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上海市心理学会编
目录
第一章晕轮效应与知觉错误
一、晕轮效应
二、其他社会知觉错误
三、错觉及其合理利用
第二章从众效应与社会影响
一、从众效应
二、其他社会影响现象
第三章皮格马利翁效应与暗示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安慰剂效应
三、暗示效应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巴纳姆效应与伪心理学
一、巴纳姆效应
二、伪心理学
三、伪心理学利用的其他心理效应
第一章晕轮效应与知觉错误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人看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个人的五种品质: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看后让人想象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普遍想象成一个友善的好人。然后把卡片上的“热情”一词换成“冷酷”,顺序变成:聪明、勤奋、坚定、冷酷、灵巧。再让大家想象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是人们普遍推翻了原来的结论,把原先的“好人”变成了可怕的“坏人”。
为什么仅仅是一种品质的改变,却造成对一个人整体印象的改变?
答案是因为人们在对他人的知觉判断中存在着晕轮效应,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晕轮效应以及其他对人、对物认知过程中常见的知觉错误现象。
小知识:
知觉(Perception)是人们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
释感觉印象的过程。知觉是纯心理性的,一个人的知觉和客观现实的
差距可能很大,普遍存在着知觉错误现象。
一、晕轮效应
(一)什么是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它品质或特点的现象。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周围有时出现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
人们在认识结交朋友时,孤立地以貌取人、以才取人、以德取人、以
某一言行取人,以某一长处或短处取
人,都属晕轮效应,是不正确的知觉。
上面的实验中,“热情”和“冷酷这两
个品质就产生了掩盖其他品质的晕轮
效应。俗语中“一俊遮百丑”、“情人眼
里出西施”和“爱屋及乌”,都可以看
作是晕轮效应的通俗说法。在各种“追
星族”现象中往往也存在晕轮效应,比
如喜欢上某歌星的歌,就会觉得这个歌星的衣着打扮、举止行为等各个方面也都很不错,往往不加鉴别的进行模仿。
在学校中,同学相互间的认识上有时也会存在晕轮效应。如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就会被大家认为是一个智力很高,聪明,热情,灵活,有创造性的学生。如果同学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好,如成绩不好或玩皮捣蛋,有时往往会被大家认为什么样都有不行,一无是处。
另外,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常常会自然而然地结合这个人的社会背景(所在的单位、亲属与朋友情况、经济状况等等)进行评价。如果你有优越的社会背景,人们即使与你初次交往也会比较相信你,从而使交往能顺利进行;如果你的社会背景低微,人们在与你交往时就会有所戒备或顾忌,从而影响交往的顺利进行。心理学家将此心理现象称之为“社会背景效应”,实际上也是晕轮效应的一种表现。
社会上有些骗子就常常利用“社会背景效应”来达到诈骗的目的,例如他们伪造自己或是高官子弟亲属、或是与某知名人士关系密切、或是在某影响力巨大的单位就职,给自己打造一些光环,然后进行诈骗。对于这类诈骗犯,我们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当然,我们如果愿意做点好事帮助别人,又具有真实正当的社会背景,也可以适当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做些宣传工作。
(二)如何避免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一种知觉错误,要避免晕轮效应影响他人对自己或自己对他人的认识,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宜过早评价他人,应尽可能与对象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
2、应及时提醒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他人,特别是对有突出优点或缺点的对象;
3、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过分在意他人怎样评价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理解;
4、注意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每件小事,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可能会给自己的形象造成较大影响的事情;
5、要敢于真实地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不刻意掩饰自己的缺点。
二、其他社会知觉错误
心理学家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
为两组,两组被试同看一张照片。对甲组说,这
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位著名
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试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
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的人说:深陷的眼睛藏
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悔改的决心。
而乙组的人却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深邃,
高耸的额头表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同样的一个照片,为什么会存在两种截然不
同的描述?
小知识:
知觉定势是指人们会按照社会和自己的期望、相应背景去感知刺激,而不是按照实际物理刺激的情况来解释外界事物。
这种现象实际上是知觉定势的一种,和晕轮效应一样是一种对人的知觉(又称社会知觉)错误。在这个实验中,因为实验者告诉甲组这个照片上的人是个屡教不改的罪犯,而人们对罪犯的共同认知是凶残、险恶和顽固等,所以甲组的人就会描述成: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悔改的决心;而实验者告诉乙组这个照片上的人是个著名的科学家,人们对科学家的共同认知是执着、睿智和冷静等,所以乙组的人就会描述成: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深邃,高耸的额头表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社会知觉错误经常会影响着人们对社会、对他人的认知,除了晕轮效应之外还有以下一些常见的效应。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由于第一印象的作用而对后继交往所发生的影响现象。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
一般情况下,对陌生人的知觉,常常有首因效应。人们在实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