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地质勘探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地质勘探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地质勘探是指对于地壳结构、矿产资源、地下水等研究工作。
在地质勘探工作中,常常需要对大面积地区进行快速的、准确的信息采集,这就需要运用到现代科技手段。
其中,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中。
遥感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红外、微波等传感器的,通过飞行探测器或地面测量仪器采集目标的电磁波图像信息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获取大面积的图像数据,即使在不可访问的地区也能够进行观测,同时也能够获取高精度的信息。
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主要名称以下几个方面。
1. 矿产资源勘探:遥感技术可以快速采集大范围的矿区图像,利用图像解析度和图像信息,可以寻找未知的矿床,或者判断已知矿床的深度和规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从地球表面直接探测到地下的矿床,大大加速了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开发速度。
2. 地质灾害监测:遥感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中。
自动化、低成本、实时更新的遥感信息可以被用于洪水、滑坡、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监测,对于防止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 地质信息数据库构建: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地质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基于地球遥感技术的自动化、高效的特点,使得综合地质信息自动处理和强大的数据库构建成为可能,同时也为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提供了更全面的预警和预测。
4. 地质学勘探:遥感技术还可以在地壳运动、构造分析等地质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观测到地表的裂缝和褶皱等构造特征,进而探测地下层的情况;同时,也可以观测到矿震等地震现象,为地球物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不仅加速了地质勘探和资源探测,也为灾害预警和科学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
然而,虽然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其所包含的复杂算法和数据处理需要进行专业开发,同时也需更多地根据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和完善。
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实际运用
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实际运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其中水文水资源领域是遥感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实际运用越来越广泛,为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灾风险评估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水文水资源调查是指对地表水、地下水、湖泊、河流、水库等水文水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快速调查和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对地表水体进行准确的识别和监测,实现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评估。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水的变化情况,包括水域面积、水位变化、水体质量等信息,为水文水资源调查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遥感技术在水文模拟和预测中的应用。
水文模拟和预测是指利用数学模型和实测数据对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的工作,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水文信息,为水文模拟和预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水体的高精度信息,包括水域面积、水位变化、水体质量等数据,为水文模拟和预测提供了丰富的观测数据。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植被和土地利用信息,为水文模拟和预测提供了地表覆盖信息,提高了水文模型的模拟精度和预测准确性。
遥感技术在水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水灾风险评估是指对洪涝、干旱、台风等水灾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预警的工作,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水文信息和气象信息,为水灾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水灾风险的遥感监测和评估,包括洪涝风险、干旱风险、台风风险等信息,为水灾风险的预测和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受灾区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对灾情的快速评估和救灾决策,提高了水灾风险评估的能力和效率。
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与广泛应用。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数据,大大提高了水文地质调查的效率和精确度,有助于发现隐藏的地下水文地质信息,为资源调查和管理提供更全面、科学的依据。
1.快速获取数据:遥感技术能够在不接触实地的情况下获取大量数据,不仅能够避免人员和设备的大量投入,而且还可以及时获取数据,有效提高了效率。
2.提高地图更新速度: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水文地质调查,不仅能够高精度地制作地图,而且还能够及时进行更新,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
3.对地下水资源调查更加精准:遥感技术能够获取更加全面、详细的地下水文地质信息,能够使水文地质视野更加广阔,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1.定量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遥感技术不仅可以获取图片和图像,而且还能够获取地表和地下水的数据,用于评估水资源的质量和量。
定量遥感技术能够使用卫星数据将地表和地下水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供水资源利用和污染监测方面提供数据支持。
2.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更加详细地观察地表和地下水的情况,提高水文地质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度。
在地下水资源的勘探中,可以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对地下水文地质分布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
3.遥感技术辅助地下水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协助地下水资源调查,通过卫星图像和地面测量数据进行描绘和分析,定位并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地下水质状况等信息。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其分析技术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方面提供建议。
1.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复杂性:遥感技术需要获取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然而处理和解释数据的技术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且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
2.遥感技术在地下水文地质调查中的限制:遥感技术不仅受到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地下水难以被直接测量的事实的限制。
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勘测中的应用分析
水能经济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勘测中的应用分析宁学鹏【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勘测中的应用,也为水文水资源的相关研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勘测中的应用具有节省人力资源、拓宽勘测地域、缩短勘测时间等优势,实现了水文水资源数据信息的高效提供。
本文从遥感技术的概念及在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应用优势入手,先介绍了水文水资源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然后详细分析了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勘测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借此给予相关人员一定参考借鉴。
【关键词】遥感技术;水文水资源;勘测;应用甘肃省武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733000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最为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是生命的源泉。
可以说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存在生命,水资源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起源。
水资源不仅仅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不可替代的唯一资源,因此水资源必须得到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并做好相关保护工作。
而在这个开发利用以及相关保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相关方案的制定提供正确的数据信息参考,就离不开对遥感技术的应用。
基于此,本文试图对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勘测中的应用展开详细的论述分析,希望能对促进我国水文水资源勘测技术的发展进步产生一定助益。
1、遥感技术概述1.1 遥感技术概念遥感技术的兴起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其实属于探测性技术范畴,有着非常强的适用性和综合性,通常应用于资源考察、地图测绘、气象观测、地形勘测等诸多方面,并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现代遥感技术他是一种以电磁波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在传感器的作用下,通过对远距离被探测目标所辐射以及反射的电磁波信息的分析,从而获取到相关数据信息,再将这些数据信息通过收集与整理形成影像集合后,就能够完成对各种远距离被探测目标实现识别和探测。
现代遥感技术因其操作成本低、探测速度快、探测数据信息质量高、探测数据信息数量多等明显优势,在不同的领域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等问题对水资源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而如何保障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它已经成为水资源调查和管理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资源调查,以及它在该领域的应用和价值。
一、遥感技术的分类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无人机等对地球表面的观测和监测进行研究的技术。
根据不同的观测数据类型,遥感技术可以分为遥感影像、激光雷达、雷达等几种类型。
其中遥感影像技术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
二、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对水体面积、水量、水质、流量等进行监测和分析。
具体应用如下:1、水体面积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不同波段的遥感影像来检测水体的面积。
众所周知,水体和陆地在不同的波段下会有不同的反射率和辐射特性。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多光谱遥感影像检测水体在红外和近红外波段下的反射率,实现对水体面积监测的目的。
这可以用来评估水资源的数量,以及发现潜在的水资源。
2、水量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水文遥感技术来检测地表水的分布和运动情况,例如湖泊、河流、湿地等。
通过水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水体的流量和水量,以便有效掌握区域的水资源状况。
3、水质监测通过遥感影像技术,可以进行高分辨率的水质监测。
遥感影像可以标识出特定化合物和物质的光谱特征。
例如,亚硝酸盐可以通过绿波段的反射率进行准确检测。
这可以帮助监测和预测水体的污染情况。
4、流量监测通过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可以推断出水流的状态和流量。
这种技术对于监测分布的水流和客观评估水脉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快速生成水文地形图和地图条带,而不需要实地测量。
三、结论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它已经成为了水资源调查和管理中的关键工具。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有关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信息,实现水资源的量化、分布和管理。
遥感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而且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环境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显著,水资源短缺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已经开始重视水资源监测和管理,以便更好地处理水资源问题。
其中,环境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非常有力的技术手段,在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环境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所谓环境遥感技术,是指通过感知与记录地球表层特征、状态的一种技术。
主要是通过卫星上的相机、雷达、光谱仪等遥感设备探测地球表面的特征进行观测、测量和分析,从而获得各种环境信息。
二、环境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领域环境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正是因为它具有非常敏锐和高效的特性,可以通过高精度的遥感观测、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从而更好地识别和研究水资源的各种问题。
1. 地表水资源监测环境遥感技术可通过侦测地表水位变化,大幅提高了对地表水的监测能力。
例如,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析和反演,可以得到水体的表面面积、水深等信息。
同时还可以追踪水体的演化过程,反映水环境的动态变化。
2. 地下水资源监测地下水在许多地域经常作为重要的水源供给,它在许多地方易受到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环境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划分遥感图像中的不同水体类别,进一步提取出地表和地下水的含水层面积和深度等信息。
同时,环境遥感技术也可以通过观测地表地形、机械下降等设备,来判断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和状态。
3. 水环境污染监测水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坏非常巨大,也严重限制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环境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遥感图像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把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和延展规律等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
从而能够更好地识别出水质的变化趋势和发现隐藏的污染源。
4. 季节性水资源变化分析环境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水资源的季节性变化,更好地预测和规划水资源的使用。
例如,可以监测到冰雪融化的时间和水量、干旱和降雨的季节、洪水发生的时间、水位和流量的变化等。
三、环境遥感技术在水资源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1. 基于人工模拟神经网络的水质监测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提取遥感图像中的水质特征,结合实时的观测数据,建立水质监测模型。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地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地下水资源,其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和管理中,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快速、实用的技术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地球表面上各种特定物质的光学、电磁、声学等信号进行感知和采样,从而获得地物的像元信息,包括空间分布、数量、形态、结构、光谱属性等多维度、多尺度、多组合的观测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图像处理、分类、遥感卫星与空间信息网络等技术手段转化为实用信息,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勘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勘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地形和地貌的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往往与地形和地貌有着密切的关系。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貌、地形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和分析,识别出地表的裂隙、断层、岗丘、河谷等特征,通过地形因子模型,进行地下水潜力区的评估,从而确定潜在的地下水补给能力和补给深度。
2.土地使用变化与土地覆盖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是地下水利用和管理中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变化和环境变化等因素,而且关系到地下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遥感分析和监测,对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估,以便制定更好地地下水管理及保护措施。
3.水文地质、水文学研究从地球的行星环境来看,地下水是实现水文平衡的主体力量,它在地下储水区中起着储存、调节、灌溉和补给作用。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的遥感地形数据,结合水文地质、水文学等方法,实现对地下水系统结构、地下水流向、地下水储层、流域承载力、库水计量等关键参数的获取。
4.地下水质量与环境保护地下水的质量与采水井位、地表污染、土地利用、土地类型和地下水流场等诸多因素有关。
遥感技术可以对地表水质和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对化学物质、微生物等污染物进行识别和分析,确保地下水生态保护与环境维护的可持续性。
总的来说,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成为了全球性的重要课题。
在这个背景下,遥感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水资源监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远距离探测技术,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获取目标物体的特征和状态。
在水资源监测中,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长时间序列、高分辨率的监测数据,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首先,在地表水资源监测方面,它可以用于监测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面积、水位和水量变化。
通过卫星影像,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水体的轮廓和范围,结合地形数据和水文模型,可以估算出水体的体积和储量。
此外,遥感技术还能够监测水体的水质状况,例如通过监测水体的光谱特征,可以判断水体中叶绿素、悬浮物和溶解性有机物等的含量,从而评估水质的优劣。
在地下水资源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监测地表的温度、植被覆盖度和土壤湿度等参数,间接推断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例如,在干旱地区,植被的生长状况与地下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密切相关。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植被的光谱特征和生长状况,来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可用性。
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遥感技术能够为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
例如,在水库的选址和设计过程中,遥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土壤类型等信息,从而选择合适的库址和坝址。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例如大坝的变形和渗漏情况,为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范围的水资源信息,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
其次,遥感技术能够长期连续观测,为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地下水资源监测研究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地下水资源监测研究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重要性在日益凸显。
其中,地下水资源是我们生活、工业和农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水资源的地域分布和空间分布复杂多样,传统的人工监测手段难以胜任。
在这个背景下,卫星遥感技术的出现为地下水资源的监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卫星遥感技术的特点及在地下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是通过接收、处理卫星采集的遥感数据来获取大地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它具有遥感范围广、获取变化快、信息量大、能够获取历史数据等优点。
在地下水资源监测中,卫星遥感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领域:1. 河流水位监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河流宽度、河道深度、水面高程等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河流的水位变化趋势,进而预测河流水位将如何变化。
这对于河流洪水预测和调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地表水资源监测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水面积、水体深度、水体体积等数据,进而对地表水资源进行准确的监测。
这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地下水资源监测地下水资源的研究是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地覆盖情况、地形高程、降雨量等数据来预测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
这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非常重要。
二、卫星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监测中的挑战与应对尽管卫星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监测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面介绍几个主要挑战和应对方法:1. 数据处理和分析问题由于地下水资源储量和分布受到环境、气候、地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并且卫星遥感技术所获取的数据量非常大,因此对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采用大数据分析、模型预测、机器学习等方法来处理和分析数据,以帮助准确预测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
2. 噪声干扰问题卫星遥感技术所获取的遥感数据在采集过程中易受干扰,例如云层遮挡、大气湍流干扰等问题都会对数据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地球信息科学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地球信息科学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地球信息科学是一门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手段来研究和解决地球问题的学科。
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地球信息科学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中的应用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球信息科学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中的几个主要应用方面。
一、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器或卫星上的传感器对地物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技术。
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地貌、植被覆盖、土壤温湿度等信息来揭示地下水分布和水文地质条件。
例如,通过获取地表上植被的生长情况,可以初步判断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丰富程度。
植被覆盖较好的区域通常意味着地下水丰富,而植被覆盖较差的区域可能意味着地下水较为匮乏。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获取地表温度和土壤湿度等信息来推测地下水的分布情况。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结合硬件和软件、用于捕获、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系统。
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中,GIS可以用于对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空间分析和建模,以便更好地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通过在GIS中加载地下水井、地下水位点等数据,可以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地下水的含水层厚度、径流速度、水质等等,进而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全球定位系统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位置和时间。
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中,GPS可以用于测量地下水井的坐标和海拔高度,为地下水资源的定量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
通过将GPS测量结果与其他地下水数据进行结合,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并避免过度开采导致的问题。
综上所述,地球信息科学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方面。
卫星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与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卫星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与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不断需求与日益增长的意识,地下水资源的勘探与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而卫星遥感技术,凭借其高效、全面、非接触式的特点,正逐渐成为地下水资源勘探与管理的得力助手。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对卫星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位于某省农业产业园区的地下水资源勘探。
农业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地下水资源供应。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园区内地表及地下水资源进行全方位、定期的监测和分析。
借助卫星图像,可以观测地表的植被覆盖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遥感传感器获取土壤水分含量、地下水位等数据。
通过与历史数据的对比分析,就能够得出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从而提早预警和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卫星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勘探中的重要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研究一下卫星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案例。
在某省的地下水治理项目中,卫星遥感技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可以实时监测地下水开采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通过对地表河流、湖泊等水体变化的监测,可以判断地下水补给与排泄情况,并对水资源过度利用进行预警和警告。
此外,卫星遥感技术还可通过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揭示地下水质量状况。
通过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和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水质安全。
这一案例展示了卫星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广阔前景。
另一个有趣的案例是在城市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中的应用。
城市发展的需求与人口的增长,对地下水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
通过分析卫星图像,可以得到城市范围内地下水开采和利用的情况。
根据这些数据,决策者可以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的水资源分配,并制定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此外,卫星遥感还可以通过探测不同亮度区域,获得城市地下管网的情况。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因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水资源监测方法依赖于人工采样和监测,其效率低下且不易实现定时、全面的监测。
而遥感技术的出现为水资源监测提供了高效、全面、定量的新手段。
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或其他飞行器在空间上采集地面数据,对地表特征进行探测和分析的技术。
它具有广覆盖、高分辨率、高效率等特点,便于进行空间信息的快速提取和分析。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和评估。
一、1.水体遥感监测水体遥感监测是利用卫星等遥感平台获得的图像数据,对水体进行遥感处理和分析,得到水体的空间分布和表面特征,以及水体面积、深度和水质参数等信息。
通过水体遥感监测,可以实现对水体面积、水量、水质等方面的准确监测,有助于环保、水利等领域的决策。
2.土地利用/覆盖遥感监测土地利用/覆盖遥感监测是利用卫星等遥感平台获取的影像数据,对土地利用类型和覆盖范围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确定不同土地类型的水保持水资源能力,分析不同斑块土地类型对水资源的影响。
通过土地利用/覆盖遥感监测,可以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3.水文遥感监测水文遥感监测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对水文过程进行空间和时间分析,得到水文参数和水文特征等信息的过程。
通过水文遥感监测,可以实现对水文过程的高精度观测和监测,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含水量、降雨、蒸散等水文过程。
同时,还可以实现对水体水量、洪旱预测等水文问题的解决。
二、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的优势1.空间信息快速提取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无人机等平台对大范围的水资源进行高时空分辨率的监测,可以将所获取的数据与GIS数据进行集成,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获取水资源数据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
2.高精度水资源监测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无人机等平台对水资源进行监测时,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频率等特点,获取高精度水资源监测数据,可以对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进行高精度分析和预测。
使用卫星影像进行地下水资源调查和保护的技巧与工具
使用卫星影像进行地下水资源调查和保护的技巧与工具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地下水资源逐渐成为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为了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保护地下水,利用卫星影像进行地下水资源调查和保护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相关的技巧和工具,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践。
1.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利用航天器、卫星或无人机等高空平台获取信息的一种技术。
在地下水资源调查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信息来推测地下水的潜在分布。
例如,可利用卫星影像获取的地表温度和蒸发散发数据,结合气象参数,可以推测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测量地表形变来提供地下水流动的信息,从而帮助预测地下水的动态分布。
2. 地下水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在进行地下水资源调查和保护时,需要平衡地下水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利用卫星影像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下水开发引起的地表下沉和地壳运动等现象。
通过获取这些信息,可以评估地下水开发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措施来保护地下水资源。
例如,在监测到地表下沉现象时,可以采取限制开采或改变开采方式的措施,以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分析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卫星影像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获取地表水的信息,可以推测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质交互。
例如,通过卫星影像技术可以获得地表水汇集和分布的信息,从而揭示地下水补给的可能渠道。
此外,卫星影像还可以提供地下水补给的时空变化信息,从而帮助提高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4. 卫星影像与地下水模型的结合卫星影像技术的发展与地下水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相辅相成。
地下水模型是一种数学模拟方法,用于描述地下水流动和质量传输的过程。
将卫星影像技术与地下水模型相结合,可以提高地下水资源调查和保护的精度和可靠性。
通过校正地下水模型中的参数和验证模拟结果,可以利用卫星影像技术获取的实测数据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定量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定量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水资源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水资源具有地域性、时空变异性等特点,因此水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也需要运用到一些科学技术。
其中,定量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成果。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概述,定量遥感技术的介绍和应用案例三个方面,探讨定量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一、水资源的概述水资源是指绿色水、蓝色水和灰色水三种类型的水资源。
其中,绿色水是指土壤中含水量不大的降雨水和地面蒸发的水分;蓝色水是指在地球表面流动或存储的水,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灰色水是指废水、污水和排泄物等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水。
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全球水资源已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严重的水资源缺乏、水资源污染和水资源分配不公等。
因此,必须运用科学技术来调查和管理水资源,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定量遥感技术的介绍定量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地面传感器或卫星传感器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和处理,从而获得地物信息、资源信息和环境信息的方法。
由于定量遥感技术具有获取数据准确、实时性强和时间序列可追踪等优点,因此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处理是定量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用数字处理和数字分析技术来提取图像中的信息。
例如,可以通过计算遥感图像中的密度值和纹理特征来获得土地覆盖度和地表温度等指标信息。
这些指标信息可以提供水资源调查所需的重要数据,例如全球水资源分布、水面积和水质情况等。
2.超分辨率遥感影像当遥感影像分辨率达到一定级别时,获得的数据有时是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的。
因此,超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调查中。
这项技术可以将低分辨率遥感影像转换为高分辨率影像,并提高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以获得更为精确的水资源数据。
3.数字地球模型数字地球模型是描述和呈现地球自然环境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地球表面的高程、地貌和土地覆盖等特征。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概述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科学准确地了解和评估水资源的情况对于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观测方法,具有全球覆盖、高时空分辨率和定量化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调查中。
本文将探讨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从水体监测、水质评估和水文模拟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水体监测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应用是对水体的监测。
通过卫星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分析,可以实时监测水体的面积变化、形态变化和水位变化等信息。
例如,利用多期遥感影像可以分析水体的季节性变化,研究河流、湖泊的径流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水资源调度决策。
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水体的蓝藻和浮游植物等生态指标,为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二、水质评估水质是水资源调查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传统的水质监测需要采样、化验等复杂过程,成本高且效率低。
而遥感技术通过获取水体光谱信息,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水质。
通过反演水体的浑浊度、叶绿素含量和溶解氧浓度等指标,可以实现水质的预警和监测。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判断水体中是否存在污染物,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水文模拟水文模拟是水资源调查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传统的水文模拟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和模型参数,而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参数和观测数据。
通过获取土地利用/覆盖、地形特征和降雨数据等信息,结合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处理技术,可以建立精准的水文模型,模拟水文过程中的径流、蒸散发等水文要素。
这种基于遥感技术的水文模拟方法准确度高且成本低廉,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应用案例在中国,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海南岛的椰子种植中,通过遥感影像获取椰子园地的含盐量信息,对于营养水分的合理调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又如,在三峡工程调度中,遥感技术被用于监测和预测三峡库区的洪水情况,为水电调度和库区安全提供支持。
结语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的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监测变得愈加重要。
传统的水资源监测手段存在很多局限性,如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低,数据收集难度大,数据处理复杂等问题。
而遥感技术的出现为水资源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的概念、水资源监测的需求以及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遥感技术的概念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再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来提取有价值的地理信息的技术。
遥感技术不仅可以获取地表的形态、结构、颜色等信息,还可以获取地表的温度、湿度、草量、植被覆盖度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表的变化,同时也可以用于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等领域。
二、水资源监测的需求水资源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必需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带来了水资源的变化。
因此,对水资源进行监测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水资源监测的需求有以下几点:1.空间分辨率高:水资源非常分散,因此需要对分布广泛的水源进行监测。
通过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可以对水源进行全面的覆盖,从而提高监测能力和效果。
2.时间响应快:水资源的变化往往非常迅速,因此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时间分辨率高的遥感数据,可以进行快速反应和响应。
3.数据处理自动化:传统的水资源监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遥感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数据处理,从而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度。
三、遥感技术在水资源监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体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可以对水体进行实时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的表面温度、浑浊度、水深等信息,从而可以对水质进行监测和预测。
2.灌溉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壤湿度、植被覆盖度等信息,可以较好地反映灌溉的需要。
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灌溉需求,从而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
地下水资源勘查的遥感技术研究
地下水资源勘查的遥感技术研究在当今社会,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地下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业发展以及农业灌溉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地下水资源勘查方法往往存在着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以及勘查结果不够准确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的出现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非接触式的手段获取远距离目标的信息。
它依靠各种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获取有关目标物体的各种特征和信息。
在地下水资源勘查中,遥感技术主要通过对地表特征、土壤湿度、植被覆盖等方面的监测和分析,来推断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状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遥感技术在地下水资源勘查中的工作原理。
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谱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
不同的电磁波波段对地下水资源的反映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可以反映地表植被的生长状况和土地利用类型,而热红外波段则能够反映地表温度的分布,从而间接反映土壤湿度和地下水的活动情况。
微波波段则具有穿透云层和植被的能力,在一些恶劣天气条件下仍能获取有效的数据。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数据,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分析,就可以提取出与地下水资源相关的信息。
比如,通过对植被指数的分析,可以了解植被的生长状况,而植被的生长往往与地下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密切相关。
如果某一地区的植被生长茂盛,通常意味着该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为充足。
另外,通过对地表温度的反演,可以了解土壤的热惯量,进而推断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土壤湿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土壤的水分含量,来间接推测地下水资源的状况。
在实际应用中,遥感技术具有诸多优势。
其一,它能够实现大面积的同步观测,大大提高了勘查效率。
传统的勘查方法往往需要在地面上进行逐个点的测量,费时费力。
而遥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为地下水资源的快速评估提供了可能。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地下水是人类重要的水资源之一,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准确、及时地监测地下水污染状况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对地观测手段,具有大面积、快速、动态和非接触式等优点,为地下水污染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遥感技术的原理与特点遥感技术是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地面目标物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和解译,以获取目标物的特征和性质。
在地下水污染监测中,常用的遥感数据源包括卫星遥感影像、航空遥感影像和地面高光谱遥感数据等。
遥感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面积同步观测: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有助于全面了解地下水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2、时效性强:可以快速重复观测,及时反映地下水污染的动态变化。
3、多波段、多极化观测:能够获取丰富的光谱和极化信息,为识别地下水污染提供更多的依据。
4、非接触式观测:不直接接触研究对象,避免了对监测区域的干扰和破坏。
三、遥感技术在地下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方法(一)利用植被指数监测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会影响周边植被的生长状况,通过遥感影像中的植被指数(如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可以间接反映地下水的污染情况。
当地下水受到污染时,植被的生长受到抑制,植被指数值会降低。
(二)热红外遥感监测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可能导致地表温度的异常变化。
热红外遥感技术可以探测地表的温度分布,通过分析温度异常区域,推断地下水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三)高光谱遥感监测地下水污染高光谱遥感能够获取连续的光谱曲线,具有很高的光谱分辨率。
通过对污染区域和未污染区域的光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识别出与地下水污染相关的特征光谱,从而确定污染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四)遥感与地球物理方法相结合监测地下水污染将遥感技术与地球物理方法(如电法、磁法等)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准确地监测地下水污染。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因此,对地下水污染进行有效的监测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探测手段,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地下水污染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遥感技术的原理及特点遥感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
其原理主要基于不同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发射特性的差异。
遥感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大面积同步观测: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克服了传统监测方法只能局部单点监测的局限性。
2、时效性强:可以快速获取数据,及时反映地表的动态变化。
3、信息丰富:能够同时获取多种地物特征的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等。
4、成本相对较低:与传统的实地采样和监测方法相比,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二、地下水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地下水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石油化工泄漏等。
工业废水中常常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通过地表径流和土壤渗透也会进入地下水体。
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各种微生物,在排放和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同样会污染地下水。
垃圾填埋场中的渗滤液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如果防渗措施不到位,会对周边地下水产生长期的污染威胁。
石油化工泄漏事故则会导致大量的石油类污染物进入地下,对地下水质量造成极大破坏。
地下水污染不仅会影响饮用水的安全,导致人体健康问题,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增加,还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地下水污染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遥感影像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遥感影像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而地下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开发和有效管理更是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影像技术逐渐成为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有力工具。
遥感影像技术具有能够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强、数据综合性高等显著优点。
通过不同的传感器,遥感影像可以获取包括地表特征、植被覆盖、土壤类型等多种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分析和评估地下水资源的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遥感影像可以用于地下水资源的勘察。
传统的地下水资源勘察方法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钻探和监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高昂。
而遥感影像能够提供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帮助我们初步了解地下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
例如,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的地形地貌特征,可以推断出可能存在的含水层位置和走向。
同时,利用遥感影像的光谱信息,还可以识别出不同类型的岩石和土壤,进而推测其透水性能和蓄水能力。
其次,遥感影像在监测地下水水位变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特定的遥感技术,如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能够精确地测量地表的微小形变。
当地下水水位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地表的沉降或抬升,通过监测这些形变,就可以间接推算出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情况。
这种方法具有大面积、高精度、连续监测的优势,能够及时发现地下水资源的异常变化,为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再者,遥感影像有助于评估地下水的水质。
虽然遥感影像不能直接检测地下水的化学指标,但可以通过对地表水体、土地利用类型以及污染源分布等的监测,间接推断地下水可能受到的污染威胁。
例如,工业废水的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都可能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
通过遥感影像对这些污染源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
此外,遥感影像还能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规划提供支持。
在制定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物探与遥感技术在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熊盛青唐文周刘浩军(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摘要:综合航空物探方法是地下水勘查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成本低、便于大面积工作、发现和区分目标能力较强等特点,近年在世界各地干旱区地下水勘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利用航空电磁测量和航空磁测在江苏连云港等地区进行圈定地下淡水、划分咸淡水界限、寻找地下热水等工作,均取得较好的结果。
2002 年我国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直升机航空电磁测量系统。
航空物探将会在我国地下水勘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采用遥感技术,通过对遥感图像反映的地形、地貌、岩性、第四纪沉积物、地质构造、水系、地表覆盖等水文地质要素的解译分析,可进行水文地质填图和地下水资源评价。
随着多光谱、热红外、微波等遥感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和日益完善,遥感在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技术将更加成熟,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地下水、勘查、航空物探、航空电磁测量、遥感技术、图像1 航空物探勘查地下水的应用1.1 地下水勘查中的航空物探方法简介航空物探是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航空技术结合的一门新技术,是一种获取并研究岩石圈,特别是与地壳有关的多种地球物理场信息的方法手段。
利用安装在飞机上的物探设备测量天然地磁场、放射性和人工发射的电磁场,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推断出地表及地下地质体、构造等分布特征。
常见方法包括航空磁测、航空电磁测量和航空放射性测量。
航空磁测主要通过测量地磁场,推断地下地质构造,一般探测深度较大,可达数公里或更大,用于了解控制水文地质环境的地质构造,间接寻找地下水和地下热水。
而航空放射性测量利用水体对放射性能量的吸收呈现低值异常,据此可用于寻找浅层地下水。
航空电磁测量利用含水层和不含水层,以及不同含盐度水的电阻率(或电导率)的差别,通过电磁测量,转换成电阻率(或电导率)的空间分布,从而确定不同含盐度的地下水的赋存,是地下水勘查的主要航空物探方法。
航空电磁测量按激发场形式的不同可分为频率域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两种,根据发射和接收线圈的安装方式分为固定翼和直升机吊舱式两种。
由于人工激发电磁场的方式不同,各种航空电磁法的探测深度相差较大。
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地质任务、测区水文地质和地形等条件选择不同的方法。
固定翼频率域航空电磁测量方法,效率高,成本低,但要求工作地区地形起伏较小,探测深度较浅,一般为几十米;直升机吊舱式频率域航空电磁测量,探测深度较大,一般可达100m 左右,对工作地区地形要求较低,但工作效率稍低,相应成本增高;且要求工作地区地形起伏较小;直升机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探测深度200m 左右固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作者简介:熊盛青,男,1963 年8 月出生,博士,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航空物探、遥感技术应用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
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探测深度最大,可达200-300m,甚至达600-700m,但工作成本与固定翼时间域方法相比探测深度要小一些,但工作成本和对地形起伏要求都较低,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方法,不过目前还正在研制之中,尚未用于生产测量。
当前国外主要采用直升机吊舱式频率域电磁系统和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我国主要采用固定翼频率域航空电磁测量系统,2002 年新引进的直升机吊舱式频率域电磁系统,正在试验之中。
1.2 航空物探在地下水勘查中的主要应用以往,航空物探主要用于地质找矿和填图、油气勘查等工作。
近年来,由于航空物探工作效率高,成本较低,便于大面积工作,尤其随着测量精度的提高,发现和区分目标能力增强,越来越得到水文勘查工作者的青睐。
近几年,在世界各地干旱地区找寻地下水勘查中,航空物探方法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在国外,如美国、澳大利亚、非洲和亚洲等一些国家,在找水工作中,尤其是在沙漠干旱地区的找水工作中,航空物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利用航空电磁测量和航空磁测在江苏连云港、河北南宫、辽宁大连等地区进行圈定地下淡水、划分咸淡水界限等工作,均取得较好的结果,但总体上讲,应用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且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1.2.1 国外应用实例由于近年来航空电磁测量在系统硬件和处理解释软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利用航空电磁测量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的工作日益增多,已成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1.1 利用DIGHEM 系统寻找浅层淡水及地热水DIGHEM 系统是频率域直升机吊舱系统。
在纳米比亚干旱地区,用该系统进行了寻找浅层淡水测量,通过用5 个频率电磁数据转换的电导率-深度图像(CDI)表明,高阻体与淡水体吻合较好,并且利用多条CDI 剖面立体地查明了淡水体的空间分布特征。
另外,富含矿物质的地热水通常显示良导特性,当其上涌到浅部时,在航电异常图上显示高电磁响应,因此,航空电磁测量在地热水勘查方面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DIGHEM 公司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工作。
1.2.1.2 利用QUESTEM 系统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及土地调查近几年,在西澳大利亚地区利用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进行了大量测量,主要用于解决水文地质和土地管理问题,比如水资源评价、土地含盐度评价以及预测和处理,并与GIS 技术结合为农业规划服务。
在澳大利亚已把航空电磁-磁测量作为政府土地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昆士兰和维多利亚等地,也为解决水文地质调查和农业规划进行了大量航空电磁-磁测量。
World Geoscience 公司公布了许多实例,显示了应用航空时间域电磁系统(QUESTEM)获得的数据能够通过转换的电导率填图监测含盐度。
在澳大利亚西部干旱地区,利用频率域航空电磁测量在圈定古河道、寻找浅层淡水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1.2.1.3 利用GEOTEM 系统及航空物探综合测量进行地下水调查美国地调局于1997 年和1999 年在亚利桑那州南部圣佩德罗河谷一带进行了航空地球物理测量飞行。
测量使用的是总场磁力仪和60 道时间域GEOTEM 航空电磁(AEM)系统。
通过对磁数据进行欧拉反褶积处理,得到了磁源深度,结合重力数据,推断了圣佩德罗河谷下面的基底起伏和构造。
通过电导率深度转换(CDT)推断出了沿飞行线的次级水平导体,推论这个导体是地下水。
为提高解释的可靠性,他们尽量对照附近水井的电测井资料来校准电导率深度转换。
通过对比表明,探测深度可达400m,在150m 深度以浅,电导率深度转换值与电测井曲线吻合,从150m 到大约400m 深度两者曲线基本吻合。
1.2.2 国内应用实例1.2.2.1 在江苏连云港地区区分咸淡水界限并寻找地下淡水体该地区大部分为第四纪覆盖,仅在东北部有少量老地层出露。
航空电磁测量采用520Hz、2020Hz、8020Hz 三种频率测量异常的实、虚分量,经解释推断对全区划分了咸淡水界限、圈定了多个地下淡水体的范围,并推断了新构造运动引起的浅断裂。
经验证,推断圈定的该地区南岗地下淡水体的范围与地质调查的结果一致。
1.2.2.2 在河北南宫地区寻找古河道中的淡水体该地区位于河北南部海河流域冲积平原上,全部为第四纪覆盖,盐碱地发育,地下赋存有古河道淡水。
利用航空电磁测量520Hz、2020Hz、8020Hz 三种频率测量异常的实、虚分量值,经解释推断圈定了地下古河道淡水范围。
1.2.2.3 在山东黄河口地区划分咸淡水界限并圈定地下淡水体范围航空电磁测量采用520Hz、2020Hz、8020Hz 三种频率测量异常的实、虚分量,同时进行了高精度航空磁测和航空伽玛能谱测量。
利用航空电磁测量的结果,圈出了海侵的程度和分布界限;按照电阻率的高低,划分了强海侵、中强海侵、中等海侵、中弱海侵、弱海侵、浅部弱海侵深部非海侵和非海侵几种类型区,并提出了在海侵边界附近形成了上咸下淡的双层结构的过渡区。
这种推断结果部分已得到水文地质成果的佐证;依据不同频率电磁异常的范围、电磁响应的强弱变化规律,以及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情况,推断了黄河口地区地下浅层淡水远景区的分布,圈定了浅部淡水、半咸水与咸水的界限,并在淡水中划分出三种级别的浅层淡水远景区。
经对部分异常地面查证,表明利用航空电磁测量寻找浅层淡水是有效的,而且可以寻找咸水层下的淡水体。
利用高精度航空磁测的结果研究推断了黄河口地区的基底构造和断裂构造,并通过分析地下热水的分布规律,结合区内已知地下热水的情况,建立了寻找地下热水远景区模型,认为强度较高、梯度较大的区域磁力高反映基底埋深相对较浅,区域磁场梯度较陡多反映居里等温面相对隆起,因此地温梯度也较高,且区域磁力高边缘的梯度带多反映较大规模的深断裂,有利于地下水深循环和正常热传导,而断裂交汇部位对形成地下热水有利,因此区域性基底隆起和具有一定活动性规模较大的深断裂是形成地下热水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依据这个模型圈定了四片地下热水远景区。
2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勘查中的主要作用过去的40 多年里在地质应用领域,遥感方法以其宏观、形象、快速、经济和短周期提供多时相数据等技术优势,为地质工作者了解地质体与地质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推断地质作用过程和运动现状,预测矿产的前景和地质灾害的发生等提供了大量真实信息,为促进地质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中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等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果。
2.1 地表水资源现状调查与动态变化分析地下水的形成及赋存状态与地表水资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在调查地表水资源方面,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水体明显区别于其它地物的特殊光谱特性,直接从遥感图像上提取水体信息;利用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经计算机几何纠正、叠加配准等处理,可以定量地提取江河、湖泊水体的动态变化信息,从而推测江河、湖泊岸线的演变规律;根据江河、湖泊水量的变化和对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分析地下水位的可能变化趋势。
在1998 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期间,我中心及时获取了1998 年8 月14日、17 日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的SAR 数据,与洪水区1996 年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TM 数据进行配准、叠加,形成多光谱与微波的叠合图像。
利用水体吸收微波的特性,在叠合图像上提取了洪水泛滥的信息。
编制成的长江沙市至安庆段及嫩江、松花江齐齐哈尔至哈尔滨段的洪水灾情遥感影像图十分清晰直观,为有关部门及时了解洪水的总体态势、洪水淹没范围,进一步部署灾情评估、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与此同时,还利用航空、航天遥感资料,结合常规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长江中下游的河道变迁现状和演变规律。
鸭绿江是我国和朝鲜的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