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行业中余氯氨氮

合集下载

自来水行业中余氯氨氮

自来水行业中余氯氨氮

自来水行业中余氯、氯胺类消毒剂的监测一、常识:在分析余氯、氯胺类消毒剂成分监测技术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消毒机理与其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因为这些是介绍监测技术的前提。

可能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但还是希望大家都仔细看一遍,理清一下思路。

如果里面有什么错误,也请大家能提出来,一起探讨。

1、氯的消毒作用常用氯系消毒剂有氯、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白精等。

它们的杀菌机制基本相同,主要靠水解产物次氯酸起作用。

氯在水中迅速水解为次氯酸,而次氯酸为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

根据次氯酸的电离常数式Ka=[H+][OCl--]/[HOCl],可得pH值与OCl、HOCl两者相对含量的关系式:在20℃时,pH值与Cl2、HOCl、OCl-二者相对含量的关系:实践表明:pH 值约低,氯的杀菌作用愈强。

由此可推断,氯的消毒作用主要依靠HOCl,而OCl-的作用较弱。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HOCl 呈电中性,易接近带负电的菌体,并透过细胞壁而进入菌体,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而OCl-带有负电荷,不易接近带负电荷的菌体,难于发挥其杀菌作用。

当水中含有氨态氮时(这是很常见的),投氯后生成各种氯胺:Cl 2+H2O HOCl+HCl;NH+HOCl3 NH Cl+H O22NH Cl+HOCl 2NHCl+H22ONHCl 2+HOCl NCl+H32O氯胺亦有消毒作用,称为化合氯;而把HOCl、OCl-称为游离氯。

在平衡状态时水中各种氯胺的比例决定于pH值、(氯/氨)值和温度。

一般说来,当pH>9时,一氯胺占优势;当pH=7.0时,一氯胺与二氯胺近似等量;当pH<6.5时,主要为二氯胺;只有当pH<4.4时才产生三氯胺。

实验表明,氯胺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由此可知,二氯胺的消毒作用比一氯胺强。

至于三氯胺,其消毒作用极差,又具有恶臭味,在通常的水处理条件下不大可能生成,因而对消毒处理意义不大。

氯胺在水中的消毒作用,实质上是依靠其水解产物HOCl。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余氯则是自来水处理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那么,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呢?余氯是指氯在水中的残留量,它是衡量自来水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

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通常会添加氯气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而余氯则是消毒剂消耗后在水中残留的部分。

根据《卫生部关于自来水卫生监督管理的规定》,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应在0.3-0.5mg/L之间。

这个范围是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实际消毒需求确定的,既可以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的影响。

余氯含量低于0.3mg/L时,可能无法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存在安全隐患;而余氯含量超过0.5mg/L时,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健康问题。

因此,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必须严格控制在0.3-0.5mg/L之间,以保证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在实际生活中,自来水厂会根据水源水质、季节变化、消毒剂投加量等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以确保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居民家中也可以通过自来水厂提供的水质报告或自行购买的水质测试仪器对自来水的余氯含量进行检测,以保证家庭饮水安全。

此外,对于特定人群,如孕妇、婴幼儿等,对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可能有更严格的要求。

因此,在饮用自来水时,建议特定人群可以选择经过滤、净化的水进行饮用,以减少余氯对身体的潜在影响。

总的来说,自来水中的余氯标准是0.3-0.5mg/L,这个范围是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实际消毒需求确定的。

保证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是保障自来水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来水质量,做到科学饮水,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自来水中余氯含量标准

自来水中余氯含量标准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0.3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0.05 mg/L。

自来水里面为什么要添加氯气?在国内不少自来水厂出厂的原水已经符合了新国标的标准,但水是一种独特的介质,特别容易滋生细菌等有害物质,因此在自来水管网输送过程中,为了要抑制和杀灭水体中的细菌。

水厂一般在对源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过程中加入氯,因为氯气溶于水后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防止终端居民用户因细菌超标而生病,比如细菌超标极容易引起腹泻拉肚子等。

但是,欧美发达国家研究发现氯气消毒饮用水可引发食道癌、胃癌、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癌症高发。

有一些证据表明,儿童白血病的发生可能与长期饮用高含氯饮用水有很大关系。

同时,还有一些疾病对氯气非常过敏。

把水烧开能除去自来水中的氯吗?把水烧开能除去自来水中的氯吗?答案是不能。

虽然自来水中的余氯在进入用户家时,含量很低,但仍然是有的,而氯受热后与水中有机腐质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三氯甲烷将在自来水增加3~4倍。

如果余氯不能去除,我们每日所饮用的咖啡、茶或汤,经加温煮沸饮用后,就相当于人体内即增加了3~4倍的致癌物。

含余氯的水对清洗蔬果谷物有影响吗?当然有影响。

氯会破坏蔬菜、水果、谷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严重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长期用含余氯的水洗澡有什么危害?用含有余氯的自来水洗澡,浴室内氯气的总量中有四成是经由呼吸道吸入,三成是由皮肤吸收,是平常通过饮用进入人体体内氯的6~8倍,轻者产生瘙痒,日积月累到中年致癌率会增加30%。

长期饮用含余氯的水会导致什么疾病?心脏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贫血症、膀胱癌、肝癌、直肠癌、高血压、皮肤癌和过敏等症状。

那么国家标准中自来水的余氯标准是多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出厂水余氯含量≥0.3mg/L。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

2.游离性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自来水余氯值范围

自来水余氯值范围

自来水余氯值范围
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其中的余氯值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指标之一。

余氯是指在水处理过程中,为了保持水质稳定和防止细菌滋生而添加的消毒剂余氯的含量。

但是,余氯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那么,自来水余氯值范围是多少呢?
根据相关标准和研究,自来水余氯值的合理范围一般在0.2-0.5mg/L之间。

这个范围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当余氯值低于0.2mg/L时,可能会导致水中细菌滋生,增加致病风险;当余氯值超过0.5mg/L时,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那么,如何保证自来水余氯值在合理范围内呢?
水处理厂需要严格控制加氯剂的投加量,确保余氯值在合理范围内。

加氯剂的投加量应根据水源水质、水处理工艺等因素进行调整,经过反复试验和监测,以确保水质达标。

自来水管网的维护和管理也非常重要。

管网的老化和破损可能会导致余氯值的波动,甚至超出合理范围。

因此,水务部门需要定期检查和维修管网,确保水质稳定。

居民在使用自来水时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余氯值的合理范围。

首先,可以使用活性炭等净水器来过滤自来水中的余氯,减少对身体的影响。

其次,在烧开自来水时,可以将水煮沸一段时间,使余氯挥发掉一部分。

最后,在存放自来水的容器中加入少量的柠檬汁或醋,也可以帮助去除部分余氯。

总的来说,自来水余氯值范围应控制在0.2-0.5mg/L之间,这样可以保证水质卫生安全。

水处理厂、水务部门和居民都应共同努力,确保自来水的余氯值在合理范围内,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饮用水。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余氯标准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其中的余氯含量更是关乎我们的健康。

余氯是指自来水中未被氯化消耗的氯的含量,它是一种用来保持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不被细菌污染的重要化学物质。

然而,余氯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了解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在0.3mg/L至5mg/L之间。

这个范围是经过严格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得出的,既能保证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不受细菌污染,又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自来水厂在处理自来水时需要严格控制余氯的含量,确保自来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首先,当余氯含量过高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高余氯含量的自来水在饮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的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引发一些慢性疾病。

因此,自来水厂需要通过科学的水处理工艺和严格的监测手段,确保余氯含量不超标。

其次,余氯含量过低也会对自来水的卫生安全造成影响。

余氯是一种消毒剂,它可以有效杀灭自来水中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保证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不受二次污染。

如果余氯含量过低,自来水中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就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会对饮用水的卫生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自来水余氯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自来水厂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自来水处理,确保余氯含量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我们作为自来水的使用者,也需要关注自来水的余氯含量,选择安全的饮用水源,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总之,自来水余氯标准是保障自来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它关乎着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我们需要共同关注自来水的质量,呵护好我们的饮用水资源,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希望各地自来水厂能够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确保自来水的余氯含量在合理范围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安全。

自来水氨氮标准

自来水氨氮标准

自来水氨氮标准自来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其中氨氮是自来水中的一种重要指标。

氨氮是指水中存在的游离氨和铵盐的总和,它是自来水中的一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对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进行监测和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自来水中氨氮的标准以及相关的监测方法。

首先,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氨氮的标准限值为0.5mg/L。

这意味着在自来水中,每升水中的氨氮含量不得超过0.5毫克。

这一标准是为了保障自来水的安全饮用,避免因氨氮超标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监测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通常会采用一些常见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氨氮分析仪的使用。

氨氮分析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水中氨氮含量的仪器,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水样中的氨氮含量,为自来水的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除了使用氨氮分析仪外,还可以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来监测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

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水样中的氨氮转化为其他物质,然后再利用特定的仪器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传统,但在一些实际应用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除了监测方法外,对于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进行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来说,水厂会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来降低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

此外,对于一些特定的水源地,还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避免外界因素对水质造成影响。

总的来说,自来水中的氨氮标准是保障自来水安全的重要指标,而监测和控制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则是确保自来水质量的关键步骤。

通过科学的监测方法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保障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水安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广大市民朋友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关注自来水质量,共同守护健康生活的每一滴水。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余氯则是自来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余氯是指自来水中残留的氯的化合物,它是一种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然而,余氯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自来水中的余氯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每升不超过0.5毫克。

这一标准是经过严格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的,旨在保障公众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余氯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长期饮用高余氯水可能导致肝脏、肾脏等器官受损,还可能诱发癌症等疾病。

因此,自来水厂在处理自来水时必须严格控制余氯的含量,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为了监测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自来水厂通常会定期对自来水进行抽样检测。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氧化氯电极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确保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除了自来水厂的监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检测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

比如,可以使用余氯试纸进行测试,只需将试纸浸湿后放入自来水中,根据试纸上显示的颜色变化就可以判断出余氯的含量是否合格。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婴幼儿和孕妇,他们对余氯的敏感度更高,因此在选择饮用水时需要格外注意余氯的含量。

对于这些人群,建议使用经过专业净化处理的饮用水,或者使用家用净水设备进行二次过滤,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总的来说,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自来水厂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自来水的监测和管理,确保自来水的余氯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公众也应当关注自来水的质量,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自己和家人的饮用水安全。

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可以确保自来水的余氯标准始终符合国家标准,为公众提供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国标水质检测之余氯检测

国标水质检测之余氯检测

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

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0。

3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0。

05 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N。

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1。

2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1.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1 µ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1mg/L。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1。

2.2 原理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

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

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

1。

2。

3试剂1。

2。

3.1 碘化钾晶体。

1。

2.3.2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0.50g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1.2.3。

3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0。

自来水出厂标准

自来水出厂标准

自来水出厂标准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自来水的出厂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自来水出厂标准是指自来水厂生产出来的自来水需要符合的一系列指标和要求,以确保自来水的安全、卫生和适用性。

下面将就自来水出厂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自来水的出厂标准包括了水质指标和卫生指标两个方面。

水质指标主要包括PH值、浑浊度、余氯、氨氮、重金属含量等。

PH值是衡量水的酸碱度的重要指标,一般要求在6.5-8.5之间。

浑浊度则是反映水中固体悬浮物的多少,一般要求不超过5NTU。

余氯是消毒水的重要指标,用于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但余氯含量过高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氨氮和重金属则是对水质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测,其含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卫生指标主要包括了细菌和病毒的数量、有害物质的含量等,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其次,自来水的出厂标准还包括了水厂的生产要求和管理要求。

水厂在生产自来水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生产,保证水质达标。

同时,水厂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确保自来水的质量可追溯。

此外,水厂还需要定期对自来水进行抽样检测,并向社会公开检测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这些管理要求可以有效地保证自来水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自来水的出厂标准还需要考虑到自来水的适用性。

不同的水质适用于不同的用途,比如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水等。

因此,自来水的出厂标准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调整,以确保自来水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总之,自来水的出厂标准是保障自来水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其内容涵盖了水质指标、卫生指标、生产要求、管理要求和适用性等方面。

只有严格执行自来水的出厂标准,才能保证人们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促进社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希望各地的自来水厂能够重视自来水的出厂标准,确保自来水质量达标,让人民群众放心饮水。

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

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

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
自来水中的余氯是指经过氯气或次氯酸钠消毒后,未与有机物质反应而保留在
水中的氯。

余氯在自来水处理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自来水的卫生安全问题。

因此,对于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有一些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首先,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检测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规定。

其中规定了自来水中余氯的限量标准,即0.05mg/L。

这一标准是根据国家卫生安全的要求而设定的,其目的是保证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也受到地方性标准的影响。

各个地区对于自来水中
余氯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水质情况、消毒工艺等因素不同所致。

因此,除了国家标准外,地方性标准也是自来水中余氯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此外,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还受到行业标准的影响。

对于一些特定行业,如食
品加工、制药等,其对自来水中余氯的要求可能会更加严格,这是因为这些行业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更加纯净的水质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的来说,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国家标准、地方性标准和行业
标准的结果。

在实际的自来水处理和监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保证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自来水水质余氯标准

自来水水质余氯标准

自来水水质余氯标准
对于自来水的余氯含量,一般是有限制的,以确保水质安全。

以下是一些国家或地区对于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标准:
1. 中国:
- GB 5749-2006《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自来水中余氯的限值为不大于0.5毫克/升。

- GB/T8527-2008《城镇供水用氯化钠》规定,氯化钠加入自来水中用于消毒,设置剂用量不得超过0.3克/升,使用后水中余氯不得超过0.3毫克/升。

2. 美国:
-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规定,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不得超过4毫克/升。

3. 欧洲:
- 欧洲联盟(EU)通过《欧洲饮用水指令》设定了对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限制,其中规定余氯含量不得超过5毫克/升。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目标都是确保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也要考虑到水质的保持和供水系统的特点。

如果您对特定地区的自来水质量标准有具体的疑问,建议向相关的水务部门咨询。

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与生态环境影响

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与生态环境影响

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与生态环境影响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其中的氨氮含量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指标。

氨氮是指水中存在的以氨氮形式存在的氨(NH3)和游离性氨离子(NH4+)的总和。

本文将探讨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是由原水源质量、水处理工艺以及供水管网等多个环节共同影响的。

一般来说,自来水厂在处理原水时会采用一系列的工艺来去除水中的氨氮,以保证自来水的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常见的水处理工艺包括混合沉淀、氧化、絮凝、过滤等步骤。

在这些过程中,氨氮会通过沉淀、氧化及吸附等方式被去除或转化为其他物质,最终保证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达到安全标准。

二、生态环境中的氨氮影响1. 水域生态系统当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超出限制时,如果被排放进水域,可能会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高浓度的氨氮含量可导致水质恶化,抑制水中氧气的溶解度,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

此外,氨氮高浓度也容易引发富营养化现象,导致水华的爆发。

水华是一种由藻类过度繁殖引起的现象,会使水体变绿,并消耗过多的氧气。

这种现象会造成水生态系统的失衡,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命周期。

2. 土壤和农作物氨氮的持续排放也会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

氨氮浓度过高会降低土壤的 pH 值,造成土壤酸化。

这样一来,许多对 pH 值敏感的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限制。

同时,酸性土壤还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的肥力。

另外,氨氮排放到土壤中也可能引起氮素过量积累。

当土壤中的氨氮含量过高时,氮的淋溶和转化速度无法与其吸收速度相匹配,就可能导致氮素过剩。

不仅会造成土壤质量下降,还会对周边水体产生负面影响。

三、氨氮的监测与控制为了保障自来水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对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进行监测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监测可以通过定期对自来水进行取样并进行实验室分析来进行。

同时,各自来水厂应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提升水处理工艺、净化管网,以确保氨氮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自来水氨氮标准

自来水氨氮标准

自来水氨氮标准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其中氨氮是自来水中的一种重要指标。

氨氮是指水中氨和氨盐以氨氮的形式存在的总和,它是衡量自来水中氨氮含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氨氮的存在会对自来水的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应当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

一般来说,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不应超过一定的限量,以保证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根据《自来水卫生标准》,自来水中氨氮的限量标准为5mg/L。

这意味着在自来水中,每升水中氨氮的含量不应超过5毫克。

对于自来水中氨氮的监测方法,一般采用化学分析的方式进行。

通过采集自来水样品,然后使用适当的试剂进行反应,最终通过比色或仪器测定的方法来确定水样中氨氮的含量。

这种方法准确可靠,能够有效地监测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减少自来水中氨氮的含量。

首先,合理使用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可以有效减少自来水中氨氮的含量。

其次,加强自来水管网的管理和维护,防止管网老化、渗漏等情况,也能有效减少自来水中氨氮的污染。

此外,加强自来水处理工艺,提高自来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也是减少自来水中氨氮含量的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水质指标,对于保障自来水的安全饮用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对自来水中氨氮含量的监测和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自来水中氨氮的污染,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保障自来水的质量,让人们能够放心饮用自来水,享受健康的生活。

自来水氨氮标准

自来水氨氮标准

自来水氨氮标准
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其中的氨氮则是
自来水中的一种重要指标。

氨氮是指水中存在的氨和游离氨基的氮
的总量,它是衡量自来水中有机物和氮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

因此,对自来水中氨氮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饮用水
质量和健康。

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氨氮的标准限值为0.15mg/L。

这一标
准是根据对水质卫生和人体健康的要求而设定的,超过这一限值的
自来水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各地自来水厂和相关部门都
要严格按照这一标准进行水质监测和处理,确保自来水中的氨氮含
量在安全范围内。

那么,如何保证自来水中的氨氮达标呢?首先,自来水厂需要
加强对原水的监测和处理,及时发现原水中的氨氮污染源,采取相
应的处理措施。

其次,加强自来水处理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确保
氨氮在处理过程中被有效去除。

此外,加强自来水管网的维护和管理,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也是保证自来水氨氮达标的重要环节。

除了自来水厂的工作外,广大市民也要注意自来水的使用和保
管。

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化学品和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对自来水质量造成影响。

同时,市民在使用自来水时,也要注意节约用水,减少废水的排放,从源头上减少对自来水质量的影响。

总的来说,自来水中的氨氮标准是保障人们饮用水质量和健康的重要指标,各地自来水厂和市民都要共同努力,确保自来水中的氨氮含量达标。

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自来水质量的安全可靠,让人们放心饮用自来水,健康生活。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余氯标准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余氯则是自来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余氯是指自来水中残留的氯,它是用来消毒水的一种化学物质。

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氯能够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然而,余氯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自来水中的余氯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自来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为0.05mg/L。

这个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制定的,是保障自来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余氯的浓度过高可能会产生臭氧和氯代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余氯浓度过低则可能导致水中细菌和病毒无法有效杀灭,影响饮用水的卫生质量。

因此,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必须严格执行,确保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为了保障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水厂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首先,水厂需要对自来水中的余氯浓度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其次,水厂需要根据监测结果对自来水中的余氯浓度进行调节,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最后,水厂需要定期对自来水进行抽检,并对抽检结果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除了水厂的监测和控制外,我们作为自来水的使用者也需要对自来水中的余氯进行合理利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减少自来水中的余氯,比如将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让余氯挥发掉,或者使用活性炭等吸附剂来去除自来水中的余氯。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自来水中的余氯浓度,保障我们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总的来说,自来水中的余氯标准是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水厂和使用者都需要共同努力,确保自来水中的余氯符合国家标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心地使用自来水,保障我们的健康。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共同维护自来水的卫生安全,让每一滴自来水都能够让人放心饮用。

上海自来水浊度标准

上海自来水浊度标准
≤3
1.65
1.21
1.53
5
总氯
mg/L
0.05~3
0.87
0.13
0.48
6
菌落总数
CFU/mL
≤100
0
0
0
7
总大肠菌群
MPN/100mL
不得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管网水7项合格率
≥95%
100%
上海XX区自来水公司出厂水常规43项水质指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GB5749-2022
标准限值
检测值
备注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1
总大肠菌群
MPN/100mL
不应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2
大肠埃希氏菌
MPN/100mL
不应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3
菌落总数
CFU/mL
≤100
0
0
0
4

mg/L
≤0.01
0.00095
0.00063
0.00078
5

mg/L
≤0.005
<0.00006
<0.00006
<0.00006
6
氨(以N计)
mg/L
≤0.5
0.096
0.067
0.081
38
总α放射性
Bq/L
≤0.5
0.033
0.021
0.029
39
总β放射性
Bq/L
≤1
0.362
0.284
0.342
40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余氯标准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余氯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

余氯是指氯在水中的残留量,它是保证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不受细菌污染的重要指标。

因此,余氯标准的设定对于保障自来水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多少呢?在我国,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0.5mg/L。

这个标准是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水质卫生标准来制定的,其目的是保障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余氯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从而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那么,余氯标准的制定是如何进行的呢?在我国,余氯标准的制定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联合制定的。

他们会参考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自来水余氯标准。

余氯标准的设定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确定了不同水质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合理余氯浓度范围。

在制定国家标准时,他们会考虑到人体对余氯的耐受性,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对余氯的接受能力,从而确定了0.5mg/L的标准。

此外,余氯标准的执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来水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余氯的浓度,确保自来水的余氯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相关部门也需要对自来水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确保自来水的余氯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总的来说,自来水余氯标准的设定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国家标准的制定是有科学依据的,同时也需要严格执行,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人民健康的作用。

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和自来水厂能够高度重视自来水余氯标准的执行,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自来水中余氯量的测定

自来水中余氯量的测定

自来水中余氯量的测定水中余氯的来源主要是饮用水或污水中加氯以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电镀废水中加氯以分解有毒的氰化物。

氯以单质或次氯酸盐的形式加入水中后,经水解生成游离性有效氯,包括分子氯、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离子等形式。

其间的相对比例决定于水的pH值和水温的高低,在多数水体的pH值下,主要是以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离子形式存在。

采用氯化法对饮用水消毒时,应明确下列三个概念,即余氯、加氯量及需氯量。

饮用水用氯或氯素化合物消毒,经过一定时间接触后,水中所余留的氯称为“余氯”。

余氯可为下列三种:(1)总余氯---包括NH2Cl、HOCl、ClO-及NHCl2;(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他的氯胺类化合物;(3)游离性氯---包括HOCl、ClO-等。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的游离氯含量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mg/L。

加入水中的氯量称为加氯量,将加氯量减去余氯量即是水样的需氯量。

一、自来水中余氯的测定方法原理采用碘量滴定法。

余氯在酸姓介质中与碘化钾作用,生成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本法测定值为总余氯,包括NH2Cl、HOCl、ClO-及NHCl2;反应方程式为:ClO-+ 2l-+ 2H+ = l2 + Cl -+ H2Ol2+2S2O2-4+ 4H+ = 2l- + S4O62-+ 2H2O1.仪器碱式滴定管(50ml)碘量瓶(或250ml具塞三角瓶)2.测试步骤自来水中不含高铁及亚硝酸盐,故可直接测定。

在250ml碘量瓶中(或三角瓶中)放置0.5g碘化钾,加10ml稀硫酸,准确量取流动水样100ml(打开自来水龙头,待水流数十秒后再取水样)置于碘量瓶或具塞三角瓶中,迅速塞上塞摇动,见水样呈淡黄色,加1ml淀粉溶液变蓝,则说明水样中有余氯,以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呈无色透明溶液,记下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3.计算总余氯(Cl,mg.L-1)=V1×M×70.91×1000/VV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M---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1)V---自来水水样的体积(ml)4.试剂(1)分析纯的碘化钾(要求不含游离碘及碘酸钾)(2)近似0.01或0.005mol.L-1硫代硫酸钠溶液,当水中余氯量低于1mg.L-1时用0.005mol.L-1的稀溶液滴定。

氨氮对余氯的影响[指南]

氨氮对余氯的影响[指南]

氨氮对余氯的影响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石门水厂李苑香摘要:在净水生产过程中,氨氮对余氯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何控制氨氮的含量是降低氯耗的关键因素,通过测池数据证实了氨氮含量对余氯的影响,指出控制好氨氮对稳定余氯的重要性。

关键词:余氯、氨氮、亚硝酸盐氮。

前言:石门水厂建厂之时水源水质较好,氯耗也很低。

随着流溪河水源水质不断恶化,氯耗也越来越大,消毒方式也由纯氯消毒转为氯胺消毒。

如何减少氯耗,节约生产成本,同时又要尽可能延长氯在水中存留时间,使之具有持续杀菌抑菌能力,成为当前突出问题。

据研究,氨氯比例为1:4时,其稳定性最好,但由于水体的恶化,水源水氨氮含量不断增加。

同时,生产中净水工往往会习惯性投加一定量的氨,使水中氨氮经常超过实际所需量,氨氮经亚硝化作用生成亚硝酸盐氮,会造成余氯的大量损失,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叉影响氯的消毒效果。

本文通过测池数据证实了氨氮含量对余氯的影响,指出控制好氨氮对稳定余氯的重要性。

河水中的有机物也会消耗水中的余氯,但我厂现时以投加高锰酸钾方式去除有机物。

而高锰酸钾对氨氮、亚硝酸盐氮并无直接影响。

我们采用河水COD较接近时段进行相关实验,故COD对余氯的影响因素可在本文中忽略不计。

一、材料与方法1.测池试验:对石门水厂河水,反应室上水口、反应室出水口、沉淀池出水口、滤后水、清水池进水口,清水池出水口分别采集水样,检测氨氮、亚硝酸盐氮(取平均值)分别在不同时段进行三次。

2.水样按水的流向从河水一反应室一沉淀池一滤后水一清水池进水一清水池出水次序采集。

采集时间严格遵循水流所需时间,保证所有水样为同一段水。

3.水样现场检测,检测方法按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

其中余氯检测用DPD分光光度法,氨氮检测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亚硝酸盐氮用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化学耗氧量用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4.所需试剂、仪器由化验组提供。

二、测试结果与分析i.低氨氮含量时,净水过程中氯、氨、亚硝酸盐氮的变化.3次测试同一天进行。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中余氯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用于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来水供应系统可能会制定不同的余氯标准,以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卫生。

以下是一些国际上常见的自来水余氯标准: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根据美国EPA的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目标范围通常为0.2至4.0毫克/升(mg/L)之间。

⚫欧洲联盟(EU):根据欧盟的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目标范围为0.1至0.5毫克/升(mg/L)之间。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自来水中余氯的目标范围通常为0.2至5.0毫克/升(mg/L)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自来水余氯标准可能会因地区、法规和水质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因此,最准确和可靠的信息应该来自当地自来水供应机构或相关政府机构,他们会提供针对您所在地区的具体自来水余氯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来水行业中余氯、氯胺类消毒剂的监测一、常识:在分析余氯、氯胺类消毒剂成分监测技术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消毒机理与其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因为这些是介绍监测技术的前提。

可能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但还是希望大家都仔细看一遍,理清一下思路。

如果里面有什么错误,也请大家能提出来,一起探讨。

1、 氯的消毒作用常用氯系消毒剂有氯、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白精等。

它们的杀菌机制基本相同,主要靠水解产物次氯酸起作用。

氯在水中迅速水解为次氯酸,而次氯酸为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

根据次氯酸的电离常数式Ka=[H +][OCl --]/[HOCl],可得pH 值与OCl 、HOCl 两者相对含量的关系式:在20℃时,pH 值与Cl 2、HOCl 、OCl -二者相对含量的关系:实践表明:pH 值约低,氯的杀菌作用愈强。

由此可推断,氯的消毒作用主要依靠HOCl ,而OCl -的作用较弱。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HOCl 呈电中性,易接近带负电的菌体,并透过细胞壁而进入菌体,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而OCl -带有负电荷,不易接近带负电荷的菌体,难于发挥其杀菌作用。

当水中含有氨态氮时(这是很常见的),投氯后生成各种氯胺:Cl 2+H 2O HOCl+HCl;NH +HOCl3 NH Cl +H O22NH Cl +HOCl2NHCl +H 22ONHCl2+HOCl NCl +H 32O氯胺亦有消毒作用,称为化合氯;而把HOCl 、OCl-称为游离氯。

在平衡状态时水中各种氯胺的比例决定于pH值、(氯/氨)值和温度。

一般说来,当pH>9时,一氯胺占优势;当pH=7.0时,一氯胺与二氯胺近似等量;当pH<6.5时,主要为二氯胺;只有当pH<4.4时才产生三氯胺。

实验表明,氯胺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由此可知,二氯胺的消毒作用比一氯胺强。

至于三氯胺,其消毒作用极差,又具有恶臭味,在通常的水处理条件下不大可能生成,因而对消毒处理意义不大。

氯胺在水中的消毒作用,实质上是依靠其水解产物HOCl。

只有当水中的HOCl因消毒而消耗后,氯胺才不断水解释放出HOCl继续起消毒作用。

因此,氯胺的消毒作用比较缓慢,需要较长的接触时间和较大的投药量。

但是氯胺消毒有其独特的优点:(1)氯胺较稳定,在水中的存留期长,逐渐释放出HOCl,消毒作用持久;(2)能减少三卤甲烷和氯酚的产生,可使氯酚臭味减轻;(3)防止管网中铁细菌的繁殖。

2、投氯量及投氯点氯化消毒时,为获得可靠而持久的消毒效果,投氯量应满足部分的要求:(1)杀灭细菌以达到指定的消毒指标及氧化有机物等所消耗的"需氯量";(2)抑制水中残存致病菌的再度繁殖所需的"余氯量"。

余氯量的规定还提供了确定投氯量和判定消毒效果的简易方法。

下面分别讨论不同情况下投氯量与余氯量之间的关系。

(1)水中不含氨氮和含氨有机物,只有其他需氧物质(如细菌、有机物、还原性无机物等)时,投氯量等于需氯量b与余氯量c之和。

投氯量与余氯量之关系如右图中OMP曲线所示。

45o倾斜线(虚线)表示需氯量为零的假想情况。

(2)若水中需氯杂质主要为氨氮及含氨有机物时,投氯量与余氯量的关系如右中OMABP曲线所示。

曲线与虚线间的垂直距离表示需氯量;曲线与横坐标间的垂直距离表示余氯量。

OM段表示水中其它杂质消耗氯,余氯量为零,此时消毒效果不可靠;MA段,表示氯与氨生成氯胺(主要是一氯胺),有化合余氯存在,所以有一定消毒效果,余氯量极少,一氯胺基本可代表总氯,A点的Cl : N = 5:1;AB段表示,部分氯胺被投入的氯氧化分解为不起消毒作用的N、NO、N O等。

化合余氯减少,最后到折点B,22化合余氯量降至最小值,此时余氯仍然很少。

B点的Cl : N = 9:1;BP线表示,此时已经没有消耗氯的杂质了,所投之氯全部用于增加游离余氯量,消毒效果最好。

消毒处理时投氯量的控制视原水水质和消毒要求不同而异。

对给水处理来说,若氨氮含量较低(小于0.3mg/L),通常投氯量超过折点B,维持一定游离余氯量,此即"折点氯化法"。

若胺氮含量较高(大于0.5mg/L),投氯量控制在峰点A以前即可,这时的化合余氯量以足够消毒。

不同废水的水质和消毒要求差别很大,应通过实验确定投氯量。

一般城市污水沉淀后出水的投氯量约为6~24mg/L,二级生化处理出水约为3~9mg/L,二级生化加过滤处理之出水,约为1~5mg/L。

氯与废水应充分混合,接触时间约为1h(氯胺消毒为2h)。

废水经加氯消毒后,1h后的余氯量应不小于0.5mg/L;但余氯的多少,还应考虑接纳水体的安全;例如水体含氯量达0.1mg/L时,有使河流中鱼类死亡的危险。

二、建立模型,分析实际水体中含有的成分我们以一个实际加氯点前水样:水体中有微生物,有一定的氨氮,来分析一下出厂水中应该有哪些成分。

由常识部分我们已经知道,当这样的水体进行氯消毒时,随着氯的加入量:1)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停的被微生物消耗,直至微生物全部被杀死之前,水体中不会有HOCl。

这个时候,主要的化学反应是:Cl+H22O HOCl+HCl此时,水体中的成分有:Cl-NH3如果一家自来水厂工艺没有控制好,导致加氯量不足,就会导致以上的情况。

这个时候,该自来水厂在出厂水中监测不到余氯,但能监测到氨氮。

2)随着氯加入量不断增加,微生物全部被杀死,此时过量的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与氨反应生成一氯胺、二氯胺甚至三氯胺,其中的成分根据pH值、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这个时候,主要的化学反应是:Cl 2+H2O HOCl+HCl;NH+HOCl3 NH Cl+H O22NH Cl+HOCl2NHCl+H22O此时,水体中的成分有 Cl- HOCl OCl-NH NH32Cl (NHCl2微量)如果按照常识中所提到的,有些自来水厂加氯量可能就是控制在这一段,那么该自来水厂的出厂水中,实际能监测到的成分有极少量余氯(HOCl OCl-),氨氮,一氯胺。

在这一段中,一氯胺总氯里面的大部分,余氯含量不高。

3)随着氯加入量不断增加,过量的氯将部分氯胺氧化分解为不起消毒作用的N、NO、N22O 等,化合余氯减少。

这个时候,主要的化学反应是:Cl 2+H2O HOCl+HCl;NH+HOCl3 NH Cl+H O22NH Cl+HOCl2NHCl+H22O此时,水体中的成分有Cl- HOCl OCl- NH Cl (NHCl微量)22如果按照常识中所提到的,有些自来水厂加氯量由于失误控制在了这一段,那么该自来水厂的出厂水中,实际能监测到的成分有极少量余氯(HOCl OCl-),一氯胺。

在这一段中,一氯胺占总氯里面的大部分,余氯含量不高。

于前一阶段相比,没有了氨氮是其显著特点。

4)随着加氯量的继续增加,此时过量的氯已经将各种氯胺全部氧化(也有可能由于接触时间、环境等原因没有完全将其反应完,但理想状态下,应该是反应完全的),水体中主要化学反应为:Cl2+H2O HOCl+HCl;此时,水体中的成分有:Cl- HOCl OCl-以极少量的Cl2一般来水,自来水厂的消毒过程都是控制在这一步,也就是说,出厂水中只有游离余氯存在,极少有符合余氯,氨氮值也很难监测得到。

各物质成分的含量,随着氯加入变化的曲线可用下图形象的表达:红色:总氯黑色:一氯胺黄色:氨氮绿色:余氯三、HACH实验室及在线仪器中监测余氯、总氯、氨氮、氯胺等方法分析1、实验室仪器1)余氯DPD法:经典的余氯分析方法,应用的原理是DPD (N, N-diethyl-p-phenylenediamine)与余氯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

反应方程式如下:2)总氯DPD法:经典的余氯分析方法,应用的原理是碘化钾KI先与复合余氯反应生成碘,DPD (N, N-diethyl-p-phenylenediamine)与余氯和碘I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

反应方程式如下:2滴定法:也是经典方法,应用的原理是总氯与碘化钾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碘,使用滴定液(一般是硫代硫酸钠),用电位滴定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从而计算出总氯量。

反应方程式如下:3)氨氮:纳氏试剂法:经典方法,测量原理: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该颜色在较宽的波长内具强烈吸收。

在 425nm 波长下比色。

反应方程式:水杨酸法:原理:在五氰络铁(III)酸钠[sodium nitroso pentacyanofrer-rate(III) 或称硝普纳sodium nitroprusside]存在下铵与水杨酸盐和次氯酸离子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在约 697nm用分光光度计加以测定在pH11.7有硝普钠存在下氯胺与水杨酸钠发生反应所有样品中的氯胺都定量地被测定。

化学方程式如下:靛酚法:原理:一氯氨与酚溶液反应,生成深蓝色之靛酚。

在水样中加入次氯酸盐(Hypochlorite)及可以将所有游离氨转化为一氯胺,氯氨再与酚溶液反应,两者的差值即为游离氨浓度。

4)一氯氨:靛酚法:原理:氯氨与酚溶液反应,生成深蓝色之靛酚。

2、在线仪器:1)余氯:CL17: DPD法。

同实验室方法。

-9184sc:膜电极法,根据下图,膜电极测得水体pH,温度及HOCl值,反推OCl及Cl22) 总氯:Cl17:DPD ,同实验室。

3) 氨氮:8810,Amtax sc :氨气敏电极法,原理:调解样品碱性逐出氨(NH 3),然后通过测定膜电极pH 值变化测定氨氮。

它测量的是游离氨氮(NH +,NH 43),但测定时间的控制也会影响到平衡反应中氯胺向游离氨方向移动,因此时间很重要。

Amtax Compact :酸碱指示剂法,原理:调解样品碱性逐出氨到测量池,通过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指示氨氮浓度。

它测定的是游离氨氮(NH +,NH 43)Amtax inter2:水杨酸法(同实验室部分)。

根据其原理可知,inter2测定的是总氨氮(游离氨复合胺的总和)APA6000:靛酚法(也叫酚盐法):原理同实验室部分。

根据其原理可知,APA6000可测得游离氨(NH +,NH ),精确测量。

434) 氯氨:APA6000:靛酚法(也叫酚盐法):原理同实验室部分。

根据其原理可知,APA6000可测得一氯胺,精确测量。

四、问题分析: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已经碰到了很多用户的困扰,尤其是氨氮仪器。

根据上面的内容,对我遇到的问题,我可以做出一些合理的解释。

1、 在去年7月份,我曾经与任军到乍浦自来水厂,做了一次实验是产品与inter2对比。

用户的问题是在出水口位置适中检测不到氨氮值,而在原水中是有中等含量的氨氮的。

由于inter2使用水杨酸法,因此由于氨氮与余氯反应生成氯胺导致检测不出来的解释是不合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