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73_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
测量坐标方位角计算汇总
测量坐标方位角计算汇总在现代测量仪器和技术的支持下,测量坐标方位角变得更加准确和方便。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测量坐标方位角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一、方位角的定义和表示方式方位角是指从参考方向(通常是北方向)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到目标物体的方向所需要的角度。
在地理坐标系统中,通常使用度数来表示方位角。
例如,0度表示正北方向,90度表示正东方向,180度表示正南方向,270度表示正西方向。
方位角通常用数字表示,也可以用度分秒来表示。
度分秒是一种用时分秒来度量角度的表示方法。
例如,45度可以表示为45°,也可以表示为45°00’00’’。
二、测量坐标方位角的方法1.罗盘法:罗盘法是一种使用磁罗盘测量方位角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地球的磁场方向作为参考,通过测量磁罗盘的指针指向来确定目标物体的方位角。
罗盘法的精度通常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需要进行磁偏角的校正。
2.GPS测量法: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使用卫星信号测量位置和方向的技术。
通过接收多个卫星信号并计算其相对位置,可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和方位角。
GPS测量法具有高精度和实时性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地理测量和导航领域。
3.光电测量法:光电测量法利用光线来测量目标物体的方位角。
该方法通过测量光线从光源到目标物体的传播方向和角度来确定方位角。
光电测量法通常需要专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光电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
三、测量坐标方位角的计算方法和公式1.方位角的计算可以根据物体在地理坐标系统中的坐标值进行计算。
假设目标物体的坐标为(X1,Y1),参考点的坐标为(X0,Y0)。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如下:方位角 = atan2(Y1 - Y0, X1 - X0)其中,atan2函数是反正切函数,可以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纬度差和经度差得到方位角。
2.方位角的计算还可以根据目标物体在地图上的距离和方向进行计算。
假设目标物体与参考点的距离为D,目标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方向为A。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好嘞,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的文章:在咱们学习测量和地理相关知识的时候,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家伙。
就好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咱们打开准确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大门。
先来说说啥是坐标方位角。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大地图前面,地图上有好多点,从一个点指向另一个点的那个角度,就是坐标方位角啦。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就像是一个解题的小窍门。
比如说,在一个测量工作中,咱们知道了 A 点到 B 点的方位角,然后又知道了 B 点到C 点的方位角,那怎么算出 A 点到 C 点的方位角呢?这时候推算公式就派上用场啦!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学校组织的实地测量活动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分成小组,拿着测量仪器,在校园里的一片空地上进行测量。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负责测量几个特定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当时,我们好不容易测好了 A 点到 B 点的方位角,又接着测了 B 点到 C 点的。
可等到要算 A 点到 C 点的方位角时,大家都有点懵了。
“哎呀,这可咋办呀?”一个小伙伴着急地挠挠头。
我静下心来,想起了老师讲过的坐标方位角推算公式。
“别慌,咱们按照公式来!”我说道。
然后,我带着大家一步一步地套用公式。
先把之前测量得到的数据整理好,再按照公式的步骤进行计算。
这过程中,有小伙伴不小心把数据写错了,又得重新再来。
但大家都没有放弃,一直在互相鼓励。
终于,我们算出了 A 点到 C 点的坐标方位角,那一刻,大家都开心得跳了起来。
那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真的是太棒了!说回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它其实并不复杂,只要记住几个关键的步骤就行。
首先,要明确前后两个方位角的关系,是左角还是右角。
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对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比如说,如果是左角,那公式就是:后一坐标方位角 = 前一坐标方位角 + 180° - 左角。
要是右角呢,公式就是:后一坐标方位角 = 前一坐标方位角 + 右角 - 180°。
测量坐标方位角公式
测量坐标方位角公式引言坐标方位角是地理测量中常用的一个概念,用于描述一个点相对于参考方向的角度。
测量坐标方位角是确定一个点相对于某一基准点的相对位置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测量坐标方位角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坐标方位角的定义坐标方位角可以理解为从参考方向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以度数或弧度表示。
参考方向通常以正北或正东为基准,具体取决于实际应用场景。
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至360°或0至2π弧度。
坐标方位角的计算要计算一个点相对于参考方向的方位角,需要知道两者之间的水平方向角和距离。
水平方向角是指从参考方向到目标点方向的角度。
公式下面是计算坐标方位角的公式:方位角 = atan2(y2 - y1, x2 - x1) * 180 / π其中,(x1, y1)是参考点的坐标,(x2, y2)是目标点的坐标,atan2是求反正切的函数,π是数学常量π。
计算步骤1.确定参考点和目标点的坐标(x1, y1)和(x2, y2);2.计算水平方向角,即参考点指向目标点的角度。
可以借助数学库或计算工具来计算反正切;3.使用公式计算坐标方位角,将水平方向角转换为度数。
示例假设有一个参考点A的坐标为(2, 3),目标点B的坐标为(5, 7)。
我们来计算点B相对于点A的坐标方位角。
1.点A的坐标为(2, 3),点B的坐标为(5, 7);2.计算水平方向角:atan2(7 - 3, 5 - 2) = atan2(4, 3)≈ 51.34°;3.使用公式计算坐标方位角:51.34°。
因此,点B相对于点A的坐标方位角约为51.34°。
结论测量坐标方位角是地理测量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计算水平方向角和距离,我们可以轻松计算出点相对于参考方向的方位角。
在实际的地理测量和导航应用中,坐标方位角的计算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确定物体或位置相对于参考点的方向关系。
以上是测量坐标方位角的公式和计算方法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
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磁坐偏角)。
方位角是卫星接收天线,在水平面上转0°-360°。
设定方位角时,抛物面在水平面上左右移动。
方位角(方位角,缩写为Az)是用于测量平面中物体之间的角度差的方法之一。
它是从点的北方向顺时针方向和目标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
一、计算方法1、按给定的坐标数据计算方位角αBA、αBPΔxBA=xA-xB=+123.461m;ΔyBA=yA-yB=+91.508m;由于ΔxBA>0,ΔyBA>0;可知αBA位于第Ⅰ象限,即αBA=arctg=36°32'43.64";ΔxBP=xP-xB=-37.819m;ΔyBP=yP-yB=+9.048m;由于ΔxBP<0,ΔyBP>0;公式计算出来的方位角,可知αBP位于第Ⅱ象限。
αBP=180o-α=180o-arctg=180o-13o27'17.33"=166°32'42.67";此外,当Δx<0,Δy<0;位于第Ⅲ象限,方位角=180°+arctg;当Δx>0,Δy<0;位于第Ⅳ象限,方位角=360°-arctg。
2、计算放样数据∠PBA、DBP∠PBA=αBP-αBA=129°59'59.03"。
3、测设时,把经纬仪安置在B点,瞄准A点,按顺时针方向测设∠PBA,得到BP方向,沿此方向测设水平距离DBP,就得到P点的平面位置。
当受地形限制不便于量距时,可采用角度交会法测设放样点平面位置上例中,当BP间量距受限时,通过计算测设∠PAB、∠PBA来定P点。
根据给定坐标计算∠PAB;ΔxAP=xP-xA=-161.28m;ΔyAP=yP-yA=-82.46m;αAP=180°+arctg=207°4'47.88";又αAB=180°+αBA=180°+36°32'43.64"=216°32'43.64";∠PAB=αAB-αAP=9°27'55.76"。
角度、坐标测量计算公式细则
计算细则1、坐标计算:X1=X+Dcosα,Y1=Y+Dsinα。
式中 Y、X为已知坐标,D为两点之间的距离,Α为方位角。
2、方位角计算:1)、方位角=tan=两坐标增量的比值,然后用计算器按出他们的反三角函数(±号判断象限)。
2)、方位角:arctan(y2-y1)/(x2-x1)。
加减180(大于180就减去180(还大于360就在减去360)、小于180就加180 如果x轴坐标增量为负数,则结果加180°。
如果为正数,则看y轴的坐标增量,如果Y轴上的结果为正,则算出来的结果就是两点间的方位角,如果为负值,加360°。
S=√(y2-y1)+(x2-x1),1)、当y2-y1>0,x2-x1>0时;α=arctan(y2-y1)/(x2-x1)。
2)、当y2-y1<0,x2-x1>0时;α=360°+arctan(y2-y1)/(x2-x1)。
3)、当x2-x1<0时;α=180°+arctan(y2-y1)/(x2-x1)。
再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算距离(根号下两个坐标距离差的平方相加)。
拨角:arctan(y2-y1)/(x2-x1)1、例如:两条巷道要互相平行掘进的话,求它们的拨角:方法(前视边方位角减后视边方位)在此后视边方位要加减180°,若拨角结果为负值为左偏“逆时针”(+360°就可化为右偏,正值为右偏“顺时针”。
2、在图上标识方位的方法:就是导线边与Y轴的夹角。
3、高程计算:目标高程=测点高程+?h+仪器高—占标高。
4、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换算:(直角坐标用坐标增量表示;极坐标用方位角和边长表示) 1)、坐标正算(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及该点至未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计算未知点坐标方位角,知A(Xa,Ya)、Sab、αab,求B(Xa,Ya)解:?Xab=Sab×COSαab 则有Xb=Xa+?Xab?Yab=Sab×SINαab Yb=Ya+?Yab2)、坐标反算,已知两点的坐标,求两点的距离(称反算边长)和方位角(称反算方位角)的方法已知A(Xa,Ya)、B(Xb,Yb),求αab、Sab。
坐标方位角通用计算公式
坐标方位角通用计算公式收稿日期:2007210218作者简介:王红芳(19802),女,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焦作 454001张保亮(19802),男,助理工程师,新乡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河南新乡 453000王红芳 张保亮摘 要:通过理论推导,提出一种更简洁、实用的距离和方位角计算新方法,使其成为真正利用坐标增量求得“真”方位角的实用通式,并能够实现象限自动判断,该坐标方位角通用计算公式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坐标,方位角,计算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近期有关坐标方位角计算的文章不断涌现,且各具特色,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和方法进行了探讨[123]。
其中文献[1]和[2]在自动判断象限方面作了研究,文献[3]结合计算器的特点,在简易实用方面进行了阐述。
但是文献[1]和[2]的公式比较繁琐,文献[3]仅适合计算器,适用范围小。
从自动判断象限、计算机和计算器的特点两方面入手,根据理论推导,给出用arctan (X )计算坐标方位角更简洁的改进公式和计算器及计算机程序设计。
1 方位角计算问题的统一模型设有一直线AB ,如图1所示,A 点坐标(X A ,Y A ),B 点坐标(X B ,Y B ),现推导求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αAB 公式。
ΔX AB =X B -X A ,ΔY AB =Y B -Y A ,β=arctan (ΔX AB /ΔY AB ),为方便书写以下皆省略下标。
1)当α在第一象限时ΔY >0,β>0,α=90°-β=180°-(90°+β)=180°-90°-β=180°-90°sgn (ΔY )-β。
2)当α在第二象限时ΔY >0,β<0,α=180°-γ=180°-(90°+β)=180°-90°-β=180°-90°sgn (ΔY )-β。
测量方位角计算公式
测量方位角计算公式测量方位角是指通过其中一种方法求得一些目标物体相对于指定基准方向的角度。
方位角通常使用度数表示,以正北方向为基准,沿顺时针方向递增,范围为0到360度。
测量方位角在地理导航、测量工程、天文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计算方位角的公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方位角 = atan((E - E0) / (N - N0))其中,E、N为目标物体的东北坐标,E0、N0为基准点的东北坐标。
该公式适用于平面坐标系。
2. 方位角 = atan2(E - E0, N - N0)其中,E、N为目标物体的东北坐标,E0、N0为基准点的东北坐标。
该公式适用于平面坐标系,可以通过atan2函数直接得到方位角,避免了先计算斜率再反求角度的过程。
3. 方位角= atan((sin(ΔL) * cos(L2)) / (cos(L1) * sin(L2) - sin(L1) * cos(L2) * cos(ΔL)))其中,ΔL为目标物体经度减去基准点经度的差值,L1、L2分别为目标物体和基准点的纬度。
该公式适用于地理坐标系。
4. 方位角= arc tan((sin(Δλ) * cos(φ2)) / (cos(φ1) *sin(φ2) - sin(φ1) * cos(φ2) * cos(Δλ)))其中,Δλ为目标物体经度减去基准点经度的差值,φ1、φ2分别为目标物体和基准点的纬度。
该公式适用于地理坐标系,常用于计算大地方位角。
这些公式的推导及原理比较复杂,涉及到三角学和二元一次方程等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使用现成的工具或软件来计算方位角,如地图软件、GPS定位设备等。
这些工具会自动计算目标物体相对于基准方向的角度,准确性高、方便快捷,可以满足大部分测量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方位角是基于特定坐标系的,不同坐标系的方位角计算公式可能有所不同。
另外,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使用平面坐标系进行测量会引入一定的误差,尤其是在较长的距离范围内。
方位角计算公式范文
方位角计算公式范文方位角是指物体或目标相对于参考点的方向,通常以度数或弧度来表示。
计算方位角可以使用三角函数来完成。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参考点位置被设置为原点(0,0),目标点的位置被表示为(x,y)。
方位角定义为从参考点到目标点的射线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
为了计算方位角,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方位角 = arctan(y / x)```其中,arctan是反正切函数。
然而,上述公式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无法区分出目标点在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与目标点在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方位角= arctan(y / x) + 180°,如果x < 0 且 y > 0方位角= arctan(y / x) + 360°,如果x < 0 且 y < 0```如果使用弧度来表示方位角,上述公式可以稍作修改。
以上是计算平面上的方位角的基本公式,可以通过编程语言或数学软件来实现。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使用Python语言来计算方位角。
```pythonimport mathdef calculate_azimuth(x, y):if x == 0 and y == 0:return 0azimuth = math.degrees(math.atan(y / x))if x < 0 and y > 0:azimuth += 180elif x < 0 and y < 0:azimuth += 360return azimuthx = float(input("请输入目标点的x坐标:"))y = float(input("请输入目标点的y坐标:"))azimuth = calculate_azimuth(x, y)print("目标点的方位角为:", azimuth, "度")```以上代码通过输入目标点的坐标,计算出该目标点的方位角,并将结果以度数形式输出。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已知方位角+水平角大于540°-540°)已知方位角+水平角±180°=方位角坐标增量的计算方法:平距×COS方位角=△X坐标增量平距×Sin方位角=△Y坐标增量坐标的计算方法:已知X坐标±△X坐标增量=X坐标已知Y坐标±△Y坐标增量=Y坐标高差、平距的计算方法:斜距×Sin倾角=高差斜距×COS倾角=平距高差÷Sin倾角=斜距平距÷cos已知度分秒=斜距高程的计算方法:已知高程-仪器高+前视高±高差=该点的顶板高差原始记录计算方法:前视-后视相加÷2=水平角(前视不够-后视的+360°再减)后视 00°00′00″ 180°00′09″前视92°49′02″272°49′13″水平角= 92°49′03″实测倾角:正镜-270°倒镜-90°(正、倒镜相加-360°)实例: 110°30′38″-90°= 00°30′38″实例: 270°30′38″-270°= 00°30′38″激光的计算方法:两点的高程相减:比如:5点高程1479、479-4点高程1471、052 = 8、427 两点之间的平距:60、673×tan7°19′25″=7、7988、427-7、797=0、629(上山前面的点一定高于后面的点,所以前面的点减后面的点)测量:1、先测后视水平角:归零,倒镜180°不能误差15′2、前视:先测水平角并读数记录,然后倒镜测倾角,水平角、平距、斜距、高差、量出仪器高,前视量出前视高。
要求方位角-已知方位角±180°=拨角方位画两千的图:展点用0.6正好.倾角的计算方法:180°以下的-90°270°-超过180°的两点的高差除平距按tan=倾角比如:2点1500、026-6点1484、096=15、932点~6点平距=127、8315、93÷127、83=接按第二功能键、接按tan接按=接按度分秒键完事。
坐标及方位角计算
坐标及方位角计算1.坐标计算:坐标通常使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经度是指东西方向上的角度,纬度是指南北方向上的角度。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参考点作为原点。
通常使用地球上的一些特定位置作为参考点,比如本初子午线(0°经度)和赤道(0°纬度)交汇处。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测量仪器(如GPS接收器)或地图上的标记点来确定我们要计算的点的经度和纬度。
然后,根据参考点的经纬度和所测点的相对位置,可以计算得到所测点的经纬度。
例如,假设参考点的经度为120°,纬度为30°,我们测量得到特定点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为10°以东,20°以南。
那么该点的经度就是120°+10°=130°,纬度就是30°-20°=10°。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坐标时,经度通常是由0°到180°(东经为正,西经为负),纬度通常是由0°到90°(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2.方位角计算:方位角是指从一个点沿着大圆线(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径)到达另一个点的角度。
方位角通常用度数或方向(如北、东、南、西)来表示。
计算方位角的方法因地理坐标系的选择而异。
最常见的地理坐标系是大圆坐标系。
在大圆坐标系中,方位角可以根据两点的经纬度计算得到。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首先,将两点的经纬度转换为弧度表示。
经度的转换公式是经度(弧度)=经度(度数)×π/180,纬度的转换公式也是类似的。
-然后,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方位角:方位角= atan2(sin(Δλ) * cos(φ₂), cos(φ₁) * sin(φ₂) -sin(φ₁) * cos(φ₂) * cos(Δλ))其中,Δλ表示两点经度的差值,φ₁和φ₂分别表示两点的纬度。
例如,假设我们要计算从点A(经度120°,纬度30°)到点B(经度130°,纬度40°)的方位角。
角度坐标测量计算公式细则
角度坐标测量计算公式细则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计算细则1、坐标计算:X1=X+Dcosα,Y1=Y+Dsinα。
式中 Y、X为已知坐标,D为两点之间的距离,Α为方位角。
2、方位角计算:1)、方位角=tan=两坐标增量的比值,然后用计算器按出他们的反三角函数(±号判断象限)。
2)、方位角:arctan(y2-y1)/(x2-x1)。
加减180(大于180就减去180(还大于360就在减去360)、小于180就加180如果x轴坐标增量为负数,则结果加180°。
如果为正数,则看y轴的坐标增量,如果Y轴上的结果为正,则算出来的结果就是两点间的方位角,如果为负值,加360°。
S=√(y2-y1)+(x2-x1),1)、当y2-y1>0,x2-x1>0时;α=arctan(y2-y1)/(x2-x1)。
2)、当y2-y1<0,x2-x1>0时;α=360°+arctan(y2-y1)/(x2-x1)。
3)、当x2-x1<0时;α=180°+arctan(y2-y1)/(x2-x1)。
再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算距离(根号下两个坐标距离差的平方相加)。
拨角:arctan(y2-y1)/(x2-x1)1、例如:两条巷道要互相平行掘进的话,求它们的拨角:方法(前视边方位角减后视边方位)在此后视边方位要加减180°,若拨角结果为负值为左偏“逆时针”(+360°就可化为右偏,正值为右偏“顺时针”。
2、在图上标识方位的方法:就是导线边与Y轴的夹角。
3、高程计算:目标高程=测点高程+h+仪器高—占标高。
4、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换算:(直角坐标用坐标增量表示;极坐标用方位角和边长表示)1)、坐标正算(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及该点至未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计算未知点坐标方位角,知A(Xa,Ya)、Sab、αab,求B(Xa,Ya)解:Xab=Sab×COSαab 则有Xb=Xa+XabYab=Sab×SINαab Yb=Ya+Yab2)、坐标反算,已知两点的坐标,求两点的距离(称反算边长)和方位角(称反算方位角)的方法已知A(Xa,Ya)、B(Xb,Yb),求αab、Sab。
方位角及坐标计算
方位角及坐标计算公路工程各点方位角及坐标计算公式(一)各点方位角计算:1、第一直线段(k0~zh):f=arctgδy/δx备注:直线方位角必须考量象限角就可以厘定恰当线路迈向2、第一缓解曲线段(kzh~khy):δ1=(k0-kzh)2/(2rlh)×180/π3、圆曲线段(khy~kyh):δ2=[2(k0-kzh)-lh]/2r×180/πδ2=(khy-kzh)/2r×180/π+(k0-khy)/r×180/π无缓和曲线时:δ2=(k0-khy)/r×180/π(即圆曲线圆心角)4、第二缓和曲线段(kyh~khz):δ3=(khz-k0)2/(2rlh)×180/π5、第二直线段(khz~kzh):f±α(左偏时f-α,右偏时f+α)备注:k0――排序点的程α――曲线交点偏角lh――缓和曲线长(注意有时第一和第二缓和曲线长不一样)(二)各点坐标计算xzh=xjd-t?cosfxhz=xjd+t?cos(f±α)yzh=yjd-t?sinfyhz=yjd+t?sin(f±α)1、第一直线段:x=xzh+(k0-kzh)?cosf中桩y=yzh+(k0-kzh)?sinfx边=x中±b?cos(f-δ)边桩y边=y中±b?sin(f-δ)备注:b――中桩至所求点的距离(左幅时为+b,右幅时为-b,当设计轴线与线路不横向时b取斜短,即b/sinδ)设计轴线线路方向。
bδ图s-12、第一缓和曲线段:xx=xzh-y′?sinθ+x′?cosθxx′x′中桩′y=yzh+y′?cosθ+x′?sinθyzhyθhzx边=x中±b?cos(f+μδ1-δ)hyyh边桩y边=y中±b?sin(f+μδ1-δ)jdy′注:(本公式只适用与图s-2线形)图s-2μ――曲线左转为-1,右转为+1θ――线路方位角与y轴所缠的锐角,见到图s-2y′=l-l5/(40r2lh2);x′=l3/(6rlh)-l7/(336r3lh3);(r―圆曲线半径,l―缓解曲线就任一点至曲线起点长度)3、圆曲线段:x=xhy+2r?sinφ?cos(f+μ(ξ+φ))中桩y=yhy+2r?sinφ?s in(f+μ(ξ+φ))x边=x中±b?cos(f+μδ2-δ)边桩y边=y中±b?sin(f+μδ2-δ)备注:φ=(k0-khy)/2r×180/π;ξ=(khy-kzh)/2r×180/π4、第二缓解曲线段:x=xhz-y′?sinθ+x′?cosθ中桩y=yhz-y′?cosθ-x′?sinθx边=x中±b?cos(f+μδ1-δ)边桩y边=y中±b?sin(f+μδ1-δ)注:1、本公式只适用于与图s-2线形,其他线形可以根据本线形公式转换2、式中符号与第一缓解曲线意义相同3、注意有时第一缓和曲线长和第二缓和曲线长不一样4、第二直线段:x=xhz+(k0-khz)?cos(f±α)中桩y=yhz+(k0-khz)?sin(f±α)x边=x中±b?cos(f±α-δ)边桩y边=y中±b?sin(f±α-δ)备注:f――第一直线段的方位角(三)用casiofx-4500p计算已知坐标点在线路上的里程和距中线距离1、直线段(已知坐标x、y)pol(x-xhz,y-yhz):k=v?cos(f-w)+khzb=v?sin(f-w)备注:1、在fx-4500p中计算结果取走变量储存区v和w,必须表明储存区内容时按rclv、w键。
测量坐标方位角怎么算
测量坐标方位角怎么算在测量领域中,坐标方位角是一种用来表示物体相对于某一基准方向的角度。
它在地理测量、天文测量以及其他许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测量坐标方位角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定位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本文将简要介绍测量坐标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1. 坐标方位角的定义坐标方位角是从基准方向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以度(°)为单位。
在测量中,我们通常使用北方作为基准方向,将其定义为0°或360°。
其他方向相对于北方的角度从0°到360°之间进行测量。
2. 坐标系的选择在计算坐标方位角之前,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坐标系。
常用的坐标系包括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使用直角坐标轴(x、y、z轴)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而极坐标系则使用径向和角度来表示。
3. 测量坐标方位角的步骤和公式测量坐标方位角的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基准方向,通常选择北方作为基准方向,定义为0°或360°。
步骤2:将物体的位置表示为坐标(x,y)或(r,θ),根据所选择的坐标系。
步骤3: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坐标方位角:•在直角坐标系中,可以使用反正切函数(atan2)来计算坐标方位角。
公式如下:方位角(θ) = atan2(y, x)•在极坐标系中,坐标方位角直接等于角度(θ)。
4. 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坐标方位角的计算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示例来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物体的位置坐标为(3,4),我们想计算该物体相对于北方的坐标方位角。
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有:方位角(θ) = atan2(4, 3)根据计算得到的结果,θ的值约为53.13°。
5. 总结测量坐标方位角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通过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并运用相应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相对于基准方向的角度。
这种技术在地理测量、天文测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希望本文对于理解测量坐标方位角的计算方法有所帮助,并能在相关测量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地基本公式
计算坐标与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中,坐标和坐标方位角是必不可少的概念。
坐标是指一个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通常用经度和纬度表示。
坐标方位角则是指起点到终点方向的角度,通常以真北为基准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计算坐标和坐标方位角的基本公式。
坐标的基本公式地球的形状首先,要理解地球的形状对坐标计算的影响。
地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形,而是略带扁平的椭球体。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椭球体的参数来计算坐标。
经纬度坐标转换经纬度是通常用来表示地球上一个点位置的方法。
经度是指一个点距离本初子午线的角度,通常用东经和西经表示。
而纬度则是指一个点距离赤道的角度,通常用北纬和南纬表示。
当需要进行坐标转换时,我们需要将经纬度坐标转换为特定椭球体上的三维坐标。
这个过程是通过将经纬度转换为弧度来实现的。
转换公式如下:x = (N+h) \\cos \\phi \\cos \\lambday = (N+h) \\cos \\phi \\sin \\lambdaz = \\biggl(\\frac{b^2}{a^2} N + h \\biggr) \\sin \\phi其中,a是椭球体的长轴半径,b是短轴半径。
N是法向半径,表示在给定经度和纬度下,一个地球表面上点到地球中心的距离。
h是该点离椭球体层面的高度。
当h为0时,这些公式计算的是大地坐标系中的点。
当h非0时,这些公式计算的是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三维坐标。
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一种椭球体坐标系,用于在地球表面上描述点的位置。
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可以表示为一个点处于一个正常椭球体上的高度,加上该点的经纬度。
当我们知道两个点的坐标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d = \\sqrt{(x_2 - x_1)^2 + (y_2 - y_1)^2 + (z_2 - z_1)^2}其中,(x1, y1, z1)和(x2, y2, z2)是两个点的坐标。
d是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方位角计算万能公式
方位角计算万能公式先计算出坐标增量:dX=Xb-XadY=Yb-YadY=dY+1E-10 为了使除数不为零而加一个很小的数方位角计算万能公式:Az=pi * (1-Sgn(dY)/2)-Atn(dX / dY)单位为弧度 Az=Az * 180 /pi 单位为度此公式计算无需判断象限,只需在值小于0时加上360即可!其中,sgn()为求符号函数,若dX<0时其值为-1,dX>0时为1,dX=0时为0。
使用此公式不用判断所在象限,直接将坐标增量代入即可求出方位角值,在用计算器编程时若没有SGN()函数可自行判断并用一个变量代替!VBA代码:'方位角计算函数 Azimuth()'Sx为起点X,Sy为起点Y'Ex为终点X,Ey为终点Y'Style指明返回值格式'Style=-1为弧度格式'Style=0为“DD MM SS”格式'Style=1为“DD-MM-SS”格式'Style=2为“DD°MMˊSS''”格式'Style=其它值时返回十进制度值Function Azimuth(Sx As Double, Sy As Double, Ex As Double, Ey As Double, Style As Integer)Dim DltX As Double, DltY As Double, A_tmp As Double, Pi As DoublePi = Atn(1) * 4 '定义PI值DltX = Ex - SxDltY = Ey - Sy + 1E-20A_tmp = Pi * (1 - Sgn(DltY) / 2) - Atn(DltX / DltY) '计算方位角A_tmp = A_tmp * 180 / Pi '转换为360进制角度Azimuth = Deg2DMS(A_tmp, Style)End Function'转换角度为度分秒'Style=-1为弧度格式'Style=0为“DD MM SS”格式'Style=1为“DD-MM-SS”格式'Style=2为“DD°MMˊSS''”格式'Style=其它值时返回十进制度值Function Deg2DMS(DegValue As Double, Style As Integer) Dim tD As Integer, tM As Integer, Ts As Double, tmp As DoubletD = Int(DegValue)tmp = (DegValue - tD) * 60tM = Int(tmp)tmp = (tmp - tM) * 60Ts = Round(tmp, 1)select Case StyleCase -1 '返回弧度Deg2DMS = DegValue * Atn(1) * 4 / 180Case 0Deg2DMS = tD & ' ' & Format(tM, '00') & ' ' & Format(Ts, '00.0')Case 1Deg2DMS = tD & '-' & Format(tM, '00') & '-' & Format(Ts, '00.0')Case 2Deg2DMS = tD & '°' & Format(tM, '00') & 'ˊ' & Format(Ts, '00.0') & ''''Case ElseDeg2DMS = DegValueEnd SelectEnd FunctionFunction pol(AX As Double, AY As Double, Bx As Double, By As Double) As Stringpol = Azimuth(AX, AY, Bx, By, 2) & ' ' & Distance(AX, AY, Bx, By, 3)End FunctionFunction rec(alpha As String, dist As Double) As StringDim Alpha_Rad As DoubleAlpha_Rad = StringToRad(alpha)rec = 'dx:' & Round(Cos(Alpha_Rad) * dist, 3) & ' dy:' & Round(Sin(Alpha_Rad) * dist, 3)End FunctionFunction StringToRad(strAz) '将字符串格式方位角转换成弧度格式Dim azSubStrIf strAz <> '' ThenazSubStr =Split(strAz, '-')If UBound(azSubStr) = 2 ThenStringToRad = (azSubStr(0) + azSubStr(1) / 60 + azSubStr(2) / 3600) * Atn(1) * 4 / 180ElseStringToRad = 0End IfElseStringToRad = 0 End IfEnd Function。
坐标方位角反算公式
坐标方位角反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坐标方位角反算公式”的文章:在我们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奇妙世界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看似复杂但又充满魅力的公式。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坐标方位角反算公式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
先来说说啥是坐标方位角反算公式。
简单来讲,它就是帮我们在知道两个点的坐标之后,算出这两点之间连线的方位角的工具。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别担心,咱们来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出去旅行,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
我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手里拿着地图,想要去一家特别有名的小吃店。
地图上标着我所在的位置 A 和小吃店的位置 B 的坐标。
这时候,坐标方位角反算公式就派上用场啦!就像我们在数学课本里遇到的那些题目一样,通过坐标方位角反算公式,我能算出从我的位置到小吃店的方向角度。
这样我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心里特有底。
那这个公式到底咋用呢?其实也不难。
假设我们有两个点,点 P1 的坐标是(x1, y1),点 P2 的坐标是(x2, y2),那它们之间的坐标方位角α就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公式来计算:α = arctan((y2 - y1) / (x2 - x1))不过这里要注意哦,如果(x2 - x1)等于 0 ,那就得另外考虑啦。
这就好比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特殊情况,得灵活应对。
在实际运用中,这个公式可帮了大忙。
比如说建筑工人在盖大楼的时候,要确定不同位置之间的角度关系,保证大楼稳稳当当;或者是导航软件给咱们规划路线,也得靠这个公式来算出最佳的行走方向。
再想想,如果没有这个公式,那得多麻烦呀!就像我那次在陌生城市里,如果没有它,我可能就得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说不定还找不到我心心念念的小吃店呢。
而且,这个公式也不仅仅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有用,它还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在推导和运用这个公式的过程中,我们得仔细思考,认真计算,不能有一点马虎。
这就像我们在搭积木,每一块都要放对位置,才能搭出漂亮的城堡。
总之,坐标方位角反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就能在很多时候派上大用场。
坐标方位角计算范文
坐标方位角计算范文坐标方位角是地理学中常用的一个概念,用来表示一个点相对于另一个点的位置。
它是由水平方向的角度和垂直方向的角度组成的。
在地理学中,方位角的计算对于导航、地图绘制等工作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坐标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两个点的坐标。
假设第一个点的坐标为(x1,y1),第二个点的坐标为(x2,y2)。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水平方向的角度:θ = arctan((y2-y1)/(x2-x1))其中,arctan是反正切函数,可以使用计算器或数学函数库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分母为零的情况。
当x2等于x1时,水平方向的角度应该为90度或270度,具体取决于y2和y1的差值。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垂直方向的角度:φ = arcsin((z2-z1)/d)其中,z1和z2分别为两个点的海拔高度,d为两个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最后,我们可以将水平方向的角度和垂直方向的角度组合起来,得到完整的方位角:方位角=90°-θ(当x2>x1时)方位角=270°-θ(当x2<x1时)需要注意的是,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0到360度。
如果计算出的方位角为负值,则应该加上360度。
在计算方位角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当两个点的纬度相同,但经度不同时,无法使用上述公式计算水平方向的角度。
这种情况下,可以假设一个中间点,使得中间点的纬度与两个点相同。
然后,将中间点的坐标和两个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公式中计算方位角,并将结果求平均值。
此外,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计算方位角。
例如,可以将两个点的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系,并计算两个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和角度。
然后,再将角度转换为方位角。
这种方法的优势是更加精确,但计算过程复杂一些。
综上所述,坐标方位角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公式和方法。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地测量和验证,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测量学坐标方位角怎么算
测量学坐标方位角怎么算引言测量学中,坐标方位角是用来描述一个点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的一个参数。
它以参考系的参照点为原点,测量从参照点开始的角度,以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表示。
测量学中的方位角通常使用度数或弧度作为单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测量学中的坐标方位角。
坐标系在测量学中,常用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以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通过给定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来确定点的位置。
而极坐标系则以一个原点和一个角度来确定点的位置。
在计算坐标方位角时,我们一般使用极坐标系。
坐标方位角的计算测量学中的坐标方位角的计算一般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参照点和目标点的坐标。
通常使用直角坐标系表示。
2.将坐标转换为极坐标。
通过计算目标点与参照点之间的距离和目标点相对于参照点的角度。
3.确定角度的正负方向。
通常以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
4.将角度转换为度数或弧度。
下面将具体介绍每个步骤的计算方法。
步骤 1:确定参照点和目标点的坐标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参照点和目标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假设参照点的坐标为(x1, y1),目标点的坐标为(x2, y2)。
步骤 2:将坐标转换为极坐标接下来,我们需要将直角坐标转换为极坐标。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目标点与参照点之间的距离(d)和目标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极坐标角度(θ):d = sqrt((x2 - x1)^2 + (y2 - y1)^2)θ = atan2(y2 - y1, x2 - x1)步骤 3:确定角度的正负方向在测量学中,通常以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
如果需要将正方向设置为逆时针方向,可以在计算时对角度进行取反操作。
步骤 4:将角度转换为度数或弧度最后,根据需求将角度转换为度数或弧度。
如果需要将角度转换为度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角度(度数) = θ * (180 / π)如果需要将角度转换为弧度,可以直接使用极坐标角度(θ)。
结论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计算测量学中的坐标方位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通用)
用极坐标法放样必须计算出测站点(仪器点)到放样点得距离和方位角,才能进行放样。
原计算公式为:
S12=sqr( (x2-x1)2+(y2-y1)2)= sqr(△x221+△y221)
A12=arcsin((y2-y1)/S12)
S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距离;
A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坐标方位角。
x1,y1为测站点坐标;
x2,y2为放样点坐标。
按公式A12=arcsin((y2-y1)/S12)计算出的方位角都要进行象限判断后加常数才是真正的方位角。
新计算公式为:
A12=arccos(△x21/S12)*sgn(△y21)+360°
式中sgn()为取符号函数,改公式只需加上条件(A12>360°, A12= A12-360°)就可以计算出坐标方位角,不需要进行象限判断。
我的这个公式要更好一些,计算结果就是正确结果:
SGN是正负号的函数。
括号内的数字大于零SGN()就是+号,反之就是-号。
===================================函数开始===================================
'jiaodu10(x,splitStr)函数将60进制度转换为10进制度格式.x为度数,splitStr为分隔符号,'如x为43%67%367,则splitStr为"%",参数要用双引号括起来,jiaodu10("x","%")
Function jiaodu10(x,splitStr)
If InStr(1,x,splitStr) Then
Dim s
s=Split(x,splitStr)
jiaodu10=s(0)+s(1)/60+s(2)/3600
Else
jiaodu10="错误"
End If
End Function
'--------------------------------------------------------------------------------
'jiaodu60(x,splitStr)函数将10进制度转换为60进制度格式,splitStr分隔表示
'x为数字,可以不用双引号括起来,参数splitStr要用双引号括起来iaodu10(12.31313,"-") Function jiaodu60(x,splitStr)
Dim fen,miao
Fen =Round((fen-Int(fen))*60,0)
If miao >= 60 Then
miao = miao-60
fen = fen+1
End If
jiaodu60=Int(x) & splitStr & Int(fen) & splitStr & miao
End Function
'--------------------------------------------------------------------------------
'juli(待算点纵坐标x,待算点横坐标y,测站点纵坐标m,测站点纵坐标n)用于计算距离。
Function juli(x,y,m,n)
juli=Math.Spr((x-m)^2+(y-n)^2)
End Function
'--------------------------------------------------------------------------------
'jiaodu(x,y,m,n)计算角度
Function jiaodu(x,y,m,n)
Dim dx,dy,a,jdu10
dx=x-m
dy=y-m
a=Math.Abs(Math.Atn(dy/dx) * 180 / 3.14159265)
jdu10=0
If (dx > 0) Then
If (dy > 0) Then
jdu10 = a
Else
jdu10 = 360-a
End If
Else
If (dy > 0) Then
jdu10 = 180-a
Else
jdu10 = 180+a
End If
End If
jiaodu = jiaodu60(jdu10,"-")
End Function
'===================================函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