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终极版)
景 观 生 态 学(Blackstorm)
景观生态学2011年01月01日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发展1❀景观(狭义):是指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凡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合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景观的基本特征:❀景观是一种生态系统;❀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景观是异质性生态系统的镶嵌体;❀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景观是一种风景。
2❀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景观生态学的特点:❀整体观和系统观;❀异质性和尺度性;❀综合性和宏观性;❀目的性和实践性。
3❀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景观规划与管理4❀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流派和特征主要流派:北美系统学派(Forman&特纳)和欧洲应用学派(温克&哈伯)特征:北美注重自然,关注结构、功能和动态;欧洲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类经营的生态系统。
6❀格局:一般指空间格局,是指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
7❀尺度:在观察或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时间和空间单位,同时也可以指某一现象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分别称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包含幅度(范围)和粒度(分辨率)。
8❀干扰:是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的物理作用或事件。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1❀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物种数量与岛屿面积之间的关系表达为:S=cA z 式中 S---岛屿的生物物种数;A---岛屿面积;c---与单位面积平均物种数有关的常数;z---待定参数,它与岛屿的地理位置、隔离度和邻域状况等有关。
景观中生境斑块的面积大小、形状、数目以及空间位置关系,对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学过程的影响。
物种丰富度=f(生境多样性,干扰,斑块面积,演替阶段,本底特征,斑块隔离程度)最大贡献:是把生境的斑块的空间特征和物种数量联系在了一起。
景观生态学(终极版)
1、叙述景观生态学得主要内容及目前得研究重点。
主要内容:(1)景观生态学就是研究空间得异质性与格局a)定量地描述不同尺度下得景观格局形成得物理、生物过程与干扰过程;b)空间异质性如何影响到个体、种群与群落得空间分布;c)景观结构与功能随时间变化;d)人类对景观变化得影响以及如何管理景观。
(2)景观生态学就是对空间异质性得研究与管理a)景观镶嵌体得空间结构与组成;b)景观要素之间得相互关系(如能流、物流);c)景观结构与功能随时间得变化;d)景观结构与功能得优化与管理。
目前研究得重点:①干扰对景观格局与过程得影响与干扰在景观中得传播与扩散。
②景观格局与景观过程得关系或景观格局得生态学与环境效应。
③小尺度实验研究及其尺度外推。
④景观动态模拟预测模型与景观规划设计辅助决策以及多尺度空间耦合模型。
⑤景观格局优化。
⑥景观得多重价值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基础得景观社会经济研究。
⑦人类在景观中得作用与景观规划设计。
热点地区:①流域系统;②湿地;③文化景观;④城乡过渡带;⑤滨海地区;⑥乡村景观2、试比较美国景观生态学派与西欧景观生态学派得特点。
(必考)欧洲与北美在起源与发展上均有着显著得不同。
一般而言,欧洲学派更具人文性与整体论得特点;北美学派更注重于以生物为中心得生态学内容与还原论为基础得方法论。
具体得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首先,景观生态学在欧洲学派中就是一门应用性很强得学科,它与规划、管理与政府有着密切得与明确得关系;北美学派虽也有应用得方面,但它更大得兴趣在于景观格局与功能等基本问题上,并不就是都结合到任何具体得应用方面。
其次,欧洲学派主要侧重于人类占优势得景观;而北美学派同时对研究原始状态得景观也有着浓厚得兴趣。
当然除此之外,她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如北美景观生态学派同样意识到了人类对景观得作用与影响;欧洲学派也没有放弃对空间格局得重视。
3、为什么要研究景观格局?研究景观格局得主要方法有哪些?景观格局一般指景观得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就是大小、形状、属性不一得景观空间单元(斑块)在空间上得分布与组合规律。
景观生态学(完整)精选ppt
2 残存斑块(remant patch)
原 因: 由大范围干扰活动,如森林砍伐、 城市化等造成局部范围内幸存或残存的自 然与半自然生态系统片段包围着一小块未 受干扰地区的大范围干扰造成的.
整理
22
2020/7/4
6-23
3 环境资源斑块
原因:由于环境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 养分等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形成的斑块。
整理
7
2020/7/4
6-8
二、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
1.景观结构 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2.景观功能 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生 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
3.景观变化 景观的结构和功能上随时间的变化。
4.景观管理 通过分析景观特征,提出景观利用管理 最优化方案。
整理
8
2020/7/4
6-9
整理
9
2020/7/4
6-10
三 景观生态学中常用的基本术语
结构 连接度 廊道 边缘 异质化、破碎化 斑块、基质 尺度
整理
10
2020/7/4
6-11
(1)尺度(scale)
➢ 一般用粒度(grain)和幅度(extent)表示
❖粒度
– 空间粒度:最小可辨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 – 时间粒度:某一现象或事件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1 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
原因:由于局部干扰而产生的。
举例:风、火、冰雹、山崩、虫害等自然 变化引起。
采伐后的森林,草原烧荒,地表煤矿等人 类活动引起的。
干扰斑块通常具有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 短的特征。
整理
20
2020/7/4
第5章景观生态学
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引起的,景观要完成一定的功能也是通过生态
流完成的。 景观生态过程 生态流
景观要素之间 的相互作用
景观生态功能
城市景观中各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 景观生态流景观功能
内容提要
景观生态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机制 景观要素间的空气流、水流、土壤流 景观要素间的物种流 景观的一般功能
圆面
缓面
陡面
当层流流经以上3种防护林后,会有以下结果: ① 层流流经3种防护林带后,在下风方面距离相等处,风 速可降低50%~70%。 ② 圆面的防护林带,风速下降的幅度比较小,但其防风距 离比其他两种要长(为30倍树高,其他两种约为25倍树高), 并且保持层流的效果好,湍流最小,因此防风效果最佳。 ③ 缓面或陡面的林带,在背风面都会形成湍流,有时可使 风速达到110%。
三、媒介物
景观中各种流能够发生和实现,主要依靠以下五种媒介物:
(1)风(空气流):可以携带热量、水分、空气中的尘埃、烟、 污染物、种子、声音、孢子、病毒、小昆虫等。
(2)水(水流):可以运输各种矿物营养物质、种子、昆虫、 污泥、肥料和有毒物质。 (3)飞翔的动物(鸟类、蜂类、蝴蝶、蝙蝠等):携带花粉、 种子、孢子、昆虫等。 (4)地面动物(各种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 通过其表面的接 触和内脏传播种子。 (5)人:不仅靠直接接触而粘附或因吃食而从粪便中排出,并 且可采用各种容器和运输工具来运输,其规模可达到很大。
当层流流经缓坡山丘时,层流会沿着坡面缓缓升高,越过山丘。 这时,山丘可起流线体的作用,而经过山丘后的气流仍保留原有的 状态,但在越过山丘后的一段距离内,风的速度有明显的减少。
景观生态学讲义
景观生态学讲义整个地球的生态完整性都将取决于我们对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的理解和尊重——R.富尔曼1景观生态学定义无论是动物个体、生态系统或者经济系统都存在三个共同的基本特征:结构、功能和变化。
过去的功能产生现在的结构,现在的结构决定现在的功能,现在的功能产生未来的结构,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反馈环。
对景观的研究也必须从结构、功能和变化入手。
1.1 景观的定义景观一词最初来自德语Landschaft,在法语中是Paysage,英语中是landscape,有风景、景色的意思。
是一个空间异质性的区域,由相互作用的斑块(patch)或生态系统组成,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
由定义可知,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生态系统的载体。
生态系统是相对同质的系统,而景观是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
1.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着重研究景观的三个特征:(1)结构:具体生态系统或存在元素的空间关系,主要指与生态系统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构形相关的能量、物质和物种的分布。
(2)功能:指空间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物质、能量、物种在生态系统间的流动。
(3)动态:斑块镶嵌结构与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2 景观结构景观由地面上各种相对同质的生态要素或单元(包括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组成。
这些组成单元也叫景观元素(landscape element)。
景观元素中最同质的部分又称为镶嵌物(Tessera),如拼花石子地面上的石子,是景观空间范围中可见的最小的同质单元。
景观元素共包括三种类型,即斑块、廊道(Corridor)和模地(Matrix)。
2.1斑块2.1.1斑块定义与特征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与周围地区有不同的物种结构和成分。
斑块一般是物种的集聚地。
景观中的斑块一般都存在四个方面的特征(1)每种群落类型的斑块数目;(2)每一个斑块的产生机理;(3)每一个斑块的大小;(4)每一个斑块的形状。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5、生态退化现象:(1)裸地:又称光板地。
环境条件极端,分为原生裸地(自然干扰形成)和次生裸地(认为干扰形成)。
(2)森林采伐迹地:人为干扰造成,其退化状态因采伐的强度和频度而异。
(3)弃耕地:人为干扰形成,退化状态因弃耕时间而定。
(4)荒漠化地:自然或人为干扰形成。
(5)矿山废弃地:指被采矿活动破坏的、未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包括四类:①废石堆废弃地;②开采坑废弃地;③尾矿废弃地;④采石矿废弃地。
(6)垃圾堆放场:又称垃圾填埋场,是人为干扰形成的堆积来自家庭、城市、工业等的废弃物的地方。
修复: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
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3、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目的是构建城市生态廊道网络体系,维护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城市生态廊道”是城市生态环境中呈线性或带状布局的,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景观单元的景观空间类型[1]。
一方面城市生态廊道具有生态廊道的基本特征,是城市缓解“孤岛效应”和“热岛效应”,减低噪音,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界定城市边界,控制土地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
而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地方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开发,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因开发建设而破坏生态廊道的现象。
因此,规划工作者往往面临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寻找平衡点的抉择。
城市生态廊道的重要结构特征包括廊道长度、廊道宽度、廊道曲度、内部主体与道路的连接关系、周遭嵌块体的位置与环境坡度、廊道的时序变化、生物种类、植物密度等。
通常,生态廊道内可能有一个特殊的内部主体,如溪流、河川、道路、小径、沟渠、围墙等。
(完整word版)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第一章绪论1、景观概念:景观是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2、景观的基本特征: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特征;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5)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6)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适应。
3、景观要素概念:景观是由异质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空间镶嵌体,这些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统称为景观要素。
4、景观生态学概念: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是德国的特罗尔)5、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景观结构;2)景观功能;3)景观动态;4)景观规划与管理。
6、景观生态学的特点:1)整体观和系统观;2)异质性和尺度性;3)综合性和宏观性;4)目的性和实践性。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原理7、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1)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2)等级系统理论;3)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4)时空尺度;5)空间镶嵌与生态交错带;6)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7)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8)复合种群理论与源——汇模型。
8、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景观的系统整体性原理和异质性原理;2)景观生态研究的尺度性原理;3)景观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4)景观结构镶嵌性原理;5)景观的文化性原理;6)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7)景观多重价值原理。
9、耗散结构概念:耗散结构就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包含有多组分、多层次的开放系统,在外间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界值时,经“涨落”的触发,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10、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1)系统必须处于远离热力学平衡的非线性区域;2)系统是开放系统;3)系统的不同要素之间必须有非线性相互作用,主要是负反馈机制的存在。
11、复杂性是等级系统的基本属性。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景观:是由一组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2、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3、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4、内源比:板块的内部面积和外部面积之比。
5、漏斗效应:斑块的狭长形状外延部分成为半岛,在景观内可起到物种迁移通道的作用,在半岛的前端,动物迁移路径的密度较高,这一现象叫漏斗效应。
6、本底:本底是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7、生态交错带:也叫生态过渡带,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质能量体系、结构功能之间形成的界面。
8、边际效应:也叫边缘相应。
指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9、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方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10、景观破碎化:是景观变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呢形式,更多的用来描述自然植被景观的变化和作为大型生物生境景观的变化。
11、尺度推绎:是指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也称尺度外推。
12、敏感性:是用来衡量公众对某一风景关注程度的一个概念.13、孔隙率:指单位面积本底中的板块数目,即斑块密度。
二、简答和填空。
1、景观的基本特征:(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
2、景观生态学的特点:(1)整体观和系统观(2)异质性和尺度性(3)综合性和宏观性(4)目的性和实践性3、景观的形成因素有: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干扰5方面的因素。
4、廊道的起源类型分为4种:干扰型、残留型、环境资源型和人为引入型。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第七章景观生态评价1、景观评价的概念与特点1.1 景观评价的概念(1)评价评价即是主体在对价值客体属性、本质、规律等知识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价值客体能否满足并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价值主体需要做出判断的活动。
(2)景观评价1.2、景观评价的特点(1)评价研究对象的特定性和针对性(2)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和发展性(3)评价指标和结果的时空尺度性(4)评价指标的可调控性1.3、景观评价的内容与基本方法1.4 景观评价的内容(1)景观质量现状的评价(2)景观的利用开发评价或适宜性评价(3)景观功能价值评价1.5 景观评价的基本方法1.6、景观评价的程序与一般步骤(1)确定待评价景观的空间地理范围及时间跨度(2)收集资料,构建景观信息系统,划分景观类型(3)构建景观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景观属性(4)景观健康或景观适宜性或景观评价及等级区划(5)报表及景观评价图的编制2、景观美学质量评价2.1 景观美学的概念从美学的意义上讲,景观是指环境中具有审美属性和价值的景色或景物。
景观美学是研究景观美化和景观美感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的软科学。
2.2 景观美的特性与基本原则2.2.1 景观美的特性(1)景观美的多样性(2)景观美的社会性(3)景观美的可愉悦性(4)景观美的时空性2.2.2 评价的基本原则(1)直觉性原则(2)功利性原则(3)功能性原则2.3 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方法描述因子法、调查问卷法和直观评价法2.4 案例分析——婺源县天然阔叶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价2.4.1 评价材料与方法(1)评价材料(2)评价方法①景观评判②美景度的计算③景观要素分解④模型建立2.4.2 评价结果(1)树干形态对天然阔叶林景观质量的影响(2)林木密度对天然阔叶林景观质量的影响(2)林下层总盖度和高度对天然阔叶林景观质量的影响(4)自然整枝对天然阔叶林景观质量的影响(5)色彩丰富度对天然阔叶林景观质量的影响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主要表现为提供保存生物进化所需要的丰富的物种与遗传资源、太阳能、二氧化碳的固定、有机质的合成、区域气候的调节、维持水及营养物质的循环、土壤的形成与保护、污染物的吸收与降解及创造物种赖以生存与繁育的条件,维持整个大气化学组分的平衡与稳定,以及由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及其具有的美学、文化、科学、教育的价值。
景观生态学
1.景观的生态学概念:景观是指有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空间尺度在数千米到数十千米范围。
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景观规划与管理。
3.空间异质性:生态学中的异质性一般是指空间异质性,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4.尺度:尺度的原始含义来自地图学中的图幅和图形分辨率或比例尺,它代表了地图要素的综合水平和详细程度。
5.粒度:空间粒度是指景观中最小可辨识的单位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时间粒度是某一现象在时间上发生(或取样)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6.幅度:是指研究对象在空间上涉及的范围(空间幅度)、时间上持续的长度(时间幅度),具体地说,研究区域的总面积决定该研究的空间幅度,而研究项目持续时间长度,则确定为其时间幅度。
7.“种—面积曲线”:岛屿为自然选择、物种形成与进化、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理论和假设的发展和检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自然实验室。
·距离大陆越远的岛屿物种迁入率越小——距离效应·岛屿的面积越小其灭绝率越大——面积效应·面积较大而距离较近的岛屿比面积较小距离较远的岛屿的平衡物种数目要大。
8.设计自然保护区的几点原则:①保护区面积越大越好。
②单个保护区比面积相同但分隔成若干个小保护区好。
③若干个分隔的小保护区越靠近越好。
④若干个分隔的小保护区排列紧凑较好,线性排列最差。
⑤有走廊连接的若干个分隔的小保护区比无走廊连接的好。
⑥圆形保护区比条形保护区好。
9.干扰的定义:干扰是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它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物系统的资源基础和环境状况。
10.干扰的类型:①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②细尺度干扰和粗尺度干扰③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④破坏性干扰和增益性干扰11.干扰与景观异质性:①干扰是景观异质性的重要来源②干扰对景观破碎化的影响比较复杂③景观对干扰的反应存在一个阈值,只有在干扰规模和强度高于这个阈值时,景观格局才会发生质的变化,而在较小干扰作用下,干扰不会对景观稳定性产生影响12.斑块:是在外观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外貌和属性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且空间上可分辨的非线性景观要素13.斑块类型:①环境资源斑块②干扰斑块③残存斑块④引入斑块14.廊道:是不同于两侧本底的狭长地带,可以看做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1、景观:景观具有广义与狭义概念。
其中广义:为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狭义: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2、景观要素: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其每一个组成单元为景观要素。
3、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变化及其规划与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4、斑块:外貌和属性与周围景观要素由明显区别,且在空间上可分辨的非线性景观要素。
5、廊道:不同与两边基质的狭长地带6、景观连接度: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指标(L/3(V-2))7、环度:网络中现有结点的环路存在程度。
(L-V+1/2V-5)8、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优势度最好的景观要素9、孔隙度:景观内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密度的两度,指单位面积上闭合边界里的斑块数目。
10、镶嵌性:指一个系统的组分在空间结构上互相拼接成一个整体。
11、景观格局:在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即空间格局。
指大小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类型、数目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12、景观异质性:景观系统特征在空间、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程度。
13、景观生态过程:物质和能量在景观要素内部及其之间的流动引起的14、扩散:溶质物质或者悬浮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过程。
15、质量流动:物质沿能量梯度移动的过程。
16、运动:物体通过消耗自身能量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的过程。
17、景观生态流:指物质、能量、物种及其他信息在景观各空间组分中的流。
17、狭管效应:能量和物质在通过景观的狭窄地带时流速发生改变。
18、景观稳定性:景观保持原状态及其收到干扰后回归该状态的能力19、景观亚稳定性:受到一定干扰后发生变化并达到可预测波动状态。
20、景观不稳定性:波动方式经常发生变化或不可预测。
21、破碎化:一个生境或土地类型分解成小块生境或小地块的过程。
《景观生态学》讲义完整版
《景观生态学》讲义完整版绪论景观生态学作为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和高度的综合性。
与自然保护、规划、景观设计、野生生物学、土地评价、地理学、环境科学、林学、农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尤其是目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与景观生态息息相关,有着广阔的前景。
每个人都处于景观中,其质量好坏息息相关。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在于:知识累积,思维方式的深化,一种能力,一种方法。
本课程的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内容,历史。
2、景观构成要素——嵌块体,廊道,基底。
3、景观的总体结构。
4、景观发育的自然过程。
5、人类对景观的影响。
6、景观的功能。
7、想念邻景观要素间的流动。
8、景观的动态。
9、景观的异质性和类型学。
10、土地景观分类(属性,景观,能力)11、土地评价。
12、景观的规划与管理。
第一章景观和景生态学第一节景观1、概念:英语中多含义,有美学的,文化的,地理,专业的,空间上:大尺度,小尺度(毛虫相片)1)美学的:景观大致均一的地区风景,直观景象,这个概念主要应用于景观建筑学,风景园林学。
2)地理学:是地球表面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所形成的综合体。
发生上是立的,是地表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方面最一致的地域地段,具有自己的形态,单位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并以此与其相邻景观区别。
此概念充分反映了自然界的特点和天资的多样性,完整的土地利用单位。
景观生态学是由1919德国(TROLL)特罗尔首提,我国80年代初方开始国际上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是在一(将)个相对均质的空间内研究植物、动物、大气、水、土壤之间的关系(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科学。
是一个利用和改造的生态工程。
景观生态学:某一地区不同空间单元的自然环境与生物关系的科学。
若干个生态系统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内的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
其优点在于:景观水平上,生态学研究的是整体观及许多本来缺乏联系的学科在解决景观问题上的综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叙述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及目前的研究重点。
主要内容:(1)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空间的异质性和格局a)定量地描述不同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形成的物理、生物过程和干扰过程;b)空间异质性如何影响到个体、种群和群落的空间分布;c)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变化;d)人类对景观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管理景观。
(2)景观生态学是对空间异质性的研究和管理a)景观镶嵌体的空间结构和组成;b)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能流、物流);c)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d)景观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和管理。
目前研究的重点:①干扰对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影响和干扰在景观中的传播和扩散。
②景观格局与景观过程的关系或景观格局的生态学和环境效应。
③小尺度实验研究及其尺度外推。
④景观动态模拟预测模型和景观规划设计辅助决策以及多尺度空间耦合模型。
⑤景观格局优化。
⑥景观的多重价值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基础的景观社会经济研究。
⑦人类在景观中的作用和景观规划设计。
热点地区:①流域系统;②湿地;③文化景观;④城乡过渡带;⑤滨海地区;⑥乡村景观2.试比较美国景观生态学派与西欧景观生态学派的特点。
(必考)欧洲和北美在起源和发展上均有着显著的不同。
一般而言,欧洲学派更具人文性和整体论的特点;北美学派更注重于以生物为中心的生态学内容和还原论为基础的方法论。
具体的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首先,景观生态学在欧洲学派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规划、管理和政府有着密切的和明确的关系;北美学派虽也有应用的方面,但它更大的兴趣在于景观格局和功能等基本问题上,并不是都结合到任何具体的应用方面。
其次,欧洲学派主要侧重于人类占优势的景观;而北美学派同时对研究原始状态的景观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如北美景观生态学派同样意识到了人类对景观的作用和影响;欧洲学派也没有放弃对空间格局的重视。
3.为什么要研究景观格局?研究景观格局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景观格局一般指景观的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是大小、形状、属性不一的景观空间单元(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
研究意义:a)从看似无序的景观斑块镶嵌中,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性,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产生和控制景观格局的因子和机制,探讨格局效应。
b)确定产生和控制空间格局的因子及其作用机制;c)比较不同景观镶嵌体的特征和它们的变化;d)探讨空间格局的尺度性质;e)确定景观格局和功能过程的相互关系;f)为景观的合理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研究方法:a)用于景观要素特征分析的景观空间格局指数斑块隔离度、斑块可及性、廊道环度、廊道曲度等。
(还包括:空间统计学方法;波谱分析;小波分析;聚块方差分析;趋势面分析;分维分析;亲和度分析;景观间隙度分析;细胞自动机)b)用于景观整体分析的景观格局分析模型c)用于模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景观模拟模型4.举例说明斑块和廊道的功能。
斑块的功能:概念: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常见的斑块分为残留斑块、干扰斑块、环境资源斑块、人为引入斑块等。
斑块的功能组要同其自身的结构及面积大小密切相关:a)斑块形状接近圆形或方形,在单位面积中其边缘比例较小,有利于保蓄能量和养分和生物;b)松散型斑块有利于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尤其是物质、能量和生物等的交换;c)一般的情况总是大斑块比小斑块含的能量和养分丰富(但也有不同的情况比如,一个小斑块(麦田)从边缘到内部我们会发现边缘产生的产量高于内部。
原因:充分利用光、温度、水,且竞争少。
);d)大斑块比小斑块有更高的营养级的动物,并且食物链也更长。
廊道的功能:概念:不同于两侧本底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一般可分为干扰型、残留型、环境资源型、再生型和人为引入型。
a)生境:某些物种的栖息地,如:边缘种b)传输通道:物体运动的通道,如:河水沿河道流动,车辆,行人沿公路运动c)过滤和阻抑作用:院墙保护农院,树篱保护田地,河流廊道的树木对水分,养分有重要的过滤作用d)作为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源和汇:廊道还是一个对周围本底产生环境和生物方面影响的源,如一条公路穿过原野,成为排放尘土、污染物、热能的源。
5.景观生态变化的驱动力有哪些?a)自然驱动因子a)地貌因子b)气候因子c)水文、植被因子b)人文驱动因子a)人口压力b)经济发展,城市扩张c)市场机制d)技术进步e)决策因素6.3S技术在景观生态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不考)3S是指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3S技术在区域资源环境规划与动态监测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S技术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技术支撑它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极为有效的一系列工具,成为资料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所不可缺少的手段。
具体的如下:RS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植被和土地利用分类●生态系统和景观特征的定量化不同尺度上斑块的空间格局植被的结构特征、生境特征以及生物量干扰的范围、严重程度及频率生态系统中生理过程的特征(光合作用、蒸发蒸腾作用、水分含量等)●景观动态以及生态系统的管理土地利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植被动态(包括群落演替)景观对人为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GIS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GIS为研究景观空间结构和动态,尤其是物理、生物和各种人类活动过程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一个极为有效的工具。
●GIS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分析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确定不同环境和生物学特征在空间上的相关性确定斑块大小、形状、毗邻性和连接度分析景观中能量、物质和生物流的方向和通量景观变量的图像输出,以及与模拟模型结合在一起的使用GPS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作用●GPS技术对景观生态学研究有重要推动作用。
监测动物活动行踪制作生境图、植被图及其他资源图等航空照片和卫星遥感图像的定位和地面校正环境监测意义:a)3S技术为景观生态学提供了极为有效的一系列研究工具。
尤其在流域或区域景观(或更大)的尺度上,3S技术成为资料收集、储存、处理和分析所不可缺少的手段;b)3S技术(特别是RS和GIS)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生态学家做研究的方式,同时也逐渐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特征之一;c)实现信息共享,为资源管理和制定环境保护规划与政府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景观生态规划及设计有何关系?举例说明它们在应用方面意义。
景观生态设计与景观生态规划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如果说景观生态规划是从较大尺度上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重新配置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格局及功能区域,那么景观生态设计就是在小尺度上对景观生态规划中划分的功能区域特定功能的实现过程,一般都与具体的工程相联系,以具体的生态技术应用为特征。
联系: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管理构成了景观生态建设,属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
区别:景观生态设计更多地从具体的工程或具体的生态技术配置景观生态系统,着眼的范围较小,往往是一个居住小区、一个流域、各类公园和休闲地等的设计;而景观生态规划则从较大尺度上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重新配置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格局及功能区域,使整体功能最优。
景观生态规划强调从空间上对景观结构的规划,具有地理科学中区划研究的性质,通过景观结构的区别,构建不同的功能区域,而景观生态设计强调对功能区域的具体设计,由生态性质入手,选择其理想的利用方式和方向。
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是从结构到具体单元,从整体到部分逐步具体化的过程。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自然保护区规划:景观规划能够对保护区的大小、形状进行规划,从而使得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可以根据实际自己展开)景观生态设计案例:多层利用的桑基鱼塘系统的设计:通过合理的景观生态设计,使得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
8.景观生态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整理的是景观格局的研究步骤,景观生态的与之类似,具体再展开)a)收集和处理景观数据b)景观数字化c)景观格局数量化分析d)结果分析和解释9.景观破碎化和景观异质性的基本概念。
如何用其表征景观生态基本特征?概念:景观破碎化:在自然过程或人为活动影响下,连续的整体景观转变为分割和破碎的景观镶嵌体的过程。
景观破碎化(landscape fragmentation)是指一个大面积连续的生境在干扰下被分割成很多面积较小的斑块,斑块之间被与过去性质不同的斑块所隔离,残存的斑块可以看作“生境的岛屿”。
景观异质性:景观系统空间结构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
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
可分为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时间异质性(Temporal heterogeneity)和功能异质性(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目前景观异质性研究还是以空间异质性为主,时间异质性和功能异质性研究还有待深入。
景观破碎化可以作为景观指数来表征景观生态要素中斑块的特征;景观异质性可以作为景观格局指数来表征景观空间格局的均匀或者复杂程度。
(展开)11.以你所掌握知识,举例说明区域生态环境基本问题,对其进行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必考)开发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因此,以景观生态学等为理论基础,对进行旅游开发的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进行研究和设计,做到保护性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内容:(一)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理念的树立;(二)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工作程序的制定;(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过程的实证研究;研究方法a)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比较认识b)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基础研究c)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规划编制d)生态旅游项目的保护性开发e)生态旅游管理的实施f)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综合效益评估补充: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手段●3S技术●景观格局分析景观指标方法空间统计学方法格局分析中的误差●景观模型景观模型的主要类型与特征主要景观模型景观实验模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