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第五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名师解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历史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
试题重点考查:宗法制、九品中正制、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书法、戏曲艺术、科举制、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洋务运动、教育近代化、婚姻习俗的变化、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五四运动、民主革命发展的历程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注重考查基础的好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题文】1.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
其主张是基于 ( )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答案解析】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可知是宋代学者强调了“明谱系”对维系血缘宗法乃至收摄天下人心的功用。
实行宗法家族统治,可以增强家族的约束力和凝聚力,稳定社会秩序。
A项符合题意。
B项表述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宗法制的作用的准确理解。
【题文】2.“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B.中国原始农业起于商朝C.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知识点】H1 Q2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答案解析】C 解析:甲骨文中记载了春夏秋冬四季农作物生长的情况,C项正确。
2015河北中考文综历史试题答案word版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科综合试卷(思想品德、历史)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生须独立完成答卷,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本卷共27题,1~4题每题1分,5~27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右侧是山西举人刘大鹏在光绪三十一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某天的日记,应是A.举办洋务B.兴办学堂C.停止科考D.结束帝制12.它标志着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是1840年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即中国的政治已不再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而扩大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层面。
“它”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3.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A.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B.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C.太平洋战场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和牵制了日军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文科综合试卷第 1 页(共12页)14.右图人民日报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15.下列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A B C D16.欧洲人前所未见的世界各地的商品,如烟草、蔗糖、棉布、咖啡、可可等在西欧市场大量上市;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进口量骤增30倍。
2015年高考模拟试题_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历史卷(1)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三调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其中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阳说:“中国历史绕不开封建制,也绕不开大一统和郡县制,就像中国的今天和未来绕不开现代化一样。
但是要从封建制中找到现代社会的必要元素,显然不大可能。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2.A.一部中国历史就是封建的历史3.B.封建制、大一统、郡县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4.C.研究中国历史,必须要研究封建制、大一统和郡县制5.D.封建制中有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只是需要去寻找6.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三公权不及尚书……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7.A.权力重心在中书B.皇权逐步加强8.C.外朝受内朝牵制D.三省已具雏形9.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共有五次大规模巡游,路程超过2万公里,远远高于《尚书》记载的“天子五载一巡守”的古制。
巡游最重要的目的是10.A.宣扬国威,安定天下B.平定叛乱,安定一方11.C.奢侈享乐,玩物丧志D.金戈铁马,王道霸业12.“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下列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13.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14.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15.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16.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7.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18.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19.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20.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1.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22.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
【解析】河北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数学文试题

河北衡水中学第五次调研考试【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科试卷,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载体,,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试题重点考查:集合、不等式、复数、向量、程序框图、导数、数列、三角函数的性质,统计概率等;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文】1.复数等于A.1+2i B.1—2i C.2+i D.2一i【知识点】复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L4【答案】D【解析】3(3)(1)421(1)(1)2i i i ii i i++--==++-=2-i【思路点拨】两个复数相除,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再利用虚数单位i的幂运算性质进行准确化简运算.【题文】2.设集合A一{zI—l<x≤2,z∈N),集合B一{2,3},则AUB等于A.{2} B.{1,2,3) C.{一1,O,1,2,3}D.{0,1,2,3)【知识点】集合及其运算A1【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A={0,1,2},则A⋃B={0,1,2,3)。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先求出A,再求出并集。
【题文】3.等差数列,则公差d等于A. B. c.2 D.一【知识点】等差数列D2【答案】A【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a4+a8=2a6=10,解得a6=5,又a10=6,∴a10-a6=4d=1,d=1 4【思路点拨】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a4+a8=2a6=10,可解得a6=5,可得数列的公差d.【题文】4.某商场在今年端午节的促销活动中,对6月2日9时至14 时的销售额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 9时至10时的销售额为3万元,则11时至12时的销售额为A.8万元 B.10万元C.12万元 D.15万元【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I2【答案】C【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0.4÷0.1=4∴11时至12时的销售额为3×4=12【思路点拨】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0.4÷0.1=4,也就是11时至12时的销售额为9时至10时的销售额的4倍.【题文】5.已知向量,则向量a,b夹角为【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应用F3【答案】B【解析】由已知得2a+2a b⋅=0,则4-2 ⨯2 ⨯2cosθ=0,所以cosθ=-12,θ=23π【思路点拨】根据向量的数量积,求出角。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4.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许先生对“封建”的评价主要是基于( )A.周初继承了商朝时的地方政治制度B.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力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二D.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25.《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日.:‘士病(害怕)不明经术(儒家经典),经术苟明,其取青紫(高官)如俯拾地芥耳。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思想上确立了儒家学派的统治地位B.儒家思想有助于提高政治地位C.儒家思想吸收各派学说形成新体系D.儒家经典成为考试的主要内容26.明朝后期的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载:“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缯布者,必走浙之东也。
”材料反映出当时苏州经济的最主要特点是( )A.区域性长途贸易繁荣B.工商业规模庞大C.产生雇佣劳动关系D.是全国纺织品交易中心27.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28.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
下列各项中,符合这—认识方法的是(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29.下图(“新式五味瓶”)为某时期的漫画,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军人”和“妇女”等标签。
从中可知(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B.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基础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30. 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上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经济组织形式。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l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第1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向玉乔作为人类记忆思维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道德记忆显示的是人类具有记忆其道德生活经历的思维能力。
人类在过去的时间里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其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构成道德生活经历,并在其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或印记,从而使其拥有了道德记忆。
道德记忆的主体是人类,但由于人类总是同时以“个体人”和“集体人”的身份存在,道德记忆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
个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它发生在个人身上。
作为道德记忆的现实主体,个人对个体道德记忆有最直接、最深刻的体会,对它存在的实在性、主要功能、价值维度等也有最全面、最系统的认识。
集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集体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是人类以家庭、民族、团队、国家等集体形式为载体展现出来的一种道德记忆。
集体道德记忆的发生机制不同于个体道德记忆。
个体道德记忆是通过个人头脑所具有的记忆功能来发挥作用的,因此,具有正常记忆思维能力的人都可能具有个体道德记忆。
个体道德记忆发生和运作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个人必须具备正常的记忆思维能力,但它还会受到个人道德记忆思维的意向性的深刻影响。
一个人愿意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这深刻地影响着个体道德记忆的内容和方式,并使个体道德记忆具有选择性特征。
集体道德记忆需要通过人类集体的“头脑”来发挥作用,但这种“头脑”是一种抽象物。
它是由从属于人类集体的所有个人的“头脑”整合、统一而成的;因此,它是基于集体性记忆思维能力而形成的一种道德记忆。
集体道德记忆也是选择性的,因为一个集体愿意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这是由集体道德记忆思维的意向性决定的。
河北省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1月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某某省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24.鲁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鲁国的卿家贵族,掌握鲁国实权)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分封制已经走向全面崩溃B.季孙拒绝出兵是为维护宗法制C.孔子伐齐是因为反对暴政D.孔子克己复礼的理想难以实现【解析】依据材料关键语句如“陈恒弑其君”,“告季孙”“鲁国的卿家贵族,掌握鲁国的实权”“遭拒绝”等,表明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分封制已经逐渐瓦解,但还不是全面崩溃,故A项错误;季孙本身就是宗法制的破坏者,拒绝出兵不是维护宗法制,故B项错误;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孔子要求出兵伐齐,是因为弑君时间破坏宗法礼乐制度,而不是暴政,故C项错误;孔子出兵请求遭到拒绝,说明其克己复礼的理想难以实现,故D项正确。
【答案】D25.秦代会稽刻石及秦简中规定:妻子杀死与人通奸的丈夫无罪;夫因妻凶悍而将其耳撕裂当处耐刑(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
而汉代以后则情形大变,唐、宋律法规定:妻殴夫规定徒1年,伤重者加凡伤3等处罚。
此变化反映了()A.秦代严格实行“以法治国” B.唐宋律法严重缺失公正性C.儒家伦理道德得到了强化D.理学已成为封建主流意识【解析】秦代严格实行“依法治国”虽符合史实,但不能体现材料中的变化,故A项错误;唐宋法律体现的是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强化,但不能凭此点就说明其严重缺失公正性,故B项错误;秦代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夫与妻地位相对平等,因而妻子对丈夫过失的惩罚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汉代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夫为妻纲使儒家伦理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并且自汉代以后法律进行维护,说明儒家的伦理道德得到了强化,故C项正确;理学产生于宋代,不能说明唐代法律的规定,故D项错误。
【答案】C26.图6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纺织》邮票。
此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A.官营丝织业生产状况B.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C.家庭棉纺织生产状况D.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解析】汉代官营手工业的规模都较大,而画像石中只有一台织机,不符合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故A项错误;根据画像石上每个纺织工序由一人完成和一个织机等信息。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题(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4页,满分100分,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
他们的主张是基于( )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2.“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B. 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C. 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3.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
”后来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
”这里的“天下法”是指A.分封制 B.宗法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皇位世袭制4.《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5.据史载,隋朝时期,“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
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
材料表明隋朝A.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比较普遍B.都城商业活动很频繁,草市开始普及C.草市作为乡村集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D.民众经营的意识增强但受到舆论指责6.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文科综合质检五衡水启智金题

质检五试题文综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 6.5级地震。
据此完成1—2题。
1.当鲁甸县地震发生时A.全球新的一天经度范围小于180oB.开普敦附近海域风浪较小C.巴西高原草木枯黄D.北印度洋洋流流向为逆时针2.下列四幅图中,所示日期最接近鲁甸县地震日期的是A B C D在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wu)源,有一古村落地形外貌竟然酷似耐克的标志,人们戏称之为“耐克村落”。
其房屋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梯田环绕,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
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篁(huang)岭晒秋”。
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3—5题。
“篁岭晒秋”耐克村落3.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阳光充足B.地形崎岖C. 河网密布D.动植物资源丰富。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三调考试文综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三调考试文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I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题签上。
24.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曰:“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由此可知,三者都 ( )A.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B.认为自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答案】D【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准确理解材料。
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孔子认为自然是有规律发展的;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法自然”,自然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韩非子认为自然是永恒的,不会消亡;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BC两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D项符合题意。
材料表达的是对自然的尊崇,不是蔑视天地,A项错误。
故选:D。
25.《新唐书》卷八二《十一宗诸子卷》论赞:“自唐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
”此材料说明唐中叶后 ( )A.广泛实行分封制B.宗室未能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C.皇位继承较稳固D.皇室子孙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答案】B【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唐朝并没有实行分封制,A项错误;据材料“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说明了唐中期皇室子孙对政权稳固作用有限,未能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CD两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第五次调研考试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某某省某某中学2015届高三第五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考生注意:l_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政治:必修①②③,必修④第1~5课。
历史:人教版高考内容。
地理:人教高考内容。
第1卷 (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1978~2006年我国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生产的MI指数值变化图,图中MI 指数值越大,表示农作物空间相关程度(集中程度)越高,即一个地区的某种经济特征变量受到邻近地区同一经济特征变量的影响程度也越大,反之越小。
读图,完成1~2题。
l·下列关于1978~2006年三种粮食作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稻谷种植区域越来越集中B.稻谷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小C.玉米生产的区域化集中程度一直低于小麦D.区域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最小的是小麦2·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粮食增长中心明显北移。
我国粮食增长中心明显北移的形成原因主要有①南方人口增长快,人均粮食生产减少②南方地区耕地减少,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产量减少③北方大量人口迁入,劳动力增加,促进粮食产量提高④随着科技的进步,北方粮食单产提高,耕地面积扩大,使粮食总产大增A.②④B.①③ C.①②D.③④读我国东部局部区域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的降水量分布特点为A.东部多,西部少B.中间多,南北少C.2~4月少,5~7月多D.从2月至7月持续增加4.图中甲地降水特点的成因是A.受台风的影响 B.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C.锋面雨带的南移 D.夏季风势力较弱改革开放以来,某某市成为国内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最重要的集聚中心。
下图示意某某市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分布(2010年)。
读图,完成5~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第五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考生注意:l_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政治:必修①②③,必修④第1~5课。
历史:人教版高考内容。
地理:人教高考内容。
第1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5.西汉武帝在谈及制度建设时指出:“夫泛驾之马,足斥(tuo)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其意在通过制度A.扩大人才的选拔 B.培养个人的修养C.加强对官吏的监察 D.神化治人之“术”26.“广陵有贾人,以柏木造床,凡什器百余事,制作甚精,其费已二十万,载之建康,卖以求利。
” 这一经营活动具有的特征是A.专业化生产 B.交易场所固定 C.产销合一 D.制漆技艺高超27.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注:根据魏之荣《江南制造局记》卷四的有关材料计算编制A.管理上体现出以洋为师的特点 B.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了准备 D.经营上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28.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29.右图是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张照片(民户内景),它最能反映出A.所有制变革给民户带来的喜悦B.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促进了粮食增收C.思想解放带来文艺创作的繁荣D.改革之初,农村生存状况堪忧30.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问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其意在说明A.“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已不符合国情 B.“冷战”并不影响不同制度国家间的交往C.外交工作将迎来宽松的外部环境 D.夕h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31.在罗马自然法中,合法的婚姻在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缔结:他们是罗马市民,男性确实适婚,而女性具有结婚的自然能力,根据法律的规定结合,不论他们是家父还是家子,但在家子之情形下,他们需要得到他们处于其权力下的尊亲的同意。
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A.仅仅保护公民间的婚姻关系 B.提倡不同等级问的市民通婚C.要求在婚姻关系中尊亲敬老 D.对市民的婚姻自由进行限制32.普罗泰格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自知自己无知”。
这种差异反映出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 B.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 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33.“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
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英国原始积累的影响 B.世界市场形成的表现C.欧洲商业革命的作用 D.荷兰殖民范围的扩大34.那时(16世纪初),宫廷生活日益变得活跃,对文化方面的兴趣增加。
宫廷成为聚集财富、资助文艺活动和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在那里生产出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
宫廷生活的“活跃”,明显受影响于A.宗教改革的冲击 B.罗马教皇的感召C.人文主义的传播 D.启蒙运动的开展35.牛顿在其《原理》序言中阐述了他探讨自然现象的方法:“从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而后从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
”自《原理》问世300以来,我们已经见证了牛顿研究方法的罕见的成功。
这说明牛顿的方法与理论A.可适用于解释和预见部分自然现象 B.体现出实验与数学计算结合的特征C.在实践中被证明它的实际价值有限 D.足以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 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6题,共135分)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
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艘韵。
t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
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一一摘编自袁刚《国会和辛亥革命》材料二民主没有精确值,只有近似值:民主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民主不是一个单选题,而是一个多选题;民主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民主的实现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此而彼的过程,毋宁说,民主“是一个连续体,一段旅程,一个正在进行着的过程”。
~一《“中国式民主”的现实逻辑与内在理路》(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中英两国“光荣革命”的法律成果。
(13分)(2)结合近代英、法、美三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12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某学者列举的“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技术成就”中的参考条目(部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参考条目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处的方框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
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
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然爆发过徐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的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度地增长。
—一白寿彝《中国通史》(1)据材料,概括武则天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6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武则天统治时期对唐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独立宣言》最重要的功能不在于提出了新的政治思想或政府理论,而是标志着美洲和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开端。
学者王希在《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一文中说,这部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宣言.充满了革命精神。
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原则。
他宣布的人人生而平等、人人享有不可转让的权利、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等原则,成为美国人的理想和信条,对美国政治生活具有经久不衰的影响。
学者李道揆也在《美国政府与政治》中认为,《独立宣言》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推动了欧洲的反封建革命,直接影响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也给拉丁关洲民族独立运动以巨大推动力。
——搞编自《美国历史文献选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种新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开端”的含义。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两位学者观点的看法。
(9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重大的政治问题一向是依靠武力加以解决的。
德意志帝国是在以武力建立的新的国际结构中最强大和最显赫的国家,但所有欧洲国家都得出了结论: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对它们的民族生存是不可或缺的。
欧洲国家在和平时期从来没有像20世纪初期那样保持如此庞大的军队。
如今,在全体青年人中实行一年、二年甚至三年的义务兵役制已经习以为常。
1914年,欧洲大陆上每一个强势国家不仅拥有一支庞大的常备军,而且在公民中间拥有数百万经过训练的后备军。
几乎没有什么人渴望战争。
除了少数几个爱采用耸人听闻手法的作家以外,所有的人都希望欧洲和平。
然而,每个人都认识到,战争总有一天会到来。
在1914年以前的那几年里,战争迟早要爆发的想法,可能使得一些国家里的某些政治家更决心去发动战争。
不管怎样,民众对未来战争的预期,连同大规模的常备军,促成了这场1914年爆发的横跨欧洲的大战。
不过,这场大战的出现也有其他的原因,包括国际同盟的连锁体系,德国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期望(这对英国早先形成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在法国则引起民族主义忧虑)以及巴尔干半岛上正如火如荼的种种冲突。
——《国际上的无政府状态》(1)根据材料,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众在战争爆发中的作用”的看法。
(6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
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如斯而已!如斯而已!——梁启超《曾文正公嘉言钞·序》材料二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在维持满清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下,一方面他要革新,即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即要恢复我们民族的固有美德。
这是曾国藩对我国近代史的伟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曾文正,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两位作者肯定了曾国藩的哪些优秀品质。
(6分)(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两位作者分别是从何种角度肯定曾国藩的,并由此谈谈你的认识。
(9分)25.C 26.C 27.B 28.A 29.B 30.B 31.D 32.B 33.C 34.C 35.A40.(1)特点:以吲会为中心;淡削协商与法制程序相结合;结束君主专制制度而代之以民主共和政体。
(9分)成果:英围颁布了《权利法案》;中国颁布了《中华民国l临时约法》。
(4分)(2)示例~:民主政治建设其柯相似性。
(3分)近代英、法、美三国逐步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政治制度.彤』=l:上代表K:卷的c义会可以行使立法权.制约政府的行政权.司法权也卡H对独立;都适当遵循了人民主权原则:都经历了不断完善f1,J长期发展过程。
(9分)示例二:民主政治建i殳具有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