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

合集下载

梁思成简介

梁思成简介

梁思成,男,广东省新会人,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

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

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中文名:梁思成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日本东京出生日期:1901年4月20逝世日期:1972年1月9日职业:建筑教育家,建筑学家毕业院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主要成就:建筑教育、建筑研究、建筑艺术目录[隐藏]1、个人履历2、人物生平3、建筑研究4、建筑教育5、建筑理论6、主要论著7、保护奈良8、家庭生活[编辑本段]1、个人履历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为广东省新会县(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1915—1923年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24—192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1927—1928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肄业。

1928年初,梁思成与林徽因[1]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接着到欧洲考察半年才回国任职。

1928—1931年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

1931—1946年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及兼任研究员。

1944 —1945年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1946—1947年美国耶鲁大学聘问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赠授文学博士。

1948 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6—1972年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

1959年梁思成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2年1月9日逝世于北京。

[编辑本段]2、人物生平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在日本东京出生时,是他父亲梁启超因“戊戌政变”失败后流亡日本的第三年。

原籍广东省新会县。

童年时代的梁思成在日本的华侨学校上学,在父亲的影响和督促下,梁思成自幼就攻读《左传》、《史记》等古籍,使他对中国古文化有良好的基础和浓厚的兴趣。

梁思成

梁思成

梁思成介绍个人简介:梁思成(1901-1972)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古建筑文物保护与研究和建筑史学家。

广东省新会县人,梁启超长子。

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流亡日本时,梁思成于1901年4月20日出生日本东京,1912年随父返国。

1972年1月9日卒于北京。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1928年回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任系主任,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

1933-1946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

1934年任国民政府中央古物保存委员会委员,1944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

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营建系)并任系主任直到逝世。

他还曾任中央研究员院士,美国耶鲁大学聘任教授、普林斯登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和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等职。

从1949年起,先后任北平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梁思成的一生中,除了在建筑教育、城市规划等方面做出的开拓性不朽贡献之外,最为突出的是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调查研究工作,他在中国营造学社的十多年间,以他身体和学术的最强壮年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对我国众多价值的古建筑进行了勘察、测绘、制图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对老匠师们的采访,写出了《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专著和《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考》、《正定古建筑调查报告》、《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等众多的调查报告与学术论文,为我国建筑的研究与保护这门学科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梁思成对古建筑的保护维修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抗日战争以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中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都是竭尽全力,多方设法保护,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在抗战时期为保护敌站区古建筑文物、在解放战争中为保护待解放地区古建筑文物领导编写《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在作战地图上标示出在战争中避免炮击,轰炸的建筑文物的标志。

梁思成的故事读后感

梁思成的故事读后感

梁思成的故事读后感梁思成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建筑师和学者,他不仅在建筑设计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在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梁思成的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让我对建筑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梁思成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动荡时期,他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但是,梁思成并没有被困境击倒,而是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探索,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和学者。

他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明白了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坚持,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梁思成的故事也让我对建筑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他的建筑设计中,我看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现代科技的运用,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建筑的魅力和力量。

建筑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它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梁思成的建筑作品让我明白了建筑的意义和价值,让我对建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热爱。

除此之外,梁思成的故事还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他不仅在建筑设计上有着非凡的成就,还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

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这种精神让我深受启发。

梁思成告诉我,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梁思成的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让我对建筑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明白了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坚持,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的建筑作品让我对建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热爱,让我明白了建筑的意义和价值。

他的学识渊博和对真理的探索,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梁思成的故事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人生故事,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让我对建筑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会永远铭记梁思成的故事,永远受到他的启发和激励,不断地努力学习和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梁思成的故事读后感

梁思成的故事读后感

梁思成的故事读后感梁思成的故事读后感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

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梁思成的故事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读了窦忠如的《梁思成传》,思前想后,总要写点什么。

梁思成是伟大的,梁思成的成就也是巨大的,他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除了坚实的专业功底,我觉得,高贵的情与高雅的趣赋予了梁思成特殊的性格魅力,使他能够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人生旅程中的阳光灿烂和风雨挫折,成就了这位建筑巨人的伟大事业,也奠定了梁林这对情侣爱情的基石。

梁思成尽管是个不乏理智的学者,但也是一个情怀博大的性情中人。

性情中人富有激情,干什么事任凭性情支配,不一定时时事事深思熟虑,凭借激情,往往能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干出出人意料的伟业。

梁思成对自己从事的建筑事业和中华古建筑怀着深深的情与爱,为保卫北京古城墙,他敢冒大不韪,与当权者争执;他对祖国和人民忠贞不贰,吃多少苦也初衷不改,九死而不悔;他关爱妻子林徽因和孩子,关爱学生,这在很多文章中屡见,在此就不细述了。

梁思成的童年是极为幸运的,他不仅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得以在大自然中畅游。

幼时,梁家居住在日本横滨,他经常跟随姐姐思顺到有着长长石台阶的小山上去玩耍。

在幽默乐观的父亲梁启超的鼓励下,他们游泳、爬山、郊游、野餐,7岁时,梁思成就学骑自行车,这在当时可是十分超前和时髦的事情。

梁思成的身上流淌着父亲的血液,尽管他从事的是一门艰深晦涩的专业科学,但他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兴趣广博而高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赢得了伴随一生的美妙爱情和幸福婚姻,也使他在颠沛流离和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勇敢地战胜了人生中的两大敌人——消沉与妥协。

梁林第一次见面,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梁思成后来在回忆与林徽因初次相见的情景时,话语里充满了一种美好和甜蜜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伴随了他终生。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读后感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读后感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读后感
潘谷西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中国建筑史学家,他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颇具
深度和独到之处。

在阅读潘谷西先生的著作后,我对中国建筑史有了更为深
入的了解并获得了一些启发。

在《中国建筑史》一书中,潘谷西先生详尽地介绍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
程和演变过程。

他运用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中国各个历
史时期的建筑特点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

他不仅关注了建筑的物质层面,更注重从文化、艺术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解读建筑背后的意义。

潘谷西先生的写作风格简洁明快,条理清晰,使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
中国建筑史的发展脉络。

他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形式的比较和对细节的
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处。

他还强调了中国传统建筑对自然环
境的尊重和融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建筑美学。

潘谷西先生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涵盖了古代建筑、宫殿建筑、寺庙建筑、园林建筑等领域。

他对每个领域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并深入挖掘了其
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宗教因素。

通过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
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和价值。

总的来说,我对潘谷西先生的《中国建筑史》一书印象深刻。

通过他的
研究,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建筑史的发展历程和演变特点。

潘谷西先生
独到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使得他的著作成为了中国建筑史领域的重要参考,
对广大读者和研究者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历史-梁启超

历史-梁启超

梁启超人物简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

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

1890年赴京会试,未中。

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

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后来,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包括影响后世深远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

人物概述梁启超(1873年~1929年)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7岁中举。

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

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梁启超像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

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

从戊戍变法前一两年开始,梁启超与夏曾佑、谭嗣同等便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此时的新诗只不过是“挦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作品。

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

在他的理论影响下,黄遵宪等一大批新派诗人出现了。

梁启超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也努力实践新的诗歌理论,他的诗作留存不多,多数创作于流亡日本时期,但是用语通俗自由,敢于运用新思想、新知识入诗,诗风流畅。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应县木塔在木构史上很平常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应县木塔在木构史上很平常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应县木塔在木构史上很平常王贵祥教授,是中国古代建筑史方面的专家,研究的重点是唐宋辽金的建筑。

王贵祥的办公室非常俭朴局促,一张布艺沙发用来待客,墙上贴着几张白纸便于画图,办公桌则挤在狭窄的阳台上。

采访中,处处能感受到一种学者特有的严谨和直率,他批评一件事情的口头语常常是“不逻辑”。

王贵祥的老师莫宗江教授师从梁思成先生多年。

他说,两位先生都是天真又才华横溢的人,他从他们那里最大的受益是知道了“真正的学者是什么样的”。

香港学者朱涛近期出版了《梁思成和他的时代》一书,作者刻意矮化梁思成先生,还主观地认为梁思成的研究存在“抄袭”日本学者研究成果的部分,这让王贵祥教授颇为气愤,“见到这类书,火就不打一处来”。

我们关于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采访便从这里开始。

国家人文历史(以下简称国历):古建其实是个冷门的学科,但因为梁思成、林徽因二人的知名度,变得受人关注,成为了公众话题,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王贵祥:梁、林两位先生作为建筑界的大家变成公众人物是个偶然现象。

在西方社会,建筑师本来就是公众人物,像美国的F.L.赖特,说起来是无人不知的,而且从来不会有人去诋毁他,西方社会建筑师地位极高。

在中国,建筑师地位一直不太高,从传统社会到当代社会,但是梁思成是个例外。

第一,他的家庭背景太特殊了,他和他的父亲梁启超都是名人。

解放后,地位又那么高,人大常委会委员,和毛主席、周恩来都很熟。

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在的建筑师怎么可能跟国家领导人那么熟。

第二,他做的事情确实是前无古人。

梁先生在战乱频仍、土匪横行、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骑着毛驴、坐着牛车去最偏僻的地方考察古建筑,钻到鸟屎、臭虫堆里头做考察。

那时候的日本人说,中国古建筑应该是我们来考察,你们做文献资料工作就可以了。

在梁先生看来,这凭什么啊,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做,我们中国人要做自己的建筑史。

而且他做到了!在最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做到了。

现在这些年轻人却无端地怀疑他早期的成果,甚至诋毁他在解放后的言行,包括在他受迫害时不得不做的检讨。

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

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

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一般说来,大致包含下述几个方面:1.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聚居形式,如村寨、坞堡、城邑、都市等;2.各种类型的古建筑单体或组群,如:宫殿、陵墓、寺观、塔幢、园林、宅第、石窟、祠庙等;3.建筑材料及加工和结构技术。

如:土工、木工、砖石工;基础、沟渠、城垣、高台等构筑技术;防火、防洪、防雷、防鼠、防蚁等技术;4.室内设计、装饰、陈设、帘幕、家俱、照明灯具、音响、通风等;5.各种装饰工艺如雕刻(木雕刻、砖雕刻、石雕刻)、采画、裱贴、鎏金、镶嵌、油漆粉刷、泥塑等技术;6.著名匠师和建筑文献典籍;7.社会文化背景如宗教、家族观念、伦理制度、审美观、风水思想、封建等级制度、社会习俗对建筑的影响;8.风格特色,即地区特色,民族特色,中国和外国建筑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我们说的古代,是指1840年以前的氏族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而以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作为研究的重点,又分为:1.战国(475B.C-221B.C)至秦汉时期(221B.C-220A.D)。

有人主张自周代开始(1027B.C)到三国时代(220A.D-265A.D)为止。

2.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265A.D-907A.D)0有人主张三国时期列入此期。

3.五代、宋、辽、金、元时期(907A.D-1368A.D)4.明清时期(1368A.D-1840A.D)1840年以后,中国进人近代时期,但古建筑体系的活动仍有延续。

1949年以前,在中国从事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的,除了个别的业余受好者外,唯一的专门组织,便是正式成立於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

创办人和社长是朱启钤,社中主要人物是法式组主任梁思成和文献组主任刘敦桢。

学社的历史不长,抗日战争前在北方诸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作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力量於大木结构方法,特别是围绕宋〈营造法式〉的研究。

战争时期在西南的云南、四川两省调査和研究。

对《中国建筑史》课程的认识与思考

对《中国建筑史》课程的认识与思考

一、引言《我国建筑史》是一门涵盖了我国古代建筑、现代建筑及其发展历程的课程,它不仅仅是一门专业课,更是一门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建筑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其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在本文中,我将从课程内容、学习收获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对《我国建筑史》课程进行认识与思考。

二、课程内容《我国建筑史》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古代建筑:介绍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建筑的特点、风格、材料以及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通过学习古代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以及我国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 现代建筑:介绍我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情况,包括现代建筑的特点、风格、技术创新以及与国际建筑的对比。

通过学习现代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建筑在当代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建筑师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

3. 建筑文化:介绍我国建筑的文化内涵,包括建筑与宗教、哲学、艺术的关系,以及建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学习建筑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建筑的精髓所在,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三、学习收获通过学习《我国建筑史》课程,我获得了许多收获:1. 对我国建筑发展历程的全面了解,深入了解了我国建筑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这不仅有助于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对我今后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对我国建筑文化的把握和理解,使我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国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建筑文化,我更加明白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

3. 对国际建筑发展的认识和比较,使我了解了我国建筑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建筑需要与世界接轨,学习比较国际建筑发展也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四、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我国建筑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术,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自己的建筑设计水平。

我也将积极参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才华,为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

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

在园林方面,探讨空间、手法、意境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也是80年代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90年代初,中文系毕业的王毅先生,出了一本《园林与中国文化》,是致力于“道”、“器”结合的力作,其中探讨在“壶天”和“芥子”中叠山理水,构建完善、精美生活环境的关系方面,角度是独特的,契入到士大夫阶层的人格、心理和思维方式。

1 993年5月在南昌“建筑与文学”研讨会上,听曹汛先生谈起他在研究园林时,常迷入文学情境进行文史方面的考证,会上发言时短未能尽意,有幸的是后来读到曹先生的两篇文章,“陆游《钗头凤》的错解和绍兴沈园的错定”和“故苏城外寒山寺,一个建筑与文学的大错结”,更是将建筑史上的疑点,通过对诗人的生平、诗作以及相关背景的考证解答出来。

曹先生不仅考出史料的虚假,进而揭示作伪的动机,对这些难言之隐的研究,就可能得出一些全新的结论,这种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精专和广博相结合的治史方法,另开一派研究风气。

应该看到,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这三大特点,是中国建筑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是转变,也是延伸。

在这近三百年史学学术发展过程中,“实事求是”“无证不信”这一朴学传统,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充分体现这一思潮的考证学,曾成为清学的中坚。

本世纪初,梁、刘二先生开创的建筑历史学科基本上延续这一传统研究方法,《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所展现的力求忠实、博证和归纳、比较风格,似乎和在此找到源头,给后人留下至深印象,其对建筑史学术真相所作的努力,也给后人进一步从事深入研究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成就了永不磨灭的价值。

80年代,对于中国建筑史研究,除史论结合外,还有以论带史、论由史出等提法。

“重写”也是一个热门而沉重的话题。

最早大概重写的是文学史,然后是哲学史、文化史、建筑史等。

不过,“重写”两字的背后常常是一种重估价值的情感表达或一种变换体系的理论思考。

就中国建筑史而言,“重写”,除了人们希望将新的资料补充进去外,更是因为人们对过去以背景控制的历史的叙述脉络、对立统一的原则、、进化的线索加上经济史观的认识不满,丰富的建筑现象往往变成了图解,当然有人希望重写。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其中梁思成无疑是其中之一。

梁思成是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建筑史和城市规划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梁思成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对中国建筑史的影响。

梁思成生于1901年,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教育家和建筑史研究者。

梁思成的父亲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梁启超,这使得他从小就对建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清华大学学习建筑,并在国外留学期间深入研究了欧洲和亚洲各国的建筑风格和历史。

梁思成回国后,他开始致力于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

他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理论和技术,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他指出,中国古代建筑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载体。

他主张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将其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梁思成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他还亲自参与了许多具体的建筑项目。

例如,他与林徽因合作设计了上海市艺术学院和西南联大等建筑项目,这些建筑体现了梁思成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借鉴和创新。

他还参与了北京市规划的编制工作,为现代中国的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梁思成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他曾在清华大学担任建筑系主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和设计师。

他的教学理念是将建筑视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同时又要不断接纳外来的文化和技术,推动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

梁思成并不满足于对建筑的研究和教育,他还关注城市规划和保护文物的工作。

他提出了“保护先行”、“合理利用”的理念,主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历史遗迹和传统风貌。

他也是中国著名的文物保护活动家,曾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文物保护项目。

梁思成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他的学术成果和理论观点也对世界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引起了国际建筑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他曾与许多国际知名建筑师和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合作,为促进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梁思成简介

梁思成简介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内,有这样一尊石质雕塑。

他外表流露着沉着冷静,眼神饱含着智慧之光。

几米之外,便会被他的学者风范所征服。

这便是梁思成。

莘莘学子在他的目光中成长着,许多人的大学光阴里都有着对他的记忆。

2001年9月15日,值并校45周年校庆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在校园内安放了这尊梁思成全身石质坐像,以纪念这位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的宗师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

梁思成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籍贯广东新会。

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

1915年,入北平清华学校。

1924年,和林徽音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

之后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

关于林梁的爱情,我们不得不谈及徐志摩、金岳霖。

徐是林的初恋,她心底的情人;梁是她合适的伴侣,现实的选择;而金是她的闺蜜,一生的蓝颜。

谈及金岳霖,他对林的爱可谓是既理智又无私。

始终默默奉献着,不求回报。

曾经有一次,林对梁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

梁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终于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

由此可怜梁思成的大度。

民国时期文人中流行着一句俏皮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

”梁思成的说法却是:“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

”别说梁思成自己引以为豪,一起在美国留学的同学也说:“思成能赢得她的芳心,连我们这些同学都为之自豪,要知道她的慕求者之多犹如过江之鲫,竞争可谓激烈异常。

”同年,东北大学向梁思成发出了,聘请他来东北大学代课。

但因梁思成夫妇正在欧洲旅游考察途中,东北大学先将聘书送到其父梁启超手中。

梁启超曾在给其女梁思顺的信中写到,“清华、东北大学皆请他,两方比较东北为优,因为那边建筑事业极有希望……所以我不等他回信,径替他做主辞了清华……”。

8月18日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

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c

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c

中国建筑史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陈薇原载《华中建筑》1989“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歇尔·伏维尔在谈到法国史学研究时指出:“今天的史学正处于转折过渡之中”。

笔者认为,伏氏的话同样适合于当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状况。

《华夏意匠》的向世,以一种转折的态势,打破了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中长期保持的沉静,带动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由单一的形制史学向多元的或统名之为“建筑文化学”的系统转折。

当然,这也是由于中国当今社会处于变革转折中这一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中国的建筑史学工作者也在思考“如何去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伏维尔语)。

笔者不揣浅陋,就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攸关的问题略陈己见,以就正于读者。

一、可喜的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可喜的理论突破。

回顾一下近现代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历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

一是中国营造学社自1929年至抗战结束,先后刊行了七卷《汇刊》,出版了32种著作,包括“调查报告”、古籍的整理重印(如李诫的《营造法式》)等等:二是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初,不断有专著问世,如最著者有: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刘敦帧《中国住宅概说》、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童隽《江南园林志》等等。

这两个阶段的研究,扎实、严谨、客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为后人从事中国建筑史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基于此,近些年(当代)就中国建筑史理论进行了面大量广的探讨,其可喜的突破大体说来有三个方面。

1.在建筑空间研究方面率先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涉及建筑空间理论的主要是园林,如童老致力于此的论述。

但近年来有关建筑空间的探讨,其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已超出了一般园林空间的范围。

如刘大平“中国传统庭园的空间属性与基本形态”〔 l〕一文,从庭院空间的基本功能和结构考察,概括出五种基本形态,颇具典型性。

确实,从“空间的语言--少数民族的传统房屋建筑” [2],到城市雕塑与空间意识断想”[3],凡有关建筑空间的理论问题,其触角几乎无所不在。

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杰出贡献

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杰出贡献

思 成 的
同时,少数的外国学者却对这些堪称国宝级 的文物进行着深入细致的考察探索,以至中 国人要学习和了解自己祖先的文化遗产反 而要依靠国外编著的书刊资料。因此,梁思成 立志要开展精密细致的建筑研究,写出代表
门教材,也是中国古建筑研究者们不可多得 的重要参考资料,在世界建筑学界也产生了 非同寻常的重大影响。之后从 1944 年起,在 物质条件相当恶劣的情况下,梁思成又抱病 撰写了《中国建筑史》,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
出成就,他还曾以中国顾问的身份参与位于 的要求,指导和培养他们熟悉和了解古今中 成在清华园寓所的大门,他们对梁思成说:
美国的联合国大厦的建筑设计工作。
外著名建筑的基本特征,勾勒描摹古今中外 “我们受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的委托,前来特
二、诲人不倦的建筑教育者
著名建筑的艺术风格,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 别向您请教。北平城里有哪些著名建筑和文
创出的资源从“道德”自觉的深度,有力地促 上爬起来,睡眼朦胧地带着一个听差到课堂
进了现代中国伦理觉悟的进程。蔡元培多被 去。蔡到北大的一年,适巧是我去进北大的
视为教育家为人所倚重,对其民初从事传统 一年,当时的情形,可以说是暮气沉沉,真是
陋俗改革的活动则相对较为缺乏关注。本文 腐败极了。教员之中,没有一点学术兴趣的 北大红楼
M ingre nda ng'a n·名人档案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毕生致 览群书,专心致志地沉醉于对西方古代历史 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梁思成对照北
力于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教育和保护 和文物的探究之中,将著名古建筑的模型一 京故宫的具体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从构件到
事业,在我国古代建筑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 个个默画下来。1927 年,以优异的学业成绩, 装饰、从正面到侧面,逐一进行细致辨识、精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原始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建筑师和学者,其中梁思成是中国建筑史上最令人瞩目的人物之一。

梁思成,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史学家,他出生于1901年,是中国现代建筑学派的奠基人之一。

梁思成从小就对古代建筑和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梁启超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这也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梁思成最早接触到的是西方建筑的教育和理论,他曾先后留学于美国和英国,深入研究了欧美的建筑和城市规划。

但是,他并没有被西方的建筑理念所束缚,而是将西方的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建筑进行了巧妙的融合。

梁思成回到中国后,开始了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深入研究和保护工作。

他深入民间,亲自考察实地,对中国的历史建筑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整理,将其按照时代、地域和风格进行了划分,形成了中国建筑史学科的体系。

梁思成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建筑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梁思成最著名的成就之一是对北京故宫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20世纪40年代初,故宫遭受了严重的战争破坏,许多建筑物受到了毁灭性的伤害。

梁思成积极参与了对故宫的保护工作,他研究了故宫的历史和建筑,亲自参与了修复工程的规划和设计。

他坚持了"不易其容,只修框架"的原则,保持了故宫原有的历史风貌,同时采用了一些新的修复技术和材料,确保了修复后的建筑物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而且符合现代建筑的安全标准。

梁思成还积极推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价值。

他写了许多关于中国建筑史和建筑学的重要著作,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和独特性。

他提倡借鉴传统建筑的研究和经验,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以推动中国建筑学的发展和进步。

梁思成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学术研究和保护工作,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学习中国传统建筑,他们以梁思成为榜样,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国的建筑文化。

总之,梁思成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学者和建筑师,他对于中国建筑的研究、保护和推广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梁思成的故事读后感

梁思成的故事读后感

梁思成的故事读后感梁思成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师和学者,他在中国建筑史和文化史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风云,他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分,不禁让人深思。

梁思成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

他在中国建筑史和文化史方面的杰出贡献,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

他在中国建筑史上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让我深受启发。

梁思成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

他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和批判的年代,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断地追求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他在中国传统建筑史上的研究,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智慧和精神财富。

梁思成的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梁思成的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责任和使命,也让我更加珍视和热梁思成的一生,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但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梁思成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和批判的年代,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断地追求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他的坚守和执着,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智慧,也为我们指明了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道路。

梁思成的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梁思成的故事,让我更加珍视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上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道路。

梁思成的一生,是一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奋斗史。

他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和批判的年代,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断地追求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他的坚守和执着,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智慧,也为我们指明了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道路。

中国建筑史研究

中国建筑史研究

中国建筑史研究仍然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王贵祥〔提要〕作者提出,在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方面可以从艺术与技术、历史与社会、文化与思想三个层面展开。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艺术与技术层面滥觞于近一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建筑史学,经过梁思成、刘敦桢两位学界前哲披荆斩棘的开拓奠基以及此后学者们纵横裨阖的拓展,学术成果已蔚为大观。

其学术的端绪不仅在中国大陆、台湾与香港两岸三地藤蔓滋衍,也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欧美一些国家的大学与学术研究机构登堂入室。

如在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艺术与科学系所设的东亚研究中心,关于中国艺术史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已经成为这些系科的重要学术方向之一。

一些学有所成的学者甚至将中国建筑史作为自己的主攻领域。

而由欧美学者用英语或其他语种著述的有关中国建筑史学的专著,也以十分独特的视角为中国建筑史学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范围,并为这一学科在国际学术界争得了一席之地,使之成为世界艺术史学与建筑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然而,仅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而言之,其研究的范围与深度,仍然有相当广阔的空间。

以笔者愚见,目前的中国建筑历史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上展开:其一,艺术与技术的层面;其二,历史与社会的层面;其三;文化与思想的层面。

一、艺术与技术层面的研究建筑历史的研究始自艺术史的探索,西方建筑史发端于西方艺术史,而且至今仍在艺术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建筑史从奠基之始,即植根于艺术史研究的层面。

研究者着力于建筑的造型特征、时代风格、细部装饰、构件曲线、结构美感等等,皆着意于建筑艺术特征之阐释。

对于一个时代的现存建筑进行深入缜密的测绘,通过其造型曲线、装饰趣味的细微变化,探讨当时社会的艺术取向,是建筑史学者所着意的目标之一。

梁思成、刘敦桢、林徽音等老一辈学者为我们架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脉络与审美价值取向。

我们今日的中国建筑艺术史观,无不受益于他们的研究成果。

同出于梁、刘门下的学者中,如莫宗江对建筑艺术之独特感受、陈明达对应县木塔之比例分析,罗哲文之钟情于长城、佛塔,其着力历史与社会层面文化与思想层面方法论点也在建筑艺术的层面。

作文素材——梁思成

作文素材——梁思成

梁思成编写古建筑史梁思成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从1931年起,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决心写出中国自己的建筑史”这项事业中。

他和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历经10余年,走访了15个省,近200个县,测量、摄影、研究了2000余项包括汉、唐、宋、辽、明、清6个朝代的建筑与文物,积累了大量资料。

《清式营造则例》1934年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成了初学中国古建筑的入门必读教材,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不可少的资料,也是如今古建修整工作人员常用的工具书。

《中国建筑史》1944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

这时,多病的身体折磨着他,脊椎软骨硬化病使他不得不经常戴着铁马甲工作;学社经费来源的断绝又使他不得不多次去重庆政府募化微薄的津贴;十分短缺的物质条件使得只能靠大量的线描图来弥补照片的不足。

在林微因、莫宗江、卢绳等人的协助下,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抗日时期西南的一个小山庄里完成了。

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

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

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聘请梁思成去讲学,他带着《中国建筑史》和同时完成的《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图片,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

这些成就离不开集体的劳动,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们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走访了15个省,近200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了2000余项建筑与文物,积累了大量资料。

梁思成正是根据这些丰富资料,去粗存精,分析比较,和同事们一起使中国古建筑这一瑰宝,终得拂去尘埃,重放异彩于世界文化之林。

梁思成- 调查、研究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梁思成坚持测量力求细致,分析要有根据,绘图要严密,所出成果要与世界水平比高低。

梁思成的故事

梁思成的故事

梁思成的故事梁思成,生于1898年,出生在一个知识渊博的家庭。

他的父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对梁思成的影响深远。

梁思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中国古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

梁思成年轻时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设计和规划。

在西方现代建筑的熏陶下,梁思成开始反思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和意义。

他深知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却又看到了中国现代建筑的种种问题,因此他开始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探索中国建筑的发展之路。

梁思成毕业后回国,他开始在中国从事建筑设计和教育工作。

他提倡“以古为新”,主张在现代建筑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使建筑更具中国特色。

他在教育领域也大力倡导这一理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和学者,对中国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梁思成的建筑作品遍布中国各地,他参与设计了许多标志性的建筑,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首都机场等。

这些作品既体现了现代建筑的风采,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除了建筑设计,梁思成还是一位杰出的学者。

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成果丰硕,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著作《中国建筑史》被誉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人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梁思成一生致力于中国建筑事业,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学者。

他的建筑理念和学术成就,为中国建筑史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中国建筑界的一面旗帜。

梁思成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传奇的人生经历,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

他的建筑作品和学术成就,为中国建筑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梁思成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他的成就,传承他的精神,为中国建筑事业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

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

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

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下面是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国建筑史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1927年同时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院。

梁思成随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中国艺术史,但他很快发现西方学者对于中国建筑的研究难以令人满意,所以仅仅三个月后便离开了哈佛。

1928年夏天他回到中国,创办并主持东北大学建筑系。

1931年,他和林徽因搬回北京,一起加入了刚刚成立两年的中国建筑研究机构——中国营造学社。

翌年3月,梁思成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建筑学术论文——《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1]。

与此同时,他开始了对中国古建筑遗构的实地调查,并在同年6月发表他的第一篇调查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2]。

该报告是现代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在报告中,梁思成向世人介绍了两座建于公元987年,当时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建筑;同时,通过将它们与宋朝的建筑典籍《营造法式》相对照,他发现了许多与这部古代术书的描述相符的实物做法,一方面为研究这部古代典籍找到了实物的依据,另一方面,也以此书为一项重要的断代标准,确立了中国古建筑的考古类型学方法。

除此之外,他针对这两座建筑所采用的结构理性主义的评价标准,还奠定了新的中国建筑美学的理论基础。

1936年,梁思成与林徽因考察北京天坛建筑讨论梁思成的建筑历史方法论,我们绝不能忽视林徽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932年3月,与梁思成发表《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一文同时,林徽因也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徵》[3]。

这篇文章所包含的重要思想后来贯穿于她和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她认为,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徵在于它的框架结构,这一点与西方的哥德式建筑和现代建筑非常相似;第二,中国建筑之美在于它对于结构的忠实表现,即使外人看来最奇特的外观造型部分也都可以用这一原则进行解释;第三,结构表现的忠实与否是一个标准,据此可以看出中国建筑从初始到成熟,继而衰落的发展演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西方学者的研究
近代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并不是从中国学者开始的。

从18世纪中叶英国人钱伯(W?Chanbers)著《中国的建筑设计》一书,系统介绍中国的建筑和园林以来,西方学者中不时有人表现出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兴趣。

譬如19世纪中后叶东方建筑的研究权威英国人弗格森(J?Fergasson),在其著作《印度与东方建筑史》中虽也艰涩地引用了一些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和实物,但他的中国建筑整体知识却是十分贫乏的。

再如20世纪初瑞士的西仁(Siren)对中国城墙和城门的研究,德国的伯克曼(Boerschmann)对中国佛塔的研究,荷兰的姆勒(Prip-M0ller,j.)对中国无量殿的研究,等等。

这些学者均以独特的眼光,探究了对西方人既陌生又好奇的建筑现象,而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隔膜,也使之限于采风,或者牵强的推论。

即便是19世纪末英国建筑史家弗莱契尔(S?B?Fletcher)权威的《建筑史》巨著,直到20世纪后期的第19版之前,有关中国建筑的描述也一直受到材料和观点上的局限而不得要领。

二战前后,美国的苏泊尔(A.C.Soper)、希克曼(L.Sickman)等人关于日本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著作,由于参考了中日学术成果,将西方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推进。

此外,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西方列强和日本,正热衷于对东方古国的艺术考古,如英国人斯坦因(M?A?Stein),德国人勒考克(A.V.Le Coq)法国人伯希和及格鲁塞(R.Crousset)等人,在对中亚和中国大西北的考古资料整理研究中,涉及了不少古代建筑的内容,但主要局限于砖石和生土的塔、石窟、崖墓等,而对中国木构建筑的研究却涉猎不多。

2、日本学者的研究
20世纪上半叶,相比欧美学者而言,日本建筑史家伊东忠太、关野贞和常盘大定等人,以深入中国腹地获得的一手调查材料和厚实的汉学基础,从追溯日本佛教建筑的源流入手,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了更有深度的研究。

伊东忠太撰有《东洋建筑概说》、《支那建筑史》(有陈清泉汉译本,更名为《中国建筑史》)、《支那建筑装饰》等;关野贞、常盘大定撰有《支那佛教史迹》(后增编为《支那文化史迹》)等。

这些研究大量涉及到了木构建筑的布局与造型,以关野贞对中国古代文献和实物材料的搜集考证尤显功力,他甚至对中国碑碣的流变也能如数家珍。

但总的说来,这些日本学者的研究仍属艺术考古的范畴。

但是日本老一辈学者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成果在史料价值上却是不可忽略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学术遗产为田中淡等人所传承。

3、中国学者的研究
20世纪20年代,随着庚款留学生的学成返国,一批深具国学素养,又受到西方近代建筑学系统训练的青年学者,开创了中国人研究自己建筑遗产的新局面。

1929年,曾任北洋政府要职的朱启钤(1871~1964),以在南京图书馆发现宋《营造法式》抄本为契机,发起组织了中国营造学社这一民间学术机构。

朱启钤意识到:“方今世界大同,物质演进,兹事体大,非依科学之眼光,作有系统之研究,不能与世界学术名家公开讨论”(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期,1930年7月)。

这也是当时青年学者的共同心声。

8年抗战中,营造学社的研究转入低潮,抗战胜利后,学社因种种原因而解散。

以梁思成(1901~1972)和刘敦桢(1897~1968)等建筑史家为主要成员的中国营造学社,在30年代开展了对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古建筑调查,以实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的科学方法,为中国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

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发行了专业杂志《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整理出版了《营造法式》等建筑古籍。

20年代由苏州民间营造世家姚承祖初撰的《营造法原》一书,总结江南地方建筑风格及做法,也受到了朱启钤等人的重视。

由于中国营造学社的推动,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在30年代形成高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思成所撰《清式营造则例》一书,是了解清代官式建筑的入门书,也是研究中国木构建筑的基础读本。

他的中国建筑史讲义是以第一手的考察资料为基础编著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他所断代的唐佛光寺东大殿,是已知中国保存下来最古的一座木构殿堂。

另外,民国时期的乐嘉藻、毛心一、王璧文(璞子)等人都撰写和出版过有关中国古建筑的著作,在学术界曾有一定影响,特别是乐嘉藻,作为一位关心古代建筑的文史学者,尽管受到专业上的局限,仍然以很大的勇气在1929年完成了中国人所撰著的第一部《中国建筑史》。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南京工学院、清华大学和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了建筑史研究机构。

1959年起,在刘敦桢主持下,调动全国研究力量,历时7载,八易其稿,完成了迄今公认最权威的《中国古代建筑史》。

其间还出
版了古代和近代两部中国建筑简史教材。

刘致平(1909-1995)以抗战时期和建国后长期的考察资料为基础,结合文献佐证和敏锐的洞悉力,撰成了有关中国建筑史的另一部个人专著《中国建筑的类型与结构》。

从50~80年代,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可说是高潮迭起的,研究成就可以归纳为建筑考古、遗址复原,探赜索隐、文献考证以及传统民居、园林研究等三大方面。

梁思成的《营造法式注释?上》,刘敦桢的《中国住宅概说》、《苏州古典园林》、童的《江南园林志》、陈明达的《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应县木塔》等著作,都是颇具代表性的学术力作。

另外,龙庆忠主持的古建筑防灾研究,是一种侧重于技术史角度的学术探索。

陈从周的《说园》,以隽永的文体,继承了明清文人的园林品赏遗风,在园林建筑著作中独具一格。

在以梁思成和刘敦桢为核心的第一代建筑史家之后,以北京的傅熹年、杨鸿勋和南京的潘谷西、郭湖生等人为代表,形成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第二代学者群。

除了对上述大部分著作的参与撰著外,他们的研究成果还大量地散见于建筑和考古的学术刊物及有关论文集、测绘图集之中,就具体的建筑史命题而言,将梁、刘等第一代学者所开创的事业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

如《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史》和五卷集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20世纪80年代,由汪坦主持、全国学者大协作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也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台湾的叶大松、黄宝瑜、汉宝德等学者也都出版过很有学术价值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著作如叶大松的上下卷《中国建筑史》,已有中西建筑比较的意味;汉宝德的《斗拱的起源》、《明清建筑二论》,是两篇以现代建筑史观和方法解析中国古代建筑重要命题的学术力作。

香港建筑师李允鉌,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撰写了《华夏意匠》一书,这部著作以论带史,通俗易懂,在大陆中青年学者和建筑师中曾轰动一时。

书中的主要观点,受到了李约瑟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建筑工艺篇的影响。

虽然《华夏意匠》在“史”的方面未见多少新的建树,但在“论”的方面,却对建筑设计界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起到了引导作用。

总之,从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中国建筑史研究便以中国学者为主体了,经过开拓者和继承者们的长期艰苦努力,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十分成熟的学科。

时至今日,对于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丰厚的建筑遗产资源来说,愈是走向现代化,愈将显现出其价值的宝贵,也就愈需要精心地研究与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