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第一章名词解释与问答题答案
生理题目第一章绪论
生理题目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l.兴奋性 2.刺激 3.反应 4.兴奋 5.阈刺激6.阈值 7.绝对不应期 8.内环境 9.反射 10.负反馈二、填空题1通常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三个水平,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形式有两种,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3.刺激要引起机体产生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阈值的大小与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_________关系,阈值愈大表明组织兴奋性愈_________。
5.入体的可兴奋组织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兴奋时,其本身的兴奋性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一般需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个阶段。
7.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为_________、即_________。
8.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概括起来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9.一个完整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lO.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完成它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
三、选择题(一)A型题1.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A.反射 B反应 c.抑制 D.兴奋性 E.兴奋2.生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刺激方法是A.钳夹 B.声音 c.温度 D.电 E.光3.要检查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是否有兴奋性,用哪种刺激方法最好A.食盐 B.火柴 C.锌铜弓 D.镊子 E.光照4.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A.有效刺激 B.阈刺激 c.阈上刺激 D.阈下刺激 E.阈值5.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称为A.有效刺激 B.阈刺激 c.阈上刺激 D.阈下刺激 E.阈值6.可兴奋细胞包括A.神经细胞、肌细胞B.神经细胞、腺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D.神经细胞、骨细胞、腺细胞 E.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7.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收缩 B.分泌 c.神经冲 D.反射 E.电位变化8.欲了解肌肉兴奋性的高低,最适合的指标是A.肌肉收缩的强弱B.肌肉收缩速度的快慢c.引起肌肉收缩的刺激阈值的高低D.肌肉动作电位幅度的大小 E.动作电位传导的速度9.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A.阈电位B.动作电位c.阈强度D.强度一时间变化E.刺激频率10.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是A.相对不应期一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一低常3:07 2002-1-1 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一低常期.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11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A.基本消失 B.无限大 c.高于正常 D.稍微低于正常 E.等于正常1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应 B.适应 c.反射 D.正反馈 E.负反馈1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A.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14.在相对不应期给蛙坐骨神经一个较强的刺激使它再次兴奋,它的兴奋性将如何变化A.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低常期c.超常期一低常期一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D.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E.超常期-低常期一绝对不应期(二)B型题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反射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1.骨骼肌中的肌梭在腱反射中2.心迷走神经在窦弓反射中是3.窦神经在窦弓反射中是4.脊髓在排便反射中是 5.骨骼肌的梭外肌在腱反射中是A.正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E.条件反射6.肾动脉血压在80一180mmHg之间变动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稳定7.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8.针刺手时,手迅速缩回A.4次 B.40次 C.100次 D.200次 E.500次9.蛙的有髓神经纤维的绝对不应期为2ms,理论上它每秒最多能产生多少次兴奋10.心室肌细胞的绝对不应期为250ms,它每秒最多能产生多少次兴奋(三)C型题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1.在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中,若要引起兴奋,哪一期所需刺激的阈强度最小2.在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中,哪一期给很强的刺激也不能引起兴奋A.内环境 B.外环境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3.血浆属于4.组织液属于5.细胞内液属于6.细胞外液7消化道内的液体A.反应消失R.反射消失 c.两者都消失 D.两者都不消失8.蟾蜍被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后,将使9.脊蛙的A.正反馈 B.负反馈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10.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有11.雌激素对促性腺激素的调节有A.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12.入在进食过程中引起消化液分泌是13.听到开饭铃声产生胃液分泌是14.同心血量增加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是15.痛刺激引起肢体缩回是(四)x型题1.可兴奋细胞,共有的特征包括A.有收缩功能B.反应迅速、明显c.出现的反应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到 D.有分泌功能E.伴有电位变化2.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A.作用产生较慢B.作用范围局限c.作用产生快D.作用时间较长 E.作用精确3下列关于非条件反射的描述,错误的是A.反射弧比较固定B.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c.是后天形成的D.可随环境改变而很快建立E.数量有限4.关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说明,错误的是A.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B.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是固定的c.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非条件反射没有关系E.“望梅止渴”是非条件反射5.生理学研究中常用电刺激器,是因为它A.使用方便B.强度容易控制c.不易损伤组织D.可重复使用E 生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刺激方法是A.钳夹B.声音c.温度D.电E.光6.关于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B.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反射活动 c有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反射就一定能实现D.刺激蟾蜍的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也是一种反射活动E.去大脑动物也可发生反射活动7.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A.砂粒入眼引起眨眼B.咀嚼食物引起唾液分泌c.用硫酸刺激脊蛙脚趾引起屈腿D.用电刺激神经肌肉标本,引起肌肉收缩E.夹闭颈总动脉引起血压升高8.有关自身调节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自身调节不依靠神经系统的作用B.自身调节也不依赖体液的传送c.它足组织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D.所有的细胞和组织都存在自身调节的形式E.它的反应范围比较广泛9.自身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较小B.调节的范围比较大c.需要激素的参与D.调节的灵敏度不高E.以反射的形式进行10.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排便反射 B.排尿反射 c.肺牵张反射 D.分娩 E.减压反射11.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表述,正确的是A.组织代谢产物增加引起局部血管舒张,属于体液调节B.体液调节从属于神经调节,不能独立发挥作用c.体液调节调节代谢、生殖等,但不影响生长发育D.体液调节主要通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E.体液调节作用迅速,但不持久四、问答题1.试举例说明何谓刺激、反应与兴奋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理学考试试题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是A.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B.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C.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D.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E.疾病的表现及治疗的科学[答案]D2.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是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C.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和结构的变化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E.讨论系统器官的总体改变[答案]A3.基本病理过程是指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C.研究某个系统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E.讨论系统器官的总体改变[答案]B4.病理生理学各论是指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C.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E.讨论系统器官的病理生理学[答案]E5.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发热B.水肿C.缺氧D.心力衰竭E.代谢性酸中毒[答案]D6.病因学的研究是属于A.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B.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内容C.病理生理学各论的内容D.疾病的特殊规律E.研究生物因素如何致病[答案]A7.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A.病人B.病人和动物C.疾病D.动物实验E.发病条件[答案]DB型题A.各个疾病中出现的病理生理学问题B.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C.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D.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机制1.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的是2.基本病理过程主要研究的是3.疾病概论主要研究的是[答案]1D 2B 3CC 型题A.呼吸功能衰竭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基本病理过程包括2.系统病理生理学包括[答案]1B 2Ax 型题1.病理生理学主要从什么方面来揭示疾病的本质A功能方面B形态方面C代谢方面D细胞结构方面E超微结构方面[答案]AC2.病理生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A.临床观察B.动物实验C.流行病学调查D.病变器官形态学变化的研究E.尸体解剖[答案]A B C二、填空题1.病理生理学总论,又称疾病________。
生理学习题与答案整理版-名词解释,简答题
生理学习题与答案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internal environment(内环境)多细胞机体中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极为重要。
2Homeostasis(稳态)初指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现已扩展到各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个机体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
稳态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3nervous regulation(神经调节)多细胞生物体中通过反射活动而影响其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在人体生理功能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调节肌肉和腺体的活动。
4Reflex(反射)指在中枢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环境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
5humoral regulation(体液调节)多细胞生物体中通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主要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
它和神经调节相互补充,构成人体内两种主要的调节方式。
6Autoregulation(自身调节)组织细胞内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而是依靠自身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它对神经和体液调节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7 negative feedback(负反馈调节)在体内自动调控系统中,由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号调整控制系统的活动,使后者的输出变量朝原来相反的方向变化。
即通过反馈使某种生理活动减弱,或使某种减弱的活动增强,意义在于维持机体的稳定性。
8 positive feedback(正反馈调节)在体内自动调控系统中,由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号调整控制系统的活动,使后者的输出变量朝原来相同的方向变化。
即通过反馈使某种生理活动不断加强(或减弱)并维持于高(或低)水平,直至该活动过程结束为止。
9 feed-forward(前反馈)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中,某种干扰信息可先于反馈信息到达控制部分而纠正可能出现的控制信息偏差,因而可更快地对某种生理活动进行控制。
医学生理学1--4章习题及答案[1]
生理学1-4章习题及答案(整理)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和___ 两类。
2. 机体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有___、___和。
3.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它由___、___、___、___ 和___ 等五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 全身性体液调节B. 自身调节C. 神经调节D. 局部性体液调节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B. 反应C. 适应D. 负反馈3. 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正反馈调节D. 负反馈调节4.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 人体动脉血压相对稳定B. 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 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不断增强,从而发挥最大效应。
D. 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三、双项选择题1. 一般认为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作用缓慢B. 作用精确C. 作用持久D. 作用迅速E. 作用广泛四、多项选择题1. 反射弧组成包括A. 效应器B. 感受器C. 传出神经D. 神经中枢E. 传入神经2. 神经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发生反应比较迅速B. 作用范围比较广泛C. 作用时间较短暂D. 调节部位较准确E. 以上都对3. 体液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反应速度较缓慢B. 调节范围较局限C. 作用时间持久D. 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E. 完全不依赖于神经系统五、名词解释反射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填空题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_____ ,_____ 和_____ 。
2. 载体蛋白的特点有_____ ,_____ 和_____ 。
3. 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的特点是_____ 和_____ 。
4. 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的转运方式是_____ 和_____ ,均属于_____ 转运。
5. 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内_____ 浓度高于膜外,而细胞外_____ 浓度高于膜内。
6.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_____ 离子内流量_____ ;复极化时,_____ 离子外流量_____ 。
医学生理学1--4章习题及答案[1]
生理学1-4章习题及答案(整理)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和___ 两类。
2. 机体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有___、___和。
3.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它由___、___、___、___ 和___ 等五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 全身性体液调节B. 自身调节C. 神经调节D. 局部性体液调节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B. 反应C. 适应D. 负反馈3. 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正反馈调节D. 负反馈调节4.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 人体动脉血压相对稳定B. 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 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不断增强,从而发挥最大效应。
D. 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三、双项选择题1. 一般认为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作用缓慢B. 作用精确C. 作用持久D. 作用迅速E. 作用广泛四、多项选择题1. 反射弧组成包括A. 效应器B. 感受器C. 传出神经D. 神经中枢E. 传入神经2. 神经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发生反应比较迅速B. 作用范围比较广泛C. 作用时间较短暂D. 调节部位较准确E. 以上都对3. 体液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反应速度较缓慢B. 调节范围较局限C. 作用时间持久D. 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E. 完全不依赖于神经系统五、名词解释反射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填空题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 _____ , _____ 和 _____ 。
2. 载体蛋白的特点有 _____ , _____ 和 _____ 。
3. 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的特点是 _____ 和 _____ 。
4. 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的转运方式是 _____ 和 _____ ,均属于 _____ 转运。
5. 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内 _____ 浓度高于膜外,而细胞外 _____ 浓度高于膜内。
6.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 _____ 离子内流量 _____ ;复极化时,_____ 离子外流量 _____ 。
生理学课后习题2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2. 稳态(homeostasis)3. 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4. 反射(reflex)5.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6.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7.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二、填空题1.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
2.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
3. 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
4. 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和()。
5. 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和()。
6. 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
7. 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反馈调节。
8. 体液调节是通过()完成的。
9.急性动物实验可分为()和()实验两种方法。
10.反射弧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三、单项选择题1. 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人体()A. 细胞的生命现象B. 器官的功能活动C. 与环境的相互关系D. 体内的物理化学问题E. 正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2.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 前馈控制B. 负反馈调节C. 正反馈调节D. 体液调节E. 自身调节3. 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所产生的()A. 适应性反应B. 旁分泌反应C. 稳态反应D. 非自控调节E. 前馈调节4. 以下哪项是由负反馈调节的生理过程()A. 分娩B. 排尿反射C. 降压反射D. 小肠运动E. 血液凝固5. 体内哪种物质是不直接传递信息的A. 神经递质B. 调制物C. 内分泌激素D. 旁分泌物质E. 局部体液因素6. 内环境是指()A. 细胞外液B. 细胞内液C. 血液D. 体液E. 组织液7. 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 脑脊液B. 血浆C. 尿液D. 淋巴液E. 细胞内液8.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发出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A. 偏差信息B. 干扰信息C. 控制信息D. 反馈信息E. 自控信息9. 家兔,雄性,体重2.1kg,20%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剂量1g/kg。
生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在心舒末期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在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肾糖阈:不出现糖尿的最高血糖浓度渗透性利尿:由于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妨碍了Na+和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的现象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有效滤过压: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近点:眼在尽最大能力调节时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脊休克: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1.试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其影响因素?答:形成:前提:足够的血液充盈于心血管系统基本因素:心室射血(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辅助因素: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①缓冲血压波动②使血管内血流连续影响因素:①搏出量②心率③外周阻力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⑤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比例→小管液中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全部吸收→肾小管液渗透压↑→水的重吸收↓→尿量增加(渗透性利尿)4.简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答:①促进生长作用②促进代谢作用③应激反应5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是否可以突然停药?为什么?答:当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时,可反馈性的抑制下丘脑CRH神经元和腺垂体ACTH神经元,使CRH释放减少,ACTH合成及释放受到抑制,这种反馈称为长反馈。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外源性药物可通过长反馈抑制ACTH的合成与分泌,甚至造成肾上腺皮质萎缩,分泌功能停止。
《生理学》复习题
《生理学》复习题《生理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2.兴奋性3.阈强度4.内环境5.内环境稳态6.反射 7.反馈二.填空题1.体液是人体内总称, 在成人约占体重的﹪。
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称为,存在于细胞内的体液称为。
2.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是细胞液,内环境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机体活动调节的方式有..,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称为。
5.反馈可分为两类,在机体内为数最多的是反馈,它在维持机体内环境起重要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的基本特征A.新陈代谢B.兴奋性C.生物节律D.适应性E.生殖2.机体对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A.兴奋B.兴奋性C.抑制D.适应性E.反射3.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A.有效刺激B.阈刺激C.阈上刺激D.阈下刺激E.阈值4.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A.阈值B.动作电位C.阈电位D.反射E.反馈5.机体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B.淋巴液C.血浆D.组织液E.体液6.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保持A.恒定不变B.相对稳定C.随机多变D.绝对平衡E.以上都是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兴奋B.反应C.反馈D.反射E.抑制8.不属于反射弧的组成部分的是A.传出神经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感受器E.受体9.自身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大B.调节的范围比较大C.需要激素的参与D.调节的灵敏度不高E.以反射的形式进行10.以下哪项是由负反馈调节的生理过程A.血液凝固B.排尿反射C.体温调节D.射精E.分娩11.某患者,男,32岁。
20分钟前因车祸发生左上肢骨折而出血。
该患者急性出血后最先出现的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E.体温调节四.问答题1.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2.试述刺激引起细胞兴奋的条件。
3.试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各有何生理意义?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1.易化扩散2.主动转运3.钠泵4.受体5.静息电位6.极化7.动作电位8.阈电位9.兴奋-收缩耦联二.填空题1.细胞膜转运物质常见的方式有,,,。
生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2.兴奋性 4.阈值二、单项选择题1、下述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A.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B.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E.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下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2.反馈信息是指A.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B.受控变量的改变情况C.外界干扰的强度D.调定点的改变E.中枢的紧张性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4、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A.反射活动B.肌肉收缩C.腺体分泌D.神经冲动E.动作电位5、破坏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下列哪一种调节不能进行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分泌调节6、属于负反馈调节的过程见于A.排尿反射B.减压反射C.分娩反射D.血液凝固E.排便反射7、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周期中,哪个期内,只要是给组织阈下刺激即可产生反应: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8、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细胞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C.细胞化学成分保持恒定D.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稳定三、判断题1、绝对不应期的长短决定了组织在单位时间内产生反应的最多次数。
2、内环境稳态是保证机体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五、问答题2、机体功能调节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4、举例说明什么是正负反馈?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
4、阈值:指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四、单项选择题1、E2、B3、E4、E5、A6、B7、C8、D五、问答题:2、机体功能调节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有三种。
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其特点是调节迅速、短暂而精确。
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医学生理学1--4章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1-4章习题及答案(整理)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和___ 两类。
2. 机体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有___、___和。
3.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它由___、___、___、___ 和___ 等五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 全身性体液调节B. 自身调节C. 神经调节D. 局部性体液调节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B. 反应C. 适应D. 负反馈3. 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正反馈调节D. 负反馈调节4.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 人体动脉血压相对稳定B. 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 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不断增强,从而发挥最大效应。
D. 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三、双项选择题1. 一般认为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作用缓慢B. 作用精确C. 作用持久D. 作用迅速E. 作用广泛四、多项选择题1. 反射弧组成包括A. 效应器B. 感受器C. 传出神经D. 神经中枢E. 传入神经2. 神经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发生反应比较迅速B. 作用范围比较广泛C. 作用时间较短暂D. 调节部位较准确E. 以上都对3. 体液调节的特点包括。
A. 反应速度较缓慢B. 调节范围较局限C. 作用时间持久D. 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E. 完全不依赖于神经系统五、名词解释反射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填空题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 _____ , _____ 和 _____ 。
2. 载体蛋白的特点有 _____ , _____ 和 _____ 。
3. 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的特点是 _____ 和 _____ 。
4. 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的转运方式是 _____ 和 _____ ,均属于 _____ 转运。
5. 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内 _____ 浓度高于膜外,而细胞外 _____ 浓度高于膜内。
6.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 _____ 离子内流量 _____ ;复极化时,_____ 离子外流量 _____ 。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习题及答案
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自动控制形式称为前馈。 二、填空题 16. 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17.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 18. 组织液,血浆 19.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神经调节 20. 反射,反射弧 21. 闭环,负反馈,正反馈 22. 非自动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 23. 整体,细胞和分子,细胞生理学(普通生理学) 三、选择题 24. A 25.A 26.D 27.E 28.B 29.E 30.B 31.A 32.B 33.E 34.D 35.D 36.B 37.A 38.E 39.D 40.ABCE 41.ABC 42.ABDE 43.AB 44.ABCE 45.ABC 46.ABCDE 47.ABCD 48.ABCD 49.ABCE 四、问答题 50.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水平:即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以及 整体水平的研究。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主要研究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规律调节机制和影 响因素等,所获知识和理论称为器官生理学。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在于探索细胞及其所 含大分子的活动规律,所获知识和理论称为细胞生理学或普通生理学。整体水平的研究:以 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的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 互协调的规律。以上三个水平的研究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对于阐明生物体功能活动的 规律都是不可缺少的。 5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稳态”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一种 动态平衡,即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可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动。一方面外环境变化和细胞新 陈代谢不断破坏内环境的稳态,另一方体内的各种调节使内环境恢复平衡状态。稳态的维持 需要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可以认为机体的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物学 意义在于维持稳态。稳态被破坏,必然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活动,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2.机体对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 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对全身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其基本过程是反射。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完成的调节。体液调节
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生理学是研究①________的科学,人体生理学是研究②________的科学。
2. 生理学主要从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三个不同水平进展研究。
3. 生命的根本特征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
4. 新陈代谢过程可分为①________代谢和②________代谢两个方面。
5. 刺激引起组织发生反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
6. 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所处的①________。
它是机体与外环境进展物质交换的②__________ ;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③________的状态,称为④________。
7. 机体活动的调节方式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是④________。
8. 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①________,其构造根底称为②________。
9.根据形成的过程和条件不同,反射可以分为①_______反射和②______反射两种类型。
10.反响调节控制有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两种类型。
11.可兴奋细胞包括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_ 。
它们受刺激时易发生④________反响。
二、选择题[A型题]2. 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4.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体液调节5.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由输入信息与反响信息比拟后得出的信息称为〔〕7.破坏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以下哪一种调节将不能进展?〔〕[B型题]入口腔后,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主要属于〔〕4.全身动脉血压变动在80~180 mmHg(1 mmHg=9.806 Pa)范围内,肾血流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属于〔〕5.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属于〔〕[C型题][X型题]长D.作用很准确A.调节幅度较小B.调节范围小D.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A.反响可逆B.有波动性D.无预见性8.正反响调控的特点有〔〕A.反响不可逆B.能反复再生D.输出变量可加大反响信息A.一定范围内,心肌收缩力与其纤维初长度成正比B.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脑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C.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D.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血压可以回降E.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温保持相对恒定三、名词解释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2.稳态(homeostasis)3.反射(reflex)4.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5.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6.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7.神经-体液调节(neuro-humoral regulation)8.反响(feedback)9.正反响(positive feedback)10.负反响(negative feedback)11.调定点(set point)12.重调定(resetting)13.前馈(feedforward)四、问答题1.试比拟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作用、特点及生理意义。
生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
名字解释1、最大摄氧量: 指人体进行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率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
2、有氧耐力: 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条件代谢(糖和脂肪等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
3、真稳定状态: 在进行强度较小\运动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运动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
4、进入工作状态: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并不是一开始就达到最高水平,而是在活动开始后一段时间内逐渐提高的,这个机能水平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做进入工作状态。
5、运动性疲劳: 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承受一定时间的负荷后,机体的机能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的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6、赛前状态: 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将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程称为赛前状态。
7、超量恢复: 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8、极点: 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动员速率明显滞后于躯体神经系统,导致植物神经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的动态平衡关系失调,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的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9、第二次呼吸: 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植物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的均匀自如这中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10、准备活动: 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2.兴奋性3.内环境4.生物节律5.神经调节6.负反馈二、单项选择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为了阐明:A. 人体细胞的功能B. 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C. 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D. 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E. 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适应D.正反馈E.负反馈3.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A. 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E.负反馈4.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 收缩反应B.神经冲动C.分泌D.电位变化E.反射5.条件反射的特征是:A. 种族遗传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6.以下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是:A. 中枢B.突触C.效应器D.外周神经7.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A. 反馈信息B.控制信息C.控制系统D.受控系统8.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系统达到控制系统的信息称为:A. 控制信息B.反馈信息C.干扰信息D.参考信息E.偏差信息三、问答题1. 简述负反馈的生理意义。
2. 试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第一章绪论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新陈代谢:生物体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摄取营养物质以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不断分解自身衰老退化物质,并将其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自我更新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2. 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3. 内环境: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内环境。
4. 生物节律: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能按一定时间规律周而复始的出现,就叫节律性变化,而变化的节律就叫生物节律。
5. 神经调节:机体内许多生理功能是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完成的,称为神经调节。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6.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活动减弱,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生理学名词解释及二十八道简答题
兴奋收缩耦联:联系肌细胞电兴奋与收缩活动的中介过程。
前负荷:肌肉收缩之前所承受的负荷。
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之后所遇到的负荷或阻力。
血细胞比容:指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男:40%~50%;女:37%~48%)
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0-20mm/h。其数值可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大小。
激素:由内分泌腺(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这种化学物质叫激素。
远距分泌:大多数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的运输方式。
旁分泌:激素不经过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至邻近的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内分泌:机体内某些分泌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不经过管道而直接释放入细胞外液的过程。
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
正常人红细胞一般在0.42%的NaCl溶液中开始出现溶血;在0.35% NaCl溶液中完全溶血。
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无机盐、 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 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
(占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
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等大分子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占血浆渗透压的很小部分)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肺活量=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正常成年男:约3.5L,正常成年女:约2.5L
用力呼气量:指在一次深吸气后,用力尽快呼气,计算前3秒呼出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正常人在第1、2、3秒应分别呼出其用力肺活量的80%,96%和99%。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人体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人体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刺激2 .反应3 .阈值4.兴奋性 5 .适应性 6 .内环境7.稳态8 .反射9 .反馈三、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C)A.新陈代谢E.适应性C.内环境稳态D.生殖E.兴奋性2. 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A.阈值E.动作电位C.静息电位D.反应强度E.刺激强度3. 内环境不包括(D)A.组织液E.血浆C.淋巴液D.消化液E.脑脊液4. 内环境稳态是指(A)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E.细胞内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C.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D.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E.细胞内、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5. 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B)A.多数情况下,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系E.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C.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馈D.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馈E.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四、问答题1.何谓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答: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水平上恒定,不随外环境的变动而变化;二是这种状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在微小的波动中保持的相对恒定。
由于内环境是机体细胞所生活的环境,它既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又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产物,所以内环境的理化因素(温度、维持pH、渗透压、各种物质浓度等)的相对恒定对于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能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称为刺激。
2?刺激引起的机体的变化称为反应。
3?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
4.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为兴奋性。
5?适应性指机体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关系的功能。
6.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级临本八班一、名词解释1.是关于膜的分子结构的假说,其基本内容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因而也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2.脂溶性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3.溶液中的带电离子,借助于通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扩散,称为经通道易化扩散。
4.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通常是带电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
5.许多物质在进行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时,所需的能量并不直接来自ATP分解,而是来自Na+在膜两侧的浓度势能差,后者是钠泵利用分解ATP释放的能量建立的。
这种间接利用ATP 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6.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称为出胞,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神经细胞分泌递质等。
7.大分子物质或物质的团块(细菌、细胞碎片等)借助于与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称为入胞,如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吞噬异物等。
8.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9.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跨膜静息电位,简称静息电位。
10.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细胞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11.在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刚能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12.在一段膜上能够诱发去极化和Na+通道开放之间出现再生性循环的膜内去极化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是用膜本身去极化的临界值来描述动作电位产生条件的一个重要概念。
13.将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14.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称为等长收缩。
15.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称为等张收缩。
16.骨骼肌受到一次刺激,先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随后会出现一次机械收缩,称为单收缩。
17.每次新的收缩都出现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过程中,表现为锯齿形的收缩曲线,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18.刺激频率更高时,每次新的收缩都出现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过程中,表现为机械反应的平缓增加,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19.肌肉收缩前已存在的负荷,称为前负荷。
20.前负荷使肌肉在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的状态,使其具有一定的长度,称为初长度。
21.在肌肉开始收缩时才能遇到的负荷或阻力,称为后负荷。
22.肌肉收缩能力是指与负荷无关的、决定肌肉收缩效能的内在特性。
主要取决于肌肉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胞质内Ca2+的水平和肌球蛋白的ATP酶活性。
23.由膜的被动电学特性决定其空间分布的膜电位称为电紧张电位。
24.在乙酰胆碱作用下,终板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这一去极化的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
25.每个囊泡中储存的Ach量通常是相当恒定的,释放时是通过出胞作用,以囊泡为单位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
26.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膜内电位较膜外电位为负,这种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称为膜的极化。
27.当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
28.当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去极化或除极化。
29.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复极化。
30.在神经纤维上,其主要部分一般在0.5~2.0ms内完成,表现为一次短促而尖锐的脉冲样变化,称为峰电位。
31.很弱的刺激只引起细胞膜产生电紧张电位,当刺激稍强时,引发的去极化电紧张电位也能引起少量的Na+通道开放,在受刺激的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的去极化,与电紧张电位叠加,形成局部反应。
四、问答题253.细胞膜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1)单纯扩散,如氧和二氧化碳等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转运。
(2)经载体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等由载体介导的转运。
(3)经通道易化扩散,如Na+、K-和Ca2+ 等由通道介导的转运,与单纯扩散一样,均是被动过程。
(4)原发性主动转运,如钠泵能分解A TP使之释放能量,在消耗代谢能的情况下逆着浓度差把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把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的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
(5)继发性主动转运,如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等,与原发性主动转运不同的是这种物质转运不是直接利用分解A TP释放的能量,而是利用来自膜外Na+的高势能进行的。
(6)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神经细胞分泌递质等,属于出胞;而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吞噬异物等属于入胞。
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均为耗能过程。
254.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相同之处是,均不需要外力帮助,也不消耗能量,是一被动过程;物质只能顺浓度差和电位差净移动。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不同之处为,单纯扩散仅限于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是一种单纯的物理过程;易化扩散则是不溶于脂质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借助膜蛋白的帮助进行的,可分为:(1)经通道易化扩散:如Na+、K-和Ca2+ 等,特点为:①高速度;②离子选择性;③门控。
(2)经载体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等,特点为:①转运速率存在饱和现象;②载体与溶质的结合具有结构特异性;③结构相似的溶质经同一载体转运时有竞争性抑制。
255.钠泵是镶嵌在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分子,它本身具有A TP酶的活性,其本质是Na+-K+依赖式ATP酶的蛋白质。
作用是能分解ATP使之释放能量,在消耗代谢能的情况下逆着浓度差把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把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因而形成和保持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均衡离子分布。
其生理意义主要是: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
②钠泵活动能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
③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即Na+、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势能。
其是细胞生物电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也可供细胞的其它耗能过程利用,是其它许多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
④钠泵活动对维持细胞内pH值和Ca++浓度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⑤影响静息电位的数值。
256.根据细胞膜上感受信号物质的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可分为3类:(1)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较重要的转导途径有:受体-G蛋白-AC(腺苷酸环化酶)途径和受体-G 蛋白-PLC(磷脂酶C)途径;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的特点是:效应出现较慢、反应较灵敏、作用较广泛。
(2)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特点是:速度快、出现反应的位点较局限。
(3)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与前两种不同的是不需要G-蛋白的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各条信号转导途径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形成所谓的信号网络或信号间的串话。
257.19世纪中后期的生理学家用两栖类动物作实验时发现,电刺激神经-肌肉标本的神经或肌肉,均可引起肌肉的收缩,这种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而由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兴奋,这是生理学上最早关于兴奋性和兴奋的定义。
其中刺激是因,反应是果。
实际上所有的活细胞和组织都有某种程度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只是灵敏度和反应形式不同。
随着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研究资料的积累,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含义。
大量事实表明,各种细胞在兴奋时虽有不同的外部表现,如肌肉细胞表现为机械收缩、腺细胞表现为分泌活动等,但在受刺激处的细胞膜都有一个共同的、最先出现的动作电位,肌细胞和腺细胞的外部反应都是由其细胞膜上的动作电位触发和引起的。
所以,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受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性表现。
在近代生理学中,将兴奋性看作是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就是指产生了动作电位,或者说产生了动作电位才是兴奋。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细胞接受刺激后都能产生动作电位;凡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
一般认为,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腺细胞都属于可兴奋细胞。
258.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是膜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迅速发生的膜电位的一过性波动。
静息电位的形成原因是在安静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不均匀,其中细胞外液中的Na+、Cl-浓度比细胞内液要高;细胞内液中K+、磷酸盐离子比细胞外液多。
此外,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而对其它离子的通透性极低。
故K+能以易化扩散的形式,顺浓度梯度移向膜外,而磷酸盐离子不能随之移出细胞,且其它离子也不易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
于是随着K+的移出,就会出现膜内变负而膜外变正的状态,即静息电位。
可见,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接近于K+外流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包括峰电位和后电位,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
①峰电位的形成原因:细胞受刺激时,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由于细胞膜外高Na+,且膜内静息电位时原已维持着的负电位也对Na+内流起吸引作用→Na+迅速内流→先是造成膜内负电位的迅速消失,但由于膜外Na+的较高浓度势能, Na+继续内移,出现超射。
故峰电位的上升支是Na+快速内流造成的,接近于Na+的平衡电位。
由于Na+通道激活后迅速失活,Na+电导减少;同时膜结构中电压门控性K+通道开放,K+电导增大;在膜内电-化学梯度的作用下→K+迅速外流。
故峰电位的下降支是K+外流所致。
②后电位的形成原因:负后电位一般认为是在复极时迅速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侧附近,暂时阻碍了K+外流所致。
正后电位一般认为是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
259.用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刺激神经干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不一样,前者小于后者;同样的两种刺激分别刺激单根神经纤维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是一样的。
因为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全或无”的,外界刺激对动作电位的产生只起触发作用,膜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后,膜内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就不再决定于原刺激的大小了,故动作电位的幅度与刺激的强度无关,而是取决于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
而神经干是由许多条兴奋性不同的神经纤维组成的,所记录的是这些各不相同的神经纤维电变化的复合反应,是一种复合动作电位。
不同神经纤维的阈刺激不同,随着刺激不断增大,神经干中被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增大;当神经干中所有的神经纤维都兴奋后,再增大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再增加了,故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与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全或无”并不矛盾。
260.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相比(1)所需刺激强度不同。
局部电位是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产生的;而动作电位的产生必须阈刺激或阈上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