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b85ba2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c.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1.图形公式1.1 正方形周长C = 4a面积S = a×a1.2 正方体表面积S表 = 6a×a体积V = a×a×a = a³1.3 长方形周长C = 2(a+b)面积S = ab1.4 长方体表面积S表 = 2ab + 2ah + 2bh体积V = abh1.5 三角形面积S = ah÷2三角形高h = S×2÷a三角形底a = S×2÷h1.6 平行四边形面积S = ah1.7 梯形面积S = (a+b)×h÷22.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 = 1000米1米 = 10分米1分米 = 10厘米1米 = 100厘米1厘米 = 10毫米3.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 = 100公顷1公顷 = 平方米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 = 100平方毫米4.计算题公式4.1 每份数×份数 = 总数总数÷每份数 = 份数4.2 2倍数×倍数 = 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 = 倍数几倍数÷倍数 = 1倍数4.3 速度×时间 = 路程路程÷速度 = 时间路程÷时间 = 速度4.4 单价×数量 = 总价总价÷单价 = 数量总价÷数量 = 单价4.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 工作效率4.6 加数+加数 = 和和-一个加数 = 另一个加数4.7 被减数-减数 = 差被减数-差 = 减数差+减数 = 被减数4.8 因数×因数 = 积积÷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4.9 被除数÷除数 = 商被除数÷商 = 除数商×除数 = 被除数4.10 总数÷总份数 = 平均数4.11 和差问题:和+差)÷2 = 大数和-差)÷2 = 小数4.12 和倍问题:和÷(倍数-1) = 小数小数×倍数 = 大数(或和-小数=大数)4.13 差倍问题:差÷(倍数-1) = 小数小数×倍数 = 大数(或小数+差=大数)4.14 植树问题A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应用题常用公式一览表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应用题常用公式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f50867e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6e.png)
19、平行四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0、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底×高÷2
7、植树问题:
总距离÷每段距离+1=应栽株数
每段距离×(应栽株数-1)=总距离
总距离÷(应栽株数-1)=每段距离
周长÷每段距离=应栽株数 应栽株数×每段距离=周长
周长÷应栽株数=每段距离
8、鸡兔问题:
(总头数×4-总脚数)÷(4-2)=鸡的只数
(总脚数-总头数×2)÷(4-2)=兔的只数
9、连续数问题:
1、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大数÷小数=倍数
小数×倍数=大数 大数+小数=和
2、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大数÷小数=倍数
大数-小数=差 小数×倍数=大数
3、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大数+小数=和 大数-小数=差
4、盈亏问题
一盈一亏型:(盈+亏)÷分差=人数
两盈型:(大盈-小盈)÷分差=人数
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距离÷追及时间
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13、相遇问题:
距离=相遇时间×速度和
速度和=距离÷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
14、往返行程问题:全程个数=2n-1(n是相遇次数)
15、工程问题:
工程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做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最小数={和-[1+2+3+……+(项数-1)]} ÷项数
最大数={和+[1+2+3+……+(项数-1)]} ÷项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
![五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9b9c9849a98271fe910ef9bd.png)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2×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如:1.2×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公式: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a×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d40bd786137ee06eef91808.png)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计算公式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五年级上册图形计算公式 正方形的面积=S=正方形的周长=c =长方形的面积=S= 长方形的周长=c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 底=a = 高=h =三角形形的面积=S= 底=a =高=h =梯形形的面积=S=(上底+下底)=(a+b )=上底=a =下底=b =高=h =5、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拼成平形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形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梯形等于(上底+下底)×高÷2.如果用S 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 、b 和h 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b)h÷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 梯=(a+b )h÷2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h 梯=S×2÷(a+b )上底+下底=面积×2÷高?a+b=S×2÷h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a 梯=S×2÷h-b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b 梯=S×2÷h-a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aa aba hah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l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4.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5.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O分1分=60秒1时=3600秒6.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7.角和三角形(1)角的大小分类,从小到大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2)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直角是90度,钝角是大于90度而小于平角的角,平角是180度的角,周角是360度的角。
五年级上册数学所有公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4efedc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4.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所有公式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a×h(a:底边,h:高)2、矩形的面积公式:S=a×b(a:长,b:宽)3、圆的面积公式:S=π r²(r:半径)4、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²(a:边长)5、梯形的面积公式:S=1/2×a×h(a:上底,h:高)二、数学公式:1、四则运算的公式:(1)a+b=b+a;(2)a×b=b×a;(3)(a+b)+c=a+(b+c);(4)(a×b)×c=a×(b×c)2、位数和基数:(1)10^n×a(n:位数,a:基数)(2)a/10^n(n:位数,a:基数)3、乘法公式:(1)a×b=ab;(2)a×(b+c)=a×b+a×c;(3)a×(b-c)=a×b-a×c;(4)a×0=0;(5)a×1=a4、除法公式:(1)a÷b=a/b;(2)(a÷b)÷c=a/(b×c);(3)a÷1=a;(4)a÷0=错误5、立方数公式:(1)a³=a×a×a;(2)(a+b)³=a³+3a²b+3ab²+b³以上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所有公式。
这些公式对学生研究数学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研究数学时,学生可以根据这些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另外,在研究数学时,除了要熟记这些公式,还要注意联系实际,多加练,并做好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和单位换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和单位换算](https://img.taocdn.com/s3/m/6b432d70be23482fb4da4cc3.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和单位换算一、图形的相关计算公式长方形相关公式: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长,b表示宽求面积S=ab求长a=S÷b 求宽b=S÷a求周长C= 2 (a+b) 根据周长求长a=C÷2—b 根据周长求宽b= C÷2—a(方法二)C=2a+2b a=(C—2b)÷2 b=(C—2a)÷2正方形相关公式: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求面积S=S=a×a求周长C=4a 根据周长求边长a=C÷4平行四边形相关公式: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求面积S=ah求底a=S÷h 求高h=S÷a三角形相关公式: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求面积S=ah÷2 求底a=2S÷h 求高h=2s÷a梯形相关公式:S表示面积,a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h表示高求面积S=(a+b)h÷2 求高h=2S÷(a+b)求上底a=2S÷h-b求下底b=2S÷h-a 求上底加下底的和(a+b)=2S÷h二、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规律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时间单位: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1小时=3600秒大单位(变)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变)大单位除以进率例1:0.3米=(30 )厘米例2: 150平方米=(0.015 )公顷变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用例3: 24分钟=( 0.4 )小时例4 1千米36米=( 1.036 )千米由小单位分钟变大单位小时同单位部分不变,36米变千米是小单位变用24÷60=0.4 大单位用36÷1000=0.036。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4c77001f01dc281e53af06a.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x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3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表=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1)面积=底×高÷2 s=ah÷2(2)三角形高=面积×2÷底h=s×2÷a(3)三角形底=面积×2÷高a=s×2÷h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二、计算题公式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10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1 和差问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12 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13 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14 植树问题:A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仅一端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B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15 盈亏问题:(1)(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2)(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3)(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16 相遇问题:(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2)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3)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7 追及问题:(1)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2)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3)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18 流水问题:(1)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2)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3)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4)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19 浓度问题:(1)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2)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3)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4)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20 利润与折扣问题:(1)利润=售出价-成本(2)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3)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4)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5)利息=本金×利率×时间(6)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三、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四、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五、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六、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七、时间单位换算1年=12月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汇总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a5bdf12482fb4daa58d4b37.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汇总第一章小数乘法1;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例如; 2.4x0.5<2.4 0.97x8.2<8.2 0.97x0.84<0.972.4x1.02>2.4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例如: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积扩大到原来的m x n倍.例如:4;小数乘法计算规则:一算: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二看: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三点: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就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去掉.第二章:对称、平移、与旋转1;轴对称图形: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2;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一、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二、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三、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四、参照所给图形顺次连接各点.3;平移:物体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的运动叫做平移.平移的特点:物体或图形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4;画平移图形的方法:一,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或关键线段作参照点或参照线段.二,按知道方向和格数把参照点或参照线段平移到新位置;描出各点或画出线段.三,把各点按照原图顺序连接起来.5;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运动叫做旋转.旋转有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角度.旋转的特点:图形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方向和位置变了.6;旋转画图的方法:一,确定好旋转中心;也就是围着哪个点旋转;二,确定好旋转角度;一般是90度;三,确定旋转方向;四,依次画好旋转后的基本图形(注意检查图形各部分的位置关系不变).第三章:小数除法:1;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2;小数除法计算方法:一,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时可在余数后补0继续除.二,一个数除以小数:先将除数转化成整数;看原来的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位置对齐.3;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循环节.例如:4;有限小数:小数点后数字的位数有限.5;无限小数:小数点后数字的位数是无限的.6;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在一个算式里;要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来做;如果有中括号和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小括号里也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第四章:简易方程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3;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4;解方程的依据:等式的性质.5;等式的性质:一,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二,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6;当两个方程的解相同时;先求出简单方程的解;再代入第二个方程中;及需求第二个方程中的未知数.第五章: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2, 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 2三角形的高=面积x 2 ÷底三角形的底=面积x 2 ÷高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4;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高=面积×2 ÷(上底+下底)梯形的上底=面积×2 ÷高–下底梯形的下底=面积×2 ÷高–上底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第六章因数、倍数1,偶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例如: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2,奇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例如: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 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5的倍数特征:0、5.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4,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5,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就是分解质因数.例如:30=2 x3 x56,常见的质数:2、3、5、7、11、13、17、19、常见的合数:除2外的所有偶数;及9、15、21、25、27、33、35、39、45、49、51、55、57等有三个(以上)因数的奇数.7、自然数中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质数是2,1既不是奇数也不是合数.2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19;5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47;10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97.第七章统计与分析: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晰的反应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应数值的多少;还可以反应数量所时间的变化情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汇总,暑假提前背熟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汇总,暑假提前背熟](https://img.taocdn.com/s3/m/7e4fe5ad852458fb760b567b.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汇总,暑假提前背熟!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2×5 表示5 个 1.2 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如:1.2×0.5 表示求 1.2 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 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公式: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a×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2.4 与其中一个因数是 1.6,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 0 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 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 补足。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 除外)除以 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 除外)除以大于 1 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 除外)除以小于 1 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五年级上册数学书定理定义及公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书定理定义及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26e72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5.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书定理定义及公式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五年级上册数学书定理定义及公式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度。
小学生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大全: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公式:l=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公式:s=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书定理定义及公式2图形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6.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度7.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8.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9.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10.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11.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1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13.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14.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15.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
![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d02f7a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1.png)
五年级数学上册涉及到以下几个重要的公式: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乘法分配律:a × c + b × c = (a + b) × c。
除法性质:a ÷ b ÷ c = a ÷ (b × c)。
减法性质:a - b - c = a - (b + c)。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周长公式:对于长方形,周长P = 2 × (长+ 宽),对于正方形,周长P = 4 × 边长。
面积公式:对于长方形,面积S = 长× 宽,对于正方形,面积S = 边长× 边长。
表面积公式:对于长方体,表面积S = 2 × (长×宽+ 长×高+ 宽×高),对于正方体,表面积S = 6 × 边长^2。
体积公式:对于长方体,体积V = 长× 宽× 高,对于正方体,体积V = 边长^3。
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S=ch=2πrh。
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S=ch+2πr^2=2πrh+2πr^2。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sh=πr²h。
圆锥的体积公式:V=1/3sh=1/3πr²h。
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教科书或咨询数学老师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背概念、公式
![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背概念、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bcac8d7a98271fe900ef985.png)
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概念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2×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如:1.2×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如:3.2×1=3.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如:3.2×1.1=3.5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如:3.2×0.9=2.88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公式:乘法交换律:a×b = b×a乘法结合律:a×b×c = a×(b×c)a×(b×c)= a×b×c乘法分配律:a×b + a×c = a×(b +c)a×(b +c) = a×b + a×ca×b-a×c = a×(b-c)a×(b-c) = a×b-a×c第二单元:位置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
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7fb6843cc7931b765ce15d1.png)
一、图形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 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3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表=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1)面积=底×高÷2 s=ah÷2(2)三角形高=面积×2÷底h=s×2÷a(3)三角形底=面积×2÷高a=s×2÷h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二、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三、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四、计算题公式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与与-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10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1 与差问题:(与+差)÷2=大数(与-差)÷2=小数12 与倍问题:与÷(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与-小数=大数)13 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14 植树问题:A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仅一端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B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15 盈亏问题:(1)(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2)(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3)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16 相遇问题:(1)相遇路程=速度与×相遇时间(2)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与(3)速度与=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7 追及问题:(1)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2)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3)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18 流水问题:(1)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2)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3)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4)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19 浓度问题:(1)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2)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3)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4)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20 利润与折扣问题:(1)利润=售出价-成本(2)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3)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4)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5)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6)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五、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六、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七、时间单位换算1年=12月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e004e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c.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1.加法公式•任何数加0等于它本身:a + 0 = a•交换律:a + b = b + a•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2.减法公式•任何数减0等于它本身:a - 0 = a•减法的特殊性:a - a = 0•减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3.乘法公式•任何数乘以1等于它本身:a × 1 = a•任何数乘以0等于0:a × 0 = 0•乘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4.除法公式•任何数除以1等于它本身:a ÷ 1 = a•任何数除以0没有意义•除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5.平方公式•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该数乘以自己:a² = a × a6.平均数公式•n个数的平均值等于这些数的和除以n:平均数 = (数1 + 数2 + . + 数n) ÷ n7.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面积 = 边长× 边长•矩形的面积等于长度乘以宽度:面积 = 长度× 宽度•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除以2:面积 = 底边× 高÷ 28.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四条边的和:周长 = 边长 + 边长 + 边长 + 边长•矩形的周长等于两条长度边和两条宽度边的和:周长 = 长度 + 长度 + 宽度 + 宽度•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条边的和:周长 = 边1 + 边2 + 边39.时钟公式•一小时有60分钟:1小时 = 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1分钟 = 60秒10.长度单位换算•1米 = 100厘米•1千米 = 1000米•1千米 = 100000厘米•1千米 = 1000000毫米。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公式及基本概念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公式及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5df229c0029bd64783e2c4e.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公式及基本概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所学内容是«简易方程»,这单元学习了很多的数学公式,同学们不仅要识记还需要理解。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公式,供大家复习时使用!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公式及基本概念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cbc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c=(a+b)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s=ab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c=4a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s=3、读作:x的平方,表示:两个x相乘。
2x表示:两个x相加,或者是2乘x。
4、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单产量=(总产量)(数量)数量=(总产量)(单价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一倍量倍数=几倍量几倍量倍数=一倍量几倍量一倍量=倍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因数=积另一个因数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
希望为大家准备的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公式,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cd02f5f3c1ec5da50e270e6.png)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2×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如:1.2×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3、减法性质:a-b-c=a-(b+c)
a-(b+c) = a-b-c = a- c –b
a-(b-c) = a-b+c= a+c -b
4、2b表示(2个b相加),b2表示(2个b相乘)
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6、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7、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方程
左右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8、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9、关建字句:
比……多或少比……几倍(多或少)
相等、还剩、找回、一共(共)
10、长方形周长=(长+宽)×2 C=2(a+b)
长=长方形周长÷2-宽宽=长方形周长÷2-长
11、长方形面积=长×宽S=ab
长=长方形面积÷宽宽=长方形面积÷长
12、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边长=正方形周长÷4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2
1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1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底=三角形的面积×2÷高高=三角形的面积×2÷底1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2÷(上底+下底)
上底=梯形的面积×2÷高-下底
下底=梯形的面积×2÷高-上底
16、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三角形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