统最后下达核攻击命令。
时间一秒秒过去,3分钟后,核袭击警报却出人意料地解除了,原来战略空军司令部没有发现B国发起核攻击的迹象。
事后证明,原来是计算机系统出了毛病,一块只有硬币大小的电路板出现异常,几乎引发了一场足以导致人类毁灭的核大战。
案例6:20世纪90年代初,A国部队正在准备对C国实施空中打击,C国军方刚好从D国公司定购了一种新式打印机,准备与本国防空指挥系统安装在一起。
信息安全案例及法律法规(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隐私,还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信息安全问题,并探讨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信息安全案例1. 案例一:某公司内部员工泄露客户信息某公司内部员工在离职前,将公司客户信息非法拷贝带走,并利用这些信息从事非法经营活动。
此事件导致公司客户流失,严重损害了公司利益。
2. 案例二:某网站遭受黑客攻击某知名网站在一段时间内遭受黑客攻击,导致大量用户数据泄露。
此次攻击使得网站信誉受损,用户对网站的信任度降低。
3. 案例三:某企业内部网络遭受病毒攻击某企业内部网络在一段时间内遭受病毒攻击,导致企业生产秩序混乱,经济损失严重。
三、法律法规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网络安全的综合性法律,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该法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网络安全责任,规定了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保障网络安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于2021年6月10日通过,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该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数据安全保护的责任主体、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安全事件处置等内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8月20日通过,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该法旨在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对侵犯网络安全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如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等。
四、案例分析1. 案例一分析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防止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该公司内部员工泄露客户信息,违反了《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有关信息安全的案例
有关信息安全的案例信息安全是当今社会亟需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案例也层出不穷。
本文将给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信息安全的案例,以增强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案例一:某公司数据泄露事件近期,某公司的信息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大量客户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引发了广泛关注。
该公司在数据加密等基本安全措施上存在不足,黑客利用系统漏洞成功入侵,给客户数据造成了重大风险及损失。
这一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诫我们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中,要注重安全性,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机制,加密重要数据,及时修补漏洞,保障客户数据的安全。
案例二:社交媒体账号被黑客恶意取用某个知名的社交媒体平台上,一位用户的账号被黑客盗取,并用其身份发布虚假信息,给该用户造成了名誉损失。
经过调查,发现该用户使用的密码过于简单且没有启用双重认证,给黑客攻击提供了便利。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保护个人账号的安全要从自身做起。
我们应该选择安全性更高的密码,坚持经常更换密码的原则,并启用双重认证等安全措施,提高账号的安全性。
案例三:移动支付信息被窃取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不法分子也开始将目光放在了这个新的攻击面上。
某公司的移动支付平台不当操作导致数据库泄露,用户的银行卡信息被窃取,一时间引发了大范围的财产损失及社会恐慌。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移动支付的便利性与安全性是相辅相成的。
企业和用户要共同努力,引入更加安全的支付方式、完善的支付安全技术和支付环境监控,保障用户的支付信息安全。
案例四:云存储数据被勒索云存储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方便的数据存储和备份手段,但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某公司的云存储服务器遭到黑客攻击,公司的数据被加密并被勒索。
由于公司没有及时备份数据,导致损失巨大。
这个案例揭示了云存储的脆弱性,提醒我们在使用云存储时要注意数据的备份和保护,加强对云存储平台的管理和监控,并与云服务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潜在的数据安全威胁。
案例五:工业控制系统遭到攻击某工业企业的控制系统遭到黑客攻击,生产过程被远程控制导致生产线瘫痪,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关于“信息安全”典型案件
涉及“信息安全”的典型案例1、统计局CPI数据泄露事件5人被立案侦查在北京市检察机关2011年“举报宣传周”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市检反渎职侵权局局长张华伟披露,北京检方已介入CPI数据泄露一案。
目前,包括国家统计局办公室一名秘书在内的5名相关人员,均已被立案侦查。
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提问国家宏观经济数据(CPI数据)被泄露一案的最新进展,市检反渎职侵权局局长张华伟就此介绍称,对于媒体披露的国家统计数据泄露问题,目前泄露国家秘密的问题比较突出。
对于这起案件,检察机关已会同国家保密部门进行调查,目前已经立案5件,涉及5人。
张华伟随后解释称,由于涉案的5人分别来自不同部门,因此立了5个案子。
这其中,包括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此前披露的“国家统计局办公室一秘书涉嫌泄露国家秘密案”。
有媒体称,今年3、4月份,国家统计局办公室一名秘书与央行研究局宏观经济研究处一副研究员因涉嫌数据泄密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而今年6月8日,路透社再次抢先发布我国经济数据,预测中国5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涨5.4%,将追平3月份创下的32个月高位;彭博社也发布经济学家对宏观数据的预测值称,5月份的中国CPI同比涨幅为5.5%,这与国家统计局官方发布的中国5月CPI相关数据一致。
据统计,2008年以来,路透社已累计7次精准地“蒙对”了我国的月度CPI数据。
提前泄露的数据信息,可能意味着可观的经济利益多位业界分析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认为,对一些经济机构来说,提前掌握宏观经济数据,有利于提前采取行动规避风险或谋取利益,尤其是一些和CPI联系紧密的金融产品,受CPI数据影响极大,提前获知CPI数据尤为重要。
另外,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屡屡提前泄露,还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
2、雷诺陷“电动车泄密门”环球网2011年1月7日消息报道,雷诺日前因怀疑旗舰电动车型开发项目泄密,对包括一名管理委员会成员在内的三名高管展开了调查,这三名嫌疑人目前已经被停职处理。
信息安全风险的事例
信息安全风险的事例
信息安全风险的事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相关的例子:
1. 2014年12月,乌克兰电网遭到黑客攻击,导致数十万居民断电。
攻击者利用恶意软件“BlackEnergy”感染了电力公司的内部网络,导致电力供应中断。
2. 2013年,美国零售巨头Target公司遭到黑客攻击,导致4000万顾客的信用卡和借记卡信息被盗。
攻击者利用了Target公司支付系统中的一个漏洞进行攻击,导致大量的个人信息泄露。
3. 2012年,美国政府机构的网络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导致机密文件被盗。
攻击者利用了美国政府机构网络系统中的一个漏洞进行攻击,获得了敏感文件的访问权限,并将这些文件上传到了一个外部服务器上。
4. 2011年,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之一Facebook遭到黑客攻击,导致大约500万用户的账户被黑。
攻击者利用了Facebook中的一个漏洞进行攻击,获得了用户的登录凭据,并访问了他们的个人信息和好友列表。
这些例子表明,信息安全风险无处不在,企业和个人必须加强安全措施,以防止类似的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发生。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案件(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保障国家网络空间的安全稳定。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案件为例,分析案件背景、法律法规适用、判决结果及案件启示。
二、案件概述2019年,某知名互联网公司A因涉嫌泄露用户隐私数据,被用户举报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经调查,A公司未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且存在数据传输安全漏洞,导致大量用户隐私数据被非法获取。
此案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暴露出我国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法律法规适用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该法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信息安全义务,包括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该法明确了数据安全保护的基本原则、数据安全保护制度、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
根据上述法律法规,A公司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 未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存储,违反了《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数据安全保护的规定。
2. 数据传输存在安全漏洞,违反了《网络安全法》关于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的规定。
3. 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用户隐私数据被非法获取,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规定。
四、判决结果经审理,法院判决A公司:1. 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包括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修复数据传输安全漏洞等。
2. 对泄露的用户隐私数据依法进行整改,包括删除非法获取的数据、恢复用户数据等。
3. 赔偿用户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案件启示本案给我国信息安全工作带来了以下启示: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网络运营者的法律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2. 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信息安全触犯法律案件(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个人权益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安全漏洞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和网络安全。
本文将分析一起典型的信息安全触犯法律案件,以期为我国信息安全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案件背景2018年,我国某城市发生了一起涉及信息安全触犯法律的案件。
犯罪嫌疑人李某利用网络技术,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窃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并将信息非法出售给他人,涉及受害者数千人。
该案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信息安全法治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
案件经过1.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嫌疑人李某,利用自己掌握的网络技术,非法侵入某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
通过一系列操作,李某获取了该企业内部员工及客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
2. 窃取个人信息李某在获取大量个人信息后,并未停止犯罪行为。
他继续非法侵入其他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窃取更多公民个人信息。
在短短几个月内,李某共窃取了数千人的个人信息。
3. 非法出售个人信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李某将窃取的个人信息非法出售给他人。
他通过暗网、QQ群等渠道,将个人信息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有需要的人。
这些信息被用于各种非法活动,如诈骗、恶意营销等。
4. 警方介入调查2018年,警方接到受害者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
经过缜密侦查,警方掌握了李某的犯罪证据,并于同年将其抓获。
案件分析1. 犯罪手段多样化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李某利用网络技术,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窃取公民个人信息。
这表明,在信息时代,犯罪手段日益多样化,对信息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 侵害对象广泛本案涉及数千名受害者,涵盖各行各业。
这说明信息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个人权益,还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
3. 法律惩处力度不足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法律惩处力度不足的问题。
《2024年2022年个人信息保护典型案件盘点》范文
《2022年个人信息保护典型案件盘点》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逐渐增大。
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网络安全与秩序,各级政府及执法机关对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本文将针对2022年发生的个人信息保护典型案件进行盘点,以期为公众提供警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二、典型案件概述1. 案例一:某电商平台用户信息泄露案此案中,一家知名电商平台因未妥善保管用户信息,导致大量用户数据泄露。
不法分子利用泄露的用户信息进行非法活动,严重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经过公安机关的侦查,成功破获此案,抓获了一批涉案人员。
2. 案例二:某社交软件违规收集用户信息案某社交软件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商业目的。
用户发现后向相关部门投诉,经过调查核实,该软件被责令整改并处以罚款。
3. 案例三:某医院患者信息被窃案某医院因内部管理不善,导致患者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
不法分子利用窃取的信息进行诈骗活动,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
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成功破获此案,将涉案人员绳之以法。
三、案件分析这些典型案件的发生,暴露了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从技术层面来看,部分企业存在系统安全漏洞、数据加密不严等问题;从管理层面来看,部分企业存在内部管理混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进行非法获取和利用个人信息,也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四、应对措施针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措施:1. 加强技术防范:企业应加强系统安全防护,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漏洞修复,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
同时,应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2. 强化内部管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加强人员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员工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加大执法力度:政府及执法机关应加大对个人信息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追究涉案人员的法律责任,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2024年2022年个人信息保护典型案件盘点》范文
《2022年个人信息保护典型案件盘点》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2022年,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典型案件。
本文将对2022年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典型案件进行盘点,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典型案件概述1. 某电商平台用户信息泄露案该案涉及一家知名电商平台,因系统安全漏洞导致大量用户个人信息泄露。
案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对涉事企业进行了严厉处罚,并要求其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2. 某医疗机构患者信息被窃案某医疗机构因内部管理不善,导致患者个人信息被窃取。
涉事机构在发现情况后立即报警,并协助警方破案。
此案引发了社会对医疗机构信息安全问题的关注。
3. 某教育机构违规收集学生信息案某教育机构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违规收集学生个人信息。
此事被曝光后,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关部门对涉事机构进行了调查处理,并要求其删除违规收集的信息。
三、案件分析1. 原因分析(1) 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导致系统漏洞、内部人员违规操作等问题频发。
(2) 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忽视法律法规规定,存在侥幸心理,对个人信息保护不够重视。
(3) 监管力度不足:部分地区和个人信息保护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得以逃脱惩罚。
2. 教训与启示(1) 加强企业内外部管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人员培训,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同时,应与外部监管机构保持良好沟通,及时了解政策法规变化。
(2) 强化法律法规执行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以儆效尤。
(3)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
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企业内外部管理、强化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提高公众意识等方面的工作,以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及“信息安全”的典型案例1、统计局CPI数据泄露事件5人被立案侦查在北京市检察机关2011年“举报宣传周”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市检反渎职侵权局局长张华伟披露,北京检方已介入CPI数据泄露一案。
目前,包括国家统计局办公室一名秘书在内的5名相关人员,均已被立案侦查。
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提问国家宏观经济数据(CPI数据)被泄露一案的最新进展,市检反渎职侵权局局长张华伟就此介绍称,对于媒体披露的国家统计数据泄露问题,目前泄露国家秘密的问题比较突出。
对于这起案件,检察机关已会同国家保密部门进行调查,目前已经立案5件,涉及5人。
张华伟随后解释称,由于涉案的5人分别来自不同部门,因此立了5个案子。
这其中,包括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此前披露的“国家统计局办公室一秘书涉嫌泄露国家秘密案”。
有媒体称,今年3、4月份,国家统计局办公室一名秘书与央行研究局宏观经济研究处一副研究员因涉嫌数据泄密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而今年6月8日,路透社再次抢先发布我国经济数据,预测中国5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涨5.4%,将追平3月份创下的32个月高位;彭博社也发布经济学家对宏观数据的预测值称,5月份的中国CPI同比涨幅为5.5%,这与国家统计局官方发布的中国5月CPI相关数据一致。
据统计,2008年以来,路透社已累计7次精准地“蒙对”了我国的月度CPI数据。
提前泄露的数据信息,可能意味着可观的经济利益多位业界分析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认为,对一些经济机构来说,提前掌握宏观经济数据,有利于提前采取行动规避风险或谋取利益,尤其是一些和CPI联系紧密的金融产品,受CPI数据影响极大,提前获知CPI数据尤为重要。
另外,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屡屡提前泄露,还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
2、雷诺陷“电动车泄密门”环球网2011年1月7日消息报道,雷诺日前因怀疑旗舰电动车型开发项目泄密,对包括一名管理委员会成员在内的三名高管展开了调查,这三名嫌疑人目前已经被停职处理。
消息人士透露,内部调查还在继续,但公司在未来几天内就有可能做出决定。
如果查证这三名高管泄漏电动车研发机密,将被很快辞退。
法国工业部长贝松(Eric Besson)表示,这是一起性质十分严重的泄密事件,代表了整个法国工业所面临的工业间谍以及经济情报的风险。
据内部人士透露,涉案人员中级别最高的是高级工程部门副总裁米歇尔.巴瑟扎德(Michel Balthazard)以及前面提到的一位管理委员会成员。
巴瑟扎德于1980年加入雷诺,曾在车身设计部门工作,后晋升为公司D/E产品项目以及新Laguna项目高管,并在2006年成为副总裁。
据悉,雷诺计划成为全球几大汽车市场上电动车销最大的企业,与其合作伙伴日产在电动车项目上共计投资约53亿美元。
2015-2016年前,雷诺计划将其电动车年产能提升到20万辆。
2011年,雷诺将在欧洲推出三款电动车,分别是Fluence、Kangoo和Twizy。
3、香港医院银行政府部门泄密门事件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08年5月以来,香港连续爆出泄密事件:先是医管局下属医院陆续发现病人资料遗失,共涉及1.6万名病人。
紧接着老牌汇丰银行观塘分行在装修时,服务器被偷,近16万名客户的资料失窃。
日前,“泄密事件”再升级,香港入境处机密文件竟也被人上载到网上,部分被拒入境旅客黑名单一览无余……谁是“泄密门”幕后黑手?1.6万名病人资料丢了早在4月底,香港卫生署下属的屯门儿童体重智力测验中心及联合医院就发生两宗遗失病人资料事件,涉及到700多病人。
由于此事涉及范围不大,并未引起多大反响。
在病人的声讨下,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联络香港医管局及卫生署,索取关于泄露病人资料的详情、现有保安措施等信息。
不料,此次医院遗失病人资料事件还只是“冰山一角”。
5月5日,香港医管局行政总裁苏利民介绍,2007年全港共有5家医院发生9宗病人资料遗失事件,涉及到6000名病人,这9家医院遗失病人资料,有的是放置不当被人偷窃,有的则是不小心遗失。
话音刚落,当晚,私隐专员公署接到威尔士亲王医院报告,称该院一名在病理化验室工作的女职员,5月1日乘的士时丢失了USB存储器,里面存有1.6万名病人资料,包括病人名字、身份证号码以及病理检查项目。
据说,没有检验结果记录。
此事立刻轰动了全港。
在舆论的压力下,威尔士医院检讨了管理漏洞,香港医管局行政总裁苏利民则公开向市民道歉。
银行16万储户资料失窃老牌汇丰银行遗失客户资料事件,更是让港人忧心忡忡。
4月26日,该行观塘分行在装修期间服务器被人偷走,遗失有近16万客户资料,警方已将此案列为盗窃案展开调查。
案件被揭发后,汇丰拒绝透露涉及的客户数量以及资料性质,也没有通知受影响的客户,只强调客户资料外泄的可能性很小。
汇丰银行的做法激起了舆论反弹,“如果歹人利用个人信息敲诈怎么办?”香港市民王小姐担心。
香港金管局要求银行采取补救措施,并提交详细报告。
日前,汇丰亚太区主席郑海泉已就遗失客户资料事件道歉,表示会检讨银行的保安措施,不过他仍强调,遗失的电脑服务器有多重保密措施,相信被利用来敲诈的机会很小。
香港消委会总干事刘燕卿认为,既然银行已声明储户密码没有外泄,客户就不必恐慌了,不过从安全角度考虑,客户可修改银行密码。
被拒入境者名单曝光最新一宗泄密事件发生在香港入境处,“连环泄密事件”终于蔓延到政府部门。
5月5日,不知何人、通过何种途径,将香港入境处文件下载并传播到网上。
记者看到,这十几个档案文件不少标有“confidential(机密)”,其中有一个文件中记录着一孟加拉国人被香港入境处列入“监视名单”,该档案文件记载了该孟加拉国人的全名、旅游证件号码及出生日期,这些资料文件还包括此人在2005年被入境处拒绝入境的原因(包括怀疑此人到香港准备做黑工或企图非法居留)。
类似的文件中还涉及到一名姓孙的港人和一名姓董的台湾旅客,资料中包括两人的出生日期、护照和身份证号码。
记者发现,外泄的文件除了泄露过境者的隐私,有的记录了出入境处的管理上的失误,如办事人员记错入境者性别等。
记者采访了解到,香港入境处并非唯一泄密的政府部门,香港警方、民航处都曾发生过机密资料被上传网络事件:其中包括连议员都无法拿到的警察内部《程序手册》,还有警长内部升级考试的练习题及答案,甚至连民航处高官的出生日期等私隐也被泄露。
接连出现的泄密事件让不少港人忧心,他们担心自己的隐私也可能丢失,被不法分子利用,更怀疑“连环泄密事件”背后是否有人操纵。
目前,警方已将医院及银行泄密事件列入盗窃案展开调查。
“病人、储户资料丢失案除了案发时间有偶然的接近性外,其他似无关联。
”一分析人士说。
关于政府部门泄密案,香港警方商业罪案科已展开调查,初步怀疑一款名为FOXY的软件可能是“盗取”机密信息的工具。
具体情形是:入境处有今年3月才入职的员工,为适应工作向老同事借往年档案来研究。
怀疑有新员工涉嫌违反保安守则,把上述档案文件带回家,而家中电脑装有FOXY软件,导致这些机密文件无意中被“泄密”。
有电脑专家向记者演示了“机密外泄”过程:打开FOXY共享软件,在搜索栏输入“入境处”字眼,即可显示十几个怀疑与入境处落马洲管制站有关的文件可以共享。
专家介绍,FOXY属点对点软件,类似BT下载软件,只要正确输入搜寻字眼,软件便会连接网络上所有用家的共享档案,搜寻有该字眼的档案供人下载,同时也上传档案,因此,也很难找到谁是传播源头。
据悉,上述情形在香港娱乐圈“艳照门”事件中也曾发生,令警方头疼不已。
4、史上著名数据泄露案件系列1)史上最大密钥失窃泄密事件TJX公司是TJ Maxx、Marshalls和A.J.Wright等的母公司,它在2007年1月份承认它的IT系统已经被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黑客攻击渗透,对数百万人构成了影响。
据估计,这件数据泄露事件造成的损失总额达到了10亿美元以上,并且对整个商业和IT社区造成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令许多公司重新评价它们自己的安全策略。
当在去年12月中旬首次检测到入侵的时候,TJX公司聘请General Dynamics公司和IBM公司对数据泄露事件进行了监控和评估,加强其系统的安全性并进行了几项安全升级。
TJX公司现在仍在处理事件带来的后遗症,最近又拿出650万美元来换得受数据泄露事件影响的客户提出的集体诉讼的和解。
它还面临着来自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许多诉讼,此次数据泄露事件造成的大部分损失都是来自那些金融机构。
据最新报道称,在上个月提出的一起诉讼声称TJX公司之前就得到警告,被告知它在2004年的时候就一直没有遵守信用卡行业标准,但是最终未能解决问题。
泄露过程描述:最初,人们认为黑客们获得了4570万人的信用卡信息,但是这个受影响人数最终扩大到9400万人。
安全顾问公司IPLocks的首席技术官Adrian Lane说:"他们曾经告诉我他们已经重新评估了他们的无线终端。
但是我们没有听说他们做了些什么,因为我们相信还有两个安全服务网络隐患小组也被卷了进来。
"如果TJX公司之前采取措施遵守安全标准的话,也许这起有史以来最大的数据泄露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事实上这次事件中的黑客也都是非常狡猾的,最后的原因仍在调查之中,现在暂时将对公司应负责任和控制的终审搁置了起来。
2)州政府实习生丢失了磁带2007年6月初,俄亥俄州一位22岁的实习生在别人的命令下将一盒存储磁带带回了家,磁带中储存着正在进行之中的俄亥俄州行政知识系统(OAKS)计划的资料。
显然,职员们通常都会将磁带带回家中以便安全保管。
6月10日,保管磁带的任务轮到了实习生的头上。
据俄亥俄州总检察长办公室的报告称,那天晚上,磁带被某人从那位实习生的汽车上偷走了。
后来,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因为他们获知Accenture公司的一位员工、OAKS计划的一位顾问曾经将康涅狄格州的另一个类似工程的敏感数据拷贝到俄亥俄州的OAKS工程中时,事情变得更富戏剧性了。
总检察长Thomas P.Charles是记录这起数据泄露事故时是这样写的:虽然OAKS是一项1.58亿美元的工程,俄亥俄州州政府是一个拥有520亿美元资产的巨型机构,但是OAKS工程管理员没有将保存在被偷的备份磁带上的数据加密并在两年前就授权许多实习生可以将磁带带回家。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IT安全的基本信条,而且也违反了常识。
OAKS工程被偷的磁带上包括康涅狄格州所有政府机关的银行往来帐数据和其他财务信息。
据俄亥俄州总检察长称,它还包括受此事件影响的1194732名人员、下属、员工和企业的社会保险号、医疗、工资单和其他资料。
俄亥俄州总检察长对OAKS工程团队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彻底调查管理政策、IT政策、承包商安全和紧急事件通知等。
这是一起很坏的数据泄露事件,反映出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