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的内容
物理笔记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笔记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2. 惯性是物体存在并保持其状态的一种性质。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静止的物体将始终保持静止,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二、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1.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2.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所受的加速度方向相同3.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 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1.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产生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其中,这两个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 例如,当一个人站在地面上,他对地面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地面对他则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
这就是作用-反作用定律的典型例子。
四、质量及其测量1. 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一种性质,它是反映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2.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3. 质量的测量可通过天平等仪器进行,常用的天平就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五、力及其分类1. 力是使物体改变速度、形状和方向的作用。
2. 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力可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其中,摩擦力、张力、弹力等为接触力,万有引力、静电力、磁力等为非接触力。
六、质量的重力作用1. 质量的重力作用是质量所受的万有引力,其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与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2. 质量的重力作用公式为F=mg,其中F为质量所受的重力,m为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2。
七、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ma,可求解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物体所受合外力作用的时间;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对物体所产生加速度的影响等问题。
2. 通过牛顿第三定律,可求解物体之间的作用-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及影响范围等问题。
八、力对物体的作用1. 力对物体的作用可使物体发生变形、改变速度、产生加速度等。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光源是能够发光的物体。
天然光源包括太阳、恒星、萤火虫和水母,人造光源包括电灯、蜡烛和LED灯。
光源可以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太阳和白炽灯是热光源,萤火虫和LED灯是冷光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介质是能够传光的物质。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沿直线传播引起的光学现象有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用c表示。
真空中光速为c=2.×10^8m/s。
通常情况下,真空中光速可取近似值: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近于c。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第二节光的反射光照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线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我们可以用实验来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器材包括激光笔、铁架台、平面镜、玻璃板、白纸、直尺、纸夹、量角器和直角三角板。
操作程序包括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画出中线和射向入射点的线、将白纸夹在玻璃板上并固定在平面镜上、用激光笔沿第一条线射到入射点、改变入射方向再做两次、取下白纸并画出反射光线、用量角器分别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计入表格。
光路在反射现象中是可逆的,即光线反射的路径与入射时相同。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两种不同的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是指光线照射到平整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发生的反射,而漫反射则是指光线照射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时发生的反射。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需要准备一张大白纸、一块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铅笔和火柴。
实验步骤如下: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然后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并在纸上记录下平面镜的位置。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 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多彩的光基本概念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2、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的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日食、月食、影子、激光掘进机、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4、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 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5、反射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去的现象。
4、反射分类: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物体光滑表面,其反射光线仍然平行的反射。
漫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物体表面后,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的反射。
5、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现象: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等6、折射定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
7、光的三基色:红、绿、蓝8、透镜分类: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9、眼睛的构造:晶状体=凸透镜视网膜=光屏10、看远处晶状体变薄看近处晶状体变厚11、近视眼:特点:近视眼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特点:远视眼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方法:配戴凸透镜基本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1、实验过程和方法:⑴制定计划:①器材: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②步骤:㈠从左至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㈡第一次实验物距u>2f ,定好物距后,移动光屏找烛焰的像,观察光屏,找到清晰的像时,记下像的大小、倒正、虚实及物距、像距。
㈢第二次实验物距u=2f ,找到清晰的像时,记下像的大小、倒正、虚实及物距、像距。
㈣第三次实验物距f<u<2f,找到清晰的像时,记下像的大小、倒正、虚实及物距、像距。
㈤第四次实验物距u=f ,观察有无成像;物距u<f ,从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左侧的蜡烛。
2、分析与论证:㈠当物距u>2f 时,像距f<v<2f ,则成缩小、倒立、实像;㈡当物距u=2f 时,像距υ=2f ,则成等大、倒立、实像;㈢当物距f<u<2f,像距υ>2f ,则成放大、倒立、实像;㈣当物距u=f ,不成像;㈤当物距u<f ,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大学物理复习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复习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大学物理复习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一.静电场:1.真空中的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场线→电通量→真空中的高斯定理qq⑴库仑定律公式:Fk122err适用范围:真空中静止的两个点电荷F⑵电场强度定义式:Eqo⑶电场线:是引入描述电场强度分布的曲线。
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曲线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
静电场电场线性质:电场线起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不闭合,在没有电荷的地方不中断,任意两条电场线不相交。
⑷电通量:通过任一闭合曲面S的电通量为eSdS方向为外法线方向1EdS⑸真空中的高斯定理:eSoEdSqi1int只能适用于高度对称性的问题:球对称、轴对称、面对称应用举例:球对称:0均匀带电的球面EQ4r20(rR)(rR)均匀带电的球体Qr40R3EQ240r(rR)(rR)轴对称:无限长均匀带电线E2or0(rR)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E(rR)20r面对称: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EE⑹安培环路定理:dl0l2o★重点:电场强度、电势的计算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①点电荷场强公式+场强叠加原理②高斯定理电势的计算方法:①电势的定义式②点电荷电势公式+电势叠加原理电势的定义式:UAAPEdl(UP0)B电势差的定义式:UABUAUBA电势能:WpqoPP0EdlEdl(WP00)2.有导体存在时的静电场导体静电平衡条件→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空腔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⑴导体静电平衡条件:Ⅰ.导体内部处处场强为零,即为等势体。
Ⅱ.导体表面紧邻处的电场强度垂直于导体表面,即导体表面是等势面⑵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在导体的表面⑶空腔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Ⅰ.空腔无电荷时的分布: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上。
Ⅱ.空腔有电荷时的分布(空腔本身不带电,内部放一个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静电平衡时,空腔内表面带-q电荷,空腔外表面带+q。
3.有电介质存在时的静电场⑴电场中放入相对介电常量为r电介质,电介质中的场强为:E⑵有电介质存在时的高斯定理:SDdSq0,intE0r各项同性的均匀介质D0rE⑶电容器内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r的电介质后,电容为CrC0★重点:静电场的能量计算①电容:②孤立导体的电容C4R电容器的电容公式C0QQUUU举例:平行板电容器C圆柱形电容器C4oR1R2os球形电容器CR2R1d2oLR2ln()R1Q211QUC(U)2③电容器储能公式We2C22④静电场的能量公式WewedVE2dVVV12二.静磁场:1.真空中的静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应线→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⑴磁感应强度:大小BF方向:小磁针的N极指向的方向qvsin⑵磁感应线:是引入描述磁感应强度分布的曲线。
物理八年级四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八年级四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的科学。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我们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下面将对八年级物理课程中的四章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章:运动和力1. 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的位置移动。
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位置和时间的变化来描述运动,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 力的作用与测量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常见的力包括接触力、重力、摩擦力等。
我们可以通过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描述它,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力和运动关系的基本原理。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受到平衡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运动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力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光的反射1. 光线的传播特点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传播直线、以光速传播、具有反射、折射等特点。
2. 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描述了光线与表面发生反射时的关系。
它指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3. 镜面的成像平面镜和球面镜是常见的镜子。
根据反射定律,我们可以得知镜子中的光线与物体的关系,并利用光线追迹法确定镜面成像位置。
成像特点包括:虚实、大小、正倒等方面。
第三章:声的传播1. 声音的特点和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的一种机械波。
声音的特点包括:响度、音调、音色等。
声音的产生与空气中的分子振动有关。
2. 声音的传播和速度声音需通过介质传播,如空气、水等。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3.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我们可以利用回声原理测量距离。
第四章:电和磁1. 电流与导体电流是电荷流动的现象,导体是电流流动的媒介。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由电量和时间来描述。
2. 电路和电阻电路是电流的路径,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电路。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1:光源和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
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是研究光的传播的理想化模型。
4: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1)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子。
(2)日食、月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大小决定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的大小关系。
(4)激光准直、排队看齐等。
5.光速:(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2)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3)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8 m/s。
知识点2:光的反射1.概念:光射到物体的表面的时候,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
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法线居中、两角相等、三线共面)。
3.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
二者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说明:(1)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2)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当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线合一。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一、力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 力的定义力是使物体产生形状、状态或运动变化的物理量。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或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
2.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单位表示,方向用箭头表示。
力的作用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但通常以物体接触面的方向作为力的方向。
3.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接触时产生的力,如推、拉、支撑力等。
•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不接触时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二、力的效果1. 力的效果力的效果可以分为平衡和不平衡两种情况。
•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发生形状、状态或运动的变化。
根据平衡条件,力的合力为零,即力的合成为零。
•不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将发生形状、状态或运动的变化。
根据不平衡条件,力的合力不为零,即力的合成不为零。
2. 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力的平衡条件包括:•合力为零: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合成为零。
•力的合成为零:根据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力的合成。
3.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换句话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发生变化。
三、摩擦力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指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时,由于两物体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一种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
2.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大小与以下因素有关:•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间的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物体间的物质种类:不同物质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3.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摩擦力可以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物体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静摩擦力:物体相对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四章 光现象4.1光的直线传播 (1)4.2光的反射 (11)4.3平面镜成像 (23)4.4 光的折射 (40)4.5光的色散 (55)4.1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光源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点燃的蜡烛)。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知识点三:光的传播速度: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105km/s ;2.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43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32c ; 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光年是长度单位。
重点难点解析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二、重点记忆真空中的光速1.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108 m/s。
2.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光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4天文学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光年,所以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光源【例题1】(2020齐齐哈尔模拟)能够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现有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将所举例子中的光源进行分类,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
【答案】发光,③⑧⑨,自然界中存在的光源,⑤⑥⑦,人为制造的。
【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物理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力和压力第一节力1、力的概念力是一种相互作用,是一种可以改变物体形态或状态的物理量,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性质(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力有大小和方向。
(3) 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变化,而且是物理量。
(4) 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3、力的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有实际意义的,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计算要按照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来计算。
4、万有引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系。
5、弹力当物体受到变形时,产生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6、弹性力和非弹性力(1) 弹性力: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力。
弹性形变是指在物体内部弹性变形,而不改变其形状的变形。
(2) 非弹性力:非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力。
非弹性形变是指在物体内部非弹性变形,而改变其形状的变形。
7、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在相互接触面上出现的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
8、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一组几个共静力的作用,那么它受到的合外力等于这些力合成的结果。
第二节压力1、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
形象地说:压力是对物体的作用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
2、压力的计算压力=力/面积3、万有引力产生的压力任何两个物体间都有万有引力,所以产生了压力。
4、液体的压力液体中任一点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是由于这点上液体分子对这点的作用力的结果。
5、压强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在常见的情况下,常常用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做压力,叫做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
6、静液压当液体被加在容器中,液体将充分自动的塞满整个容器,液体在容器的作用是将容器的每个部分都用均能。
这种现象叫做静液压。
7、动液压动液压装置是用被通向,有较大压力的流体来传送运动能。
第三节力的组合1、力的平行或反向关系共静力----平行关系缠绕力----交叉关系対立力----反向关系2、单握条件的合外力如果所有的合外力平行,并且在同一线上,那么力的合成为这些力的代数和。
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④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为零时的特例,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惯性质量m=F/a和由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引力质量m Fr2 /GM严格相等。
④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牛顿第二定律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合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2.公式:F合ma理解要点:①因果性:F合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消失;②方向性:a与F合都是矢量,,方向严格相同;③瞬时性和对应性:a为某时刻物体的加速度,F合是该时刻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力。
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情况。
专题三:第二定律应用:1.物体系.(1)物体系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这类问题称为连接体问题。
这类问题由于物体系中的各物体加速度相同,可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分析整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外力中的未知力或加速度。
若要求物体系中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则应采用隔离法。
将其中某一物体从物体系中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第二定律,相互作用的某一未知力求出,这类问题,应是整体法和隔离法交替运用,来解决问题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一、光的直线传播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四章光现象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1 34、应用及现象:2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 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3、分类:(1)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2)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物理高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一、力的概念和力的分类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2. 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力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接触力:是物体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摩擦力、支持力等。
- 弹力:是弹性物体被拉伸或压缩产生的力。
-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引力:是物体之间由于引力相互吸引产生的力。
- 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
二、牛顿运动定律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将保持静止;如果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外力作用改变其状态。
2.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净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即 F = ma,其中 F 是净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3.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在物体 A 上的力都必然伴随着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物体 B 上。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如果有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可以使用力的合成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
合力的大小等于所有力的矢量和,方向与合力相同。
2. 力的分解如果一个力的作用可以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力的合成等于原力的大小,方向与原力相同。
常见的力的分解有平行分解和垂直分解。
四、摩擦力1. 摩擦力的产生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
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接触面微观凹凸不平,导致物体间存在粘连力而产生的。
2. 摩擦力的类型•静摩擦力:物体静止时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施加在物体上试图使其运动的力,最大值为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动摩擦力:物体运动时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施加在物体上试图维持其匀速运动的力,小于等于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3. 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刹车、走路、写字等。
同时,摩擦力也可以通过减小接触面的平滑度、涂抹润滑剂等方式来减小或增大。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八班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学问点基本概念1、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匀称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传播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3×108m/s。
水中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中为真空中的2/3。
2、光的反射:〔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外表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一点”、“二角”、三线”:O为入射点;i和r分别是入射角和反射角,AO、NO、OB分别是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
〔3〕镜面反射:平滑的外表对光线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4〕漫反射:粗糙的外表对光线的反射叫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下图S为光点,S’为像。
〔6〕球面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3、光的折射:【高清课堂:《光现象复习课》主要学问点四、光的折射1、定义】〔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如下列图所示,O为入射点;i和r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AO、MN、OB分别是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
〔3〕色散现象说明:①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②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
4、物体的颜色:透亮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确定;不透亮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确定。
5、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特点:热作用强;应用:红外线夜视仪、步枪的瞄准器、电视遥控器;紫外线特点:生理作用强,能杀菌;作用:紫外线灯灭菌、防伪标志要点诠释:1、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转变;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介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前四节知识点总结梳理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前四节知识点总结梳理八年级物理课程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光的传播和成像,包括了光的传播直线性、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四个部分。
本文将对这四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学的基础知识。
一、光的传播直线性光的传播直线性是指光在各种介质中传播时的路径是直线。
这一知识点的核心是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即光线在各种介质中传播时不会发生弯曲,而是沿着直线方向传播。
与光的传播直线性相关的实验包括直线传播实验、光的阻挡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验证光的传播路径确实是直线,并进一步理解光的传播直线性原理。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从原来的介质中反射出去的现象。
光的反射主要包括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两个方面。
反射定律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一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光线在平面镜前的反射情况,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在平面镜上形成的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光的反射来构建光学仪器,如反光望远镜和显微镜。
三、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折射主要包括折射定律和透镜成像两个方面。
折射定律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光的折射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光线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在透镜上形成的像。
根据透镜的特性,我们可以设计和使用透镜来实现放大或者缩小的成像效果,如放大镜和显微镜等。
四、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通过不同介质时,不同频率的光线被分散成不同颜色的现象。
光的色散主要包括光的频率与颜色关系和光的全反射两个方面。
光的频率与颜色关系是指不同频率的光线对应不同的颜色。
通过光的频率与颜色的关系,我们可以解释彩虹的形成原理,并进一步了解光的特性。
光的全反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的现象。
高二物理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2、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的传播。
麦克斯韦方程组深刻指出,这种电场和磁场的传播是一种波动过程。
由此,一个伟大的预言诞生了:空间可能存在电磁波!3、与机械波不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这是因为电磁波的传播靠的是电场和磁场的相互激发,而电场和磁场本身就是一种形式的物质。
4、那么,电磁波以多大的速度传播?麦克斯韦推算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他还由此提出了光的电磁理论:光是以波动形式传播的一种电磁振动。
5、赫兹*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6、波速=波长频率7、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很广。
无线电波、光波、x*线*线都是电磁波。
其中,可以看见的光波可见光,只是电磁波中的一小部分。
按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大小的顺序把他们排列成谱,叫做电磁波谱。
8、无线电波:波长大于一频率小于三9、无线电波:波长大于1mm(频率小于300000m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
(广播,微波炉,电视,*电望远镜)红外线:所有物体都发*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辐*比冷物体的红外辐*强。
紫外线:人眼看不到比紫外线波长更短的电磁波。
可以灭菌,发出荧光,可防伪。
x*线:x*线对生命物质有较强的作用,x*线能够穿透物质,可以用来检查人体内部器官,在工业上,利用x*线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缺陷。
y*线:波长最短的电磁辐*是y*线,它具有很高的能量。
y*线能破坏生命物质。
可以治疗某些癌症,也可以用于探测金属部件内部的缺陷。
10、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是一种物质。
11、波长在黄绿光附近,辐*的能量最强。
我们的眼睛正好能感受这个区域的电磁辐*。
12、把信息加到载波上,就是使载波随信号而变化,这种技术叫做调制。
13、一种常见的调制方式是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信号改变,这种调制叫做调幅。
14、另一种调制方式是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信号改变,这种调制方式叫做调频。
15、我们转动收音机的旋钮选择电台,实际上是在选择我们需要的电波,这在技术上叫做调谐。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11、“绳模型”如上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点情况。
(注意:绳对小球只能产生拉力)(1)小球能过点的临界条件:绳子和轨道对小球刚好没有力的作用(2)小球能过点条件:v≥(当v>时,绳对球产生拉力,轨道对球产生压力)(3)不能过点条件:v<(实际上球还没有到点时,就脱离了轨道)2、“杆模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点情况(注意:轻杆和细线不同,轻杆对小球既能产生拉力,又能产生推力。
)(1)小球能过点的临界条件:v=0,f=mg(f为支持力)(2)当0f>0(f为支持力)(3)当v=时,f=0(4)当v>时,f随v增大而增大,且f>0(f为拉力)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2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_=m(2π/t)^2_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3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的知识点
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的知识点
第四章的知识点是力的作用和力的效果。
具体内容包括: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态变化或速度改
变的原因。
2. 力的计算:力的大小可用力的单位——牛顿(N)来表示。
力的计算公式为:力=质量×加速度(F=ma)。
3.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上时,它们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合力的
大小和方向等于原来各个力的矢量和。
4. 力的分解:对于一个力,可以将其分解为两个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其中一个分力沿
平面方向,另一个分力沿垂直平面方向。
5.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6. 惯性力:当物体相对于非惯性参考系进行运动时,需要引入惯性力来解释物体的运
动情况。
惯性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非惯性参考系的加速度成正比。
7.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物体在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摩擦运动。
摩擦力主要
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于支持面没有发生滑动时的摩擦力,
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于支持面发生滑动时的摩擦力。
以上是第四章《力的作用和力的效果》的主要知识点。
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一、力和压强1. 力的概念与特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单位,方向用箭头表示。
•力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量。
•力的运算遵循力的合成和分解原则。
2. 一些常见力•弹力: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产生的力。
•正常力:物体受支持压力的力。
•摩擦力: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引力: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3. 压强的计算•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 力 / 面积。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
二、浮力与物体的浸没1. 浮力的概念与特点•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向上作用力。
•物体浸没的条件是物体上浮力大于等于物体的重力。
2. 浸没、漂浮和沉没•浸没:物体完全被液体或气体包围。
•漂浮:物体受到浮力包围但未完全浸没。
•沉没: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而完全被液体或气体包围。
3. 浮力的计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三、压力与压强1. 压力的概念与特点•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强。
•压力的计算公式:压力 = 力 / 面积。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
2. 液体压力的计算•液体压力由液体的密度、加速度、液体深度和重力加速度决定。
•液体压力的计算公式:压力 = 密度 × 加速度 × 液体深度 × 重力加速度。
3. 液体压强的传导与液压系统•液体压强在液体中传导时,不随传导路线的长度和形状变化而变化。
•液压系统利用液体的压强传送力。
四、杠杆和杠杆平衡1. 杠杆的概念与特点•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杠杆臂组成的简单机械工具。
•支点处的力臂决定了杠杆的力矩大小。
2. 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力矩的平衡。
•当杠杆两边的力矩相等时,杠杆平衡。
3. 杠杆原理的应用•根据杠杆原理可以设计杠杆平衡的杠杆系统,如天平等。
以上是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力和压强、浮力与物体的浸没、压力与压强以及杠杆和杠杆平衡等内容。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光现象学问点一:光源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学问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①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假如介质是不同种或不匀称的,光线将会发生弯曲。
例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就是因为大气层不匀称,靠近地面旁边大气稠密,越到高空越淡薄,不匀称的大气层使光线变弯了,如图所示。
②能传播光的介质必需是透亮的,如水、玻璃、空气等。
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与方向;(是志向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3、光的直线传播的有关现象(1)小孔成像:像的形态只跟物体的形态相像,与小孔的形态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a.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需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间隔及孔到光屏的间隔。
b.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间隔与像到孔的间隔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间隔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屏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间隔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当物体到小孔的间隔大于光屏到小孔的间隔时,成缩小的像。
△当物体到小孔的间隔小于光屏到小孔的间隔时,成放大的像。
△当物体到小也孔的间隔等于光屏到小孔的间隔时,成等大的像。
(2)获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子的形成: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亮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阴暗区域即影子)。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习题】1.小孔成像与影子的区分与联络影子小孔成像不同点 “影子”是光不能到达的地方,形成的黑暗区域。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相对于物体呈倒立的像。
物理第四、五章知识点总结
成雨。 ) (3)雹:凝固。 (4)雪:凝华(冬天,高空更寒冷,水蒸气急剧降温,直接凝华为小冰晶——雪花。 ) (5)雾:液化(地面附近的水蒸气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雾。 ) (6)露:液化(夏天的黎明前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 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形成露。 ) (7)霜:凝华(冬天的早晨,地面的气温特别低,水蒸气便直接凝华成为白茫茫的霜。 ) 17、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措施:①农业上采用喷灌技术或滴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 输水(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 ;②减少水龙头的滴漏现象;③采用综合利用、一 水多用的措施,比如,用洗米洗菜水浇花,洗脸水用来洗脚,用洗完脚的水冲厕所、洗拖把, 用拖地的水冲厕所等;④使用节水型洁具;⑤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等。 【拓展】18、几种新颖的温度计:气体温度计、辐射温度计、红外测温计、电子体温计、光 测高温计、电阻温度计。(课本 85 页 STS 部分) 19、南极的气温可低至-89℃,应选用汞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应选用酒 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在-89℃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汞的凝固点是 -39℃,在气温低于-39℃时汞已变为固态。) 20、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想一想为什么?) 21、不能将铝锅里的铁块熔化成铁水。(这又是为什么?)
石蜡的熔化图像:
石蜡的凝固图像:
(4)晶体和非晶体:固体分为两类。一类固体像海波那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 晶体;另一类固体像石蜡那样,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非晶体。海波、冰、食盐、石墨、 萘、石英、水晶、金属、明矾等是晶体;石蜡、松香、玻璃、沥青、塑料等是非晶体。 (5)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物质从液态凝固为晶体时的温度, 叫做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熔点或凝固点。 (熔点是晶 体的一种特性,同种晶体熔点(或凝固点)相同,但不同的晶体熔点(或凝固点)一般不同。 用熔点(或凝固点)来鉴别晶体,是一种重要的鉴别物质的方法。 ) (6)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及特点:①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 吸热。 ②晶体熔化的特点: 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③晶体凝固的条件: 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④晶体凝固的特点:晶体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 持不变。 (7)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对非晶体加热时,它的温度逐渐升高,但同时开始熔化, 先变软,逐渐变稀,直至全部成为液态,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凝固时向外放热, 随着温度降低,它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为固体,也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11、升华: (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2)升华要 吸热。 (3)升华的例子:①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变小了;②冰冻着的衣服晾干了;③利用干 冰升华吸热进行人工降雨;④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 12、凝华: (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2)凝华要 放热。 (3)凝华的例子:①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形成的冰花(冰花一般结在玻璃窗里面) ; ②用久的灯泡内壁变黑;③在搪瓷杯里盛一些冰和盐(3:1)的混合物,过一会儿,在搪瓷 杯的外表面可以看到一层薄薄的霜(课本 101 页活动二 B) ;④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俗称 树挂) 。 13、六种物态变化图: 14、人工降雨:用干冰可以实施人工降雨。配备特 殊装置的飞机将干冰撒入一定高度的冷云层中,①干冰 就会很快升华,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 急剧下降,于是②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粒。 ③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 点降落到地面上,在一定条件下就形成降雨。 15、地球上水的循环: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 地相互转化。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蒸发成水 蒸气,随风流动,在高空聚集成云,通过雨、雪或冰雹等降水落到海洋、陆地。然后又蒸发 到大气中,开始了新的循环。 16、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1)云:汽化、液化、凝华(太阳照射到江、河、湖、海,使水蒸发,水蒸气上升到 气温较低的高空,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它们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 ) (2)雨:液化、凝华、熔化(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凝聚变大,越来 越重,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会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的内容
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的内容
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f<v<2f),如照相机;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
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
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