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3d8eb16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1.png)
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任务,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63号),并组织了对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本次编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旨在帮助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准确核算和规范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科学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及对策,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编制完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分七个部分阐述了指南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以及报告内容。
本指南适用范围为在中国境内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作业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核算与报告的排放源类别和气体种类主要包括燃料燃烧二氧化碳(CO2)排放、火炬燃烧CO2和甲烷(CH4)排放、工艺放空CO2和CH4排放、设备泄露CH4逃逸排放、CH4回收利用量、CO2回收利用量以及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2排放。
我国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我国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988376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a.png)
我国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号召,各行业企业都需要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和管理。
我国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有不同的排放核算方法,具体可以参考下述指南:
1. 能源行业:能源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主要涉及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加工和运输等环节。
企业需要分别计算每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然后将这些排放量相加得到总排放量。
此外,企业还需要计算能源消耗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确定能源消耗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2. 工业行业:工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主要涉及制造业和采矿业等。
企业需要分别计算每个制造业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排放量。
对于采矿业,企业需要分别计算露天采矿、地下采矿和资源回收等每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然后将这些排放量相加得到总排放量。
3. 交通运输行业: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主要涉及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使用。
企业需要分别计算每种交通工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然后将这些排放量相加得到总排放量。
此外,企业还需要计算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耗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企业需要在每个季度或年度末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向相关部门提交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报告应包括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能源消耗情况等信息。
同时,企业还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029e1c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c.png)
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引言
一、核算方法
1.数据收集与整理
石油化工企业应每年对其能源使用情况、原材料消耗、产品产出及其排放因子进行数据收集,并将其整理为统一的数据报告。
2.温室气体排放计算
石油化工企业可以采用直接排放法和间接排放法两种方法进行温室气体的排放计算。
直接排放法是指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的能源使用和产出量,结合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计算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量。
间接排放法是指通过对石油化工企业的供应链进行分析,计算与企业活动相关的间接排放量。
其中包括购买电力、热能等能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3.燃烧过程与非燃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
对于燃烧过程,可以通过燃料消耗量和燃料的碳含量来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同时,根据燃烧过程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结合相应的排放因子,可以计算出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对于非燃烧过程,需要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参数,结合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进行温室气体的排放计算。
二、报告指南
1.报告内容
石油化工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注册地点、所属行业等;。
1、《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
![1、《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https://img.taocdn.com/s3/m/ab502dc7770bf78a652954b5.png)
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任务,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63号),并组织了对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本次编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旨在帮助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准确核算和规范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科学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及对策,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编制完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分七个部分阐述了指南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以及报告内容。
本指南适用范围为在中国境内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作业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核算与报告的排放源类别和气体种类主要包括燃料燃烧二氧化碳(CO2)排放、火炬燃烧CO2和甲烷(CH4)排放、工艺放空CO2和CH4排放、设备泄露CH4逃逸排放、CH4回收利用量、CO2回收利用量以及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2排放。
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47149361647d27284b7351e2.png)
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任务,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63号),并组织了对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本次编制的《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旨在帮助石油化工企业准确核算和规范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科学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及对策,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行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编制完成了《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分七个部分阐述了指南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以及报告内容。
本指南适用范围为在中国境内从事石油炼制或石油化工生产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核算与报告的排放源类别和气体种类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CO2)排放、火炬燃烧CO2排放、工业生产过程CO2排放、CO2回收利用量以及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2排放。
企业温室 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企业温室 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ff16b9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9.png)
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核算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企业的一份重要责任,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准确的核算和报告,不仅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
为了规范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和报告内容,特制定了本指南,希望能够对企业进行指导,促进温室气体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1.概述温室气体是指那些在大气中对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有吸收、透射、反射作用的气体。
常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氮氧化物(N2O)等。
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使用等方面的排放更是成为了温室效应问题的主要来源。
2.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企业温室气体核算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排放因子,即单位产品或单位能源使用量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企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1)直接测量法:通过使用高精度的仪器和设备,实时监测和测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得出准确的数据。
(2)间接测量法:通过对能源消耗和排放源进行抽样调查、统计和计算,得出温室气体排放的数量。
(3)模型计算法: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活动的数据和模型,进行数学计算和模拟,得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3.温室气体报告内容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温室气体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点:(1)企业概况和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注册位置区域、行业类别、生产规模等基本信息。
(2)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及过程:详细描述企业采用的核算方法,包括核算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参数和假设条件。
(3)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汇总:将核算得出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按照不同的气体种类进行统计汇总,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4)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分析:对企业历年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排放趋势和变化规律。
(5)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和效果评估:介绍企业实施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及其效果,并对减排措施的经济性、环保性进行评价。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d872e17df242336c1eb95e6c.png)
5
天然气低位发热值测量方法和实验室及设备仪器标准应遵循 GB/T 11062-1998《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 计算方法》的相关规定。天然气的低位发热值企业可以自行测量, 也可由燃料供应商提供,每月至少一次。天然气年平均低位发热 值由月平均低位热值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其权重为天然气月消耗 量。
生物质混合燃料发电机组以及垃圾焚烧发电机组中化石燃料 的低位发热值应参考上述燃煤、燃油、燃气机组的低位发热值测 量和计算方法。
2.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
第i种化石燃料排放因子EFi按式(4)计算。
EFi
=
CCi
× OFi
×
44 12
………………………………(4)
式中,
EFi — 第 i 种化石燃料的排放因子(吨二氧化碳/太焦)
发电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等于企业边界内化石燃料燃烧 排放、脱硫过程的排放和净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排放之和,按式
3
(1)
计算: 式中,
E = E燃烧 + E脱硫 + E电 ………………………(1)
E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吨)
E燃烧
—燃烧化石燃料(包括发电及其他排放源使用化石燃
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三、术语和定义
(1)温室气体
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的和人为的气
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4a2f6448cc17552706220818.png)
附件4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化工生产企业准确核算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或碳排放权交易策略。
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电石工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全国乙烯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分七个小节阐述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以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基本框架。
本指南考虑的排放源类别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CO2回收利用以及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排放,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以及硝酸、己二酸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d872e17df242336c1eb95e6c.png)
(2) 氧化率
燃煤机组的碳氧化率按式(6)计算。
OF煤
=1−
(G渣
× C渣 +G灰 × C灰 / η除尘 ) ×106 FC煤 × NCV煤 × CC煤
量 1%左右,因此规定碳酸盐含量以及转化率使用缺省值以简化计 算。
鉴于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是一项全新的复杂工作,本指 南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希望相关使用单位能及时予 以反馈,以便今后做出进一步的修改。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目录
一、适用范围 ................................................ 1 二、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 ...................................... 1 三、术语和定义 .............................................. 1 四、核算边界 ................................................ 3 五、核算方法 ................................................ 3
燃油低位发热值的测量方法和实验室及设备仪器标准应遵循 DL/T 567.8-95《燃油发热量的测定》的相关规定。燃油的低位发 热值按每批次测量,或采用与供应商交易结算合同中的年度平均 低位发热值。燃油年平均低位发热值由每批次燃油平均低位热值 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其权重为每批次燃油消耗量。企业使用柴油 或汽油作为燃料的低位发热值可采用附录二表 2-1 的推荐值。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d872e17df242336c1eb95e6c.png)
2
燃料中的碳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的比率。
四、核算边界
报告主体应以企业法人为界,识别、核算和报告企业边界内 所有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应避免重复计算或漏算。 如报告主体除电力生产外还存在其他产品生产活动且存在温室气 体排放的,则应参照相关行物质混合燃料发电机组以及垃圾焚烧发电机组中化石燃料 的低位发热值应参考上述燃煤、燃油、燃气机组的低位发热值测 量和计算方法。
2.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
第i种化石燃料排放因子EFi按式(4)计算。
EFi
=
CCi
× OFi
×
44 12
………………………………(4)
式中,
EFi — 第 i 种化石燃料的排放因子(吨二氧化碳/太焦)
(3)燃料燃烧排放
化石燃料与氧气进行燃烧反应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净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企业消费的净购入电力所对应的电力生产环节产生的温室气 体排放。
(5)活动水平
量化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活动量,例如各 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原材料的使用量、购入的电量等。
(6)排放因子
量化每单位活动水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系数。排放因子通 常基于抽样测量或统计分析获得,表示在给定操作条件下某一活 动水平的代表性排放率。
量 1%左右,因此规定碳酸盐含量以及转化率使用缺省值以简化计 算。
鉴于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是一项全新的复杂工作,本指 南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希望相关使用单位能及时予 以反馈,以便今后做出进一步的修改。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目录
一、适用范围 ................................................ 1 二、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 ...................................... 1 三、术语和定义 .............................................. 1 四、核算边界 ................................................ 3 五、核算方法 ................................................ 3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7e9971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2.png)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是根据中国政府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要求制定的一项相关指南。
该指南的目的是为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提供统一的核算方法和报告要求,以便准确计算和监测其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该指南主要包括六个章节,分别是引言、总则、核算范围和计量方法、报告要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示例及附件。
首先,在引言部分,该指南介绍了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为何需要制定这样的指南,并指出了指南的适用范围和基本注意事项。
在总则部分,该指南进一步明确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的目标和原则。
其中包括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制度、提高数据采集和计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核算结果的透明度等。
这些原则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使其能够在核算温室气体排放时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流程。
在报告要求部分,该指南明确了企业应向相关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报告温室气体排放的内容和形式。
其中包括报告的时间、报告的形式和报告的细节要求。
这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报告要求,使其能够按规定的方式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示例部分,该指南详细介绍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通过一个示例展示了如何进行核算和报告。
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指南提供的核算方法和报告要求。
最后,在附件部分,该指南提供了一些相关的附件,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表格和示例数据采集表。
这些附件为企业提供了方便和参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和报告。
总的来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为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提供了一套统一的核算方法和报告要求,使其能够更好地计算和监测温室气体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做出积极的贡献。
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d812c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8.png)
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概述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而天然气生产企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实施有效的管理,天然气生产企业需要对其排放进行核算和报告。
本文将介绍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以帮助企业正确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的测量和记录,并有效地减少排放量。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确定排放源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多个温室气体排放源,如天然气开采、处理、运输等环节。
企业需要准确确定所有排放源,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标识。
步骤二:测量和记录排放量对于每个排放源,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排放量的测量和记录。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传感器监测、流量计测量、抽样分析等。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并使用标准设备进行测量。
步骤三:计算温室气体排放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使用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排放法、间接排放法和辅助排放法等。
企业应根据排放源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并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步骤四:核对和校正完成排放计算后,企业应进行核对和校正,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核对和校正的方法包括数据比对、质量控制和误差修正等。
步骤五:报告和记录完成核对和校正后,企业应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将排放数据进行报告和记录。
报告和记录应包括排放源的信息、排放量的数据和计算方法等。
同时,企业还可以根据需求制定相应的报告格式和要求,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报告指南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概述报告应该以一段简短的概述开始,介绍报告的目的、范围和背景。
同时还可以包括一些企业的基本信息和排放数据的总结。
2. 数据来源和测量方法报告应明确说明数据来源和测量方法,包括测量设备的类型、测量原理和精度等。
3. 排放源信息报告应详细描述每个排放源的信息,包括排放源的名称、位置、产生的温室气体种类和数量等。
(2023)1、《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一)
![(2023)1、《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一)](https://img.taocdn.com/s3/m/8182f26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3.png)
(2023)1、《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一)2023版正式发布•中国环境保护部官网于2023年正式发布新版《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什么是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是指将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测量、计算并报告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慢气候变化速度。
新版指南新增内容•与旧版相比,新版指南增加了以下内容:1.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范围扩大至天然气生产企业。
2.更新了核算标准和方法,更加准确、科学地计算排放量。
3.增加了数据收集和分析方式,提高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效率。
4.强化了报告要求,企业需要每年向有关部门提交排放报告,并公开相关信息。
•新版指南的发布,对企业环保意识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推动中国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如何应对?•面对新版指南的发布,企业应当及时妥善处理,具体做法包括:1.了解新版指南内容,掌握核算方法和报告要求。
2.多措并举,减少排放,优化生产工艺。
3.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效水平。
4.配合政府部门,主动开展排放监测和公开报告。
•企业应当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营造绿色环保的企业形象。
总结•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能源行业跨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企业应当积极应对,践行社会责任,共同推动我国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引发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
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气增多,导致生态破坏、自然灾害等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保护地球家园、保障人类健康的必要措施。
温室气体的种类•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等多种气体。
这些气体的排放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等人类活动。
企业能够做些什么?•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1.推广能源节约和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和排放。
1《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1《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aabfba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8.png)
1《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是为了指导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准确、规范地计算和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而制定的指南。
本指南的目的是促进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与管理,为企业实施减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本指南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要求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管理。
首先,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是本指南最为重要的部分。
该方法主要包括排放源的选择与划分、排放因子的确定以及计算公式的应用等方面。
在排放源的选择与划分中,企业需要明确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并根据国际通用的划分标准对其进行区分。
排放因子的确定是指根据不同排放源的特点和数据,选择合适的排放因子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的应用则是根据排放源的特点和数据进行相应计算,得出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最后,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管理是指企业对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管理和使用。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数据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更新。
数据管理还包括数据的存档和备份,以确保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可追溯性。
总之,《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是一份为促进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准确、规范地计算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而制定的指南。
通过采用该指南所提供的核算方法和报告要求,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并向政府或相关部门提供科学、规范的排放数据,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b90586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3.png)
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一、前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温室气体排放给气候变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石油化工企业应该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本指南的目的是提供中国石油化工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的指导,以支持企业参与气候变化应对。
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1.确定排放范围:企业应确定准确的排放范围,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2.选择核算方法:企业可以选择市场基准方法、清单方法或过程基准方法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核算方法。
3.数据收集与计算:企业应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准确的排放计算。
对于直接排放,可以使用企业内部监测数据、能源消耗数据等进行计算。
对于间接排放,应考虑企业的供应链和客户使用产品的排放情况。
4.选择排放因子:在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时,应选择适当的排放因子,考虑不同能源和物质的特性。
5.核算报告:企业应编制完整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
三、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指南。
7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7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dd607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1.png)
7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一、引言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影响不可忽视。
为了有效减少石油化工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并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本文对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
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是确定和计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过程,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而言,应综合考虑生产、能源消耗、废气处理等因素进行核算。
1.生产过程排放核算: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氧化、聚合、裂解、燃烧等各种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
因此,通过分析和测量反应中化学物质的转化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
2.能源消耗排放核算:石油化工企业通常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这些能源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温室气体。
因此,通过分析和测量能源的消耗量和能源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可以对能源消耗排放进行核算。
3.废气处理排放核算:石油化工企业的废气处理设施通常需要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
因此,通过监测和测量废气处理设施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和流量,以及处理效率,可以对废气处理排放进行核算。
三、报告指南为了向石油化工企业提供正确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指南,以下列出了一些重要的报告要点和建议:1.数据收集和整理: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机制,包括收集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和废气处理等相关数据,以及核算所需的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2.排放核算方法和模型:石油化工企业应选择合适的排放核算方法和模型,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排放核算。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国际通用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和模型,如IPCC排放计算工具。
(2023)2、《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一)
![(2023)2、《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一)](https://img.taocdn.com/s3/m/e430b8e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7.png)
(2023)2、《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一)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背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之一,其中石油化工企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政府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监管。
目的《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出台,旨在规范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并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内容该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排放源分类和计算方法–排放因子数据来源和使用2.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要求–报告内容和格式–填报指南和注意事项3.监管和评估–监管措施和程序–排放量评估和考核指标实施该指南实施范围为中国境内石油化工企业,适用于所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过程。
企业需按照指南要求进行排放核算和报告,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审查。
结论《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出台,对于提高中国石油化工企业环保意识和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企业应认真学习和执行指南,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议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该指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培训和教育,让员工认识到环保对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2.完善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新能源利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参加政府组织的环保验收和审查,接受第三方的审核和评估,提高企业的公信力和可持续性。
结语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性的环保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中国政府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这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石油化工企业,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倡议,加强环保管理,推进绿色转型,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1e3061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9.png)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12.03•【文号】发改办气候[2014]2920号•【施行日期】2014.12.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对气候变化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4]29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目标,推动完成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工作任务,为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重点改革任务提供支持,我委正组织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第二批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已制定完成,现予印发,供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实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相关工作参考使用。
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我委。
特此通知。
附件:1、《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2、《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3、《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4、《中国煤炭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2014年12月3日。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202211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202211](https://img.taocdn.com/s3/m/42e798f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a.png)
附件3《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修订背景为进一步提升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数据质量,增强相关制度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组织开展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的修订工作。
在组织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地方生态环境部门、重点排放单位和专家深入参与研究的基础上,修订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以下简称核算与报告指南)。
本次修订将进一步规范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和修订要求,规范数据和信息存证要求;强化对关键参数的过程管理,合理压缩核算技术链条,科学简化参数获取方法,提高核算效率。
二、主要技术内容核算和报告指南分为正文和附录。
正文包括十四章,明确了指南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工作程序和内容、核算边界和排放源确定、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核算要求、购入电力排放核算要求、排放量计算、生产数据核算要求、数据质量控制计划、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定期报告要求、月度信息化存证支撑材料要求和信息公开要求等。
附录包括5项,明确了常用化石燃料相关参数缺省值、数据质量控制计划要求、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信息公开表、其他报告项相关参数计算方法。
三、主要修订内容(一)压缩核算技术参数链条,将供热比等5个参数从核算项中删除,仅作为报告项为避免由于技术链条过长给核算、核查及监管带来更大的难度和成本,同时为了便于后续条件成熟时开展日常监管、对比和分析数据,本次修订将“9生产数据核算要求”中供热比、供电量、供热煤(气)耗、供电煤(气)耗、供热碳排放强度、供电碳排放强度等参数从核算要求中删除,仅作为报告项用于数据交叉验证。
例如供热比的核算,修订前应依据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蒸汽、热水的流量、温度、压力、焓值等多项参数进行计量、计算得出;修订后,供热比仅按照附件E“其他报告项相关参数计算方法”报告数值,不要求进行核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任务,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63号),并组织了对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本次编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旨在帮助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准确核算和规范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科学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及对策,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编制完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分七个部分阐述了指南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以及报告内容。
本指南适用范围为在中国境内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作业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核算与报告的排放源类别和气体种类主要包括燃料燃烧二氧化碳(CO2)排放、火炬燃烧CO2和甲烷(CH4)排放、工艺放空CO2和CH4排放、设备泄露CH4逃逸排放、CH4回收利用量、CO2回收利用量以及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2排放。
四、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使用本指南的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应以最低一级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为边界,核算和报告在运营上受其控制的所有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报告主体如果除石油天然气生产外还存在其他生产活动且伴有温室气体排放的,还应参考其生产活动所属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核算并报告这些生产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企业应为排放量的计算提供相应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作为核查校验依据。
企业应尽可能实测自己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
为方便用户使用,本指南参考《2006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等文献资料,整理了一些常见化石燃料品种相关的参数和油气系统不同设施的排放因子,供不具备实测条件的企业参考使用。
鉴于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本指南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希望相关使用单位能及时予以反馈,以便今后不断修订完善。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目录一、适用范围 ............................................ 1 二、引用文件 ............................................ 1 三、术语和定义 .......................................... 2 四、核算边界 ............................................ 5 (一)企业边界 ........................................ 5 (二)排放源和气体种类 ................................ 5 五、核算方法 ............................................. 7 (一)燃料燃烧CO2排放 ................................. 9 (二)火炬燃烧排放 ................................... 12 (三)油气勘探业务温室气体排放 ....................... 16 (四)油气开采业务温室气体排放 ....................... 17 (五)油气处理业务温室气体排放 ....................... 20 (六)油气储运业务温室气体排放 ....................... 23 (七)CH4回收利用量 .................................. 26 (八)CO2回收利用量 .................................. 27 (九)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2排放 .................. 28 六、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 .................................. 30 七、报告内容 ............................................ 31 (一)报告主体基本信息 ............................... 31 (二)温室气体排放量 ................................. 31 (三)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 ......................... 32 (四)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 ......................... 32 (五)其它希望说明的情况 ............................. 32 附录一:报告格式模板 .................................... 33 附录二:相关参数缺省值 .................................. 46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
任何在中国境内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企业,均可参考本指南核算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如果除石油天然气生产外还存在其他生产活动且伴有温室气体排放的,还应参考其生产活动所属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核算并报告这些生产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二、引用文件本指南引用的文件主要包括:《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ISO 14064-1 温室气体第一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2005年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T 22723 天然气能量的测定》《GB/T 476 煤中碳和氢的测量方法》《SH/T 0656 石油产品及润滑剂中碳、氢、氮测定法(元素分析仪法)》《GB/T 1361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GB/T 8984 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三、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石油天然气生产指在陆地或海洋,对天然原油、液态或气态天然气的开采过程,包括油气勘探、钻井、集输、分离处理、存储、运输等活动。
(2)油气勘探是指为了识别勘探区域,探明油气储量而进行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及相关活动。
(3)油气开采对油藏或气藏中的原油、天然气通过油井或气井采到地面的整套工艺技术,包括井下作业、矿场集输,以及海上平台到岸上的传输、装卸和存储活动。
(4)油气处理指油气分离、原油稳定处理以及从石油或天然气中脱除杂质、水分、酸性气体等净化过程。
(5)油气储运主要指石油天然气的长距离管道输送与储存,包括海底管道、地下储气库、液化天然气进/出口站接受液化天然气、存储液化天然气、再次气化液化天然气以及把再次气化的天然气运到天然气传送或配送设施的过程。
(6)温室气体指大气层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
大气层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
《京都议定书》附件A所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分别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
本指南要求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同时核算CO2和CH4两种温室气体。
(7)报告主体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8)燃料燃烧排放指化石燃料出于能源使用目的1(9)火炬燃烧排放的有意氧化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指出于安全等目的将石油天然气生产各个业务环节的可燃废气在排放前进行燃烧处理而产生的CO2和CH4排放。
1指燃料燃烧的目的是为了给某流程提供热量或机械功。
(10)工艺放空排放指油气生产过程中除燃料燃烧和火炬排放之外,因工艺要求有意释放到大气中的废气流携带的温室气体排放。
(11)逃逸排放指非有意的、由于设备本身泄漏引起的无组织排放。
(12)CH4回收利用指报告主体将工艺放空废气流中携带的CH4加以回收利用从而免于排放到大气中的CH4。
(13)CO2回收利用由报告主体产生的、但又被回收作为生产原料自用或作为产品外供给其它单位从而免于排放到大气中的CO2。
(14)净购入电力和净购入热力隐含的CO2排放主要指报告主体在报告期内净购入的电力或热力(蒸汽、热水)所对应的生产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
(15)活动水平指报告主体在报告期内导致了某种温室气体排放或清除的人为活动量,例如各种燃料的消耗量、原料的使用量、产品产量、外购电力量、外购蒸汽量等。
(16)排放因子量化单位活动水平温室气体排放量或清除量的系数。
排放因子通常基于抽样测量或统计分析获得,表示在给定操作条件下某一活动水平的代表性排放率或清除率。
(17)碳氧化率指燃料中的碳在燃烧过程被氧化的比率,表征燃料燃烧的充分性。
四、核算边界(一)企业边界报告主体应以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为企业边界,核算和报告在运营上受其控制的所有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设施范围包括与石油天然气生产直接相关的油气勘探、油气开采、油气处理及油气储运各个业务环节的基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其中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厂区内的动力、供电、供水、采暖、制冷、机修、化验、仪表、仓库(原料场)、运输等,附属生产系统包括生产指挥管理系统(厂部)以及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职工食堂、车间浴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