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4章《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2】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种群和群落本章测试2(人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共60分)
1.据预测我国人口将于2040年左右出现零增长,下列有关这一时期人口数量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此时期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
B.此阶段人群中可能有新生儿出生
C.此时期人口中老龄人口比例可能很高
D.此时期人口增长不受计划生育控制
解析:2040年左右出现的人口零增长是按照目前计划生育政策、结合目前人口年龄组成等做出的预测。人口数量增长率为零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的结果。
答案:D
2.在下面的4个种群年龄组成类型中(从下到上依次为幼年、成年和老年个体数量),最容易灭绝的是( )
解析:D项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
答案:D
3.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
解析:①中全部“牛”及②中全部“鱼”包含许多种牛或鱼,超出“同种生物个体总和”的范畴,因而不属于一个种群;③为单位空间中的“同种个体总和”,应属一个种群;④中决定种群密度的应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⑤是正确的。
答案:D
4.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这个森林中的( )
A.水源和土壤 B.细菌和真菌
C.各种动植物 D.有害的生物
解析: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即里面的生物成分,而水源和土壤不属于生物。
答案:A
5.珠江三角洲地区引种养殖的巴西蜗牛跑出养殖池后,大肆吞噬菜地的蔬菜,并使原产本地的蜗牛几乎绝迹,以上事例分别描述了( )
A.捕食和种内斗争 B.竞争和寄生
C.捕食和竞争 D.捕食和寄生
解析:巴西蜗牛和蔬菜是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属于捕食,巴西蜗牛与本地蜗牛争夺食物,并处于优势,二者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
答案:C
6.近年来,我国西北某地频发蝗虫灾害,某农科院开展“降水量与蝗灾发生关系”的研究,下列设计与研究目标有直接关系的是( )
①研究降水量与蝗虫产卵量的关系②研究降水量与蝗虫卵孵化率的关系③研究降水量与空气湿度增加的关系④研究蝗虫性别比例与蝗虫产卵量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7.美国白蛾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流入我国境内后在辽宁、河北、山东、北京等地产生了较大危害,刚开始一段时间内,其种群增长率曲线将是( )
解析:入侵物种在入侵地适宜的环境中,由于缺少天敌等,刚开始,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表达式N t=N0λt中,t为自变量,而增长率是一个常数即λ-1。
答案:A
8.如图表示的是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期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的是( )
解析:由柱形图可知:A项幼年比例最小、老年比例最大,属衰退型;B项幼年比例远大于老年的比例,属增长型;C项成年个体最多,且幼年个体比老年个体比例大,应属增长型;D项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属稳定型。
答案:A
9.在生态演替过程中,下列哪一种情况是最不可能发生的( )
A.在生态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变化
B.物种总数起始时逐渐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C.在初始阶段之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总量下降
D.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有机质总量增加
解析:在生态演替过程中随着物种数目和营养级数目的增加,生物量总量只会逐渐增加而不会下降,因此生物量总量下降是生态演替过程中最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答案:C
10.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数量改变时的两种情形,下列有关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1)若图甲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2)图乙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A.只有(1)说法正确 B.只有(2)说法正确
C.两种说法均正确 D.两种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图甲曲线表明该种群数量增加并且达到新的平衡,且K值增加,可能是由于外界变化,如增加营养、空间等,环境条件更加优良;图乙曲线表明种群生存环境在受到较小干扰(种群数量大于K/2)时,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原有状态。且在K/2时增长速率最快,当种群数量超过K/2后,就可以对该种群的生物进行适时适量地捕捞。
答案:C
11.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
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
C.种群Ⅰ为0~1岁,种群Ⅱ为6~7岁
D.种群Ⅰ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
解析:据图分析,种群Ⅰ在0~1岁时死亡率很高,种群Ⅱ在6~7岁时死亡率很高,因此对种群Ⅰ和Ⅱ的重点保护时期分别是0~1岁和6~7岁。
答案:C
12.如图示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被淘汰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
解析:此曲线的纵坐标为“种群增长速率”,其种群为“S”型增长,t2时刻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故C错误。t3时刻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A错误。t4时刻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非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B错误。
答案:D
二、简答题(共40分)
13.(20分)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
(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__政策。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期望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变为三图中________________类型。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会变成________所示。
解析:(1)由坐标中曲线走势情况可知,A是增长型,B为稳定型,C为衰退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为A>B>C。
(2)图A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发展趋势是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因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