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 2015-6-30(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
王海波2015-6-30(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资料
![王海波2015-6-30(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f67ab2c31126edb6f1a1088.png)
影像表现
• CT表现:
孤立性肿块,边缘清楚,无分叶或浅分叶,实性部分 密度较均匀,呈软组织密度,少有囊变,囊变坏死区呈低 密度; CT增强扫描实性部分通常明显强化,提示肿瘤血供
丰富,未强化的囊变坏死区可见于较大的肿瘤。
影像表现
• MR表现:
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特征性的等低混杂信号, 血供丰富,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特别是T2WI 低信号区明 显强化较有特征性。肿瘤内钙化、出血、坏死及囊变少见 ,肿瘤周围水肿亦少见。增强后可见不均匀明显强化。
SFT为Vim、CD34弥漫阳性, EMA、S-100蛋白阴性。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
感谢关注!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免疫组化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SFT 的进一步确诊非常重要。其阳性标记有: Vim(波 形纤维蛋白)、CD99、CD34、Bcl-2、SMA。Vim和CD34 弥漫性阳性对诊断 SFT 非常关键,90% ~ 95% 的SFT 患者CD34 弥漫性强阳性,Vim 基本上均 为弥漫性强阳性; Bcl-2、CD99、SMA 一般阳性; S-100 及CK 阴性。(Vim、 CD99 阳性率为100%,CD34、Bcl-2 阳性率>80%。CD34 与Bcl-2 一度被看 作SFT 的特异性标记物,但现在发现CD34 广泛存在于SFT、脑膜瘤、神经纤维 瘤、血管肿瘤和神经肿瘤等病变中。)
弥可保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分析
![弥可保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5713d250e2524de5187e57.png)
[ b t c] O jcie T x lr teaalblya dtesft f ty oa no o im a sia A s at r bet oepoe h vi it n aeyo h cb l insdu ecn t v a i h Me u e
te t n ra ueiip ti ca as . to s 9 a e t c t ip ti ca as ef s ig oi rame to c t o ahcf il ly Meh d 8c s s ha uei o ahcf il lyi t rt a n ss f d a p wi d a p nh i d
角 ,口明显 不对称 ; ④无效 :治疗 前后临床症状无改 脂 的合 成 。弥 可保 协 助 神 经细 胞从 脑 磷 脂 合成 卵磷 善。 源自1 统 计学方 法 . 4
脂 ,从而修 复损伤 的神经纤维 。此外 ,动物实验 表 明 用 SS 1. P S 30软件包进行 统计学处 弥可保可刺 激轴突再 生 ,促进 突触传递 的恢复 ,早期 实验和 临床研究表 明 ,弥可保 对于周 围神经损 伤有非
并予 V t 2 .m ,i i 105 g m,q ;V t 10 ,i B d i 10 mg m,q 治 情 肌 的完 全性 瘫痪 、 口角歪 斜 、食 物滞 留齿 颊 之间 , B d
疗 ;胆碱酯酶抑制剂加 兰他敏 5 g 肉注射 ,1 /。 严重影 响 日常生 活 ,如用 餐 、刷牙 等 ,因此 应积极进 m 肌 次 d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 的基 础上加用弥可保 05m +5 . g %葡 行 早期 治疗 ,减少 或 避免后 遗症 的发 生 。
T efu d t n te t n cu e i mi sa da t i l h r p ,a u u c u e h n a i ame t n l d dv t n n n i r e a y c p n t r ,me i a e t n ,ec Re u t o o r i a vat d c l r ame t t . s l t s
中枢神经系统鞍区孤立性纤维瘤1例并文献回顾
![中枢神经系统鞍区孤立性纤维瘤1例并文献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05bc3006f78a6529647d5351.png)
P r中 大 约 岁, 无 明显 性别 差 异 。N a w a s h i r o等 发 现男 性 患 者 比 测可 能 提 供 更 确 切 的诊 断 依 据 。s
S F r 可发生于大脑凸面、 大脑镰 、 后颅窝和硬脊膜 , 而发 神经纤 维瘤 、 血 管肿 瘤组 织 中 ; B c l - 2作 为一 种 凋亡 抑 只 能反 映 肿 瘤 细胞 的凋 亡 被抑 制 程 度 ; 故 仍 生 于鞍 区仅有 7例报道 , 国 内尚未见报道 。S F T于任 何 制蛋 白 ,
脑膜 瘤样 肿块 , 基底 位 于 硬膜 。组 织 学 表 现 , 膜间皮瘤等。关于S F r 组织来源仍有争论。近些年超微 灰 红色 , 结构研 究认 为 , S V I ? 起源于一种 C D 3 4阳性 的树突状间叶 典型的 S P Y由交替性分布的富细胞 区和少细胞 区组 无特征构像” ; 但对 细胞 , 具有向纤 维母细 胞 、 肌纤维母 细胞 、 血管 外皮 细胞 成。这种排列模式一直被描述为“ 及血管 内皮细胞分化 的特 陛, 可发生于身体多处部位 , 如 S F T来说 , 这种 形态 就 是其 最 具 有 特征 性 的构 像 。肿
疫组化 : C D 3 4 ( + ) 阳性 7 例, B c 1 - 2阳性 5 例, C D 9 9阳性 4 低 混杂信 号 , 即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谓 “ 黑 白相 间征 ” , 这 种 特 征 在 脑膜
例, 肿瘤 细胞 S 一 1 0 0 、 G F A P染色均为 阴性。
瘤中不常见。此外 , 其研究表明 S F T虽然多与脑膜附 7例患 者 经 手 术 治 疗 。全 切 除 1例 , 随访 1 0个 着 , 但强 化后 少见 “ 硬膜尾征” , 提示 S F T形 成 机 制 与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186f9c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77.png)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焦霞;朱晓蔚;戴桂红;刘福兴;蒋小芹;肖蔚;于鸿【期刊名称】《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年(卷),期】2015(000)008【摘要】AIM: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immunophenotype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olitary fibrous tumor ( SFT )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CNS ) . METHODS:Th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of 3 cases of SFT in CNS were analyze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RESULTS: There were1 male and 2 females. The average age of patients was 50 years old.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symptoms was 4 months. A total of 3 cases of SFT were originated from meninges and the imaging features showed intracranial neoplasms with clear surrounding boundaries. The patients underwent complete resection of the tumor, with no 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or radiotherapy given. During the follow⁃up for 6 to 30 months, all of them had no recurrence or distant metastasis. Gross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tumor dimension was 5. 4 cm. Histologically, the tumor was composed of spindle cells arranged in a patternless architecture with alternative of hypocelluar and hypercellular areas. The tumor cells were arranged in spindle shaped bundle, spirally or irregularl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vealed the tumor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vimentin, CD34, Bcl⁃2 and CD99, however, negative for CKpan, EMA,S⁃100 and GFAP. CONCLUSION:SFT of CNS is a rare tumor of intermediate malignant potential, and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a variety of other spindle cell tumors. Definitive diagnosis requires thorough histologic examination and clinical correlat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is also helpful for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3例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3例患者中女2例,男1例,平均年龄50岁,平均病程4个月.3例均发生于脑膜,影像学特征表现为颅内境界清楚的占位,均行手术完整切除,术后未予放疗和化疗等辅助治疗.随访6~30个月,无一例复发和转移.大体观察,3例均为单发肿块,瘤体最大径平均5.4 cm,边界清楚.镜下,肿瘤由交替分布的富于细胞区和稀疏细胞区组成,梭形肿瘤细胞呈束状、漩涡状或不规则状排列,细胞间可见细条索状、粗绳索样或瘢痕样胶原纤维,部分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免疫表型,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CD34、Bcl⁃2和CD99,均不表达CKpan、EMA、S⁃100、GFAP.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交界性肿瘤,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需要与其他多种梭形细胞肿瘤鉴别诊断.【总页数】3页(P1-3)【作者】焦霞;朱晓蔚;戴桂红;刘福兴;蒋小芹;肖蔚;于鸿【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泰州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相关文献】1.脑膜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J], 何会女;董兵卫;朱西宁;张粉娟;刘静雅2.乳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J], 赵雪艳;张玉;李旭;景彩萍3.甲状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J], 丁永玲;王艳芬;周洁;刘爽;王磊4.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J], 丁永玲;黄彩虹;周洁;朱忠信;李家驭5.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影像学与病理学分析 [J], 郑眉光;卞丽娟;刘正豪;邱儒彬;邓跃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尔茨海默病AD
![阿尔茨海默病AD](https://img.taocdn.com/s3/m/ce13e1d03186bceb19e8bbd8.png)
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王军写在课前的话据初步统计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美国人为400万,每年带来的经济损失约为900亿,包括医疗与护理费用,社会服务支出,生产力的丧失以及早年死亡带来的损失。
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一倍(可能是由于女性的寿命比男性长,但女性性别亦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
老年人痴呆病例中,65%以上是阿尔茨海默病。
通过此课件的学习,使学员充分掌握阿尔茨海默病基本知识和发病机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阿尔茨海默病概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也可以简称为:AD)是一种病变主要发生在大脑的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神经变性疾病。
临床上可表现为有进行性大脑认知、识别功能障碍,有明显记忆力降低并伴随个性和行为的改变;视觉空间关系、语言交流能力、抽象思维、学习和计算能力及日常生活工作能力持续下降,严重者可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并且伴有各种精神症状,如嗜睡、抑郁、焦虑、乱放物品、攻击行为;病变严重并持续发展最终出现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病变主要发生在()的疾病。
A.大脑B.小脑C.脑干D.延髓失。
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检查中可见大脑明显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和重量减轻,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严重破坏。
解析:左图为正常大脑,右图为AD大脑总而言之,阿尔茨海默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神经变性疾病。
主要症状有进行性大脑认知、识别功能障碍,明显记忆力降低并伴随个性和行为的改变;伴有各种精神症状, 这种脑功能障碍持续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可出现痴呆。
主要病理特征为:(1)在大脑皮质和脑海马区的细胞外形成大量的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老年斑;(2)神经元细胞内形成Tau 蛋白为主要成分的神经纤维缠结;(3)出现胶质细胞增生的炎症反应和大量神经细胞消失,大脑明显萎缩。
神经变性疾病中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皮克病 (Pick’s disease)、路易体病(Lewy Bodies Disease)、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额-颞叶痴呆/与17号染色体有关的帕金森样病(Frontotemporal Dementia and Parkinsonism Linked to Chromosome-17)、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等都可能会发展为老年痴呆。
1.5T磁共振SWAN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1.5T磁共振SWAN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58515b21ed9ad51f11df282.png)
1.5T磁共振SWAN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发表时间:2017-08-07T11:02:55.65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作者:朱亮飞赵建颖刘广义高媛李洪涛袁振东[导读] 搜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之间同时行CT、常规MR及SWAN扫描患者中诊断颅脑病变145例。
(双鸭山煤炭总医院CT-MR室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磁共振扫描成像(MRI)已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磁敏感加权成像是MRI新近发展的一项成像技术,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命名,主要包括SWI(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和SWAN(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 SWAN)技术以及各种衍生序列,是一种利用组织局部磁场不均匀性(如血液或铁)引起的磁敏感性差异而成像的技术,对于显示静脉血管,血液代谢产物以及铁质沉积有较好的效果,在脑血管病、脑血管畸形、脑变性疾病、脑肿瘤、脑外伤等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SWAN技术在颅脑疾病中出血病变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1.5T磁共振SWAN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患者临床检侧结果,统计MRI检出病变数量及加用SWAN技术后的病灶检出数量,并总结各类颅脑疾病的SWAN成像特征与共性。
结果SWAN扫描总检出率明显高于MRI常规单扫,且SWAN检出脑血管崎形率明显高于M RI单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SWAN扫描对脑内血管分布、结构、出血、以及铁沉积的敏感性较常规MRI更高,尤其在对脑血管崎形、脑出血、脑梗塞合并出血有更高的检出率和检侧效果。
关键词:1.5T SWAN技术;颅脑疾病;临床应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搜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之间同时行CT、常规MR及SWAN扫描患者中诊断颅脑病变145例,22例行增强扫描,男89例,女56例,患者年龄26岁—81岁,平均年龄为53.5岁。
面神经瘤诊治专家共识2024(全文)
![面神经瘤诊治专家共识2024(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1e813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5.png)
面神经瘤诊治专家共识2024(全文)摘要原发千面神经的肿瘤较罕见,主要包括面神经鞘瘤、面神经纤维瘤和面神经血管瘤三类。
面神经瘤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在检索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经过多次研讨建立了本共识。
本共识系统阐述了面神经瘤的流行病学、病理特征和主要临床表现,建立了面神经瘤的诊断标准,阐明了面神经瘤的解剖分类以及主要鉴别诊断。
同时,本共识明确了面神经瘤常见治疗方式的应用原则,制定了面神经瘤诊治的简明流程。
原发千面神经的肿瘤包括面神经鞘瘤、面神经纤维瘤和面神经血管瘤。
面神经鞘瘤多见,面神经纤维瘤少见,面神经血管瘤罕见。
面神经鞘瘤起源千构成面神经纤维髓鞘的施万细胞,可发生千从桥小脑角胶质施万细胞过渡区至神经末端分支的面神经任何部位。
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面神经瘤的发现率逐年提高。
面神经瘤最常见的症状为面瘫,同时可伴有听力下降。
面神经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基千面神经功能、肿瘤的大小、有无并发症、是否有手术意愿以及能否耐受手术等多种因素。
其治疗方法包括随访观察、外科手术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
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等单位牵头,经过与国内耳鼻喉科、神经外科、整形科、影像科、病理科专家的讨论,面神经瘤诊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本共识)编写组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我国实际,面向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编写了本共识,以规范和指导面神经瘤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我国面神经瘤诊治的整体水平。
一、流行病学和病因面神经瘤是一种少见肿瘤,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包括面神经鞘瘤在内的各类面神经瘤的发现率约为5%[1]。
面神经瘤好发千中年人群[2-12],其发生率没有性别和侧别差异[6,10]。
约91%的面神经瘤病例为散发病例[13]。
各类型面神经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和基因突变有关。
其中,面神经鞘瘤起源千包绕面神经神经纤维的施万细胞,也称为面神经施万细胞瘤[14]。
孤立性纤维瘤化疗方案
![孤立性纤维瘤化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3d717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3.png)
导言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纤维组织的肿瘤。
它通常发生在胸腔、腹膜后和颅外尤其蛛网膜下和脊髓表面等部位。
由于其独特的病理学特点,孤立性纤维瘤的化疗方案一直是一个争议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目前常用的孤立性纤维瘤化疗方案,并讨论其疗效和副作用。
1. 术前化疗方案对于孤立性纤维瘤患者,术前化疗可以缩小肿瘤的体积,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常用的术前化疗方案包括: - VAC方案(长春花碱+阿霉素+环磷酰胺):此方案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然而,VAC方案的毒副作用比较明显,包括恶心、呕吐、脱发等,需要患者密切监测和支持治疗。
- CAM方案(卡铂+阿霉素+长春花碱):CAM方案与VAC方案类似,但卡铂的添加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然而,CAM方案的肝毒性风险较高,需要慎用,尤其是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 NAC方案(纳洛酮+长春花碱+环磷酰胺):NAC方案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术前化疗方案,通过降低肿瘤的血供来促进手术的成功率。
然而,NAC方案的长期疗效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2. 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对于孤立性纤维瘤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常用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包括: - 帕利西替布:帕利西替布是一种小分子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生长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帕利西替布的口服给药方便,且毒副作用较小,但在临床实践中仍需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电图。
- VAC方案:VAC方案在术后也可以作为辅助化疗方案使用。
虽然VAC方案的毒副作用较大,但其疗效确实显著,能够有效减少肿瘤的复发风险。
- 目前还有其他很多的化疗方案被用于孤立性纤维瘤的术后辅助治疗,如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等,但这些方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3. 化疗的疗效和副作用孤立性纤维瘤的化疗方案虽然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复发,但其疗效和副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
MR常规平扫+增强结合ADC值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与脑膜瘤的鉴别
![MR常规平扫+增强结合ADC值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与脑膜瘤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eb327e4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c.png)
28·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12月 第21卷 第12期 总第170期【通讯作者】马 红,女,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E-mail:****************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eningioma and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DEC. 2023, Vol.21, No.12 Total No.1702 结 果2.1 一般资料比较37例患者中,SFT12例,脑膜瘤25例,年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膜瘤组58.48±12.89 vs.SFT 组46.58±13.19,P<0.05)。
SFT组、脑膜瘤组男女分别为9/3 例,6/19例,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FT更好发于男性(P<0.05),见表1。
2.2 MRI常规平扫+增强特征比较 病灶位置:脑膜瘤组,肿瘤位于额部11例,大脑镰旁4例,顶、枕、颞部各2例,桥小脑角区、侧脑室内、下矢状窦旁、颅底各1例;SFT组,肿瘤位于枕部6 例,额部3例,顶部、颞部及颅底各1例。
SFT组病灶形态较脑膜瘤组病例多呈分叶状改变(9/12vs.4/25,P=0.002),病灶内囊变坏死的概率更大(8/12vs.6/25,P=0.032),不均匀强化较多(10/12vs.6/25,P=0.001),多呈窄基底与硬脑膜附着(9/12vs.3/25,P=0.001),邻近骨质破坏多见(9/12vs.3/25,P=0.001);其余影像表现包括肿瘤内血管流空信号、脑膜尾征及瘤周水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图1-2)。
2.3A D C值情况比较病理为脑膜瘤组病例中位A D C值为0.830×10-3mm2/s,SFT组中位ADC值为1.210×10-3mm2/s,组间的ADC值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8,P<0.001),见表1。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9f89a6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7e.png)
3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徐 凯1,吴传玲2,尹凤娇1,李文登1,胡 旺1,刘处处1,王海久1,王志鑫1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西宁810001;2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鉴湖学院医学教研室,浙江绍兴312000摘要: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异常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常常误诊为胰腺肿瘤性病变。
随着近年来对该病研究的逐渐深入,已引起肝胆科医生的重视。
总结了现阶段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经验,减少临床误诊。
关键词:胰腺炎;诊断;治疗学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56(2021)06-1477-04Clinicalfeatures,diagnosis,andtreatmentofautoimmunepancreatitisXUKai1,WUChuanling2,YINFengjiao1,LIWendeng1,HUWang1,LIUChuchu1,WANGHaijiu1,WANGZhixin1.(1.DepartmentofHepatopancreatobiliarySurgery,TheAffiliatedHospitalofQinghaiUniversity,Xining810001,China;2.DepartmentofMedicine,JianhuCollege,ZhejiangIndustryPolytechnicCollege,Shaoxing,Zhejiang312000,China)Abstract:Autoimmunepancreatitis(AIP)isanautoimmune-mediatedabnormalchronicinflammatorydisorderandisoftenmisdiagnosedaspancreaticneoplasticlesions.Within-depthstudiesofthisdiseaseinrecentyears,ithasbeentakenseriouslybyhepatobiliaryphysi ciansandsurgeons.Thisarticlesummarizestheclinicalfeatures,diagnosticcriteria,andtreatmentmethodsforautoimmunepancreatitisatthepresentstage,soastoprovideclinicianswithdiagnosisandtreatmentexperiencetoreduceclinicalmisdiagnosis.Keywords:Pancreatitis;Diagnosis;Therapeutics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06.054收稿日期:2020-11-30;修回日期:2020-12-17基金项目: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7-ZJ-936Q);中科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项目;第二批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培养拔尖人才)项目作者简介:徐凯(1992—),男,主要从事肝胆胰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吴传玲(1992—),女,主要从事病理生理学研究及教学工作;尹凤娇(1996—),女,主要从事肝胆胰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神经元细胞轴浆运输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神经元细胞轴浆运输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f5b741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8.png)
神经元细胞轴浆运输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者:于明慧薛傲徐红丹王岩林雪杨波孙慧峰张宁来源:《新医学》2022年第12期【摘要】阿尔茨海默病号称“全球十大杀手”之一,因目前尚没有治愈的办法,其早期的病理变化备受关注。
轴浆运输障碍已被报道为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病理特征,然而引起轴浆运输障碍的因素有很多,该文从驱动蛋白、微管及线粒体等3个方面引起的轴浆运输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深入研究神经元轴浆运输机制、为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轴浆运输障碍;阿尔茨海默病;驱动蛋白;微管;线粒体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xonal transport dysfunction in neuronal cells and Alzheimer’s disease Yu Minghui△, Xue Ao, Xu Hongdan, Wang Yan, Lin Xue, Yang Bo,Sun Huifeng, Zhang Ning. △College of Pharmac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Sun Huifeng, E-mail:**********************; Zhang Ning, E-mail:*********************【Abstract】Alzheimer’s disease is known as one of the “top ten killers in the world”. Due to lack of effective therapy at present, early pathological changes have captiva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xonal transport dysfunction has been reported as an early pathological feature of many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However, multiple factors can cause axonal transport dysfunc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xonal transport dysfunction caused by kinesins, microtubules and mitochondria and Alzheimer’s disease was discussed, aiming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by in-depth study on axonal transport mechanism of neure.【Key words】 Axonal transport dysfunction;Alzheimer’s disease; Kinesin;Microtubule; Mitochondria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其标志性病理特征包括细胞外淀粉样β蛋白沉积形成的老年斑,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乙酰胆碱含量降低,神经元凋亡和突触丢失[1]。
脑胶质瘤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A153、CXCL5、miR-145-5p水平的检测意义
![脑胶质瘤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A153、CXCL5、miR-145-5p水平的检测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249018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f.png)
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 -*+( ]K.,-*-.-*^( '3/4+().L( 6Q.*, )(.6-*3,]_GW 方 法 检 测 +*W P $#DPD' 水平 取出上清液加入 $ +1 `WUa3/ 试剂哈 尔滨新海基因检测有限公司提取总 W<S 根据逆 转录试剂盒J8()+(,-.L美国生产批号$D$!$DbW <SO和 ! R 总 W<S 合成 6[<S 以 ZC 作为内参 +*W P$#D PD' 逆 转 录 引 物 是 D PG`GSSG`FF` F`GF`FFSF```GSF``FS`FGS``G P? 和 D P G`GSSG`F`F``FFSF`GFFGSS``GSF` SS P SS`S`FFSSGP?以 ZC 作 为 内 参 计 算 方 法 为 ! PG- 采 用 _GW 实 时 分 析 相 对 表 达 量 仪 器 选 择 科尔帕默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 _GW+.& % 63 #> 实时荧光定量 _GW $9? 观察指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cTX中枢神 经 系 统 肿 瘤 指 南 H$$I对 观 察 组 患 者 进 行 分 组 低 级 别 组级和级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恶性程度 较低预后较好 高级别组级和级为低分化 胶质瘤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 $9# 统计学处理 采用 N_NN !!9: 统计学软件进行 数据分析 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 用$%表示采用两样本独立 " 检 验 比 较 组 间 差 异 计 数 资 料 用 率 d表 示 采 用 ! 检 验 采 用 受 试者工作特征 J)(6(*^() 3'().-*,R 6Q.).6-()*L-*6 6K)^( &'(O 曲线分析 <N% 和 GS=D? 指标对 FG 的诊断 价 值 )*+,-.,! 相 关 性 分 析 血 清 和 脑 脊 液 G\G1D +*WP=#DPD' 与 FG 严重程度的关系#:9:D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 比较 FG 与脑部良 性 肿 瘤 患 者 血 清 和 脑 脊 液 <N% 水 平 和 GS=D? 水 平 观 察 组 血 清 和 脑 脊 液 <N% 水 平 GS=D? 水 平 高 于 脑 部 良 性 肿 瘤 组 #e :9:D 见表 = !9! &'( 分 析 血 清 和 脑 脊 液 <N% 水 平 和 GS=D? 水平诊断 FG 的预测价值 血 清 和 脑 脊 液 <N% 对 FG 诊断效能的 /0( 分别为 :9A#? 和 :9AD# 血清 和 脑 脊 液 GS=D? 对 FG 诊 断 效 能 的 /0( 分 别 为 :9A=A 和 :9AA?#e:9:D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0(f
放疗及胸腺瘤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并胸腺瘤的疗效
![放疗及胸腺瘤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并胸腺瘤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12ba0ba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4.png)
放疗及胸腺瘤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并胸腺瘤的疗效李静孟;吴秋平;侯兵;刘权兴;陈伟【摘要】目的观察放疗联合胸腺瘤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MG合并胸腺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胸腺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则联合放疗与胸腺瘤切除术治疗,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抗体指标.结果比较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7%(26/29),高于对照组的72.4%(2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研究组的抗体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合并胸腺瘤,放疗联合胸腺瘤切除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08【总页数】2页(P93-94)【关键词】放疗;胸腺瘤切除术;重症肌无力;胸腺瘤【作者】李静孟;吴秋平;侯兵;刘权兴;陈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重庆400037;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重庆400037;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重庆400037;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重庆400037;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重庆4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6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所致[1]。
MG常合并有胸腺瘤,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较短时间内,可表现出呼吸功能受损,威胁患者生命[2]。
我院以58例患者为对象,探讨分析了放疗联合胸腺瘤切除术治疗MG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MG合并胸腺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
硬脊膜动静脉瘘系列研究
![硬脊膜动静脉瘘系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29815fd3186bceb19e8bb8c.png)
硬脊膜动静脉瘘误诊分析
SDAVF误诊病例病种分析
硬脊膜动静脉瘘误诊分析
结论: SDAVF容易造成误诊与此类疾病本身的特点有关。 相关科室对其了解不够为人为因素。 误诊延长了SDAVF的确诊时间,导致脊髓进一步变性坏死, 严重影响着预后。 对于年龄在60岁左右的老年男性出现进行性加重脊髓损伤症 状时应考虑到SDAVF的可能性。 误诊的中涉及的相关专业有神经内科、骨科、泌尿外科。 增加对SDAVF的认识,增加这科室间的合作,是减少误诊 的有效措施 。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流行病学分析
研究对象:病例来源于中国神经外科联盟(China Neurosurgery Union,CNU)会员单位宣武医院神经 介入中心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1989年12月 至2010年10月住院治疗的331例SDAVF患者的病历 资料。 研究方法:整理分析331例SDAVF患者的病历资料, 按照性别、年龄、确诊时长、发病侧别及节段、治 疗方式、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分别统计归类,建立 数据库。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MDCTA检查:18例行MDCTA检查(外院检查7
例),操作中采用智能扫描触发技术检测主动脉弓 的CT值,到达预期CT值后智能触发扫描程序启动。 全部患者均见责任血管、瘘口、引流静脉显影,3D骨窗位确定根据椎体节段准确定位瘘口位置 。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影像学研究
MDCTA检查:
R-L2SDAVFMDCTA成像MPR 序列见椎管后方异常血管显影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影像学研究
脊髓血管造影检查:
SDAVF术后复查:R-L2SDAVF手术前后复查,见造影 瘘口及远端静脉不再显影(a1,a2);R-T7SDAVF 手术前后复查造影,见瘘口及远端静脉不再显影(b1,b2)。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b48170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66.png)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柯代波;刘文科;惠旭辉;鞠延;张跃康;张思;张乔【期刊名称】《西部医学》【年(卷),期】2016(28)11【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瘸(cSFT)这一罕见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5年经病理证实cSFT的患者22例,对所有患者术前症状,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自23~70岁,中位年龄44岁;11例位于幕上,6位于幕下,5例位于椎管内;MRI提示19例病灶为边界清楚的实性占位,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另外3例含囊性成分,其T1、T2相信号明显不均;所有肿瘤平扫T2低信号区域增强效应明显;19例患者获全切,除2例老年患者失访外,均无复发,3例行次全切者均行伽马刀辅助放疗,其中两例复发.组织学检查提示肿瘤良性者18例,恶性4例.免疫组化CD34、Bcl-2、CD99、Vimentin均阳性,Des、S-100均阴性.结论 cSFT在中枢神经系统及其罕见且易复发,其影像学表现具一定特点,最终诊断仍靠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cSFT首选手术治疗,若能全切则总体预后较好,肿瘤未全切者术后放射治疗效果不确定,所有患者术后需密切随访.【总页数】5页(P1530-1534)【作者】柯代波;刘文科;惠旭辉;鞠延;张跃康;张思;张乔【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相关文献】1.四肢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J], 蔡志清;李登;许杰;苏保华;马若凡2.对1例腹膜后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效果研究 [J], 刘登峰; 段降龙; 刘思达3.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 [J], 刘士梅;刘义4.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8例报告) [J], 尹卫宁;蔡博文;陈卉娇;游潮;鞠延;吴健5.MRI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J], 陈涛;梁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胶质瘤柔脑(脊)膜播散的MRI探讨
![胶质瘤柔脑(脊)膜播散的MRI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54d3d7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2.png)
胶质瘤柔脑(脊)膜播散的MRI探讨蓝海菲;万亚平;李斌;师达;杨旭娟;陈兵【摘要】目的分析胶质瘤并柔脑(脊)膜播散的MRI特点,探讨诱发胶质瘤柔脑(脊)膜播散的可能因素及途径.方法回顾分析24例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并柔脑(脊)膜播散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柔脑(脊)膜播散的胶质瘤病例中,星形细胞瘤(WHOⅡ ~Ⅲ 级)10例,胶质母细胞瘤14例.术前经临床及MRI证实,9例患者已有柔脑(脊)膜播散,表现为“鼠尾征”.全部患者术后增强MRI表现为“结节征”.结论胶质瘤可以发生柔脑(脊)膜播散,结合其MRI特点和临床表现,可对胶质瘤的柔脑(脊)膜播散做到早期预防、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8)005【总页数】4页(P564-567)【关键词】胶质瘤;柔脑(脊)膜播散;磁共振成像【作者】蓝海菲;万亚平;李斌;师达;杨旭娟;陈兵【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银川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颅内原发肿瘤中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最为常见。
局部侵袭性生长是胶质瘤重要的生物学特征。
解剖学上,将软脑(脊)膜和蛛网膜统称为柔脑(脊)膜,而在影像学上,通常将软脑(脊)膜、蛛网膜以及室管膜的肿瘤播散统称为柔脑(脊)膜播散[1]。
颅内胶质瘤的柔脑膜播散的发生率为4%~33%[2],而颅内胶质瘤的柔脊膜播散及髓内胶质瘤的柔脑膜播散实属罕见。
近年来随着临床手术方案的改进,MRI技术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及放、化疗方法的完善,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延长,胶质瘤柔脑(脊)膜播散的检出率逐渐提高。
笔者搜集整理本院的24例胶质瘤并柔脑(脊)膜播散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诱发胶质瘤柔脑(脊)膜播散的可能因素及途径。
窦镰旁脑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告
![窦镰旁脑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9a958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b.png)
窦镰旁脑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告
宿跃田;王海亮;肖志锁;黄哲浩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09(030)023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患者嗜睡1。
年,分别在1年前、半年前及1个月前走路时突然出现不能直立,持续约数分钟后自行缓解。
既往50年前在当地诊断为克山病。
【总页数】1页(P3075)
【作者】宿跃田;王海亮;肖志锁;黄哲浩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吉林长春130041;长春中医学院神经外科,吉林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262
【相关文献】
1.窦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23例报告) [J], 余红;杨勇灵;陆斌;伍仕兵;张镇;陈初亮
2.窦镰旁脑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告 [J], 宿跃田;王海亮;肖志锁;黄哲浩
3.显微手术治疗镰窦旁脑膜瘤常见问题探讨(附21例报告) [J], 丛福臣;朴哲范
4.窦镰旁脑膜瘤肿块与窦镰间关系的CT探讨 [J], 孙岩;邓开鸿
5.窦镰旁脑膜瘤肿块与窦镰关系的MRI研究 [J], 邓开鸿;伍定平;肖家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请您诊断》病例155答案:小脑幕孤立性纤维瘤
![《请您诊断》病例155答案:小脑幕孤立性纤维瘤](https://img.taocdn.com/s3/m/3487353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e.png)
《请您诊断》病例155答案:小脑幕孤立性纤维瘤
王天达;席海蛟;袁涛;娄蕾;全冠民
【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
【年(卷),期】2022(37)3
【摘要】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不稳,反应迟钝,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抽搐。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较差,饮食及睡眠不良,体重稍减轻。
专科体检: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膝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
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胸片无异常。
MRI平扫及增强:后颅窝中线偏右侧见一实性为主
的较大混杂信号肿物,大小4.6cm×5.9cm×4.8cm,与小脑幕-大脑镰后部相连,挤压
小脑、脑干及第四脑室,第四脑室受压变窄,幕上脑室扩大。
【总页数】3页(P410-412)
【作者】王天达;席海蛟;袁涛;娄蕾;全冠民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影像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R739.41
【相关文献】
1.《请您诊断》病例128答案:颅内原发性孤立性Rosai-Dorfman病合并出血
MRI表现2.《请您诊断》病例75答案:腹腔侵袭性纤维瘤病3.《请您诊断》病例28答案:幕上实性血管母细胞瘤一例4.《请您诊断》病例33答案:腹膜后恶性孤立性纤维瘤5.《请您诊断》病例134答案:肾脏侵袭性纤维瘤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外侧或外侧硬脑膜外入路切除海绵窦区肿瘤
![前外侧或外侧硬脑膜外入路切除海绵窦区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ebca71f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c.png)
前外侧或外侧硬脑膜外入路切除海绵窦区肿瘤陶存山;楼美清;卢亦成;汪亮;王冰心;李文;张康;蒋建华【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年(卷),期】2005(028)016【摘要】目的提高海绵窦区肿瘤的全切率,降低神经功能的残障率.方法回顾性总结了9例海绵窦内肿瘤,经前外侧或外侧硬膜外入路,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开海绵窦外侧壁夹层,按神经走行方向切开,辨认肿瘤生长和颅神经的关系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9例海绵窦内肿瘤中,其中海绵状血管瘤1例,神经鞘瘤6例,脑膜瘤2例.全切除5例,3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3例出现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6个月后新出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减轻2例,完全恢复1例.结论明确的海绵窦区显微外科解剖概念,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以及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海绵窦区肿瘤的全切率,降低术中出血、术后残障率的关键因素.【总页数】3页(P37-39)【作者】陶存山;楼美清;卢亦成;汪亮;王冰心;李文;张康;蒋建华【作者单位】212001,镇江,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神经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科;212001,镇江,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神经外科;212001,镇江,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神经外科;212001,镇江,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神经外科;212001,镇江,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神经外科;212001,镇江,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相关文献】1.前外侧或外侧硬脑膜外入路切除海绵窦区肿瘤:附9例临床经验 [J], 陶存山;楼美清;卢亦成;汪亮;王冰心;李文;张康;蒋建华2.前外侧硬脑膜外入路切除颅眶沟通瘤 [J], 陶存山;楼美清;卢亦成;汪亮;王冰心;李文;张康;蒋建华3.前外侧颅底手术硬脑膜外入路的临床应用 [J], 陶存山;卢亦成;楼美清;张光霁4.前外侧或外侧硬脑膜外入路切除海绵窦区肿瘤 [J], 陶存山;楼美清;卢亦成;汪亮;王冰心;李文;张康;蒋建华5.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切除颅颈交界区腹侧及腹外侧肿瘤 [J], 高宝成;张永发;太柏;周帅;赵建华;欧阳劲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
论
孤立性纤维瘤(SFT)是一种间叶来源的梭形 细胞肿瘤,多发生于胸膜腔,也可发生于中枢神经 系统在内的全身其他任何部位。由Klemperer等于 1931年首先报道,曾被称为局限性纤维性肿瘤、
局限性纤维性间皮瘤、浆膜下纤维瘤和胸膜间皮瘤
等。
除胸膜腔外,其他的好发部位有上呼吸道、眼眶、腹腔 和肢体软组织,也有发生在口腔、头面部、咽喉部、中枢神
本例分析思路
脑膜瘤 脑外占位 (左侧额部) 血管外皮细胞瘤 淋巴瘤 、转移 瘤 孤立性纤维瘤 脑膜尾征 T2WI 低信 号
鉴别诊断
• 脑膜瘤:
T1WI、T2WI及FLAIR序列多为等信号,强化明显,且较均匀,
有脑膜尾征。
• 血管外皮细胞瘤:
分叶状肿块,窄基底与脑膜相连,肿块内及周边可见多发增粗迂 曲的血管,出血坏死多见;T2WI稍高信号,但缺乏SFT 由致密胶原纤 维形成的低信号,强化明显。
鉴别诊断
• 脑膜淋巴瘤、转移瘤:
脑膜淋巴瘤突出特征是颅骨两侧大的无钙化的显著强 化的软组织肿块,而颅骨本身变化轻微。脑膜转移瘤有原 发病史,脑膜多呈“饼”状增厚,相对脑膜肿块不明显,
T2WI 上无低信号区域。
小
系,但难于定性诊断。
结
• 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大小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 • 鉴别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脑膜瘤CD34阴性或灶 性阳性,EMA(上皮膜抗原)、S-100蛋白阳性,而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
病例讨论
王海波
2015.06.30
病
• • • • •
史
女性,50岁 头痛10余年,加重1年 既往史:糖尿病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资料
手术所见
• 基底在硬膜上,质硬,与周边正常脑 组织边界清。
病
• 孤立性纤维瘤
理
(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
SFT为Vim、CD34弥漫阳性, EMA、S-100蛋白阴性。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
感谢关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影像特点
图1 ~ 5 例1。图1: CT 平扫 病灶与脑灰质等密度,边 缘清晰。T1WI( 图2) 及 T2WI( 图3) 示左顶部大脑 镰旁等T1、稍长T2信号, 其内可见“蚯蚓”状稍长 T1、长T2信号,边缘见欠 完整的环形稍长T1、长T2 信号,周边见大片水肿; 图 4: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其 内见“蚯蚓”状强化更明 显条状影; 图5A( HE × 100) 、5B( HE × 400) : 镜下瘤 细胞呈梭形,波纹状或束 状分布,瘤细胞间夹杂丰 富的胶原纤维。图6 ~ 8 例2。T1WI( 图6) 及T2WI( 图7) 示左侧小脑肿块呈等 T1、混杂T2信号,其内见 留空血管及片状短T2信号; 图8: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其内见“蚯蚓”状强化更 明显条状影; 周边见小片水 肿,第四脑室受压变形
免疫组化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SFT 的进一步确诊非常重要。其阳性标记有: Vim(波 形纤维蛋白)、CD99、CD34、Bcl-2、SMA。Vim和CD34 弥漫性阳性对诊断 SFT 非常关键,90% ~ 95% 的SFT 患者CD34 弥漫性强阳性,Vim 基本上均 为弥漫性强阳性; Bcl-2、CD99、SMA 一般阳性; S-100 及CK 阴性。(Vim、 CD99 阳性率为100%,CD34、Bcl-2 阳性率>80%。CD34 与Bcl-2 一度被看 作SFT 的特异性标记物,但现在发现CD34 广泛存在于SFT、脑膜瘤、神经纤维 瘤、血管肿瘤和神经肿瘤等病变中。)
中枢神经系统SFT可发生于大脑凸面、大脑镰、后颅窝
、硬脊膜、鞍区。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以中老年多见,平
均年龄为47.6岁,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表现:依发生部位 和肿瘤大小不同而异。文献报道,部分患者可伴有低血糖、
杵状指等副瘤综合征。
病
理
• 肉眼观: 实性、质韧、灰白或灰红色,似脑膜瘤样肿块,基底 位于硬膜。 • 光镜下: 肿瘤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多无异 型性,胞浆少,部分区域细胞密集,其内可见管腔大,呈 分支状鹿角样血管,类似血管外皮瘤样改变;部分区域细 胞疏松,瘤细胞间夹杂丰富的胶原纤维。肿瘤细胞排列的 典型表现为富细胞区和少细胞区共存。
影像表现
• CT表现:
孤立性肿块,边缘清楚,无分叶或浅分叶,实性部分 密度较均匀,呈软组织密度,少有囊变,囊变坏死区呈低 密度; CT增强扫描实性部分通常明显强化,提示肿瘤血供
丰富,未强化的囊变坏死区可见于较大的肿瘤。
影像表现
• MR表现:
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特征性的等低混杂信号, 血供丰富,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特别是T2WI 低信号区明 显强化较有特征性。肿瘤内钙化、出血、坏死及囊变少见 ,肿瘤周围水肿亦少见。增强后可见不均匀明显强化。
经系统、纵隔、肝脏、肺脏、肾脏、膀胱、甲状腺、输卵管
及卵巢等处的报道,它们被统称为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ESFT)。临床上多数病例表现为局部缓慢性生长的无痛 性肿块,部分病例为偶然性发现。
中枢神经系统SFT是一种少见肿瘤,作为胸膜外SFT 的一种,由Carneiro 等于1996 年报道了首例发生于脑 膜的SFT,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其列入 脑膜肿瘤中间叶肿瘤之类,为一种新的病理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