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临床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
![临床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984636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2.png)
临床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临床实验室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科研和临床支持单位,样品管理对于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样品的接受、保存、处理和运输等环节,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制定本《临床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实验室,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尿液、体液、细胞等各类样品的管理。
三、样品接受与登记1. 样品接受人员应收到样品时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并在样品上做好标记,确保样品与申请单信息一致。
2. 接受人员应及时将样品登记入实验室信息系统,并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对于特殊样品,如冷冻样品或需要特殊处理的样品,接受人员应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处理。
四、样品保存与处理1. 样品保存应按照规定的标准温度和条件进行,不同样品应分别存放。
2. 存放样品的容器应符合规定,在容器上做好标记,标注样品类型、患者信息、采样时间等。
3.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样品,应制定相应的保管措施,并定期检查样品质量。
4. 对于异常样品,在处理过程中应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记录异常处理过程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五、样品运输与交接1. 样品运输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操作规范,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在样品交接过程中,应进行双方的身份确认,并核对样品信息是否一致。
3. 对于对外提供样品的实验室,应制定样品外借记录,并保留相关样品交接单据。
六、异常情况的处理和记录1. 对于样品管理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记录,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2. 对于样品损坏、遗失或其他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上级,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七、培训和教育1. 实验室新员工应接受有关样品管理的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后方能独立工作。
2. 定期组织有关样品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管理素养。
八、评估和改进1. 定期对样品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包括样品接受、保存、处理和运输等环节的执行情况和结果。
化验采样制样存样管理制度
![化验采样制样存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0995e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7.png)
化验采样制样存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和统一实验室的化验采样制样存样管理工作,提高化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实验室分析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采样管理1. 采样前应做好采样计划,明确采样点、时间、数量和方式,并做好采样设备的准备。
2. 严格按照采样计划执行,采样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受到外部污染和交叉污染。
3. 采样完成后,应做好采样样品的编号、记录和标识,并填写详细的采样记录表。
第三章制样管理1. 按照标准方法和质量要求,做好制样的样品数量、质量和方法选择。
2. 制样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外部污染,确保制样过程的纯洁性。
3. 制样完成后,应及时填写制样记录,并保留好制样标识。
第四章化验管理1. 选择适当的分析测试方法,根据分析项目和样品性质,做好化验实验计划和操作程序。
2. 化验过程中注意严格控制试剂和设备的使用,确保化验条件的稳定和准确。
3. 化验结束后及时填写化验记录,对化验数据进行审查和确认,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章存样管理1. 存样样品的包装和保存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样品保存期限和质量。
2. 存样样品的记录和标识要清晰明了,便于管理和查询。
3. 存样样品的保存环境要干燥、阴凉、避光和无异味,保证存样样品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第六章质量控制1. 根据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内部文件,制定好质量控制程序和标准要求。
2. 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记录和数据分析,定期进行质量评审和改进措施。
第七章相关条文1. 实验室应制定好《化验采样制样存样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培训和宣传。
2. 实验室应配备专业的化验采样制样存样管理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监督。
3. 实验室应加强对化验采样制样存样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八章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对以前的制度规定和管理做出相应调整。
2. 实验室应及时更新和完善本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和补充。
实验室样品制备与保存对试验结果影响
![实验室样品制备与保存对试验结果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731f136240c844768eaee3f.png)
实验室样品制备与保存对试验结果影响概述了饲料实验室进行样品制备的影响因素。
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粉碎机制备饲料样品对水分的影响,由于样品在磨室中的粉碎时间不同,实验室常用的锤片式粉粹机处理的样品检测的水分结果明显低于磨盘式粉碎机处理的样品水分结果。
而且连续粉碎2小时后,传统的锤片式粉碎机造成原始水分含量损失的现象更加明显。
标签:样品制备;水分;保存饲料实验材料所具备的化学构成数据是饲料质量的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的获取渠道就是实验室分析,暨采取先进的化学及仪器手段,检验饲料原料及饲料产品参数,获得这些信息检验的第一步就是样品制备,使这些样品在分析有效期内保存才能够获取到可靠的数据材料。
由于对检验认识误区,长期以来,只追求实验室检验仪器先进性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而忽视样品制备和前处理过程,仅将样品不分青红皂白进行粉碎,使得样品不具备代表性实例很多。
笔者根据相关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饲料样品制备技术进行探讨,供饲料实验室参考。
一、试样的量根据需要测试样品所捡项目进行区分:霉菌毒素最好将所得到的样品全部粉粹;普通的固体样品分样后按国家标准足量制样;检验微生物的样品,按标准规定要求应在避免微生物污染的条件下制备样品或取原样检验来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
所以在普通制样室不能打开,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要严格按微生物标准规定的方法制备样品。
二、分样1.手工分样:几何法与四分法。
2.分样器:目前常用电动分样器、钟鼎式分样器、横格式分样器。
钟鼎式分样器适用于粒状原料、颗粒饲料的分样与混样,具有较高的恢复弹性和耐腐蚀性,从而保证了分样精度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混样均匀、分样误差小的特点。
横格式分样器适用于颗粒饲料、饲料原料、粉状饲料的分样与混样,并按量分取所需的代表性检验样品,但目前在饲料企业和饲料检测机构较少使用。
电动分样器在饲料企业和实验室应用较少,但分样效果最好。
三、样品的粉粹大多数饲料实验室通常做法是将分样后样品直接用旋風磨、锤片式粉粹机进行样品粉粹。
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规范
![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9fe6a9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1.png)
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规范1. 引言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是科学研究工作中的核心环节,规范的采集和处理流程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的规范,包括样本采集方法、样本储存条件和样本处理流程等内容。
2. 样本采集2.1 选择合适的采集器具在样本采集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采集器具。
采集器具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目的和样本类型进行,确保采集的样本能够满足实验要求并保持其生物活性。
2.2 样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在样本采集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所需样本的特性和采集要求,包括采集时间点、采集部位和采集量等。
其次,要做好采集工具和采集容器的消毒工作,防止样本受到外源性污染。
2.3 采集样本的步骤样本采集应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首先,要准确标注样本的相关信息,如采集时间、采集者姓名等。
其次,要选择适当的采集方法,根据样本的性质和要求进行采集,如刮取、穿刺或吸取等。
采集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和快速,避免造成样本的损伤或变质。
2.4 样本采集后的处理采集完成后,要对样本进行必要的处理。
首先,要将样本转移到适当的容器中,并尽快进行保存或处理。
其次,要记录样本的相关信息,如采集日期、保存条件等,以便后续的实验使用和数据分析。
3. 样本储存条件3.1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样本在储存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十分重要。
不同类型的样本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储存条件。
通常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样本受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以免对样本的稳定性和活性产生不良影响。
3.2 光照的控制某些样本对光照的敏感性较高,需要在储存过程中进行光照的控制。
在储存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或强光照射样本,以免影响样本的结构和性质。
3.3 样本储存时间不同类型的样本储存时间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样本的储存时间应根据实验需求来确定,尽量保持样本的活性和稳定性。
4. 样本处理流程4.1 样本预处理样本预处理是样本处理流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去除样本中的杂质和干扰物,保证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周总结化验员的样品处理与保存技巧
![周总结化验员的样品处理与保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74d3e9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6.png)
周总结化验员的样品处理与保存技巧本周工作总结:化验员的样品处理与保存技巧本周的工作主要围绕化验员的样品处理与保存技巧展开。
作为一名化验员,样品的处理与保存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仔细分析样品的特点和研究目的,本周我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技巧,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应用和验证。
1. 样品采集与编号样品采集是化验的第一步,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实验操作和结果。
在采集过程中,应按照标准操作规范进行,避免污染和混样。
同时,为了方便样品管理和追溯,为每个样品建立编号系统是必要的。
编号应包含采样日期、地点、样品类型等信息,以确保样品的唯一性和正确性。
2. 样品保存与储存条件为了保护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样品的保存与储存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类型的样品可能有不同的保存要求,例如对于液体样品,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建议存放于阴凉处。
固体样品则应放置在密封的容器中,并避免受潮和氧化。
同时,还应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保存温度和湿度条件,以避免样品的变质和损失。
3. 样品处理与前处理技巧在进行实验前,对样品的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后续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固体样品,首先要进行样品的研磨和混合,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
同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对样品进行筛分或萃取等前处理操作,以分离目标分析物。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使用净化、浓缩和稀释等方法进行前处理,以提高实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4. 样品分析与测定技巧在进行样品分析和测定时,合理选择和操作分析仪器是关键。
不同的样品类型可能需要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如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
对于复杂的样品,可以采用串联多种技术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合理设置实验条件,准确调节仪器参数和标准曲线,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果分析与数据处理在实验结果得到后,要进行合理的结果分析和数据处理。
首先,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应结合实际情况和目的,对结果进行科学解释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做实验样品保存方法
![做实验样品保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e073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5.png)
做实验样品保存方法引言实验样品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确的保存样品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样品的特性以及保存方法,以确保样品在保存期间不受损失。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实验样品的保存方法,供科研人员参考。
实验室常见样品及其保存方法1. 生物样品生物样品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样品之一,包括细胞、异种动物、微生物等。
正确的保存方法有助于维持样品的生理功能和避免污染。
- 细胞样品:首先,细胞必须保存在低温环境中,通常为零下80摄氏度的液氮罐中。
在保存前,细胞可以经过冷冻处理并添加保护剂以减少冷冻过程对细胞的损伤。
此外,细胞样品通常还需要记录详细的冷冻和解冻步骤,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 异种动物样品:异种动物样品通常保存在液氮中或使用冻干技术。
如果是岩石、骨骼等非生物组织样品,可以将其保存在稳定的化学物质(如甘油)中。
- 微生物样品:微生物样品存在于实验室中的培养基或纯培养液中,需要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
一般来说,存储温度为4摄氏度,可以选择使用冷藏柜或冷藏室来保存。
2. 化学品样品化学品样品的保存方法主要是为了防止其挥发、腐蚀容器以及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通常保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并存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
应该避免与空气接触导致挥发或吸湿。
- 无机盐:无机盐通常是固体样品,在保存前需要将其密封在干燥的容器中,避免吸湿变化。
- 毒性物质:毒性物质需要单独存放,并贴上明确的标识,以防止误用或危险事故发生。
3. 分子生物学试剂分子生物学试剂通常是高纯度的核酸、酶、抗体等,保存方法需要注意避光、低温和干燥。
- 核酸:核酸样品需要保存在-20摄氏度的冰箱中,冻结时可以添加冷冻保护剂来保护其结构。
- 酶:酶一般存放在冰箱中,保持在4摄氏度以下,避免酶活性的损失。
- 抗体:抗体样品需要储存在-20摄氏度甚至更低的温度下,以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性。
样品制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样品制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55ae8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e.png)
样品制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本文档旨在指导样品制备操作的安全方法以及保养规程,以确保操作者的安全和样品制备质量。
1. 操作安全规程1.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样品制备前,操作者应穿戴完整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外套•带有护目镜的防护眼镜•实验室手套•实验室鞋套1.2. 了解样品制备流程在样品制备前,操作者应熟悉整个样品制备流程,以免操作中出现意外或操作失误。
1.3. 切勿随意更换或调整实验室设备在样品制备中,若需要更换或调整实验室设备,操作者应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切勿随意更换或调整设备。
1.4. 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的运行状况操作者应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将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1.5. 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操作者应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1.6. 离开实验室前及时清理操作者应在离开实验室前及时清理,将操作台、仪器设备及实验废弃物妥善处理,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整洁。
1.7. 危险事故应急处理若发生危险事故,操作者应立即采取相应应急措施,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上报。
2. 设备保养规程2.1.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检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电源线及其他连接线是否损坏•仪器设备表面是否存在腐蚀或损伤•仪器设备内部是否存在异味或物质沉淀2.2. 定期清洁设备定期清洁设备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检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仪器表面及内部清洁•实验室通气口清洁2.3. 维护设备电源维护设备的电源可以避免设备因电源电压波动而损坏,维护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保护电源线•定期清洁电源插座2.4. 资料归档对于仪器设备的安装及维护资料应归档保留,以备后续操作或检查。
3. 结束语本文档提供了样品制备操作安全规程及设备保养规程两部分内容,以确保操作者的安全和样品制备质量。
操作者应严格按照文档内容进行操作,并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保护好个人及实验室的安全。
样品实验管理制度
![样品实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1ac813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c.png)
样品实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统一样品实验管理工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维护实验室的科研秩序和实验室的安全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具有样品实验行为的实验室,包括但不限于科研实验室、医疗检测实验室、品质检验实验室等单位。
三、实验样品管理1. 实验样品的接收实验室接收样品应当由专人进行,接收人员应仔细核对样品信息,并及时登记样品名称、数量、来源、接收时间等信息,确保实验样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实验样品的储存实验样品应当根据其性质和要求进行分类和储存,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储存过程中,应当定期检查样品的状态,并在必要时进行标记或重新包装。
3. 实验样品的使用实验前,应当对样品信息进行确认,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污染和混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实验环境管理1. 实验场所实验室应当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合理布局,保证实验样品不受外界干扰和污染。
2. 实验设施实验设施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实验废物处理实验废物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置,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
五、实验人员管理1. 实验人员的资质实验室应当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技能的实验人员,并确保实验人员具有相关的资质和培训证明。
2. 实验人员的管理实验人员应当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验岗位职责,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验人员的安全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并及时报告实验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六、实验质量管理1. 实验方案实验室应当根据实验要求,编制详细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审查。
实验方案中应包括样品接收、样品处理、实验方法、数据分析等内容。
2. 实验过程控制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对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包括样品处理、实验方法的执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
3. 实验结果评价实验室应当建立完整的质量评价体系,对实验结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及时进行结果的报告和归档。
标本制备注意事项
![标本制备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b235b7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a.png)
标本制备注意事项标本制备是生物学、医学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步骤,它涉及到从样本的采集、处理、固定、切片到染色等各个环节。
为了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制备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1. 样本采集:采集的样本应具有代表性,且在采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坏样本。
对于动物组织,应尽快进行固定,以防止样本腐败。
对于植物组织,采集时要特别注意植物的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
2. 处理方法: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例如,如果要观察细胞结构,可能需要用固定剂固定样本;如果要检测蛋白质或核酸,可能需要用特定的提取剂提取。
3. 固定:固定是防止样本腐败和保持样本结构的关键步骤。
应选择适当的固定剂,并确保样本在固定剂中充分浸泡。
4. 切片:切片的厚度应适当,过厚或过薄都可能影响观察效果。
此外,切片的染色也很重要,这关系到能否清晰地观察到样本的结构。
5. 防污染:在整个制备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污染。
例如,切片机和染色剂应定期清洁,以防止细菌或真菌污染。
6. 记录:制备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每一步骤的操作和结果,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质量控制。
7. 专业操作:标本制备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知识。
非专业人员操作可能导致样本损坏或实验结果不准确。
8. 遵循法规:在处理人类或动物样本时,应遵循相关的伦理和法规。
9. 安全:某些化学试剂可能对人体有害,因此制备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10. 质量控制:定期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这可能包括对试剂、仪器和制备流程的检查。
遵循这些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标本制备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为后续的实验和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
实验室样品管理的要求及步骤
![实验室样品管理的要求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90e4ed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63.png)
实验室样品管理的要求及步骤样品管理不到位,检测烦恼免不了!为了避免样品混淆、发生质量争议,检测机构必须做好样品管理工作。
而对检测人员来说,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及完整性也将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所以,本期我们梳理总结了样品管理的重点和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L样品管理目的2.样品管理员要求3.样品管理步骤及要求样品管理是贯穿于检验检测机构整个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加强样品管理对提高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科学的样品管理,既能保证后续实验的正常开展,又能做到样品信息可追溯、可跟踪,能对样品的接收、制备、保管和处理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检测机构需要有样品管理人员。
部分领域如化学领域需要对样品管理员进行授权,其他无硬性要求的领域也可对样品管理员进行授权。
L负责样品的入库、制备、发放、储存、整理和过期清理等工作;2.应当熟悉检验检测机构的承检能力、样品的特性和制备规程,严格按标准和规程制样、管理样品,并做好相关记录;3.熟练使用制样设备,负责相关设备的维护、保养、送检;4.负责样品室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的控制,按样品性质合理选择存放方式,尽力保持样品性质不变;5.监督领取、还样人员认真、客观填写样品领用和返还记录;6.保持样品库及相关设备清洁、整齐,保持样品摆放有序;7.做好防火、防盗及样品安全、保密工作;8.负责过期样品清理的申报及审批后的过期样品清理工作。
L样品的采集采样应遵循如下原则:(1)代表性采样时应特别注意克服和消除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样品最大限度地接近总体情况,保证样品对总体有充分的代表性。
(2)可获性某些情况下,样品可能不具备代表性,而是由其可获性所决定。
(3)公正性采样必须保证公正,由具有资格的人员(接受过采样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
必要时在现场与受检单位陪同人员一起签封,并做好现场采样记录。
填写样品采集记录表,双方签字确认。
实验室样品留样制度
![实验室样品留样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a81a25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1.png)
实验室样品留样制度一、引言实验室样品留样制度是在实验室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样品留样制度的实施有助于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内部各项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本文旨在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样品留样制度,以指导实验室人员在样品留样工作中的操作和要求。
二、样品留样制度的目的1.确保实验室样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2.提高样品的可追溯性和溯源能力;3.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4.为后续实验、验证和审查提供支持。
三、样品留样的范围和要求1.样品留样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实验中所用的原材料、试剂、仪器设备经校核后的校正样品等;3.样品留样应分别以样品提取日期和样品提取后保留的耐用物品(如瓶瓶罐罐)上标注样品信息,并保持清晰可见;4.样品留样务必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样品外泄、污染或变质;5.样品留样应按照实验室内部文件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
四、留样管理和保存1.样品留样的保存方式:可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如低温保存、避光保存、干燥保存等;2.留样区域的划定:应设立专门的留样区域或留样柜,划定出留样的专用区域,确保样品的独立和安全;3.留样管理责任人:应指定专人负责样品留样的管理工作,负责留样记录和留样区域的日常管理;4.留样的时间要求:留样时间根据实验室内部文件的规定,一般不少于实验的有效期限;5.留样记录的保存:应建立样品留样记录的档案,保留留样记录的原始资料,同时可以建立电子档案备份;6.样品留样的期限: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样品留样的期限,一般不少于实验结果获得后的3个月以上。
五、留样意义和使用1.样品留样的意义:样品留样可以作为实验室工作和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有力证据,以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可追溯性和溯源能力;2.样品留样的使用:样品留样可以用于后续实验的验证、重复性实验的进行以及实验结果的复核,同时也可以为法律与法规的审核提供有力证据。
六、样品留样的监督与验收1.样品留样的监督:实验室样品留样工作应有专人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样品留样工作的检查与监督;2.样品留样的验收:样品留样应由专人进行验收,验收人员应核对样品信息的准确性和样品的完整性,并签字确认。
物理实验室实验样品处理和存储
![物理实验室实验样品处理和存储](https://img.taocdn.com/s3/m/16ec5b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a.png)
物理实验室实验样品处理和存储实验室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样品的处理和存储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在物理实验室中,正确的样品处理和妥善的样品存储是实验成功和有效数据分析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物理实验室实验样品处理和存储的一些重要注意事项。
一、样品处理1. 样品登记:在开始实验之前,必须对样品进行登记。
登记时需要包括样品名称、来源、批号、规格、数量等信息,以便于实验过程中追踪和管理样品。
同时在登记表上标明样品的接收日期,以便于合理安排使用和处理样品的优先级。
2. 样品标识:每个样品必须进行明确的标识,包括样品编号、日期和实验名称等信息。
标识应当清晰可见,避免模糊和混淆。
3. 样品净化:在实验前,一些样品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掉可能存在的杂质。
净化方法可以包括溶剂冷冻结晶、沉淀、过滤等方式。
净化后的样品应当保存在干燥的容器中,避免受到环境中的湿气和杂质污染。
4. 样品制备:根据实验的要求,样品可能需要进行制备。
制备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压力等条件,以确保制备出稳定和纯净的样品。
同时,在制备样品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二、样品存储1. 存储条件:不同的样品对于存储条件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某些样品需要在低温下存储,而某些样品则需要在室温下存储。
了解和控制好样品的存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以免样品的性质发生变化。
2. 容器选择:存储样品的容器应当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要求来选择。
常用的容器包括玻璃瓶、塑料瓶和密封袋等。
在选择容器时,要注意容器是否对样品有溶解、反应或吸附的可能性,以避免容器材料对样品产生影响。
3. 样品分类:根据实验需要,可以根据样品的特性对样品进行分类,例如根据性质、来源、用途等。
分类后的样品可以更好地管理、寻找和定位。
4. 样品封存:对于不常用的样品,应当及时封存以保持其稳定性和可使用性。
封存样品时,应使用密封性好的容器,并在容器上标明样品的基本信息和存放日期。
实验室样品管理标准
![实验室样品管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ab0903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7.png)
实验室样品管理标准
1 实验室样品管理标准
实验室样品是进行科研实验的重要物品,正确有效的管理是保证
科研数据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针对实验室样品的保存、分类、标记等
进行详细介绍。
2 样品保存
实验室样品的保存应该建立在安全、稳定和易于保管的前提之上。
首先应该考虑样品本身的性质,比如有些需要冷藏,有些需要冷冻等。
然后确定合适的保存温度和容器,其中冷冻保存温度通常为-20℃,-70℃等。
对于易于挥发和易光敏的样品,要求卤素灯下保存,可以减
少光照和水分的损害。
常规物品应该放入密封袋中,污染较严重的样
品应当单独存放。
3 样品分类
样品的分类是实验室样品管理的重要一环。
除了按照样品的性质
进行分组之外,也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分类。
例如,按照实验进
度分为可用、待用、备份等进行标记。
4 样品标记
样品的标记可以方便实验人员快速准确的找到样品,并提高了实
验的效率。
标记应该有一定规范,包括样品编号、保存位置、保存时
间等信息。
样品编号应该尽量简单明了,避免混淆导致实验结果出错。
条形码、二维码等技术也可以使用。
5 样品管理
在样品管理中,要注重记录样品的来源、特性和使用情况等信息,以便后续查询。
对于过期和废弃的样品,应该及时清除,防止污染其
他样品。
6 结论
综上所述,实验室样品管理应该建立在安全、稳定、易于保管的
基础上,采用规范的分类和标记方法,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后续查询,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实验数据的质量。
样品的制备呈送注意事项
![样品的制备呈送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1b3e6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5.png)
样品的制备呈送注意事项样品的制备呈送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样品的制备呈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样品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样品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选择样品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来源、性质、纯度等因素。
如果样品来源不明确或者样品性质不稳定,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2. 样品的采集:样品的采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
在采集样品时,需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或者变质。
同时,还需要注意采集样品的数量和采集的时间,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3. 样品的保存:样品在制备呈送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保存。
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
例如,生物样品需要冷冻保存,化学样品需要密封保存。
在保存样品时,需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4. 样品的处理:在进行样品制备之前,有些样品需要进行预处理。
例如,固体样品需要研磨或者溶解,液体样品需要过滤或者浓缩。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者损失。
5. 样品的标识:在制备呈送样品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标识。
标识应包括样品的编号、名称、来源、采集时间等信息。
标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样品的识别和追溯,避免样品混淆或者丢失。
6. 样品的包装:在制备呈送样品时,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包装。
包装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样品不受到外界污染或者损坏。
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采取不同的包装方式。
例如,生物样品需要采用冷冻袋或者冷藏盒进行包装,化学样品需要采用密封瓶或者密封袋进行包装。
7. 样品的运输:在制备呈送样品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要求进行选择。
例如,生物样品需要采用冷链运输,化学样品需要采用防震防漏的运输方式。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的影响。
8. 样品的呈送:在制备呈送样品时,需要填写相应的呈送单或者报告单。
呈送单或者报告单应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呈送的目的和要求等内容。
临床样品制备
![临床样品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8324c2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0.png)
临床样品制备临床样品制备是临床实验室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正确的样品制备方法可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干扰因素的引入,从而提高临床检测的准确性。
样品制备的第一步是样品采集。
不同的临床样品有不同的采集方法,常见的临床样品包括血液、尿液、组织、体液等。
在采集样品时,应注意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样品受到外部污染。
采集到的样品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
预处理的方法根据样品的不同而异。
以血液样品为例,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离心、稀释、沉淀等。
离心可以分离血细胞和血浆,稀释可以降低样品中的浓度,沉淀可以去除悬浮颗粒。
在样品制备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样品的保存条件。
不同的样品有不同的保存要求,有些样品需要低温保存,有些样品需要避光保存,有些样品需要酸碱平衡。
正确的保存条件可以保证样品的稳定性,避免样品发生降解或变化。
样品制备的最后一步是样品分装。
为了方便后续的实验操作,采集到的样品通常需要分装到不同的试管或容器中。
在分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样品受到污染,避免样品的损失或变化。
除了上述基本的样品制备步骤外,不同的临床检测项目还可能有特殊的样品制备要求。
例如,某些检测项目需要对样品进行提取、纯化或浓缩等特殊处理,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或准确性。
在进行特殊样品制备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方法进行,避免出现误差。
临床样品制备是临床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正确的样品制备方法可以确保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临床实验室人员在进行样品制备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方法进行,避免操作失误或干扰因素的引入。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临床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样品制备的目的,在于保证样品十分均匀,使我们在分析时候,取任何部分都能代表全部被测物质的成分,根据被测物的性质和检测要求,制备方法有下面几种:
1.样品的制备方法
①摇动或搅拌(液体样品,浆体,悬浮液体)
(用玻璃棒、电动搅拌器、电磁搅拌)
②切细或搅碎(固体样品)
③研磨或用捣碎机
对于带核、带骨头的样品,在制备前应该先取核、取骨、取皮,目前一般都用高速组织捣碎机进行样品的制备。
2.样品的保存方法
采取的样品,为了防止其水分或挥发性成分散失以及其它待测成分含量的变化,应在短时间内进行分析,尽量做到当天样品当天分析。
样品在保存过程中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变化:
①吸水或失水
②霉变
③细菌
样品在保存时有几种变化(可能发生的变化)
a)吸水或失水
原来含水量高的易失水,反之则吸水,含水量高的易发生霉变,细菌繁殖快,保存样品用的容器有玻璃、塑料、金属等,原则上保存样品的容器不能同样品的主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b)霉变
特别是到新鲜的植物性样品,易发生霉变,当组织有损坏时更易发生褐变,因为组织受伤时,氧化酶发生作用,变成褐色,对于组织受伤的样品不易保存,应尽
快分析。
例如:茶叶采下来时,先脱活(杀青)即加热,脱去酶的活性。
c)细菌
为了防止细菌,最理想的方法是冷冻,样品的保存理想温度为-20℃,有的为了防止细菌污染可加防腐剂,例如甲醛,牛奶中可加甲醛作为防腐剂,但量不能加的过多,一般是1-2d/100ml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