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合集下载

语言学习:有效教授学生第二语言的方法

语言学习:有效教授学生第二语言的方法

语言学习:有效教授学生第二语言的方法
简介
在全球化的时代,掌握第二语言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对于许多学生
来说,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可能是一项挑战。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教授学生第二
语言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快、更轻松地掌握新的语言。

方法
1. 创造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
•提供鼓励和支持: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促进沟通与合作:创造实践真实交流的机会,例如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互相练习语言技能。

2.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具
•多媒体资源: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并刺激学生兴趣。

•游戏与互动:使用游戏和互动性强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在愉快中记忆和运用新的词汇和表达。

•虚拟学习平台: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语言学习应用程序,为学生提供更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3. 将语言应用于实际场景
•实地考察:组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练习语言技能。

•触发情感共鸣: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电影或参与文化交流等方式,激发他们对目标语言国家文化和社会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引导自主学习
•建立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

•提供资源和指导: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资料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自主掌握新的语言技能。

总结
通过创造积极互动的教育环境、使用多样化的教具、将语言融入实际场景并引导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有效地教授学生第二语言。

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新语言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进行深入学习的动力。

语言学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学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学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媒介。

在全球化时代,学习第二语言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教师们经常借助语言学理论来指导和改进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教学的影响。

一、语言学理论概述语言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研究语言的结构、演化、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方面。

其中,有许多理论和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

二、符号语言理论符号语言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使用特定的符号来传递信息。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符号系统来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这可以通过引入基本词汇和语法规则,并通过语言游戏和实际练习来强化学习效果。

三、社会语言学理论社会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使用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社会语言学理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例如,通过引入实际语境和情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并在真实交际中进行练习。

四、生成语法理论生成语法理论关注语言的句子生成机制。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成语法理论,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句式和结构,并通过语法练习和写作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交际语言学理论交际语言学理论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和交际行为。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交际语言学理论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有效的沟通。

六、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语言是一种行为,具有特定的目的和效果。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言语行为理论来引导学生进行口语和写作训练。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不同的言语行为策略。

七、语用学理论语用学理论研究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语用学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语用规则。

例如,教师可以教授礼貌用语和交际套路,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社交场合。

语用学与第二语言教学-教育文档

语用学与第二语言教学-教育文档

语用学与第二语言教学二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汉语语法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中的很多问题,我们都要依赖语用学的解释,如,语境、言外之意等。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引入语用学,将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之中,这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新课题。

”[1]在二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语法,更要注意语言的实际运用,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而这种交际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用学理论。

本文拟用语用学语境、会话含义、模因论三个典型理论关照二语教学,以证明语用学在二语教学应用中的普适性,倡导在语用学成果运用于第二语言教学,以促进二语教学更进一步发展。

一、语用学与第二语言教学内涵语用学最先由美国符号学家、哲学家Morris于1938年在他的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ngs 中提出。

他认为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一并构成了符号学研究的三大分支,并对它们的研究对象分别作了界定:“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使用者和解释者之间的关系。

”[2]所谓符号使用者和解释者,实质上就是指交际中的人。

因此,语用学主要研究发话人和受话人是如何使用语言这一符号来达成交际目的的。

第二语言,即母语之外接触的其他语言。

在中国,“第二语言教学”也可以称之为“对外汉语教学”。

当汉语被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时,我们就是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来交际,交际不单单依靠课堂上传授的语法知识,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说出很多语法难以解释,或者不符合语法的句子,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要学生掌握具体语言的应用,从而更好的进行交际。

二、语用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照1.从语境角度关照第二语言教学张志公说:“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因此,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于判断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48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讲授
讲授讲授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西方语言学史
吕明臣
吕明臣
刘艳茹
吕明臣
刘艳茹
64
64
64
64
64
4
4
4
4
4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专业课
语法理论(理论)
语言学研究方法(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二语)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二语)
跨文化交流(二语)
柳英绿、王光全
柳英绿
刘富华
黄玉花
禹平、梁亚东
64
64
64
64
64
4
4
4
4
附表一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一级学科名称
中国语言文学
代码
0501
二级学科名称语言学及应用语来自学代码050102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简介
带头人
01
语言学理论
讲授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是语义学和语用学理论。讲授应用语言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领域。
吕明臣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介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介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介绍
语言学领域是研究语言的本质、产生和变化规律、语言交际功能以及其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使用方式和影响等方面的一门综合学科。

应用语言学则是将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如语言教学、自然语言处理、翻译、跨文化交际、语音识别等领域。

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音韵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文字学、方言学等。

其中音韵学研究语音的特征、音位和音系等,语法学研究语言的结构和句法规则等,语义学研究词汇的意义、语境的作用等,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的目的、效果和策略等,文字学研究文字的起源、形态和发展等,方言学研究各地方言的差异和变化等。

在应用语言学领域,语言教学是最为广泛的应用领域之一。

它主要包括第二语言教学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主要研究如何让母语不同的学生习得第二语言,以及如何提高语言教学效果。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则是指面向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人际交往。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语言交互,包括语音识别、自动翻译、信息检索、人机对话等技术。

除此之外,应用语言学还在跨文化交际、语料库研究、语音学、语言测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习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需要有较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同时还需要关注技术和社会发展状况,掌握相关技能和工具,具备创新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如果想深入了解语言的奥秘和在多个应用领域中的应用,选择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门专业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介语语用学辅助第二语言语用能力提高的启示-最新资料

中介语语用学辅助第二语言语用能力提高的启示-最新资料

中介语语用学辅助第二语言语用能力提高的启示【基金项目】河北省高校第二语言学习者语用能力模块化提升策略研究(HB14YY040)。

一、中介语语言学及其对二语习得的意义中介语语用学,或语际语言学,主要研究二语学习者语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介语,又名过渡语或语际语,是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形式,动态发展,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中介语语用学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综合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又涉及到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方面,与哲学、文化、社会、语境等息息相关,是一门内涵丰富的交叉学科。

学习第二语言,要学以致用。

语音、词汇、语法属于基本语言能力,要真正做到会使用语言,必须要加强二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培养。

优秀的二语学习者应当掌握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表达方式,遵循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

了解中介语语用学对于二语语用能力提高至关重要,有助于二语学习者最终掌握和运用第二语言。

具体来说,语用能力包括对语境的敏感度,对言外行为、语言功能和礼貌原则的理解,做到语用恰当而不仅是语法正确,最终能够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和言语行为。

二、中介语语言学内容与理论及其对二语习得的启发中介语语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二语学习者如何理解中介语语言中的话语、语言行为、语用迁移及中介语在跨文化交际的语用效果。

中介语语言的话语主要研究语用理解,包括对言外行为和礼貌表达方式的理解。

主要影响因素有语言形式、语境信息、学习者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背景等。

中介语的语言行为可以看作具体的语言功能,如命令、请求、道歉、拒绝等。

二语学习者可能受母语影响或不了解目的语社会文化环境等导致语用失误,甚至会被误解为无教养或不礼貌。

例如中式英语,将“我认为明天不是他的生日”译为“I think tomorrow is not his birthday”,而“I don’t think tomorrow is his birthday”更为地道。

再如,日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可能在表达提议时加入“I think”或“It would be better if...”使得表达嗦、不够地道。

浅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学原则 (3)

浅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学原则 (3)

浅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学原则摘要第二语言教学是指将某一语言作为非母语教授给学习者的过程。

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中,语言学原则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根据语言学原则探讨了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其与语言学的关系,并介绍了几个常用的语言学原则,包括输入假设、输出假设、语言交际能力等。

通过了解这些原则,有助于教师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习者,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学原则、输入假设、输出假设、语言交际能力引言第二语言教学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是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需要借助语言学原则来指导教学活动。

语言学原则是根据语言学理论所提出的一些在语言学习中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

本文将探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些重要的语言学原则,并分析它们在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学原则的重要性语言学原则对于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们帮助教师理解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指导教师针对学习者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此外,语言学原则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习者可能遇到的语法和语义困难,从而更好地帮助学习者解决这些问题。

输入假设输入假设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接触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输入信息。

这些输入信息应该是能够引起学习者注意和理解的。

输入假设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创造一个输入丰富的学习环境,包括使用多种多样的输入资源,如听力材料、阅读材料等,以便学习者通过接触和理解大量的输入信息来提高语言水平。

输出假设输出假设强调学习者通过输出语言来加深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输出假设主张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要主动参与到交际活动中,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进行口语和写作练习。

通过输出的实践,学习者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修正自己的错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不同交际环境下有效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真实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引导学习者进行语言交际活动。

浅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学原则

浅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学原则

浅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学原则第二语言教学是指在学习者已经掌握第一语言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和使用其他语言的过程。

语言学原则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它们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习者在语言习得方面的困难,并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

本文将从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探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原则。

首先,语音是学习任何语言的基础。

对于第二语言教学,语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语音学原则要求教师帮助学习者正确地发音,并消除其母语语音对第二语言的干扰。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练习和反馈来帮助学习者掌握正确的语音规律和口腔运动方式。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习者注意到各种语音差异,并提供习得该语言所需的听力材料。

其次,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它规范了语言的结构和句子的构成。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语法教学应该与语言输入和输出相结合,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

语法学原则强调了理解语法规则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母语中不存在的语法结构。

教师应该通过解释、练习和示范等方式,帮助学习者掌握语法规则,并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以使学习者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

第三,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词汇的学习和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词汇学原则要求教师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并提供学习词汇的有效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词汇练习、语境呈现和词汇归纳等方式,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词汇。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习者使用词汇学习工具,如词典和词汇卡片,以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效果。

第四,语用是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方式。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学习者不仅需要掌握语法和词汇,还需要了解语言使用的场景和语境。

语用学原则要求教师帮助学习者了解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习俗,以避免语用失误。

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进行实际情景的角色扮演,以模拟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和案例研究,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语言使用的准则和规范。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语言学原则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则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也非常重要。

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教学

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教学

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教学引言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现代社会,第二语言的学习已成为个人发展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为了职业发展、文化交流还是学术追求,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如何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中,以期为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语言习得理论基础先天论与后天论语言习得理论主要分为两大派别:先天论和后天论。

先天论认为人类拥有内在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这是由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的理论,强调人类大脑中存在一个专门负责语言学习的模块。

而后天论则强调环境因素和个人经验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认为语言能力是通过模仿、练习和社会互动逐渐习得的。

输入假说斯蒂芬·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者需要接触到比其当前语言水平略高的语言输入(即i+1),才能有效地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这种“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

交互假设迈克尔·龙的交互假设强调了社会互动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学习者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输出,从而更接近目标语言的规范。

第二语言教学策略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强调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促进语言学习。

这种方法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使用目标语言,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工作,以达成共同学习目标的教学策略。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技术辅助语言学习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数字工具和在线资源已经成为语言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

从语言学习软件到在线课程,再到社交媒体平台,技术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

结论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了解这些基本理论并结合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和教师更好地应对第二语言学习的挑战。

二语语用学

二语语用学

二语语用学
二语语用学是研究非母语者使用第二语言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

通过研究二语言习得和二语交际中的语言使用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

在二语语用学中,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非母语者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交际意图、如何适应语言环境以及如何处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规范等。

通过分析二语交际中的错误和困难,研究者可以提出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克服障碍、提高交际能力。

在语用学的研究中,普遍认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它的使用是为了达到交际目的。

因此,二语语用学强调了在特定情境中使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非母语者需要学会根据交际对象、交际目的以及交际场合等因素来选择适当的语言策略和语用规则。

此外,二语语用学还研究了非母语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可能出现的误解、歧义和不当言谈等问题。

通过了解不同语言间的语用差异,学习者可以避免语言使用中的误解和不当。

此外,二语语用学还研究了非母语者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应对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总的来说,二语语用学在帮助非母语者提高第二语言交际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和应用二语语用学的原理和方法,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使用和适应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和交际方式,从而更自如地与其他语言的使用者进行交际。

应用语言学3.第二语言教学法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应用语言学3.第二语言教学法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二、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


1.输入假说
输入假说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提出的, 是近几十年来影响广泛、解释全面又很具争议性的理论。早在 1970 年代初克拉申就提出了“监控模式”,80 年代对之进一 步扩充修订, 形成了“输入假说模式”。具体而言,“输入假 说模式”由五个互相联系的核心假说构成,它们分别是: ①语言习得—学得(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假说; ②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③监控假说; ④语言输入假说; ⑤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所谓 “输入”,是指让学习者通过听和读来接触语言。
2. 行为—结构主义理论 主要观点:语言学习是一种行为,主要表现为 记忆、模仿。语言学习和人类其他行为一样, 都是通过刺激和反应而形成的习惯。

这一理论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 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 美国心理学家沃森。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 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 于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心理 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 性关系。人的语言行为也是一种反射现象,即一个 “刺激—反应”过程。


斯韦恩:“输出假说”——
学习者需要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语言表达,来发展 他们的语法知识系统。 当语言输出者发现自己表达的问题时,当他发现 对方没有听明白时,他会继续努力,调整自己, 借助听话人的反馈,来做到正确表达。“输出” 对语法的准确性、对表达的连贯性、语用的得体 性都有促进。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之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之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
特点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在 语境中运用语言,注重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强调 教师的主导作用。
历史与发展
历史
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经历了传统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等不同的发展 阶段。
发展
随着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的教学法不断涌现,如任务型教学法、内容型教学法等。
全身反应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全身反应法
通过身体动作和手势来教授语言, 强调听说能力的同步发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初学者和儿童学习者,能够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注意事项
需要教师具备较好的身体语言表达 能力,同时注意与其他教学法的结 合使用。
沉默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沉默法
教师尽可能少地使用母语,通过 手势、表情和目标语来教授语言。
直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01 直接法
通过目标语直接教授,强调模仿和练习,培养听 说能力。
0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特别是那些已经具 备一定听说基础的学习者。
03 注意事项
对教师的语言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提供真实、自 然的语言环境。
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听说法
强调听说技能的培养,通 过反复练习和模仿来培养 口语能力。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具有一定基础的目标语学 习者,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
力。
注意事项
需要教师和学习者具备较好的目 标语水平和理解能力,同时注意
避免沟通障碍和文化误解。
THANKS
感谢观看
03
现代第二语言教学法
交际法
总结词

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用习得教学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用习得教学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用习得教学研究摘要:汉语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代表与文化精髓,但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理论则是从国外开始,这说明世界各国都在重视汉语与中国。

然而由于这一理论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所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程度不够深入,还需要不断地向纵深研究,才能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本文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进行分析,研究了语言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汉语言;国际教育;第二语言;语言习得;语言教学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有人提出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并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得到运用。

一般来说,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可以从起语义范畴与认知语法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概念进行解读,就可以加强其内容的具体化与形象化,使学习者更容易掌握其内容。

而且汉语言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与解释都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如果能够借鉴认知语言系统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寻求一个简单的学习途径。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认知(一)不同词汇习得汉语言中的词汇包括一般词汇和汉语词汇两种,前者是人们在交流与生活中必须的词汇,这类词汇的意思比较简单且明确,属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如“我们”,“你好”等,使用者可以熟练的掌握并应用,作为人们的语言交流,并且可以及时的给予回应;后者则是除了基本词汇之外的词语,应用的要求也比较高,通常是在母语词汇的基础上向外拓展,或者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产生反应等等。

从词汇习得的过程来看,属于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由于汉语词汇自身比较海量且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不会像语法一样有固定的规律,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衍生出许多的新词汇,使得整体汉语学习进程会更加零散。

而且汉语中有许多同音但不同意思的词汇,需要学习者逐步对其内涵加以区分,比如“jie shi”的拼音就包含“解释”、“揭示”、“届时”、“结实”等词汇,汉语的词汇学习并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律,其内涵与外国人的理解方式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古文的学习更加困难。

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

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

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关于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论文关键词:语用习得;丈化意识;外语教学论文摘要: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用能力的发展问题正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二语语用能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语法能力,语言迁移以及学习者地位和社会交往等。

本文探讨了在课堂环境下二语语用能力的培养,涉及到课堂语用知识的可教性和语用精入,重视个体的发展和文化意识的培养,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在语言交际中强化语用意识,提高语言能力。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Canale&Swain的研究成果(第二语言教学与测试中交际模式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二语语用习得研究新领域的开始。

在这个研究领域中,Ellis(1994)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一书中总结了当时的语用习得研究,指出了在语用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即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语用迁移以及学习者的地位和社会交往。

在Ellis的研究之后,Kasper&Rose(1999,2001)等将二语习得和语用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关注二语习得研究过程中的认知特性,从理论和方法两方面就二语/外语语用习得和语用能力发展做出新的系统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如何自然等(2003)也提出了外语教学的语用路向,即外语教学中的语用学方法论。

随着语用习得研究的深人,语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语言教学的焦点之一。

本文希望通过对语用习得的探讨重新审视外语教学的视角,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强化语用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影响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的因素(一)语法因素Ellis(1994)认为学习者的语法水平是其语用能力发展的基础,很多研究者也赞同这一观点。

但是也有研究者对此观点提出质疑,认为语法水平高未必语用能力就强。

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有的学习者虽然了解某种语言形式,但是却不能在真实语境下恰当地使用这种语言形式。

Bardovi-HarligandDornyei(1998)和Niezgoda&Rover(转自Kasper,2001)对EFL和ESL两类学习者的语用和语法认知程度以及两者的相关性试验研究发现,ESL学生具有更强的语用意识,认为语用错误比语法错误更严重,而EFL学生正相反;通过对语言水平较高的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检测,发现试验的结果始终是一致的: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并非正相关,即语法能力高并不一定保证语用能力高。

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教学策略研究

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教学策略研究

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教学策略研究二语教学是指在个体已经掌握了一门语言的基础上学习另一门语言,二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教学策略是围绕着帮助二语学习者发展跨语言的语言敏感性,了解他们如何学习和使用语言,并帮助他们有效地掌握二语。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教学策略。

二语教学策略的概念二语教学策略是指提供对二语学习者理解、使用和组织二语所需的技能和系统,教学策略对于促进学习和提升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二语学习者开发他们的认知和语言技能,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

表观学习与深入学习表观学习是指一种机械性、被动的学习方式,而深入学习则强调理解、探究、应用,同时也强调将语言知识应用于真实的交际语境中的创造力。

在二语教学中,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学习,让学生通过听、说、阅读和写作的实践来帮助他们掌握二语技能。

因此,教师需要确保教学材料是高质量的、具有挑战性的,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动机和创造力,同时也能让他们从中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

情境与任务导向情境和任务导向是指教师设计的环境,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下知道如何使用语言。

例如,教师可以把学生放在一个商店情境中,并让学生学习如何问问题、如何购物和如何支付等。

通过这样的模拟,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语言和语言使用的情境。

教师也需要设计特定任务,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更好的学习,从而让学生在知道了如何在特定的情境下使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任务,进一步提升语言的应用能力。

高低情境跨越式学习高低情境跨越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种情境下获得语言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另一种情境下,没有这种情境的限制。

例如,在一个低情境下,学生可以通过口头练习学习口语表达技能,然后将这些技能应用于更高情境的激烈讨论中,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教师角色教师在二语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导师、问题解决者和培训师。

在课堂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及时为学生提供有用的反馈和解释,同时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并指导学生如何自我评估和监督。

中介语语用学辅助第二语言语用能力提高的启示

中介语语用学辅助第二语言语用能力提高的启示
是 语 法 正 确 ,最 终 能 够 实现 不 同 的 交际 目的和 言语 行 为 。 二 、中介语语言学 内容与理论及其对二语 习得的启发
中介语语 用学的研 究主要有以下五个理论模 式。( 一 )丈 化适应模 式,二语 学习者对 于 目的语文化适应程度与二语 习得 水平有相 关性。丈化适应因素 包括社会距 离和心理距 离。该理
论 可取 之 处 是 强调 了文 化对 二 语 习得 的重要 性 ,但 局 限 于文 化
2 001 .
联 网搜 集资料 ,根据 常德 目前 的发展状 况预 测二十年后 的城 市生活,以 O u r c i t yi n 2 0 y e a r s 为题 写作 ,各组 成员积极 参与 , 展示出的文章 不仅语法错误 少 ( 有 两个小组展示的作 文没有一 点语 法错误 ) ,更提到 了有 关环境 污染,人 口增 多,压力过大
能、人 际交流技能,还有利于培养学生 良好 的信息素养。 3 . 探究式学习。创新 能力和信 息实践能力是信 息社会新型 人 才必备的基本素质,而我校从 “ 教案 ”到 “ 学案 ”的改革, 就是把教学 中心从老师 “ 如何教 ”转移到 “ 如何让 学生学会, 会 学” ,灵活有效地运用 多媒体技 术,特别适合学生进行 “自 主发现 , 自主探 索”式学习,并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 力 的培 养真 正 落到 实处 。 总之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 的整合丰富了教 学内容,优化 了教学结构 ,创建了多样学习模 式,拓宽了教学视野 ,最大限 度地为整个英语教 学过程提供真实而准确的情景服务 ,既调动 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锻 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 力, 是 改变传 统教 学结构 、 实施创新人 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 考文 献 : 【 1 ] 何克抗 , 《 信 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语境 二语教学

语境 二语教学

语境二语教学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者已经掌握一种语言(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来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二语教学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二语教学的定义、重要性、方法和挑战等方面进行讨论。

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者已经掌握一种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学习一门外语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能力。

无论是出于工作需要还是个人兴趣,掌握多种语言都可以为个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因此,二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语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语法-翻译法、直接法、交际法、情景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习者和学习目标。

语法-翻译法注重语言的形式和结构,通过翻译来进行语言的学习;直接法则是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通过模仿和直接交流来学习语言;交际法则注重学习者的交际能力,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情景法则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来进行语言学习。

不同的方法各有优劣,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学习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然而,二语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和学习目标各不相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其次,语言的学习需要时间和毅力,学习者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才能取得显著的进步。

再次,语言教学的评估和测试也是一个难题,如何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为了有效地进行二语教学,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首先,教师需要对目标语言有较深入的了解,包括词汇、语法、发音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教师需要了解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

再次,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最后,教师还需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

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者已经掌握一种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和专业的教师指导,学习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用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摘要:语用学研究语言实际使用现象和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来解释现象。

我们可以尝试用语用学有关理论探讨第二语言教学问题。

在二语教学中引入语用学研究成果,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本文拟用语用学语境、会话含义、模因论三个典型理论关照二语教学,以证明语用学在二语教学应用中的普适性。

关键词:第二语言教学语境会话含意模因
二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汉语语法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中的很多问题,我们都要依赖语用学的解释,如,语境、言外之意等。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引入语用学,将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之中,这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新课题。

”[1]在二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语法,更要注意语言的实际运用,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而这种交际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用学理论。

本文拟用语用学语境、会话含义、模因论三个典型理论关照二语教学,以证明语用学在二语教学应用中的普适性,倡导在语用学成果运用于第二语言教学,以促进二语教学更进一步发展。

一、语用学与第二语言教学内涵
语用学最先由美国符号学家、哲学家morris于1938年在他的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ngs 中提出。

他认为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一并构成了符号学研究的三大分支,并对它们的研究对象分别作了界定:“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
号使用者和解释者之间的关系。

”[2]所谓符号使用者和解释者,实质上就是指交际中的人。

因此,语用学主要研究发话人和受话人是如何使用语言这一符号来达成交际目的的。

第二语言,即母语之外接触的其他语言。

在中国,“第二语言教学”也可以称之为“对外汉语教学”。

当汉语被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时,我们就是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来交际,交际不单单依靠课堂上传授的语法知识,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说出很多语法难以解释,或者不符合语法的句子,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要学生掌握具体语言的应用,从而更好的进行交际。

二、语用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照
1.从语境角度关照第二语言教学
张志公说:“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因此,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于判断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

”[3]由此可见,语言的结构和意义与语境紧紧相连。

学生是在实际交际中,在目的语的语境中获得意义的。

二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过分强调语法,意图通过这些语法使学生很好的理解结构与意义,语言教学很少涉及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意义和语境是分开的。

然而“无论语音、词汇还是语法教学,都必须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之中,语境本身含有信息量,语境的信息量如同一个磁场,使进入其中的一切语句增添了无数附加信息”。

[1]如下面
这个例子:
a:来来来,赶紧进来。

你们怎么来的?
b:我们坐班车来的么。

把人冻死了都。

a:就是这两天那还冷得很,大过年的。

赶紧坐哈烤。

c:哎,(招呼a)你再拾些煤起三,再加(生)上些火。

对于b的话“把人冻死了”,a和c有不同的理解,并作出不同的反映和行为。

因此,针对一个句子,每个人理解总是会有偏差,我们在二语教学中应尽量多的把语言片段或句子放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语言在不同情况、具体语言环境下的应用,使语言意义与语境紧密结合。

2.从会话含义角度关照第二语言教学
吕叔湘先生说:“任何语言里的任何一句话,它的意义决不等于一个个字的意义的总和。

按数学上的道理,二加二等于四,不能等于五。

语言里可不是这样。

……所以才有‘言不尽’‘意在言外’这些个话。

”[4]语言绝对不是语言结构的叠加,它是“1+1>2”。

这种“2”多余出来的东西正是我们所要说的会话含义。

不同的语言环境有不同的会话含义,不同的会话含义不单单是我们通过语法知识的积累就可以推理、解释清楚的。

因此,二语教学中,我们为了能够顺利使学生完成交际任务,要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来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透过语言结构的表面,看出一句话里蕴含的会话含义。

以往的第二语言教学中,我们很多时间忽视了在不同的语境下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这样就会出现下面这个句子的错误:
甲:你的自行车现在可以借我用一下吗?
乙:没门儿,我把它忘记在教学楼那里了。

这里的“没门儿”的运用显然是不合适的,可能学生记忆中老师教学中教到“没门儿=不可能”,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没门儿”都等于“不可能”,才会出现了类似的错误。

因此,在二语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会话含义,一句话不是“万金油”,能适用于全部情况。

一句话、一个词语不是只有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意思,我们要理解一个词,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意思,视具体的情况具体运用词语与句子,顺利完成交际。

如“这是你的自行车?”这句话,有如下可能的意义:羡慕或欣赏新车;嘲笑旧车;抱怨或警告(乱停车);想借车;想买车;想证实失主;猜疑……。

3.从模因论角度关照第二语言教学
语言模因论告诉我们:语言本身就是模因。

“语言作为模因因子经过模仿后进入到人的大脑中,通过被理解、注意和接受,并将它们融入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5]。

“第二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模仿,语言模因论的目标是要找到使语言之间容易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与人之间交流能够顺畅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6]二语教学中,如果我们接受一种语言结构时,就会广泛复制与传播,进而形成另外一种模因的表现形式。

如,最近新兴的一些词汇:“十动然拒、不明觉厉、喜大普奔、人艰不拆”这些词汇刚开始很少能被人理解,但是通过网络、媒体等一些媒介的广泛传播,便渐渐有
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虽然很多人对这种造词现象进行批判,但是并没有阻碍这种现象的发展趋势,一些新的词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如“十动然揍、我伙呆、累觉不爱”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可以通过第二语言输入进行模仿并复制最后创新出能为自己所用的语言。

将模因论引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中,也是一种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新途径。

[7]模因论对第二语言教学很有启示,我们可以将其与二语教学中的听说、背诵、写作相结合:
首先,将模因与听说相结合。

我们进行的听说的材料,是语言模因因子,通过不断模仿这些模因因子,我们逐渐理解他们的意思,在理解基础上他们便融入了我们的认知体系中。

在听说方面,我们一定要要求学生进行正确的模仿,从而使这些听说材料深深植根于他们的认知中。

此外,模仿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当一个正在进行二语学习的留学生有很好的模仿汉语的能力时,他就会形成很好的语感,就能够对通过模仿学习到的一些听说材料进行灵活运用。

如一个学生听到“雪白”又听到“乳白”这个词,当充分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后,他就会充分发挥,造出类似“米白、血红、草绿”等一些跟颜色有关的词语,这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是很有帮助的。

其次,将模因与背诵相结合。

复制是模因论的重要特点,这在二语教学中体现为背诵。

二语教学中,我们很多时候都忽视了背诵的意义,认为留学生只要多进行交际,就可以学会汉语。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确是要通过背诵掌握一些“字、词、词组、句子”等
基本的语言材料,没有这些材料,我们根本不可能顺利进行交际。

比如说,一个留学生,在校园里问怎么去体育馆,如果他不知道“体育馆”用汉语怎么说,而他要询问的人又只会说汉语,那么他会遇到很大的沟通障碍。

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背诵的作用,只有我们背诵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在运用时,大脑中的各种语言材料,可以迅速地被回忆并输出。

再次,将模因与写作相结合。

第二语言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一些优秀的文章或者范文,这种模仿可以让学生无意或者有意的比较。

语言学习或习得常常是从比较开始的,当人们发现自己使用的语言跟听到或看到的语言有差异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研究的兴趣。

比较的方面越多,语言的特点越明显。

学生通过这种比较,比较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便可自由、灵活运用,更好地进行二语背景下的写作活动。

三、结语
语用学理论中的语境理论,会话含义理论、模因论对我们第二语言教学有很大的意义。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语用学的其他理论来关照第二语言教学,如顺应论、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等。

总之,语用学理论应用于二语教学,可以解决二语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促使二语教学迈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马杰.语用学与第二语言教学[j].渤海大学学报,2005(4)
[2]李捷、何自然、霍永寿.《语用学十二讲》[m].华东师大出版
社,2011:1.
[3]张志公.《现代汉语》[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13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5.
[5]柳慧.语言模因论与第二语言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2013(5).
[6]任伟光,郭译.试析词汇模因的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启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6).
[7]黄洁.第二语言模因认知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