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中学考试热学精彩试题精选题(含问题详解)
2018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题库考点十六 热学
![2018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题库考点十六 热学](https://img.taocdn.com/s3/m/465e7c0802d276a200292ef3.png)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 ,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十六 热学1.(2018·全国卷I ·T33(1))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 。
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B.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C.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状态c 、d 的内能相等E.状态d 的压强比状态b 的压强小【解析】选B 、D 、E 。
过程①为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有ab abp p T T =,因为温度逐渐增加,则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加,故选项A 错误;过程②气体体积增加,则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故选项B 正确;过程④中为体积不变,则气体对外界不做功,外界对气体也不做功,即W=0,理想气体的温度降低,则内能减少,即ΔU<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 可知Q<0,则气体向外界放出了热量,故选项C 错误;状态c 、d 的温度相等,则分子平均动能相等,理想气体没有分子势能,则内能相等,故选项D 正确;连接Ob 、Od ,根据pV T =C 得T pV C=,Ob 斜率大于Od 斜率,则状态d 的压强比状态b 的压强小,故选项E 正确。
2.(2018·全国卷II ·T33(1))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气体的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解析】选B 、D 、E 。
实际气体的内能包括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和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整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均无关。
改变气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易错警示】本题易忽视题中所研究的为实际气体,从而错误地按理想气体模型处理,而导致漏选B 。
2018年全国卷高考物理总复习:热学 习题专训(含答案)
![2018年全国卷高考物理总复习:热学 习题专训(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bf5793a300a6c30d229f63.png)
2018年全国卷高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习题专训1.下列说法中正确是________。
A.物体中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等于物体的内能B.橡胶无固定熔点,是非晶体C.饱和汽压与分子密度有关,与温度无关D.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E.对于同一种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答案】BDE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布朗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r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答案】AB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到尘埃飞舞,这是尘埃在做布朗运动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时,体积增大,熵增大C.自然界中自发进行的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物理过程都具有方向性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E.一定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分子每秒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答案】BCE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雨伞伞面上有许多细小的孔,却能遮雨,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C.橡胶无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D.热机的效率可以100%E.气体很容易充满整个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答案】ABC5.近期我国多个城市的PM2.5数值突破警戒线,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京津冀地区,雾霾笼罩,大气污染严重。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
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
下列关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C.温度越低PM2.5活动越剧烈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E.PM2.5中颗粒小一些的,其颗粒的运动比其它颗粒更为剧烈【答案】ADE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热学精彩试题(集累)
![初中热学精彩试题(集累)](https://img.taocdn.com/s3/m/4d249ca46529647d27285258.png)
初中热学试题一、基础知识1、混合物平均密度公式:2、混合物的比热容公式:C混=(C甲m甲+ C乙m乙)/(m甲+ m乙)3、温度不同的物质混合后的最终温度问题分三种情况:(1)甲放出的热量完全被乙吸收。
(2)甲放出的热量部分被乙吸收。
(3)甲乙混合过程中与外界有热交换二、训练题1、在27℃的室温下,将20℃的1千克水与15℃的2千克水混合,由于实验装置不够精密,在混合过程中与周围物体有4.2×103焦的热量交换,则混合后水的温度为()A.16℃ B.17℃ C.18℃ D.20℃2、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功率是乙的2倍,甲的效率是40%,乙的效率是36%,那么甲、乙在相同时间内所消耗汽油质量之比为()A.12:5 B.9:5 C.5:9 D.5:123、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B.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保持不变C.玻璃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D.机械能很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很大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比温度低的物体大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一块0℃的冰融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5、比热容是2.44×103焦/(千克•℃)的酒精和水(4.19×103焦/千克•℃)均匀混合后,比热容变成了2.94×103焦/(千克•℃),则混合液中酒精和水质量之比是()A、5:2B、2:5C、29:35D、29:506、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之比是:A.1:2 B.1:1C.1:4 D.2:17、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铁球、铝球和铜球同时浸没在一直沸腾着的水中,一段时间后,三个球()A.吸收的热量相同 B.升高的温度相同C.增大的内能相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8、质量和温度相同的铜块和水(C铜<C水),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迅速投入水中,这时( )A.水向铜传递温度B.水向铜传递热量C.铜向水传递热量D.铜块和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9、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滑下滑梯 B.弯折铁丝C.做功冲程 D.压缩空气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比热容小B.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压缩冲程C.清洁扫除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沸点不变11、下列有关热学知识的认识, 正确的是A. 0℃的冰没有内能B. 只有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 温度越高,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 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2、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是()13、如图所示,将质量为3千克的1200℃的铁块先后浸入两个盛有5千克水的开口容器中,容器中的水初温为25℃.不计容器吸热及其他热损失.当第一个容器中的水温稳定后再将铁块浸入第二个容器中.则第一个容器中水的最后温度=0.5×103焦/(千克?℃)为______℃;铁块的最后温度为______℃.(已知C铁水面上方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14、如下图所示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内燃机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并使各汽缸的做功过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
最新-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热学(高考真题+模拟新题)(有详解)精品
![最新-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热学(高考真题+模拟新题)(有详解)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5a715d9168884868662d65a.png)
H单元热学H1 分子动理论14.H1[2018·四川卷] 气体能够充满密闭容器,说明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的短暂时间外() A.气体分子可以做布朗运动B.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一样大C.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动D.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都一样大【解析】C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A错误;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按一定规律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气体分子的动能不都一样大,B错误;气体分子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相距较远,除了相互碰撞或者碰撞器壁外,它们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可以在空间自由移动,能够充满它所能达到的空间,C正确,D错误.13.H1[2018·广东物理卷] 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图3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13.H1[2018·广东物理卷] D【解析】两铅块能压合在一起,是因为铅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选项D正确.12.[2018·江苏物理卷]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A.(选修模块3-3)(3)H1[2018·江苏物理卷] 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查阅数据手册得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0.283 kg/mol,密度ρ=0.895×118 kg/m3.若100滴油酸的体积为 1 mL,则1滴油酸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取NA=6.18×1183mol-1,球的体积V与直径D的关系为V=16πD3,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3)H1[2018·江苏物理卷] 【答案】1×101 m2【解析】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V0=MρNA由球的体积与直径的关系得分子直径D=36MπρNA一滴油酸的体积V=1×10-6100m3=1×10-8 m31滴油酸所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S=1×10-8 m3D,解得S=1×101 m2H2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33.[2018·课标全国卷]图1-11H2(2)如图1-11所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1=66 cm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l2=6.6 cm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3=44 cm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已知大气压强为p0=76 cmHg.如果使玻璃管绕底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一周,求在开口向下和转回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解析】设玻璃管开口向上时,空气柱的压强为p1=p0+ρgl3①式中,ρ和g分别表示水银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玻璃管开口向下时,原来上部的水银有一部分会流出,封闭端会有部分真空.设此时开口端剩下的水银柱长度为x,则p2=ρgl1,p2+ρgx=p0②式中,p2为管内空气柱的压强.由玻意耳定律得p1(Sl2)=p2(Sh)③式中,h是此时空气柱的长度,S为玻璃管的横截面积.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h=12 cm④从开始转动一周后,设空气柱的压强为p3,则p3=p0+ρgx⑤由玻意耳定律得p1(Sl2)=p3(Sh′)⑥式中,h′是此时空气柱的长度.由①②③⑤⑥式得h′≈9.2 cm⑦36.H2[2018·山东卷] [物理—物理3-3](1)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解析】AD由分子动理论可知,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分子平均动能由温度决定,A项正确.单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但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B项错误.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有的还有可能减小,C项错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使液滴收缩成球形,D项正确.图1-19(2)气体温度计结构如图1-19所示.玻璃测温泡A 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B 和水银压强计相连.开始时A 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C 中水银面在O 点处,右管D 中水银面高出O 点h1=14 cm.后将A 放入待测恒温槽中,上下移动D ,使C 中水银面仍在O 点处,测得D中水银面高出O 点h2=44 cm.(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cmHg)①求恒温槽的温度.②此过程A 内气体内能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气体不对外做功,气体将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答案】①364 K(或91℃)②增大吸热【解析】①设恒温槽的温度为T2,由题意知T1=273 K.A 内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得p1T1=p2T2①p1=p0+ph1②p2=p0+ph2③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T2=364 K(或91℃)②A 中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理想气体只考虑分子平均动能),气体不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气体吸热.28.(1)H2[2018·福建卷] (1)如图1-12所示,曲线M 、N 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 ,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图1-12A .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B .曲线M 的bc 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C .曲线M 的ab 段、曲线N 的ef 段均表示固态D .曲线M 的cd 段、曲线N 的fg 段均表示液态28.(1)H2[2018·福建卷] B 【解析】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A 错;水平的一段bc 所对的纵坐标就是该晶体的熔点,在这一段既有固态的晶体,也有液态的晶体,即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 对;ab 段表示晶体处于固态,cd 段表示晶体处于液态,但由于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无法确定ef、fg处于什么状态,CD错.H3内能热力学定律课标全国卷] H3(1)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33.[2018·A.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B.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C.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D.气体温度每升高 1 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E.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答案】ADE【解析】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E正确;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温度一定不变,内能不变,A正确;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温度一定不变,但压强和体积都有可能变化,B错误;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变化情况未知,压强可能增大,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小,C错误;气体温度每升高 1 K所吸收的热量除跟气体内能的变化有关外还与气体在该过程中做功的情况有关,D正确.14.H3[2018·全国卷] 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解析】AD当气体体积增大而内能不变时,气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A正确;当气体体积增大时,对外做功,若同时吸收热量,且吸收的热量多于对外做的功,内能会增加,所以B错误;若气体吸收热量的同时对外做功,且吸收的热量少于对外做的功,则其内能会减少,C错误;若外界对气体做功的同时气体向外放出热量,且放出的热量多于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则气体内能减少,所以D正确.14.H3[2018·广东物理卷] 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图4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14.H3[2018·广东物理卷] A【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因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则Q=0,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则W>0,可知ΔU>0,即气体内能增大,A选项正确.重庆卷] 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气缸和活塞组成.开15.H3[2018·箱时,密闭于气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顶起,如图1-1所示.在此过程中,若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缸内气体()图1-1A.对外做正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对外做正功,内能增大C.对外做负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负功,内能减小15.H3[2018·重庆卷] A【解析】气体膨胀对外做正功,而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其内能一定减小,温度降低,故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A正确,B、C、D错误.江苏物理卷]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12.[2018·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A.(选修模块3-3)江苏物理卷] (1)如图所示,一演示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1)H3[2018·的末端装有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而“划水”,推动转轮转动.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恢复,转轮因此能较长时间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9-1A.转轮依靠自身惯性转动,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B.转轮转动所需能量来自形状记忆合金自身C.转动的叶片不断搅动热水,水温升高D.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在空气中释放的热量江苏物理卷] 【答案】 D(1)H3[2018·【解析】通过分析题意可知,转轮之所以能够发生转动,是因为叶片能吸收热量,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依靠惯性运动的,其转动的能量来自于热水中的内能,A、B错误;转动的叶片需要从热水中吸收热量,水温应不断降低,C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能量应等于叶片的机械能与叶片向空气中释放的能量之和,故D正确.(2)H3[2018·江苏物理卷]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密封在气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现对气缸缓慢加热,气体吸收热量Q后,体积由V1增大为。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热学专题测试(含答案)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热学专题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45d0dc4afe04a1b071de3c.png)
九年级物理热学复习测试姓名:班级:_____学号:______成绩: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箱里冷冻室的内侧结霜是升华现象?B.在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C.冬季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D.夏天,草叶上出现露水是液化现象3、根据下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A.电灯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纯金掉进钢水中会熔化C.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D.在-256℃时,氢是固态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A.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一样大B.水壶里的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5、小葱在家做饭时,思考了下面这些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做汤时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B.炒菜的过程中,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C.烧水时,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D.炒菜时,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6、下列关于功、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嫦娥一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B.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有潜在的危险性,因为积蓄在高处的湖水有很大的重力势能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物体的内能越多,具有的功就越多7、?如图所示,2013年6月11日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将“神州十号”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运载火箭不用航空汽油而采用液态氢做为燃料,最主要的原因是液态氢具有?(????)?A.较大的热值????????????B.较大的密度C.较大的比热容??????????D.较高的凝固点8、如图1所示,其中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乙和丁9、质量为5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A、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D、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10、热机的广泛使用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标志,人类的现代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各种热机,热机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物理高考专题训练题及答案解析(珍藏版):热学(练)
![物理高考专题训练题及答案解析(珍藏版):热学(练)](https://img.taocdn.com/s3/m/0df65946581b6bd97f19ea69.png)
专题12 热学1. (2018年北京卷)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2. (2018年江苏卷)如图所示,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外包着纱布,纱布的下端浸在水中.纱布中的水在蒸发时带走热量,使温度计示数低于周围空气温度.当空气温度不变,若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温度计示数减小,则_____.A. 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小B. 空气中水蒸汽的压强增大C. 空气中水的饱和气压减小D. 空气中水的饱和气压增大3. (2018年江苏卷)一定量的氧气贮存在密封容器中,在T1和T2温度下其分子速率分布的情况见右表.则T1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2.若约10%的氧气从容器中泄漏,泄漏前后容器内温度均为T1,则在泄漏后的容器中,速率处于400~500 m/s区间的氧气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8.6%.4. (2018年全国II卷)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气体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5.(2018年全国Ⅲ卷)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其过程如p-V图中从a到b的直线所示。
在此过程中______。
A.气体温度一直降低B.气体内能一直增加C.气体一直对外做功D.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E.气体吸收的热量一直全部用于对外做功1.(2020·东北三省四市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调机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B.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C.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只要温度升高其内能就一定增大D.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是根据热平衡的原理E.随着科技的发展,热机的效率定能达到100%2.(2020·安徽省合肥八中质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针尖加热后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为晶体B.温度一定时,当人们逐渐感到潮湿,则此时空气的绝度湿度一定增大C.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达到热平衡时,此时二者一定具有相同的内能D.一切与热现象的对应的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E.若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则气体压强可能不变3.(2020·辽宁省辽阳市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盐晶体中的钠离子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B.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的各向异性C.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量,但热量不能全部转化为功D.水黾能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E.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4.(2020·江西省名校高三联考)夏天的中午,雨过天晴,高三学生甲同学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前往学校上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出发前,甲同学给自行车打气,若环境温度不变,发现越打气越困难,这是因为自行车车胎内气体气压增大B.出发后,甲同学感觉十分闷热,潮湿,这是因为此时空气相对湿度较大,人体皮肤水分不会蒸发C.甲同学经过学校内池塘边时,发现池塘中莲花的花粉散落在水中,并且在缓慢运动,这是花粉在水中做布朗运动D.来到教室,甲同学看到教室外的玻璃窗已经被雨水打湿,雨水附着在玻璃上,说明水对玻璃是浸润的E.开始上课后,为了给教室降温,甲同学打开空调,此时空调机从教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教室外排放的热量5.(2020·山东省青岛二中模拟)如图所示,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10 kg,横截面积为50 cm2,厚度为1 cm,气缸全长为21 cm,大气压强为1.0×105 Pa,当温度为7 ℃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 cm,若将气缸倒过来放置时,活塞下方的空气能通过平台上的缺口与大气相通。
最新-[原创]2018高考热学试题精选 精品
![最新-[原创]2018高考热学试题精选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9efd03f5901020207409c4f.png)
冲刺高考1. (2018广西)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B. 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 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D. 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2.(2018全国理综)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A N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m 、∆分别表示每个水分于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① A v N m ρ= ②A N μρ=∆ ③ A m N μ= ④Av N ∆= 其中A . ①和②都是正确的B .①和③都是正确的C . ③和④都是正确的D .①和④都是正确的3.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规律,下面的照片是一些晶体材料表面的STM 图象,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原子在空间排列而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
则构成这些材料的原子在物质表面排列的共同特点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对一物体做功,此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机械能完全转化成内能是不可能的C.将热量传给一个物体,此物体的内能一定改变D.一定量气体对外做功,此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减少5.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 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 ,B 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
现将活塞P 缓慢地向B 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 的过程中,A 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B 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C 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D 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6.如图所示,密闭绝热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活塞的上部封闭着气体,下部为真空,活塞与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计,置于真空中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容器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弹簧被压缩后用绳扎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PE(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零),现绳突然断开,弹簧推动活塞向上运动,经过多次往复运动后活塞静止,气体达到平衡态,经过此过程A.PE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内能B.PE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C.PE全部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和气体的内能D.PE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换为气体的内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7.(2018广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能全部变成内能是不可能的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2018届高考物理热学一
![2018届高考物理热学一](https://img.taocdn.com/s3/m/0bfa5a456edb6f1afe001f1a.png)
2018届高考物理3-3热学部分真题汇编(一)姓名:得分:一、选择题部分()1.(2012·大纲全国卷)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列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3.(2012··海南卷)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
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
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处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B.在r<r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也减小C.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D.在r=r0时,分子势能为零E.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4.(2015·福建·29)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和物质结构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B.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无关D.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5.(2017·全国III卷)[物理——选修3–3](15分)(1)(5分)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状态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在过程ab中气体的内能增加B.在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做功C.在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在过程bc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E.在过程c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6.(2014·海南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面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单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具有空间周期性D.通常金属在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金属是非晶体E.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7.(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 热学、电学综合计算题 2018、2019年中考真题精选 (有答案有解析)
![中考物理 热学、电学综合计算题 2018、2019年中考真题精选 (有答案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6edafc5acfa1c7aa00cca1.png)
中考物理 热学、电学综合计算题 2018、2019年中考真题精选 (有答案有解析)1.图甲是具有高温、低温两档的电热饭盒,高温档电功率为242W ,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R 1、R 2均是发热电阻,且R 2的阻值是R 1的4倍。
求(1)R 1和R 2的阻值是多少?(2)高温档加热5min ,不计热量损失,可以将1kg 饭菜升高的温度是多少?[饭菜的比热容取3×103J/(kg •℃)](3)如果实际电压是200V ,低温档工作时的实际功率是多少?【来源】2019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1)200Ω、800Ω;(2)24.2℃;(3)40W【解析】【详解】(1)开关S 接2时,电路为R 1的简单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大,电热饭盒处于高温档,由2U P R= 可得,R 1的阻值: 221(220V)=200Ω242WU R P ==高, 则R 2的阻值:R 2=4R 1=4×200Ω=800Ω;(2)高温档加热5min 消耗的电能:W =P 高t =242W ×5×60s =7.26×104J ,不计热量损失,则饭菜吸收的热量:Q 吸=W =7.26×104J ,由Q 吸=cm △t 可得,1kg 饭菜升高的温度:()437.26?10J =24.23?10J /kg ?1kgQ t cm ∆==g 吸℃℃; (3)如果实际电压是200V ,低温档工作时的实际功率:2212(200V)=40W 200Ω+800ΩU P R R ==+低实实。
答:(1)R 1和R 2的阻值依次为200Ω、800Ω;(2)高温档加热5min ,不计热量损失,可以将1kg 饭菜升高的温度是24.2℃;(3)如果实际电压是200V ,低温档工作时的实际功率是40W 。
2.热敏电阻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热设备中,该材料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2018届高考物理热学二
![2018届高考物理热学二](https://img.taocdn.com/s3/m/3c4392cdbd64783e08122bc0.png)
2018届高考物理3-3热学部分真题汇编(二)姓名:得分:一、选择题部分(共8个小题,每个小题有三个选项正确,共6分,选错一个扣2分,最低分值为0分)1.(2015·全国新课标Ⅱ·33)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2.(2017·安徽省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能估算出气体分子的大小B.若两个分子只受到它们之间的分子力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的动能一定增大C.系统吸收热量时,它的内能不一定增加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白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E.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频繁碰撞引起的3.(2017·贵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向无序度更大的方向发展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E.一定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4.(2015·全国新课标Ⅰ·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5.(2016·全国新课标Ⅰ卷)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C.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6.(宁夏罗平中学2017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若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则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减小B.使用钢笔难以在油纸上写字,这是因为钢笔使用的墨水与油纸不侵润C.所有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所有非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同性D.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E.人们通常所说的干爽与潮湿是指空气的相对湿度,不是绝对湿度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气体的分子体积为V0=M ρNAB.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C.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可能的D.雨伞伞面上有许多微小的孔,却能遮雨,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E.0℃的水的分子内能比相同质量的0℃的冰的分子内能小8.(2017·广西桂林中学12月月考)(5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处于状态A时的温度为300K,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气体处于状态B时的温度是900KB.气体处于状态C时的温度是300KC.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C过程气体内能一直增大D.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过程气体放热E.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过程气体放热二、选择题(共4个小题,每个小题13分)9.在室温条件下研究气体的等容变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由于不慎使水银压强计左管水银面下h=10cm处有长L=4cm的空气柱.开始时压强计的两侧水银柱最高端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温度计示数为7℃,后来对水加热,使水温升高到77℃,并通过调节压强计的右管,使左管水银面仍在原来的位置.若大气压强为76cmHg.求:(1)加热后左管空气柱的长L′(保留一位小数).(2)加热后压强计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Δh.10. (2015·山东理综,37)扣在水平桌面上的热杯盖有时会发生被顶起的现象.如图,截面积为S的热杯盖扣在水平桌面上,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温度为300 K,压强为大气压强p0.当封闭气体温度上升至303 K时,杯盖恰好被整体顶起,放出少许气体后又落回桌面,其内部气体压强立刻减为p0,温度仍为303 K.再经过一段时间,内部气体温度恢复到300 K.整个过程中封闭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求:(ⅰ)当温度上升到303 K且尚未放气时,封闭气体的压强;(ⅱ)当温度恢复到300 K时,竖直向上提起杯盖所需的最小力.11.(2017·新课标Ⅰ卷)(10分)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
2018年高考物理课标Ⅲ专用复习专题测试选考:专题十五 热学 共110张 精品
![2018年高考物理课标Ⅲ专用复习专题测试选考:专题十五 热学 共110张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c601d465901020206409c02.png)
5.(2014大纲全国,16,6分)(多选)对于一定量的稀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强变大时,分子热运动必然变得剧烈 B.保持压强不变时,分子热运动可能变得剧烈 C.压强变大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必然变小 D.压强变小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能变小 答案 BD 对一定量的稀薄气体,压强变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因此分子热运动不一定变得剧烈, A项错误;在保持压强不变时,如果气体体积变大则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变得剧烈,选项B正确; 在压强变大或变小时气体的体积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或不变,因此选项C错D对。
答案 (1)ABD
(2)(ⅰ)Vgρ0
T0 Tb
(ⅱ)Vgρ0
T0 Ta
(ⅲ)Vρ0T0(
1 Tb
-
1 Ta
)-m0
解析 (1)气体自发扩散时不对外做功,W=0,汽缸绝热,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W+Q=0,故 气体内能不变,选项A正确,C错误;气体被压缩的过程中体积缩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0,Q=0,故Δ U>0,气体内能增大,故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则分子平均动能增大,选项B、D正确,选项E错误。 (2)(ⅰ)设1个大气压下质量为m的空气在温度为T0时的体积为V0,密度为
气体在等压膨胀时, V1 = V2 ,温度一定升高,选项E正确。
T1 T2
解题关键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内能,所以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不一定增加。在完 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停止。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易错点拨 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的产生原因是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与分子重力无关。
高考物理 (课标Ⅲ专用)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届中考物理热学专项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届中考物理热学专项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cc7ff3b9f3f90f76c61bf7.png)
2018届中考物理热学专项测试题及答案
热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各2分,共24分)
1在练习使用体温计时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5℃,若没有甩过之后又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为365℃和385℃,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表显示的读数分别是多少A365℃和385℃ B365℃和375℃ C375℃和385℃ D385℃和385℃2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3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0℃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4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沸腾需要吸热,而蒸发不需要吸热
C、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D.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液体表面发生
5如图所示,在烧杯和试管中都装着水,给烧杯加热使杯中水沸腾,继续加热,则
A.试管中的水将沸腾
B.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2018年高考物理1.5轮资料汇编 专题14 热学试题精选精练
![2018年高考物理1.5轮资料汇编 专题14 热学试题精选精练](https://img.taocdn.com/s3/m/5cae8dc66529647d272852f4.png)
专题14 热学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答案】 B【解析】温度是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A错误,B正确;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和,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只知道温度一个因素的变化情况,无法确定物体内能的变化,C、D错误。
考点:温度和分子平均动能、内能的关系2.(6分)重庆出租车常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A.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C.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答案】 B考点:本题考查了理想气体的等容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 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C. 在分子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势能一定增大D. 在分子相互远离的过程中,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答案】 D【解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A错误;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不一定每个都增大,B错误;在平衡位置以内,在分子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势能一定增大,C错误;在分子相互远离的过程中,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D正确;故选D。
考点:物体的内能;分子力【名师点睛】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变化关系。
4.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f (v )表示v 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I II III T T T ,则 ( )(A) I II III T T T >> (B) III III I T T T >>(C) ,II I II III T T T T >> (D) I II III T T T ==【答案】 B【解析】因为对于给定的气体,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速率较大的分子所占百分比增高,分布曲线的峰值向速率大的方向移动即向高速区扩展,峰值变低,曲线变宽,变平坦,故B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全国中考热学精选试题1.(2018•)小明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所示)。
实验应选用方案,其优点是,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变化情况是。
2.(2018·)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3.(2018•枣庄)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4.(2018•枣庄)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5.(2018•)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 B.盛夏,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C.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 D.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6.(2018·)在某些干早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
土壤中的水分子接触塑科薄膜前发生了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珠,这个过程中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7.(2018·东营)民谚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霜前冷,雪后寒”现象产生的原因。
(1)在液体沸腾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可知该液体的沸点为℃,继续加热,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选填“吸热”或“放热”),液体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实验中,如果增大液体表面的气压,则液体的沸点将(选填“升高”或“降低”),液体的能将(选填“增加”或“减少”)。
(3)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5℃,利用沸腾知识,要从甘蔗酒中分离出酒精,加热甘蔗酒时控制的适宜温度可为________(只填序号)。
A.60℃ B.80℃ C.96℃9.(2018·)水不同状态的循环给自然界带来了无限生机,雪花就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之一,它是由水蒸气遇冷直接(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小冰晶。
10.(2018·黔南)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11、(2018·)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如图所示的警示性标志牌:“禁打手机”、“熄火加油”,这样要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A. 汽化B. 液化C. 升华D. 凝华12. (2018·)小亮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2)图乙是小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时间—温度图象。
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分析图像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写出一条即可)(3)结合图象提供的信息,在同样的环境下,给一大杯滚烫的热水降温,现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①先让滚烫的热水冷却5min,然后加一大杯冷水;②先在滚烫的热水中加入一小杯冷水,然后冷却5min。
你认为冷却效果较好的是 (选填“方法①”或“方法②”)。
13.(2018,株洲)学校实验室挂一只装有0.2g酒精的寒暑表,在一天中某一时段的初、末两个时刻,寒暑表的示数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
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零下℃。
在这段时间,寒暑表的酒精(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J。
已知酒精的比热容c = 2.4×103 J/(kg·℃)。
“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为60℃,当温度达到℃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
15. (2018·)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B .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 .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16. (2018·威海)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不使用水,请写出两个原因: ;。
17. (2018·威海)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
(2)由图乙可知, (选填“A”或“B”)是冰,该物质在第4分钟时的状态为__ ,冰在熔化过程中增大 (选填“分子动能”成“分子势能”,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3)加热1分钟,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此时(选填“冰”或“石蜡”)的比热容较大。
18.(2018•枣庄)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能19、(2018·)关于温度、能和热量,下列说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物体能一定相等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能增加 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20、(2018·)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剩余部分落入南太平洋中部区域。
天宫一号飞行器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确的是()A. 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B. 机械能保持不变C. 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D. 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能21.(2018·)当严寒即将来临时,为了预防果实结冰,果农会用水喷洒果树.请你解释这种做法的道理22.(2018•枣庄)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判断的。
(2)实验中第1、2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组别液体质量/g 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1 水200 25 40 13.5煤油200 25 40 6.52 水200 25 40 12煤油200 25 40 5.5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3)图乙是第1组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一时间”和“温度一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象是(选填序号)。
(4)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
(5)这两组同学对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23.(2018·)(7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将初温和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水分别装在相同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0.5min测量一次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加热时间/mi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温度/℃色拉油20.0 20.3 20.7 21.5 23.0 25.0 27.0 29.0 31.0水20.0 20.2 20.5 21.0 22.0 32.0 24.0 25.0 26.0(l)选用相同的酒精灯,是为了使单位时间色拉油和水相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色拉油和水。
(2)图中已经画出色拉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开始部分并不是直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除色拉油外还有吸收热量,为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写出一种改进方法:。
(3)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当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需要的时间短,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24.(2018·)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
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温度为20℃,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20℃的水中冷却。
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水=4.2×103J/(kg·℃),c合金钢=0.42×103J/(kg·℃)】求:(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25、(2018·)如图,质量为0.1kg的铁球从高为2.3m的斜面顶端无摩擦下滑后,撞击到水平=0.46×103J/地面上的金属块。
假设撞击时铁球的机械能有20%转化成能,并全部被自己吸收(c铁(kg•℃),假设铁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与接触面无摩擦、不计空气阻力)。
(1)求铁球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多少J?(2)求铁球升高的温度为多少℃?26.(2018·)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6.9km,用时5min45s,消耗燃油1.5kg,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2000N,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
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①汽车行驶速度是20km/h 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9×107J③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④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0%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②和③C.只有①和④ D.只有②和④27. (2018·)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B.热机的效率越高,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消耗的能量越多C.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28.(2018·)小家使用的燃气热水器,将30kg的水从20℃加热到45℃,消耗了 0.15m3的天然气。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 (kg.℃),天然气的热值为4X107J/ m3,则下列与该过程有关的计算结果和分析正确的是( )A.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末温成正比B.水哏收的热量是3.15X105JC.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是52.5%D.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与环境温度无关29.(2018·达州)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水蒸气的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燃机的做功冲程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能转化为机械能30.(2018·眉山)以下说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热机的大量使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C.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 D.热机的工作过程只是将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31.(2018·)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