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参考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参考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参考标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水、电、路设施完善,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生态修复能力得到提升。
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主要涉及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一)田。
通过归并和平整土地、治理水土流失,实现连片田块规模适度,耕作层厚度增加,基础设施占地率降低,丘陵区梯田化率提高。
农田有效土层厚度达到1250px以上,耕作层厚度达到500px以上,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下降到8%以下,丘陵区梯田化率不低于90%,形成一批1万亩、3万亩和5万亩以上的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二)土。
通过土壤改良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农田耕作层厚度,促进良种良法的推广,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g/kg以上,各项养分含量指标应达到当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的“中”或“高”值水平,土壤 pH值保持在5.5~7.5,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指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影响作物生长的障碍因素应降到最低限度。
(三)水。
通过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广节水增效灌溉技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用水效率和农田防洪排涝标准,提升农业生产的水利化程度。
灌溉保证率达到50%以上,排涝标准达到5年~10年一遇,农田防洪标准达到10年~20年一遇,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80%以上,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产出率明显提高。
(四)路。
通过田间道(机耕路)和生产路建设、桥涵配套,解决农田“路差、路网布局不合理”问题,合理增加路面宽度,提高道路的荷载标准和通达度,满足农业机械通行要求,促进农业机械化。
田间道路直接通达的田块数占田块总数的比例,平原区达到100%,丘陵区达到90%以上,满足农机作业、农业物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
(五)林。
通过农田林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等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建设,解决防护体系不完善、防护效能不高等问题,扩大农田防护面积,提高防御风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打造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生态屏障。
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建设的标准
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建设的标准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建设是指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要求,通过对农田进行平整、整治和改造等综合措施,使土地达到一定的平整度和适宜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田生产力,保障粮食和农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建设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土地平整度要求:土地平整度是指土地表面坡度、高差和凹凸度等因素对农作物栽培、农机作业和水利设施建设的影响程度。
平整度要求视地形、土壤类型和农作物种植方式等因素而定,通常包括水平度、平坦度和坡度等指标。
如农田水平度应满足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2. 土地整治措施: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建设需要进行土地整治,包括石头、杂草、杂志、树桩等障碍物的清除;土地石灰化、改良、复垦等治理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质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3. 农田排水系统建设:排水是农田平整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地形和土壤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措施构建排水系统,确保农田排水通畅,避免积水和涝灾。
常见的排水方式包括简易沟渠、排灌沟、地下排水管道等。
4. 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灌溉是农田平整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建设灌溉系统,提供水源,确保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供给。
灌溉方式可以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分浪费。
5. 农田道路和排灌设施:高标准农田平整建设还需考虑农田道路和排灌设施的建设。
道路建设方便农作物管理和农机作业,排灌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农田排水和灌溉的正常运行。
6. 生态环保要求:高标准农田平整建设需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遵循农田生态系统的规律和原则,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环境污染;在排水和灌溉过程中,应注意节水和减少水土流失。
以上是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建设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合理规划和实施这些标准和要求,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田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生产面临着不少挑战。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四川省大力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耕地品质和利用率。
那么,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是什么呢?下面就请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建设对象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对象是农村耕地,主要包括旱地、水田,以及种植优质农产品的果园、茶园等特色农田。
二、建设标准1.土壤质量标准:耕土深度≥35cm;地力等级≥三级;有机质含量≥22g/kg;pH值为6.5-8.5。
2.田块标准:小型平原水田面积一般控制在0.67公顷以内,旱地和山地水稻田面积一般控制在0.1公顷以内。
3.过渡带标准:根据不同田块周围环境,可以适度设立过渡带,宽度一般不小于2米。
过渡带中的植被以禾草、薯类、豆类为主,不开展耕作。
4.施肥标准: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要求,每公顷施用有机肥≥1500kg,化肥≥300kg。
5.水利设施标准:建设配套灌溉设施,确保全程水分平衡,保障作物正常生长。
同时,建设排灌系统,有效控制灌排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
6.种植标准:严格按照“三品一标”要求种植农业特色产业,例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等。
三、建设效益1.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后,可以有效改善土地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和耕地利用率,从而大幅提升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农业增效路径。
农民可以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从而实现产品升值、工薪增加等多种增收途径。
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同时也能够提高土地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非常明确,需要全面提升土地质量、建设配套灌溉设施、种植农业特色产业等多种环节。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解读一、概念和内容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及其他等五项工程。
二、目标与工程标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四方面: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例;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四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各项工程的具体建设标准:1.土地平整工程。
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工程,实现耕作田块集中,田面平整。
耕作层厚度应达到30厘米以上,有效土层厚度应达到60厘米以上,土壤理化指标应满足作物高产稳产要求。
田块规格和平整度应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要求,田块面积北方平原区宜不低于200亩,南方平原区宜不低于100亩;丘陵区水平梯田化率应不小于90%。
2.灌溉与排水工程。
通过实施灌溉与排水工程,合理利用水资源,形成“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灌排体系,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完善灌排体系,充分利用水资源,灌溉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6;灌溉保证率北方地区水浇地应不低于50%,水田应不低于70%;南方地区水浇地应不低于70%,水田应不低于75%。
满足灌溉设计保证率的农田面积比例应不低于90%。
排涝标准应不低于十年一遇。
3.田间道路工程。
通过实施田间道路工程,构建便捷高效的田间道路体系,使田块之间和田块与居民点保持便捷的交通联系,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安全方便的生活需要。
道路通达度平原区应不低于95%,丘陵区应不低于80%。
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通过实施农国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预防和减少农田的自然灾害,保持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保障农田生态系统安全。
高标准农田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基本农田建设标准高标准农田是指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达到一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保障功能的耕地,其建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土壤肥力:具备较高的土壤肥力,能够保证稳定高产。
2.水源保障:有可靠的水源,能够满足农田灌溉需要,同时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3.机械化程度:地势平整,适应农业机械作业。
4.土地质量:有较好的土地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酸碱度适中。
一、高标准农田与普通农田有什么区别?
高标准农田的标准相比普通农田更高,主要体现在生产条件和生产保障功能上。
如具备较高的土壤肥力,有良好的水源保障,地形平整适应农业机械作业,土壤质量优良等。
这样可以提高农田的产出,增强农田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二、如何提升农田的标准?
提升农田标准主要从改善土壤质量、改良土壤肥力、加强水源保障、改善地形地势等方面入手。
例如,进行科学的施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建设灌溉设施,保证农田的水源供应;进行地形改造,使得农田更适合机械化作业。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是什么?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率,提高农田的产出,同时也有利于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农业生产的环境成本。
总的来说,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主要包括土壤肥力、水源保障、机械化程度和土地质量等方面,高标准农田与普通农田相比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标准一、概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以下项目标准。
二、土地平整1. 土地平整应符合以下要求:a) 土地平整应有利于水土保持和农业机械化作业;b) 土地平整应有利于田间灌溉和排水;c) 土地平整应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发育。
2. 土地平整应遵循以下原则:a)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b) 保护耕作层,不得破坏耕作层土壤;c) 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三、灌溉与排水1. 灌溉与排水应符合以下要求:a) 灌溉水源应保证农田灌溉需求;b) 灌溉设施应满足灌溉需求,并具备节水功能;c) 排水设施应满足农田排水需求,防止农田积水。
2. 灌溉与排水应遵循以下原则:a)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b) 充分利用当地水源,节约用水;c) 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四、田间道路1. 田间道路应符合以下要求:a) 田间道路应满足农业机械化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b) 田间道路应布局合理,路面平整,方便通行;c) 田间道路应与农田灌溉和排水设施协调一致。
2. 田间道路应遵循以下原则:a)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b) 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c) 保证工程质量,耐用可靠。
五、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1.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应符合以下要求:a) 农田防护设施应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风蚀;b) 农田生态环境保持设施应能保护和维护农田生态环境;c) 农田防护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持设施应与农田生产和生态功能相协调。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披标准(TD/T 1033—2012)刖百11 x IB 12观X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则35建设目标35.1总体目标35.2具体目标36建设条件36.1基础条件36.2建设区域47矍设内容与技术标准57.1-般规定57.2±地平整工程57.3灌洌与排水工程67.4田间道路工程675农田肪护与生态坏境保持工程67.6其他工程78翟设程序78.1 t 设it 划78.2基fit调查78.3实施方案78.4顶目实施88.5基本农田剤定98.6后期管护99公众参与910 土地权同管理911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1011.1信息化建设1011.2档案管理1012绳效评价10 附录A11附录B13附录C16附录D17刖百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岀的规则起草。
为规X推进农村士地整治工作,加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严恪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乡貌筹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规x由中华人民XX国国士资源部提出并IH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士地整治中心、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XX大学。
本标fill起草人:本标准参与编制人员:本标准由中华人民XX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1XH本标准规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技术指标、建设程序、公众参与、士地权橢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绩效评价等。
本标准适用干全国X围内开展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活动。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除应禮循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现定。
2规X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干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eisffi有的修改单)适用干本文件。
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2008 土壤环境fit量标准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 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XGB/T 50363—200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XTD/T 1004—2003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5—2003农用地定级观程TD/T10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XTD/T101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32—2011基本农田则定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诸和定义适用干本文件。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标准一、概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农业科技服务、道路通达、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农田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实现农田生产的现代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
本技术标准旨在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各项技术措施,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抗灾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二、土地平整土地平整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规划田间道路、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
土地平整应达到田面平整、土壤细碎、无杂草、无杂物、无石块等要求,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种植管理。
土地平整应避免造成土壤压实和表土层破坏,保护土壤结构和水土保持设施。
三、土壤改良土壤改良应根据土壤类型、肥力和作物生长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抗逆性。
土壤改良应包括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等方面,如增施有机肥、客土改良等。
土壤改良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法,避免对土壤造成损害。
四、灌溉与排水灌溉系统设计应符合水资源利用规划,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确保农田灌溉充分、均匀、适时。
排水系统设计应考虑地形、气候和土壤条件,确保农田排水顺畅、防洪排涝安全。
灌溉与排水系统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五、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防护应包括风害、水害、虫害等方面的防护措施,确保农田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生态环境保持应采取保护性耕作、生态补偿等措施,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六、农田输配电输配电线路应合理布局,满足农田灌溉、照明和其他用电需求。
输配电线路应采用安全、可靠、环保的电气设备,确保用电安全和环境友好。
输配电线路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七、农业科技服务应配备专业的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
应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应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
高标准基础农田标准
高标准基础农田标准高标准基础农田是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标准是指为了提高农田质量和效益,根据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生长要求制定的一系列技术和管理要求。
下面是关于高标准基础农田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土地选择1.选择土地时应考虑土壤肥力、排水条件、水资源、灌溉条件等因素,优先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水源丰富、灌溉便利的土地。
2.土地应避免选择未经过茬地和长期化肥农药施用的土地,避免土壤污染和病虫危害。
二、土地改良1.根据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采取土地改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适宜度。
2.土壤改良措施包括有机物添加、有机肥施用、矿质肥施用、翻耕深松等。
三、排水条件1.确保农田排水体系畅通,避免积水和淤泥,以防止农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受到影响。
2.根据地势和土壤特点,合理安排排水沟和排水渠,保证田地排水顺畅。
3.采取适当的土地改良措施,提高土壤透水性,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排水状况。
四、灌溉条件1.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和水资源状况,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保证农田的水分供应。
2.选用合适的灌溉设备,如灌溉管道、喷头、滴灌器等,提高灌溉效果和水分利用率。
3.定期检查和维护灌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灌溉效果。
五、农田保护1.加强农田防风、防沙、防洪和防旱等保护工作,保护农田免受自然灾害的侵害。
2.适当设置防风、防沙屏障,如人工林带、突起物等,以减轻风沙对农田的侵蚀。
3.建立农田保护制度,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农田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六、施肥技术1.根据农作物的养分需要和土壤肥力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2.注重有机肥的使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3.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和施肥时间,避免化肥的过量使用和浪费。
4.定期进行土壤和植物组织的养分分析,及时调整施肥方案。
七、病虫害防治1.根据农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农作物的抗病虫特性,制定病虫害防治方案。
2.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清除病虫源、合理轮作、加强耕作管理、合理使用病虫害防治药剂等。
农业部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农业部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土地整治目标:通过对农田土地的整治,提高土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意义:土地整治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农田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科学整治、保护耕地。
整治流程:包括土地平整、田块归并、农田水利工程等。
关键技术:农田水利工程技术、土地平整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等。
土壤改良目标: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意义:土壤改良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能,增加农作物产量,减少化肥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基本原则:因地制宜、用养结合、有机无机结合。
改良方法:包括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水土保持、土壤改良剂等。
灌溉与排水目标:保证农田灌溉和排水系统的畅通,满足农作物生长的水分需求,提高灌溉和排水效率。
意义:合理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保护水资源。
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灌溉方式:包括喷灌、滴灌、渠道灌溉等。
排水设计:包括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等。
注意事项: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水资源。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目标: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对农田的危害,提高农作物抗逆性能。
意义: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有助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农业污染。
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科学防护、保护生态。
防护措施:包括修建堤防、护坡工程、营造农田林带等。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保护野生动物、推广绿色农业、加强环保宣传等。
农田输配电目标:为农田生产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力供应,满足农业机械、灌溉、排水等设施的运行需求。
意义:完善的输配电系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安全可靠、节约能源。
输配电方案: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输配电设备和线路,确保供电稳定可靠。
安装要求:输配电设备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线路布局合理,注意防火防雷。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2148-2012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2148-2012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2148-2012是中国国家标准,是农田建设的基本准则和规范,旨在提高农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率,保护农田资源,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
该标准共分为七个章节,分别是引言、术语与定义、农田基本建设、农田维护管理与改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农田土壤肥力建设与管理、农田防护和农田调控。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章节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引言部分,该章节主要是对该标准的背景和目的进行说明。
农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不合理的农田开发利用,许多农田存在着土地质量差、水资源短缺、农田污染等问题。
为了提高农田质量,保护农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制定了这项标准。
接下来是术语与定义部分,该章节主要是对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的术语进行定义。
这些术语包括农田、耕地、坡耕地、斜坡地、农田基本建设等。
明确这些术语的含义,便于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第三章是农田基本建设部分,该章节主要是对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范。
其中包括农田平整、坡耕地防护、农田道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保证农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业生产的高效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章是农田维护管理与改良部分,该章节主要是对农田的管理和改良进行规定。
包括农田防渗排涝、农田培肥施肥、农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改良,能够保持农田的良好状态,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第五章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部分,该章节主要是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进行规范。
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田灌溉管理、农田水源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水资源是农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保证农田良好生长和高产的基础。
第六章是农田土壤肥力建设与管理部分,该章节主要是对农田土壤肥力的建设和管理进行规定。
包括土壤改良和保育、有机肥的施用、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第四章建设标准||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一)综合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
通过建设,解除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农田基础设施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建设区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同时,坚持节约土地、合理使用的原则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农田基础设施占地率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二)主要措施标准——水利措施||1.灌溉工程||(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2)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75%,水稻区不低于85%;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50%,水稻区不低于75%;其他地区一般不低于70%。
||(3)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4)新建、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库、塘坝及引水渠首等工程,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机井和泵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5)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
高标准基础农田标准
高标准基础农田标准高标准基础农田标准是指对农田的土壤质量、地形地貌、水利设施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细管理的一种农田质量要求。
下面是关于高标准基础农田标准的一些参考内容。
1.土壤质量要求:(1)土壤酸碱度和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应在中性或弱碱性范围内,有机质含量应达到一定比例,保证土壤肥力。
(2)土壤养分含量:土壤中必需养分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应符合作物生长的需求,保证农田的高产稳产。
(3)土壤结构和持水能力:土壤应具有良好的结构和适宜的质地,保证农田的透气性和持水能力。
2.地形地貌要求:(1)农田的平整度:农田应保持平整、整齐的土地形态,以利于机械化作业和水分的均匀分布。
(2)农田的坡度和坡向:农田的坡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得大于作物种植的坡度限制值;坡向应合理安排,以利于水土保持和水利设施的建设。
(3)农田的地势和水源:农田应位于相对较高的地势上,便于排水和灌溉;附近应有可靠的水源,以满足农田的灌溉需要。
3.水利设施要求:(1)灌溉系统:农田应建立合理的灌溉系统,包括渠道、水井、水泵以及喷灌、滴灌等灌溉设施,以保证农田的灌溉效果和水分利用率。
(2)排水系统:农田应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渠、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以保证农田排水畅通,防止水涝。
(3)水资源利用:农田应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合理利用水源,采取科学合理的节水措施,提高农田的用水效率。
4.精细管理要求:(1)农田土壤监测:定期对农田土壤进行监测,分析土壤养分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合理施肥和调整土壤性质。
(2)作物轮作和合理种植密度:根据农田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合理制定作物轮作和种植密度,保证农田的土壤肥力和利用效益。
(3)病虫草害防治:定期进行病虫草害监测,采取适时的防治措施,保证农田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
综上所述,高标准基础农田标准涵盖了土壤质量要求、地形地貌要求、水利设施要求和精细管理要求等方面。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保障农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规范农田建设,提高农田质量,特制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以期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选址规范。
1. 选址原则。
(1)选择土地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2)远离工业废气、污水排放口、垃圾填埋场等污染源;(3)避开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如山洪、滑坡等。
二、土地整理规范。
1. 土地平整。
(1)对土地进行翻耕、耙地,确保土壤松软、无硬块;(2)平整土地,消除地表凹凸不平。
2. 土地排水。
(1)根据地形特点,合理设置排水沟、排水管道,确保土地排水顺畅;(2)避免土地积水,防止水浸影响农作物生长。
三、土壤改良规范。
1. 施肥。
(1)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2)避免过量施肥,防止土壤污染。
2. 土壤保水。
(1)采取覆膜、灌溉等措施,保持土壤湿润;(2)避免土壤干旱,影响作物生长。
四、作物种植规范。
1. 种植密度。
(1)根据作物生长特点,合理确定种植密度;(2)避免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2. 种植方式。
(1)根据作物品种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如直播、移栽等;(2)避免种植方式不当,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
五、农田管理规范。
1. 病虫害防治。
(1)定期检查农田,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防治措施;(2)避免过量使用农药,防止农产品残留超标。
2. 农田保护。
(1)禁止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保护农田环境;(2)避免破坏农田生态平衡,影响农作物生长。
六、农田建设管理。
1. 监测评估。
(1)建立农田建设档案,定期进行农田质量监测评估;(2)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农田质量稳定提升。
2. 宣传教育。
(1)加强农田建设规范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农田建设意识;(2)推广农田建设经验,提高农田建设技术水平。
七、结语。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是农田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贯彻执行对于提高农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在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土壤水源管理、农田环境保护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技术和设施水平的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标准是指在建设高标准农田时需要达到的技术和设施要求。
以下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标准方面的详细内容。
一、农田基础设施1.农田水利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求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包括水源供应系统、灌溉设备和排水系统等。
水源供应系统要确保灌溉水源充足,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灌溉设备要科学合理,能够准确控制灌溉水量,避免水分浪费和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排水系统要能有效排除农田积水,避免水分过多导致盐碱化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2.农田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需要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包括土地整理、平整和固结等工作。
土地整理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疏浚、填筑、分割等工作,以提供良好的农田土壤环境;土地平整要保证农田地面平整、坡度适宜,以利于耕作和灌溉;土地固结要采取措施加固农田土壤,避免因土壤松软而导致农田塌陷。
二、农业生产技术1.优质种子选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求选用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优质种子,如抗病虫害、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品种,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农田管理技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作物的种植管理,包括施肥、植保、灌溉等方面的技术。
施肥要根据土壤质量和农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植保要采取综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选用农药、适时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灌溉要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避免水分过量或不足。
三、土壤水源管理1.土壤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求进行土壤改良工作,包括有机质的补充和土壤结构调整等。
有机质的补充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土壤结构调整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减少盐碱化和土壤侵蚀。
2.水源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求保护农田水源的质量和数量。
质量方面,要避免农田水源受到污染,如农药、化肥等物质的污染;数量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农田水源,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
高标准农田工程标准
高标准农田工程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涉及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等六大方面内容,具体标准如下:
1. 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连片,为同时满足机械化耕种和节约集约利用耕地,耕地中间生产路宽度不超过3米,耕地之间的田间道的宽度应为3到6米。
2. 耕地的坡度应小于25度,农田的土地厚度要达到50厘米以上,水浇地
和旱地耕作层厚度在25厘米以上,水田耕作层在20厘米左右。
3. 在耕地周围要建设有必要的防护工程,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
4. 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要达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抗灾能力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等要求,实施永久保护。
5. 国家将依托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利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此外,我国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构建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截至目前,已发布国家标准50多项,行业标准100多项,地方标准900多项,初步形成了科学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有力地支撑了各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发布的相关文件。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农田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多少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多少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对农田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田生产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那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准是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土地质量、水利设施、田园基础设施、农田生产力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土地质量标准包括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土壤水分等指标。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包括有机质、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土壤肥力达到一定的标准,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的排列方式和孔隙度,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利于土壤通气、保水和根系伸展,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土壤水分是指土壤中的有效水分含量,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土壤水分充足,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
其次,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水利设施标准包括灌溉设施、排水设施等。
灌溉设施是指为农田提供水源的设施,包括渠道、水泵、喷灌设备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建设完善的灌溉设施,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
排水设施是指排除农田内过多水分的设施,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建设良好的排水设施,防止农田水浸影响作物生长。
再次,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园基础设施标准包括道路、田间水利设施、防护设施等。
道路是指连接农田的道路,便于农民进出农田,运输农产品,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建设便捷的道路,提高农田的交通便利性。
田间水利设施是指农田内的水利设施,包括小型水库、水塘、灌溉渠道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建设合理的田间水利设施,保证农田的水资源供应。
防护设施是指为农田提供防护的设施,包括风雨棚、遮阳网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建设有效的防护设施,保护作物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最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田生产力标准包括作物产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等。
作物产量是衡量农田生产力的重要指标,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指农田作业过程中机械化程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提高农田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田作业效率。
农业部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农业部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农业部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是农业部提出的,旨在提升农田建设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农田建设的最低标准,为农田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参考框架。
《农业部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规定了农田建设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
一是土地质量要求。
按照《农业部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农田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土地质量,这可以通过改良土壤和土地整治来实现。
二是水利设施要求。
农田建设需要建设良好的水利设施,包括排水渠、灌溉设施、堤防等,以保证农田的正常灌溉。
三是抗旱性要求。
农田建设需要具备良好的抗旱性能,可以考虑在农田中布置多层次的抗旱设施,如植物覆盖、增水改造等,以有效降低农田的旱情风险。
四是环境保护要求。
农田建设应遵循“绿色发展”原则,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如排污净化、水质净化、土壤修复等,有效减少农田的环境污染。
《农业部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提升了农田建设的质量,可以有效解决农田的灌溉、抗旱、环境保护等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未来,我们将积极推进农田建设,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为
农民和全社会创造更多福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标准农田建设参考标准
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水、电、路设施完善,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生态修复能力得到提升。
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主要涉及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
(一)田。
通过归并和平整土地、治理水土流失,实现连片田块规模适度,耕作层厚度增加,基础设施占地率降低,丘陵区梯田化率提高。
农田有效土层厚度达到1250px以上,耕作层厚度达到500px以上,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下降到8%以下,丘陵区梯田化率不低于90%,形成一批1万亩、3万亩和5万亩以上的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二)土。
通过土壤改良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农田耕作层厚度,促进良种良法的推广,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g/kg以上,各项养分含量指标应达到当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的“中”或“高”值水平,土壤 pH值保持在5.5~7.5,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指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影响作物生长的障碍因素应降到最低限度。
(三)水。
通过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广节水增效灌溉技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用水效率和农田防洪排涝标准,提升农业生产的水利化程度。
灌溉保证率达到50%以上,排涝标准达到5年~10年一遇,农田防洪标准达到10年~
20年一遇,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80%以上,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产出率明显提高。
(四)路。
通过田间道(机耕路)和生产路建设、桥涵配套,解决农田“路差、路网布局不合理”问题,合理增加路面宽度,提高道路的荷载标准和通达度,满足农业机械通行要求,促进农业机械化。
田间道路直接通达的田块数占田块总数的比例,平原区达到100%,丘陵区达到90%以上,满足农机作业、农业物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
(五)林。
通过农田林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等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建设,解决防护体系不完善、防护效能不高等问题,扩大农田防护面积,提高防御风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打造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生态屏障。
农田防护面积比例应不低于90%。
(六)电。
结合农村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通过完善农田电网、配备必要的输配电设施,满足现有机井、河道提水、农田排涝、喷微灌等设施应用的电力需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夯实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保障。
(七)技。
通过加快推广农业良种良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完善农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良种覆盖率、肥料利用率、农林有害生物统防统治覆盖率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农田监测网络,田间定位监测点覆盖率达到85%,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
率达到50%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
(八)管。
通过明确管护责任、完善管护机制、健全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资金,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使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长久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