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规划和系统分析
如何进行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划
如何进行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划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划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成功交付的关键步骤。
在项目启动阶段,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和规划可以帮助团队明确项目目标、确定项目范围、识别关键利益相关者,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划,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一、需求分析阶段1.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在进行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划之前,首先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项目目标应该清晰、具体、可衡量,能够指导项目团队的工作方向。
项目范围则需要明确定义项目的边界,包括项目的输入、输出、可交付成果以及不包括的内容,以避免范围蔓延和项目目标不清晰的问题。
2.识别关键利益相关者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识别并明确项目的关键利益相关者。
关键利益相关者包括项目发起人、项目管理团队、最终用户、技术团队等,他们对项目的成功实施和交付都有重要影响。
与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理解需求和优先级,并确保项目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保持一致。
3.收集需求信息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收集各方面的需求信息,包括业务需求、用户需求、系统功能需求等。
可以通过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头脑风暴等方式来获取需求信息,确保需求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需求信息的收集还需要关注需求的优先级和约束条件,以便后续的需求分析和规划工作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
4.分析和整理需求收集到需求信息后,需要对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明确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和优先级。
可以利用需求分析工具和技术,如需求模型、用例分析、需求优先级排序等方法,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需求,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二、规划阶段1.制定项目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后,需要制定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的时间表、资源分配、风险管理等内容。
项目计划应该包括项目启动、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测试、上线部署等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交付成果都需要清晰可见。
同时,项目计划还需要考虑到项目的变更管理和沟通机制,确保项目团队能够及时应对项目变更和风险。
系统需求分析与规划
系统需求分析与规划系统需求分析与规划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旨在帮助组织和开发团队了解系统具体的需求,并制定合理的规划,以满足用户和组织的期望。
本文将围绕这一任务名称,介绍系统需求分析与规划的过程、工具和关键考虑因素。
1. 任务名称:系统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是识别和理解系统开发项目的功能、性能和质量需求的过程。
它的目标是确保开发的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能够在预期的环境中运行。
系统需求分析的关键步骤包括:1.1 需求收集:通过与用户、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以及研究相关文档和资料,收集系统需求的详细信息。
这些需求可以是功能需求,如用户所需要的特定功能;也可以是非功能需求,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等。
1.2 需求分析与规范:在需求收集的基础上,对需求进行分析、梳理和整理,明确用户需求的可行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同时,将这些需求规范和文档化,以便于后续开发和评审。
1.3 需求验证:在需求分析完成后,需要与用户和利益相关者一起验证系统需求是否符合他们的期望和实际需求。
这可以通过需求评审、原型演示等方式进行。
2. 任务名称:系统规划系统规划是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开发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过程。
它考虑了资源、时间、预算和风险等因素,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系统规划的关键步骤包括:2.1 可行性研究: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组织可行性。
这有助于决定是否继续开发项目以及制定相应的规划。
2.2 项目计划:确定项目的整体范围、目标和交付物,并编制详细的项目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项目管理、开发方法、资源分配和时间表等信息。
2.3 风险评估与管理:识别和评估项目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这包括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2.4 资源管理:为项目分配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预算。
这需要考虑资源的可用性和合理分配,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2.5 项目沟通与协调: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项目相关的各方保持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进展顺利,并及时解决问题。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03 系统规划
3) 调查态度
调查对象主要是各种性格的各类人员,必须善于做好人的工作。在调查 过程中应该虚心、耐心、热心、细心,才能取得理想的调查效果。
3.1.2 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
用户提出信息系统的开发要求之后,必须对用户的要求以及当前
系统进行初步调查,确定用户的开发要求是否具有可行性。初步调查 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市场竞争与消费形态的变化正在改变每个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过去关键成功因素也许是:保持成本优势、保证质量稳定、注重引
进国外技术、侧重销售管理、注重售后服务保证客户满意度;
新的关键成功因素则是:真正做到面向消费者,面向市场的整 体市场战略,密切注意分销渠道的演变、通过规模经营提高现有网
络的效率、提供多元化服务;保持和发展成本优势。考虑消费者的
×Î ½ ¶ 6 É ì ³ Ê
×Î ½ ¶
诺兰模型对信息系统开发的指导意义
1. 诺兰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 规律,一般认为诺兰模型中的各个阶段是不可以 跳跃的。 2. 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 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该首先明确本 单位处于哪一个生长阶段,根据这个阶段的特征 指导MIS的建设。
战略规划也不是预测,而是一种思考的工具,
是一个过程,即为了取得未来的成就现在该做什
么。
正确理解“战略规划”的含义(3)
3、风险 规划不是消除风险,而是明确所要承担的 风险,明确战略规划的代价与投资。其结果是 提高对风险的承担能力。
第一节 系统的初步调查
系统调查的原则 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
3.1.1 系统调查原则
增加收入 减低成本 降低风险
客户满意 市场份额 客户保持 新客户获得 顾客获利能力 服务质量 人均销售 人均利润
系统规划和系统分析
第二步:确定新系统的目标:
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系统的运行情况和不足,结 合用户的要求,提出新系统的运行指标。
在制定新系统的目标时,应考虑使目标具备以下重要特性:
•目标的总体战略性:系统全局 •目标的多重性:目标体系 •目标的依附性:新系统的目标依附于当前系统的目标 •目标的适应性: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目标的长期性:一般应根据资源条件、开发力量和环境条 件等因素,对各个子目标进行排序,先实现重要的。这也 是子系统开发顺序的一个依据。
这些问题的回答均是领导个人基于对机会的认识,基 于对组织长处和短处的个人评价,以及基于自己的价值观 和抱负而做出的回答。所有这些不仅限于现实,而且要考 虑到未来。
可编辑ppt
4
战略规划是分层次的,一个企业一般应有三层战略,即公司级、
业务级和执行级。每一级均有三个要素:方向和目标、政策和 约束、以及计划和指标。
可编辑ppt
13
第五步:编写可行性报告:是对新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后 的一个书面性的村料,一般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引言 现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结果 新系统建设方案 可行性论证 其它方案及方案间的比较分析 结论
可编辑ppt
14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1973年,诺兰(Nolan)首次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
可编辑ppt
9
第三步:新系统的开发策略
开发策略的选择往往与开发人员的经验、水平和习惯有较 大关系,通常有如下几种开发策略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从企业或组织的高层管理着手,首 先考虑企业的总目标,然后确定需要哪能些功能去保证目 标的完成,从而划分相应的业务子系统,并进行各子系统 的具体分析和设计。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企业或组织的各个基层业务子系统 (如物资供应、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的日常业务处理 开始进行分析和设计,当下层子系统分析与设计完成后, 再进行上一层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将各自的功能和数据综 合加以考虑。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与介绍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及介绍1、绿地规划背景在1999年2月5日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
1998年武汉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武汉市城市环境和景观面貌取得了很大改善,滨江滨湖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适应武汉市城市功能提升,提高城市亲合力和个性魅力,继续实施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明确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务院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要求,特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是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为基础、依托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一项专项系统性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中有关绿化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规划策略和原则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着建立良好的城市绿化生态和人居生活环境,突出战略性和超前性,构筑适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绿地系统格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遵循如下原则:(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
(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武汉市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强调因地制宜和可操作性结合武汉市实际,利用各种立地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多种绿地类型;并通过划定各类绿线,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
第12章 信息系统规划与分析
返回章目录
12.2 信息系统的规划方法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
1. BSP方法的基本思想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一种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划的结 构化方法,是由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自上而 下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识别数据,然后自下而上设计系统,以支 持系统目标的实现。
三、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 。该方法有利于确定企业的管理目标。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从另一个角度识别管理目标,它反映了
各种人员的要求,而且给出了按这种要求的分层,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 目标的结构化方法。该方法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较少,但在突出
较低。
2. 系统规划是高层次的系统分析,高层管理人员是工作的主体。 3. 系统规划不宜过细。
4. 系统规划必须纳入整个组织的发展规划,并定期动态调整。
5. 系统规划人员对管理与技术环境的理解程度,对管理与技术发展 的见识,以及开创精神与务实态度是规划工作的决定因素。
返回章目录
12.1 信息系统规划概述
者、拥有者、经营管理者、职工、直接与间接客户、相关政府机构等。 (2)确定每个利益相关者的目标。
(3)确定组织关于每个利益相关者的目的和战略。
第二步的主要任务是将组织的战略集合转化为信息系统的战略集合 ,信息系统战略应包括系统目标、系统约束、开发策略以及设计原则等
。
返回章目录
12.2 信息系统的规划方法
返回章目录
12.1 信息系统规划概述
一、诺兰阶段模型
返回章目录
系统分析
需求类型通常分为:
• 功能型需求 • 非功能型需求
– – – – – – 性能方面 数据和信息方面 经济性方面 控制和安全性方面 效率方面 服务方面
需求分析一般的实现步骤
功能型需求
• • • • • • 会计帐务处理 仓库出入库业务 生产计划制订 销售订单下达 员工培训计划制订 ……
4 . 系统分析方法
(规划未来信息基础结构 的发展)
战略的 数据规划
(建立不受技术变化 影响的稳定的数 据模型)
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
• • • • • 初步调查 业务及数据 初步的子系统划分(U/C距阵) 计算机系统逻辑配置方案 可行性分析
实例:某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总体方案的制订
现行系统调查后的组织机构图:
教务处 教务科
4.1 4.2 4.3 信息系统分析概述 系统需求分析 组织结构与功能(组织类图)
4.4 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 4.5 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图) 4.6 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
系统分析(建模)工具
组织结构与功能图 业务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 -------绘图工具 visio 数据库设计、数据字典 (数据库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 功能描述工具——结构式语言、判断树、判断表 基于UML的分析和设计工具Rational Rose
销售 部门
销售 部门
提交订单
订单
校验订单
核对库存
顾客
不合格订单
可供货订单
缺货订单
顾客档案
登记
缺货统计
缺货记录
开备货单 缺货通知 备货单 采购 部门
订单存底
处理备货单
仓库
销售统计
销售统计表
项目档案 ½ø¿Ú´ ú Àí 外汇贷款项 目通知函 融资处例 会审查 备选项目 通知书 备选项目通 知送分行 评估借款人 申请资料 评估意见及 相关资料 上级建行审 批 审批意见及 相关资料 商务合同 ¹ â´ úÍ û ¿î ¹ »ú¹ ³ ö¿ÚÉÌ 执行金融协 议
系统规划和需求分析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系统规划和需求分析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素系统规划本应该是ERP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经常被忽视。
一些企业往往是在日常管理中对很多问题感到力不从心,于是在懵懵懂懂中觉得要上计算机项目加以解决,然后在未经科学规划和认真进行需求分析的情况下仓促上马,结果事与愿违,最后不了了之。
因此,在系统规划阶段,有几个方面是一定要认真分析、对待的。
1.确定系统建设的目标和范围“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要重要得多”。
明确企业建设ERP系统的目标和建设范围,是确保ERP系统成功的关键的第一步。
因为ERP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管理的优化和改进又是无止境的,所以必须设立明确的目标:即在多长的周期内、以多大的投入、在哪些业务或管理内容上、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这样才能使项目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阶段性地建设和总结,持续性地改进和投入。
目标和范围界定不好,容易使项目实施走一步看一步,陷入技术和管理细节而忽略整体效果,长时间缺乏阶段成果的确认,会使双方人员身心疲惫,热情降低,最后整个项目功亏一匮。
ERP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启动前的统一规划是进入实施阶段后指导阶段目标实现和计划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只有目标计划和阶段计划二者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目标。
2.依据企业类型和生产组织模式正确选择ERP软件正确选择软件和实施合作伙伴是ERP成功的基础,但前提是企业要对自身经营、生产和组织特点能够做出正确地判断和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因企业的生产类型、产品批量、组织方式不同,ERP解决方案也各异。
如图1所示,不同类型的企业在ERP软件的选择和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区别。
解决方案是实施ERP的基础,是指导企业和服务机构实施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准则。
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是ERP系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否则,很可能全盘皆输。
在这个阶段,企业和实施单位对很多管理中的模式、流程、技术细节以及特殊需求都要有充分的沟通和深入的讨论,最终形成先进、实用的ERP解决方案,指导系统实施和应用。
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
二、系统设计
LGO
(一)系统设计的任务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经批准的系统需求报告,考虑计算机软硬件的要求,将用户的 需求转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它将系统分析阶段建立的逻辑模型 转化为物理模型。系统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二)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又称概要设计或初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总体 结构设计、数据库文件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安全 保密设计、编写总体设计说明书等。
3
2 系统调查的主要步骤
LGO
(1)初步调查
明确
初步调查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对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经济环境、会计业务、系 统的开发条件等进行初步调查,掌握与系统有关的基本情况,作为可行性研究和制订开发 计划的基础。
原系统的目标、功能、处理程序、处理方法、业务量、系统的优缺点、需要解决的问 题和需求的迫切性等。
文件 数据流程图中起着暂时或长久保存数据的作用。指向文件的数据流可理解为 将数据写入文件,从文件引出的数据流可理解为从文件中读出数据。
数据流起点和终点
数据的始发点和终止点。
10
(2)数据字典
LGO
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DD),是对数据流程图中各文件及数据流进行详细 描述和确切解释的字典,它包括对一切数据流、数据存储的数据结构和相互关系的描述。
技术可行性 在可能的资源条件下,采用现有技术能否实现系统。
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
进行开发成本估算及可能取得的效益的分析,以确 定开发系统是否值得投资开发。
环境可行性
新系统的建立是否与内外环境协调,包括是否涉及任 何侵犯、妨碍、责任等法律问题。
5
(3)编写可行性报告
系统分析与设计
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一部分:系统分析1. 简介系统分析是指对一个系统的需求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和详细的调查、讨论和研究,以明确系统的目标、范围和功能,为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2. 需求搜集2.1 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是从系统最终用户的角度来看待系统所需满足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通过与用户沟通、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用户对系统的期望和需求。
2.2 业务需求业务需求是指从业务流程角度出发,对系统所需满足的业务规则、流程和约束等进行分析和梳理。
通过对业务过程的理解和分析,明确系统对业务的支持需求。
2.3 技术需求技术需求是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出发,对系统所需的硬件、软件、网络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分析和规划。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评估和选择,明确系统的技术基础需求。
3.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以确定系统需求的重要性、紧急程度和可行性。
通过需求的细化和澄清,明确系统开发的方向和重点。
4. 概念模型设计概念模型是对系统中涉及的实体、关系和属性进行描述和抽象的模型。
通过使用实体关系图(ER图)等工具,明确系统中的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5. 功能模型设计功能模型是对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描述和分解的模型。
通过使用功能流程图、数据流图等工具,明确系统的功能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为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指导。
第二部分:系统设计1. 系统结构设计系统结构设计是指对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进行规划和设计。
通过确定模块划分、层次关系和接口规范等,明确系统各个部分的职责和协作方式。
2. 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模型设计是指对系统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建模和设计。
通过使用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工具,明确系统中的数据实体、属性和关系,为数据库设计提供指导。
3. 接口设计接口设计是指确定系统与外部系统、子系统和用户之间的接口规范和协议。
通过定义数据交换格式、通信协议和接口协议等,明确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关系。
4. 界面设计界面设计是指系统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布局。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可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和评价五个阶段。
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概要说明如下。
1.系统规划阶段(项目立项、初步调查、总体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审核批准)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在对原系统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开发新系统的要求,根据需要和可能,给出新系统的总体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产生系统开发计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两份文档。
2.系统分析阶段(详细调查、组织机构与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分析、系统分析与逻辑模型设计、系统分析报告)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开发计划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逻辑设计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分析说明书”中,这是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
它是提交给用户的文档,也是下一阶段的工作依据,因此,系统分析说明书要通俗易懂,用户通过它可以了解新系统的功能,判断是否所需的系统。
系统分析说明书一旦评审通过,就是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系统最终验收的依据。
3.系统设计阶段(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功能结构图设计、系统流程图设计、处理流程图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数据存储设计、输入与输出设计、指定设计规范、编写程序说明书、编写系统设计报告)系统分析阶段回答了新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而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即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所以这个阶段又称为物理设计阶段。
它又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产生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阶段(系统实施与系统测试,程序设计,程序和系统调控,系统切换、试运行,系统测试、验收,编写技术文档)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应用程序的编制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规划
IS战略集
由系统目标、系统约束和系统开发战略组成。 系统目标主要定义IS的服务要求,其描述类似组织目标的描述, 但更加具体; 系统约束包括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内部约束产生于组织本身, 如人员组成,资金预算等;外部约束来自企业外部,如政府和 企业界对组织的要求,同其他系统的接口环境等; 系统开发战略是该战略集的重要元素,相当于系统开发中应当 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如系统安全可靠,应变能力等要求,开发 的科学方法和合理的管理等等;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系统规划
1
好的系统规划+好的开发=优秀的信息系统
好的系统规划+差的开发=好的信息系统
差的系统规划+好的开发=差的信息系统 差的系统开发+差的开发=混乱的信息系统
2
听说过“二八法则”吗?
• “二八法则”的意思是说,80%的结果是由20%的可能原因产 生的。 • 确实,世界上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 • 现在,又有人提出,企业80%的收入来自于20%的客户,80% 的利润来自于20%的产品,诸如此类。 • 而今天,我们说,信息系统规划(也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花费20%的投资将贡献80%的信息化成功率。
15
系统规划的特点
系统规划是面向全局、面向长远的关键问题,具有 较强的不确定性,结构化程度较低。 系统规划是高层次的系统分析,高层管理人员是工 作的主体。 系统规划不宜过细。 系统规划是企业规划的一部分,并随环境发展而变 化。
16
系统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
支持组织的总目标 组织的战略目标是系统规划的出发点。系统规划从组织目标出发,分析组 织 管理的信息需求,逐步导出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和总体结构。 整体上着眼于高层管理,兼顾各管理层的要求 摆脱信息系统对组织机构的依从性
教务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系统规划1、定义目标本项目的总体目标的是:建立台州学院学院教务管理流程,吸收、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再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使教务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在此基础上,以校园网为平台,开发“台州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完成教务综合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化和自动化建设。
按照项目的总体目标,确立了“教务管理系统”应达到如下目标:( 1) 符合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可行的教务管理系统;(2)对系统所涉及的各类信息进行规范化建设;(3)实现数据共享,彻底解决数据安全问题;(4)自动处理各种统计数据,自动形成各种标准报表;(5)运行稳定,具有较强的容错性能和异常处理功能;(6)界面清新,风格一致,操作简单,灵活方便;(7)具有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8)使其具有通用性。
2、定义业务过程教务管理所涉及的环节多,信息量大,责任性强。
各项工作的具体任务如下:(1)院、系、专业管理。
对学校院、系、专业进行规范化分类并编号,相关信息登记入册。
(2)教学培养计划管理。
为学校各个专业制定各学年、学期的教学培养计划,相关信息登记入册;(3)教学实施计划管理。
以教学培养计划为依据,结合些小的教学资源和为每个专业制定当前学期可实施的教学计划,确定每门课程的学时、学分及任课老师和所使用的教材。
(4)选课管理。
根据教学实施计划,选择公选课、专业选修课等。
(5)排课管理。
根据教学实施计划、学生选课情况、教学资源信息等,为每一门课程排定上课教师,上课时间。
(6)课程调度。
根据教学资源信息、排课信息,调整课程表(7)考务管理。
根据课程表、教学资源信息等安排考试地点,考试时间及监考老师。
(8)教师管理。
对教师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计算教师的工作量,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估。
(9)招生管理。
提供新生的基本信息。
(10)学籍管理。
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
(11)成绩管理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和查询。
(12)毕业管理毕业审批,学位及证书授予和管理校友信息等。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介绍
课件介绍:系统分析与设计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它包括软件开发方法、管理理论、管理决策方法、人工智能等内容。
主要介绍开发系统的结构化方法,按系统生命周期分别介绍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各个阶段的任务与实现方法。
以及简要介绍开发系统的面向对象方法、原型法和软系统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加深对信息系统概念和数据库原理的理解,掌握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了解如何在一个商用的系统开发平台上实现一个应用系统,为今后开发实用的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它以众多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基础,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自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应用从科学计算、过程控制扩展到商业、金融及管理领域以来,信息系统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工作,系统分析与设计在实践中逐渐确立、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成为现代信息社会重要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由于系统分析与设计工作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它是高等学校信息类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核心课程。
在教学上,该课程具有内容庞杂、理论繁琐、技术发展快等特点。
该课件的制作目的是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既要关注概念,又应重视方法,更要注重实践这一过程,它的主要功能如下:一、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方便学生学习;二、能够为学科教师提供网站管理的能力,如学生的注册,对网站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增加、删除、修改);三、能够提供在线测验、在线作业提交和批改等,实现师生互动;四、能够为学生、教师提供相应的信息存储能力,学科教师可以将教学信息、教学参考资料、教案和课件较方便地发布到网站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业或自己收集到的学科资料方便地发布到网站中。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与分析
直接操作系统的用户 企业内部用户 直接使用系统信息的用户
间接使用系统信息的用户
用户 上级部门 下属企业或公司 企业外部用户 银行、税务、保险等 主要客户
5.2.2 初步调查
5.2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的步骤
1)系统调查的类型: 初步调查——详细调查——补充调查 2)初步调查的目的: 调查的目的依企业不同而各异。
所谓数据类就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须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数据。例如,记账凭 证数据包括了凭证号、借方科目、贷方科目、金额等。一个系统中存在着许多数 据类,如顾客、 产品、 合同、库存等。数据类是根据业务过程来划分的,即分别 从各项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它有关的输入输出数据按逻辑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 数据类.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与分析
系统总体规划概述
.1 系统总体规划阶段的目标和工作任务
1. 系统总体规划阶段的总体目标
系统规划是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它的总目标,就 是从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出发,制定出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的长期发 展建设方案,规划系统的目标范围、功能结构、开发进度、投资规模、 主要信息技术、参加人员和组织保证,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并进行 项目开发的可行性论证。总体规划的重点是确定系统目标、总体结构 和子系统的划分。
例:某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为: (1)建立一个具有市场、销售、经营、资金、成本、物资运输功能的面向全企 业的物流信息系统。 (2)该系统为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报表和计。 (3)该系统使用同一套数据库,具有数据的一致性。 (4)具有优化管理功能,包括计划、市场预测和财务预测等。 (5)留有与其它系统的接口,以便扩大系统的功能。
A. B. C. D. E. 分析用户信息处理需求; 分析组织的现状、环境条件、功能; 业务流程分析; 数据分析; 系统改进方案与新系统逻辑方案分析。
ch05(1)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系统规划)
新的关键成功因素则是:真正做到面向消费者,面向市场的整体 市场战略,密切注意分销渠道的演变、通过规模经营提高现有网络 的效率、提供多元化服务;保持和发展成本优势。考虑消费者的变 化、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最终来确定企业的战略选择。
2020/11/17
二、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
由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自上而下识别系 统目标、企业过程、数据,自下而上地设计系统,支 持系统目标实现的结构化规划方法。
2020/11/17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内容
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
2020/11/17
第四节 信息系统规划与业务流程改革
一、业务流程改革 二、基于BPR的信息系统规划
2020/11/17
一、业务流程改革
业务流程重组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 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再 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再设计,从而获 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 的巨大的(Dramatic)改善。
2020/11/17
MIS战略规划过程示意图 建立领导小组 建立系统组 进行系统规划
4 系统评价
1 系统分析 3 系统实现
2020/11/17
2 系统设计
一、MIS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
MIS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关于MIS长远发展的规划。
MIS 战略规划的作用 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 2.找出问题,识别为实现企业目标MIS系统必须完成 的任务。 3.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第三章一、名词解释: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
对象的属性:反应对象的信息特征,如特点、值、状态等等。
对象的方法:用来定义改变属性状态的各种操作。
封装性:面向对象方法中,程序和数据时封装在一起的,对象作为一个实体,期操作隐藏在方法中,期状态有对象的“属性”来描述,并且只能通过对象中的“方法”来改变,从而外界无从得知。
二、解答题:1.、信息系统建设涉及的因素有哪些?(1)文化、社会因素,(2)科学理论因素,(3)技术方法因素,(4)专业领域知识因素,(5)环境多变因素,(6)组织管理因素,(7)经济效益因素2、简述诺兰阶段模型的划分?(1)初装阶段,(2)蔓延阶段,(3)控制阶段,(4)集成阶段,(5)数据管理阶段(6)成熟阶段3、简述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部门(IT)部门的组织功能?(1)应用程序的开发,(2)系统支持,(3)用户支持,(4)数据库管理,(5)网络管理,(6)web支持。
4、简述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包括的内容?(1)信息系统规划: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分析各级部门的信息需求,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规模、资源,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并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现有资源状况和应用环境的约束,合理安排建设计划,从经济、技术、等方面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信息系统规划: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义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旗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3)信息系统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具体设计以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所以这个阶段有分为物理设计阶段。
(4)信息系统实施: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践的阶段,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报告所确定的物理模型,将设计方案转为计算机上可实际运行的人机信息系统,并编写系统实施报告。
系统规划、分析、报告
系统规划(一)系统规划概述规划,一般是指对较长时期的活动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计划。
现代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的结构和活动内容都很复杂,实现一个组织的信息管理计算机化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因而必需对一个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规划,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发展战略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客观规律,并考虑到组织面临的内外环境,科学的制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和总体方案,合理安排系统建设的进程。
系统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制定出管理信息系统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4]。
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明确组织总的信息需求,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计划,其中包括确定拟建系统的总体目标、功能、大致规模和粗略估计所需资源,并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及资源和应用环境的约束,把规划的系统建设内容分解成若干开发项目,以长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
上述三项任务也规定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工作进程的三个主要阶段,这就是包曼(B.J.Bowman)和戴维斯(G.B.Davis)等人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三阶段模型的基本框架,如图2-1所示[5]。
阶段I 阶段II 阶段III图2-1系统规划的三个阶段1.系统战略规划这一阶段的关键是要使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与整个组织的战略和目标协调一致。
要进行的工作有:(1) 评价组织的目标和战略。
(2) 根据组织的目标和战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使命,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或更新提出报告。
(3) 对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环境和应用现状进行评价。
(4) 制定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政策、目标和战略。
2.组织的信息需求分析(1) 确定目前和规划中的组织在决策支持和事务处理方面的信息需求,以便为整个组织或其主要部门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
(2) 制定主发展计划,即根据发展战略和系统总体结构,确定系统和应用项目的开发次序和时间安排。
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主要内容
本章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了解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开发方法。
第一节 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
第三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
第三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的方式: 1.购买现成商品化软件 优点:费用低;速度快 缺点:依赖开发商维护;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 2.企业自行开发 优点:与企业业务高度协调;培养自己的开发、维护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再开发 缺点:费用高;周期长 一种可选择的方案是部分购买,部分开发
系统测试报告等
可行性项目建议书
一、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系统规划阶段:现状调查(初步调查),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可行性项目建议书
01
系统分析阶段:详细调查,描述系统的业务流程,提出修改方案,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02
系统设计阶段:根据系统分析报告规定的功能,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 系统实施阶段:将设计的系统予以实施。购置硬件、编程、测试、写系统测试报告,编写系统操作手册等。 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要点
应当突出几个备选方案的主要功能之间的区别
记账凭证查询
按凭证号 查 询
按日期 查 询
按查询条件查 询
结构图 结构图中的主要成分: (1)模块 (2)调用 (3)数据
凭证号
日期
查询条件
模块划分的原则
代码的编码方法
顺序码 组码 群码(层次码)
代码设计原则
唯一性
系统性
简明性
稳定性
扩展性
合法、合规性
代码设计的步骤
确定代码对象 考查是否已有标准代码 根据代码对象的性质和处理要求,确定选用的代码类型和编码规则 考虑检错功能 用选用的规则对被表示的对象逐个设计出其代码,编制代码表
安全系统需求分析与规划
安全系统需求分析与规划一、引言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
在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系统对于保护个人隐私和机构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安全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与规划,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以满足用户对安全性的高要求。
二、需求分析1. 安全性需求在安全系统中,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是最基本的需求。
系统需具备以下功能:a. 数据加密:对于用户敏感信息和机构重要数据,应采用强加密算法,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b. 访问控制: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数据和功能,防止非授权访问。
c. 恶意行为监测:通过智能算法和行为分析技术,及时发现并拦截恶意攻击和异常行为,保护系统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d. 安全审计:记录系统操作日志和事件,为后续的安全分析和溯源提供重要依据。
2. 可用性需求安全系统的可用性是保证用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系统需具备以下功能:a. 高可靠性:采用冗余设计和容错机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b. 快速响应:及时发现安全事件并作出相应处理,提供快速的响应时间,减少安全威胁造成的损失。
c. 用户友好界面:设计简洁易用的界面,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体验,减少学习成本和错误操作。
3. 扩展性需求随着用户数量和数据规模的增长,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满足未来的业务需求。
系统需具备以下功能:a. 分布式架构:采用可水平扩展的分布式架构,能够有效处理大规模用户和数据的访问请求。
b. 弹性伸缩: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弹性伸缩,动态调整系统资源,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吞吐量。
三、规划设计1. 总体架构设计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总体架构设计方案:a. 前端设计:采用响应式设计,确保在不同设备上都能提供友好的用户体验。
b. 后端设计: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实现系统的模块化和独立部署,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分析):
技术上的可行性:重点考虑系统硬件(计算机的性能、联 网能力、数据安全设施等)、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和人员(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可行性。
经济上的可行性:将系统的开发费用和投入运行后的效益 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投资效益比例。
管理上的可行性:考虑当前系统的管理体制是否有条件提 供系统所必需的各种数据,企业最高层领导及各级管理人 员对开发建设一个新系统来替代现有系统的需求是否迫切 ,即新系统的必要性,此外对新系统运行后将对各方面产 生的影响也应加以考虑。例如,用计算机处理大批信息,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一般情况下会造成企业人员的 过剩, 于是会涉及到人员的工作安排问题。另外,还应考虑当前 系统的业务人员对新系统的适应能力等。
这些问题的回答均是领导个人基于对机会的认识,基 于对组织长处和短处的个人评价,以及基于自己的价值观 和抱负而做出的回答。所有这些不仅限于现实,而且要考 虑到未来。
战略规划是分层次的,一个企业一般应有三层战略,即公司级、 业务级和执行级。每一级均有三个要素:方向和目标、政策和 约束、以及计划和指标。
开发环境的可行性:企业领导意见是否一致, 有无资金,能否抽出骨干力量参加新系统开发等 ,这是可行性阶段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关系到 企业能否为新系统的开发建设提供一个长期的、 良好的环境。如果企业不能保证资金按期到位, 必然会导致开发工作半途夭折,如果企业能抽出 业务骨干参加系统开发,那么最终开发出来的系 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如果企业领导特别 是高层领导间的意见不一致,则系统开发方案会 经常变动,影响开发的时间进度。
被称为诺兰阶段模型。 下图中,横坐标表示信息系统的各个阶段,纵坐标表示增长
要素 。
预 算 费 用
初始阶段——标志着组织购买第一台计算机 膨胀阶段——管理应用程序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 控制阶段——对组织中计算机的数量进行控制 综合集成——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
第三步:新系统的开发策略
开发策略的选择往往与开发人员的经验、水平和习惯有较 大关系,通常有如下几种开发策略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从企业或组织的高层管理着手,首 先考虑企业的总目标,然后确定需要哪能些功能去保证目 标的完成,从而划分相应的业务子系统,并进行各子系统 的具体分析和设计。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企业或组织的各个基层业务子系统 (如物资供应、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的日常业务处理 开始进行分析和设计,当下层子系统分析与设计完成后, 再进行上一层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将各自的功能和数据综 合加以考虑。
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2.1.2 战略规划
战略是组织领导者关于组织以下问题的概念的集合: 我们要求做什么?What do we want to do? 我们可以做什么?What might we do? 我们能做什么?What can we do? 我们应当做什么?What should we do?
当业务经理确定自己的目标④的时候,他要考虑上级的目标①,也 要考虑公司的约束和政策②。执行经理的目标⑦不仅受到上级目 标④的影响,而且要受到上级的约束和政策⑤的影响。
2.1.3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MIS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系 统开发过程的第一步,它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 统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 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总体规划的主要步骤: 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分析) 编写可行性报告
第一步:对现行系统的初步调查
MIS是对当前管理现状的提高和扩展。因此对当前系统 进行调查,是总体规划的第一步,为总体规划和可行性 研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根据。对当前系统的调查可分为 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旨在从总体上了解企业概况、基 本功能和信息的需求。初步调查一般需要一到两周的时 间,由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一同进行。
系统规划和系统分析
2.1 系统规划
2.1.1 系统规划
为什么要规划?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个投资巨大、历时很 长的工程项目,规划不好不仅自身造成损失 ,由此而引起企业运行不好的间接损失更为 可观,通常人们就有一种认识,假如一个操 作错误可能损失几万元,那么一个设计错误 就能损失几十万元,一个计划的错误就能损 失几百万元,而一个规划错误的损失则能达 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系统的运行情况和不足,结 合用户的要求,提出新系统的运行指标。
在制定新系统的目标时,应考虑使目标具备以下重要特性:
•目标的总体战略性:系统全局 •目标的多重性:目标体系 •目标的依附性:新系统的目标依附于当前系统的目标 •目标的适应性: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目标的长期性:一般应根据资源条件、开发力量和环境条 件等因素,对各个子目标进行排序,先实现重要的。这也 是子系统开发顺序的一个依据。
第五步:编写可行性报告:是对新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后 的一个书面性的村料,一般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引言 现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结果 新系统建设方案 可行性论证 其它方案及方案间的比较分析 结论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1973年,诺兰(Nolan)首次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
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 现行系统的目标和任务
• 现行系统概况
• 现行系统的环境和约束条件,指资金来源、材料供 应情况、产品销售情况等
• 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子系统划分
• 新系统的开发条件,包括管理基础、原始数据的完 整和准确性、计算机方面的设备和人员情况,开发 新系统的经费来源等等
第二步:确定新系统的目标:
•综合开发策略:由于“自上而下”的方法适合于 系统的总体规划,而“自下而上”的方法适合于 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因而,最好的策略是将它 们结合起来使用,以便发挥各自的优点,在总体 规划阶段,我们应用“自上而下”的策略确定新 系统目标和总体方案,在系统开发的以后各阶段 中,就可以在上述系统目标和总体方案指导下, 利用“自下而上”策略对一个个业务子系统进行 具体功能和数据的分析、分解。这两种策略的结 合,通过全面分析和调整之后就能得到一个比较 理想的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