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三版第八章01
化工原理--第八章 气体吸收
第八章气体吸收1.在温度为40℃、压力为101.3kPa 的条件下,测得溶液上方氨的平衡分压为15.0kPa 时,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6.6g (NH 3)/1000g(H 2O)。
试求在此温度和压力下的亨利系数E 、相平衡常数m 及溶解度系数H 。
解:水溶液中氨的摩尔分数为76.6170.07576.610001718x ==+由*p Ex=亨利系数为*15.0kPa 200.00.075p E x ===kPa 相平衡常数为t 200.0 1.974101.3E m p ===由于氨水的浓度较低,溶液的密度可按纯水的密度计算。
40℃时水的密度为992.2ρ=kg/m 3溶解度系数为kPa)kmol/(m 276.0kPa)kmol/(m 180.2002.99233S ⋅=⋅⨯==EM H ρ2.在温度为25℃及总压为101.3kPa 的条件下,使含二氧化碳为3.0%(体积分数)的混合空气与含二氧化碳为350g/m 3的水溶液接触。
试判断二氧化碳的传递方向,并计算以二氧化碳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
已知操作条件下,亨利系数51066.1⨯=E kPa ,水溶液的密度为997.8kg/m 3。
解:水溶液中CO 2的浓度为33350/1000kmol/m 0.008kmol/m 44c ==对于稀水溶液,总浓度为3t 997.8kmol/m 55.4318c ==kmol/m 3水溶液中CO 2的摩尔分数为4t 0.008 1.4431055.43c x c -===⨯由54* 1.6610 1.44310kPa 23.954p Ex -==⨯⨯⨯=kPa气相中CO 2的分压为t 101.30.03kPa 3.039p p y ==⨯=kPa <*p故CO 2必由液相传递到气相,进行解吸。
以CO 2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为*(23.954 3.039)kPa 20.915p p p ∆=-=-=kPa3.在总压为110.5kPa 的条件下,采用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蒸馏习题答案
习题相平衡1.已知甲醇和丙醇在80℃时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81.13kPa 和50.92kPa ,且该溶液为理想溶液。
试求:(1)80℃时甲醇与丙醇的相对挥发度;(2)若在80℃下汽液两相平衡时的液相组成为0.6,试求汽相组成; (3)此时的总压。
解:(1)甲醇与丙醇在80℃时的相对挥发度557.392.5013.181===o BoA p p α(2)当x=0.6时 ()842.06.0)1557.3(16.0557.311=⨯-+⨯=-+=x x y αα(3)总压kPa yxp p o A 07.129842.06.013.181=⨯==2.已知二元理想溶液上方易挥发组分A 的气相组成为0.45(摩尔分率),在平衡温度下,A 、B 组分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45kPa 和125kPa 。
求平衡时A 、B 组分的液相组成及总压。
解:对二元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可采用拉乌尔定律及道尔顿分压定律求解。
已知理想溶液 ,45.0y =A 则0.5545.0-1y 1y A B ==-= 根据拉乌尔定律 A oA A x p p = ,B oB B x p p = 道尔顿分压定律 A A p p y = ,B B p p y = 则有 o A A p p x A y =,op p x BBB y = 因为 1x x B =+A所以 1p y p y 0B BA =⎪⎪⎭⎫⎝⎛+o Ap即 11250.551450.45=⎪⎭⎫ ⎝⎛+p可解得 p =133.3 kPa 则液相组成 414.014545.03.133y A =⨯==oAA p p x586.0414.01x 1A B =-=-=x3.苯(A )和甲苯(B )的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安托因方程)为24.22035.1206032.6log +-=t p oA58.21994.1343078.6log +-=t p oB 式中oA p 单位为k a P ,t 的单位为℃。
《化工原理》课件—01流体流动(层流时机械能损失)
Wf
l
d
u2 2
或:
p f
Wf
l
d
u 2
2
范宁(Fanning)公式,λ为摩擦系数。
4、阻力能量损失的各种表示法
W f,12 -单位质量流体流动阻力能量损失,J/kg
H f ,12
W f,12 g
-单位重量流体流动阻力能量损失, J/N= m,也称阻力压头。
Pf W f,12 -单位体积流体流动阻力能量损失,
)2
流体在圆管内作稳定层流流动时,管内(半径区域 内)各点的速度分布图
3、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的关系
平均流速:
u
qv
R 2
R
积分体积流量: qv 2ur rdr 0
ur
p f
4 l
(R2 r2)
推出:
qv
p f 2l
R
(R2 r2)rdr
0
qv
p f 2l
R
(R2 r2)rdr
0
qv
基准
解:
解题要求规范化
z1g
p1
u12 2
W
z2 g
p2
u22 2
hf
式中,z1=0,z2 =7;p1=0(表压), p2=0.2kgf/cm2×9.8×104=19600Pa,u10, u2=u1(d2/d1)2=1.5( (89-2×3.5) /(76-2×2.5))2=2.0m/s
hf 40J / kg
(4)外加能量
外加能量W在上游截面一侧,能量损失在下游截面一侧。 外加能量W是对每kg流体而言的,若要计算的轴功率,需将W 乘以质量流量,再除以效率。
例 用泵将贮槽(通大气)中的稀碱液送到蒸发器中进行 浓缩,如附图 所示。泵的进口管为φ89×3.5mm的钢 管,碱液在进口管的流速为1.5m/s,泵的出口管为 φ76 × 2.5mm的钢管。贮槽中碱液的液面距蒸发器入 口处的垂直距离为7m,碱液经管路系统的能量损失 为40J/kg,蒸发器内碱液蒸发压力保持在 0.2kgf/cm2 (表压),碱液的密度为1100kg/m3。试计算所需的 外加能量。
《化工原理》课件—01流体流动(连续性方程+能量衡算)
1 2
u12
p1
Ws
gz2
1 2
u22
p2
W f ,12
gz1
1 2
u12
p1
gz2
1 2
u22
p2
1、计算输送流体所需的功Ws或功率P; 2、计算流体流速、压强、所处位置高度; 3、分析机械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等。
应用举例
1、确定输送设备的功率 P
用泵将碱液池的碱液输送至吸收塔顶,经喷 咀喷出,泵的进口管为108×4.5mm的钢管, 流速为1.5m/s, 出口管为76×2.5mm,储 液池碱液深度1.5m,池底至喷咀的垂直距 离20m,流动阻力损失30J/kg,喷咀处表压 0的.3效k率gf为/c6m52%,。碱液密度ρ=1100kg/m3,泵
p2v2
p2
p2
pdv d( pv) vdp ( pv) vdp
v1
p1v1
p1
p1
即:
Q
Ws
U
gZ
1 2
u2
( pv)
U Q W
p2
Q (( pv) vdp W f 12 )
p1
两式合并,有:
Q Ws Q (( pv)
p2
vdp
p1
W
f
12 )
gZ
1 2
u2
(
pv)
gz1
1 2
u12
p1
gz2
1 2
u22
p2
gz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位能; p/ρ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静压能;
u2/2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动能。
gz1
1 2
u12
p1
gz2
1 2
化工原理下册(第三版-陈敏恒)习题解答
第八章气体吸收1.解:查引忙水的P£=4_24K:pa p=P-P3=lC1.3~4J4=97.0l5KPa 用十警=筮=歳riS笫xg®込解:査25兀,COa-HaO系统£ = 1,661x1"樹加i设当地大气压为I atm SP 1.033at,且不计S剂分压n巧=10+ 1.033= 11.033^2 =1.08^10^(绝)= 0.2+1.033= 1.23S3fi = 1.21xl0Wf^^ (绝)对稀濬痕其比质量分率代九.金1 0气址10今.'.X] = 44x ---------- =47弘訂艇禺。
187 >Cyin7& = 44K --------- = 1.73x10T辰Cq /炫禺018爪解1邓忙时,总二4.06x1^朋玖二406x1(/脸勺=1.38x10-^x32x10^ =4』27蛾£4> 解;筋0—Cb系统,2邙C时,^1 = 0.537xW^A?Pa = 0.537xl0W(2皆竺=竺沁竺曲"2仆计P101.3(q - jf) = 1.09x10'^ (y-儿)二0,005764UC, ^2 = 0 80x10^= 0.8x10^% _空-更迪込"如计PlOlJ兀-A =0.47x10"^ y-” = 0.003685、解:= fn^x= 50x2x10 "^= 0,01^-y^)j = 0.025-0.01 = 0.015(兀7)1 = (5-2)x10 Y= 3x10^丁 =坷乜=50 X— = 25P Q 2儿=??j2;c = 25x2x10 "=50x10**"話詈"2(y-儿L = 0 025-0.005 = 0,02(心-x)2 =(10-2)x10, = 8x10」说備2倍於=辟5& 解:査20忙水,Pa = 23346KPa, p& = 101.3-23346= 989654畑P 型=101.3-1・33 = 99・97级0OCQo = Q220xlL//s 辿工Q= O・252X1OY//S6K吸="F以呢0 =——=——91 D(严-仙W/6W =以羽=旳991 9 >9 0,孑叭刀% 诫弟宓"莎+而=百+-=^+T=〒⑴'鶴曲z/yifoixkt/ih< Z 、Z0lP8・[£x 01X89乙•0X81(昨丁皿回0恥他吨逊o心66二, 乙、/%用(迢严W)惫k, ■ or "d测0泌"e%J藍而"匕善5烽4宀1JV甲十I g=E^ = 3^N .*.BE 陀ef——W B W2护气兄 =-- =-= ---- 才=叫£H巾乙82£-09£^d-^d另肿域3乙厶= Z8T£-O9L = "d钟朋乙8 L£ W列L储吐觀°严/^匚966=旷$/严囚9?0=(7 5战S 常V吗6丁0 = $厶口乙=」7Vg L万=2厂険(吆-叱(〒)〒二可巩丁万/N9、解J (1) —=—+— T 疋=2.2x10*R«0"(s /) Ky 上y kxM =儿)=2・2xl0」x(0・05-2xa01) = 6・6"0"j^o/G ・M2) ⑵降螟培上回=0.0232〔空)0•气上_尸33d A pD・.・Q « P,D 8 —dkg g —斗y =上占与P 无关EP洛=—=M = —m = 1-25P p "F?+忌 nK 尸"281*1°厂 y ; = 0.05-1.25x0.01 "1 =疋;Cx-儿 riaxio"眄= 577%、〒" 1 1 W210、证明 5 '<* -- =—H -----Hy 上y &上占+竺心 C a 匕 a Lak,jf/HSP % =眩+ -% X而用=%叫=%叫 两式相除得%=轨闲Na=-MoG 证毕•J 411、证昵 由物料衡算得 "鬲十2®-儿)L底浓度吸收儿=mx ・》咛竽小2)G mG-L得3訂=寻訂=汕了 __________ 1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变 _________如G-J-J”沁 严-」%加、丄严G 、y 八 歹-牴--0-乃) G--)歹十(可丁2 ■也巧)“pnG1(1-- )M +J —In _______ ________ L ________空 乃-叨心L•••丄("一©) = GO,— ”)wzG mO一厂片_ 一匸儿+刑叫a 給(討款F1 _ wCJ _ ?w _ 1 A Z 剛旳的21=丄必1_715、解:(1)比=X (1-7)= 0・02X (1・0.95) = 0・001A = 1.50,-J 2)/(^-A2)= 1.5X (0.02-0.001)/(^^-0.0004) = 1.75 G广 jK] = ¥%-}^) + E = ;p^x(0.02-aCJ01)+00004 = 0.0113 (2) A/1 =yj-wx, = 0.02-12x0.0113= 6.44x10-3场=乃一加心=0 001-1-2x0.0004 = 5.2x10^咲。
《化工原理》第三版答案..
绪论习题1)1)含水份52%的木材共120kg,经日光照晒,木材含水份降至25%,问:共失去水份多少千克?以上含水份均指质量百分数。
120(1-0.52)=(120-w)(1-0.25)∴w=43.2kg2)以两个串联的蒸发器对NaOH水溶液予以浓缩,流程及各符号意义如图所示,F、G、E皆为NaOH水溶液的质量流量,x表示溶液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W表示各蒸发器产生水蒸汽的质量流量。
若,,,,问:W1、W2、E、x1各为多少?W1kg/s W2kg/sNaOHF=6.2Kg/s2=0.30X=0.105W1:W2=1:1.15 , X---(Wt),x1,w1,w2,D,E=?对控制体I,NaOH物料衡算:Fx0=Ex2即 6.2×0.105=E×0.30 ∴E=2.17 kg/sW1+W2=F-E=6.2-2.17=4.03 kgW1=4.03/2.15=1.87 kg/s ,W2=4.03-1.87=2.16 kg/s对控制体II ,总的物料衡算:G=F-W 1=6.2-1.87=4.33 kg/s Fx 0=Gx 2 即6.2×0.105=4.33x 1,∴x 1=0.153)某连续操作的精馏塔分离苯与甲苯。
原料液含苯0.45(摩尔分率,下同),塔顶产品含苯0.94。
已知塔顶产品含苯量占原料液中含苯量的95%。
问:塔底产品中苯的浓度是多少?按摩尔分率计。
[解]:0.95=F D FX DX =45.094.0⨯FD0413.0545.094.045.045.094.045.0545.0,445.0=∴⨯+⨯=+⨯=⨯==∴W W WX X WX D F FWF D 即又4)导热系数的SI 单位是W/(m ·℃),工程制单位是kcal/(m ·h ·℃)。
试问1kcal/( m ·h ·℃)相当于多少W/(m ·℃)?并写出其因次式。
化工原理第八章
N A dz D
0
C A2
C A1
dC A CA 1 CM
D CM 积分后 N A C (C A1 C A 2 ) BM
C BM
C B 2 C B1 CB2 ln C B1
CM C M 1 , 低浓度吸收 漂流因子 1 C BM C BM
例题:在一个大气压和0℃的条件下CO2沿某一方
y yi x i x y yi m ( x i x ) NA 1 1 1 m ky kx k y kx y ye NA K y ( y ye ) 1 m k y kx
总传质系数
Ky
1 1 m k y kx
同样 NA=KX (xe-x)
2 4
4 N K ( y y ) 2 . 2 10 0.03 传质速率 A y e 6 2 6.6 10 kmol / m s
N A K x ( xe x ) 4.4 10 0.015 6.6 10 kmol / m s
2
4
6
E ②总压增加后,由 m 可知 P P 101.3 m' m 2 1.25 P' 162
Kx
1 1 1 mk y k x
mK y
Ky
1 1 m k y kx
有什么条件?
y mx b
4.2 阻力控制
总阻力
当
1 1 m K y k y kx
气相阻力控制
1 m ky kx
Ky≈ky , Kx≈mky , yi≈ye 条件: m很小(溶解度很大), 例如:水吸收 NH3 ,HCl 等易溶气体
1.388104 (44 28) 2.221103 kg /(m2 .h)
化工原理课后答案(中国石化出版社) 第8章 传质过程导论
本文由tiger2100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八章传质过程导论第八章传质过程导论1.含有 CCl 4 蒸汽的空气,由 101.3kPa(绝)、293K 压缩到 l013kPa(绝)后,进行冷却冷凝,测出 313K 下开始有 CCl 4 冷凝,混合气出冷凝器时的温度为 300K 求: (l)压缩前、压缩后开始冷凝前与出冷凝器时,CCl 4 蒸汽的质量分率、质量比和摩尔浓度。
(2)出冷凝器时 CCl 4 蒸汽冷凝的百分率。
四氯化碳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如下: 273 283 288 T /K 293 89.8 300 123 313 210p / mmHg 33.7 注:1mmHg = 133.3 p a55.671.1解:(1)l013kPa(绝),313K 下开始有 CCl 4 冷凝,则210 × 101.3 760 y= = 0.0276 1013 0.0276 × 154 压缩前: a = = 0.131 0.0276 ×154 + (1 0.0276) × 29 0.0276 × 154 a= = 0.15 (1 0.0276) × 29 yp 0.0276 × 101.3 C= = = 1.15 × 10 3 kmol / m 3 RT 8.314 × 293 压缩后开始冷凝前: a = 0.131 , a = 0.15 yp 0.0276 × 1013 C= = = 1.07 × 10 2 kmol / m 3 RT 8.314 × 313 123 × 101.3 760 出冷凝器时: y ' = = 0.0162 1013 0.0162 × 154 a' = = 0.080 0.0162 × 154 + (1 0.0162) × 29 0.0162 × 154 a'= = 0.087 (1 0.0162) × 29第 1 页第八章传质过程导论yp 0.0162 × 1013 = = 6.58 × 10 3 kmol / m 3 RT 8.314 × 300 a a' 0.15 0.087 × 100% = 42% (2) × 100% = a 0.15 C=2.二氧化硫与水在 30℃下的平衡关系为: a (kgSO2 / 100kgH 2 O) 0.1 0.2 0.3 0.5 0.7 52 1.0 79 1.5 1254.7 11.8 19.5 36 试求总压为 101.3kPa(绝)下的 x y 关系,并作图。
化工原理-1-8章全
流体输送
单 元 操 作 的 目 的 物料的混合 物料的加热与冷却
均相混合物的分离
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
2. 单元操作特点 ① 物理过程。 ② 同一单元操作在不同的化工生产中遵循相同的过 程规律,但在操作条件及设备类型(或结构)方面会有很 大差别。 ③ 对同样的工程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单元操作来实 现。
三、运动的描述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
1. 拉格朗日法
描述同一质点在空间不同时刻的状态
例如:位移的描述: s=f(t)
2. 欧拉法
描述空间各点的状态及其与时间的关系 例如:速度的描述 ux=fx(x,y,z,t) uy=fy(x,y,z,t) uz=fz(x,y,z,t)
四、定态与稳定
1. 定态 指全部过程参数均不随时间而变 定态流动:流场中各点的流动参数只随位置变化而 与时间无关。 非定态流动:流场中各点的流动参数随位置与(或) 时间而变化。
三 、本课程研究方法
1 .实验研究方法(经验法)
2. 数学模型法(半经验半理论方法)
合理 数学 求解 简化 描述 分析 物理 数学 含模型参 过程 模型 模型 数的结果 机理 实验 求得模 型参数
四 、联系单元操作的两条主线
传递过程
研究工程问题的方法论
五、 化工过程计算的理论基础 化工过程计算的类型: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计算依据: 物料衡算 能量衡算 速率关系 平衡关系
定态流动
非定态流动
2. 稳定 指过程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当外界扰动移去后, 过程能恢复到原有状态者,该过程是稳定的或具有稳 定性。反之,则是不稳定的。
五、流线与轨线
z 3 u2
△ l2
1. 流线
特点: a. 流线不能相交,因 为空间一点只有一流速; b. 流体质点流动时 不能穿越流线,因为质点 的流速与流线相切。
北京化工大学_《化工原理》_课件_第八章_干燥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本章主要讨论对流干燥,干燥介质是热 空气,除去的湿分是水分。
对流干燥是传热、传质同时进行的过程,
但传递方向不同,是热、质反向传递过程: 传热 方向 气 固 固 传质 气
推动力
温度差
水汽分压差
5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干燥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 * 物料表面水汽压力大于干燥介质中水汽分压;
空气—水体系,
kH 空气—甲苯体系,
cH
, t w t as
kH
c H ,tw tas
当空气为不饱和状态:t tw (tas) td; 当空气为饱和状态: t = tw (tas) = td。
30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8.1.2 空气的湿度图及其应用
11
pw pS
100%
即:
f ( pw,t )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当 φ =1时:
pw = ps,湿空气达饱和,不可作为干燥介质;
当 φ <1时:
pw < ps,湿空气未达饱和,可作为干燥介质。
φ越小,湿空气偏离饱和程度越远,干燥能力越大。
结论:
湿度 H 只能表示出水汽含量的绝对值,而
别被加热到50℃和120℃,求值 。
13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三、湿空气的比热与焓 1、湿比热(湿热)cH [kJ/kg干气•℃]
定义:在常压下,将1kg干空气和其所带有的Hkg水
汽升高温度1℃所需的热量。
cH cg cv H 1.01 1.88 H f ( H )
化工原理第八章气体吸收
实验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03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如测量误差、操作误差、环境误差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误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讨论气体吸收过程中的传质机理、影响因素以及优化措施。
实验结果讨论
总结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得出关于气体吸收实验的结论,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结论
过程模拟软件介绍
2
1
3
过程模拟软件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值模拟工具,可以对化工过程进行建模和模拟,预测过程的性能和行为。
过程模拟软件可以用于气体吸收过程的建模和模拟,包括吸收塔的设计、操作条件的优化、过程性能的预测等。
在气体吸收中的应用
在使用过程模拟软件时,需要注意模型的准确性、数据的可靠性以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方面。
第二小节
气体吸收设备类型及特点
填料塔结构与工作原理
填料塔结构
主要包括塔体、填料、液体分布器、气体进出口管等部分。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以增加气液接触面积,促进吸收过程。
工作原理
气体从塔底进入,通过填料层时与从塔顶喷淋下来的吸收液充分接触,完成吸收过程。填料的存在使得气液两相在较小的空间内得到充分混合,提高了吸收效率。
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包括装置启动、气体和液体流量调节、温度控制、数据记录等。
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装置搭建
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使用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等测量仪器,实时记录气体和液体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计算,得到气体吸收量、吸收速率、传质系数等关键指标。
采用图表、曲线等形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气体吸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软件使用注意事项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1,解:(1) y =0.008 x = + y= 7.17 ⨯104 kmol 3 (3) y = = 9.875⨯10-5 kmol 3 2,解: y = 0.09 x = 0.05 y = 0.97x= 1.71⨯10-5 m 故 D G = s 1⨯ 21.52+ 20.12 粘度 (293K )μ = 1.005CP , 分子体积 V A = 3.7 + 24.6 = 28.3cm molD L = 7.4 ⨯10-8 (2.6 ⨯13)2 ⨯ 293 ()= 1.99 ⨯10-5 cm 2 s 或1.99 ⨯10-9 m 2s(96.2 +100.6)= 98.4 kN m 2 代入式P BM = ( )10 = - 0.24 ⨯10-48.314 ⨯ 295x (101.3 )(0.66 - 5.07) 5,解:查 25 C 水汽在空气中扩散系数为D = 0.256 cm s ⎛ T ⎫ 80 C 下 , D 2 = D 1 2 ⎪⎪ ⎛ 353 ⎫第七章 吸收* 10 10 17 10001718= 0.1047 m = * x = 0.008 0.01047= 0.764E = mp = 0.764 ⨯1.013⨯105 = 7.74 ⨯104PaH = C E = 55.5 7.74 ⨯104 m ⋅ Pa (2) P = 301.9KPa H,E 不变,则 m = E P = 7.74 ⨯104301.9 ⨯1030.2563 *5.9 ⨯103 301.9 ⨯103= 0.0195 x = 0.01047 m = y * x = 0.0195 0.01047= 1.862E = mp = 1.862 ⨯ 301.9 ⨯103 = 5.62 ⨯105PaH = C E = 55.5 5.62 ⨯105 m ⋅ Pa * y * = 0.97 ⨯ 0.05 = 0.0485 < y = 0.09 ∴吸收同理也可用液相浓度进行判断3,解:HCl 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需估算。
化工原理(管国锋主编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8塔设备
第8章 塔设备1)拟用清水吸收空气与丙酮混合气中的丙酮。
混合气含丙酮4.5%(体积)。
操作条件:常压,25℃,塔底液相质量流速G L =6.34kg/(s ·m 2),液相与气相质量流量之比为2.50,取操作气速为泛点气速的70%。
试比较采用25×25×2.5mm 瓷质拉西环乱堆与采用25×3.3mm 瓷之矩鞍形填料两种方案的空塔气速及每m 填料层压降。
按塔底条件计算,液相物性按水计。
填料。
,由等压线查得:横坐标为,图上纵坐标为同。
在两方案计算压降方法相))((瓷矩鞍形填料乱堆:)())((瓷拉西环乱堆:)())((,即坐标为图,乱堆填料泛点线纵查)())(()(,气相:,清水计,解:液相;按m O mmH t Ec sm U U m mm sm U U m mm g U t Ec G G m kg M CP m kg C f f f f LL V f V L V L V L L /900881.00735.015.07.0ker /945.115.08937.0997239.181.913203203.3252/64.115.08937.0997239.181.914504505.22525115.0//15.0ker 0881.0997/239.150.2///239.12988314/3.3010013.13.30%5.458%5.95298937.0/99725222.0212.0215.025.05.03530=⨯=∴=⨯⨯=⨯=∴=⨯⨯=⨯⨯====⨯⨯⨯==⨯+⨯===--ϕϕμρρψϕρρρμρ2)承第1题,试计算采用瓷矩鞍形填料时的k G a ,该填料的名义尺寸为25mm 。
322.03205.0221.0375.02.0205.0221.075.032330/6.1342585216.05216.05216.0]2581094.7199734.681.999725834.68937.02581034.694.716145.1exp[1]45.1exp[11/258/1061/61/1049.7125m m G g G G m m mN cm dyn m N C w LL L L L L C w W C =⨯==∴=⨯⨯⨯⨯⨯⨯⨯⨯--=--==⨯==⨯=-----ααασρραμασσαααασσ)()()()()()()()(:)计算(,查得清水,解:2)计算k L 与K Lm :计算丙酮在水中的分子扩散系数D L :)()()()()()(即)()()()()()()()(摩尔体积3343244.035.0933/233/134.02/13/23/129256.05.08/0158.06.13410177.1/10177.1102525810277.1997108937.08937.06.1341034.60051.081.98937.010*******.0/10277.1/10277.1748937.0252.273186.2104.7744.767.338.14------------⋅⋅⋅=⨯⨯=⨯=∴⋅⋅⋅⨯=∴⨯⨯⨯⨯⨯⨯⨯⨯⨯=⨯⨯=⨯=⨯=⨯+⨯⨯==+⨯+⨯=m kmol m s kmol k k m kmol m s kmol k k dp D G g k s m s cm D V WL La L LLL L L W L L L LL A ααρμμαμρ3)承第1题,试计算采用瓷矩鞍形填料时的k L a ,该填料的名义尺寸为25mm 。
化工原理(管国锋主编_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下学期(五~八,十章)
化工原理第三版(管国峰 赵汝溥 主编)课后习题答案汇总下学期(五~八,十章)第5章 蒸发1)在单效蒸发器内,将NaOH 稀溶液浓缩至50%,蒸发器内液面高度为2.0m,溶液密度为1500kg/m 3,加热蒸汽绝对压强为300kPa,冷凝器真空度为90kPa ,问蒸发器的有效传热温度差为多少?若冷凝器真空度降为30kpa ,其它条件不变,有效传热温度差有何变化? [32℃]解:①冷凝器真空度为90kPa绝对压强:101.3-90=11.3kPa,该压强下二次蒸汽温度3.47=K T ℃ 加热蒸汽绝压300kPa,对应温度T=133.3℃查NaOH 溶液杜林图,50%NaOH 溶液在11.3kPa 下沸点84℃7.363.4784'=-=∆℃0.26281.91500213.1121=⨯⨯⨯+=+=gl p p m ρkPa 查9.63=pm t ℃6.163.479.63=-=-=∆''p pm t t ℃取1=∆'''℃3.5416.167.36=++=∆'''+∆''+∆'=∆℃6.1013.543.47=+=∆+=K T t ℃7.316.1013.133=-=-=∆t T t ℃②冷凝器真空度为30kPa ,绝压101.3-30=71.3kPa ,对应二次蒸汽温度3.90=K T ℃ 查50%NaOH 溶液在71.3kPa 下沸点131℃7.403.90131=-=∆'℃kPa gl p p m 86281.91500213.7121=⨯⨯⨯+=+=ρ 查1.95=pm t ℃8.43.901.95=-=∆''℃5.4618.47.40=++=∆'''+∆''+∆'=∆℃3.1338.1365.463.90=>=+=∆+=T T t K ℃所以传热无法进行。
化工原理第八章课件
qv A u
4
d 2 u 0.785 0.04 2 0.75 9.42 10 4 m3 s 3.39 m3 h
(2)阀打开
由
u
P 1 A不变, P 1变小
9. 图七中,流体在管内流动,由 于某局部堵塞,使p1、p2上升、p3 下降,试判断堵塞位置在_______ C 段。 A) ak B) kb; C) bc; D) cd。
图六
图七
10. 如图八所示管路,当A阀为某一开度时,压力表读数为
p,流体通过转子流量计的阻力损失为 hf转。当A阀关小时,则: B 。 ⑴ 压力表读数p____ ⑵ 通过转子流量计的hf转____ A ;
5 6 5 2 A Pa P ( 表) 1 . 013 10 0 . 09 10 1 . 91 10 ( N m ) 1
B Pa P2 (表) 1.013105 0.045106 1.46105 ( N m2 )
阀1/4开度时,列A-B截面柏努力方程 得
l u hf d 2
2
2 2 uC D uD h fCD 2 2
3. 不可压缩流体在等径水平直管中作稳定流动时, 由于内摩擦阻力损失的能量是机械能中的______ 。 B A) 位能; B)静压能; C)内能; D)动能。 C 4.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 A)湍流流速大于层流流速; B)湍流Re>层流Re; C)层流无径向脉动,湍流有径向脉动; D)速度分布不同。 5. 某液体在管路中作滞流流动,提高液体温度会 A 使阻力损失______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定。
化工原理下册(第三版-陈敏恒)习题解答
第八章气体吸收L 解;查刘叱水的P s=4.24Kpa p=P-Ps=l01.3-4.24=37.06KPaE厶江込二込二"06冥9严如―1沢9沏甩0 C, C,M K C S M32.857X1(FS<182、解;查25t CO丁一巴0系统£ = 1.661x10^/^1设当地大气压为1包血即1.033at且不计溶剂分压’=10+1.033= 11.033a£ =1.08xl03jtW/m1(绝)p2= 0 2+1.033 = 1 23^ = 1.SlxlO^fcV/w?(绝)p = EX,p = FQy/>!_1.08X103X0.3~Y~ 1.661xlO r对稀溶液,其比质量分率X =1%1 95x10-3二:.爲= 44x ---------- = 4 78x 10_3^CO2/kgH2O1S"7 28 x 10弓X2 = 44x- --------- =1.78X10-3^(7O2IkgH^O3、解’ 2(PC 时,超= 406x10^型玖二 4 06x12尿解得w = 1.38xl0-3^Z^=1.38X10^X32X105=44.27 mg 用4、解:HiC-Cli系统,2WC 时,E x= 0.537 = 0.537xlOWa2(P C:yp1%X101.30.537xl02xl(?= 1.89xl0-5= 1.95xl0-s(1)yp_0.1%xl01 3~E~ 4 06xl06= 2.495xKr® =lOOCkiD218"空二竺竺4竺L畑xi尸p101 3(x f-x) = 1.09xl0_J O -儿)=0.00576 4CPG E2 = O.SOxlOWdj = 0 8xl05^101 3x,-x = 0.47xl0-3 y-j;f = 0 003685、解:—= 50x 2 xlO ~^= 0.01y = O25 = 5xW,勻m 50O—兀h = 0.025-0.01 二0.015(5-2)x10 ^=3x10丫睥=—= 50x 丄二2于刊 2=/?^^ = 25x2x10^ = 50 xlO-*码二鱼二2(_L)® 一P)A a RT P3l RT D备血心N A A 3Mr=2137^ = 0.59ftr1、解:查30°C J D= 0.268C>M2Is7p— 995.7jtg/ 饱和蒸汽压p kl- 31/>B1= 760-31 82 = 728w^Vg阻一农760-728 “ 口洛=七厂="Ter =爾硼加^ [口厘In —呛7羽N亦二輕"QQZ"龄W+抨)邸M 警沁池初。
化工原理第三版(陈敏恒)上、下册课后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版)
化工原理第三版(陈敏恒)上、下册课后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版)第一章流体流动1、什么是连续性假定?质点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条件?连续性假设: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质点指的是一个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分子自由程却要大得多。
2、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有什么不同点?拉格朗日法描述的是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状态;欧拉法描述的是空间各点的状态及其与时间的关系。
3、粘性的物理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温度上升,气体粘度上升,而液体粘度下降?粘性的物理本质是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运动与碰撞。
通常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温度上升,热运动加剧,粘度上升。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以分子间的引力为主,温度上升,分子间的引力下降,粘度下降。
4、静压强有什么特性?①静止流体中,任意界面上只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垂直于作用面的压力;②作用于某一点不同方向上的静压强在数值上是相等的;③压强各向传递。
7、为什么高烟囱比低烟囱拔烟效果好?由静力学方程可以导出H = H(;冷-::热)g,所以H 增加,压差增加,拔风量大。
8什么叫均匀分布?什么叫均匀流段?均匀分布指速度分布大小均匀;均匀流段指速度方向平行、无迁移加速度。
9、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条件有哪些?重力场下、不可压缩、理想流体作定态流动,流体微元与其它微元或环境没有能量交换时,同一流线上的流体间能量的关系。
12、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区别是否存在流体速度u、压强p的脉动性,即是否存在流体质点的脉动性。
13、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物理意义是它表征了流动流体惯性力与粘 性力之比。
14、 何谓泊谡叶方程?其应用条件有哪些?宀帮应用条件:不可压缩流体在直圆管中 作定态层流流动时的阻力损失计算。
15、 何谓水力光滑管?何谓完全湍流粗糙管? 当壁面凸出物低于层流内层厚度,体现不出粗糙度过对阻力损失的影响时,称为水力光滑 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概述 8.1.1 吸收的目的和依据 目的:(1)回收有用物质; (2)脱除有害成分。 依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 某种溶剂中溶解度 的差异。
8.1.2 工业吸收过程 实施吸收操作须解决的问题:
(1)选择合适的吸收剂; (2)提供适当的设备; (3)溶剂再生。
吸收与解吸流程
8.1.5 吸收操作的经济特性 吸收的操作费用: (1)流动能耗; (2)溶剂能耗; (3)解吸操作费用(此项费用最大)。 常用的解吸方法:升温、减压、吹气, 升温和吹气通常同时进行。
8.1.6 气液两相的接触方式
微分接触
级式接触
8.2 气液相平衡 8.2.1 吸收与传热的比较
过 程 传 热 吸 收 传递 对象 热 量 物 质 推动力 温 差 T-t 极 限 温度相等 T=t
cM
E m , E HcM , p m s
Mm Ms ,
c cM x ,
H s 。 E Ms
附:
E pe p ye Ex P mx m p
Ex pe Hc HCM x E HCM
讨论: (1)p < 5 atm,H,E与压力无关; p↑,m↓,溶解度↑。 (2)t↑,E↑,H↑,m↑,溶解度↓。
8.2.3 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 8.2.3.1 判别过程的方向 m=0.94
含NH3气体
ye=0.94×0.05=0.047 xe=0.1/0.94=0.106 ye=0.094 xe=0.053
判别过程的方向
8.2.3.2 指明过程的极限
吸收过程的极限
H , L G ,x1,max
8.3.5 对流传质理论 8.3.5.1 有效膜理论 要点(见附联结)
·界面两侧各存在一层 虚拟静止层(有效膜), 全部传质阻力集中在该 静止层内。 ·界面浓度达到相平衡 ·有效膜内传质为扩散 传质(定态的分子扩散)
有效膜理论
附 要点: 界面两侧各存在一层静止的气膜和 液膜,全部传质阻力集中于静止层,膜 中传质为定态分子扩散,紧贴界面两侧 气、液两相浓度平衡。
T D D0 T 0
1.81
p0 p
讨论(见附联结)
D0为T0 , p0状态下扩散系数,可查手册。 8.3.3.2 组分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 T 0 D D0 讨论(见附联结) T0
附 讨论: T↑分子动能较大; p↓分子间距加大, 二者均使 D↑。
D k 2 π
L
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分布
0
0 ----模型参数,溶质渗透时间 表面更新周期性发生。
附 要点: 液体在下流过程中,间隔 0 发 生一次完全混合,使浓度均匀化。在 溶质渗透时间 0 内,发生非定态的 扩散过程。
8.3.5.3 表面更新理论 要点(见附联结)(液相中的对流传质) 传质过程中,表面不断更新 传质过程为非定态
主体流动与扩散流(JA、JB)
附: 扩散流:分子微观运动的宏观结果,传递纯 A 或纯 B 。 (JA、JB) 主体流动:宏观运动,同时携带 A 与 B 至 界面定态时,主体流动所带 B 的量等于B的 反向扩散量,cBi 保持定态。(不被吸收)
8.3.2.3 分子扩散速率方程 净物流:(主体流动的贡献)
流动对传质的强化作用与对流传热类似。
对流对传质的贡献: 层流流动:传递机理为分子扩散,但界面浓度 梯度增大,强化了传质 湍流流动:湍流核心,浓度分布均匀,界面处 浓度梯度更大,传递速率更快 因此,流动增加了界面处的浓度梯度,强化了 传质
8.3.4.2 对流传质速率(有工业应用价值)
液相与界面的传质(8-30) N A k L ci c 符号说明 (见附联结) 8.3.4.3 传质分系数的无因次关联式 气体或液体在降膜式吸收器内作湍流流动。
8.1.3 溶剂的选择 技术要求: 溶解度大;选择性高;对温度的敏感性强, 易解吸。 经济及安全要求: 蒸汽压要低,不易挥发;较好的化学稳定 性;黏度小;价廉,易得,无毒,不易燃易爆。
8.1.4 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物理吸收:气体各组分因在溶剂中溶 解度的不同而被分离的吸收操作。 化学吸收:利用化学反应而实现吸收的 操作。化学吸收应满足的条件: (1)反应的可逆性; (2)较高的反应速率。
DG p DL cM kG , k L RT δ G p Bm δ L c Bm
D cM NA cA1 cA2 δ cBM
与(8-28)、(8-30)对比
(8-20) (8-22)
D p p A1 p A 2 NA RT δ p BM
非两相浓度差 非两相浓度相等 Y-X Y=X 而是 Y-Ye 而是 Y=Ye
原因:气液相平衡不同于冷热流体之间的热平衡。
8.2.2 平衡溶解度(量化) 8.2.2.1 溶解度曲线
(y与x间存在一个关系)
8.2.2.2 亨利定律(根据不同应用需要)
pe Ex
pe Hc
ye mx
亨利常数之间的关系
常数(求导所得)
B
dc dc dz dz
A
物质A的扩散流必伴有方向相反的B的扩散流。 双组分混合物
D D D
AB BA
J A JB
扩散流JB与扩散流J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8.3.2.2 分子扩散与主体流动 定态传质,厚度为δ的静止气体层,层内各 处 p 相等。 cM = cA + cB = cAi + cBi =常数 cA > cAi,必有cB < cBi,A、B反向扩散。
ln(CM
C A )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A 2
A1
CB 2 C M C B 2 C B1 C B 2 D D ln ln C B1 C B 2 C B1 C B1 CM D CM (C A1 C A 2 ) C BM
8.3.3 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是物质的一种传递性质,其值 受温度,压强和混合物中组分浓度的影响。 8.3.3.1 组分在气体中的扩散系数
y x1e 1
m
L G ,y2,min y2 e mx2
8.2.3.3 计算过程的推动力
吸收推动力
推动力: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的偏离程度。
吸收推动力
y y ye p p pe x x x c c c e e
y ye y p pe p x x x c c c e e
解吸推动力
8.3 扩散与单相传质 8.3.1 相际物质传递的步骤 (1)溶质由气相主体扩散 至两相界面; (2)溶质在界面上的溶解; (3)溶质自界面扩散至液 相主体。 总过程速率取决于单 相传质速率。 单相传质机理: (见附联结)
气液传质的步骤
附: 单相传质的机理: (1)分子扩散:因分子的微观运动使该组 分由高浓度处传递至低浓度处。 (2)对流传质:流体的宏观流动导致的物 质传递。
分子扩散
(1)等分子反向扩散 当液相能以同一速率向界面供应组分B时,cBi 保持定态。 JA = -JB 或 JA + JB = 0
(相当P恒定,虽然A溶解了,但补充了气相)
通过断面PQ的净物质量为零。
等分子反向扩散
(2)单向扩散和主体流动 (非等分子反向扩散) 吸收中,A被界面液体吸收,B被界面阻(选择性) 留,cBi > cB,存在JB ,界面处总压p↓,产生微 小压差△p,促使混合气体向界面流动,产生主 体流动。(伴随) 扩散流 (见附联结) 主体流动 微小△p足以造成必 要的主体流动,各处p 总压仍可视为相等,即 JA = - JB依然成立。
膜理论预示k∝D,但实际表明k∝D0.67,δG, δL 不是实际存在的有效膜厚度, 而成为虚拟的 当量膜厚。
8.3.5.2 溶质渗透理论 要点 (见附联结) (液相中的对流过程)
·每隔0时间,溶质作一次 充分混合,混合后界面浓度 CAi,其余传质方向上各处浓 度相等 ·在0 时间内,传质是 非定态的
漂流因子,反映了主体流动使扩散速率比 单纯分子扩散速率增大的倍数。
对稀溶液,
C C
M
B
,所以漂流因子=1,
主体流动的影响可忽略。
附
cA dc A CM dc A N A D N A 1 D dz C M C A dz cM CM dc A C M d (C M C A ) D D dz C M C A dz C M C A D CM
组分的浓度分布
(1)流体作滞流流动
dc A dc A N A D , ,N A 。 dz w dz w
(2)流体作湍流流动
dc A dc A N A D , N A 。 , dz w dz w
附 讨论: 一般,D气≈105D液,但组分在液体中 的摩尔浓度较气体大,故,N 气≈100N液, 组分浓度对D液有较显著影响。
8.3.4 对流传质 8.3.4.1 对流对传质的贡献 对流传质:流动流体与相界面之间的物质传递。
1—静止流体; 2—滞流;
(主体浓度距界面近了)
3 —湍流
(主体浓度距界面更近了)
气相与界面的传质(8-28) N A kG p pi
Re 2100 , Sc 0 .6 ~ 3000 , Sh 0 .023 Re
0 .83
Sc
0 .33
kd ud Sh ,Re ,Sc 。 D D
附 符号说明: p,pi ——A的气相主体分压与界面处的分压, kN/m2; ci,c ——A的界面浓度与液相主体浓度, kmol/m3; kG ——气相传质分系数,kmol/s·m2·(kN/m2); kL ——液相传质分系数, kmol/s·m2·(kN/m3) 或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