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苏教版

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苏教版

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苏教版 <FONT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color=#ff0000>【篇一:盐化学肥料】 一、常见的盐 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实验仪器 三、盐的化学性质 1、盐(可溶)+金属1→金属2+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盐+酸→新盐+新酸 3、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4、、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化学肥料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2、化学肥料(氮肥、钾肥、磷肥) 1)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黄 a、常用氮肥 尿素CO(NH2)2:含氮量的氮肥(有机物)46.7% b、NH4+的检验 试剂:碱(NaOH、Ca(OH)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NH4NO3+NaOH=NaNO3+NH3↑+H2O c、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2)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叶尖发黄 常用钾肥KCl 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3),呈碱性 K2SO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3)磷肥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常用磷肥磷矿粉Ca3(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中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苏教版初三化学学问点第一篇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氯化物除银、亚汞;硫酸盐除钡和铅;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氢氧化钙硫酸钙,微溶于水要记牢。

【补充】1、元素化合价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

铝三碳四氧负二,氟氯溴碘负一价。

金正非负单质零,正负总价和为零。

2、原子团化合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3、溶液颜色口诀:铜蓝、亚铁绿、铁黄、高锰酸钾紫4、七字沉淀——“一蓝一红褐五白〞●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Mg(OH)2 BaCO3、BaSO4 、CaCO3、AgCl ★其中BaSO4、AgCl既难溶于水,又不溶于稀硝酸。

5、推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十对粒子——“一水两气七字沉淀〞+-+2-+2-+-①生成水:H+OH→H2O H+O→H2O②生成气体↑:★H+CO3→CO2↑+H2O ★NH4+OH→NH3↑+H2O③生成沉淀↓:七字沉淀——“一蓝一红褐五白〞-3+-★ Cu2++OH→Cu(OH)2↓(蓝色)★Fe+OH→Fe(OH)3↓(红褐色)--★ Mg2++OH→Mg(OH)2↓(白色)★Ba2++CO32→BaCO3↓(白色)---★ Ca2++CO32→CaCO3↓(白色)★Ag++Cl→AgCl↓(白色)★Ba2++SO42→BaSO4↓(白色)6、表中涉及到三种挥发性酸:HNO3、HCl、H2CO3应密封保存; 四种微溶物质:Ca(OH)2、Ag2SO4、CaSO4、MgCO3;“——〞表示三种不存在或遇水就水解的物质:AgOH、Fe2(CO3)3、Al2(CO3)3三、离子共存及常见离子检验1、若离子之间发生离子反应,离子间便不能在溶液共存:2+ 2--2+3+2+ 2-2+(1)生成沉淀物:Cl-与Ag+; Ba与SO4; OH与Cu、Fe、Mg; CO3与Ca2+、Ba等+ +2-(2)生成气体:OH-与NH4、H和CO3(3)生成水2、此外要留意:题目要求的在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或者溶液是无色还是有色3+2+2+常见的有色离子:Fe黄色、Fe浅绿色、Cu蓝色、MnO4-紫色苏教版初三化学学问点第二篇一、与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NaOH(也可为KOH)+HCl====NaCl+H2O现象:不明显HCl+AgNO3====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百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NaHCO3+HCl====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固体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Fe(OH)3+3HCl====FeCl3+3H2O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的溶液Cu(OH)2+2HCl====CuCl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CuO+2HCl===CuCl2+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以上四个反应,盐酸、硫酸都相似,后面两类就不赘述了,只需写出配平即可;硝酸一般具有氧化性,所以产物一般不为H2二、与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NaOH(或KOH)+H2SO4==Na2SO4+2H2O现象:不明显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Cu(OH)2+H2SO4==CuSO4+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H2SO4+BaCl2==BaSO4↓+2HCl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CaCO3+H2SO4==CaSO4+H2O+CO2↑Na2CO3+H2SO4==Na2SO4+H2O+CO2↑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现象:这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三、与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NO3==2Fe(NO3)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CuO+2HNO3==Cu(NO3)2 +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Cu(OH)2+2HNO3==Cu(NO3)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NaOH(或KOH)+HNO3==NaNO3+H2O现象:不明显Mg(OH)2+2HNO3==Mg(NO3)2+2H2O现象:白色沉淀溶解CaCO3+2HNO3==Ca(NO3)2+H2O+CO2↑Na2CO3+2HNO3==2NaNO3+H2O+CO2↑NaHCO3+HNO3==NaNO3+H2O+CO2↑现象: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苏教版初三化学学问点第三篇物质的除杂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14、NaCl(KNO3):蒸发溶剂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苏教版初三化学重点知识点(全)

苏教版初三化学重点知识点(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完整版),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推荐文档

(完整版),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推荐文档

第1 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 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 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 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 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精品资料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精品资料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溶液的酸碱性§1.1 溶液的酸碱性与pH•酸碱性的初步认识:理解溶液酸碱性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pH的定义与测定:掌握pH的定义、测定方法及pH试纸、pH计的使用。

•酸碱度与生命活动的关系:了解生物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性及调节机制。

§1.2 酸和碱的性质•酸的通性:进一步理解酸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的反应。

•碱的通性:进一步理解碱与酸、非金属氧化物、盐等的反应。

•中和反应的应用:掌握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土壤改良、药物制备等。

第二章酸、碱、盐的溶解性§2.1 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掌握溶解性曲线的绘制与解读。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2.2 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溶解性规律的应用:利用溶解性规律进行物质的鉴别、分离和提纯。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3.1 有机化合物的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特性: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其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按碳链结构、官能团等进行分类。

§3.2 甲烷与乙醇•甲烷的性质与用途: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在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乙醇的性质与用途:了解乙醇的俗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燃烧、催化氧化、与金属钠反应等)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3 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高分子的概念与特性:理解有机高分子的定义、结构特点及分类。

•常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了解它们的合成原理、性能特点及应用领域。

第四章物质的检验与鉴别§4.1 物质的检验•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铵根离子等的检验。

•常见气体的检验:如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的检验方法。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完整版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完整版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克。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苏教版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苏教版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苏教版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实用的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组成以及变化规律。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九年级化学的必背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指构成自然界一切物体的基本成分。

按物质的组成方式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按物质的性质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1. 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质,如氧气(O2)、氢气(H2)等;2.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物质,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3.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的物质,如铁、铜等;4. 非金属:在常温常压下大部分为固体,具有质地脆弱、不良导电性的物质,如炭、硫等。

二、离子离子是由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带电的粒子。

根据离子的电荷正负性质,可以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1.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通过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如钠离子(Na+);2.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通过得到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如氯离子(Cl-)。

三、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变化。

它是描述化学反应的重要工具。

化学方程式一般由反应物(在箭头的左边)和生成物(在箭头的右边)组成,如下所示:2H2 + O2 → 2H2O四、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化学能反应。

1. 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如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N2 + 3H2 → 2NH3);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如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2H2O → 2H2 + O2);3. 置换反应:在一种化合物中,元素与元素或离子与离子之间的置换反应,如铁与硫酸反应生成铁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4. 化学能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能量,如燃烧反应。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苏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最新苏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苏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苏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酸碱中和反应】溶液中酸碱度的表示——pH(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显酸性、显碱性或中性,指示剂可以判断溶液显酸或碱性,却无法判断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为了能够表示溶液的酸碱强弱程度,常用pH表示。

(2)pH的范围通常是0-14之间(3)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数字越小酸性越强。

PH<7,溶液呈碱性,pH数字越大碱性越强。

注意:pH是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酸性越强,溶液中H+含量越多,pH值越小;碱性越强,溶液中OH-含量越多,pH值越大。

(4)pH的测定方法:测定溶液的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

注意:①不能直接将pH试纸侵入待测溶液中,这样会污染我们的溶液。

②润湿的pH试纸测得的结果不准确,因为相当于把溶液稀释了。

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可将试纸润湿。

③pH测得的数字是正数。

④通常情况下把pH小于5.6的雨称为酸雨。

数值越小,污染越大。

【盐化学肥料】一、常见的盐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2、实验仪器三、盐的化学性质1、盐(可溶)+金属1→金属2+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2、盐+酸→新盐+新酸3、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4、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四、酸、碱、盐的溶解性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3、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初中化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和离子组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则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并伴随着质量守恒。

4. 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

5.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3. 酸碱反应: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酸碱反应生成水和盐。

4. 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5. 物质的溶解性: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通常用溶解度来表示。

三、实验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1. 实验仪器的使用:如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等。

2. 实验基本操作:包括取用药品、加热、搅拌、过滤、蒸发、结晶等。

3. 实验室安全:了解化学品的危险性,掌握正确的废弃物处理方法,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四、元素及其化合物1. 常见元素的研究:包括氧、氢、碳、氮、铁、铜、硫等元素及其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 常见化合物的研究:如水(H2O)、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硫酸铜(CuSO4)等。

五、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理解摩尔(mol)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之间的换算关系。

2. 溶液的浓度:理解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概念,并能够进行相关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
【盐化学肥料】
一、常见的盐
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实验仪器
三、盐的化学性质
1、盐(可溶)+金属1→金属2+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盐+酸→新盐+新酸
3、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4、、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化学肥料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2、化学肥料(氮肥、钾肥、磷肥)
1)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黄
a、常用氮肥
尿素CO(NH2)2:含氮量的氮肥(有机物)46.7%
b、NH4+的检验
试剂:碱(NaOH、Ca(OH)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NH4NO3+NaOH=NaNO3+NH3↑+H2O
c、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2)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叶尖发黄
常用钾肥KCl
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3),呈碱性
K2SO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3)磷肥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常用磷肥磷矿粉Ca3(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中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重过磷酸钙Ca(H2PO4)2如草木灰、熟石灰
4、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
KNO3
NH4H2PO4
(NH4)2HPO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酸及其性质】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酸的PH<7
(3)跟(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金属==盐+氢气
例:2HCl+Fe=FeCl2+H2↑
(4)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3H2SO4+Fe2O3=Fe2(SO4)3+3H2O
(5)跟某些盐反应
酸+碳酸盐==盐+水
酸+盐—→新酸+新盐
例:H2SO4+BaCl2=2HCl+BaSO4↓
(6)跟碱起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例:2HCl+Cu(OH)2=CuCl2+2H2O
【酸碱中和反应】
溶液中酸碱度的表示——pH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显酸性、显碱性或中性,指示剂可以判断溶液显酸或碱性,却无法判断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为了能够表示溶液的酸碱强弱程度,常用pH表示。

(2)pH的范围通常是0-14之间
(3)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
PH>7,溶液呈酸性,pH数字越小酸性越强。

PH<7,溶液呈碱性,pH数字越大碱性越强。

注意:pH是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酸性越强,溶液中H+含量越多,pH值越小;碱性越强,溶液中OH-含量越多,pH值越大。

(4)pH的测定方法:测定溶液的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

注意:①不能直接将pH试纸侵入待测溶液中,这样会污染我们的溶液。

②润湿的pH试纸测得的结果不准确,因为相当于把溶液稀释了。

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可将试纸润湿。

③pH测得的数字是正数。

④通常情况下把pH小于5.6的雨称为酸雨。

数值越小,污染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