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经济制度

合集下载

宪法学第十三章 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

宪法学第十三章     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
7
第二节
文化制度
一 文化制度概述 ( 一 ) 文化制度的含义 文化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社会 意识形态为 核心的 各种基本文化关系的规则 、 原 则和政策的总 和 。 ( 二 ) 文化制度与宪法的关系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 宪法和文化制度一样都 是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化制度与宪 法的关系是上层建筑组成要素间的关系 , 具体表 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
11
( 四 ) 科技制度 科技制度也是文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宪法 》 第 20 条规定 :“ 国 家发展自然科学和 社会科学事业 , 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 , 奖励科学 研究成果和 技术发明创造 。” ( 五 ) 医疗卫生体育制度 医疗卫生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 个国 家文明 程度的 重要指标 。 ( 六 ) 其他制度 现行宪法规定了宗教自由制度 。 《 宪法 》 第 36 条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 仰自由 ”。
3
( 二 ) 分配制度的规定 分配制度是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从分 配制度上看 , 现阶段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的多种分配方式 。 ( 三 ) 公私财产保护制度的规定 保护财产制度是许多国家宪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 宪法规定的制度 , 为 国 家立法提供了制度性 依据 。
4
( 1 ) 社会主义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1982 年 《 宪法 》 第 12 条规定 :“ 社会 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国家保护社会主 义的 公共财产 。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 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 ( 2 ) 与公共财产相比 , 我国公民私有财 产的保护非常有限 , 与公共财产的保护处于不平 等的地位 。 1982 年 《 宪法 》 第 13 条规定 :“ 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 、 储蓄 、 房 屋和其 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

什么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什么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人民。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根据工作分配和各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总和。

它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工人成为生产要素的主人,实行按劳分配,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繁荣。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没收了官僚资本,并通过“三大转变”,即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转变,建立了公共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投资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国有经济日益发展。

扩展数据: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基础如下:
首先,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是大国主义的客观要求。

扩大社会化生产。

第二,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化生产程度不高,发展仍然不平衡。

以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发展多种所有
制经济,以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三,所有符合“三个利益”标准的所有制经济体都可以而且应该被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以上几种方法都可以作为突破本框重点、难点的有效方法。
(4)国家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板书)
这个知识点时,教师还是应该利用具体数据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对繁荣我国的经济市场、扩大就业、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关于这部分数据,教师课参考本框后面扩展资料中的接下来,在讲述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涵义及其各自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时,教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性质的企业)所得到的具体数字进行讲述,这样的教学效果可能比只从理论上抽象阐述更好些师最好利用一些具体数据(自己查找或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查找)来进行对比说明。或者利用参观或调查本地区的典型企业(全。另外,在这里教师在课前,还可以在学生中进行调查,课上再针对学生的疑问或不同观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最后讲:
教学内容及步骤
备注
导入新课:
提问:(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请问现阶段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是什么?
归纳:经济建设。
反问:(2)法律与我国的经济建设与法律的关系如何呢?。
由此引出课标题:
依法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板书)
提问:那位同学能举例说明法律与经济建设、经济生活的关系?
点评、归纳:(点评略)(如果学生不能举例,教师可以举例,最好是一正一反两个案例)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因为如果没有法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会难以有序、持久、顺利地进行。也正因如此,我国加快了经济立法的步伐,制定并颁布了一百五十多部有关经济建设和经济生活的法律、法规,力争使各种经济活动都能够有法可依。
设问:我国法律是如何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呢?
首先,我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经济制度。引出:
一、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板书)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板书)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板书)

第四章经济制度

第四章经济制度

第四章经济制度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第二节我国宪法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一、经济制度的概念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经济制度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是指一国的经济基础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总和。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就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劳动者当家作主,人们之间相互合作,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制度。

其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经济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经济制度必然是宪法的重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作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1、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1、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2)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途径:①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②没收官僚资本。

③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④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⑤在土地改革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开始把个体经济组织起来,建立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和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社经济,以及各种劳动互助组织,引导个体农民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前进。

2、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1)从1952年底到1956年间,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开始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2、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2)我国在过渡时期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①通过“赎买”的方式把民族资本主义的工商业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章和第二章(讲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章和第二章(讲义)

第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 纲第一章 总纲第一条 【国家性质】①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条 【人大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③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五条 【依法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一章 总纲第六条 【经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③,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

第七条【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④。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第一章 总纲第十九条 【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第二十九条 【国家武装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第一章 总纲1.【2019上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

A.人民协商制度B.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2.【2021上小学】(书上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3.【2019下幼儿】(书上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权利都不得超越( )。

A.宪法和法规B.宪法和法律C.法律和法规D.政策和法律第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是相对敌人而言的。

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一、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一)人民民主专政宪法所称的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体现该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属性.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这一国体需要从以下方面理解:1。

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由工人阶级的特点、优点和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2。

人民民主专政包括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实现对敌人专政的前提和基础,而对敌人实行专政又是人民民主的有力保障。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3.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爱国统一战线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目前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服务。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4)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各自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分别审议决定全国的和地方的大政方针。

全国人大对地方人大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法律监督关系、选举指导关系和工作联系关系.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1)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以按劳分配,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原则。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总和,它以公有制为基础,劳动者成为生产要素的主人,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没收了官僚资本,并通过“三大改造”即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公有制经济;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投资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国有经济日益壮大与发展。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根本依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社会化生产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经济,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宪法解读宪法与金融体系

宪法解读宪法与金融体系

宪法解读宪法与金融体系宪法是一国的基本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力。

而金融体系则是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货币发行、金融机构的设立和监管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宪法解读宪法以及宪法与金融体系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宪法解读宪法是指通过对宪法的解释,准确理解和把握宪法规定的各项内容。

在法律文本中,宪法有时会使用一些较为抽象或广泛的语言,为了确保宪法的实施,就需要对其进行解读和具体阐释。

宪法解读宪法的过程中,主要依据包括宪法条文本身以及相关的法律解释、法院判例和法学理论等。

通过宪法解读宪法,可以确保宪法的正确理解和适用,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的政治制度的顺利运行。

宪法对金融体系的规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二是关于金融法律制度和机构的设立和监管等具体规定。

首先,宪法强调了金融体系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财政金融管理,保障货币市场的公正和公平。

其次,宪法规定了金融立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要求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必须保护国家的金融安全,维护经济的稳定发展。

此外,宪法还规定了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立和运行原则,要求加强金融监管,预防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金融体系的运行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同时也要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金融体系中的各个机构和市场应当在法律框架下开展业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金融体系中,货币政策是一项重要的职能,它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的运行和经济的稳定。

宪法要求货币政策要适应经济的需要,保持货币的稳定。

此外,金融机构的设立和监管也要遵循宪法的规定,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宪法解读宪法与金融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宪法为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同时金融体系的运行也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只有充分理解和遵守宪法,才能确保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基础。

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三、问答题(每小题分,共分)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什么是集体所有制经济?
四、分析说明题(分)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大力推进了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等各项经济体制改革,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才使我国各项经济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全民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有
.国家机关的一切财产
.企事业单位的一切财产
.国有土地及矿藏
.集体所有的土地及森林
.近几年,我国加快了经济立法的进程,相继制定和颁布了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种有关经济建设和经济生活的法律法规。这说明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全民所有制经济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集体所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在我国,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归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
.公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
.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是
.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
....
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分)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
.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归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分)

19821982年宪法四个修正案在经济

19821982年宪法四个修正案在经济

1999年宪法修正案—-经济制度 方面

பைடு நூலகம்

第14条修正案增加规定:“国家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另一条修正案则是将个体经济,私营 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的规定,改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99年宪法修正案及其相关图片
2004年宪法修正案—经济制度 方面


1.在原有的对土地实行征用的规 定的基础上,将其区分为土地征 用和土地征收,并规定应当予以 补偿。 2.将原有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 策“引导、监督和管理”,改变 为“鼓励、支持和帮助”、“并 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

3.将原来的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 财产的所有权,改为公民合法的 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为了公 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 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 者征用并予以补偿
适用性

从经济制度来看,宪法肯定了“个人 经济”,肯定了“经济活动的自主权” 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并且“改 革和健全了公民财产制度”。“82年 宪法”及其修正案,既反映了我国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也及时地把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所取 得的成果固定下来,使现行宪法更加 符合实际需要,也更能适应未来需要, 增强了宪法的稳定性,有利于改革开 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的全面发展。
1982年宪法四个修正案在经济 方面做出的修改及宪法适用性 的思考
行政管理2009.2班
宪法学第一小组
1982年宪法及其4次修正案

1982年 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 第五次会议 通过了82年宪法,并 在1988年,1993年,1999年和 2004年进行了四次修正。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节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经济制度的概念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为核心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称;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各种经济成分的相互关系及其宪法地位、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方针、国家管理经济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自德国魏玛宪法以来,经济制度便成为现代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然,不同国家的宪法以及统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宪法,对经济制度的规定具有较大差异。

一般说来,资本资本主义宪法通常只规定对作为私有制基础的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而社会主义宪法则较为全面、系统地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各个方面。

(一)经济制度的发展是推动宪法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历史发展来看,没有中社会形态,都有与该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相联系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的发展应与该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对经济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促成了更权威、更有效、更能反映其本质并促成其发展的法律化经济制度的产生。

因此,近代以来的经济制度主要表现为相互联系的法律规范和经济政策体系。

(二)宪法是经济制度的基本表现形式从经济制度各种表现形式的关系来看,经济制度是国家确认为调整经济关系的制度,它由宪法、法律、政策等构成。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国家制定一切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依据。

在确认经济关系的诸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宪法是最基本的形式。

宪法对经济关系特别是对生产关系的确认与调整构成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经济制度是现代宪法的重要内容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宪法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又为经济制度的法治化创造了条件。

从宪法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近代宪法还是现代宪法和当代宪法,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宪法还是社会主义的宪法,尽管其对经济制度的规定的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毫不例外的涉及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规定经济制度第一次为宪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及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

我国在宪法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我国在宪法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我国在宪法的基本制度是什么?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有: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组参政);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基础地位,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一、宪法的基本内容: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包括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选举制度等。

我国国家性质(即国体),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关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政体),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国策,如规定改革开放、"一国两制"、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土地合理利用等。

3、正确对待公民权利。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具有统一性。

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某些权利和义务是彼此重合的。

同时,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

我国宪法第2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都是宪法人民主权原则的充分体现。

2、法制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一、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一)人民民主专政宪法所称的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体现该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属性。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即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这一国体需要从以下方面理解:1.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由工人阶级的特点、优点和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

2.人民民主专政包括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实现对敌人专政的前提和基础,而对敌人实行专政又是人民民主的有力保障。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3.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爱国统一战线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目前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服务。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4)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各自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分别审议决定全国的和地方的大政方针。

全国人大对地方人大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法律监督关系、选举指导关系和工作联系关系。

宪法基本经济制度

宪法基本经济制度

宪法基本经济制度
宪法基本经济制度是指在宪法中规定的经济制度,它是一个国家核心的经济组织原则和原则性规定,是一个国家经济事业发展的基本法规,也是一个国家经济体系的基础。

宪法中规定的基本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就要求国家要坚决发展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 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

宪法规定,国家要实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3. 国家保护产权。

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私有财产和其他合法的财产权益。

这就要求国家要建立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个人和组织的经济利益,促进资本的流动和投资的增长。

4. 国家要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

宪法规定,国家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坚持计划经济,又要发展市场经济。

这就要求国家要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既要加强计划调控,又要扩大市场调节的作用。

5. 国家实行统一的国民经济和国家财政制度。

宪法规定,国家要建立统一的国民经济和国家财政制度。

这就要求国家要建立
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之,宪法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基本法规,它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协调提供了统一的制度标准。

宪法 基本经济制度

宪法 基本经济制度

宪法基本经济制度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制度成为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宪法所确定的基本经济制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方向、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民的生活福祉。

本文将就《宪法》中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及其意义进行探讨。

二、宪法中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一词是宪法对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明文规定。

宪法还规定了关于土地所有权、资源、生产资料所有权、生产经营制度等方面的规定,例如《宪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保障私有财产权和其他合法财产权利,保护公民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收益”,《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实行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承包经营权的分设”,《宪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保障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步保护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有序发展”。

三、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1. 社会公平与公正:宪法所确定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公有制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体现了国家对社会公平和公正的追求。

2.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作为国家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律,宪法所确定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法律保障和指导,有利于国家经济体系的持续稳定发展。

3. 人民利益的保障:宪法所确定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了个人和社会经济利益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结语《宪法》中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国家经济制度的法定基础,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根据《宪法》中的相关规定,简要探讨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宪法》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宪法解读宪法与国有企业改革

宪法解读宪法与国有企业改革

宪法解读宪法与国有企业改革宪法的存在和实施对于一个国家的法治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确保着法律的尊严和国家机构的正当运行。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宪法也需要不断进行解读和演变,以适应国家的发展需求。

在国有企业改革这一领域,宪法的解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宪法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基础进行了界定。

宪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公有制为主体,在这一基础上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宪法的保护下得到了合法的发展和运营。

同时,宪法第十四条也规定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国有企业改革也可以通过引入非公有制经济的参与,进一步推动其改革和发展。

其次,宪法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明确。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依法自主经营的权利。

这一原则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基本的依据,要求在改革过程中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推动国有企业向现代化企业制度转型。

此外,宪法还强调了国家的监管责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改革过程的公平和公正。

再次,宪法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指导。

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国有经济的主要职责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同时强调坚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这意味着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在保持国有制度的同时,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推动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宪法还要求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取向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总之,宪法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宪法界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基础和原则,并为其发展方向和目标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遵守宪法的规定,尊重法律权威,确保改革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在宪法的指导下,我们坚信国有企业改革必将为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简述宪法的组成部分

简述宪法的组成部分

简述宪法的组成部分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最高法律,它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法律体系以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下面将就宪法的组成部分展开详细阐述。

一、总则。

宪法总则包括国家的基本机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等,是宪法中最为基础的部分。

总则规定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基本原则,彰显了人民主权、法治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观。

二、国家机构和权力机构。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三大机构,即国家权力机构、国家行政机构和国家审判机构,是宪法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国家权力机构主要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央军委等;国家行政机构主要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审判机构主要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财产权、选举权、表达自由权、信仰自由权等。

同时,宪法也规定了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义务,如守法、纳税、关爱公共事业等。

四、国家制度和组织。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

包括国家的宪法统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全面依法治国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生态文明制度等。

五、民族自治区域和特别行政区。

宪法规定了我国存在少数民族人民地区的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加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同样,宪法还规定了特别行政区的制度,给予特别行政区更多的自治权力。

综上所述,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法律和根本法律文件,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是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有力支撑。

我国的宪法制度对经济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我国的宪法制度对经济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我国的宪法制度对经济制度的影响是什么?我国的宪法制度对我国的经济制度有何影响?宪法中明确说明我国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

侵犯或者并购公有制企业财产会有很严重的法律后果。

我国的法律保护了公有制企业,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但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商品价格的论断(商品价格是无差别劳动时间的体现)不能反映商品实际价格,而西方经济学认为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价格,更能反映商品的实际价格。

把经济制度编入宪法,可能会限制中国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编者搜集到关于宪法中规定经济制度的文章。

我国的宪法制度对我国的经济制度有何影响?宪法中明确说明我国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

侵犯或者并购公有制企业财产会有很严重的法律后果。

我国的法律保护了公有制企业,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我国宪法学一般认为,宪法的根本法地位首先体现在它规定了一国最具根本性的内容,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外交往等方面的重大原则与制度,而宪法规定的经济制度有着决定性作用,决定了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此,经济制度规定应为宪法不可或缺的内容,并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然而,多年来,无论(宪)法学界还是其他各界,却一直存在批评以至主张删减宪法中经济制度规定的声音。

本文尝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我国宪法的经济制度规定,针对其变动频繁、内容特殊和欠缺规范性等问题略陈管见,权作论纲,以期促进相关的思考与研究。

▲一、重新审视我国宪法经济制度规定的变动一种常见的批评认为,经济制度规定变动过于频繁,影响了我国宪法的稳定性与权威性。

上世纪80年代前期,现行宪法对于经济制度的规定被视为一种特色和进步,但是,1988年第一次修宪后,人们就开始意识到:由于经济制度受到经济规律制约而易于变化,对其详加规定,不利于宪法的稳定和尊严。

1993年修宪前,学界“大修”方案(后来实际采纳的是“中修”方案)即提出,宪法的经济制度条款在数量上应该尽可能减少,在内容上只作原则性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有关政 策
• :见1999年修正案12条和宪法序言 第七自然段的规定。 • 目的 :宪法第14条的规定。 • 手段 :序言第七自然段和第14、16、17条 的规定。
根本任务
宪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 范
• 1993年修正后的宪法第15条规定:“国家实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 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 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 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要“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 可见,市场经济已经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和重要 任务进入宪法。这一规范对公权力主体具有拘 束作用,即规制作用。
• 6、个体工商户阶层(7.1%)工商小雇主,自雇工商户; • 7、商业服务人员阶层(11.2%)商服业基层管理人员、 准白领、蓝领员工; • 8、产业工人阶层(17.5%)包括第二产业基层管理人 员、技术工人、非技术工人; • 9、农业劳动者阶层(42.6%)专业、兼业、普通农户; •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4.8%)包括待业 青年、下岗职工、半就业人员、其他失业人员。
• 4、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组成部分。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 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 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 由职业人员等
• 改革开放前:封闭型 • 改革开放后:开放型
现在最大的问题: 对农民的歧视 对农民的歧视政策必须纠正 ( 选举权、 结社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
• 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在1986年和1993年待 业保险规定的基础上,再次发布了《失业保险 条例》,确立了失业保险制度; • 1994年12月,劳动部颁发了《企业职工生育保 险试行办法》,确立了生育保险制度; • 1997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 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养老保险 制度,1999 年9 月国务院发布了《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确立了社会救济制度; •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 例》,确立了工伤保险制度。
• (2)它给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清理地方 性法规提供了标准,即按照宪法市场经 济的要求,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 如一些地方人大通过地方立法谋私,把 立法变成地方主义保护的工具,而置宪 法法律关于市场经济规范于不顾。各地 歧视外地人员和商品进入的地方立法还 有很多。
社会保障制度
• 我国现行宪法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第44条、45 条确定了部分公民的社会保障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 的建立和发展,这种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已走到它的 尽头, 各种社会矛盾隐藏于社会内部并要求在政治体制 框架里解决, 这就需要在宪法上得到突破。2004 《宪法 修正案》第23条规定, “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 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 我国早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并起 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对计 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重构。经过将近 20的努力,我国现已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秩序的 社会保障制度的体系框架。
•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制度、失 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社会救 济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而这些制度都是由国务院以 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的。 •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 卫生部印发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 1996 年国务院再次批准了《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 革扩大试点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医疗保险 制度改革的试点,1998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建立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由此确定了我 国医疗保险制度;
国家性质、经济与文化制度 P78--98
• 这一部分重点要掌握的内容:
• 我国国体的构成要素及其实质; • 我国宪法规定的经济制度(第6-18条); 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容。 • 我国宪法规定的文化制度(第19-24条);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我国的阶级构成 • 两大阶级一大阶层的格局
1、工人阶级是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 2、工农联盟是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3、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它和 工人、农民共同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基本依靠力量
阶级构成图
• 以下三种哪种阶级构成更稳定
我国十大阶层分布图 1
4 5 6 7 8 9 10 2 3
陆学艺的社会阶层划分
• 1、国家社会管理层(2.1%)包括中高低层行 政管理者和中高层事业单位管理者; • 2、经理人员阶层(1.6%)包括高中低层经理 人员; • 3、私营企业主阶层(1.0%)包括大中小企业 主; • 4、专业技术人员(4.6%)科教文卫、工程技 术、商贸服务业技术人员; • 5、办事人员阶层(7.2%)包括党政机关、企 业办事人员;
事例分析
•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门《关于进一 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 见》中规定,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负 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以全 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但是这一规定在落实时 还有很大差距。很多城市保留许多农民工子弟 学校很难使宪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得到实现。这 种情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的布朗诉托皮卡 教育委员会案。问题:不少城市允许民工子弟 学校存在,使农民工子女无法与城市未成年人 同等接受国家义务教育,是否违反宪法第33条 与46条的规定?
• 04年修正案在总结了前三次修宪的基础 上进行了突破,从而使同样作为市场经 济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拥 有了平等的法律地位。 • 意义: •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 2、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工作人员的政治 地位得到确认。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
• • • •
(二)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非配方式并存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制度,从而形成社会财富的真正公平分 配。 • 例如:重庆市政府成立128名知名企业家 专门保护办公室。
例如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上海市出租 汽车管理条例》第11条规定,出租汽车 驾驶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有本 市常住户籍;……。该条第一项“有本 市常住户口”显然是阻止外来户口的人 从事出租汽车工作。这种规定显然不符 合宪法关于市场经济规范的要求。因为 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劳动力的自由获得, 不能以户口随意加以限制。北京市也有 同样的规定。
市其丰富,就其对 国家权力的规制来说,它至少要求国家 机关遵守以下几点:(1)坚持平等原则, 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最 崇尚平等;(2)遵守法治统一的原则, 这是维护市场经济的要求;(3)尊重和 保护市场主体独立自主经营的权利;(4) 有效地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的私有财产; (5)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求,破除地 方保护主义、打破原来的城乡二元分割 体制。
• (三)公财产的保护制度 • 社会主义公有财产神圣不可 侵犯 • 注意宪法第12条的规定。
例如:对立法机关的制约
• 市场经济规范对立法机关的规制作用表现在, 立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 建立和维护统一的国内市场经济体系和与之相 适应的法治。市场经济给立法提出了双重要求: 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经济立法,因为市场经济 必然是法治经济。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反对 过多过滥的立法,特别是反对制定阻碍市场经 济的法律。因为,其结果“必然出现法律规则 愈多,离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律关系越远的二 律背反现象。”
市场经济规范对地方性法规的规 制。
(1)宪法为地方性法规设定了不得逾越的 界限。宪法第100条规定,省、直辖市的 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 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 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可见,地 方性法规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然而, 不少地方立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内容太 多,甚至直接与上位法发生冲突。
经济制度
• • • • 1982年现行宪法中有关经济制度的规定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规定 1、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全民所有制经济
• 土地 • 自然资源 ? • 宪法第9、10条的规定。
• (2)集体所有制经济 • ( 3 )公有制形式的发展变化,即混合所有制 中的公有成分。
• 2、 我国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 • 82 宪法第 11 条规定 :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 的补充 • 88 年宪法修正案 :确认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 济的必要和有益补充 • 93年宪法修正案:实行市场经济 • 99 年宪法修正案 :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 04 年宪法修正案 21 条 : ---- 国家鼓励、支持和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 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