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与评估(1)
心理评估——心理测验(1)

附加因子(6项)
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
注意:
一、SCL-90的结果不是诊断结论,而是专业医生和咨询师诊断的参考。一切心理 测验或心理测评的结果都只能作为专业医生或咨询师诊断的参考,不能替代成为 诊断本身。
二、“阳性”是指有症状。筛查阳性只能说受测者可能患有心理疾病,而不是一 定患有心理疾病。
(三) 焦虑症
• 是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 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 运动性不安。
• 焦虑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临床 上常把焦虑症分成急性焦虑发作和广泛性焦虑障碍两类。
(1)急性焦虑发作:急性焦虑发作是不可预测性的,莫名其妙的出现惊恐发作,而 且发作时患者有濒死感,伴有心慌、气短、呼吸过度等症状,患者往往为此痛苦 不已,发作以后在五到十分钟达到高峰很少有超过二十分钟,患者表现以濒死感 为主,有时会伴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症状,患者往往担心再次发生,因此出现 担心、害怕、恐惧、焦虑; (2)广泛性焦虑障碍:有莫名其妙的紧张、担心、害怕,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如头晕、头痛、心慌、气短、尿频、尿急、出汗等症状,患者为此坐立不安、忧 心忡忡有一种大难临头之感。
(二) 抑郁自评量表
1、概述 由Zung于1965年编制。属于自评量表,能相当直观地反映病人抑 郁的主观感受,多用于门诊病人的粗筛、情绪状况评定及调查等。
2、项目组成和评定标准 含有20个项目,各项目采用1-4的4级评分(A从无或偶尔,B有时, C经常,D总是如此)。部分项目为反向计分。
3、结果分析 总粗分:20项得分相加。总分在20-80分之间。(1)轻度抑郁:5362(2)中度抑郁:63-72(3)重度抑郁:>72。抑郁严重度=各条目 累计分/80。指数范围为0.25~1.0结果:0.5以下者为无抑郁: 0.5-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69为中至重度:0.7以上为重 度抑郁。
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述

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述学校心理学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进行评估。
当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时,如学习不良、注意缺失、情绪困扰、人格障碍和问题行为等,通过心理评估,学校心理学家可以对问题学生进行诊断,找出问题的症结,从而制定干预方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在干预方案实施过程中或之后,心理评估可以检验干预的效果,有助于修正或提出新的干预措施。
对一般学生和超常学生的心理评估,可以为因材施教,实施发展性指导提供依据。
心理评估的宗旨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心理评估必须是科学的、客观的。
不负责任的评价、错误的评价可能会误导学生,甚至会贻害终生。
鉴于心理评估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掌握心理测量和评估的知识,接受基本技能的良好训练是获取学校心理学家资格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心理测量的特性与种类心理测量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以心理测验作为工具对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心理测量是心理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于心理测验有许多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F.G.Brown)认为,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阿纳斯塔西(A.Anastasi)认为,心理测验在本质上是关于行为样本客观的标准化的测定;克龙巴赫(L.T.Cronbach)将心理测验定义为比较两个人以上的人类行为而仔细计划了的有组织的程序。
这些定义表述尽管不尽相同,但共同点在于都认为测验测量的是人的行为,是人行为的一个样本,测验是按照严格的科学程序编制、施测、记分和解释的测量工具。
由此决定了心理测量的特殊性质。
1.心理测量的特性人的心理特质是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测验无法直接测量心理特质,而是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论他的心理特质,因此心理测量具有间接性。
人的行为比较没有绝对标准,心理测量中对人的评价总是与他所在团体中的大多数人或某种人为确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如聪明、愚钝;内向、外向等,因此心理测量具有相对性。
测验不可能测量人所有的行为,特定的测验也只测量了它所要测定的行为领域的一个行为样本。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测量与评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为了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量与评估作为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制定相应教育策略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心理测量的重要性心理测量是指使用科学的测试工具和方法,衡量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以获取客观的、可靠的心理信息。
大学生心理测量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心理测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客观评估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心理测量,可以客观、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自尊、自信、情绪、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的评估。
这为制定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发现心理问题和风险群体:心理测量可以帮助筛查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发现潜在的心理风险群体,及早进行干预和支持。
通过测量,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大学生中的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矫正和辅导。
3. 评估心理教育效果:心理测量能够帮助评估心理教育活动的成效。
通过对心理教育前后进行测量,可以了解学生在接受心理教育后的心理健康变化,从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心理测量的方法与工具心理测量有多种方法和工具,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最常见、最广泛使用的心理测量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构建适当的问卷,收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
问卷调查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广、数据收集方便,但也需要注意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心理评估量表:心理评估量表是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可以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评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
例如,自尊量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等,这些量表经过专业研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3. 项目测验:项目测验以具体问题和任务形式进行,通过考察大学生的心理反应和行为,了解其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
心理测量与评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基本概念1.测量是按一定规则,给所考察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度系统上指定值的活动;或者说,测量就是按一定规则,用某种性质的量度系统上的数值来描述所考察对象特性的活动2.量度系统:一叫名义量表;二叫顺序量表;三叫等距量表;四叫比例量表。
3.测量的要素有二:一是测量参照点,它或是绝对零点,或是相对零点;二是测量单位4.在心理测量中,我们使用的却是测量的广义概念。
5.心理测量就是按规则给所考察对象的心理特性,在一定性质的量度系统,即量表上指定值的活动。
6.对人的心理特征的测量,大体可通过如下三条途径来进行:一是测量者的观察,在自然条件下或特定情境下的观察;二是有被测量者自陈报告,在测量过程中的一边活动一边报告;三是借助周围人的观察,有这些人向主测者报告。
7.心理测量具有佳节性、相对性和主体间交往性的突出特点。
间接性:首先,被测量对象得到心理活动,无论是他的感觉知觉,还是他的感情态度,都不是测量活动的主持者、施测者所能直接观察与了解的。
其次,人的心里是世界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个体的心理特征性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对人的行为活动起支配作用的,因而会在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不断表现出来。
⑵相对性:心理测量的相对性是说,测量结果不能绝对化,要相对地来看待。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内部心理特性与外显行为间不存在确定性函数关系,所以测量结果只有相对意义。
二是按心理测量对象本身的特性,测量结果大都只能在顺序量表上取值。
⑶交往性:首先,作为心理测量活动对象的受测者并非静止消极的,只单纯接受施测;相反,他要积极作用于测量活动本身。
其次,测量活动所测的对象,是受测主体的心理特性,而主体具有能动性,所以应定要重视受测者在测量过程中的学习和迁移能力。
第三,由于施受双方都是能动主题,处在同一发展层级上,因而,有时其施、受地位也可以互换,并非绝对固定。
8.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一般认为是行为样本的客观而标准化的测量。
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测量与评估是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它运用科学方法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估。
通过对个体的认知、情感、性格等因素进行评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促进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本文将介绍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一、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基本概念心理测量与评估是一种系统、客观和科学的方法,用于测量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
它涉及到量表、问卷调查、观察和实验等各种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提供关于个体心理特征的信息。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客观测量的方式了解个体的特点,揭示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特点和差异。
二、心理测量与评估的研究方法1. 问卷测量法:问卷测量法是心理测量与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问题并让被试者回答,可以获取关于个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问卷测量法具有操作简单、数据收集和分析容易的优点,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取大量信息。
2. 量表测量法:量表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方法,通过一系列问题或陈述,让被试者按照特定的评分标准来回答。
不同的量表可以测量不同的心理特征,如人格特征、情绪状态、社会支持等。
量表测量法可以提供客观的量化数据,方便比较和分析。
3. 实验测量法:实验测量法是心理测量与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操纵独立变量,观察和测量被试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
实验测量法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因果关系,揭示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1. 个体发展与教育:心理测量与评估可以帮助了解个体的认知、情感和性格特点,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在教育领域中,心理测量与评估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
2. 职业选择与人才选拔:心理测量与评估在职业选择和人才选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评估个体的职业兴趣、个人特质和能力,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且帮助企业选拔合适的人才,提高招聘效率。
心理咨询的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咨询的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测量与评估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使用各种评估工具和技术,心理咨询师能够获得客户的详尽信息,并用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心理咨询中心理测量与评估的重要性、常见的测量工具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它们。
一、心理测量与评估的重要性心理测量与评估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基础,它能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以下是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几个重要方面:1. 问题明确:借助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咨询师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客户的问题和需求。
通过询问量表、结构化面试或心理测验等方式,咨询师可以收集客户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心理症状等相关数据,从而清晰地定义问题。
2. 个性化治疗计划:心理测量与评估可帮助心理咨询师针对每个客户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根据客户反映的问题和测量结果,咨询师可以辨识出潜在的心理困扰,并通过合适的干预方式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3. 治疗效果评估:心理测量与评估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定期的测量和评估,咨询师可以衡量治疗的进展,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计划。
评估结果的反馈也能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二、常见的心理测量工具在心理咨询中,有许多心理测量工具可供使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分别用于不同的测评目的:1. 多维评估量表(MMPI):多维评估量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人格测量工具,可以评估个体的人格特质、心理症状和精神健康状况。
通过 MMPI 的分析,心理咨询师可以获得客户的人格特点及其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2. 应激反应量表(SRRS):应激反应量表用于评估个体在生活中面临的应激事件对其产生的心理反应。
通过 SRRS 的测评,心理咨询师能够了解客户所经历的压力源,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并减轻压力。
3. 抑郁症状评估:抑郁症状评估工具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贝克抑郁量表(BDI)等,用于评估客户是否存在抑郁症状及其程度。
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述

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述学校心理学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进行评估。
当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时,如学习不良、注意缺失、情绪困扰、人格障碍和问题行为等,通过心理评估,学校心理学家可以对问题学生进行诊断,找出问题的症结,从而制定干预方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在干预方案实施过程中或之后,心理评估可以检验干预的效果,有助于修正或提出新的干预措施。
对一般学生和超常学生的心理评估,可以为因材施教,实施发展性指导提供依据.心理评估的宗旨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心理评估必须是科学的、客观的。
不负责任的评价、错误的评价可能会误导学生,甚至会贻害终生.鉴于心理评估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掌握心理测量和评估的知识,接受基本技能的良好训练是获取学校心理学家资格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心理测量的特性与种类心理测量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以心理测验作为工具对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心理测量是心理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于心理测验有许多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F.G。
Brown)认为,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阿纳斯塔西(A。
Anastasi)认为,心理测验在本质上是关于行为样本客观的标准化的测定;克龙巴赫(L。
T.Cronbach)将心理测验定义为比较两个人以上的人类行为而仔细计划了的有组织的程序。
这些定义表述尽管不尽相同,但共同点在于都认为测验测量的是人的行为,是人行为的一个样本,测验是按照严格的科学程序编制、施测、记分和解释的测量工具.由此决定了心理测量的特殊性质。
1。
心理测量的特性人的心理特质是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测验无法直接测量心理特质,而是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论他的心理特质,因此心理测量具有间接性。
人的行为比较没有绝对标准,心理测量中对人的评价总是与他所在团体中的大多数人或某种人为确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如聪明、愚钝;内向、外向等,因此心理测量具有相对性.测验不可能测量人所有的行为,特定的测验也只测量了它所要测定的行为领域的一个行为样本。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与评估一、引言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是了解人类心理状况、个性特征以及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教案将介绍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心理测量与评估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为他们在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提供实际帮助。
二、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测量是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技术来收集关于个体心理状态的数据,以定量的方式描述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心理评估则是在测量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解释和判断,得出关于个体心理状况和问题的结论。
2.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重要性心理测量和评估在心理学研究、临床诊断、教育评估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人类心理现象的本质,指导临床医生对心理障碍进行诊断和治疗,为教育评估提供客观和科学的依据,帮助企业和组织更好地选拔和培养人才。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方法1. 面试法面试法是心理测量与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测量者可以了解被测者的个性特征、生活经历以及问题和困扰等。
面试法可以是非结构化的,即根据被测者的回答进行灵活的追问;也可以是结构化的,即按照预定的问卷进行固定的问题提问。
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大规模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常用方法。
测量者将一系列问题以书面形式提供给被测者,被测者根据问题进行选择、判断或描述。
调查问卷可以是自填式,要求被测者自己填写;也可以是面试式,由测量者进行问卷的提问和记录。
3.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通过精确控制变量,观察被测者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和反应,从而得出关于心理现象的结论。
实验方法常用于测量和评估认知能力、学习记忆以及心理障碍等方面。
四、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实际应用1. 心理测量在招聘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心理测量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筛选和选拔符合特定条件的人才,预测员工在特定工作岗位上的绩效和适应性,并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需求分析。
教育心理学的心理测量与评估

教育心理学的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测量与评估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个体心理特点和表现的一种方法。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分析、解释和使用量化数据来评估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个性和能力。
一、心理测量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心理测量是通过一定的测试、评估手段,对人类心理做出量化描述的过程。
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是对象性、可靠性、有效性和公正性。
这四个原则构成了心理测量的基本方法。
对象性要求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且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可靠性要求测量结果能够重复和稳定,即使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也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有效性则是指测量结果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表现。
公正性要求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必须不受歧视或偏见的影响,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和客观。
二、心理测量的类型和方法心理测量主要分为个别测量和集体测量。
个别测量主要通过个体化评估方法,来确定个体的心理特征、能力和行为表现;集体测量则是对群体进行统一的测量和评估,以得出群体心理特征的总体概括和分析。
心理测量的方法包括定量法和定性法。
定量法是指将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方法,这一方法可以通过统计和数据分析,来评估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性质。
定性法则是指通过非数字化的方法进行评估,例如描述、解释、访谈等。
这一方法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表现,但是不利于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三、教育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和评估教育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和评估主要是对学生的态度、能力和知识水平等进行评估。
这些评估旨在确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同时也可以用来指导教学和教学改革的。
在教育心理学中,常见的测量和评估工具包括智力测验、性格测验、学业成绩测评等。
智力测验主要是通过定量的测试来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和能力,性格测验则通过定性的方法来评估个体的性格特征和情感资质。
学业成绩测评则主要是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现,以便教师和家长与学生更好地沟通交流,以便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健康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而心理测量与评估则是帮助我们了解和评估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方法,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定义和目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是一种通过量化和评估个体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关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客观数据,从而帮助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了解、诊断和治疗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测量与评估通常通过使用心理测量工具和评估方法来收集个体的心理数据。
这些工具可以是问卷调查、心理测试、观察记录等,通过分析和解释这些数据,可以获得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的评估结果。
二、常用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方法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方法。
通过编制和分发适当的问卷,搜集个体特点、行为表现、心理症状等方面的信息。
常用的问卷调查包括自陈式问卷、层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等。
这些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和解释,可以得出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结果。
2. 心理测试法:心理测试是一种依靠特定的测试工具和方法来测量个体心理特征的方法。
通过给个体进行心理测试,例如智力测试、人格测试、注意力测试等,可以了解个体在各个方面的心理特点和弱势。
心理测试的结果可以为临床诊断、心理治疗和个人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3. 临床面谈法:临床面谈是通过与个体进行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问题的方法。
在临床面谈中,心理专业人士可以借助开放性的问题、观察和解释等手段,探索个体的心理动态、心理需求和问题,从而帮助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问题性质。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1. 个体诊断:通过心理测量与评估,可以帮助个体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客观评估结果,进一步明确自身的问题和需求。
个体可以根据评估结果,找到适合自身的心理治疗和帮助方式,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
2. 临床决策: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心理测量与评估结果是确定心理问题性质、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个体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心理测量与评估课程大纲

心理测量与评估课程大纲【心理测量与评估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心理测量与评估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本课程旨在介绍心理测量与评估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测试与评估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心理测量与评估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 掌握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常用方法和技术;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4. 培养严谨的测试与评估能力。
三、主要内容及教学安排1.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基本概念(2周)1.1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定义及作用1.2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历史发展1.3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伦理和职业准则2. 心理测量与评估的理论基础(3周)2.1 测量理论2.2 心理测量的可信度与效度2.3 系统评估模型3. 量表的编制与评定(4周)3.1 量表的设计原则3.2 量表的标准化与常模化3.3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4. 测验的分类与应用(4周)4.1 面谈法与观察法4.2 项目测验方法4.3 人格测验方法5. 统计与数据分析在心理测量与评估中的应用(3周) 5.1 常用的统计指标与方法5.2 数据采集与处理5.3 结果解读与报告撰写6. 心理测量与评估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3周)6.1 教育评估6.2 临床评估6.3 咨询评估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测试与评估技能。
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心理测量与评估应用的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写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分为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实际操作与应用分析,占总评成绩的70%。
六、参考教材1. 《心理测量与评估导论》李智利,田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 《现代心理测量学》王海鸥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3. 《应用心理测量学》宋一航,孙端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七、教学资料本课程将提供电子教案、教学PPT、相关学术论文等资料供学生学习与参考。
大学心理测量与评估教案

大学心理测量与评估教案一、课程名称:大学心理测量与评估二、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测量和评估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掌握多种心理测量和评估工具的使用和评估结果的分析。
3.学会设计心理测试和评估方案,并能够进行实际应用。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心理测量和评估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常用的心理测量和评估工具3.心理测试和评估的设计与实践四、教学方法:1.理论课程讲授2.案例分析和讨论3.实验性学习五、教学流程:第一节课1.课程介绍和目标讲解2.什么是心理测量和评估3.心理测量和评估的原则4.涉及到的科学方法和理论5.案例分析和讨论第二节课1.定量测量和定性测量的定义2.常用的心理测量和评估工具3.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数据分析4.案例分析和讨论第三节课1.心理测试和评估的设计2.实验性学习:设计心理测试和评估方案3.实践环节:测试实施和数据收集4.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六、考核要求:1.理论知识考试2.设计心理测试和评估方案,并进行实验性学习3.撰写数据分析和报告七、参考书目:1. 钱逢胜,徐正茂,王严灵。
《心理测量与评估》。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曹文。
《心理统计学与测量评估》。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 吕军。
《测评与评估》。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 朱玉树。
《心理测量与评估实用技能》。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八、教学反思:本课程在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课程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实验性学习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测量和评估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常用的心理测量和评估工具。
在实验性学习环节,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设计心理测试和评估方案,并进行实际应用和数据分析。
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可以用所学的技能和知识完成心理测量和评估方案,并撰写数据分析和报告,从而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心理测量与评估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S1测量和测量量化水平1、测量的科学定义名词解释:★测量(识记)是按一定规则给所考察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度系统上指定值的活动。
简而言之,测量就是使对象特点予以量化的活动。
测量的要素:一是测量的参照点;二是测量单位2、★性质不同的量度系统(精确度水平由低到高)选择或简答①“名义量表”,其上的值量化水平最低,只有类别标志的含义,不能施行任何运算(车牌号码)②“顺序量表”,其上的值量化水平略高,只有顺序的含义而不等距,既无可加性更无可除性,只可施行顺序递推的逻辑运算(品德评定心理测量)③“等距量表”,其上的值不但有顺序含义,还是等距的,即单位相等,所以量化水平更高,没有绝对零点,只有可加性而无可除性,故只可施行加减运算不可做乘除运算(温度)④“比例量表”,其上的值不但有顺序性,还等距、等单位、有绝对零点,既有可加性又有可除性,量化水平最高(身高体重)3、心理测量及其特点①★心理测量:是按规则给所考察对象的心理特质,在一定性质的量度系统上,即量表上指定值的活动。
②心理测量的特点(与物理测量的区别跟物理测量比,有其显著不同的突出特点;★即心理测量的性质具有:间接性、相对性和主体间交往性的突出特点:⑴心理测量的间接性(心理的相对性和稳定性)a被测对象的心理活动,无论是他的感觉知觉,还是他的情感态度等,都不是测量活动的主持者、施测者所能直接观察与了解的b人的心理是世界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个体的心理特性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对人的行为活动起支配决定作用的,因而会在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不断表现出来⑵心理测量的相对性(测量结果的函数关系、测量结果取值)a内部心理特性与外显行为间不存在确定性函数关系,测量结果只有相对意义b按心理测量对象本身的特性,测量结果大都只能在顺序量表上取值,具有相对性;即使放宽某些要求,最多也只能在等距量表上取值⑶心理测量的主体间的交往性a作为心理测量活动对象的受测者并非静止消极的,只单纯接受施测;相反他要积极作用于测量活动本身b测量活动所测的对象是受测主体的心理特性,而主体具有能动性,所以一定要重视受测者在测量过程中的学习和迁移能力c由于施受双方都是能动主体,处在同一发展层级上,因而有时其施受地位也可以互换,并非绝对固定4、心理测验①★心理测验的定义(识记)名词解释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是更加符合实证科学精神与要求的心理测量中特别的一种。
心理测量与评估(所有重点)

⼼理测量与评估(所有重点)第⼀章绪论第⼀节⼼理测量与评估的基本概念1、测量——测量是按⼀定规则,给所考察的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度系统上指定值的活动;或说测量是按⼀定规则,⽤某种性质的量度系统上的数值来描述所考察对象特性的活动。
2、四种性质不同的量度系统:(四种⽔平的数据)(1)名义量表(称名数据)——表⽰类别名称的数据,值的量化⽔平最低,不能施⾏任何运算。
(2)顺序量表——表⽰先后顺序的数据,值的量化⽔平略⾼,只能进⾏⽐较,不能作加减运算;(3)等距量表——其上的值不但有顺序含义,还是等距的,即具有相等单位,量化⽔平较⾼,没有绝对零点,只能作加减运算,不能作乘除运算。
(4)⽐例量表——其上的值不但有顺序性,还等距、等单位、有绝对零点,既有可加性⼜有可除性,量化⽔平最⾼。
3、⼼理测量——⼼理测量是按规则给所考察对象的⼼理特性,在⼀定性质的量度系统,即量表上指定值的活动。
4、⼼理测量所测对象的本质已不再是物质实体及其特性,⽽是⼈的⼼理特性,即精神性的、⾮实体的存在。
5、对⼈的⼼理特性的测量,⼤体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来进⾏:⼀是测量者对被测者的观察,在⾃然条件下或特设情境下的观察;⼆是由被测者⾃陈报告,在测量过程中⼀边活动⼀边报告,如“⼤声思考”,以及在事后回忆的报告,如⼈格问卷或评定量表中的⾃陈报告;三是借助被测者周围⼈的观察,由这些⼈向主测者报告。
6、⼼理测量的特点:间接性、相对性和主体间交往性。
(1)间接性:被测对象的⼼理活动是需要间接观察才能得到的;⼼理特性或⼼理结构是内在抽象的,要通过复杂的认识活动,才能把握和建构起来。
(2)相对性:测量结果不能绝对化,要相对地来对待。
(3)主体间交往性:测量是主体间的相互交往活动与作⽤,施测者和受测者双⽅都是能动的。
第⼀,⼼理测量的受测者并⾮静⽌消极的,他要积极作⽤于测量活动本⾝。
第⼆,测量活动所测的对象,是受测主体的⼼理特性,⽽主体具有能动性,所以⼀定要重视受测者在测量过程中的学习和迁移能⼒。
自学考试——心理测量与评估

第一章绪论一、测量活动结构:由主测者、被测对象、规则、测值二、测量是按一定规则,给所考察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度系统上指定值的活动三、量度系统:名义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例量表四、心理测量及其特点1、心理测量就是按规则给所考察对象的心理特性,在一定性质的量度系统,即量表上指定值的活动2、测量对象不是特质实体及其特性,而是人的心理特性,是精神的非实体的存在人有元认知对被测者的观察被测者自陈报告周围人的观察3、(1)间接性:被测对象是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是世界特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个体的心理特性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对人的行为活动起支配决定作用的,因而会在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不断表现出来(2)相对性内部心理特性与个显行为间不存在确定性函数关系,测量结果只有相对意义按心理测量对象本身的特性,测量结果大都只能在顺序量表上取值,具有相对性,最多也只能在等距量表上取值(3)主体间交往性五、心理测验1、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是更加符合实证科学精神与要求的心理测量中特别的一种。
其定义,一般认为是行为样本的客观而标准化的测量2、心理测验定义所说的行为样本的意思有三(1)测验所直接测察的是个体的外部行为(2)这些外部行为应是所要测察的内部心理结构的代表性“行为样本”(3)所测行为是否能构成代表性“行为样本”,要经实际检验由客观事实资料来确证3、标准化是所有测量活动走向科学化的共同要求。
就心理测量来说,标准化包括整个测验编制、施测与评分、分数解释等全部工作的标准化常模指的是打算要测的被试群体在所测特性上的一般水平及水平分布状态4、标准化讲的是工作中的实际要求,客观性指的是人们思想上应有的态度测验信度是指测验对同一被试多次施测时,所得分数的一致性至于测验的效度,指的是测验测到它打算要测的心理特性的程度六、心理评估就是使用测验、行为观察、晤谈、个案资料研究和其他测评程序,为达到对个体或少数人作出深入的心理评价,从而来进行收集和整合资料的活动心理评估是针对特定个体或少数个体的某种心理问题,连续不断地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是评估者以其关于所要考察评估的问题和涉及的特定人群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收集到的资料来进行专业判断的活动七、心理测验的发展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人格测验的先驱克雷佩林萨默自陈问巷使用表现投射技术八、心理测验的种类和功能1、心理特性能力测验学业成就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心理卫生评定量表2、接受测验对象规模个别测验团体测验3、施测方式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情境测验计算机测验4、测验对作答行为要求最高成就测验典型行为测验5、测验分数解释参照体系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6、测验刺激性质结构化测验投射测验7、测验的目的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8、测验的应用领域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9、心理测验的基本功能大体有:认识和鉴定个别差异的、描述的功能、诊断的功能、预测的功能以及评价的功能九、对心理测验应有的正确看法,一是要认识到测验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是决策的辅助工具;二是要认识到测验作为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尚不完善第二章心理测量中的统计技术一、次数分布与售中量数、差异量数与标准分数1、测验分数的次数分布表与图频数f 组距R 定组数K在编制次数直方图和次数多边图时,横坐标都是各组的中值。
心理测量与评估概论(第一讲)

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过程的评估方法有:观 察、面谈、评定量表、项目检核表、问卷、 投射技术和测验。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内涵
(二) 心 理 测 量
1.测量 1)定义 2)要素 3)量表 2.心理测量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内涵
(二) 心 理 测 量
1.测量: 1)定义: 斯蒂文斯(Stevens):根据法则给客体或事物指派数 字。 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 量描述的过程。
(一) 心 理 评 估
(一)定义(P1): 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 assessment):是应用多 种方法获得信息,对评估对象的心理品质或状态进 行客观的描述和鉴定(包括量的描述和质的鉴定)。 (二)心理评估的特征(P2): 1.间接性 2.相对性 3.互动性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内涵
B.单位:就是计量事物标准量的名称,不同测
量的单位是不同的。理想的测量单位应当具备两个条 件:一个是要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来说所有 人的理解是相同的。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即单位与 单位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心理测量中的单位难以等价。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内涵
3)量表 量表是一种测量工具,它试图确定事物特征的 定量化测量的程序和法则(也有表述为事物特 征数量化的数字连续体)。 量表的三个属性(大小、等距和绝对零点)使 得他们之间各不相同。 斯蒂文斯根据根据测量中使用的不同参照点和 单位,区分出四种不同水平的测量量表——称 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
三、心理测量与评估的内涵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即系统程 序,是测验编制与实施等所遵循的一套标准 程序,其目的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客 观性。其内容包括测验材料的标准化,实施 的标准化、评分的标准化和测验解释的标准 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SESSMENT
李蕾(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引子
观看鲁豫的《说出你的故事》之刘嘉玲、徐克和李昌钰,三 人混搭的一期节目;
徐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2010年上映。此影片获得67届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徐克导演总共执导了三部狄仁杰的作品,另外两部为《狄仁 杰之深都龙王》、《狄仁杰之四大天王》;
(四)我国 民主革命时 期心理测验
引进大事件: 1916年樊炳清首先介绍比奈—西蒙测验 1923年中华教育改进社主持对92000名小学生进行了测试,
为当时语文教学的改革做出了贡献; 1931年成立了中国测验学会; 1932年《测验》杂志创刊 主要人物: 张耀翔(1893-164)使用过识字测验。 陆志伟(1894-1970)1924年发表了修订的比奈-西蒙量
天文学、物理学、统计学、 数学等
KINGSOFT
(一)心理测量的精神 病学起源
1、
精神科医生测试脑损伤的病人从而开 发的测试仪器;
2、
记忆鼓和一整套对脑损伤病人进行鉴 别的测量工具;
早期精神病学对智力测验的发展起到
3、
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心理测量的精神病学起源
• 记忆鼓 • 产品概述: • 记忆鼓是一种研究记忆与学习实验的仪器。仪器具有完善的传动机构和
西方:近代国外的科学测验出现在19世纪; 19世纪80年代以后,高尔顿 为代表; 19世纪90年代以后,卡特尔; 20世纪前10年,比奈; 20世纪第二个十年,测验大发展的时期; 20世纪30年代测验理论趋于成熟的阶段; 20世纪40年代测验的发展平稳。
(一)中国心 理测量的发展
中国古代心理测量思想与实 践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
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孟子• 离娄上》)
小活动
刘勰在《新论·专学》中提到 “一手画方,一手画圆,令一 时俱成。,“由心不两用,则 手不并运也”。有人称之为世 界上最早的分心测验。比西方 的分心测验早1300多年。
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实测者的性别、经验和
种族
(二)受测者的背景和动机
焦虑 撒谎的动机
二、发现身边的测试
“宝宝终于足月啦!今天产检的时候医生说 其他都好,就是双顶径有点超标。这个双顶 径是什么?会不会影响到我的顺产啊?”
胎宝宝的双顶径是头颅左右两侧顶骨最宽位 置的长度,这一项数值是参考胎儿在宫内发 育情况与发育标准是否相符的一个参考指标, 到后期也是参考孕妇能否达到自然分娩的一 项重要依据。
智力差异 人格差异 气质和个性差异 心理测量的观察方法
1、《皇帝内经》
《皇帝内经》中把 人分成太阴、太阳、 少阴、少阳、阴阳 和平五种,这一分 类看做心理测验的 前奏;
2、智力差异
性相近、习相远;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者,民 思为下也。(《论语·季式》)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 可以语上也。(论语·庸也)
冯特的“复合钟”; 利用测量和实验心理的方法证明了个
体差异的存在。
(五)高尔顿(英国)和第一组心理测验
信念: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进行测量的。利用感应时和感觉阈限的方法来测 量个体的智力水平;
设计很多测量方法用于测量美貌、人格、文学作品的无聊程度以及祈祷的 效率等;
两本影响力的著作《遗传的天才》,利用实证的方法来证明,在人类的智 力中遗传是决定性的因素。
(二)面相学、颅相学 和心理图式
中国面相学和手相学;
西方的面相学: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 德出版了一个小册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人的心灵和身体之间会相互影响。
Johann Lavater 出版了《Essay on Physiognomy》一书,这本书一共有 150个版本,同时包含了许多精细的图 片,描述了人的脸部轮廓钟什么样的特 征可以用来判断什么样的内在特征。
表 肖孝荣(1897-1963)修订过知觉和画人测验等。 艾伟(1890-1955)编制了汉字测验、小学常识测验等。 丁瓒(1910-1969)将心理测验用于临床
(五)我国近代测验的发展
20世纪前半叶的初步繁荣:科学的心理测量理论逐渐从西方传如我 国,主要是国人对西方心理测验量表的介绍和翻译,以及修订和编 制,这个时期出版的有关测量方面的著作达到20余种;
虽然说双顶径的指数会影响到孕妇是否能顺 产,但双顶颈指数超标一点不一定就不能顺 产,同时还要根据宝宝的体重、体长、胎位、 子宫产道条件等等进行综合评估。
(一)足月胎儿的双顶径的正常平均值
孕37 周
孕38 周
双顶径的平均值9.00厘 米,上下幅度0.63厘米。
双顶径的平均值9.08厘 米,上下幅度0.59厘米。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 之”。(《论语·子路》)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4、心理测量的 观察方法
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什么? 面对不同的测试对象,你会根据什么设计问题?
案例所涉及的内容
学会观察测试对象:开放的心态,抵触心理和故作镇 定等;
与测试对象建立和谐关系,由问题开始;如何问,问 什么,怎么问;
心理测试所包含的要素:测试对象、测试目的、测试 工具、测试程序等;
心理测试所需要的环境因素。
一、心理 测量的定 义及特征
3、人格差异
从人的行为和品格特点,孔子将人分为君子和小 人两种类型;所以才有了俗语“亲君子远小人”, 并且认为两种人的差异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多个 方面。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https://
(二)心理测量方法的发明和各种实践
科举 制度
A
个性化 教育
C
婴儿发 展性测 验
B
中医临 床方面 D
1、心理测量方法的发明和实践
1
中国封建社会兴盛1300多年 的科举制度。
3
中国民间还发明了中国最早 的婴儿发展性测验,俗称 “抓周”。
2
刘邵所著《人物志》是中国 最早关于人事测量于人才选 拔的理论著作。美国学者将 其翻译成《人类能力的研究》 并4 出版。
时间控制装置,以 10 种时间间隔向被试呈现 3 个位置的刺激材料。主 要用来进行广度记忆法和记忆遗忘曲线实验,也可用于对个体记忆能力 的测试。 • 技术参数: • 体 积:270×34×220mm3 • 转盘直径:160mm • 呈现窗口:45×8mm2 • 材料行数:20行 • 定时设置:定时一:0.1~999.9s • 定时二:0.1~999.9s • 次数设置:1—99次(分辨率1次)
定义: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 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 活动;
心理测量依据的法则是心理学理论; “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测量对象是的心理特质;
心理测量的结果是对测量对象进行定 量描述;
心理评估指获取了测量结果信息结果 之后根据某种标准做出状态优劣判断 的活动。
(一)实测者的影响
孕39 周
孕40 周
双顶径的平均值9.21厘 米,上下幅度0.59厘米。
双顶径的平均值9.28厘 米,上下幅度0.50厘米。
(二)发现身边的测试
测试贯穿人类一生; 出生前:胎儿双顶径的测量; 出生后:幼升小、高考、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招聘考试等; 测试的意义:心理测量会从很多方面对个体毕生发展产生影响。如:
《人类才能机器发展的研究》阐述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问题,证明了个体 之间的差异不仅存在而且还可以进行测量;
被誉为“心理测量之父”。 高尔顿试图使用反应时和感觉阈限的测量来证明测定个体智力水平的尝试
是失败的,但是他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使用客观的测量和标准化的程序来得 到有意义的得分。
(六)卡特尔(美国)将测量 仪器运到了美国
颅相学,即脑袋上的凹凸。
心理图式机器,一台可以精确测量颅骨 上面的凹凸的机器,类似一个头盔。
KINGSOFT
(三)心理测验的先 驱
冯特
高尔顿 卡特尔
艾宾浩斯 比奈
(四)测验的铜质仪器时代
“慢一秒”引发的血案引发了天文界的 “人差研究”;
19世纪晚期,心理学界开始使用各 种各样的铜质仪器来测量个体的感觉 阈限和反应时,他们认为这些才是智 力的核心部分。因此,这个时代有时 候也被称为心理测验的铜质仪器时代;
心理测量 心理测验 心理评估 心理测试 心理测量与评估 心理测量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物理学
“心理测 量”词汇 的演变
Psychological Testing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Psychological
一个个体是否能够进入大学学习,是否要接受这个工作而拒绝另一个 工作,是否会被诊断为抑郁。这些都会依据或至少部分需要一句测验 的结果,然后由一个权威人士来对结果做出解释;
三、心理测量的作用
精神科医生
3
1
开展工作的 重要依据。
2
心理咨询师
四、心理测试的历史
中国:公元前2200年前,迄今为止有4000多 年,是现代心理测量的重要渊源。
20世纪后半叶的再度繁荣与发展:20世纪30年代由于日本侵华战争, 所以发展减慢。新中国成立后,深受苏联影响,并未受到重视。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测量科学的重要性,并恢复 了科学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