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PPT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5.1《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15.1《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情境默写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 果的句子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 德义”的结论。 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是:将有作则思知 止以安人。 4.《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的是:诚能见 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5.《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谦虚有修养的是:念高危则思谦冲 而自牧。 6.《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是:惧满溢则 思江海下百川。 7.《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道德不宽厚,不能克服欲望,就如同挖根求木茂, 堵源求泉流远的句子: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8.《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说明人们开始都能 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第二段
凡百(所有的)元首(帝王),承天景(大)
命,莫不殷忧(深切的忧虑)而道著(治道显著),功成而德
衰(德行衰减),有善(好)始者实繁,能克(能够)终者盖
(大概,表推测)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
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深重的忧患),必竭诚以待
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看不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竭诚则吴越为一
①重权,重任 ②重大的地位 ③安,安乐的时候; 危,危难的时候 ④奸恶的人 ⑤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
①达到远方 ②流得长远
(3)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①则思正身以黜恶 ②弘兹九德 ③则思知止以安人
意动用法
①乐盘游
②忧懈怠
使……牢固 使……正 使……光大 使……安宁
以……为乐 以……为忧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写作背景
这篇奏疏写于贞观十一年(公元六三七年)。唐太宗登基后, 开始一段是较有作为的,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他做到了节私欲,明赏罚,听取下级的劝谏,被人们誉为 “从谏如流”的君主。可是,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 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 防日益巩固,国威远扬,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他渐 渐骄奢起来,忘记了“以民为本”,特别是渐渐忘记了隋朝 灭亡的历史教训,对人民作威作福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 魏征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以此来劝诫唐太宗。
下:居于……之下。《老子》曰:“江河所以为万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则满而 不溢。
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打猎。 三驱:出自《易经》“王以三驱”,有两说:一说狩猎时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
示好生之德;一说一年以三次田猎为度。 敬:慎。 黜:排斥,摒弃。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 哉!
第一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
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 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 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长:生长,生发,形容词用作动词。 固:使……稳固,使动用法。 远:流得远,形容词用作动词。 浚(jùn):疏通,深挖,动词。
小结:
以上十“思”,阐明了帝王在国事、生活、做人各个方面应该 具有的态度,它既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具体化,也是 “积其德义”的具体内容。具体说来, 1-2“思”讲不纵物欲, 3-4“思”讲谦虚戒满, 5-6“思”讲忌逸止怠, 7-8“思”讲纳谏远佞, 9-10“思”讲赏罚有据。(只供参考)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解题
谏:劝谏 写作目的
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有成
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 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写作对象
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劝谏内容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
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从十个方面分条劝谏太宗的疏文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以“固本思源”为喻
2.分析问题 为什么思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总结历史教训
3.解决问题 思些什么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提出具体做法
叁·深度探究
第一段
(一)标注难解字词句,疏通文意。
固:使……稳固。
浚:疏通。
树根
臣闻求木 之 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
而:却。
文本探究
第一段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固其根本”和“浚其泉源”说起?
文章不是一下笔就开门见山地提出“十思”,而是先论天下 安治的基础在于“积德义”,而“积德义”是抽象的道理, 不易为君主理解和信服。为了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 问题通俗化,便以“木固其根”“水浚其源”比况,说明人 君安国当积德义,“喻巧而理至”(《文心雕龙·论说》)。
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贰·初读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 圈画不认识或读不准 的字或词语;听名家 朗诵,订正字音。
诵读文本
求木之长 zhǎng
塞源

黜恶
chù
垂拱
gǒng
载舟
zài
订正读音
浚 jùn 殷忧 yīn 谬赏 miù 壅蔽 yōng
细读全文 理清思路
1.提出问题 通篇只重一“思”字——《古文观止》

必修四 《谏太宗十思疏 》(共32张PPT)

必修四 《谏太宗十思疏 》(共32张PPT)
答: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 宜深慎。
假设连词,(如果)真的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看见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 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 使……安宁 想到自己的君位高,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 的道德修养。 以(之)为 兴作,建筑
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
16
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 成一家,傲视别人,亲骨肉之间也会成为陌路 人。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 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 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 里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 (他们可以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 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 驭疾驰的马车,难道可以轻视吗?
5
体裁: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 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 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文心雕龙· 章表》“章以谢恩, 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6
7
【研读课文,理清文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
生长 疏通、深挖 使……稳固 树的根
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道德与仁义
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 最愚昧 况于明哲乎!
明哲的圣人
8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
掌握帝王的重权 天地间 推崇
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 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
动词,用、行 保持 克服
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比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句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课件30张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课件30张
戒赏罚不公
壹 固本思源
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善始实繁
总结历史 对比论证
宗贰
克终盖寡

引出警告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反面


叁 提出十思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正面
拓展延伸: 唐朝初建,叛乱未已,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百废待举。朝 臣们在如何立国施政问题上是有争议的。
唐太宗曾回忆道: “朕即位之初,上书者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 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魏征认为: “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德礼诚信,国之大纲”。(见新旧《唐书》 本传)“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不然,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荀 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事实证明,魏征这套与民生息、无为而治的办法是合乎国情、顺乎民 心的。
其:反问语气词,难道,怎么。 忽:轻视。
朽的绳索,难道可以轻视吗?
君人者,诚 能 见 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
名作动,统治 如果 贪图的东西
表目的
兴建、建造
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使……安宁
牧,养。加强自身
的道德修养。
骄傲自满
名作动,居于……之下
乐 盘游 则思 三驱 以为度; 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1、凡百元首:凡百,所有的。元首,泛指所有帝王 2、景:重大的。 3、殷忧:深切忧虑。 4、著:显著。 5、而:连词,“却”,表示转折。
6、实:的确。 7、克:能够。 8、盖:表示推断的语气词。 9、岂:难道。 10、之:代词,代指天下。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30张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30张课件

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 征在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 《谏太宗十思疏》为第二疏。
唐太宗接到奏章后,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他在诏书中承认自 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警戒。
“贞观之治”的后期之所以没有多大反复,就是因为太宗在 一定程度上听取了魏征的这一劝谏。唐太宗也给予魏征很高的 评价: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 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浚(jùn ) 谗(chán )邪 谬(miù)赏 壅(yōng )蔽
载(zài )舟
文章解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 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求:要求,追求。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zhǎng):生长。 固:形容词的使动,使…牢固。 根本:树根。 流:泉流,名词。 远:形作动,流得长远,达到远方 。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李世民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

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

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
■ 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 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如《阿房宫赋》。
■ 论,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重大事件或社会等问题,提出 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 《六国论》《过秦论》。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危险的事,形容词作名词 抽背:刑人如恐不胜、沛公不胜杯杓
喜庆 安定的环境,形容词作名词 保持
控制
休。⑨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
表目的的连词,来 连词,表转折 判断句 亦⑩伐根以求木茂,⑪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胜 ①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战胜 ②此时无声胜有声 超过 ③情不胜其欲
15.1《谏太宗十思疏》
二 背景知识
唐朝(618年-907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 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 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 657 年 建 东 都 洛 阳 。 690 年 , 武 则 天 改 国 号 为 周 , 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 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 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 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 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一 导入
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 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 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一日色变,二日 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 里,李善德靠着精密计算和反复试验,确定 了保存方法和转运路线,将时长控制在十 一天,运鲜荔枝之事终得落实。
万事俱备,李善德却没料到,横亘在他 面前的最后一座大山,是官场……光鲜亮 丽的大唐盛世的表象下,隐藏着唐朝的腐 败和衰败。
二 背景知识
唐太宗 与 “铮臣”魏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06
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
本节课重点内容回顾
谏太宗十思疏的背景与作者
回顾了魏征与唐太宗的历史背景,以及谏太宗十思疏的写作背景 。
谏太宗十思疏的核心思想
详细阐述了文章中关于君主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
谏太宗十思疏的文学价值
分析了文章在文学上的特点,如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蕴深远等 。
下节课预告及预习要求
谏太宗十思疏在古代政治中的作用
规劝君王
通过“十思”提醒太宗要勤政爱 民、节俭自律、广开言路、选贤
任能等,以巩固国家根基。
树立典范
魏徵敢于直谏,成为古代忠臣的 典范,其精神影响了后世许多政
治家和文人。
传承文化
谏太宗十思疏作为古代散文名篇 ,具有文学价值,传承了中华民
族优秀文化。
当代社会中谏言的重要性及启示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展开课堂讨论。
现实意义思考
03
引导学生思考《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到的治国理念在现代社会
的现实意义,进行讨论和分享。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与交流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7人,选定组长,围绕《谏太宗十 思疏》展开讨论,形成小组观点。
成果展示
每个小组选派1-2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包括主要 观点、理由和依据等。
情感表达
分析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表 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 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
文章风格及特点分析
骈散结合
分析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 特点,解释其表达效果和 魅力所在。
用典贴切
列举文章中的典故,解释 其含义和作用,帮助学生 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
比喻生动
分析文章中比喻手法的运 用,带领学生体会其生动 形象的表达效果。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最终完整版(共33张PPT)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最终完整版(共33张PPT)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谏 劝谏 ;
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
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
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 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属古文体的奏议
类,古代臣属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
体。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
原文: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 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 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翻译:当初取得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天下却力量不足, 为什么呢?(因为)处在深重忧患当中,一定能竭尽诚意对 待臣民,得志以后就放纵情感,傲视他人;竭尽诚意就能
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 奏疏。
“讽、谏、谤、讥、说”区别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诽”
是背地里议论,“讥”是微言讽刺。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2、作者如何肯定人民的力量?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说明人君生死存亡在于人心向背,人君必须竭诚待 下,才能使群众怀念其仁德,并从内心产生恭顺之 心。
原文: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 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 则思三驱以为度
原文: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 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 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 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 亏无为之大道哉?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五思三驱以为度 六思慎始而敬终
七思虚心以纳下
戒纵欲 要勤勉 戒轻人言
三思谦冲而自牧 四思江海下百川
戒骄傲 要谦逊
八思正身以黜恶 九思无因喜以谬赏
要兼听 戒赏罚不公
十思无因怒而滥刑
要赏罚分明
文本探究
“十思”大致说了几方面的内容?它们共同说明了什么观点?
说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在生活上,应该知足知止,游乐有度; 在修养上,应该谦冲自牧,慎始敬终; 在用人上,应该虚心纳下,正身黜恶; 在执法上,应该赏罚分明,不徇私情。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 朝五天。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
李世民下诏厚葬魏徵,但魏徵的妻子裴氏以魏徵生平生活简朴 朴素,豪华的葬礼不是亡者之志为由拒绝。裴氏只有小车装载魏徵 灵柩,李世民召文武百官出城相送,并亲自刻书碑文。
魏徵死后,李世民经常对身边的侍臣说:“用铜镜可以端正自 己的衣冠,以古史作为镜子,可以知晓兴衰更替,以人作为镜子, 可以看清得失。我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错,但现在魏徵去 世,我少了一面镜子。”
使……劳,使……苦 管理 劳损、役使 毁坏,减损
为之大道哉?
译文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 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 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 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 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 君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 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 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 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 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 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36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36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阐明实行“十思”的好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正)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取江山

守江山
(反)

怨不在大

可畏唯人
论点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人君当思 提出问题
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人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为什么思 分析问题
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 思些什么 解决问题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
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 望、求、思:“指望”。 厚:丰厚。 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 下愚:极愚昧无知的人。这里用作谦辞 况:何况。 于:介词,对。 明哲: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
谏太宗十思疏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把握文章观点,体会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 3、学习文章思虑周详的说理艺术
魏征,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
人,唐初政治家。少年孤贫,有大志。 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 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由于他生 性刚直,善于直言诤谏,竭诚以事太 宗,因此深得信任。唐太宗“数征入 卧内,访以得失”。
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
戒奢侈 戒骄躁 戒纵欲 戒轻信 戒不公
君人者,诚 能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 而自 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miù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公开课PPT课件

2021
28
读准字音
求木之长( zhǎng )者 必浚( jùn )其泉源 虑壅( yōng )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惧谗邪( xié ),则思正身以黜( chù )恶 文武并用,垂拱( góng )而治
2021
29
27思固本思源比喻论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分析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本课小结总结历史对比说明善始实繁克终概寡引出警告反面思些什么提出十思正面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解决问题
比 干 被 挖 心
2021
1
2021
2
韩 愈 被 贬
2021
3
唐太宗
矣征可兴古可
!没以替 为以 人
,知;镜正以
朕得以,衣铜
治。
2021
26
本课小结 思
固本思源(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
善始实繁 总结历史(对比)说明 克终概寡
为什么思
引出警告 反面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分析问题
正面
思些什么 提出十思
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
2021
解决问题
27
整体思路 思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分析问题 思些什么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解决问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安 项王曰:“沛公安在”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怎么
哪儿 疑问代词 养生的东西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追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
求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不求闻达于诸侯
要求
2021
21
积累词语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载舟覆舟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 足,何也?
凡:所有的 景:大 殷:深 著:显著 而:转折,却 实:的确,确实
能、克:能够 盖:表示推断,大概 岂……乎:难道……吗
译文
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一 个不是(创业之初)在深深的忧虑中而德行显著,但 大功告成之后却德行衰微的。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 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 住天下就很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德行有余,现在 守卫天下却德行不足,这是为什么呢?
《文心雕龙》: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知识拓展 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动用刑罚,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施刑罚 。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尚书》所 讲的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加以任用,挑选好 的意见而加以采纳,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贡他的 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德的人就 能广布他的仁爱,诚信的人就能献出的忠诚。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 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 无为之大道哉!
当:主持、掌握 重、大:形作名,重权、重位 域中:天地间 崇:推崇 休:喜庆、福禄 念:考虑,想到 安:形作名,安逸环境 危:形作名,危难
以:用,实行 处:保持 胜:克制 斯:这 以:转折连词,却。 塞:堵塞 流:水流,名词
译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补充注释与简析
• 一 注释: • 固:使动用法 厚:厚实 况:何况 • 二 简析: • 1 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 事理,浅显易懂. • 2 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 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 • 3 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 喻, 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居安思危, 戒奢以简)
拱而治。
• 总结:
• 1 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答: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 2 请你谈谈, 魏征说的“十思” 在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 答:(略)
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 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 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 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 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 一镜矣!”
• 思考题:
• • • • 1 “十思”与第一段的 观点有何联系? 答:“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 2“十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谦冲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 知人善任。 • 3 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 答: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 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
• 作业
• 1 熟读并背诵 • 2 结合自己的见闻,谈谈学习“十 思” 的现实意义。 • 3 找出本文中有活用现象的词语, 并作出解释
• 补充注释与简析
• • • • 一 注释 繁:多 纵情:放纵感情 二 简析: 1 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 规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 2 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 “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 事业成败的关键. • 3 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民和 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 思考题:
• 1 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证明了什么观点? • 答:比喻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 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2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 家? • 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第二段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 繁,克终者盖寡情 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 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 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 覆舟,所宜深 慎。
• • • • • • •
文言词语与内容理解 1 朗读课文 ,注意字音和停顿 2 认真参看文后注释 3 注意补充注释 4 试译课文 5 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6 背诵课文
第一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 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 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 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 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 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
作者简介 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 家、史学家、文学家。太宗时任谏 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 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 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 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 传于世。
二 解题
解题 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 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 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 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 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 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 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 “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 的一种文体。
• 补充注释与简析 补充注释与简析
• 一 注释 • 自戒:自我克制 乐:意动用法 纳下:采纳臣 下意见 正身:端正自己的品德 恶:形容词 作名词 ,奸恶小人 能:动词作名词 • 二 简析: • 1 提出“十思”的内容:戒奢侈(第1、2条), 戒骄傲(第3、4条),不纵欲(第5条), 要勤勉(第6条),要虚心纳下,正身黜恶 (第7、8条)应赏罚有度(第9、10条) • 2 做到“十思”的好处:人尽其能,垂拱而 治.
•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 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 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徵 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 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 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 意喋喋不朽,拖延时间。太宗不敢 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 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 思考题:
• 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 心? • 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 而不心服。 • 2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第三段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 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 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 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 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 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 之职役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