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a1ab5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8.png)
初三历史复习提纲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一、古代文明与人类起源1. 人类起源的理论2. 古代文明的发展3. 杂交与万物起源二、中国古代的初步发展1. 夏朝的建立与特点2. 商朝的兴起与社会状况3. 周朝的建立与分封制度4.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成与变革三、中国古代的统一与繁荣1. 秦朝的统一及其政治制度2. 汉朝的兴起与文化繁荣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与文化交流四、唐宋时期的辉煌1. 唐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2. 唐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3. 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状况4. 宋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五、元明清时期的国家演变1. 元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2. 明朝的兴起与社会改革3. 清朝的专制统治与国家衰落六、近代中国的崛起与挑战1.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放2.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3.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4. 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七、现代中国的建设与发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2. 文化大革命与中国的政治动荡3.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经济崛起4. 当代中国的建设与挑战八、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变革1. 古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衰落2.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与教会权威3.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4. 工业革命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5. 世界两次大战与对现代世界的影响九、亚洲古代文明的辉煌与交流1. 印度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2. 希腊与罗马古代文明的影响3.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化的传播十、历史观与历史思维1. 历史观的涵义与重要性2. 历史思维的培养与运用3. 历史知识的应用与价值。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ebf321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3.png)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历史中考复习资料(中国史部分)【古代史部分】※1、史前时代①元谋人的遗迹在云南元谋,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②北京人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过着群居生活。
能使用天然火。
③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华夏之祖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
他们联合起来打败蚩尤,从此组成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黄帝被尊为“人文之祖”。
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领导人民治水,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相传尧舜禹时期通过“禅让”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3、夏、商、西周①夏、商、西周三代更替: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
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国国君汤战胜桀,夏朝灭亡。
商朝建立。
商朝后期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
西边渭水流域的走过国君周武王趁机联合西方、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
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大战中,商军倒戈,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武王建立周朝。
历史上叫作“西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②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4、春秋、战国的纷争①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②战国七雄是燕、赵、魏、韩、楚、齐、秦(按地图从北到南,由东到西)③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的商鞅变法主要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3a1a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7.png)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
理版)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治理与文化交流
1.1 三皇五帝与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 “三皇五帝”、“夏、商、周”简要介绍
-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比较
1.2 著名的古代思想家和他们的思想
- 孔子思想
- 墨子思想
- 荀子思想
- 道家、法家思想简介
第二章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和辉煌的唐宋文化
2.1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朝代更替
- 夏朝、商朝、西周到东周
- 秦到汉和三国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2.2 唐代和宋代的辉煌文化
- 唐代文化
- 宋代文化
第三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和市场贸易
3.1 中国古代经济的起始和发展
- 农业生产的发展
- 生产力的提高
3.2 中国货币的演进和市场贸易的兴起
- 货币的演变
- 交易的方式
第四章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4.1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 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
- 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4.2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 五四运动和中国的成立
第五章互联网时代的中国
5.1 互联网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 互联网的特点
- 互联网的优点和缺点
5.2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互联网产业的现状。
初三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379b55e8e9951e79b892737.png)
中国古代历史复习提纲
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著名的有: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和四羊方尊。
2、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商周)(秦朝)(西汉)(东汉)
3、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体。
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是传诵千古的抒情长诗。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4、都江堰是秦朝李冰主持修建的既能防洪、又能蓄水灌溉的水利工程;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秦朝时为抵御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是公元12世纪以后的事。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将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东汉张衡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7、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神医”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他还创制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8、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9、西汉司马迁著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主要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10、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并发展了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是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1000年。
11、北魏的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2、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全书以著录水稻系统为纲,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
人情、历史古迹等。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a2ea3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f.png)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一、中华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时期1.古代中国人类的起源-黄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发展与演变-夏、商、周三代的特点及其政治制度2.夏朝-夏商周年表-“夏桀纣”的得失与衰亡-夏朝的历史地位与意义3.商朝-商朝的社会政治制度-商朝的经济与文化特点-商朝的兴盛与衰落4.周朝-周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周朝的分封制度与国家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二、中国封建社会与秦汉时期1.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分封制度与诸侯国建立-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2.秦朝-秦朝的统一战争-秦始皇的治理措施与政治制度-秦朝的兴衰原因与意义3.汉朝-汉高祖刘邦的统一战争-汉朝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度-汉朝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4.与汉朝同时期的民族政权与文化-北方游牧民族的崛起与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与西方文化的传播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的对峙与统一战争-三国的政治制度与农业经济2.两晋时期-晋朝政权的建立与分裂-两晋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发展-两晋时期的佛教和道教3.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政权的建立与统治-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南北朝时期的内忧外患与统一战争四、隋唐时期1.隋朝-隋朝的政治统一与分权制度-隋朝的农业经济与对外关系-隋炀帝的政治与文化2.唐朝-唐朝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唐朝的兴盛与贞观之治3.安史之乱与黄巢之乱-安史之乱的经过与影响-黄巢之乱的原因与结果五、五代十国与宋元明时期1.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政权的建立与统治-五代政权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五代文化的特点与变迁2.宋朝-北宋和南宋政权的建立与统治-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宋朝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3.元朝-元朝政权的建立与统治-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元朝的对外关系与文化变迁六、明清时期1.明朝-明朝的建立与洪武、永乐年间的政治-明朝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明朝的海外探险与文化繁荣2.清朝-清朝的建立与康乾盛世-清朝的政治与经济发展-清朝的对外关系与文化变迁七、中国现代史时期1.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过程-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政治变革-民国时期的政治纷争与社会变迁-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革命战争-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与影响3.开放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开放的背景与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成就-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以上是中国古代史的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帮助你系统性地学习和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初中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完整版
![初中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0f49503b3567ec102d8a57.png)
中国古代史考试说明25%1、知道元谋人、北京人、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的情况。
了解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2、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及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的史实。
简述商鞅变法的史实。
3、了解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史实。
讲述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4、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和著名战役。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5、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熟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武则天、“开元盛世”。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
6、知道宋、辽、夏、金、元在军事上的战与和的史实。
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及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简述元朝建立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7、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掌握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史实。
列举清朝设置住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史实。
知道“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
8、知道祖冲之和圆周率、《九章算术》。
知道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及其贡献。
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著作。
知道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
了解“四大发明”及其对人类的贡献。
9、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及汉字的演变。
知道孔子及“百家争鸣”。
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史实。
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知道《史记》、《资治通鉴》的体例及作者。
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方面的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史复习纲要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就周口店一带。
中考历史提纲
![中考历史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37eff7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a.png)
中考历史提纲一、古代历史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二、中世纪历史1.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4.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三、近代历史1.元明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近代中国的改革与变革4.近代中国的民族矛盾与抗争四、现代历史1.中共党的成立与中国革命2.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3.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4.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五、世界历史1.古代世界的民族与文化交流2.古代世界的科学与技术发展3.近代世界的帝国主义扩张与殖民统治4.二战后的国际格局与冷战时期六、历史知识运用1.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与发展趋势2.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与影响3.历史地理的地域分布与相互关系4.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七、历史思考与评价1.历史事件的原因与结果2.历史学科的独立性与客观性3.历史知识的价值与意义4.历史观念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以上是一份中考历史提纲,包含了古代历史、中世纪历史、近代历史、现代历史等多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要点。
此外,还包括了历史知识的运用、历史思考与评价,以及世界历史的一些重要内容。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历史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对于学生来说,熟悉这份提纲,将有助于他们在中考历史考试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良好的成绩。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归纳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7257d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0.png)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归纳一、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哪些?2.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有哪些重要事件?3.欧洲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有哪些重要事件?4.古代文明的影响与意义有哪些?二、古代帝国的崛起与衰落1.古代帝国的兴起与特点有哪些?2.中国古代帝国的兴起与衰落有哪些重要事件?3.古代帝国的兴衰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如何?三、封建社会的形成与演变1.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特点有哪些?2.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与演变有哪些重要事件?3.封建社会的演变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有哪些?四、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贡献1.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与贡献有哪些?2.古代中国的农业、工业、商业、航海、造纸等方面的发明创造有哪些?3.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如何?五、世界历史上的重大变革1.英国的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有哪些?2.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有哪些?3.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有哪些?4.二战与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有哪些?六、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发展过程有哪些重要事件?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及建国的过程有哪些重要事件?3.新中国的发展道路与主要经济建设成果有哪些?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1.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历史地位有哪些?2.世界上哪些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3.社会主义制度在不同国家的发展特点有哪些?八、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1.中国开放的基本内容与历史意义有哪些?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建设成果有哪些?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文化特征有哪些?九、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的发展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有哪些?2.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有哪些?3.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十、历史思维方法与历史人文素养1.历史思维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历史分析与比较?2.历史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历史学科的关系如何?3.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学会珍惜和传承文明的重要性。
2024年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2024年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1dfe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a.png)
一、古代史1.北京人与厨子山人-相关考点:北京人的发现与相关遗址,石器制作技术,生活方式与文化特点。
2.夏、商、周三代王朝-相关考点:三代王朝的成立与衰落,都城变迁,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变化。
3.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相关考点:西周的建立与统治,封建制度,礼乐制度,春秋时期国家的分裂与争霸,战国时期国家的兼并与统一4.秦朝与秦始皇统一中国-相关考点: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的主要政治措施,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制度,长城修筑,秦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矛盾。
5.汉朝的建立与东汉的繁荣-相关考点:刘邦的建立汉朝,外戚干政,地理博物学考试等,与光武中兴政策,西汉末年豪强割据,王莽的新时代,东汉政权的建立与繁荣。
6.三国时期与晋朝-相关考点:东汉末年疫病与战乱,魏、蜀、吴建立,三国争霸,晋朝的建立,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二、近代史1.隋朝和唐朝-相关考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秦二世杨广的征服,唐朝的开创和繁荣,玄武门事件和玄宗的贞观之治。
2.五代十国与北宋时期-相关考点: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北宋的建立与繁荣,林则徐与禁烟运动,武功雷达、测地仪和历书制作。
3.南宋和元朝-相关考点:南宋的建立和对元朝的抵抗,文天祥等爱国将领,元朝的统治和对汉族的压迫。
4.明朝和清朝-相关考点:明朝的建立和繁荣,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清朝的统治和对满洲的封建压迫。
5.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相关考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洋务运动和自强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北洋政府的垮台和国共合作。
三、现代史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2.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关考点:开放政策的实施与经济发展,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四、世界史1.西欧文化的传播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发展-相关考点:传教士活动与宗教,封建制度与农奴制,十字军东征等。
2.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与新殖民地体系-相关考点: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新殖民地体系的产生与影响,鸦片战争等。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34aae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1.png)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一、石器时代与三皇五帝时期(约公元前7000年-前2300年)1.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区别2.三皇五帝的传说与影响二、夏、商、西周时期(前2300年-前771年)1.夏朝的建立与衰亡2.商朝的兴起与发展3.西周的成立、分封制度与封建社会形成4.商周之际的经济、政治、文化特点三、春秋战国时期(前771年-前221年)1.春秋时期的政治动乱与齐、楚崛起2.战国时期的七雄分立与百家争鸣3.各个时期的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4.长平之战与秦国统一中国四、秦、汉、三国时期(前221年-西晋)1.秦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2.西汉的兴起与汉武帝的时代3.三国时期的魏、蜀、吴及其主要人物与战争4.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与三国分立五、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隋朝)1.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动乱3.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六、唐、宋、元时期(唐朝-明朝)1.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政策2.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实施3.元朝的建立与蒙古政权统治4.明朝的建立与海上贸易的发展七、清朝时期1.清朝的建立与满洲政权的兴起2.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第一次鸦片战争与中西交流八、近代中国(辛亥革命-现代)1.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的建设与发展思想2.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侵略与民族抵抗3.中国共产党的兴起与抗日战争九、中国古代史的意义与价值1.古代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3.古代中国的国力与地位对比以上提纲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删减或者补充。
总的来说,这个复习提纲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各个时期,重点强调了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特点以及社会变革。
通过复习这个提纲,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了解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特点与变迁,为我们对现代中国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供了历史背景。
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历史中考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004801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9.png)
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一、古代中国史1.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经济特点及风俗习惯2.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与思想变革3.秦汉的政治制度、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状况5.唐朝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艺术及外交关系二、中世纪中国史1.宋代的农业发展、海外贸易活动及科技、文化成就2.元朝的政治制度、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3.明朝的农田水利、海外贸易、文化艺术及封建王朝的灭亡4.清朝的政治制度、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对国内外的动荡的回应三、现代中国史1.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政治状况2.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国内政治经济变动3.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发展变迁4.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5.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制度、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6.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演变四、世界历史1.世界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等)2.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与文化成就3.古罗马政治制度、农业技术与法律制度4.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及文艺复兴5.近代欧洲的宗教、启蒙思想与工业革命6.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影响7.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比与冲突8.世界各大洲的国家独立及冷战后的国际体系五、历史相关事件与人物1.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社会事件3.鲁迅、梁启超、陈独秀等中国现代思想家与革命家5.世界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及其思想贡献,如亚里士多德、伏尔泰、孔子、马克思等六、历史方法与历史地理1.历史的研究方法与学科关系2.历史地理的研究内容与意义七、历史的价值与意义1.历史对于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性2.历史的教训与启示3.历史的价值观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中考历史知识点提纲
![中考历史知识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6ceec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4.png)
中考历史知识点提纲
一、中国历史
1、古代史
(1)距今最早的文明:夏商周
黄河文明
(2)西周艺术:甲骨文、青铜器、陶瓷
(3)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孔子、《春秋》、五霸诸侯
(4)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项羽、楚汉相争、《秦论》、兵制(5)汉武帝时期:《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
(6)魏晋南北朝:《晋书》、《水经注》、《陈书》、《北史》、《南史》
(7)隋唐五代:《旧唐书》、《新唐书》、《宋史》、《金史》、《辽史》
(8)宋朝文化:诗经、《史记》、《西游记》、《水浒传》
2、近代史
(1)清朝:《中国通史》、《清史稿》、《清和书》
(2)同治元年:《三民主义》、“民族复兴之路”
(3)光绪元年:《宪法大纲》、《大清会典》
(4)宣统元年:《护国圣火》、“马克思主义引进”
(5)辛亥革命:《民国宪法》、“抗日战争”
(6)民国至今:《普通中学历史教科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
二、世界历史
1、古典时期
(1)古代希腊:《史记》、赫拉克利特、宗教
(2)古罗马:《古罗马通史》、基督教、《罗马法典》
(3)伊斯兰教:《古兰经》、沙特王国、《百科全书》。
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全册复习提纲(填空版)
![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全册复习提纲(填空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188fed964bcf84b8d57b4f.png)
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全册复习提纲(填空版)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我国原始社会时期人生活在周口店,可以自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能使用和保存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2.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聚落是聚落,最早种植,居住在式的房子。
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聚落是聚落,最早种植,居住在式的房子。
3.被华夏族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两帝,故此,海外华人称自己是。
其中被称为“神农氏”的是。
4.西周时,为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周天子“授民授疆土”把土地和臣民分给亲属、功臣,该封臣称为,封臣需向天子纳贡、随天子作战,这种政治制度叫。
后来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根源。
5.商鞅变法是时期发生在秦国的改革,其主要的内容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国家承认;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改革使秦国,为兼并六国奠定基础。
6.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并由此形成了“”的思想大解放局面。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主要思想是“”和“”两个部分;在政治上主张;在教育上,他提倡“”、“”。
其言论被弟子整理成一书。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民族融合1.公元前221年,(人物)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制的封建国家朝。
2.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1)政治上:规定最高统治者称;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分管、、;在地方推行制。
(2)在经济上,规定全国统一使用样式货币。
(3)统一把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又推广。
(4)在军事上,为防御匈奴,修筑。
(5)统一车辆形制,称。
3.西汉时期帝大一统措施:(1)在思想上推行“,”,使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封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2)颁布“”,削弱了封国势力。
(3)强化监察制度,中央设,地方设官职,直属皇帝管理。
4.公元208年,曹操军队与孙权、刘备联军在交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军。
220年称帝,魏国建立,定都;221年称帝,国号汉,定都成都;222年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局面形成。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0bc7d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8.png)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一、夏商周时期1.夏朝的建立和结束2.商朝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特点3.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度4.周朝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特点5.夏商周时期的思想和文化发展二、春秋战国时期1.春秋时代的政治格局和思想家2.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和思想家3.农业生产的变革和分封制的崩溃4.墨子、荀子和孟子的思想5.孔子及其学派的思想三、秦汉时期1.秦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国2.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思想3.西汉的建立和汉武帝的4.东汉的兴起和王莽的新政5.秦汉时期的文化与学术发展四、魏晋南北朝时期1.南北朝分裂和政治动荡2.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和文化3.儒家学说的发展和佛教的传入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艺术5.五胡乱华及北方民族政权的建立五、隋唐时期1.隋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2.唐朝的疆域扩张和政治制度3.唐朝的社会制度和农业生产4.唐朝的科举制度和文化繁盛5.唐朝的外交和西域文化的传播六、五代十国时期1.五代十国的政治格局和社会动荡2.北方和南方政权的对峙3.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与科技4.王安石变法和北宋的政治5.北宋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七、元明清时期1.元朝的建立和蒙古族统治2.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动荡3.明朝的建立和世界海上贸易4.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5.清朝的建立和满族统治6.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八、近代史时期1.科学技术的传入和对中国的影响2.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3.五四运动和中国的革命思潮4.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国共合作5.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的兴起总结:以上提纲包括了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时期和事件,可以帮助复习者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复习时,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历史文献进行详细学习和理解,加深对中国古代史的认知和理解。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部分)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b73d60df4693daef5ef73dc6.png)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部分)1、识记:元谋人、北京人的文化遗存。
1)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始人群。
保留猿的体质特征,直立行走,能够用手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劳动,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2、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1)炎帝: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2)黄帝: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人。
3)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尧、舜通过“禅让制”推举继承人;禹是治水英雄。
3、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史实: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工;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和吴广率众在大泽乡起义。
起义失败,但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6、张骞通西域的史实。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作用: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7、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穿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作用: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
中考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考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4cea84b33687e21af45a988.png)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教师参考)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③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⑤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⑥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2.宗法制: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3.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朕、制或诏、玺)2.秦朝的中央机构: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②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中考历史提纲范文
![中考历史提纲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4273b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a.png)
中考历史提纲范文一、古代文明的形成1.人类起源和早期人类社会的形成-人类起源和早期人类社会的特点-早期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形态2.文明的兴起和城市的形成-文明的兴起和城市的定义-文明的重要特征和影响-早期城市的发展和特点3.古代文明的代表国家-早期文明的发展和代表国家-代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二、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三代的兴衰-三代的谱系和后嗣之争-夏、商、周三代的兴起和衰落原因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重要国家的兴起和战争-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影响3.统一中国的秦朝-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政治制度-道家和法家思想的影响-秦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西汉、东汉和三国-西汉和东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三国时期的动乱和兴起5.隋唐的统一和繁荣-隋唐的统一战争和政治制度-唐朝的繁荣和文化成就6.宋代和元代的转变-宋代政治、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科技发展-元代政治、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科技发展-现代史学对宋代和元代的评价三、世界古代史1.古埃及文明的兴起和衰落-古埃及文明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组织-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古埃及的科技发展和文化成就2.古希腊城邦文明的发展-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组织和军事制度-希腊的哲学、科学和文化成就-希腊城邦之间的战争和影响3.古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亡-古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政治制度-罗马的军事征服和行政管理-罗马文化的传播和影响4.印度和东南亚古代文明-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宗教信仰-吠陀时期的印度科技和文化成就-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特点四、近代史1.清朝的兴衰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经济-外国来华势力的入侵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清朝的和变法运动2.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运动-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兴起-中共党的建立和武装反抗3.近代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变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格局重组-冷战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历史五、现代史与当代世界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共党的建立和中国的解放战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开放的历史变革2.当代世界的重要事件-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世界的环境和经济问题3.当今中国的发展和挑战-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崛起-城市化和农村问题。
苏州市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
![苏州市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5d4c6c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3.png)
苏州市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一、古代中国的早期文明1、了解古代中国的早期文明,包括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
2、掌握甲骨文和金文等古代文字的起源和特点。
3、了解青铜器文化的繁荣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
二、春秋战国时期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包括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等。
2、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变革,如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的瓦解等。
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如百家争鸣、经典著作等。
三、秦汉时期1、了解秦朝的政治制度、统一六国的原因和影响。
2、掌握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如郡县制、文景之治、《史记》等。
3、了解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与东南亚的交往等。
四、三国到唐朝时期1、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经济和文化成就。
2、掌握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如科举制、唐诗等。
3、了解唐朝的对外关系,如与吐蕃的交往、玄奘西行等。
五、宋元时期1、了解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
2、掌握宋朝的市井文化、科技成就等。
3、了解元朝的政治制度、对外关系等。
4、掌握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如理学、宋词等。
六、明清时期1、了解明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
2、掌握清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如康乾盛世、《四库全书》等。
3、了解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如与荷兰的交往、郑和下西洋等。
正确答案是:D.发明计算机。
计算机是由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发明的,不是中国古人类的发明创造。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其中统一货币是什么?正确答案是:A.圆形方孔钱。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其中包括统一货币。
他规定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为标准,其他国家的货币都要以这个标准进行兑换。
因此,正确答案是A。
D.交通运输业正确答案是:C.金融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包括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而金融业不属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范畴。
_____朝时,制瓷业得到发展,青瓷、白瓷、彩瓷等品种繁多,远销海内外。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资料 提纲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资料 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52eec69b84ae45c3b358c3a.png)
中国古代史(25分)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在今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
2、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的浙江省余姚市,距今6000多年,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烧纸黑陶,饲养家畜,建干栏式房屋居住。
半坡遗址位于黄河中游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距今5000多年,半坡人种植粟和蔬菜,使用磨制石器,饲养家畜,住半地穴式房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
3、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轩辕氏,炎帝和黄帝结成部落联盟,形成华夏族的主干,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被称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原始社会末期,尧传位给舜,舜又传位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5、公元前1600年,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之战大败商纣,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6、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随后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先后称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7、战国七雄是齐(东)、楚(南)、秦(西)、燕(北)、赵、魏、韩(中间)。
(岳阳属楚国)8、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法家思想)⑴背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实力逐渐强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废除贵族的特权,各诸侯国为顺应新的形势,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相继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各国变法中最彻底的)⑵主要内容:①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土地;②奖励耕战;③推行县制。
⑶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次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它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教师参考)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③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⑤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⑥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2.宗法制: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3.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朕、制或诏、玺)2.秦朝的中央机构: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②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郡县制: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
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
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
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③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
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秦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都起了重要作用③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消极)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朝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2.唐朝三省六部制:①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在尚书省下设六部.②评价: 三省的最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而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元朝的行省制:①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东,山西),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
②作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4.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①从汉到元,政治制度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②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③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④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⑤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标志着皇权对于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②明成祖永乐帝设内阁,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清朝设军机处:①原因:加强皇权,及时处理西北战事。
②内容:雍正帝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择亲信的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机构简单,办事效率较高,政策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显。
③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④有利于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
消极影响:①君主的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并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队伍,使政治黑暗,腐败.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③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第2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一、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①原始社会时期: 刀耕火种,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②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由于青铜的昂贵,在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
③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运用,铁制工具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④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 ⑤东汉:使用一牛挽犁.⑥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3.小农经济的含义:①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⑵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⑶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战乱和苛政、天灾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⑷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二、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发展概况: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直到明代前期,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主要特征: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生产规模大,分工细致,代表着古代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2.纺织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①原始社会:纺织业开始萌芽,原料主要是以麻和葛为主,但也出现了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②汉:远销海外,被称为丝国(开辟丝绸之路). ③唐朝:中期以后,私营作坊兴起.④宋元:棉纺织业兴起, 元朝时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⑤明: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苏州和杭州是丝织业的中心。
3.冶金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①新石器时代:已经出土了小件铜器,②夏商周:青铜铸造业进入繁荣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
.③春秋战国: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出现了铁器④汉: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发生革命性变化.⑤东汉时期: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借用水力作为动力鼓风.4.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①原始社会:彩陶出现.②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过渡到瓷.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③唐朝:釉陶制品的精品唐三彩,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④宋元:宋代的景德镇到元朝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烧制出青花瓷器。
.⑤明清: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中后期五彩瓷,清代珐琅彩。
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并且劳动分工越来越细②生产技术不断进步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出现工场手工业④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⑤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
三、商业1.市的形成与发展:①秦: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进行严格管理.②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十分严格.③六朝时:城镇之外形成了草市.政府对草市进行行政管理,设草市尉.④唐朝时:草市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夜市也非常繁荣.⑤宋: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⑥明清:商业经济繁荣,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2.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商业城市:①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都城,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
如齐国的临淄.②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③隋唐:长安,洛阳,广陵(扬州),益州(成都)广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④宋:开封和益州。
⑤元朝:大都是繁华的商业大都市,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著名商帮:晋商和徽商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①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②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的控制,特别是海上贸易基本上由官府垄断。
③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然后逐步渗透到农村,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四、主要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及海禁政策的内容及影响重农抑商:①最早由战国时商鞅提出.②基本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为”末业”.这个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③影响:在封建社会前期,重农抑商思想对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封建社会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逐步被商品经济所取代,到了明清之际,重农抑商思想已经开始被黄宗羲的工商皆本论和郑观应的“以商立国”思想所扬弃。
海禁政策①基本含义:明太祖由于担心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下令实行海禁。
②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堵塞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的渠道,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背景:①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③阶级关系:“士”因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礼贤下士而思想活跃和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