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新应急计划控制程序
IATF 风险控制程序 应急管理 风险评估 应急计划
![IATF 风险控制程序 应急管理 风险评估 应急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510e4c4e518964bce847c79.png)
险的发生。
B.通过重新定义目标,调整战略及政策,或重新分配资源,停止某些特殊的经营活动。
C.在确定业务发展和市场扩张目标时,避免追逐“偏离战略”的机会。
D.审查投资方案,避免采取导致低回报、偏离战略、以及承担不可接受的高风险行动。
C2
顾客财产管理
S2
设备管理
M2
管理评审
C3
过程设计与开发
S3
工装管理
M3
内部审核
C4
采购和供方管理
S4
文件和记录
C5
生产实施
S5
纠正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
C6
产品交付和防护
S6
风险控制和应急计划
C7
顾客反馈管理
S7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注:由总经理主导负责,副总经理及相关部门协助每年进行一次风险和机会识的别及相关方要求的确定,填写《项目风险识别和控制表》。
4.2风险评价和风险可接受标准:
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为综合评价法,包括严重性及可能性两个指标。
风险综合指数=严重性 × 可能性
级别
严重性
分值
第1级
轻微
1
第2级
一般
2
第3级
较严重
3
第4级
严重
4
第5级
非常严重
5
4. 2.2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级别
发生可能性
分值
第1级
极少发生(发生频率≤0.001%)
1
第2级
施及应对措施的验证。
4.工作程序:
4.1 风险和机会识别
返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IATF16949-应急计划控制程序
![IATF16949-应急计划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e2f200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7d.png)
IATF16949-应急计划控制程序应急计划控制程序1、⽬的本规定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顾客的产品供应,必须对公司内有可能发⽣的、影响⽣产的⾃然灾害及⼈⼒不可抗事件,如⽕灾、断电、断⽔、劳动⼒缺乏、关键⽣产设备失效等,规定应急措施和对策,维护⽣产活动的正常进⾏。
2、范围本规定适⽤于公司内所有部门的所有⽣产活动。
3、定义:3.1MTPD:可容忍中断时间(MaximumTolerablePeriodofDisruption)3.2RT0::复原时1}7⽬标(RecoveryTimeObjective)4、职责4.1跨功能⼩组识别和评估所有⽣产过程和基础设施设备的内部和外部风险,确保⽣产的输出,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满⾜。
4.2跨功能⼩组根据风险和对顾客的影响,制定应急计划:以确保在下列任何事件发⽣时供应的连续性:关键设备故障、供应链中断、⾃然灾害、公共设施中断、劳动⼒短缺、基础设施的破坏。
4.3应急计划应包括任何影响顾客操作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顾客通知,4.4定期测试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包括模拟。
4.5最⾼管理者对应急计划⾄少每年进⾏评审,4.6跨功能⼩组⾄少每年更新应急计划,保留⽂件化信息描述修订及授权的修订⼈4.7⼚务部及其他相关部门主管负责按照本规定组织、制定并实施各类意外事件的应急措施计划。
4.8⼚务部负责⽔、电、台风、⽔灾及地震等意外情况的应急措施的确定与实施。
4.9制造部负责关键设备的异常状况的应急措施的确定与实施。
4.10⼚务部负责劳动⼒缺乏状况的应急措施的准备与实施5、程序5.1⽕灾应急措施5.1.1公司所有⽣产车间、仓库、办公楼及职⼯宿舍等建筑物留有⾜够的消防通道,配备⾜够的消防器材,⼚务部应指派专⼈定期检查,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消防门能顺利开启,消防器材在有效的使⽤期限内。
5.1.2当⽕灾发⽣时,公司所有⼈员都有报告⽕情、服从指挥的义务。
5.1.3特殊情况下,如夜班等,保卫科负责组织关电、报警、灭⽕、抢救公司物资、伤员和协助指挥疏散⼈员的职责5.11.4⼀旦发⽣⽕灾,应⽴即向全⼚发出警报,并⽴即电话通知总经理(副总经理),并由其根据⽕情决定是否拔打“119”。
IATF16949应急计划控制程序(含乌龟图)
![IATF16949应急计划控制程序(含乌龟图)](https://img.taocdn.com/s3/m/7132f5d9700abb68a982fb53.png)
应急计划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1目的为确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以便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并保证公司各项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可能影响生产的各种突发事件。
3定义突发事件主要为:停电、停水、停气、关键设备故障、原材料短缺以及劳动力短缺等。
4职责4.1应急委员会:发生突发事件时,全面负责应急指挥工作。
4.2保全课:关键设备故障、设施(水、电、气等)故障应急计划处理。
4.3采购部:物料短缺应急计划处理。
4.4各部门:劳动力短缺应急计划处理。
4.5生产部或生管课负责确认是否会影响交期或应急外包处理办法的拟订。
4.6业务部负责由于突发事件影响交期情况及时与客户反馈并协调。
5程序内容5.1公司应成立应急委员会,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各部门行政主管为应急委员。
负责组织、指挥和处理公司范围内的应急工作。
5.1.1应急委员会应急工作内容为:火灾、停电停水、设备设施故障、劳动力短缺、原料供应中断、工伤、环境事故、自然灾害等。
5.2外部原因导致公司有关设施故障应急计划。
5.2.1人事行政部应同地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并保持密切联系,以在发生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的情况时,公司能及时获取有关信息。
5.2.2当由于外部原因,引起停电、停水等影响公司不能正常生产时,由管理部与外部联系,确定原因、时限,以通告形式通知公司内部各部门,以做好相应之安排。
必要时报告总经理。
5.3关键设施设备故障应急计划5.3.1当生产中突然停电、停水、停气等影响公司不能正常生产时,事发部门立即知会保全课,保全课应在15分钟内赶到事发地点,查明原因并排出故障。
5.3.2当生产中关键设备突发故障时,事发部门立即知会保全课,保全课应在15分钟内赶到事发地点,查明原因并排出故障。
5.3.3公司采购课应就关于公司设施设备维修建立与外部的联系,若保全课在无力应对公司设施设备故障时,能以最快时间联系外部的维修单位来公司帮助解决。
IATF16949应急计划控制程序.pdf
![IATF16949应急计划控制程序.pdf](https://img.taocdn.com/s3/m/435085a3770bf78a652954c8.png)
1 目的为应对各类紧急状况,以保证顾客的产品可以按期出货。
2 范围凡可预测到的会影响生产进度的状况,如:关键设备故障、外部提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中断、常见自然灾害(暴雨、洪水)、火灾、公用事业(电、水、气、汽)中断故障、信息系统的网络攻击、劳动力短缺、基础设施破坏等不可抗力等因素。
3 定义无4 职责4.1 各部门负责对职责相关的应急计划的制定。
4.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应急计划的评审并在有条件时定期测试应急计划的有效性4.3 总经理负责批准应急计划。
4.4 相关部门:发生紧急情况时启动并执行应急计划。
5 程序5.1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对保持生产输出并确保满足顾客要求的必不可少的所有制造过程和基础设施设备,进行识别并评估相关的内部和外部风险。
评估至少考虑以下突发紧急情况:a)关键设备故障(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b)外部提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中断c)常见自然灾害(如暴雨、洪灾等)d)火灾e)公共事业中断(如停电、停水、停气、停汽)f)信息系统的网络攻击g)劳动力短缺h)基础设施破坏等。
5.2 凡与汽车配套产品有关的部门,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和对顾客的影响并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应急计划》。
管理者代表组织的跨部门小组对应急计划进行评审,取得一致后提交总经理批准《应急计划》。
5.3 应急计划应包含相关产品验证的规定,用以在发生生产停止的紧急情况后重新开始生产之后,以及在常规停机过程未得到遵循的情况下,确认制造的产品持续符合顾客规范。
5.4 应急计划应当包含通知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监管机构、供应商等)的具体联络方式,能够在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及时告知影响顾客作业的任何情况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5.5应急计划的基本原则紧急状况应急处理责任部门应急措施5.6 发生上述情况时,应填写《紧急应变处理单》。
如情况紧急来不及填写,可根据预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紧急预案)先处置,后填表。
5.7管理者代表应组织对应急计划中制定的应急方案(紧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验证可视情况采用演戏或模拟方式进行,按制定的《应急计划验证计划》进行。
IATF16949-应急计划控制程序
![IATF16949-应急计划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d08a9b7daef5ef7bb0d3c25.png)
应急计划控制程序1、目的本规定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顾客的产品供应,必须对公司内有可能发生的、影响生产的自然灾害及人力不可抗事件,如火灾、断电、断水、劳动力缺乏、关键生产设备失效等,规定应急措施和对策,维护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的所有生产活动。
3、定义:3.1MTPD:可容忍中断时间(MaximumTolerablePeriodofDisruption)3.2RT0::复原时1}7目标(RecoveryTimeObjective)4、职责4.1跨功能小组识别和评估所有生产过程和基础设施设备的内部和外部风险,确保生产的输出,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满足。
4.2跨功能小组根据风险和对顾客的影响,制定应急计划:以确保在下列任何事件发生时供应的连续性:关键设备故障、供应链中断、自然灾害、公共设施中断、劳动力短缺、基础设施的破坏。
4.3应急计划应包括任何影响顾客操作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顾客通知,4.4定期测试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包括模拟。
4.5最高管理者对应急计划至少每年进行评审,4.6跨功能小组至少每年更新应急计划,保留文件化信息描述修订及授权的修订人4.7厂务部及其他相关部门主管负责按照本规定组织、制定并实施各类意外事件的应急措施计划。
4.8厂务部负责水、电、台风、水灾及地震等意外情况的应急措施的确定与实施。
4.9制造部负责关键设备的异常状况的应急措施的确定与实施。
4.10厂务部负责劳动力缺乏状况的应急措施的准备与实施5、程序5.1火灾应急措施5.1.1公司所有生产车间、仓库、办公楼及职工宿舍等建筑物留有足够的消防通道,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厂务部应指派专人定期检查,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消防门能顺利开启,消防器材在有效的使用期限内。
5.1.2当火灾发生时,公司所有人员都有报告火情、服从指挥的义务。
5.1.3特殊情况下,如夜班等,保卫科负责组织关电、报警、灭火、抢救公司物资、伤员和协助指挥疏散人员的职责5.11.4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向全厂发出警报,并立即电话通知总经理(副总经理),并由其根据火情决定是否拔打“119”。
IATF16949应急计划控制程序
![IATF16949应急计划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ff2b89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e.png)
IATF16949应急计划控制程序一、程序目的:为确保组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避免对组织的持续运营和客户的满意度造成重大影响。
二、范围:三、程序内容:1.应急计划的制定1.1组织的高级管理层应委任专门的应急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应急计划。
1.2应急管理团队应根据组织的特定情况和风险评估随时更新应急计划。
1.3应急计划的制定应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如安全生产等。
2.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2.1应急管理团队应经常性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各种可能影响到组织运营的突发事件。
2.2应急管理团队应建立预警机制,及时获取可能影响组织运营的信息,并进行及时的应对。
2.3应急管理团队应与相应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取及时的专业技术支持。
3.应急指挥系统3.1应急管理团队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指挥系统,确立应急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3.2应急指挥系统应包括应急调度、救援、安全保障、信息通信等各个部门的职责和相应的应急行动流程。
3.3应急管理团队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4.应急资源准备4.1应急管理团队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应急资源的需求和供应渠道。
4.2应急管理团队应建立健全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应急资源的及时供应和使用。
4.3应急管理团队应组织培训,提高员工使用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技能。
5.应急演练和评估5.1应急管理团队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2应急演练应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类型进行,如火灾、地震、气象灾害等。
5.3应急管理团队应记录应急演练的过程和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更新。
6.应急计划的修订和持续改进6.1应急计划的修订应由应急管理团队负责,并经高级管理层审批后生效。
6.2组织应建立监控和评估机制,对应急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6.3组织应采取措施持续改进应急计划,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四、相关记录:1.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记录;2.应急演练记录;3.应急计划修订记录;4.应急计划执行情况监控记录。
IATF16949应急管理控制程序
![IATF16949应急管理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f02fecb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6.png)
IATF16949应急管理控制程序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IATF16949应急管理控制程序,以确保组织在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和控制,保障员工安全和组织运营的连续性。
应急响应团队任命- 组织应指定应急响应团队,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成员组成。
- 应急响应团队成员应包括代表各个关键部门和职能的人员,以确保全面性和协调性。
职责- 应急响应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应急响应计划,协调应急活动,确保应急资源的合理调配。
- 团队成员应接受定期的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应急响应计划制定- 应急响应计划应由应急响应团队制定,并经过相关部门和管理层的审核和批准。
- 计划应包括应急流程、责任分工、资源调配、通信渠道等内容,并根据组织的特点进行定制化。
更新和演练- 应急响应计划应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以确保其与组织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 应急演练应定期进行,以验证计划的有效性和团队成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应急响应控制事件识别和报告- 所有员工应受到培训,了解如何识别和报告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
- 应设立报告渠道和流程,确保及时、准确地报告事件,并将信息传达给应急响应团队。
事件评估和分类- 应急响应团队应迅速对报告的事件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其紧急程度和应对措施。
- 事件分类应根据严重性、影响范围和紧迫性等因素进行判断。
应急响应和控制- 应急响应团队应根据事件的紧急程度和分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急响应和控制。
- 措施可能包括紧急疏散、救援行动、资源调配、通知相关方等。
总结本文档制定了IATF16949应急管理控制程序,包括应急响应团队的任命和职责、应急响应计划的制定和更新、应急响应控制的流程和措施等内容。
通过严格执行该程序,组织将能够在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做出快速、有效的应对,确保员工安全和组织运营的连续性。
IATF16949应急计划管理程序
![IATF16949应急计划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6137a8e49649b6648d747f0.png)
应急计划管理程序业务部应急计划5.10.1 生产遇到公共事业发生供应中断、人员短缺、关键设备故障,火灾,基础设施破坏等问题,无法按照正常生产计划进行,及时按照实际库存情况进行计划调整。
如果计划调整无法保证供货:A)及时和客户联系,协商供货时间。
B)联系选择委外加工,确保按期交货。
C)查看仓库有相近的产品,可以通过合同评审,评审合格后可以内部协调,变更所需产品后直接使用。
5.10.2 原材料供应中断发生后,及时按照实际的库存进行计划调整,如果无法保证客户的供货:A)联系其他原材料厂家,加班加点完成零件供货。
B)及时和客户联系,协商供货时间。
C)查看库存是否有相近的原材料,通过外加工成为合格的原材料使用。
D)查看仓库有相近的产品,可以通过合同评审,评审合格后可以内部协调,变更所需产品后直接使用。
5.10.3 发生退货或者运输途中突发紧急情况等,及时联系客户,从仓库里调拨一批新产品发货。
如果客户急需要货可安排运输加急或者空运发货,保证产品及时到货。
如仓库没有库存产品:A)及时安排车间调整生产计划紧急插单或采取加班的方式进行生产。
C)查看仓库有相近的产品,可以通过合同评审,评审合格后可以内部协调,变更所需产品后直接使用。
C)及时和客户联系,协商供货时间。
6.备注5.3 行政部应每年制订《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在计划中明确演练的组织单位和配合单位,预案演习后应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组织单位应将评估的结果记录于《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
同时行政部应每年对所有的预案进行评审,并针评审的结果记录于《应急预案评审表》中,特别是在实际紧急情况发生后一定要进行评审。
165.2 以上紧急事项得到处理和控制后,制造部需尽快恢复生产。
质量部负责对生产条件如人、机、料、法、环、测进行确认,若与PPAP批准的生产条件不相符时,由负责部门按照《工程变更管理程序》填写【变更申请单】,技术部进行评价和确认,必要时紧急联系客户对变更后的生产过程进行确认与批准。
IATF16949应急计划管理程序
![IATF16949应急计划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e668102b14e852459fb578e.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以满足顾客的期望和需求。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控制。
3.0职责由生产部归口管理,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4.0过程展开与控制4.1突发事件范围:4.1.1本程序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司生产中断的重大火灾,公用事业的供应中断及其它影响生产的事件。
例如:火灾、原材料短缺、能源中断(水、电、油)、计算机网络故障、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模具损坏\外部退货等。
4.2预防与应急计划4.2.1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4.2.2由公司组织各相关职能应急小组(生产部、供应科、人力资源部、设备科、技术部、质量部),由应急小组领导处理相关应急事务。
4.2.3各单位(应急小组)应加强现场处置、监督检查、安全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
应急小组应当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4.2.4突发事件发生后,由生产副总经理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由相关的应急小组对事件进行紧急处理。
4.2.5由生产部负责火警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应注意易燃物品的隔离防护,在车间备好灭火器,并监督车间防火工作及灭火装置的使用情况。
4.2.6人事行政部对中层干部、技术人员、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操作人员短缺造成生产中断进行预防与处理,培训计划中应包含顶岗人员的储备培训,具体按《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执行。
4.2.7供应科负责原材料短缺造成生产中断的预防与处理,应储备半罐燃油,对原材料的供应须多选几家稳定的供应商,材料及能源的采购按《采购管理程序》执行。
4.2.8设备科对关键设备故障应紧急抢修,按《设备管理程序》执行,对其易损易坏的零件编制储备清单,作好储备工作,抢修完成后应进行生产验收。
IATF16949-2016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617941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2.png)
xxx-QP-30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2022年02月08日 发布 2022年02月10日 实施
文件修订履历
序号
修订内容摘要
修订
核准
日期
1
新订
2022.02.08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目的
为预防和减少紧急事故的发生。在紧急事故发生时能得到及时处理,减少财产损失,减轻对环境及人员健康的影响和伤害。
3.5 参照公司的《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对本部门作业现场的紧急事故进行确认、控制并制定公司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执行。
4.程序
4.1 对潜在紧急事故的识别与确定
4.1.1 依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确定可能造成人员重大伤害的紧急事故。
4.1.2 依据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确定可能产生重大危害和财产损失的紧急事故。
4.4.2 负责各种应急用品配备,每年组织4.3 编制特种操作人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特种操作人员培训教育,并严格考核。
4.4.4 检查劳保用品发放落实情况。
4.4.5 依据《应急预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演练结束后对《应急预案》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做出评价。
4.4.6负责本部门应急物资的检查和补充。
4.5 应急响应
4.5.1 发生紧急事故时,应立即报警、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等。同时按灾害情况逐级上报。
4.5.2 作业现场发生火灾、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人员或机械设备事故时,最先发现者应立即报搅拌站,搅拌站接到报告后,项目经理或值班人员应立即现场组织救援、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扩大。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产品搅拌站,不得拖延或隐瞒不报。
IATF16949风险和机遇评估及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IATF16949风险和机遇评估及应对措施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85a12da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4.png)
1.目的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涉及风险应对措施(涉及风险规避、风险减少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规定,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范围合用于在公司汽车产品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规定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涉及:1)商务活动、市场业务开发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2)供应商开发及管理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3)监视和测量资源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4)设施、设备和工装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5)生产过程控制的风险和机遇管理;6)发生各类变更的风险和机遇管理;7)不合格品的解决及纠正/防止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等。
注: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开发及的变更控制的风险分析评估方法执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程序(FMEA)。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涉及人力资源、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
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拟定,并按制度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
负责按本文献所规定的周期组织实行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贯彻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用措施的完毕情况并跟进贯彻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制《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减少风险并贯彻执行。
3.4销售部:负责收集产品交付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辨认,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减少风险并贯彻执行。
4.定义4.1 风险:不拟定性的影响,通常指负面的影响。
4.2 机遇:对公司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涉及某些突发事件等。
4.3 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导致的影响和损失的也许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生产应急计划控制程序(IATF16949)
![生产应急计划控制程序(IATF16949)](https://img.taocdn.com/s3/m/06c657c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3.png)
修改记录1目的为了及时应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供应中断、设备故障和劳动力短缺等情况的发生,确保客户需求和生产的连续性,特制订本计划。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全过程。
3.术语:无4 职责4.1生产部:4.1.1负责本办法的实施、修改和废止工作;4.1.2负责设备故障应急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4.2采购部:负责公司原材料、备品、备件应急计划的制订和安全库存的落实。
4.3 行政管理部:负责劳动力短缺应急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5.流程图:略6.内容:6.1 材料供应中断6.1.1采购部对常用的备品、备件和远途采购的物资应有一定的储备量,制订物资安全库存计划,并依据内外部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6.1.2 项目部制订相应的技术措施文件,进行原材料及设施配件的暂代用品。
6.2劳动力短缺6.2.1行政部管理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劳动力市场情况,与劳动力市场经常保持联系,保证随时可以招聘到可以使用的劳动力。
6.2.2 实行一人多机、一专多能,由行政管理部负责各部门员工技能矩阵图的制订。
管理人员能上能下以应对短时期的劳动力短缺,人员调配由生产部和行政管理部负责。
6.3设备故障6.3.1生产部应针对工序能力不足的工序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备改造,保证车间能及时调整设备,进行产品生产。
6.3.2维修人员及时进行设备限时抢修,一般故障的设备1—2小时修复,其它故障24小时内修复。
6.4 已知停水、停电的应急计划6.4.1公司接到行政管理部停电通知后,行政管理部应安排相关人员做好相应的内部临时照明电力供应准备工作。
做到停电时能及时检查内部电力系统,保证来电时及时向生产系统供电,以便及时做好生产计划调整,保证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6.5未知停水、停电的应急计划6.5.1一旦发生临时停水、停电,生产部门应立即通知各部门负责人,负责人应及时查停水、停电原因,并与公司行政管理部联系,了解停水、停电的具体原因及时间,如确认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供水、供电,负责人应及时与生产部经理及物控部,讨论生产计划调整启动储水系统的供应方案。
IATF16949应急计划控制程序(流程图)
![IATF16949应急计划控制程序(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bb31a6d281c758f5f71f6719.png)
应急计划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规范在生产过程中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确保生产作业的连续性和均衡性,保障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保证订单的百分之百准时交付。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应急计划编制、实施及跟进的全过程管理。
3.0术语应急计划:指为应对正常的生产经营计划之外的突发性、临时性事件所制订的实施计划,以合理地保障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向顾客提供合格的产品(自然灾害除外)。
4.0职责4.1.制造部为应急计划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4.1.1.负责组织策划公司的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4.1.2.监督各部门应急计划的落实情况4.1.3.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负责内外部应急电话的及时更新。
4.2.行政人事部负责人员应急计划的责任管理部门。
4.3.制造部门为生产组织的应急计划责任管理部门4.4.市场营销部负责发货过程及第三方物流的应急计划的责任管理部门。
4.5.采购部负责物料采购和采购物流过程的应急计划的责任管理部门。
4.6.质保部为检验和试验的应急计划的责任管理部门。
4.7.仓储部为仓储和物流器具的应急责任管理部门。
4.8 其它各部门是应急计划制订及实施的协同部门,在应急计划实施过程中,无条件地接受生产部的统一指挥。
5.0作业流程责任部门业务流程要点描述及记录生产部5.1 总则5.1.1 突发事件分为:关键设备停机、物料供应中断、停电、停水、压缩空气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客户大批量退货以及其它紧急情况等七类。
5.1.2 根据事件的类别,采取相应措施(下面分类说明)。
发生突发性、临时性事件,问题严重时,要及时报告(副)总经理。
5.1.3 每次事件处理完毕后,要做出总结,并记录于《应急措施记录表》中,并将总结在行政部存档(事件规模较大时,将总结报告抄送副总以上领导和各部门)。
生产部否是5.2 关键设备停机5.2.1 遇关键设备停机,生产车间当班管理员应立即与生产部机修人员联络,同时向生产部经理报告,由生产部经理联络相关职能部门协商解决。
应急计划管理程序
![应急计划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ee37276e0066f5335b812134.png)
1.适用范围1.1本程序适用于所有在公司生产和交付过程中能事先预测到的所有突发性事件,包括但不限以下内容:关键设备故障、外部提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中断、常见自然灾害、火灾、公共事业中断、在信息技术系统的网络攻击、劳动力短缺、基础设施破坏等。
2.术语和定义无3.规范性引用文件无4.管理流程4.1应急计划控制流程4.1应急计划管理流程说明活动1:收集/反馈突发事件信息➢每年年初,物控部经理组织各部门经理,对影响生产和交付的内外部风险进行评审与识别;➢影响生产和交付的内外部风险至少包括:关键设备故障、外部提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中断、常见自然灾害、火灾、公共事业中断、在信息技术系统的网络攻击、劳动力短缺、基础设施破坏等。
➢各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新的风险或风险应对计划不适宜时,应及时反馈物控部经理。
活动2:编制/更新应急计划➢物控部经理依据已识别的内外部风险和各部门反馈意见,组织各部门经理编制或更新《应急计划》。
活动3:评审与发布➢应急计划编制或更新完成后,由物控部经理组织相关责任人进行评审,并提交总经理批准后发布至各部门和相关责任人。
➢各部门经理接到《应急计划》后,应及时在本部门进行培训与宣贯,确保应急计划的内容得到相关人员理解;活动4:应急计划实施与反馈➢当发生突发事件时,由相关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按照《应急计划》要求实施,实施后,由各责任人将结果反馈至物控部经理,由物控部经理填写《应急计划实施报告》,并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评审,确认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必要时,可按照活动2的要求评审/更新《应急计划》;活动5:定期测试➢物控部经理每年定期组织相关责任人对应急计划的有效性、适宜性进行测试,将结果记录在《应急计划测试报告》中,并决定是否需要更新《应急计划》;活动6:定期评审➢物控部经理将《应急计划》和实施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在管理评审会议上进行评审;5.文件保存的要求6 记录保存的要求。
IATF16949应急计划范例
![IATF16949应急计划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bfe0e8fbad02de80d5d84050.png)
5.1.1应急委员会应急工作内容为:火灾、停电停水、设备设施故障、劳动力短缺、原料供应中断、工伤、环境事故、自然灾害、对信息系统的网络攻击等;5.1.2本计划主要对停电停水、设备设施故障、原料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对信息系统的网络攻击等方面的应急工5.2 停水应急计划:5.2.1行政部负责接收自来水公司停水预警通知,与公司所在地村委沟通,从当地蓄水池紧急借调用水,以备生产所需;不能借调到生产用水的,启动成品的安全库存,调整生产计划,仍不能满足交期的,与客户沟通,调整交期;5.2.2当生产中突然发生停水影响正常生产时,事发部门立即知会行政部,行政部应在15分钟内赶往事发地点,查明原因;5.2.3对故障进行分析,短期微小故障,及时抢修;重大故障,需长时间维修的,启动成品的安全库存,调整生产计划,仍不能满足交期的,与客户沟通,调整交期;5.3 停电应急计划:5.3.1 行政部负责接收电力公司停电预警通知,提前做好与公众假期对调调休,安排生产,仍不能满足交期的,行政部立即按照公司自发电规定启动公司电力系统,应包含:停电前的换电准备,通知发电,并进行用电限制;5.3.2 当生产中突然发生停电影响正常生产时,事发部门立即通知行政部,行政部立即按照公司自发电规定启动公司电力系统,应包含:停电前的换电准备,通知发电,并进行用电限制;5.3.3 当停电影响产品交期的,启动成品的安全库存,调整生产计划,仍不能满足交期的,或与顾客沟通,调整交期;5.4 关键设备故障应急计划:5.4.1 工程部对公司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修;5.4.2 对于设备易损件进行备存,以防紧急维修时供应;5.4.3 当公司关键设备发生故障影响正常生产时,事发部门及时通知工程部,工程部应立即赶往现场对设备故障原因进行分析,短期微小故障,及时抢修;重大故障的,联络专业设备维修人员(设备提供商),尽量缩短维修时间,影响产品交期的,启动成品的安全库存,调整生产计划,仍不能满足交期的,与顾客沟通,调整交期;5.5 人力资源短缺应急计划:5.5.1 公司在订单突然增加的情况下而需增加人力,由行政部拟定招聘计划,联络学校、劳动中介或通过使用临时工等途径解决用工短缺;5.5.2 在假期(春节)人员短时间流失较多时,行政部在放假前进行离职意向调查,年后开工返厂进行奖励,介绍老乡进厂给予奖励,招聘补充等途径解决用工短缺;5.5.3 行政部和各部门就人员培训方面,进行必要的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的培训,在出现劳动力短缺时,通过内部调岗来进行补充;5.5.4 行政部在预测到人力资源1周内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下,生产部调整计划,仍不能满足交期的,务与顾客沟通,调整交期;5.6 供应中断应急计划:5.6.1 采购依据生产计划控制供应商交货期,选择能力好的供应商;每种生产物料做到2到3个储备供应商,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以及本公司的生产计划做好安全库存;5.6.2 对于生产物料独家供应商,签订合约,要求供应商另备必要之库存量,根据生产计划进行适当的物料备存;5.6.3 仍因供应中断而影响交期的,与顾客沟通,调整交期;5.7 水灾应急计划:5.7.1行政部负责接收天气预警预报,在接收到暴雨预警时,立即检查排水管道及下水通道是否保持畅通,防止厂区产生积水或浸泡;5.7.2 针对存在雨水浸泡风险区域的物资,进行有计划的抢救;5.7.3 恢复正常生产后,与顾客保持沟通,调整交货计划,必要时采取外包,以满足客户交期;5.8 火灾应急计划:5.8.1行政部应成立火灾应急支队,确定队长、组长及分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应对各类紧急状况,以保证顾客的产品可以按期出货。
2?范围
凡可预测到的会影响生产进度的状况,如:关键设备故障、外部提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中断、常见自然灾害(暴雨、洪水)、火灾、公用事业(电、水、气、汽)中断故障、信息系统的网络攻击、劳动力短缺、基础设施破坏等不可抗力等因素。
3?定义
无
4?职责
4.1?各部门负责对职责相关的应急计划的制定。
4.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应急计划的评审并在有条件时定期测试应急计划的有效性4.3?总经理负责批准应急计划。
4.4?相关部门:发生紧急情况时启动并执行应急计划。
5?程序
5.1?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对保持生产输出并确保满足顾客要求的必不可少的所有制造过程和基础设施设备,进行识别并评估相关的内部和外部风险。
评估至少考虑以下突发紧急情况:
a)?关键设备故障(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
b)?外部提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中断
c)?常见自然灾害(如暴雨、洪灾等)
d)?火灾
e)?公共事业中断(如停电、停水、停气、停汽)
f)?信息系统的网络攻击
g)?劳动力短缺
h)?基础设施破坏等。
5.2?凡与汽车配套产品有关的部门,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和对顾客的影响并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应急计划》。
管理者代表组织的跨部门小组对应急计划进行评审,取得一致后提交总经理批准《应急计划》。
5.3?应急计划应包含相关产品验证的规定,用以在发生生产停止的紧急情况后重新开始生产之后,以及在常规停机过程未得到遵循的情况下,确认制造的产品持续符合顾客规范。
5.4?应急计划应当包含通知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监管机构、供应商等)的具体联络方式,能够在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及时告知影响顾客作业的任何情况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5.5应急计划的基本原则
紧急状况应急处理
责任部门
应急措施
关键设备、模具
故障生产部
设备部
1.?生产部调用备用设备,或启动临时变更(屏蔽)管理,或调
整生产计划,安排到其他车间生产
2.?生产部确认各订单交期可能延误情况,如有延误由销售部与
顾客沟通;
3.?设备部紧急抢修设备
4.?经判断,自己无法修理的,立即通知设备供应商或外包的设
备维修单位修理,生产部确定恢复生产时间。
生产部在设备恢复
正常运转后应及时调整生产进度,必要时安排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