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酒文化和民俗
中国人酒的文化
![中国人酒的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b896f2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0.png)
中国人酒的文化
中国人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渗透于中国人的社交、礼仪、娱乐等多个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首先,酒在中国人的社交中占有重要地位。
无论是家人团聚还是朋友聚会,酒都是必不可少的饮品。
在中国人的社交中,酒是一种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媒介。
在饮酒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畅谈心事、分享快乐,从而拉近彼此的关系。
其次,酒在中国人的礼仪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酒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重要供品。
同时,酒也是宴席上的必备饮品,主客双方通过敬酒和回敬酒来表达尊重和感激之情。
在婚礼、葬礼等场合,酒也是必不可少的礼仪品。
此外,酒在中国娱乐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的戏曲、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酒常常作为道具或背景出现,为表演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同时,酒也可以作为一种灵感之源,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总的来说,中国人的酒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融合了历史、民俗、艺术等多个领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酒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酒文化与习俗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酒文化与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3d24fd5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9.png)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酒文化与习俗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酒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在不同的时期,中国人对待酒的态度和习俗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酒文化的演变。
1. 商周时期的饮酒礼仪在商代和周代时期,酒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礼仪和社交活动。
在这个时期,人们饮酒是为了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和家族的繁荣。
饮酒时,人们会先向神灵敬酒,然后再与亲友共饮。
这种饮酒礼仪的传统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历史时期。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饮酒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饮酒文化开始流行于文人士大夫之间。
饮酒成为了文人们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他们常常在诗歌、文章和书信中描述饮酒的场景和情感。
饮酒时,他们会一边品味美酒,一边吟诗作画,形成了独特的文人饮酒文化。
3. 唐宋时期的宴饮文化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酒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在宴饮文化中,宴会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和文化展示。
宴会上,人们会邀请亲朋好友共饮美酒,互相娱乐。
这种文化在唐朝达到了高峰,许多宫廷和文人的诗词作品中都有对宴饮的描写。
宋代则更加重视琴棋书画和品茶,酒文化有所减弱。
4. 明清时期的饮酒习俗明清时期,饮酒习俗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礼节和风俗。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跪九叩”的敬酒礼仪。
在宴会上,人们会按照先辈等级的高低,进行三跪九叩的敬酒仪式,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对友人的友好。
同时,酒文化也进一步融入到艺术和文学中,成为了文人雅士们赞美和表达情感的重要主题。
5. 当代酒文化的再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酒文化在当代得到了再次探索和发展。
在一些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人们会重现古代的饮酒礼仪和习俗。
同时,在文化产业的推动下,中国的酒文化也在多层面上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既有传统的酒文化的继承,也有新潮的酒文化的创新。
总结而言,中国古代的酒文化与习俗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从商周时期的饮酒礼仪,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饮酒文化,再到唐宋时期的宴饮文化和明清时期的饮酒习俗,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酒与民俗中国酒文化中的丰富习俗与仪式
![酒与民俗中国酒文化中的丰富习俗与仪式](https://img.taocdn.com/s3/m/795c62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7.png)
酒与民俗中国酒文化中的丰富习俗与仪式酒与民俗:中国酒文化中的丰富习俗与仪式中国拥有悠久的酒文化,酒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仅是一种饮品,酒还融入到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和仪式中。
在中国的民俗中,酒承载着浓厚的社交和情感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酒文化中的丰富习俗与仪式。
一、婚俗中的酒仪在中国传统婚礼中,酒仪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新郎和新娘在进入婚宴现场之前,先要进行敬酒仪式。
新郎和新娘分别敬酒给双方父母,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随后,他们要敬酒给亲戚朋友,以示喜庆和感谢。
敬酒的过程中,亲友们会给予新人祝福和红包,以喜庆并祝福他们美满的婚姻。
二、悼念仪式中的祭酒在中国传统的葬礼悼念仪式中,祭酒是一项重要的仪式。
祭酒通常在抵达灵堂后进行,家属会向逝者敬酒,以表达对亡灵的哀思和敬意。
同时,家属还会敬酒给亲友、亲戚和前来吊唁的人们,以感谢他们的慰问和支持。
三、宴席中的酒仪中国人民喜欢用酒来待客,宴席上的酒仪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宴席上,主人通常会敬酒给客人,以示热情好客和尊敬。
客人则要回敬主人,以表达感激之情。
在亲朋好友的聚会中,大家举杯共饮,围坐在一起,畅谈人生,增进情谊。
这种宴饮的方式,既体现了中国人的人情味,也展现了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节庆中的酒仪中国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节庆活动,其中许多活动与酒文化紧密相关。
比如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人们要喝年酒以庆祝新春的到来。
在端午节时,人们要喝雄黄酒,以驱邪祛病。
在中秋节时,人们要喝月饼配合美酒,庆祝团圆和丰收。
这些节庆活动中的酒仪,既富有仪式感,又融入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寺庙与道教仪式中的祭酒在中国的寺庙和道教仪式中,祭酒是常见的仪式之一。
祭酒是向神灵祈求平安和祝福的一种方式。
参加仪式的人们会敬酒给神明,表示对神灵的尊敬和祈愿。
这种祭酒的仪式,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神灵的虔诚和信仰,也承载了人们对幸福和吉祥的向往。
总结起来,酒与民俗密不可分,它渗透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节庆仪式和社交活动中。
中国传统文化——酒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2c51b9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9.png)
中国传统文化——酒文化中国古代的酒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早在商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饮酒。
古代的酒是以米、麦为原料酿造的,品种繁多,口感纯美。
当时的人们喜欢在宴会上饮酒,用酒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中,酒更是被推崇为“润物细无声”的良药,他们把酒当作灵感的源泉,以及表达情感的工具。
许多文人骚客都写下了与酒相关的佳作,使得中国酒文化得以流传下来。
除了在宴会和文人雅士中,酒文化还深深融入到了中国的日常生活中。
在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酒都是离不开的一部分。
例如,在中国的婚礼上,双方家长要举行敬酒仪式,用酒来祝福新人的幸福和团圆;在中国的重阳节,人们喜欢饮菊花酒,祈求长寿和康健;在过年时,人们也喜欢用酒来欢庆。
酒还是中国人拜访亲友、恭贺长辈、庆祝胜利的重要工具,通过与亲朋好友共同享受美酒,来表达心情和情感。
中国的酒文化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名酒。
比如,茅台酒、五粮液、汾酒等,这些名酒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酒文化的瑰宝。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酒也和诗词、书画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诗酒风流"的风气。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诗词中常常描绘出饮酒的场景,西汉时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他的《上将赋》中写道:“籍籍无名酒,翟翟非谏书。
”闻一多的《葡萄成熟时》:“一夜无人村落绝,天涯饮酒欲何求?”这些诗词都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凸显了中国人对酒文化的追求和热爱。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的酒文化也在逐渐改变。
现代社会中,西方的酒文化进入中国,使得中国人的饮酒习惯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现代人更倾向于饮用多种类型的酒品,酒文化中也开始注重品质、健康和内涵。
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也让酒文化得到了新的延伸,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更多关于酒的知识和文化。
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独特魅力仍然深深吸引着世人,它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无论是古代风华绝代的文人雅士,还是现代注重品味生活的人们,都能从中国的酒文化中找到共鸣和满足。
中国传统酒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酒文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4704ba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d.png)
中国传统酒文化概论中国传统酒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在中国古代,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和仪式。
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包括了酿酒、饮酒、礼仪等方面。
酿酒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酿酒技术相当先进,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酿酒原料多种多样,包括大米、小麦、蔗糖、葡萄、杨梅等。
不同的原料和酿造方法产生了各种各样风味独特的酒。
中国的酿酒技术还有一项重要的特点就是它采用天然酵母进行发酵。
这种酿酒方法保留了原料的风味,使得中国的酒更加具有独特的口感。
饮酒在中国传统酒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国人饮酒是一个团体活动,是人们交流感情和展示友谊的一种方式。
在中国,饮酒是一个讲究礼仪的过程。
宴席会有专门的主人。
接着,宾客进入酒席后,主人会提出敬酒祝词。
然后,主人会倒酒给宾客,并每次只倒一点点,这是为了表示尊重和珍惜。
主人和宾客会进行喝酒仪式,如互相敬酒、干杯等。
饮酒过程中还有一些禁忌和规矩,比如不能喝空杯子,不能碰酒杯,不能过量饮酒等。
这些礼仪和规矩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待酒的态度和文化。
中国传统酒文化还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喜庆活动紧密相关。
在中国,很多传统节日和喜庆活动都离不开酒。
春节期间家人聚会,必然少不了酒席和饮酒。
而在婚礼上,新郎和新娘要一起举行敬酒仪式,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感谢和祝福。
中国传统节日中也有一些特殊的酒文化活动,如端午节时喝雄黄酒,中秋节时赏月饮酒等。
中国传统酒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它丰富多彩,与中国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通过酿酒、饮酒和礼仪,中国传统酒文化传承了几千年的人文历史和民族精神,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它不仅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酒文化—酒的习俗
![中国酒文化—酒的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d5a6595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5.png)
三、定亲酒
男女双方同意后,举行订婚仪式,男方备礼在媒 人的带领下,去女方拜认直系亲属,为“认亲”,将 婚姻关系正式确定下来,女方备酒席,请陪客,招待 男子、亲朋和媒人,称“订亲酒”,“订亲酒”也可 在男方举行。
四、婚庆酒
男女结婚庆典,要大摆酒席,招待女方前来送亲 的“送亲”和前来贺礼的亲朋好友,称为“婚庆 酒”。婚庆酒的重点是要“送亲”喝好酒,男方要安 排有海量的、有身份的已亲厚友去陪。
七、除夕酒
大年三十夜,人们有守岁的 习俗,即除夕夜通宵不寝,回顾 过去,展望未来。始于南北朝时 期
除夕午夜,全家聚餐又名为 团圆酒,向长辈敬辞岁酒,这一 习俗延续到今
2 婚嫁酒
了解婚嫁酒的种类 掌握各类婚嫁酒的特点
的习俗
婚嫁是人生的终身大事,从启 媒到结婚的整个过程,是少不了各 种宴席喜酒的。
五、交杯酒
婚庆日晚上闹房时,有的就 在婚庆典上,新郎新娘双方要手 挽手,有的还要挽着对方的脖颈 喝“交杯酒”。俗言:“喝了交 杯酒,夫妻白到头”。
六、回门酒
结婚后的第二天(有的地方第三或第四天),新郎 陪新娘一同回娘家,备礼看望父母。岳父母家在新女婿 回门这天设丰盛酒宴招待,名曰“回门酒”。回门要早 去早归,太阳落山之前必须返回,否则月亮照了新娘光 生女子不生男孩。至此婚嫁酒席习俗即告结束。。
一、女儿酒
南方人生下女儿数岁后, 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藏于 地窖,待女儿出嫁之时取出供 宾客饮用。
二、启媒酒
现时男女婚姻自由,但男女双方有 意,还得请个媒人从中牵线搭桥,沟通双 方父母的联系。一般由男方请媒人向女方 家提亲。请媒人要向媒人送四色礼叫“启 媒礼”,请媒人喝“启媒酒”,俗言: “是媒不是媒,嘴上抹三回”。
唐王驾《社日》: “桑枳影斜春 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民俗瑰宝中国酒文化的传统习俗
![民俗瑰宝中国酒文化的传统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12391cc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7.png)
民俗瑰宝中国酒文化的传统习俗中国拥有悠久的酒文化历史,酒是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酒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传统酒文化。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酒文化的传统习俗。
一、开瓶仪式中国人在饮用酒之前,常常会进行开瓶仪式。
这是一种表达尊敬和礼貌的方式,也是对酒的一种崇高敬畏之情。
开瓶仪式通常在宴会或正式场合中举行,主持人会拿起酒瓶,高声宣布酒的品牌和年份,然后慢慢地打开瓶盖。
这个过程中经常伴有祝福的话语和庄重的音乐。
开瓶仪式不仅是对酒的一种敬意,也是向客人展示主人的热情和诚意。
二、敬酒礼仪中国人在喝酒时非常重视敬酒礼仪。
敬酒礼仪是一种尊敬和感谢他人的方式,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交的传统。
在敬酒时,主人会先向客人敬一杯酒,然后客人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回敬。
同时,敬酒时常常伴有亲切的话语和祝福,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祝福之意。
敬酒礼仪不仅是一种社交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三、酒令游戏酒令游戏是中国酒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情谊,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享受酒的美妙。
酒令游戏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划拳”、“吹牛”等。
在酒令游戏中,人们围坐在一起,互相交流,游戏的进行增加了场合的欢乐气氛。
这种传统习俗既可以增进友谊,也可以疏解压力,让人们在快乐中消遣。
四、酒歌舞蹈中国酒文化中的酒歌舞蹈是一种传统形式的表演方式。
在特殊的酒宴场合,人们会一起唱歌跳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酒歌舞蹈常常伴随着欢快的旋律和热情洋溢的舞蹈动作,让人们感受到喜悦和欢乐。
这种形式不仅增添了酒宴的气氛,也使人们能够在音乐和舞蹈中感受到酒文化的魅力。
五、酒器文化中国酒文化中的酒器也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习俗。
酒器在中国的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饮酒工具,也是一种艺术品。
中国的酒器种类繁多,包括酒杯、酒壶、酒盘等。
4.3琼浆玉酿——中国酒文化
![4.3琼浆玉酿——中国酒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531262a5a8102d276a22f75.png)
浮伟忠
LOGO
一、酒文化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着大量与酒有关的记载。《诗经》中有“即醉以酒,即 饱以德”的诗讯;《礼记》中记载“酒者可以养老”;《左传》记载“酒以成 礼”;《水浒传》中出现饮酒场面647次,平均每回饮酒5次还多;《三 国演义》中出现饮酒场面319次,平均每回饮酒3次;《西游记》中出现 饮酒场面103次,平均每回饮酒1次;《红楼梦》中出现饮酒场面152次, 有的整回都是饮酒。酒生豪气,长侠气;酒肉穿佛过,佛祖心中留;酒 与爱情、家庭、社会变迁紧密相关,在社会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LOGO
3.白酒的生产原料
粮食白酒:以高粱、玉米、大米及大麦为原料,大多数优良白酒为此类酒。 薯干白酒:以甘薯、马铃薯等为原料,它出酒率高,但酒质不如粮食白酒。 其它白酒:以大米/高粱糠、甘蔗、土茯苓及葛根等农副产品或野生植物 为主要原料,酒质不如上两类酒。
LOG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白酒的酒曲
大曲白酒:以麦曲为酿酒用的糖化剂与发酵剂,形状像大砖块。曲得馥郁、 品味醇厚、饭后回甜,但耗费粮食、生产周期长。 小曲白酒:酒曲为米曲,因添加药材又称药曲或酒药,香气清雅、口味醇甜, 但不如大曲香气馥郁。 麸曲白酒:麸曲(麸皮为原料)作糖化剂,酵母菌作发酵剂,出酒率高、节 约粮食、生产快,但酒质相对较差。
LOGO
1.酒与政治
儒家思想向来重视“礼教”治国,《左传》中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礼”的重要组成 部分,祭礼及酒宴等场合都离不开酒。“鸿门 宴”、“曹操醉后杀杨修”、越匡胤“杯酒释兵权” 等政治事件中,酒都充当了重要媒介。
LOGO
2.酒与民俗
酒在古代因较难得而多用在祭祀、宴饮等较庄严的场合,并逐渐形成较系 统且程式化的酒俗习惯。周代的冠、婚、丧等礼仪活动,大都有酒在其中。 在男子二十加冠行成人礼的活动中,“嫡子醮jiào用醴,庶子则用酒”(《中 国文化史》),酒成为祝福生命的圣水;婚礼中,夫妇要“合卺而饮”,共 馀新婚酒,寄托白头到老的愿望;射礼中,“不胜者饮”,酒成为惩罚之物, 情趣无穷。今天婚酒、丧酒、祭酒、节日酒、月米酒、生期酒等仍受到不 少古代酒俗的影响。
中国酒文化的民俗传统触摸酒文化的浓厚乡土气息
![中国酒文化的民俗传统触摸酒文化的浓厚乡土气息](https://img.taocdn.com/s3/m/5ca7205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c.png)
中国酒文化的民俗传统触摸酒文化的浓厚乡土气息中国是酒的故乡,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和丰富的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既是一种生产制造技艺,又是一种传统文化形态。
这种文化传承至今,触摸到了酒文化的浓厚乡土气息。
本文将从中国的民俗传统、酒的生产及品鉴、酒文化的节庆活动等方面来探讨中国酒文化的特点。
一、中国的民俗传统与酒的联系在中国,酒与民俗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历史上,酒在重大的民俗活动和仪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家庭团圆饭则是春节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家庭团圆饭上,亲友们常常举起酒杯,祝福互助,表示对新年的期望。
此外,在婚礼、丧葬等场合,酒也被用作重要的礼仪和祭祀仪式的组成部分。
此外,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中,酒也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端午节时,人们常常喝雄黄酒以求驱邪。
中秋节时,亲友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酒,共赏明月。
这些民俗传统与酒的联系,不仅展现了中国人对酒的情感寄托,也体现了酒文化在中国乡间的浓厚氛围。
二、中国酒的生产及品鉴之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及饮用酒的国家之一。
中国传统酿酒技艺独步天下,以黄酒、白酒、米酒等为代表,各具特色。
酿造这些中国特色酒品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是一份对酿酒工艺的执着追求。
在中国,品鉴酒有着独特而细致的方式。
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在了对酒的审美追求上。
品鉴酒需要注重五感的调动:视、听、闻、嗅、味。
从外观、颜色、清澈度开始,通过听酒的声音、闻酒的香气、嗅酒的气味,最后才是品酒的味道。
这种细致入微的品酒方式,使得中国的酒文化更加独特而浓厚。
三、中国酒文化的节庆活动中国的传统节庆活动中,酒文化融入其中,给人们带来丰富的乡土气息。
这些节庆活动既有寓意祈福、吉祥的酒仪式,也有饮酒交友的欢聚场景。
例如,元宵节是中国春节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亦是元宵团圆之夜。
在这一天,家人亲友们团聚在一起,品尝汤圆和元宵。
与此同时,怀有喜庆之情,品酒祭祖也是这一节日的传统之一。
在乡间,人们会饮上一碗浓郁的汤圆酒,来迎接新的一年,表达对家人的祝福。
中国饮酒礼仪与文化传统
![中国饮酒礼仪与文化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fa35c05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8.png)
中国饮酒礼仪与文化传统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饮酒礼仪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酒的文化承载着浓厚的社交意义和仪式感,参与其中的人们能够感受到深深的情谊和交流的乐趣。
本文将介绍中国饮酒礼仪以及背后的文化传统。
一、饮酒礼仪在中国,饮酒时有一套独特的礼仪,旨在表达对酒宾的尊重和友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饮酒礼仪:1. 敬酒:敬酒是饮酒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主人或长者会先敬酒给客人,客人则要接过酒杯,用双手接过并向主人或长者表示感谢。
然后客人需要回敬,向主人或长者敬酒并表达自己的祝愿或敬意。
2. 清酒杯:饮酒过程中,一般会用一个专门的杯子用于清酒。
清酒杯是一种细尊,代表着纯洁和高雅。
在喝清酒时,人们要用右手拈杯、左手搀底,慢慢饮用,以显示对待酒的态度。
3. 酌酒:酌酒是为他人斟满杯中的酒,通常主持人或者长者会先为其他人斟酒,然后其他人回敬。
酌酒是一种互敬互饮的表达方式,在其中彰显着尊重和友好。
二、文化传统背景中国饮酒礼仪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下面是饮酒礼仪背后的一些文化传统:1. 礼仪之邦: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注重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饮酒礼仪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交礼仪,体现了中国人对礼仪的高度重视。
2. 尊重长辈:在中国文化中,尊重长辈是一种传统的美德。
在饮酒过程中,年长者享有更高的地位和威望,敬酒礼仪反映了中国人对年长者的尊重和敬仰。
3. 人情味:饮酒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一种增进感情和友谊的方式。
通过敬酒、回敬等礼仪活动,人们能够更好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加深感情。
4. 四海为家:中国文化强调人际关系和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饮酒礼仪在体现对友情的珍视之外,也展现了中国人对待客人的热情好客和包容心态。
三、饮酒礼仪的重要性中国饮酒礼仪具有重要的社交和文化意义:1. 维护人际关系:饮酒礼仪能够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亲近感。
酒文化与民俗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酒习俗
![酒文化与民俗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酒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185d07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5.png)
酒文化与民俗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酒习俗酒文化与民俗: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酒习俗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传统节日中的酒习俗是中国酒文化与民俗的重要体现。
这些习俗与节日紧密相连,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待酒的态度,更展现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社交礼仪。
一、春节:喜迎新年,以酒祝福团圆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举办丰盛的年夜饭。
家人团聚之际,酒被视为表达祝福和表达亲情的必备饮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往往与祝福、团圆和幸福联系在一起。
二、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古老的饮食节日之一。
人们会包粽子,品尝美食。
同时,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有饮酒的习俗。
尤其是在江南地区,人们会盛赞雄黄酒。
雄黄酒在粽子中沁入淡淡的茅台酒香,令人回味无穷。
三、中秋节:赏月,饮月饼酒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人们会赏月、品尝月饼。
而在赏月之际,一杯香醇的月饼酒会使团圆更加温馨。
月饼酒是一种糯米酒,在饮用时会使人们进一步体验到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
四、清明节: 饮杜康,祭祖先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人们会前往祖先墓地祭拜。
这一天,家族会准备杜康酒,将其倒在墓前,以祭祀、纪念祖先。
饮用杜康酒代表着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
五、十五夜,赏月花三元酒,化解瘟疫中国传统习俗将每年的夏至、冬至和十五夜誉为"三元",这一天人们有喝"三元酒"的习俗。
据说十五夜喝上一杯"三元酒"可以祛病解毒,化解瘟疫。
六、农历年初八:"入骨酒",压寨夫人农历年初八对于中国北方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传统节日。
这一天,村庄里的富人会举办"压寨夫人"的盛大宴会。
其中,精心制作的"入骨酒"被视为宴会的黄金饮品,象征着春天的幸福与温馨。
酒习俗不仅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所体现,也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它既是一种表达祝福和快乐的方式,也是凝聚人们情感的纽带。
酒文化与中国民俗传统节日
![酒文化与中国民俗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e8ae04a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b.png)
酒文化与中国民俗传统节日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的民俗传统节日紧密相连。
在中国,酒文化深植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象征、一种寄托情感的方式。
一、酒在中国民俗传统节日中的地位中国的民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与酒文化息息相关。
在这些节日中,酒被视为表达情感、祭祖、辟邪、增添喜庆气氛的一种必备品。
比如,春节期间,人们会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品尝美酒,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期望。
而在中秋节,人们则以赏月为主题,品尝着美酒,庆祝丰收和团圆。
二、酒文化在春节中的体现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团聚的时刻。
在春节期间,家庭成员会互相拜年,并一起享用丰盛的年夜饭。
而年夜饭中的美酒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不仅是为了表达对新年的祝福,也是为了增添喜庆的气氛。
另外,除夕夜,人们常常会举行团拜酒的仪式。
家庭成员会一起烧香祭祖,然后摆上丰盛的菜肴和美酒,向先祖们表达敬意,并期盼新年的福祉。
这样的仪式不仅体现了对祖先的尊重,也传承了酒文化的一种形式。
三、酒文化在中秋节中的体现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被称为月亮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品尝月饼,同时也少不了美酒的陪伴。
品尝美酒,与家人朋友分享团圆之情,成为了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仪式之一。
此外,中秋节还有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那就是团圆酒。
家庭成员会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酒,共同度过这个特殊的夜晚。
正是酒的陪伴,让人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家人之间的亲情和温暖。
四、酒文化在重阳节中的体现重阳节是中国固定的秋季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老人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去祭拜祖先,同时也会去看望和陪伴年长的亲人。
而与亲人共饮美酒,成为了重阳节的一项传统习俗。
重阳节期间,家庭会准备一些美酒,邀请亲人一起品尝。
这不仅是表达对长辈的敬意,也是一种关爱之举。
在美酒的陪伴下,人们能够更好地与亲人相聚,传递温情和关怀。
五、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中国的酒文化也在不断传承和发展。
酒与民俗中国酒文化中的节庆习俗
![酒与民俗中国酒文化中的节庆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2e5f4b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2.png)
酒与民俗中国酒文化中的节庆习俗在中国的民俗传统中,酒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古老的饮品,酒与中国的节庆习俗紧密相连,成为了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中国酒文化中的节庆习俗,并介绍一些与酒相关的重要节日。
一、中国酒文化的背景中国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代,酿酒就成为了人们庆祝丰收和祭祀神灵的一种仪式。
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神圣和庄重的象征,喝酒往往伴随着举杯祝福、祭拜祖先或庆贺重要场合。
二、春节与酒的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与酒相关的庆祝活动最为盛大的时期之一。
在春节期间,家人和朋友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喝酒成为了亲人之间加深感情、表达祝福的一种方式。
此外,在春节期间,家庭还会准备一些特殊的酒,如窖藏多年的陈年老酒,以供亲朋好友品尝。
三、清明节与祭祖饮酒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纪念先祖和故人的节日。
在清明节,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为他们祭奠并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
饮酒在祭祀仪式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人们会将酒洒在祖先的坟墓上,或者将酒倒入地上作为对祖先的供奉。
此外,清明节也是踏青的最佳时期,人们会带上一些酒水,在自然环境中一边品酒一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四、端午节与龙舟竞赛的饮酒习惯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其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就是划龙舟。
而与划龙舟竞赛密切相关的就是喝酒活动。
在端午节当天,各地举行龙舟竞赛,人们会带上一些美酒,在观看竞赛的同时饮酒助兴。
同时,端午节也有一项传统习俗是吃粽子,粽子通常会与一种名为雄黄酒的黄酒一起食用,这种酒被认为有驱邪和防疫的功效。
五、中秋节与赏月饮酒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月圆节日,也是赏月的最佳时机。
人们通常在这一天晚上聚集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饮酒。
在中秋节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精美的月饼和香甜的葡萄、柚子等水果,搭配各种美酒一同享用。
喝酒成为了欣赏月亮、表达团圆与思念的一种方式。
六、其他节日与酒的庆祝方式除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国还有许多其他节日都与酒文化密不可分。
酒文化与民俗传统
![酒文化与民俗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e70ba23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1.png)
酒文化与民俗传统第一章:引言酒文化和民俗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酒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与民俗传统紧密结合,表现在食品文化、饮食习惯、社交礼仪等方面。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酒文化与民俗传统不断发展完善,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酒文化酒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古人所说的“酒”并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泛指酒精饮料,包括各种果汁、蜜酒、浆酒等,而其中以黄米、黍米制成的酒为最为普遍。
在古代,酒是人们祭祀、庆祝、交际时必备的饮料,同时还有许多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涉及到酒文化。
中国人把酒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注重饮酒的文化内涵与传承。
中医学认为,适量的饮酒对人体有益,而中国古老的茶饮文化也与酒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酒文化在中国不仅是一种美食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生命力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章:民俗传统民俗传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节日、婚姻、丧葬、祭祀等各个方面。
酒文化在民俗传统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形成了独有的饮酒习俗和宴饮礼仪。
比如说,喜庆的婚礼上,无论是新郎家还是新娘家,都要面对一种礼仪,那就是过门酒。
产妇满月或者孩子周岁的庆生宴,也需要饮酒。
再如,中国几千年的祭祀文化、纪念文化中,无不把饮酒作为一种重要的参加仪式。
第四章:酒文化与民俗传统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酒文化和民俗传统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现代人的饮食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酒文化和民俗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尽管如此,酒文化和民俗传统依然在中国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酒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各大酒类品牌在品牌推广方面也逐渐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通过宣传中国文化的特色,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酒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酒文化中的酒与民俗习惯
![酒文化中的酒与民俗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d4f0147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b.png)
酒文化中的酒与民俗习惯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民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
酒的存在和应用在中国的民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体现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社交礼仪。
本文将探讨酒文化中酒与民俗习惯的关系,并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的例子。
一、酒在传统节日与庆典中的角色中国的传统节日与庆典活动中,酒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庭聚会是庆祝春节的重要形式之一。
而饮酒则是家庭团圆的重要仪式,通过与亲朋好友共饮,表达着对彼此的祝福和美好的祈愿,也正因如此,酒在节日中成为了人们交流情感和情谊的桥梁。
此外,婚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庆典活动,而酒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婚礼上,酒被赋予了象征喜庆、祝福的寓意。
新郎官要饮下新娘递上的喜酒,以示接受新娘的祝福与爱意。
而宾客饮用新娘递上的交杯酒,则是祝福新婚夫妇白头偕老、幸福美满的表现。
二、酒在祭祀仪式中的应用祭祀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习俗,是人们向神灵或祖先表达敬意和祈福的仪式。
而酒在祭祀仪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古代祭祀仪式中,人们常将酒作为一种祭品供奉给神灵或祖先。
通过将酒抛洒于地,寄托人们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祈福之情。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祭祀习俗已经有所减少,但在一些传统的庙会和节庆活动中,酒仍被作为祭品之一,用于祭拜神灵或祖先,保持了传统文化的延续。
三、酒与重大生活仪式的联系除了婚礼等庆典活动外,酒在中国的许多重大生活仪式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寿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场合,是人们为庆祝长辈或亲友的生日而举办的盛大宴会。
而在寿宴中,酒则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人们举杯祝寿,表达对长辈长寿健康的美好祝愿。
在丧葬仪式方面,也离不开酒文化的参与。
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中,舍酒是必备的环节之一。
在追悼会或祭告活动中,亲友会为逝者送上酒杯,以示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
四、酒与宴席文化的结合在中国的宴席文化中,酒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丰盛的宴席上,人们往往会品尝各种美食,并以酒为伴。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符号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80d727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4.png)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符号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符号中国酒文化是千百年来积淀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酒作为一种独特的饮品,在中国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种美酒佳肴,更是一种流传至今的文化符号。
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它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习俗礼仪等方面。
一、历史渊源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可追溯至古代。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中国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采用发酵技术酿造酒类。
《诗经》中记载了许多关于酒的诗歌,说明古代中国人民对酒的热爱和推崇。
而在商代和西周时期,酒成为贵族们进行祭祀活动的重要仪式品。
可以说,酒的历史渊源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文化内涵中国的酒文化不仅仅是关于饮酒的方式和技巧,更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中国人认为,酒是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增进感情的良好媒介。
在饮酒过程中,人们喜欢与亲朋好友分享,分享快乐与困扰,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亲情。
此外,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婚礼、寿宴、诸神祭祀等,酒也作为一种重要的礼仪和仪式,具有象征意义。
中国酒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养生保健。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酒被视为一种药物,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因此,很多人喜欢用酒来治疗一些慢性病或者提高身体免疫力。
同时,酒还被认为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缓解疲劳。
这种将酒与养生相结合的文化理念,体现了中国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智慧。
三、习俗礼仪中国酒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习俗礼仪。
最具代表性的是宴请客人时的敬酒仪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敬酒仪式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礼节和表达敬意的方式。
主人会以一定的顺序依次向客人敬酒,而客人则会以特定的动作回礼,例如举杯饮酒或者碰杯示意。
通过敬酒仪式,人们可以表达对长辈尊敬、对朋友情谊的重视,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此外,中国的酒文化还涉及到一些节日和庆典活动。
例如,春节期间的家庭聚会中,亲友们会围坐在一起,共饮美酒,共同庆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如用曲的方法、酸浆的使用、固态及半固态发酵 法、九酿春酒法与“曲势”、温度的控制、酿酒的后道
处理工序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酿酒技术的总结。
唐宋时期,传统酿酒经验升华成酿酒理论,黄酒酿造工
艺、措施、设备定型,进入辉煌时期,北宋《北山酒
经》。
•
酒业开始兴旺发达。东汉以来两个多世纪内乱不断,
官场失意者、文人墨客崇尚空谈,不问政事,借酒浇愁,
• 二、酒的发展(4个时期)
• 1、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
•
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到公元前500
年左右的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酒的启
蒙与形成时期。由于有了火,出现了五谷六畜,
加之酒曲的发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用曲酿
酒的国家。夏商周时拥有了较高的酿酒技术。
• ①用曲酿酒。当时的酿造方式主要有用酒曲酿
• 二、酒具
•
早期指制酒、盛酒、饮酒的器具,现指盛酒、
饮酒的器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
济的不断发展,酒器的制作技术、材料和造型
等出现相应的变化,产生了种类繁多的酒具。
天然材料的酒具如木竹制品、兽角、海螺、葫
芦等;金属酒器如青铜酒具、金银酒具、锡制
酒具、铝制酒具、不锈钢酒具等;陶制酒具、
• 4、啤酒的饮用方法
• (1)考虑温度
• 夏天喝冰啤酒,第一台冰箱的 诞生,就是用来冰冻啤酒的。啤 酒在冰箱中只能直放,不能把刚 运到的啤酒立即打开饮用(气泡 太多,使酒外溢),也不能冰镇 太久(气泡消失,酒液浑浊,失 去原有的香味)。如果啤酒温度 太高,则苦涩味道突出,二氧化 碳容易放出,也影响其风味, 10℃左右为宜。
也能满足需要。
•
出现了众多涉及各类酒酿造技术的文献和大量的名酒。
文献涉及医书、饮食书籍、日用百科全书、笔记等史料
如元朝的《饮膳正要》《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明朝
《易牙遗易》《天工开物》《本草纲目》,清朝《调鼎
记》《胜饮篇》《闽小记》等。明清文学作品《金瓶梅
词话》多次提到《金华酒》,《红楼梦》提到绍兴酒、
表明当时中国酒之兴
起,至今已有5000年
的历史了。
一、酒的起源
• 1、有关酿酒起源的传说
• (1)上天造酒说 • 祖先有酒是天上“酒仙”所造。酒旗星
最早见《周礼》一书,《晋书》:“轩 辕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 食。”轩辕是中国古称星名,共17颗, 其中的酒旗三星呈一字形排开。
• (2)猿猴造酒说
• 5、药酒的饮用方法
• 分治疗性药酒、保键性药酒。治疗性药酒必须 有明确的适应症状、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使用 剂量和禁忌症的严格规定,一般应在医生的指导 下选择服用。保健性药酒也必须根据人的体质、 年龄、对酒的耐受力以及饮酒的季节性等适当选 择。
• 以饭前温饮为佳,便于药物迅速吸收,较快发挥 保健或治疗作用,一般不宜佐膳饮用。饮用药酒 还必须注意饮用禁忌,用量不宜过多,应根据人 对酒的耐受力每次饮用10至30毫升,每日早晚饮 用。饮用时应避免不同治疗作用的药酒交叉饮用。 用于治疗的药酒应病愈即止,不宜长久饮用。
第二节 中国饮酒艺术
• 一、饮酒方法
•
人工酿酒出现后,酒的饮用方式不断增多,花样百
出。过去常有人随性而饮,曾有人在夜晚漆黑一片中
饮酒称为“鬼饮”;有人在树梢上饮酒称为“鹤饮”;
有人在月下独酌称“独饮”;有人读史书击节而饮称
“痛饮”等。
• 1、黄酒的饮用方法
•
黄酒的饮用方法有很多奥妙,不同的饮用方法往往有
• 许多典籍中有记载。清李调元记载:在 海南时,“尝于石岩深入得猿酒,盖猿 猴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 升,味最辣,然极难得。”
• 清朝彭贻孙《粤西偶记》:“粤西平乐 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其 实是成熟的果实落下发酵后生成酒,是 一种自然现象。
• (3)仪狄造酒说
• 据《世本》、《吕氏春秋》、 《战国策》等记载,仪狄是夏 禹时代的人,发民了酿酒。 《战国策》:“昔者,帝女令 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 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 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但也有人认为在黄帝、尧、舜 时就有了。
酒和用酿制醴,或用曲 同时酿造酒精饮料。
• ②总结出酿酒的原则。
• ③酒的品种较多,有“五齐”、“三酒”之分。“三 酒”包括事酒、昔酒、清酒,是根据酿造时间的长短 来区分的。“五齐”指五种用于祭祀的不同规格的酒 (见《周礼》),包括:泛齐,酒刚熟,有酒滓浮于 酒面,酒味淡薄;醴齐,一种汁滓相混合的有甜味的 浊酒;盎齐,一种熟透的白色浊酒;缇齐,赤黄色的 浊酒;沈齐,酒滓下沉得到的清酒。
• ②白酒生产技术的发展。
• 围绕提高出酒率、变高度酒为低度酒、提高机械化水平 降低劳动强度等进行了改进。
• ③啤酒工业的发展。
• 50年代,啤酒产量为1至4万吨,现在2000余万吨。
• ④葡萄酒工业的发展。
• 中国葡萄酒的质量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⑤酒精生产技术的发展。
• 50年代,淀粉利用率仅为60%左右,现在达到了92%。
• (2)讲究酒杯
• 宜选厚壁深腹窄口的玻璃杯,以保持酒的泡沫和 酒香,便于观察酒液色泽和升泡现象。酒杯容量 200-300毫升为宜。啤酒杯在洗前必须洗干净, 放在冰箱中冰冻一段时间使酒杯外面产生一层薄 霜再取出注酒饮时会感风味别致。
• (3)注意倒酒方式
• 倒啤酒是一种艺术,应先在酒杯中注入1/3杯啤 酒,使其产生一层洁白的泡沫,再把杯子倾斜成 一定角度,缓缓把酒注满。斟酒时速度不能太快, 尽量使细细的泡沫呈奶酪状高高隆起。杯中啤酒 与泡沫的比例一般呈8:2时最合适。酒瓶开启后 最好一次倒完,多次倒酒会导致泡沫消失。泡沫 有防止酒香和二氧化碳溢出的作用,喝时在泡沫 和酒的分界处大口畅饮,不能象白酒那样小口品 尝。
• (3)不同的菜品配饮不同种类的酒
• 才不会以酒的风味掩盖菜的风味,也不会使菜 的风味掩盖酒的风味,并能取得菜肴与美酒风味 协条的效果。海鲜类宜白葡萄酒、干白葡萄酒、 半干白葡萄酒;猪肉类菜宜淡味的红葡萄酒、桃 红葡萄酒;牛排、羊肉宜味浓的红葡萄酒如中国 红葡萄酒,北京红葡萄酒等;家禽类宜饮红葡萄 酒;油腻的荤菜宜饮干红葡萄酒;饮后甜食宜饮 白葡萄酒。
• (4)杜康造酒说
• 晋朝江统在《酒诺》:“有饭不尽,委 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 代,不由奇方。”
• 说法二:杜康是黄帝部落掌管粮食的官 员,因手下渎职造成粮食发霉变质,被 贬回乡,后造出酒。
• 2、酿酒起源的时间
• 史前时期酒就已经出现,这时酒是自然 发酵产生的。其中既有天然酒,也有“猴 采百花酿酒,土人得之石穴之中”的猿酒。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六孔大瓮,证明 7000年前中国人已懂得酿酒技术。大汶口 文化遗址陶制酒具、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 的供调酒用的陶器,说明新石器时期已开 始了人工酿酒。
日常生活中:黄酒、白酒、啤酒、果酒、药酒。
• 2、中国名酒 • (1)黄酒类 • 加饭酒、龙岩沉缸酒
(2)白酒类 • 茅苔、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汾酒、西凤酒、
董酒、古井贡酒、郎酒。 • (3)啤酒类 • 青岛啤酒、北京啤酒、上海啤酒 • (4)果酒类 • 张裕红葡萄酒(山东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 • 长城干白葡萄酒(河北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 • 王朝半干白葡萄(天津王朝葡萄酿造有限公司)
• 酒文化的内容:
• ①围绕酒的制造所 形成的一系列内容 如酿酒技术、酒具 制造等;
• ②围绕酒的使用所 形成的一系列内容 如酒的饮用和他用、 酒令、酒俗等。
第一节 中国酒的历史与名品
•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历
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酒在中国有数千年的
历史,形成了独特的
酒文化。
•
《诗经》记载:“十
月获稻,为此春酒”,
不同的作用。
• (1)热饮
• (2)冷饮
• (3)其它饮用方法
• 2、葡萄酒的饮用方法 • 葡萄酒的品种众多,不同的葡萄酒有不同的饮
用方法。总体应注意: • (1)注意酒的温度。 • 香槟酒:9-10℃;白干葡萄酒:10-11℃;桃红葡
萄酒12-14℃;白甜葡萄酒13-15℃;干红葡萄 酒16-18℃;浓甜葡萄酒18℃。在冰箱中存放的 酒取出后应缓缓加温后再饮用。 • (2)注意饮用的顺序 • 应先上白葡萄酒,后上红葡萄酒;先上新鲜的 (酒龄短的、有新鲜果香的)葡萄酒,如北京的 赤霞珠葡萄酒、龙眼半干白,再上陈酿葡萄酒如 北京出产的中国红白葡萄酒、玫瑰香葡萄酒;先 上淡味葡萄酒,后上醇厚的葡萄酒;先上不带甜 味的干酒,后上甜酒。
狂饮无度。魏晋时饮酒不仅盛行于上层,也普及到民间,
唐宁时黄酒、果酒、药酒、葡萄酒都有发展,名优酒品
大量涌现,如新丰酒、兰陵酒、重碧酒、鹅黄酒等,留
下了无数诗篇和饮酒轶事,丰富了酒文化的内容。
• 3、元明清时期
•
中国传统酒的提高期。西域的蒸馏器传入我国,导
致了中国白酒的发明。《本草纲目》:烧酒非法也,自 元时起始创其法。也有资料说其起始于金世宗大定年间 (1161年)。从此白酒、黄酒、果酒、葡萄酒、药酒 五类酒竞相发展,白酒逐渐深入生活,明朝时已占领北 方大部分市场,清时成为商品酒的主流,黄酒日趋萎缩。 主因是白酒酒精度高,刺激性大,香气独特,花费不多
在哈尔滨建立。②发酵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与人才
培养。1931年成立了中央工业试验所的酿造工场。③
酿酒科学研究的兴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中国开
始对发酵微生物的分离进行鉴定,酿酒技术得到改良。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酿酒技术突破性发展:
• ①黄酒生产技术的发展。
• 用粳米代替糯米,用机械化输送原料,对黄酒糖发酵剂 的革新,以及黄酒的压榨及过滤工艺、灭菌设备的更新、 贮藏和包装等。
•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