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对称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数学天地》第五章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对称的概念、对称轴的定义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 培养学生用观察、操作、思考的方式探索对称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对称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以及如何找到对称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对称卡片、对称图片、剪刀、彩纸。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一把剪刀、一些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衣服、窗户、镜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物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对称。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讲解对称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称。
同时,教师展示一些不对称的图形,让学生区分它们。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如正方形、圆形、心形等,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解释为什么它们是对称的。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一个图形,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 动手操作(5分钟)学生用剪刀和彩纸,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并粘贴在纸上。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做出独特的对称图形。
6. 交流分享(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对称图形的创意。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对称概念:对称轴:判断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用彩笔画出来。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一些对称现象,如衣服、窗户、镜子等,并用彩笔画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对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大班数学教案:对称
大班数学教案:对称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称的概念和特征;2.能够识别对称图形;3.能够进行简单的对称绘画。
二、教学重点1.对称的概念和特征;2.对称图形的识别。
三、教学内容1.对称的概念介绍;2.对称图形的识别;3.对称图形的绘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图形卡片、对称绘画活动材料;2.学生准备:铅笔、彩色笔/蜡笔。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对称的图形卡片,问学生这幅图形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对称的概念和特征,引导学生发现对称图形的特点。
步骤二:讲解对称的概念(10分钟)1.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解释对称的概念:“对称是指一个形状、图形或物体,能按某种轴线翻转180度或360度后和原来的形状完全重叠。
”2.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几个简单的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对称轴线。
步骤三:对称图形的识别(15分钟)1.教师出示多个对称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对称轴线。
2.学生可以自由讨论,教师也可以逐个请学生说出对称的特点,并找出对称轴线。
步骤四:对称图形的绘画(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卡片,让学生选择一幅图形并认真观察。
2.学生用铅笔在一个空白纸上绘制选中图形的一半,并在对称轴线旁边标出。
3.学生再将绘制好的一半图形沿对称轴线翻转,使其与原图形完全重叠。
4.学生用彩色笔或蜡笔将图形绘制出来,强调对称的特点。
步骤五:小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对称的概念和特点,巩固学习成果。
2.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表达对此次课的收获和理解。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展教学内容,例如教授不同类型的对称图形(如点对称、轴对称、旋转对称等),或者引导学生探索对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对称的概念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识别简单的对称图形,并且通过对称绘画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对称的概念。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中,由于时间有限,只介绍了对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进行了简单的对称绘画活动。
大班数学《对称》幼师教案
大班数学《对称》幼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对称的概念,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对称的概念,能够发现并描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创作对称图形,提高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对称图形卡片、剪刀、胶水、纸张等。
2.环境布置:在教室里布置一些对称的物品,如剪纸、挂画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教师出示一些对称的物品,如剪纸、挂画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对称的物品?它们有什么特点?”(二)基本概念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对称的概念,如“对称就是两边一样,像镜子里的自己一样。
”2.教师举例说明对称现象,如剪纸、衣服、建筑等。
(三)动手操作1.教师发放对称图形卡片,让幼儿找出对称的图形,并尝试拼凑成完整的图形。
2.教师引导幼儿用剪刀和胶水制作对称图形,如剪纸、纸贴等。
(四)团队合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对称的花朵”、“对称的建筑”等。
2.各小组成员共同创作对称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五)分享与评价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教学活动设计富有创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对称的美。
3.教师在指导幼儿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和发现。
4.教学评价环节较为全面,既关注了幼儿的作品,也关注了他们的学习过程。
5.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幼儿数学》教材第四章“形状与空间”的第三节“对称”。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对称的概念,识别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对称美,以及运用对称原理创作简单图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识别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能够运用对称原理进行简单的创作。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空间形状的感知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审美观念,提高幼儿对对称美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对称的概念,能够运用对称原理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识别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感受对称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对称图形卡片、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对称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们看起来怎么样?”让幼儿初步感受对称的美。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如:窗户、门、蝴蝶等,引导幼儿发现对称的特点,讲解对称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对称图形卡片,让幼儿动手操作,将图形沿对称轴折叠,观察并讨论对称图形的特点。
4. 动手实践(15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剪刀和彩纸创作对称图形。
(2)幼儿动手操作,创作属于自己的对称图形。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伴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对称的定义2. 对称图形的例子3. 对称轴的表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画纸上创作一个对称图形,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答案:幼儿创作的作品。
2. 家长评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理解了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对称原理进行创作。
大班数学活动《对称》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对称》教案一、教学内容《对称》是大班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旨在引导幼儿探索和认识对称现象。
本活动依据教材第十章“有趣的图形”中的第三节“对称”进行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对称图形,了解对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运用对称知识进行美术创作。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常见的对称图形;2. 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3. 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创造对称图形。
难点:理解对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对称图形卡片、剪刀、彩纸、胶棒、镜子等;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面镜子,引导幼儿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和实物,引出对称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对称图形卡片,讲解对称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讨论,找出教室内的对称物品,并在纸上画出对称图形。
4. 操作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对称找朋友”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称知识。
5. 美术创作(10分钟)幼儿利用对称知识,进行剪纸、贴画等创作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对称的定义;2. 常见对称图形;3. 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家中的对称物品,并画出来。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利用对称知识,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对称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创作过程中的表现;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尝试用对称知识进行创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设计;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对称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对称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对称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对称1活动目标:1、通过玩玩、做做纸盒,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知觉。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准备:1、幼儿每人从家中带来纸盒。
2、制作纸盒的各种材料:废旧纸盒、挂历纸、水彩笔、剪刀、夹子、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一、让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纸盒,进一步感知立方体。
1、小朋友今天从家中带来了不同的纸盒,请你仔细看一看,你的纸盒是什么形状的?(是个长方体)2、长方体有几个面?(6个面)请你把这6个面找出来并标上数字。
3、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小结:长方体由6个面围合而成,有的长方体有的面是正方形,有的面是长方形,有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
二、拆一拆纸盒,初步感知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1、拆纸盒请小朋友把纸盒拆开来看一看,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让幼儿从容易粘合处开始拆)2、纸盒还原,复感知并讨论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改变关系。
谁会把手中的图形变回原来的样子?重复还原几次。
平面的纸为什么会变成纸盒?3、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没有标数字的面(粘合面)的作用。
观察拆开的平面图形:家找一找,刚才我们小朋友写的数字都在哪里?除了有数字的面外,你还发现了什么秘密吗?这些没有标数字的面刚才躲在哪里?它们有什么用?(重叠、粘贴、封口)三、讨论如何制作纸盒。
小朋友想自己来制作纸盒吗?那我们该怎么来做纸盒呢?家先讨论一下。
1、幼儿自由讨论制作的方法。
2、教师助幼儿总结制作的方法。
3、幼儿制作纸盒。
进一步感知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对称2目的:1、培养幼儿的倾听力2、学习动物的叫声准备:1、五种动物的图片、挂件。
2、录有动物叫声的磁带3、图谱一张。
过程:一、放动物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你们想去森林里玩吗?”那我们就坐着火车一起去吧。
幼儿坐到位置。
“森林晨的小动物听到小朋友来玩,非常高兴,听,它们来欢迎我们了。
”放录音一遍。
“你听见有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吗?”幼儿自由说。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对称的概念,了解对称轴和对称图形的概念。
2.通过观察和感受,发现对称图形的特征,提高对称图形的认识。
3.学会用手法、线条法和几何转化法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1.了解对称的概念,了解对称轴和对称图形的概念。
2.通过观察和感受,发现对称图形的特征,提高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难点:1.学会用手法、线条法和几何转化法对称图形。
2.通过实例演示,以增强学生对对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出示一些关于对称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通过自由发言,了解对称的概念,以及对称轴和对称图形的概念。
2.概念讲解(1)对称的概念教师向学生解释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从图片中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进一步掌握熟悉对称的基本概念。
(2)对称轴的概念教师向学生解释对称轴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手工活动和观察图片,了解对称轴的分类,掌握对称轴的基本概念。
3. 举例说明老师列举一些常见的对称图形,如:五边形、六边形、圆、三角形、菱形等等。
4.实践操作(1)手法对称教师向学生示范,将一个简单的图形折中对称,用手法完成对称图形。
然后,让学生自己用这种方法操作,完成不同图形的对称。
(2)线条对称教师向学生示范在纸上画一条对称轴,让学生按对称轴折叠纸进行对称,在对称轴上画出对称图形。
然后,让学生自己用这种方法操作,完成不同图形的对称。
(3)几何转换教师向学生示范用几何转换完成对称图形,让学生按照图片中的提示完成对称图形,让学生用这种方法操作,完成不同图形的对称。
5.反思通过板书和提问,让学生分析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鼓励学生在学习上持续提升自己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反思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称概念。
教学方法:1.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观察和感受,自己发现对称图形的特征,提高对称图形的认识。
2.通过示范和操作,让学生掌握用手法、线条法和几何转化法对称图形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称的概念,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物感受对称现象的存在。
2.能够通过参加游戏、完成任务等方式提升认知本领,提高对称判定的本领。
3.能够自主探究并通过对比、分类等方式感受对称性质,提升对称意识。
二、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教案、PPT、幼儿对称卡片、海报等。
2.同学准备:注意力、古怪心和积极参加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老师出示两幅画,其中一副是对称的画,另一幅则不对称,让孩子们察看,认得对称现象。
(2)老师介绍对称的概念及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2.呈现(10分钟)(1)老师让同学看一看一些简单的图形,通过察看,在黑板上标出旋转对称轴或中心对称线,如简单图形、五角星等。
(2)带领同学对比、分类这些图形,找出其中对称的图形。
3.游戏与操作(20分钟)(1)老师给每个孩子分发一张对称卡片,同学讨论本身手中的卡片,提出问题和对称轴的位置,同时与其他孩子交流,找出对方卡片中的对称轴。
(2)通过轮番举起大家手中的对称卡片,让孩子体会正确举起的方式,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
(3)让孩子们完成一份反恐特务任务的小游戏,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帮忙特务完成挽救人质的任务,要求孩子们通过察看特务,找出他们的对称物品。
4.练习(15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给出一组对称物品(如水晶球、书、球等),让同学在小组内讨论,找到对称轴。
(2)将小组的对称物品集合起来,让孩子们仍旧在小组之间交换,找寻他们彼此物品的对称轴。
5.总结(5分钟)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找出对称和不对称的物品,在听众面前呈现出来。
四、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觉孩子们的认知与思维本领是特别强的,他们可以很好的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能够通过游戏、任务等方式提高对称判定的本领。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些孩子的关注度不够高,需要加强他们的参加度。
此外,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加添一些涉及对称性质的拓展,让孩子们对对称有更深入的了解。
大班计算活动对称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计算活动对称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对称的基本概念及特点;2.通过与自己的身体、绘画等现象的分析、总结,初步感受对称的趣味和美;3.发挥小组合作意识,比较不同图形上下、左右对称性;4.能够感性理解对称,通过活动加深对对称性的感受。
2. 教学准备1.订制相应课件和PPT;2.准备碎纸条、对称绘画表格及画笔彩纸等教具。
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1.轻松的音乐配上相应图形的幻灯片环节;2.宝宝们与教师一起讨论、分析图形的一些特点,包括形状,颜色等。
3.2. 游戏环节1.给孩子们讲述对称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小游戏来巩固学习,如将身体上对称的部位比较和拍照留念,将左右对称性图形对折等;2.对孩子们的游戏表现做简单的评价,如高兴地问候孩子“好聪明”等鼓励性的语言。
3.3. 活动环节1.进行对称积木游戏,让孩子们将围堵积木搭起来,并试着找一种对称方法;2.进行对称绘画,先将一张画纸对折之后,不同的颜色和造型的涂抹拼凑出完美对称的图形。
3.4. 总结环节1.在与孩子们讲述对称特点之余,做一些关于发现和造型设计方面的游戏,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对称图形作品;2.展示孩子们的作品,鼓励他们试着描述作品的特点和发现对称性的趣味。
4.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交互式教学模式,包括了对称绘画、对称积木游戏等,通过这些教学模式完成对对称的感性理解和体验。
在教学的过程中,先是通过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对孩子们进行启发和引导,比如学习身体上的对称特点、颜色图案和不同的对称设计等,来加深对对称的理解。
通过游戏活动、观察实例、绘画等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增加了趣味性,使得孩子们更有积极性地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慢慢来”“重点突出”的原则,帮助孩子们掌握对称的概念、方法和技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的相关性和生动性。
需要同学们理性地对待每一位孩子的学习进度,制定针对性的辅导方案,多方法并重,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和优质,提升孩子们的学习质量和整体素质。
大班数学《对称》幼师教案(通用
大班数学《对称》幼师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对称》。
对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幼儿来说,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将引导幼儿认识对称,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尝试用各种方式创造对称图案。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认识对称,了解对称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对称,了解对称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让幼儿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尝试用各种方式创造对称图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对称图片、卡片、实物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图片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讲解对称概念(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幼儿了解对称的概念和特点,帮助幼儿建立对称的表象。
3. 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4. 创造对称图案(10分钟)教师提供各种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创造对称图案,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对称的概念、特点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创造对称图案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找出更多的对称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2.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创作一个对称图案,明天带到幼儿园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的参与度很高,他们能够积极地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对称图案。
通过这节课,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对称概念的理解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继续探索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创作更多对称图案。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陪伴幼儿一起探索和学习,提高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有趣的数学》第四章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对称的概念,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对称图形的特点与辨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对称图形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称图形的辨识与创造。
重点:对称概念的理解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对称图形卡片、剪刀、彩纸、胶棒。
学具:对称图形练习册、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张对称的蝴蝶图形,邀请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看起来很美?2. 教学对称概念(5分钟)教师讲解对称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对称就是图形沿某条线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对称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辨识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哪些不是。
同时,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鼻子、眼睛、耳朵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剪刀、彩纸、胶棒制作对称图形,如:蝴蝶、小鱼等。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对称的概念2. 对称图形的辨识3. 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对称物品,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镜子、剪刀、碗、桌子等。
2. 创作一幅对称图形画,如:蝴蝶、小鱼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对称的概念,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对称图形的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与指导。
同时,可拓展延伸对称知识,如: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对称概念的讲解;2. 例题讲解中对对称图形的辨识方法;3. 课后作业设计及反思拓展。
一、教学对称概念的讲解1. 语言表达: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幼儿能够理解对称的含义。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趣味数学》第四章第二节《对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对称现象,了解对称的特点;学会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对称物体;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周围环境中对称物体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对称,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难点:理解对称的概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对称图形卡片、剪刀、彩纸、镜子等。
学具:对称图形作业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组对称图形,让幼儿判断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对称图形的特点,如轴对称、中心对称等。
(3)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感受对称的神奇之处。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对称图形作业纸,让幼儿自己动手画出对称图形。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画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动手操作(5分钟)(1)教师发放彩纸、剪刀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对称图形。
(2)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对称的概念及特点2. 生活中的对称现象3. 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对称物体,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冰箱、电视、书桌、窗户等。
2. 作业要求: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幼儿了解对称的概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对称知识的应用,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拓展延伸其他数学知识,如平移、旋转等,为幼儿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程《对称》的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程《对称》的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有趣的数学》第四章第一节:《对称》。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了对称的定义、特征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幼儿了解对称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对称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发现对称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对称图片、剪刀、彩纸、胶棒等。
2. 学具:对称作业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美丽的蝴蝶图案,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翅膀,提出问题:“你们发现蝴蝶的翅膀有什么特点吗?”让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对称的定义和特征。
同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刀、衣服、窗户等,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对称。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对称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是对称的,并说明理由。
通过讲解,让幼儿掌握对称的判断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对称作业纸,让幼儿独立完成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对称现象,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六、板书设计1. 对称的定义2. 对称的特征3. 对称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作业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对称图案。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画出对称图案即可。
2. 作业题目:请幼儿找一找家里的对称物品,并拍照片。
答案:幼儿找到家里的对称物品,拍照片后,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对称》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对称》
教案:
主题:对称
年级:大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对称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够在图形中认识和找出对称轴。
3. 能够通过简单的剪纸活动体验对称。
教学准备:
1. 多种形状的图形卡片。
2. 剪纸和彩纸。
3. 教具:黑板、粉笔、实物图。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新知
1. 引入对称的概念: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特点。
2. 通过实物图示例让学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
步骤二:对称轴的探究
1. 准备多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让学生自由观察和摆放,寻找其中的对称轴。
2. 学生找到对称轴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询问其观察到的对称性特点,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
步骤三:剪纸活动
1.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剪纸和彩纸,并示范如何进行剪纸活动。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剪出不同形状的图案,然后将其对折,观察剪纸图案的对称性。
步骤四:总结归纳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对称的概念、对称轴的特点以及剪纸活动的体验。
2. 学生通过讨论和观察班级同学的剪纸作品,分享归纳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反思:
1. 教案内容设计较简单,适合大班幼儿对于对称的初步认识。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可以通过展示具有对称性的有趣图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剪纸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使学习更加有趣。
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考和互动,及时引导和纠正,使每位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完整大班数学活动《对称》教案
(完整大班数学活动《对称》教案一、教学内容《对称》是大班数学活动的内容,依据教材第十章“几何图形”中的第三节“图形的对称”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对称的定义、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对称图形的识别与创造、对称轴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常见的对称图形。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称轴的确定,对称图形的创造。
教学重点:对称概念的理解,对称图形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对称图形卡片、剪刀、彩纸、磁性教具。
2. 学具:彩笔、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窗花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对称的物品?它们有什么特点?”2. 教学新课(10分钟)讲解对称的定义,引导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
展示对称图形卡片,让幼儿识别并找出对称轴。
通过磁性教具演示对称轴的确定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步骤。
让幼儿尝试解决例题,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幼儿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对错误答案进行纠正。
5.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利用彩纸、剪刀、彩笔等学具,创作自己的对称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与建议。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对称的概念及对称图形的特点。
引导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对称》2. 主要内容:对称的定义对称图形的识别与创造对称轴的认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家中寻找一个对称物品,画下来并标出对称轴。
2. 答案:对称物品示例:剪刀、茶杯、书本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对称现象,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对称图形》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对称图形》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图形》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活动目标引导幼儿观察物体,找出对称图形,并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点难点1。
认识对称现象,绘画对称图形。
2。
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活动准备有趣的对称图案,人手一张长和宽为4厘米和3厘米的彩色纸、剪刀、水彩笔。
已拼插好一半对称图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三张对称图片:三角形,花朵,小鸟。
活动过程一、猜一猜分别出示三张对称图片的一半,让幼儿猜出后面是什么。
三张全出示后引导幼儿观察左右两过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张图片,让其寻找对称的另一半。
再在自己身上寻找对称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体做对称的'动作。
四、画一画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教学反思“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环节。
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
我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点,这就是重点。
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因为我对幼儿的猜测答案都没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们就特好奇,给下面的“寻找”增加了更大的兴趣。
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都积极主动的寻找着每张图片两边的相同点与不同,最终自然的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
然而就在让他们找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不一样”,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还真的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圆之类,没有一个幼儿会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们“看看小鸟吧朝哪边”,幼儿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
显然这是我的提问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
这环节让我满意的是话比较简洁不多,灵活的面对幼儿的“猜测”。
让我遗憾的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活动的时间。
大班数学教案《对称》
大班数学教案《对称》教学目标:1.了解对称的概念,能够辨别图形的对称性。
2.能够在平面上进行对称绘制。
3.能够应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图形的对称性的判断。
教学难点:1.对称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2.实际问题的对称解决。
教学准备:1.教材《大班数学》2.黑板、彩色粉笔3.图形卡片或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5分钟)1. 老师带入新课,引发学生对对称的兴趣。
2. 老师展示几个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发现有什么特点。
二、概念讲解 (1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解释对称的含义和特征。
2. 老师通过示意图、具体例子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称概念。
三、图形对称性判断 (1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图形卡片或投影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并判断是否对称。
2. 学生通过讨论或举手表态的方式回答问题,老师及时给予肯定或指导。
四、对称绘制方法 (15分钟)1. 老师解释对称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2. 老师以具体的图形为例,带领学生通过对称绘制方法进行练习。
3. 老师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培养对称绘制的技巧。
五、实际问题探究 (10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对称性解决问题。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老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六、巩固练习 (10分钟)1. 老师布置一些对称绘制的练习题,让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检查答案,给予必要的评价和指导。
七、课堂总结 (5分钟)1. 老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 老师提醒学生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拓展延伸:1. 给学生一些拼图或模型,让他们通过对称绘制的方法进行拼装。
2. 带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观察并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对称现象。
板书设计:对称性判断对称绘制方法请学生们用心观察、思考,猜猜下面这张图是不是对称的!。
《对称王国》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对称王国》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理解对称的概念,能够发现并描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对称的概念,发现并描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对称原理进行创作。
三、活动准备1.教具:对称图形卡片、对称图案、剪刀、胶水、画纸等。
2.学具:画笔、水粉、颜料等。
3.环境布置:对称王国的场景布置。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对称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见到的对称现象。
(二)基本概念讲解1.教师讲解对称的定义,让幼儿理解对称的概念。
2.示例讲解:出示对称图案,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对称轴。
(三)实践活动1.对称剪纸:教师示范如何剪出对称的图形,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2.对称绘画:教师出示对称图案,让幼儿尝试用画笔描绘出对称的图案。
3.对称拼贴:教师提供各种对称图形,引导幼儿用这些图形拼贴出对称的图案。
(四)创意展示1.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创意和努力。
2.邀请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拍照分享到班级群。
2.课堂延伸:在的课程中,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幼儿探索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对称的建筑、衣物等。
六、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对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发现并描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在实践环节,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作品富有创意。
3.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个别指导,提高活动效果。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对称元素,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对称的概念。
七、活动评价1.教师评价: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高,学习效果良好。
2.幼儿评价: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大班数学对称教案7篇
大班数学对称教案7篇大班数学对称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2.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3.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正方形、梯形、月牙形)、半个图形的操作纸、剪??2.教师操作材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3.课件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善良的公主,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位可恶的巫师,她把公主关了起来,并设下了五道难关。
人们都想去救公主,但都没能闯过这些难关。
小朋友,你们愿意闯难关来救出公主吗?二、在探索、感知、判断中理解对称的含义。
第一关:找对称的红心第二关:折一折第三关:找对称第四、五关:画对称图形三、制作对称图形1.要求:这些礼物都只有另一半,谁能把它们变完整呢?2.幼儿操作四、延伸1.你们知道这个王国叫什么名字吗?(对称王国)2.对称王国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对称图形,我们下次再一起到对称王国里玩一玩,好不好?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整个活动清晰流畅,能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寓教于游戏中。
活动中,我给予了孩子自己探索和实践的空间,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地位。
当然在一些小细节的处理上还需改进:1.在幼儿用笔操作时,应当让幼儿搬椅子上位,坐在小椅子上,这样有助于孩子的操作。
2.第一关当中三个图形应当有标记,这样有利于孩子准确的找到。
3.操作时,第五关画的图形有点复杂,可以适当的改简单一点。
3.大班数学对称王国教案反思设计背景: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对对称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孩子们却没有接触过,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对称,通过动手、动脑,判断是否对称,感受对称的美,设计了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1.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地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2.能正确地摆、画出与图形对称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1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1.图片:蝴蝶24,剪刀。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1.出示图片: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你觉得这些图片好看吗?你发现这些图片奇妙的地方了吗?(幼儿互相议论。
)2.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状、大小、颜色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演示图形对折。
(1)教师:那么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2)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4.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感受对称美(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
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平衡感、整齐、美观)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作品(眼镜)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2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称大班数学教案活动目标1、学习“对称”这一数学知识点,大志了解“对称”这一含义。
2、操作体验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裁剪简单的对称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难点侠义理解“对称”的含义,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其知识点,把学以至用放在幼儿的教学课堂。
活动重点广义理解“对称”,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其学习的乐趣。
活动流程一、“玩”对称,体验特征1、没人一张白纸,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处开始撕,撕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2、展示部分幼儿的作品,看一看这些图形,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小结出这些图形的特点:对折左右两边都相同,把它叠在一起,会重合)教师提出概念:像这种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它对称图形、二、“剪”对称,操作体验1、说一说定义:什么叫对称?(、来源教案网)(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2、看一看A、出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幼儿想象结合另一半,会是什么图形B、教师用对称的方法对两幅图进行裁剪(示范)3、剪一剪C、幼儿自己动手裁剪老师已经勾画出来的对称图形D、幼儿自己想象裁剪对称图形三、“找”对称,提高认识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对称的1、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地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2、能正确地摆、画出与图形对称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3、能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图形,感受对称美。
白板课件、操作纸、剪刀、小篓子若干。
一、故事“女巫与公主”。
师: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漂亮的公主,可是有一天来了一位可恶的巫师,她对公主施了魔法,把公主关了起来。
你愿意帮忙把公主就出来吗?(愿意)我们要闯很多关,才能就出公主哦!你们有信心吗?(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故事情节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对帮助公主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二、游戏“闯关救公主”。
(一)第一关:寻找复原师:请小朋友找出爱心的另外一半,把爱心复原。
(出示三种不同的形状,让幼儿辨别)师小结:像这种左右大小一样、形状一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叠的图形,叫对称图形。
(这一环节,孩子们首次接触到电子白板,都争先恐后地想到前面操作一下,同时,孩子们初步理解了对称图形的含义。
)(二)第二关:对折辨认1、出示月牙形、梯形、正方形,请幼儿折一折,找出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
2、集体交流:(1)请幼儿上前示范折一折,并说出图形是对称的。
(2)教师小结:像这种上下大小一样、形状一样,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叠的就是对称图形。
(此环节让幼儿通过动手做一做,在自己的探索操作中找出对称和不对称图形,并再次理解对称图形的含义,老师也再次地进行小结含义。
)(三)第三关:观察分类师:请你把对称的送到笑脸框里,不对称的送到哭脸框里。
(此环节让幼儿在电子白板上把对称和不对称的图形分别拉到相应的框里,并通过对称轴进行检验,图形是否对称,孩子们争着上前试一试,分错了,其他幼儿积极愿意帮助他,并能够说出这样分的理由。
)(四)第四关:旋转操作师:两个梯形,请你转一转、摆一摆,把右边的梯形跟左边的相对称。
师巩固总结: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能够重叠在一起的就是对称图形。
(此环节是最后一关,幼儿非常兴奋,公主就快要被救出来了。
但是这关也是最难的一关,不仅要观察梯形的特征,还有观察梯形在对称轴的什么位置,一开始请了两名幼儿都没有摆对,在老师的再三提醒下,通过一次次的观察,终于摆到了正确的位置。
)三、感恩“公主送礼物”。
集体讨论并操作:如何折、剪出对称的图形。
师:公主就出来了,为了感谢我们,公主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这些礼物都是对称的,它的另一半藏起来了,应该怎样折出和剪出完整的礼物?(此环节利用公主送礼物,让幼儿通过折和剪,感受对称的含义,体验对称的美。
)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1.图片:蝴蝶24,剪刀。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1.出示图片: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你觉得这些图片好看吗?你发现这些图片奇妙的地方了吗?(幼儿互相议论。
)2.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状、大小、颜色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演示图形对折。
(1)教师:那么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2)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4.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感受对称美(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
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平衡感、整齐、美观)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作品(眼镜)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活动目标:1.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地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2.能正确地摆、画出与图形对称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3.能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图形,感受对称美。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白板课件、操作纸、剪刀、小篓子若干。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拯救女王通过创设闯关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
1、通过第一、二、三关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重点)第一关:找一找教师通过出示一半的爱心,激发幼儿寻找它的另一半把爱心复原。
教师总结:像这种左右两边大小、形状一样的,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它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第二关:折一折通过动手折图形判断图形是否对称,鼓励幼儿探索发现同为对称囹形,对称轴的数量不同。
教师总结:原来在对称图形中,有的像半圆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像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第三关:分一分请幼儿把它们分一分,把对称的放在笑脸框里,不对称的放在哭脸框里。
2、通过第四、五关知道相对称的两个正方形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难点)第四关:摆一摆请幼儿把『F方形摆一摆,让它们和左边的图案相对称。
第五关:拼一拼请幼儿6人一组合作拼一拼,在左边拼出一个小士兵和右边的小士兵相对称。
三、女王送礼物出示女王图片,介绍女王的王国叫“对称王国”。
出示礼物图片,引导幼儿把礼物完整的变出来。
活动延伸:剪一剪请幼儿带坐礼物回教室动手剪一剪。
活动反思:大班幼儿的探索欲望越来越强,此活动中设计了闯关形式,极大地吸引了幼儿。
通过活动,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收获颇多:1.环节清晰明了。
活动的整个环节很清晰,通过拯救女王而闯关明确了任务,设计了“找对称爱心——折对称图形——分一分对称物品——摆出左右对称的图形”4个难关,每一个关口都有关于对称的学习与练习;在教学的具体环节上,让小朋友们动手参与也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折纸游戏有效地增加了每一个小朋友参与和成功的体验。
2.电子白板与PPT相结合。
白板的种种功能为小朋友理解对称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它完全取代了黑板,打破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只能坐在电脑前使用鼠标的限制,给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使教学更加生动,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并且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学习兴趣。
小百科:对称,就是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
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2.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3.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正方形、梯形、月牙形)、半个图形的操作纸、剪刀2.教师操作材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3.课件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善良的公主,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位可恶的巫师,她把公主关了起来,并设下了五道难关。
人们都想去救公主,但都没能闯过这些难关。
小朋友,你们愿意闯难关来救出公主吗?二、在探索、感知、判断中理解对称的含义。
第一关:找对称的红心第二关:折一折第三关:找对称第四、五关:画对称图形三、制作对称图形1.要求:这些礼物都只有另一半,谁能把它们变完整呢?2.幼儿操作四、延伸1.你们知道这个王国叫什么名字吗?(对称王国 )2.对称王国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对称图形,我们下次再一起到对称王国里玩一玩,好不好?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整个活动清晰流畅,能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寓教于游戏中。
活动中,我给予了孩子自己探索和实践的空间,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地位。
当然在一些小细节的处理上还需改进:1.在幼儿用笔操作时,应当让幼儿搬椅子上位,坐在小椅子上,这样有助于孩子的操作。
2.第一关当中三个图形应当有标记,这样有利于孩子准确的找到。
3.操作时,第五关画的`图形有点复杂,可以适当的改简单一点。
活动目标:1、观察发现形状及颜色的对称关系。
2、理解对称的含义并且会进行找对称的操作。
3、正确判断对称图形,完成练习。
活动准备:1.具有对称特点的物品2.做题的对称卡挂图及各类各色图形3.各种图形用一纸袋子装好,幼儿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感知对称1.故事引入: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这时,飘来一片乌云,蝴蝶都拍拍翅膀准备回家。
忽然,蝴蝶叫了起来:"我丢了一只翅膀,飞不起来了!"(把纸制的蝴蝶的半只翅膀布置在背景图上)雨越下越大,谁愿意帮助他找到另一只翅膀呢?2.请个别幼儿为背景图上的蝴蝶的翅膀配对。
3.展示配好对的翅膀,并说明配对的理由(从颜色、形状、大小一样)。
(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小结出这些图形的特点:对折左右两边都相同,把它叠在一起,会重合)教师小结:像这种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如蝴蝶,都有一条中心线,它们左右两边的大小、颜色、形状完全相同,我们把它们叫做"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