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某地区电网规划及电气设计

某地区电网规划及电气设计

某地区电网规划及电气设计1. 引言某地区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电力需求量巨大。

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并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某地区电网规划和电气设计方案。

2. 电网规划电网规划是为了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在某地区的电网规划中,应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2.1. 用电负荷预测通过分析过去的用电数据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预测未来的用电负荷。

基于这些预测数据,可以制定合理的电力供应计划。

2.2. 储能系统为了应对电力需求的峰值和平谷差价,某地区的电网规划方案中应考虑引入储能系统。

储能系统可以存储低谷时段的电力,并在高峰时段释放。

这有助于平衡电力供需之间的差异。

2.3. 分布式电力系统某地区的电网规划中应考虑引入分布式电力系统。

分布式发电能够降低能源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并提高电网的鲁棒性。

2.4. 安全性和可靠性电网规划方案应确保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应设想紧急情况下的备用供电方案,并进行灾难恢复的预案。

3. 电气设计在电气设计阶段,我们将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3.1. 增容和改造考虑到电网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我们将对现有的电力设施进行增容和改造。

这将包括增加变电站的容量,并提高输电线路的负载能力。

3.2. 智能电网技术引入智能电网技术是电气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优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电网的可靠性。

3.3. 低压保护和自动化在电气设计中,我们将考虑低压保护和自动化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检测和防止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同时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4. 电力质量管理电力质量管理是电气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控制电压、频率和波形,可以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

4. 结论某地区电网规划和电气设计方案考虑了用电负荷预测、储能系统、分布式电力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增容和改造、智能电网技术、低压保护和自动化以及电力质量管理等关键因素。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主网规划设计和配网规划设计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主网规划设计和配网规划设计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主网规划设计和配网规划设计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里面内容非常多,设计电力系统的方方面面,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仅谈一次部分。

一、主网规划设计1)网架和方案
网架和方案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核心。

电网经过简化分析可分为9种网架结构。

容量有余额的系统与互联系统中更大容量的部分相联接
对于此种电网结构,应避免功角稳定事故的发生。

其引起的原因是,重负荷联络线故障跳开,引起其它联络线过载,送端功率输出受阻,导致送端系统频率升高,而受端如果调节容量足够大,则频率降低可能相对不大,但会造成联络线两端发电机群的功角和功率的振荡,严重时会引起稳定破坏。

为了防止稳定事故的发生,在受端应采取切负荷的措施,在送端采取切机或减少发电功率,或采取联络线解列的策略,将部分电源解列到受端,或将部分受端负荷解列到送端,以平息振荡。

互联系统中具有功率缺额的部分从大容量部分获得功率
此种结构,应避免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的事故发生。

引起的原因是:有功功率缺额的部分中,引起频率急剧降低使受端系统与送端系统功角稳定失步。

也可能会在受端系统由于无功功率的严重缺额造成受端电网电压崩溃。

此时,应迅速切断联络线,并在受端电网中切除不重要的负荷。

因此,须加装低频减负荷、低压减负荷装置,在条件许可时,加装发电机组自起动装置。

两个功率相当的系统经较强联络线相连接
此种结构具有稳定运行水平高,网架结构坚强的特点,不容易发生稳定破坏事故。

但在严重的联锁故障中,可能会发生联络线过载或功角失步。

此种情况应采取发电机减出力和切。

电气化工程设计中的电网规划与设计

电气化工程设计中的电网规划与设计

电气化工程设计中的电网规划与设计电气化工程设计是现代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电力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其中电网规划与设计是其中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气化工程设计中电网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电网规划是电气化工程设计中的核心环节。

它主要涉及诸如主干线路、变电站、配电网等各种电力设施的规划与布局。

电网规划的目标是确保稳定可靠的供电,同时满足不同地区和用户的用电需求。

在进行电网规划时,需要考虑到供电范围、负载需求、用电特点以及可扩展性等因素。

首先,电网规划需要充分考虑供电范围。

供电范围是指电力系统所涵盖的地理区域范围,包括城市、乡村、农田等不同用电区域。

不同区域的用电需求和负载特点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划分供电区域,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电网规划还要考虑负载需求。

负载需求是指供电系统所需承载的用电负荷。

电气化工程设计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用户的用电需求,合理安排供电设备的容量和分布。

同时,还需要对负载特点进行分析,例如峰值负荷、平均负荷等,以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和供电的可靠性。

另外,电网规划还需要考虑用电特点。

不同用电特点的地区和用户对电力供应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工业用电需要稳定可靠的电源,而居民用电则更加关注电价和用电安全。

因此,在电网规划中,需要合理考虑不同用电特点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供电策略和措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此外,电网设计也是电气化工程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电网设计主要涉及到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络等电力设施的设计与布置。

电网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首先,电网设计需要合理选择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时需考虑到线路的容量、电压等参数,以及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线路的走向,避免与建筑物、树木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物体相接触。

其次,变电站的设计也是电网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电网规划设计

电网规划设计

电⽹规划设计主电⽹规划设计摘要电⽹规划⼜称输电系统规划,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基础。

电⽹规划确定在何时、何地投建何种类型的输电线路及其回路数,以达到规划周期内所需要的输电能⼒,在满⾜各项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使输电系统的费⽤最⼩。

⼀个优秀的电⽹规划必须以坚实的前提⼯作为基础,包括收集整理系统的电⼒符合质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电源点和输电线路⽅⾯的原始质料等。

本⽂主要介绍了电⽹规划的内容、应具备的条件,电压等级选择及选择的原则;电⽹规划中的⽅案形成、⽅案校验及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截⾯及输电能⼒。

关键词:电⽹规划内容条件⽅案引⾔城市是电⼒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城市电⽹运作是否良好取决于城市电⽹的规划与建设是否科学,是否经济合理,对于固定资产额巨⼤的供电企业⽽⾔,城⽹规划⼯作在供电企业的⽣存与发展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

以前,供电企业既是政府的电⼒管理部门,⼜是电⼒供应商。

供电企业城⽹规划的⽬标主要是提⾼城市电⽹的供电能⼒、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来满⾜社会对电⼒的需求,各级政府在政策、投资与管理上予以必要的⽀持,主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

⽽⽬前,城⽹规划时还要考虑企业资产的保值。

量⼊为出,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个基本要点。

作为⼀个供电企业要从⾃⼰的产品——电,尤其是电价⼊⼿做好⾃⼰的财务分析⼯作。

在同样供电能⼒、不同电价条件下,必有不同的供电产值与效益。

不仅要围绕电价进⾏⾃⼰的财务分析,⽽且还要对电价的变化进⾏预测,进⽽精打细算⾃⼰的收⼊与⽀出,为电⽹建设定下⽬标,为设备的选型定下标准,为城⽹的规划⼯作定下基调。

在⼀个供电企业正常经营的条件下,由⽬前的电价⽔平引起的企业收益状况将是影响城⽹规划⼯作总体思路的⼀个重要⽅⾯;同时电价的变化趋势也会对城⽹规划思路产⽣影响。

按照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任何市场都是可细分的。

供电企业须对⽤户在⽬前的电价下,对供电能⼒、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满意度进⾏分析,以此电价⽔平确定⼀个供电标准,了解⽤户⾼于或低于这个标准的各类需求,为今后供电市场的细分提供参考。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教师批阅的条件来看,变电所1、2、3的I 、II 类负荷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大,因此,为了满足这些负荷的供电可靠性的要求,1、2、3都需采用两端电源供电的方式。

2.3.2初步方案的拟定方案1 方案2方案3 方案4方案5 方案6教师批阅方案7 方案82.3.3初步方案比较结果:根据任务书的原始资料,考虑供电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电力调度的灵活性,初步确定几个备选方案,以下对几个备选方案进行比较:2.3.4初步方案的潮流计算:为了先粗略选出这些初步方案中相对较为可行的,排除一些不切实际的,先对其进行粗略的计算,即并未确定导线截面积,先考虑成均一网并应用所给的条件对这些方案进行初步功率分布的计算。

均一网初步功率分布的计算公式如下:即:∑∑===ni ini ii LLS S 11在此以方案八为例,详细的计算过程如下 (1)在A 处解环,拆成一个两端供电网,两端电压相等,对其进行初始潮流分布的计算(图2.1):教师批阅图1(2)计算初步功率分布:1S 21.14133023004.8118033.3314086.156=⨯+⨯+⨯=2S 02.13033010004.8115033.3319086.156=⨯+⨯+⨯=84.262=S S 17.6012=S 22.2213=S=∑M ML S100⨯141.21+40⨯22.22+60.17⨯50+26.84⨯40+130.02⨯140 = 37294.714002.1304084.264022.225017.6010021.141222222⨯+⨯+⨯+⨯+⨯=∑M ML S03.5117250=(3)最终初级潮流分布如图2.2:图2.2表2.2教师批阅额定电压(KV)输送功率(KW)输送距离(KM)3 100~1000 1~36 100~1200 4~1510 200~2000 6~2035 2000~10000 20~5060 3500~30000 30~100110 10000~50000 50~150220 100000~500000 100~300根据均一网潮流分布计算各段线路输送功率分布如图2.3所示确定电压等级为::方案2方案8教师批阅图2.42、变电所主接线方式的选择(1)变电所1图2.5(2)变电所2教师批阅图2.6(3)变电所3图2.7教师批阅方案八1、发电厂主接线图和方案二相同2、变电所接线图 变电所1、3和方案二相同 变电所2接线图:图2.82.3.7变压器选择:(1)各种变压器参数:三绕组变压器如表2.5教师批阅9.1222010)6.114.421(2121262j j BU j Q Y -=⨯⨯+-=-=∆-则变电所S 运算负荷:45.512009.1255.38200'~j j j Q S Y S SS-=--=∆+=各变电所运算负荷如表2.14:表2.14由图2.9计算初步功率分布:变电所 运算负荷(MVA )1 74.353556.50j +2 82.10765.30j +3 859.9142.20j + S 45.51200j -课 程 设 计 用 纸教师批阅图2.95521.217416.95**~~j Z Z S Sm A-=∑=∑01.1651.205**~~j Z Z S Sm B-=∑=∑循环功率为(顺时针)3.3215*~j ZUdu CS+==功率分步如图2.10所示:教师批阅变电所母线上所联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的一半25.12132~j B j y U S N -=⨯-=∆则变电所3的运算负荷为7.92025.162.110786.1323~~3~~j j j S S SY T S ++-+⨯=∆+∆+=-j10.0720+=4、计算变电所S 运算负荷:变压器母线上所联线路电纳中无功功率的一半33.1222010)4066.103(2121262j j BU j Q Y -=⨯⨯+-=-=∆-则变电所S运算负荷:88.5020033.1255.38200'~j j j Q S Y S SS-=--=∆+=各变电所运算负荷如表2.15:表2.15变电所 运算负荷(MVA )1 577.2779.50j +2 9969.128689.31j +3 j10.0720+S88.50200j -由图2.11计算初步功率分布:教师批阅图2.11835.1422.140**~~j Z Z S Sm A-=∑=∑8102.103.163**~~j Z Z S Sm B-=∑=∑功率分步如图2.12所示:教师批阅1 2494.273556.50j +2 254.11765.30j +3 309.4142.20j + S31.51200j -由图2.13计算初步功率分布:图2.1384.382.103**~~1'j Z Z SS mm +==∑∑5646.1106.198*~~2'j Z Z SS mm-==∑∑5646.11844.52~13'j S += 255.77024.32~32'j S+=教师批阅567.2779.50643.1121.3979.0501~j j j S +=-++=变电所2母线上所联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的一半98.522010)6.1075.139(21212622~j j BU j S y -=⨯⨯+-=-=∆-变电所2运算负荷:8599.248689.3198.53799.48689.15.14302~j j j j S +=-+++=变电所3母线上所联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的一半2487.1220106.5121212623~j j BU S y -=⨯⨯⨯-=-=∆-变电所3运算负荷:07.1002.2062.101786.02487.17.9203~j j j j S +=++-+=变电所S 母线上所联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的一半8018.1222010)6.1071.42(2121262~j j BU S ys -=⨯⨯+⨯-=-=∆-变电所S 运算负荷:3618.512008018.1256.38200~j j j S S -=--=由图2.15计算初步功率分布:教师批阅图2.15819.1288.143**~~1'j Z Z SS mm -==∑∑4603.185.158*~~2'j Z Z SSmm -==∑∑功率分布如图2.16:图2.16根据潮流分布检验选线是否合理以及第三次选线结果: 由公式JI S masjs =计算得到导线截面第二次选线为: 方案二表2.19线路截面积(2mm ) 型号教师批阅 变电所S 母线上所联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的一半86.1222010)6.425106(2121262j j BU j S ys -=⨯⨯+⨯-=-=∆-变电所S 运算负荷:42.5120086.1256.38200j j j S S -=--=由图2.17计算初步功率分布:图2.17242.7711.92**~~1'j Z Z S S mm-==∑∑教师批阅S 46.51200j -由图2.19计算初步功率分布:图2.199465.746.146**~~1'j Z Z S S mm+==∑∑ 4891.822.156*~~2'j Z Z S S mm -==∑∑ 功率分布如图2.20所示:教师批阅图2.2138.11025.113**~~j Z Z S S m A-=∑=∑ 81.1776.137**~~j Z Z S Sm B-=∑=∑各线路功率分布如图2.22:max。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网规划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电网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电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掌握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指标。

3. 帮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评价方法,并学会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网规划设计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中小型电网规划方案。

2. 提高学生运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进行电网模拟和计算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就电网规划设计问题进行有效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树立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和创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关注电网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本课程旨在通过电网规划设计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电网规划设计基本概念:介绍电网规划设计的定义、任务和目标,以及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一章内容安排:2课时2. 电网结构及其功能:讲解电网的基本结构、电压等级和主要设备,分析电网的功能和作用。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二章内容安排:3课时3. 我国电网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我国电网发展的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三章内容安排:2课时4. 电网规划设计关键技术:介绍电网规划设计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如优化算法、可靠性评估、经济性分析等。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四章内容安排:4课时5. 电网规划设计主要指标:讲解电网规划设计中常用的评价指标,如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电网损耗等。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五章内容安排:3课时6. 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进行电网模拟、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电力系统的电网规划与设计方法

电力系统的电网规划与设计方法

电力系统的电网规划与设计方法在现代社会,电力如同血液一般在经济和生活的脉络中流淌,支撑着各个领域的运转。

而电网,作为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关键载体,其规划与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电网规划与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

首先,要对电力需求进行准确预测。

这就如同为一场未知规模的盛宴准备食材,预测少了会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影响生产生活;预测多了则会造成资源浪费。

预测需要考虑区域的经济发展趋势、人口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

比如,一个新兴的工业园区即将建设,那未来对电力的需求必然大幅增长;又或者一个地区的传统制造业逐渐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其用电特性也会发生变化。

在进行电网规划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电源的布局。

电源是电力的源头,包括各类发电厂,如火电厂、水电厂、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等。

合理安排电源的位置和容量,能够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同时,不同类型的电源具有不同的特性,如稳定性、可调度性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以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电网的结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常见的电网结构有放射状、环状和网状等。

放射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可靠性相对较差;环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而网状结构则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但建设成本也较高。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地区的重要性、负荷密度以及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网结构。

例如,对于城市中心的重要区域,通常会采用可靠性更高的网状结构;而对于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可能会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放射状结构。

线路和变电站的规划与设计同样不容忽视。

线路的选择要考虑路径的长短、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

尽量选择短而直的路径,以减少线路损耗和建设成本。

但同时也要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变电站的位置和容量要根据负荷分布进行合理配置,确保电力能够高效地进行降压和分配。

地方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地方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地方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方电网规划的基本知识,包括电网结构、规划原则及主要技术指标。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地方电网规划的政策、法规。

3. 引导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供电范围划分及电网设备选型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地方电网规划方案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小型电网规划项目。

2. 提高学生分析电力系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电网规划知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组织协调能力,能在电网规划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养成勤奋刻苦、追求卓越的品质。

3. 增进学生对我国电力行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投身电力行业的热情。

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地方电网规划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今后从事电力行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网规划基础知识:包括电网结构、规划原则、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在地方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述,第二章 电网规划基础。

2.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介绍负荷预测的基本方法、原理及其在地方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负荷预测与供电范围划分。

3. 供电范围划分及电网设备选型:讲解供电范围划分的原则、方法,以及电网设备选型的依据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负荷预测与供电范围划分,第四章 电网设备选型。

4. 地方电网规划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电网规划方案设计,包括负荷预测、供电范围划分、设备选型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地方电网规划实践。

5. 电网规划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地方电网规划案例,使学生了解电网规划的实际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 电网规划案例分析。

浅析电网规划设计的技术标准

浅析电网规划设计的技术标准

浅析电网规划设计的技术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力行业也在飞速发展。

电网规划设计的技术标准不仅可以发现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错误经验,还可以为今后的标准制定指明方向,另外有助于电网公司在标准研究层面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向用户提供全面完善的能源服务,确保装备、管理、服务的统一;利于公司确保在电力行业顶层布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标签:电网;规划设计;负荷预测一、电网规划设计技术标准指标体系规划设计技术标准实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全面性、重点性、层次性、独立性、静态性和动态性。

根据这些选择原则,本文将指标体系分为6个准则层。

①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一是保证经济发展,二是保证负荷发展需求,三是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四是区域协调发展,五是城乡协调发展。

②规划设计质量:一是规划层面,二是设计层面,三是建设层面。

③电网质量提升水平:一是电能质量,二是供电可靠性,三是供电能力。

④电网安全提升水平:一是避免安全事故,二是提高设备可靠性即设备故障率,三是保证人身安全。

⑤电网效率效益:一是规划设计方案优化降低电网投资,二是电网投资效益,三是设计方案优化降低工程造价,四是降低供电成本,五是设备利用效率。

⑥绿色环保效益:一是分布式能源利用,二是节能,三是减排,四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五是配变采用低损耗节能设备。

二、关于电网规划设计中的负荷预测方法分析1、趋势增长法。

趋势增长法是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拟合出和已有数据一致的,能代表数据变化趋势的函数,实现对未知时间和区域负荷的估计。

前提是负荷的增长速度是有规律的,在实际的拟合过程中,首先利用原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进行误差分析和修正,最后取修正后的结果作为负荷预测的结果。

2、时间序列法。

在实际负荷中,首先要将一般序列转化成平稳随机序列,对平稳时间序列均值、自相关和偏相关函数,从而确定模型的类型的相关分析。

最后进行模型辨识,利用序列有关的样本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

地方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地方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地方电网规划设计(一) 目的要求:通过设计掌握电网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特别是有关电力网、发电厂和变电站方面的理论、概念和计算方法,加深对电网特性的了解,进而了解有关技术政策、经济指标、设计规程和规定,树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整体优化的观点,培养从技术、经济诸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二) 设计内容:本规划设计包括有一个电厂,四个变电站的地方电网。

他们的地理位置如下图:发电厂G 装机(MV ):4⨯12MV 85.0cos =φ 10。

5KV 电网负荷(MV A ) 最大负荷 最小负荷 Tmax 调压要求 低压侧电压 变电所1 7+j6 6+j4 4000 顺调压 10KV 变电所2 7+j4.5 6。

5+j4 3000 顺调压 10KV 变电所3 7。

5+j4 5+j3 3500 逆调压 10KV 变电所4 8.5+j5 7+j4 4800 顺调压 10KV 机端负荷5+j34+j23800逆调压10KV具体设计过程如下:距离关系:Km S G 162=- Km S G 203=- KmS G 6.334=-KmS G 4.381=-Km S 4.2221=- Km S 1232=- Km S 1643=- Km S 3241=- Km S 2.2731=- Km S 2.2742=-第一节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拟订及初步比较1、电力网电压的确定和电网接线的初步选择由于电网电压的高低与电网接线的合理与否有着相互的影响,因此,在这里设计的时候是将两者的选择同时予以考虑。

1.1 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电网电压等级符合国家标准电压等级,根据网内线路输送容量的大小和输电距离,在此确定电网的电压等级为110KV1.2 电网接线方式这里所拟订的电网接线方式为全为有备用接线方式,这是从电网供电的可靠性、灵活性与安全性来考虑的.当网络内任何一段线路因发生故障或检修而断开时,不会对用户中断供电。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熟悉电网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掌握电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网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分析;具备解决电网规划设计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使用相关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软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网规划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思考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网规划设计基本概念:介绍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电网规划的本质和目的。

2.电网规划基本流程和技术:讲解电网规划的流程、关键技术和方法,如负荷预测、网络拓扑、设备选型、短路电流分析等。

3.电网设计基本方法:阐述电网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如电气设备的选择、线路参数的计算、保护配置等。

4.电网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电网规划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5.相关软件应用:介绍电网规划和设计中常用的软件工具,如PowerWorld、PSS/E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电网规划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

4.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电网规划和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

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

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一、引言电网规划设计指导书旨在提供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流程,以确保电网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指导书适合于各类电网规划设计项目,包括输电网、配电网和综合能源电网。

二、规划设计目标1. 实现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满足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

2. 提高电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优化电网结构和布局,提高电网的灵便性和适应性。

4. 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5. 推动电网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三、规划设计流程1. 调研和分析阶段- 采集并分析电网相关数据,包括用电负荷、电源供应情况、路线布局等。

- 调研电网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了解新能源技术和智能电网的应用情况。

- 分析电网的现状和问题,确定规划设计的重点和目标。

2. 规划设计方案制定阶段- 根据调研分析结果,制定电网规划设计的总体方案和目标。

- 设计电网的结构和布局,确定电源供应方式和路线连接方式。

- 确定电网的容量和负荷分布,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承载能力。

- 考虑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和智能电网的建设。

3. 详细设计和优化阶段- 设计电网的具体参数和技术要求,包括路线电压等级、变电站容量等。

- 优化电网的结构和布局,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灵便性。

- 选择合适的电力设备和技术方案,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性能指标。

- 进行电网摹拟和仿真,评估电网的运行情况和可行性。

4. 技术经济评价阶段- 进行电网建设和运营的成本估算,包括设备采购、施工和维护等费用。

- 评估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 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确保电网建设和运营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5. 编制规划设计报告- 汇总整理规划设计的各项内容和数据,形成规划设计报告。

- 报告中应包括电网规划设计的目标、方案、技术要求和经济评价等内容。

- 报告应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详细的技术说明,便于相关部门和人员理解和实施。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组合-图1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组合-图1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电气姓名高压输电网络设计一、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1、熟悉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有关的技术规程、规定、导则等,树立供电必须安全、可靠、经济的观点;2、掌握电力网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3、掌握电力网的基本计算;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二、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技术资料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图(每格为10 km ,代表发电厂,代表变电所):发电厂和变电所数据见附录。

三、设计内容及说明1、原始资料分析及电力系统功率平衡。

根据给定的负荷资料,计算系统发电负荷,确定有功备用容量及装机容量。

2、电力网接线方案设计(1)根据各发电厂、变电站的地理位置及负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拟出各种可能的电网结构方案,确定电压等级,按均一网计算潮流,选择联络线的导线截面及型号,进行方案的初步选择,淘汰显然不合理的方案,一般保留2~3个初选方案(初步比较项目包括:路径长度、导线长度、高压断路器数目(不包括变电所中、低压侧的开关)、有色金属消耗量);(2)确定各变电所及电厂的主接线形式,选择各变电所及各电厂的主变压器,注意各厂站的高压母线应与主网的连接形式相一致。

(3)针对各初选方案计算最大方式下潮流,校验所选联络线的导线截面,并进行修正。

3、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确定最终电力网接线方案详细比较项目包括:电压损耗、一次投资、年运行费用、电能损耗4、对最优方案进行潮流计算(1)正常运行最大负荷运行方式(2)正常运行最小负荷运行方式(3)故障情况最大负荷运行方式5、调压方式的确定及调压设备选择进行系统无功平衡,如果系统无功不足,则首先考虑在各变电站装设无功补偿装置,若无功电源充足,则要根据各厂、站低压侧的调压要求及潮流计算结果确定各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并进行校验。

注意,一般先选用无激磁调压变压器,不满足要求时选用有载调压变压器或进行无功补偿。

T1。

电力工程中的电网规划与输电线路设计原则

电力工程中的电网规划与输电线路设计原则

电力工程中的电网规划与输电线路设计原则电力工程中的电网规划和输电线路设计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电能传输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电力工程中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和输电线路设计的几个重要考虑因素。

一、电网规划原则1. 供电可靠性:电网规划要确保供电可靠性,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向用户提供电能。

为此,应合理设置主干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站等设施,形成合理的电网结构,同时采用备用容量、联络线路和自动切换装置等手段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 经济性:电网规划需要在确保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合理选择输电线路的材料、容量和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投资回报周期和系统负荷预测等因素,以保证电网的经济性。

3. 可扩展性:电网规划要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电力需求的增长和新能源接入的需求。

在电网规划中考虑电网的容量、负荷预测和新能源开发等因素,合理安排电网结构和设备布局,以便未来进行扩容和改造。

4. 灵活性:电网规划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通过合理的电网配置和供电方式选择,提高电能的可调度性和供电的灵活性,满足不同用户的用电要求。

二、输电线路设计原则1. 线路选线:在进行输电线路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线路的选线问题。

选线应考虑线路长度、地形地貌、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线路走廊和通道,降低线路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2. 线路容量: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线路的容量。

根据负荷需求、输电距离、电压等因素,合理选择输电线路的材料、直径和导线间距,并进行合适的线路分段来满足输电容量的需求。

3. 线路电压:输电线路设计需要确定适当的线路电压等级。

电压等级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输电距离、负荷需求、电源可靠性等因素,以降低输电损耗和提高输电效率。

4. 线路绝缘:输电线路设计中需要考虑绝缘问题。

根据线路电压等级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绝缘材料和绝缘方式,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线路布置:输电线路设计需要合理布置线路塔杆和设备。

地方电网规划设计

地方电网规划设计

地方电网规划设计一、背景介绍电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能源,为各个行业和家庭提供了必要的电力供应。

地方电网作为连接电源和用户的重要纽带,对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地方电网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以确保电力供应能够满足需求,同时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规划目标1.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减少电网故障发生的概率,并且降低故障发生后对用户供电的影响。

2.提升电网的供电能力。

规划和设计一套能够适应未来需求增长的电网系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

3.增加电网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在规划和设计中引入新技术,提高电网的能效,减少电力损耗和电网对环境的污染。

4.提高电网的运行智能化水平。

引入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管理和调度,提高电网运行的智能化水平。

三、规划原则1.适应性原则。

规划和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地方电力市场的特点和电力供需的实际情况,以及地域、气候和人口等因素的差异,制定出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好的规划方案。

2.可持续发展原则。

规划和设计应考虑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地方电网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3.安全可靠原则。

规划和设计应注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严格遵守现行的电力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电网的运行安全,减少电线、电缆的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4.高效节能原则。

规划和设计应考虑电力系统的效率和能源的节约,改进电力供应系统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四、规划内容1.电网输电线路的规划和设计。

根据地域特点和用电需求,规划和设计电网的输电线路,确定线路的布置、线径、容量等参数,以满足电力供应的要求,同时考虑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变电站的规划和设计。

规划和设计变电站的布局、容量和设备配置,确保变电站的容量和设备能满足电力供应的需要,并且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区域电网规划与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区域电网规划与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区域电网规划与设计目录1. 引言 (2)1 原始资料: (2)1.1 设计任务 (2)1.2.1 技术参数 (3)1.2.2 数据及有关要求 (3)2. 电网接线初步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4)2.1.1系统最大负荷: (4)2.1.2系统最小负荷: (4)2.1.3 拟定依据: (5)2.4初步潮流分布计算结果比较各种接线方案 (7)2.5 电压等级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电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方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发电厂A接线方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变电所接线方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确定发电厂变压器容量及损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确定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及损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网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对策

电网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对策

电网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对策电网规划设计是指根据城市或地区的用电需求,制定合理的电网布局和设计方案,以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并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在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就电网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电网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一:电网容量不足电网容量不足是指在面对高用电需求时,电网无法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导致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城市发展较快或用电负荷快速增长时较为常见。

解决对策:1. 优化电网布局:对城市或地区的用电负荷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预测,根据需求合理布局变电站和配电站,确保电力能够覆盖每个用电区域。

2. 提升输电能力:对输电线路进行合理升级和改造,以增加输电能力和稳定性,确保电力能够快速传输到需要的地方。

3. 新建电网设施:根据实际需要,新建变电站、配电站和输电线路等设施,以提升电网的总体容量和稳定性。

电网安全隐患是指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电网发生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解决对策:1. 完善设备检修计划:对电网的各类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加强安全监测:对电网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3. 提升设备质量:选用优质的设备和材料,确保电网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电网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三: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随着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电网规划设计也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解决对策:1. 使用清洁能源:在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优先考虑利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提升设备效率: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排放。

3. 完善环保设施:在电网规划设计中考虑建设环保设施,如绿化带、污水处理设施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电网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四:应急响应和故障处理电网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应急响应和故障处理。

电气工程电网规划设计方案

电气工程电网规划设计方案

电气工程电网规划设计方案一、绪论电网规划是指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用电需求,对不同区域的供电负荷进行分析、评估,制定合理的电网建设和改造方案的过程。

在电网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技术发展等多个因素,以保障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二、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 综合规划原则电网规划设计应当综合考虑城市规划、用电负荷增长、环境保护、技术发展等多个方面因素,确保规划方案经济合理、科学可行。

2. 可靠性原则电网规划设计应当以供电可靠性为首要目标,可以通过多源供电、多回路供电等方法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

3. 灵活性原则电网规划设计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考虑到未来负荷增长不确定性、新技术应用等因素,以保障电网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4. 环境保护原则电网规划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采用节能、环保、低碳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经济效益原则电网规划设计应当注重经济效益,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建设成本等手段,提高电网建设的经济性。

三、电网规划设计的内容1. 电网负荷分析首先需要对规划范围内的用电负荷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用电量的分布情况、用电负荷的增长趋势、用电负荷的特点等。

特别是在新城市片区等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需要特别关注用电负荷增长的情况。

2. 电网结构规划根据电网负荷分析的结果,制定供电网络的结构规划方案,包括配电网、变电站、供电线路等。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线路的容量、互联互通性、供电可靠性等因素。

3. 电网技术方案在电网规划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技术方案,包括输电技术、配电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以确保电网规划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4. 新能源接入规划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新能源的接入情况,制定合理的新能源接入规划,并考虑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协调发展。

5. 环境保护方案在电网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应用、环境影响评价等。

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配网部分)

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配网部分)

7.5 中低压配电网线路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7.5.1 中压配电线路
7.5.1.1 架空线路 (1) 中压架空线路运行电流一般应控制在长期允许载流量
的2/3以下,预留转移负荷裕度,超过时应采取分路措施。 (2)中压架空线路导线线号的选择应考虑设施标准化,主
干线截面宜为185、240mm2,分支线截面不宜小于70mm2。根 据规划有可能成为干线的导线宜一次敷设到位。
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配网部分)
浙江省电力公司设计工作管理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九月
5.5 中压配电网结构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6.5 中低压开关站、配电站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7.5 中低压配电网线路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5.5 中压配电网结构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20kV及以下中压 配电网结构应根据城乡 建设发展规划、负荷密度以及中压配电网现状 及实施的可行性,合理选择接线方式,一般宜 采用环式结构,开环运行。
6.5.2 配电变压器
(1)配电变压器应按“小容量,多布点”原则进行配置,对 于普通居民负荷,根据需求及发展可采用三相或小型单相变压 器靠近供电。 (2)为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和经济运行水平,新装变压器的 最大负载率不宜低于60%。 (3)杆上三相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400kVA,不能满足需要时 增装变压器,柱上变压器台架及低压出线宜按最终容量一次建 成。
7.5.1.1 架空线路 (3) 市区中压架空配电线路宜绝缘化。其他地区下列情况
亦可采用绝缘线:
1)线路走廊狭窄时; 2)中压配电网中性点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的地区; 3)高层建筑邻近地区; 4)县城中心区、远郊人口密集区; 5)风景绿化区和林带区; 6)污秽严重的地区。
7.5.1.2 电缆线路 (1) 公用架空线路仍是现阶段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 分发挥其作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可 逐步发展电缆网络,电缆通道的建设宜与地区规划建设同步实 施。 (2)城市繁华地区架空线路的入地改造应纳入城市建设总体 规划,入地电缆工程应与市政道路等建设同步实施,应本着谁 主张、谁出资的原则,入地后的供电规模和供电功能不低于原 设计水平,并考虑远期的发展。 (3)中压主干线电缆宜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截面面积不宜 小于240mm2,支线电缆截面的选用应满足载流量及热稳定的 要求,并考虑远期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电网规划设计摘要电网规划又称输电系统规划,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基础。

电网规划确定在何时、何地投建何种类型的输电线路及其回路数,以达到规划周期内所需要的输电能力,在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使输电系统的费用最小。

一个优秀的电网规划必须以坚实的前提工作为基础,包括收集整理系统的电力符合质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电源点和输电线路方面的原始质料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网规划的内容、应具备的条件,电压等级选择及选择的原则;电网规划中的方案形成、方案校验及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截面及输电能力。

关键词:电网规划内容条件方案引言城市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城市电网运作是否良好取决于城市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是否科学,是否经济合理,对于固定资产额巨大的供电企业而言,城网规划工作在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前,供电企业既是政府的电力管理部门,又是电力供应商。

供电企业城网规划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城市电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来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各级政府在政策、投资与管理上予以必要的支持,主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

而目前,城网规划时还要考虑企业资产的保值。

量入为出,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要点。

作为一个供电企业要从自己的产品——电,尤其是电价入手做好自己的财务分析工作。

在同样供电能力、不同电价条件下,必有不同的供电产值与效益。

不仅要围绕电价进行自己的财务分析,而且还要对电价的变化进行预测,进而精打细算自己的收入与支出,为电网建设定下目标,为设备的选型定下标准,为城网的规划工作定下基调。

在一个供电企业正常经营的条件下,由目前的电价水平引起的企业收益状况将是影响城网规划工作总体思路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电价的变化趋势也会对城网规划思路产生影响。

按照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任何市场都是可细分的。

供电企业须对用户在目前的电价下,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方面的满意度进行分析,以此电价水平确定一个供电标准,了解用户高于或低于这个标准的各类需求,为今后供电市场的细分提供参考。

国外出现的定制电价是优质优价的体现,是工业化国家政府所支持的,极有可能是我国将来电价改革的一个方向。

供电企业首先要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合理安排资金进行电网规划,进行电网投资,其次根据用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及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按照定制电价的思路来确定其具体区域的规划工作。

供电企业首先要服务好社会,从社会发展与用户需求来看,主要是完成好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三个工作内容。

其实质就是使用户能用得上电、用得上满意的电。

根据用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及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来做好具体区域的规划工作。

第1章概述 (4)1.1 电网规划的内容 (4)1.2 电网规划应具备的条件 (5)1.3 电网规划流程 (5)一、输电网规划流程 (5)二、配电网规划流程 (7)第2章电网电压的等级选择 (8)2.1 电网电压选择的原则 (8)2.2 电网电压等级选择 (9)第3章电力电量平衡 (10)3.1 电力电量平衡的目的与要求 (10)3.2 电力电量平衡计算 (10)第4章变电站的站址及容量选择 (13)4.1 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及容量的选择 (14)一、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 (14)二、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14)三、主变压器台(组)数及型式的选择 (14)4.2 变电站的站址选择 (15)第5章网络结构规划的常规方法 (15)5.1 方案形成 (16)第6章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截面及输电能力 (17)6.1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和检验 (17)一、按点晕条件校验导线截面 (17)二、按电压损失校验导线截面 (17)三、按机械强度校验导线截面 (17)6.2 架空送电线路输电能力 (18)一、线路的自然输送容量 (18)二、按静稳定条件决定的输送能力 (18)三、线路的经济输送容量 (19)四、架空线路在电压将为10%时的负荷距 (19)五、线路的极限输容量 (19)参考文献 (20)谢辞 (21)第1章概述1.1 电网规划的内容电网规划含输电网规划和配电网规划,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基础。

电网规划是确定在何时、何地投建何种类型的线路及其回路数,已达到规划周期内所需要的输电能力,在满足各项指标的前提下使系统的费用最小。

其主要内容有:(1)确定输电方式(2)确定电网电压(3)确定变电站布局和规模(4)确定网络结构在输电方式上,我国现阶段仍以交流输电方式为主,只有在500kV及以上电压时才考虑直流输电的必要性。

电网规划的重点是对主电网网架进行规划。

如何加强主电网网架结构,是电网规划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规划成败与否的关键。

电网规划往往是针对具体电网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具体内容的。

目前,我国电网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1)大型水、火电厂(群)及核电厂接入系统规划。

这类电厂出线较多,距离较长如何与电网连接问题比较复杂,一般需要做专题研究。

(2)各大区电网或省级电网的受端主干电网规划。

(3)大区之间或省级之间联网规划。

(4)城市电网规划。

(5)大型工矿企业的供电网规划。

1.2 电网规划应具备的条件电网规划的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原始材料及规划法方法。

没有足够的和可靠的原始材料,任何优秀的规划方法也不可能取得切合实际的规划方案。

一个优秀的电网规划必须以坚实的前提工作为基础,包括收集整理系统的电力符合质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电源点和输电线路方面的原始质料等,具体如下:(1)规划年度用电负荷的电力、电量质料,其中包括总水平,分省、分区及分变电站的电力、电量值以及必要的负荷特性参数。

(2)规划年度电源(现有和新增)的情况,其中包括电厂位置(厂址)、装机容量、单机容量和机型等;对水电厂,除上述参数以外,还应有不同水文年发电量、保证输出功率、受阻容量、重复容量、调节特性等参数。

(3)现有电网(包括在建设和以列入基建计划的路线和变电站)的基础质料,其中包括电压等级,网络接线,线路长度,导线型号,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型式、台数等主要规范质料,一般应有系统现况图(地理接线及单线接线图)。

对未来网络规划的发展情况,包括可能架设新线路的路径、长度以及扩建和待建变电站站址质料,以便能够形成足够数量的网络方案。

进行城网规划时,应掌握城市发展规划、地区用电负荷的增长及城市道路、隧道、桥梁的发展规划、变电站可能布点位置、架空线电缆走廊等。

1.3 电网规划流程电网规划流程根据对象的不同,分为输电网规划流程和配电网规划流程一、输电网规划流程(1)原始资料的收集和论证:主要内容为预测地区用电需求,分析线路路径可能的选择以及变电站站址选择,了解电源开发规划等。

(2)制定连接系统规划:根据电源和地区负荷分布及线路所址条件,制定连接系统规划。

(3)环境条件分析:1)确定供电薄弱环节。

供电薄弱环节主要是指原有线路的送电能力或原有系统的设备容量不能满足供电地区的用电需求,或由于用户用电的增加及电源发电能力的增加,原有系统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对原有输变电系统进行更新改造。

2)确定不经济的设备。

原有系统中的某些设备可能还可以满足供电的需求,但由于设备已经老化,或者由于效率太低、损失过大、运行维护费用太高,应该及时更换设备。

3)确定因社会环境条件变化而必须改建或迁建的送变电项目。

由于城市的建设规划、道路建设、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以及美化环境的要求,需要改变原有电力系统中某些原件的配置(包括线路走向和变电站布置),及对已经规划但为建设的系统设施重新作出安排。

(4)制定规划方案:提出的各种送变电规划方案既能满足系统供电要求,又应力求技术上先进。

(5)技术经济评价:输电网规划的基本流程如图1 – 1表示。

图1—1 输电网规划基本流程二、配电网规划流程配电网规划是送变配电设施建设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了方便将他单独列出,也可与输电网规划同时进行。

配电网规划的期限一般比较短。

一方面它与用户的实际分布有关,另一方面配电规划的实施期也较短。

一般以5 ~ 15年的中、短期规划为主。

配电规划的另一个特点是配电设施面广、点多,每个设施单位较小、数量很多,设施场所与居民、用户有直接接触等。

配电网络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负荷预测。

配电网络规划可以使用外推法和仿真法两种常用的预测方法。

外推法是急于用电区域的历史数据,假设负荷发展率是连续变化的,根据原来的负荷发展率推移以后个时期的发展状况;而仿真法与外推法有互补的作用,仿真法是以用点区域每年的使用电量为依据的,通过调查每个用电负荷类型和每个类型用户数量累计算负荷预测值。

任何负荷预测方法都不可能完全准确,当掌握更新的负荷发展数据后,就必须对原有的负荷预测值进行修正。

(2)确定网络的系统模型。

确定网络的系统模型包括确定网络是采用架空线路还是电缆供电,确定导线截面积大小、网络接线方式、负荷转移方案、网络中有关设备的选型,确定网络在运行期间遇到不适应要求时应如何进行改造,确定系统保护功能和配电网自动化规划等。

(3)效益评估。

配网规划经济效益评估,包括电网投资与增加用电量所产生收益的比较,以及为了使电网供电可靠性、线损率、电压合格率达到一定指标与所需投入费用之间的比较。

采用投资与收益的研究可以确定使用哪一种供电方式。

配电网规划的流程可简化如下:(1)原始质料的收集准备。

配电网覆盖广,配电设施数量和品种繁多,因此,必须掌握各种配电地区的特性及将来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

(2)确定可能的配电规划方案。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按地区从满足长期供电需要出发,并考虑经济因素,在分析负荷密度、供电可靠性水平、变电站布置及上一级电力系统结构等基础上,确定各可行的配电电压和配电方案。

(3)经济性评价。

在论证各可行方案对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供电电压的要求以及对未来发展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经济性评价,计算出各可行方案的经济效果指标。

(4)确定最佳配电规划方案。

被选出的规划方案,应该是与输电网规划方案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并适应运行管理、安全性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其经济效果指标也应符合要求。

配电网规划的基本流程可以用图1 – 2 表示。

图1-2 配电网规划流程第2章 电网电压的等级选择2.1 电网电压选择的原则选定的电压等级应符合国家电压标准3、6、10、35、63、110、220、330、500、750、1000kV 。

同一地区、统一电网内,应尽可能简化电压等级。

电压等级不宜过多,以减少变电重复容量。

各级电压级差不宜太小。

根据国内外经验,110kV 及以下(或称配电电压等级),电压级差一般在3倍以上;110kV 以上(或称输电电压等级),电压级差一般在2倍左右。

我国现有电网的电压等级的配置大致分为两类,即非西北地区110/220/500/1000kV 两种系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