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物理八下《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公开课(教案)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
2.能表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书写其数学表达式。
3.能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培养探究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开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2.通过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教具准备易拉罐、水桶、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大烧杯、小烧杯、溢水杯、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阿基米德出生在古希腊的贵族家庭,他从小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喜欢辩论。
有一次,国王要金匠给他做一顶金王冠,做王冠用的金子事先称过重量。
王冠做好了,国王听说工匠在王冠中掺进了白银,偷走了一些金子。
可是,王冠的重量,并没有减少;从外表看,也看不出来。
没有证据,就不能定金匠的罪。
国王把阿基米德找来,要他判断这顶王冠有没有掺进白银,如果掺了,掺进去多少。
据说,阿基米德是从洗澡得到启发,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天,他去澡堂洗澡,心里还想着王冠问题。
当他慢慢坐进澡盆的时候,水从盆边溢了出来。
他望着溢出来的水发呆,突然,快乐地站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阿基米德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好,就从澡堂跑回家里。
原来,阿基米德已经想出了一个简便方法,可以判断王冠是不是纯金做的。
他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了出来。
他取出金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了出来。
他把两次溢出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来的多。
于是他断定王冠中掺了白银。
然后,他又经过一番试验,算出了白银的重量。
当他宣布这个结果的时候,金匠们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精选7篇)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精选7篇)《阿基米德原理》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受浮力的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以及“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4)在探究浮力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容器、乒乓球(或木块)、金属块、大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鸡蛋、食盐、溢水杯、小烧杯等。
二、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巨轮远航、气球腾空的视频或展示巨轮远航、气球腾空的图片引入课题。
(板书)四、阿基米德原理(二)新课教学(1)板书:1.认识浮力,演示图1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你是怎样知道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学生开始可能会以在水中上浮或漂浮的物体为主举例,逐步地会有学生意识到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
](注:在这里,第2问的提出一是增加学生对第1问的思考深度,二是为后面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做好铺垫;对学生举出的不恰当的例子要及时进行处理)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会受到浮力?怎样知道它是否受到了浮力?(注:要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的各种方法的特点,认识到用弹簧测力计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有独到的好处)浮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你认为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浮力?(注:在学生充分讨论、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总结、概括)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物体在浸入液体或气体时,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在物理上就叫做浮力。
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测量求出浮力的大小。
在我们举过的事例中,物体都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为什么?[学生一般会想到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不相同。
](注: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引向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进行比较,使学生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浮力的大小?(2)板书:2.探究浮力请你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
7.一个铁球先后浸没在盐水、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1、F2、F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8.质量为0.3kg的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是100g,那么物体所受浮力是多少?(g=10N/kg)
解析:运动员把水球慢慢压入水下的过程中,水球在水中的体积逐渐变大,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水球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当水球全部浸入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故选D.
五总结提升:
例题:如图所示,水面上的木块, 它浸没在水中部分的体积为50cm3,它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木块的质量是多少?(3)木块的密度多大?
A F甲=F乙=F丙B F甲<F乙<F丙C F甲<F乙=F丙D F甲=F乙<F丙
4.跳水运动员离开跳台后,从接触水面到全部浸入水中,他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在他全部浸入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
5.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0N,此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浮力,并且得到了三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师生共同回忆,教师板书):
1.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其所受浮力F浮=G物;
2.用弹簧秤测定物体浮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静止时,测出物体的重力G物,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拉,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G物-F拉;
九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掌握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2. 利用实验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阿基米德原理。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浮力计、物体(如石头、铁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兴趣。
2.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3.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1) 教师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原理的本质。
2) 学生通过PPT、黑板等教学工具,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4. 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阿基米德原理。
6.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7. 板书设计: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现象:……原理内容:……应用实例:……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学生评价:对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态度养成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人教版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案、教学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复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书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2.能利用公式F 浮=G 排和F 浮=ρ液gV 排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做到会操作、会记录、会分析、会论证。
2.通过实验过程,初步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尝试从物理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解释简单物理现象,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增强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乐于探究科学奥秘。
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利用公式F 浮=G 排和F 浮=ρ液gV 排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
三、教学策略采用探究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白阿基米德原理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更深刻的理解这一原理的内涵,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空易拉罐(每组1 个)、盘子每组1 个、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探究我们知道,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是哪两个因素?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称重法和压力差法求浮力,这一节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求浮力的方法---阿基米德原理法(二)、进行新课1、阿基米德的灵感让学生阅读阿基米德的灵感,两千多年以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为了鉴定金王冠是否是纯金的,要测量王冠的体积,冥思苦想了很久都没有结果。
一天,他跨进盛满水的浴缸洗澡时,看见浴缸里的水向外溢,他忽然想到: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吗?建立浮力和排开液体的关系1)讲述阿基米德解决皇冠坚定问题——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就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V 浸=V 排,这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在学习密度的测量的时候就有的经验,课堂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联想起来。
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阿基米德原理学科物理年级二年课题10.2阿基米德原理课型新授课时1授课日期总第()课时出席数教学0 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能用文字和公式进行表述。
2、能应用公式F萨G排二P液gV排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实验探究过程。
做到会操作、会记录、会分析、会论证。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①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②辨析V推和V物教学关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做好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板书设计10.2阿基米德原理一、阿基为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浮=Gft= P液V朋实验记录次数物体所受的重力G物/N物体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拉/N浮力F浮=6物一Fa/N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小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G总/N物体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G排/N1233、应用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时间导入新课:学生实验展示: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新授课一、阿基米德的灵感由学生读阿基米德的灵感,总结得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做做想想让学生将空易拉罐慢慢按入水中,感受易拉罐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水的体积就越大,浮力也越大。
实验总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提问:1、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乘等于什么?可以求出什么?2、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二者怎样的定量关系?二、浮力的大小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有什么关系2、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需耍解决的两个问题:①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
②如何测量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立方体组,细线,溢水杯,空桶,盐水等。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优秀4篇)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要怎么写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该页是可爱的编辑帮大伙儿整编的《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优秀4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篇一训练主题:本单元以“科学家”为主题。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阿基米德爱动脑筋、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和对科学的热爱。
3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事件,表现人物特点的。
4认识5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基米德热爱科学的精神,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知识链接: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
阿基米德到过亚历山大里亚,据说他住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
后来阿基米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
阿基米德流传于世的数学著作有10余种,多为希腊文手稿。
一课时【预习案】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边读边把课文中的生词画出来读。
3.通读全文后,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阿基米德的几件事。
5.自由地朗读课文,圈画本课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对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语句可通过反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借助工具书弄懂意义。
把喜欢的词语抄在积累本中。
【探究案】1、从阿基米德的言行中看出他遇事怎样?2、怎样才能读出他的沉着、冷静、果断?怎样读才能体会到人们战胜罗马军队的喜悦?3、通读全文,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检测案】一读拼音,写词语yě mán chuài kāifān péng wéi gǎn ( ) ( )( ) ()jiū zhùdāo jiàn wēn dù xiào mī mī() ( ) ( )()二选词填空平静安静镇静冷静宁静1、我们应当()地对待别人的批评2、阿基米德推开罗马士兵,指着地上的图形,十分()地说3、夜,()得想一池春水,灯光朦胧,树影婆娑。
八年级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学生自评与互评:
(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学生互评: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方法和经验,相互鼓励和帮助。
4.评价目的:
(1)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2.实验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将能够熟练操作实验仪器,正确测量和处理数据。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科学思维:学生将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学生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作与交流: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学生将能够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阿基米德原理,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其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科学态度。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习了浮力的概念,了解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此外,学生还掌握了力的合成和分解等基础知识,这些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奠定了基础。
5.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前自主探索和课后拓展应用,学生将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
6.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能够了解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物理学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向上的科学态度。
内容逻辑关系
①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答案:
-物体质量:m = (G物- F浮)/g = (10N - 6N)/9.8m/s^2 = 4N/9.8m/s^2 = 0.408k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概念和表述方式,掌握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2.掌握浮力大小与密度、体积的关系;3.取得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二、教学重点1.阿基米德原理基本概念和表述方式;2.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问题的方法;3.浮力大小与密度、体积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2.浮力的合成。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2.课堂讨论;3.实验操作;4.学生自主探究。
五、教学过程1. 阐述学习目标阐述学习目标,告诉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概念和表述方式,掌握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掌握浮力大小与密度、体积的关系。
2.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当一块石头在水中浸泡时为什么会感到轻松?3. 学习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的概念和表述方式;2.浮力的大小与密度、体积的关系;3.实验测量浮力大小。
4. 实验使用浮力测量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并记录实验数据。
5. 分组讨论将测量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组讨论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密度的关系,并得出实验结论。
6. 作业布置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写一份实验报告,报告中包括实验过程、测量数据和实验结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阿基米德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使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加深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也应该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九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过程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阿基米德原理的产生背景。
2. 使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深入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阿基米德浮力实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新课: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原理的内容。
3. 演示实验:播放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原理的应用。
4. 课堂练习:设计有关阿基米德原理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2. 调查生活中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3. 反思教学过程: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探究其他浮力原理,如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
2. 介绍阿基米德原理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船舶设计、潜水艇等。
九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能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浮力计、物体(如石头、金属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实验探究2.1 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2.3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3. 讲授阿基米德原理3.1 教师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和推导过程。
3.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推导阿基米德原理,理解其含义。
4. 应用阿基米德原理4.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问题。
4.2 学生分组讨论,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 课堂小结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6. 作业布置6.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2 学生领取作业,认真完成。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课堂拓展1. 教师提出与阿基米德原理相关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6.1 问题:阿基米德原理是否适用于所有物体?6.2 问题:阿基米德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答案。
七、课后作业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1 完成PPT上的练习题。
九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过程,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和含义。
2. 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和含义。
2. 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过程。
2. 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过程。
2. 采用讲授法,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推导过程和应用。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现象,引发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和含义,引导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概念。
3. 推导过程: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方法。
4. 应用讲解:通过实际问题,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在工程、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际意义。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了解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阿基米德原理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船舶设计、潜艇制造等。
2. 探讨阿基米德原理与其他物理学原理的联系,如牛顿第三定律等。
八、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浮力计、物体(如石头、金属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教学课件: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推导过程、应用实例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阿基米德》教案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多个探究活动穿插进行,环环相扣,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自发进行探究活动。
2.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意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不仅运用到了物理教学中常用的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对比法、实验法,还运用到了学生在生活中常用的排除法、推导法等,可以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和发展。
教学流程简表
附:
1.利用“称重法”测量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的表格记录:
2.方法一的表格记录:
方法二的表格记录:
3.收集排开液体的方法:
①利用烧杯制作溢水杯(方法见书)。
②将塑料袋(或矿泉水瓶)的一定高度剪一个小孔,加入水,多余的水就会从空中流出,当水不流时,见袋内放入物体,将此时孔中流出的水用烧杯(塑料袋等)接住即可。
③将小烧杯加满水后放入大烧杯中,将物体放入小烧杯时,溢出的水会被大烧杯收集。
④将量筒中放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此时的体积V
1
,将物体浸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体
积V
2,溢出的水的体积即为(V
2
-V
1
)。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2《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
阿基米德原理这些小物体,我们能通过测力计测出浮力,那么,海面上的万吨油轮受到的浮力怎么测量?有没有普遍的原理或者公式来计算浮力大小呢?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教学过程二、新课教学小故事:阿基米德的灵感创设情境:指着漂浮在水面上的空矿泉水瓶提出问题,矿泉水瓶浮在水面上,用什么办法能把它浸入水中呢?用手把空矿泉水瓶向下慢慢压入水桶中,如图所示。
问题:(1)你的手有什么感觉?(2)矿泉水瓶受到的重力变化了吗?受到的浮力变化了吗?(3)水面高度有什么变化?(4)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矿泉水瓶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水的体积就越大,即: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矿泉水瓶浸入水中越深,排开水越多,向下按越费力,说明水向上的浮力越大。
先学生动手实验再由学生上台边操作边讲解。
通过实验发现将易拉罐压入水桶的过程中,易拉罐所受的浮力越来越大,排开的水越来越多。
说明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多少有关系。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新授课──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力G物;③将溢水杯中注满水,把铝块浸入溢水杯中,让排出的水全部流人小桶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水小桶的总重力G桶+水;⑤计算出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和排出水的重力G 排。
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次数浸在液体中体积物体所受的重力G物(/N)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F(/N)浮力F浮(/N)1 浸入1/42 浸入1/23 浸入3/44 全部浸入小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小桶所受的重力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F浮与G排的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1 3 42的质量为490g,浸没在水中称时,测力计示数为4.5N.王冠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__N,王冠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它排开的水重____________N2.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N;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N,排开盐水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___N.3.海面上满载货物的轮船,排开海水的质量是1×104t,轮船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__N板书设计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一、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基米德原理
设计
要素
设计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规律,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对上节探究结果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核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
做到会操作、会
记录、会分析、会论证。
2、能复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书写其数学表达式。
3、能应用公式
排
浮
G
=
F和
排
液
浮
gV
Fρ
=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实验知道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情感态度
价值
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分析教学
重点
1、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水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括归纳
出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
难点
难点
1、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水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
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解决
办法
1、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强化学生建立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过程。
教学资源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水、小桶、弹簧秤、细线、重物。
多媒体教师用书、教科书、
板书设计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一、阿基米德原理
1、大量实验结果证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
排
浮
G
=
F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
预期效果
集体备课
讨论
一、新课引
入
二、进行新
课
三、小结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
产生的原因。
下面来研究物体受
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系?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
一问题。
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
2、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从前面所做的实验初步可知,浸
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小与它排开的液体的多少有关,
并且排开液体越多,受到的浮力
越大。
回顾有关“曹冲称象”的故事,
再次说明上述现象。
学生边学边实验验证这个观点。
(1)设计实验方案
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①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
②如何测量被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重力。
实验所需的器材:弹簧测力计,
重物,盛有液体的烧杯,溢杯,
空杯等。
(2)进行实验,分析总结
分析课本所给出的实验方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学生根据前面所总结的
内容自行设计实验,可分
组讨论。
边回顾边思考如何验证曹
冲的观点
进行实验,记录有关实验
数据。
设计实验有困难的学生可
参考课本所给的方法。
改进实验方案,进行分组
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
据,归纳出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出“阿基米
德原理”。
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的相关
公式,进一步推导阿基米
德原理。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探究结
果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
识
复习巩固引
出本节课的
内容
通过分步讨
论,加深学生
对知识的理
解,培养学生
的归纳总结
能力。
让学生自己
推导出相关
公式,既有利
于学生记忆,
又可以增强
学生学习的
信心,进一步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复习巩固
新课引入
过于死
板,可以
用阿基米
德发现浮
力的故事
引入,即
生动有趣
又能激起
学生的好
奇心。
可以根据
学生的具
体情况,
采取不同
的教学方
法,努力
使不同学
习水平的
学生都有
所收获
此实验应
该多做几
组,从而
减小偶然
性,可以
让学生上
讲台进行
演示验证
增加说服
力
小结过后
应该揭秘
阿基米德
侧皇冠的
纯度的原
因让本节
课有始有
终。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
预期效果
集体备课
讨论
分析数据可得:
物体全部浸没于液体中时
F浮=G排。
问题3:如果物体只是部分浸入液体中时,那么它所受的浮力是否还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呢?
分析数据可得:
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
F浮=G排。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测量浮力的另一种方法:排液法:F浮=G排。
(3)进一步讨论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V排g
浮力的大小与ρ液,V排有关,且成正比关系。
讨论V排和V物的大小关系:
物体全部浸没于液体中时
V排=V物
物体部分浸入于液体中时
V排<V物
问题4: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质量、形状以及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
学生课后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问题。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
预期效果
集体备课
讨论
教
学
设
计
评
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