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PPT崔中杰
第九课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第九课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https://img.taocdn.com/s3/m/24b0202e767f5acfa0c7cd03.png)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中学高一学生,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的审美水平较差并且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和时间较少,因此本课采用欣赏、讲解、观看视频等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器绘画到山水、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延续到清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识,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课本选取历代各时期代表性作品进行介绍,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教案题目: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作者姓名:李先
作者单位及地址:迁西县第二中学
课题
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中国古代绘画欣赏,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析,对中国古代绘画七千年左右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介绍,了解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及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传统。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中国历史、社会、文化来综合讲解,将不同风格和不同的艺术追求的作品作比较,以便更加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历程。很多欣赏的绘画都有故事情节,另外画家的生平与其艺术追求息息相关,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简要介绍,以便更好地评析其作品。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欣赏学生小组内相互交流探讨,大胆展开自评和互评来品评绘画作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思考:中国绘画不同种类其特色是什么
要想准确的欣赏品评美术作品与其社会背景及画家的个人身世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要掌握,还要多多的欣赏大师的作品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器绘画到山水、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延续到清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识,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课本选取历代各时期代表性作品进行介绍,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画撷英第二课时)
![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画撷英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3509d59cc1755270622080e.png)
朱耷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和复杂的精神内涵,他笔下的鱼、鸟, 体貌怪诞,神情奇特,其内心深处的 难言之痛与愤懑抑郁,均借助笔墨曲 折地抒发出来。
荷 石 水 禽 图
朱 耷
( 清 )
五牛图 韩滉 (唐)
佚 名
元代画家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和
个性风格的呈现。
六
君
子
图
所谓六君子就是以松、柏、樟、楠、
(
槐、榆六种树木作为某种象征。画面以
元
枯而见润的简练笔墨,营造了湖光山色
倪
荒寒空寂的意境。反映了元代文人失意
瓒
落寞的心态,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画家
)
崇尚平淡天真的审美理想。
溪山无尽图 龚贤
这幅长卷连笔墨功力深厚的龚贤亦不得不“十日一山,五日一石”地潜心创作,历时二 年多,才完成该幅堪称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力作。
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2010年3 月
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 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 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过程:
起源于: 魏晋南北朝时期
成熟阶段: 隋唐时期
元代至明清两代成为 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
秋
之
图
清
石 涛
中国的花鸟画源流长远, 原始彩陶上花鸟的图形、青铜 器上的花鸟纹饰、战国帛画中 的凤、西汉帛画和漆器上的朱 雀等等,构成了上古朴质而色 彩斑斓的花鸟形象。
宋代是中国古代“花鸟写 生”的高峰期,出现了许 多优秀的花鸟画家。宋徽 宗赵佶就是杰出的代表之 一。此图体现了赵佶所倡 导的观察物象要细致入微, 写实 表现要精准传神,构 图要有诗的意蕴的美学思 想。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PPT课件【高中美术】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PPT课件【高中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5c3427f9b14e852459fb5716.png)
凌
天
秋
清
天
都
之
华
图
峰
图
图
》
》
》
》
五、中国古代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具有以写实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优良传统。 中国花鸟画的“写生”不同于西方的“静物写生”,而是着重于对花 鸟生态特征的表现,着重描写动植物的生命力及其特征,表达对自然 和生命的体验与感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则是人对动物审美的移情 表达,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因此中国画家在欣赏梅、兰、 竹、菊、 松、 鹤、鹰、牛、马等动植物时,往往赋予他们一定的 “社会属性”,作画立意时便借其抒发情怀,表达人生志向。
宋朝 元 明 明 清
发展时期 形成期 形成期 发展期 鼎盛期 鼎盛期 鼎盛期 鼎盛期 鼎盛期
代表人物
顾恺之 阎立本 吴道子 张萱 周坊 顾闳中 李公麟
李唐 刘贯道 陈洪绶 曾鲸 黄慎
代表作品 《龙凤仕女图》 《马王堆墓帛画》 《女史箴图》 《步辇图》 《天王送子图》 《捣练图》 《簪花仕女图》 《韩熙载夜宴图》
(3)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独特传统,还表现在高度的笔墨技巧与技法的多
样性。
四、中国古代山水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 自然美, 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 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 隋 唐时期才进入成熟阶段, 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在元代 至明、清两代,成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 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古 代山水画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或称金碧山水、 水墨山水或称墨笔山水、浅绛山水或称淡着色山水、 小青绿山水、没骨山 水等。
高中美术课件_I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高中美术课件_I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https://img.taocdn.com/s3/m/02f7450e52d380eb62946dbc.png)
《高中美术鉴赏》第九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帛画 壁画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帛画
中国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现存年代最早的有湖南长 沙战国楚墓中发现的帛画三幅:一幅四周画奇异的动植物图像, 中写文字,多不可识,亦称“缯书”;一幅绘长袖细腰的女子, 侧身合掌而立,上有飞翔的凤、夔;另一幅绘高冠长袖的男子, 侧身驾驭一条巨龙,龙身呈舟状。此外,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 中相继出土帛画五件,绘有墓主人图像,以及宴饮、车马、仪 仗等场面,间绘传统神话中的神灵怪异。其中有一幅关于气功 强身的图解,提供了古代医学上的历史资料。这些帛画是现今 存世最古的中国画幅,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端丽,具有相 当高的艺术水平。北魏司马金龙墓中漆画和东晋顾恺之《女史 箴图》卷,与之一脉相承。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帛画云气占图
軑 侯 子 墓 帛 画
壁画是指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绘画,按其用途和绘制地点,可分 为殿堂壁画、寺观壁画、石窟壁画和墓室壁画。
甘肃敦煌莫高窟始凿于366年(符秦建元二年)或更早,之后一 直到元代,都有建造,现存洞窟570余个,壁画约6万余平米。早期 北魏、西魏的壁画内容以说法图和本生故事为主,如257窟的《鹿 王本生》图,曲折的情节安排得非常严密。和新疆早期壁画不同, 这一时期的敦煌壁画在形式技巧上,更多地具有了中原地区的风格, 可明显地看到对汉代壁画的继承。此外麦积山石窟等处也存有不少 这一时期的壁画。 敦煌莫高窟今存有隋窟95个,壁画内容除佛、菩萨像和佛传、 本生故事外,新发现有法华经变和维摩诘经变(423窟)图,是唐 代大规模经变图的先声。本生故事的题材虽仍旧,但表现手法则改 变了原有的单幅画形式,吸收了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方法,以 一个个连续画面来表达故事的全过程,因而更完整,更细致,也更 便于人们观赏了解。人物刻画中,线条趋向明朗,衣着造型,更具 有中土风采,可以看到佛教艺术在中国土地上生根的过程中,必然 民族化的规律。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共32张PPT)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8c4ab333687e21ae45a9bd.png)
画的主题是祈求 飞腾的龙凤引导 墓主人的灵魂早 日登天升仙。
战国肖像画具有如下 特点:人物皆作正侧面 的立像,通过衣冠服饰 表现其身份;比例匀称, 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 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 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 重典雅。
《人物御龙图 》 战国楚墓帛画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历经前秦、 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辽、西夏、 元等朝代。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我们认识了中国古代 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器绘画到山水、 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只 有了解并积累一定的艺术知识才能真正地 懂得去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一幅绘画不能单 纯地看它的表象,更应该比较全面地了解画 家的生平及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 完成从了解美到欣赏美并最终创作美的过 程。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鹿王本生图》
《五百强盗成佛壁画》
鹿王本生图
名称: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乐舞仪仗) 时期:唐代 类别:壁画 规格:纵130厘米 横830厘米 敦煌第156窟南壁下层,此画为张仪潮侄子张淮深 为纪念其叔父推翻吐番在河西地区统治的功绩所绘, 也是敦煌壁画中最早出现的"出行图"。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PPT课件(共40张PPT)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PPT课件(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db8b71f12d2af90242e6a0.png)
以 说 是 传 统 卷 轴 画 这 一 艺 术 样 式 的 代 表 。
字 画 绘 在 木 版 、 石 板 、 器 物 或 丝 织 物 上 。
画 , 早 在 专 门 的 纸 、 绢 尚 未 发 明 之 前 人 们
。 所 谓 “ 帛 画 ” , 专 指 古 代 画 在 丝 织 物
石窟区全长达1600米,藏有文书五万多件。有前秦、北 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辽、西夏、元代等十个朝 代的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245尊,唐宋木构建筑 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假如把窟内所有壁画 连接起来,可组成一条长达25公里的巨大画廊,它在世界 上是独一无二的。
人物画的历史,就是中国绘画的历 史,早在远古的彩陶、岩画上就有以人 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汉代画像 石、画像砖,东晋的《洛神赋图》、隋 唐的《步辇图》、元代的《消夏图》、 明代的《张卿子像》都堪称其中的经典 之作。
步辇图 阎立本(唐)
唐太宗面目俊 朗,目光深邃,神 情庄重,顾盼之间 充分展露出盛唐一 代明君的风范与威 仪。为了更好地凸 现出唐太宗的至尊 风度,作者运用对 比手法进行衬托表 现。以宫女们的娇 小、稚嫩,以她们 或执扇或抬辇、或 侧或正、或趋或行 的体态来映衬唐太 宗的壮硕、深沉与 凝定。
; 人 间 部 分 则 描 绘
蝎 龙 、 翼 龙 和 天 堂
形 的 横 幅 面 来 表 现
间 、 冥 府 三 部 分 。
张 举 的 铭 旌 。 帛 画
的 帛 画 在 当 时 称 为
, 覆 盖 于 内 棺 上 。
厘 米 , 下 横 .
堆 一 号 汉 墓 出 土 。
》
47 7
色 彩 。
体 ,
第9课《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第9课《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e37579783e0912a2162ae2.png)
概括其各自的艺术特征: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课后作业:
1.收集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各种类型绘画产生 的历史背景。 2.收集自己喜爱的画家的生平事迹,相互讨论 其代表作品和绘画特点。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高中美术鉴赏》第九课
和其他人类一样,我们的祖先 在没有丰富语言和规范文字之 前就已经懂得用简单的图案来 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想,它们“ 简约而不简单”。这就是那块 筑起艺术大厦的基石———稚 拙率真的原始岩画。
鹳彩 鱼 石陶 斧缸 纹
人 面 鱼 纹 盆
黑陶盆
随着历史的进程和人类自身的进 步,大约在10000年前人类进入 了新石器时代,人类不仅懂得制 造陶器还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图案 来装饰陶器,从而产生了陶画。 这不得不说是人类艺术文化的一 次大的进步。
《 芙 蓉 锦 鸡 图 》 宋 徽 宗 赵 佶
市场估价 3795万元
《 墨 葡 萄 图 轴 》 明 徐 渭
水墨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 枝头,水灵鲜嫩欲滴,形象生 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 成。风格疏放,不法语形似, 代表了徐渭大写意花卉的风格 ,也是明代写意花卉高水平的 杰作。自题:“半生落魄已成 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 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天池。”下钤“湘管齐”朱文 方印一,尚有清陈希濂、李佐 贤等鉴藏印多方。
《踏歌图》 马远 宋
市场估价 48,00万元
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 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 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 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 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 者,信也”,可见其文武兼备 、仁勇俱存、信守专一的性格 为世人所激赏,难怪才艺绝代 的一代帝王也会留下“已知全 五德,安逸胜凫鹥”的诗句, 流露出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 许,由此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 人文寓意。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PPT.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da996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f.png)
四、供养人画像 供养人
,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 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 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 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 画像。
五、装饰图案画 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 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 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图案画主要有藻井图案、 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 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 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 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
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 可见漫天飞舞的美丽飞 天——敦煌市的城雕也 是一个反弹琵琶的飞天 仙女的形象。飞天是侍 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 能歌善舞。墙壁之上, 飞天在无边无际的茫茫 宇宙中飘舞,有的手捧 莲蕾,直冲云霄;有的 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 流星;有的穿过重楼高 阁,宛如游龙;有的则 随风漫卷,悠然自得。 画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 折的长线、舒展和谐的 意趣,呈献给人们一个 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
一、佛像画
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 包括 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 佛、贤劫千佛等; 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 音、势至等; 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 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 大蟒神等等。 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仅莫 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 佛像12208身。
飞天
佛教中飞天是乾闼婆和紧那罗。乾闼 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 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 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 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 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 天。现在,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天宫 伎乐”,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飞天伎
第9课 形神兼备迁想妙
![第9课 形神兼备迁想妙](https://img.taocdn.com/s3/m/9823e2b7d5bbfd0a7856735c.png)
画面正中画一危冠长袍、 蓄有胡须、神情潇洒、 侧身拥剑的贵族中年男子, 头顶华盖,驾驭舟形巨龙 向天国飞升的景象。龙尾 企立一鹤,龙身下画一尾 鲤鱼,表示龙正在天河中 行进。
图
佚 名
宋
指:松、柏、樟、楠、槐、榆。
六 君 子 元
到了元代画家更强调个人情 感的抒发和个性的个性风格 的呈现。《六君子图》以枯 而见润的简练笔墨营造了湖 光山色荒寒空寂的意境,即 反映了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 心态,又淋漓尽致的体现了 画家崇尚平淡天真的审美理 想。
倪 瓒
《淮扬洁秋图》笔墨优雅, 淋漓酣畅,构图新颖自然 气势动静相宜。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主 要继承了元代的画风,出 现了众多山水画家,但多 偏重笔墨风格的继承缺乏 前代的革新,创新精神。
淮 扬 洁 秋 图
石 涛
清
中国古典山水画不仅要求画家把认识与感受表现出来 还要求创作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朝代
山水画特点
代表画家及作品
南宋以前 南宋
注重对客观景物的 描写
倾向表现作品的意境
我国最早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
帛画是指:丧葬出殡时张举的一 种在娟帛上绘出图画的旌幡。 也称之为“非衣”入葬时作为陪葬 品将其盖在棺材上。
画面是一侧身向左、细腰长裙、 合掌祝祷状的贵族妇女,在腾龙 舞凤的接引下,向天国飞升的景 象。反映了当时楚国普遍流行的 死后升天的主观意识及作者丰富 的联想空间,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古代人物画发展史:
❖ 1.战国是人物画早期发展阶段。 ❖ 2两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提高阶段 ❖ 3唐朝是人物画成熟阶段 ❖ 4宋代是人物画高峰阶段 ❖ 5元明清是人物画衰退期
第9课_形神兼备_迁想妙得
![第9课_形神兼备_迁想妙得](https://img.taocdn.com/s3/m/7e39e6a2581b6bd97e19ea7b.png)
《龙凤仕女图》
❖ 《龙凤仕女图》这幅古画是 古代葬仪中使用的旌幡,反 映了当时楚国上层社会流行 的死后升天的意识。在画面 中,描绘了龙凤在引导墓主 人的灵魂升天的情景:画面 右下方有一位侧身行进的妇 女,发髻高盘,阔袖长袍, 双手合十,其上方有一龙一 凤,正腾空飞舞,引导仕女 前行。此画以毛笔绘成,画 法为线条勾勒兼平涂着色, 构图主次分明,造型生动。呈T形,长205cm,上宽92cm,下宽 47.7cm,向下四角缀有穗形飘带,顶边裹有竹棍,两端系丝带用于悬挂。 因为它非常像一件长袖欲舞的衣服,所以遣策中记载其名为“非衣”, 以 “似衣而非衣”得名。全画的内容,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 为天 界的景象,上方正中的人首蛇身的神,就是传说中的烛龙神,周围有仰 首而鸣的立鹤、俯身飞舞的鸿雁,是属于天上的瑞鸟仙禽。右上方绘有 红色的太阳,太阳中有“金乌”,下面画有8个小太阳,落在扶桑树的枝 干 中,左方绘有月牙,上有蟾蜍和玉兔,月下一女子凌空飞舞,双手攀住 月牙,这应是神话中的“嫦娥奔月”,其下有两个兽面人身骑着异兽奔 驰的 神,分别用绳牵拉同一木铎,使之震响,应是天上的“司铎”或是“凤 伯”, 而两只异兽所骑的就是神马“飞黄”。左边一翼龙腾跃于云气之上,右 边一 龙飞舞于扶桑树之间,应为“应龙”和驾日车的“六龙”。下方绘着双 阙,阙 上两旁各蹲一神豹,阙内有两人拱手相坐,应是把手天门的“司阍”, 意为 迎接升天的灵魂。
形形神神兼兼备备迁迁想想妙妙得得
中中国国古古代代绘绘画画撷撷英英
崇文中学 胡云杰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 长 ,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彩陶时期, 中国画经历了7000年左右的发展 历程,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 辉煌灿烂的绘画艺术。
帛画、壁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
中国画的分类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https://img.taocdn.com/s3/m/da7cf7ce2cc58bd63186bd24.png)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通过幻灯片向学生们展示《鹿王本生图》、《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五百强盗成佛图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器绘画到山水、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延续到清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识,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课本选取历代各时期代表性作品进行介绍,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中国古代绘画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达到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知。
教学难点:本单元涵盖涉及中国几千年绘画发展历程,须阐述的范围广;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欣赏不同时期绘画风格和特点;如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教学思路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实现对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创作理念和审美特征的初步认识。
运用多媒体演示法、教师讲解法、比较法、范例演示法及通过欣赏作品、学生实践、参与评价作品等教学活动,实现本单元的教学任务。
在欣赏与实践中,体会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美感,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从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内在联系入手,认识中国传统艺术,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力争达到民族文化传承之目的。
在讲授过程中,从学生兴趣入手,大胆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1、导入中国人物画上可追溯到远古的岩画和陶绘,最早的独幅人物画,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帛画《龙凤仕女图》,出示此图的幻灯片,讲授其寓意及艺术特色。
此帛画是当时的一种葬具。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可以看出墨笔线条是我国古代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
2、讲授新课①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帛画是指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主要指丧葬出殡时张举的一种在绢帛上绘出图画的旌幡。
人美版 第9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
![人美版 第9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333e7f50722192e4536f6f2.png)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第二册中的第2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之《千里江山图》一课。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6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陈诉。
1、教材分析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第2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之《千里江山图》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即“通过欣赏、鉴别和评述,了解中国传统古画风格特点、及文化内涵、。
”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
《千里江山图》是一18岁少年所绘制,该画气势恢宏、又如仙境般唯美、、浪漫,奇幻,颜色璀璨夺目,卷幅宏大,具有较强的画面视觉冲击力,在众多山水画中,别具一格,能引起中学生的兴趣。
2、学生状况分析中国古代名画,一直是中学生比较难啃得一块骨头,特别是中国山水画更是不易理解和欣赏,但是加以引导,学生他是可以去感受到美的,我特意选着和高中生年级差不多的作者,与他们走近,的《千里江山图》。
这幅色彩浓烈,装饰性强,学生很容易接受,从而提升同学们对山水画的热爱。
3、教学目标:1、了解《千里江山图》作者生平,作品风格特点及内容,构图、作品的创作目的、及意义、影响。
4、重点:《千里江山图》内容,构图、作品的创作目的,作品艺术成就。
难点:多角度去欣赏《千里江山图》作品魅力之美,艺术创作的价值。
5、教学方法:谈话法、启发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工具:高清复制版《千里江山图》、拼图卡片6、教学过程:(一)、组织、导入1、组织教学:课前学生做好准备。
2、导入:播放歌曲《丹青千里》引起学生对山水画的情趣性。
3、引出本课课题——《千里江山图》。
(二)、创设情境、渗透知识1、《千里江山图》简介(学生对千里江山图基本了解)2、《千里江山图》非常优秀,从五个角度去欣赏这幅名作。
(1)《千里江山图》到底画了那些内容呢?(2)王希孟,是如何以咫尺之内,表现万里之遥的大千世界呢?(3).宋徽宗命王希孟画《千里江山图》,究竟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呢?(4)《千里江山图》怎么创作完成的?(5)宋代画院高手云集,宋徽宗为什么要选一个18岁的少年来完成《千里江山图》呢?通过这5个方面结构清晰的引导并启发式探究,《千里江山图》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美和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皇英诺森十世 委拉斯贵•8 支
2021/3/30
太
马
白
蒂
行
斯
吟
夫
图
人
、
像
泼 墨 仙 人
马 蒂 斯
图
梁 楷
VS
宋
为什么中国古 代绘画称人物 画,而西方绘 画称之为肖像?
中国绘画的意境—迁想妙得,情景交融
关键词:迁想妙得 "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 思"迁入"客观对象之中,取得艺术感受。"妙得"(多 融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其结果。
关键词:形神兼备 “形”,指的是外壳(表现形式);“神”,讲的是内核 (精气神韵)。“形”是躯体,“神”是灵魂;“形”是 载体,“神”是思想。
以线造型
主次分明 造型生动
龙凤仕女图 楚地
看 整 体
看 面 部
看表现方法
看背景
晋武帝司马炎像 阎立本 唐
看情感表达
形以 神形 兼写 备神
他们表现了 什么样的精 神气质?
想一想
为什么西画叫风景 中国画叫山水?
谢谢大家
总结:中国传统绘画要点
中国古代绘画
1
2 3 4
中国古代绘画的追求——形神兼备,相辅相成
中国古代绘画的意境——迁想妙得,情景交融 中国古代绘画的表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中国古代绘画题材:人物、山水、花鸟;中 国古代绘画表现形式:工笔、花鸟。
六法论
南齐谢赫
一、气韵生动, 二、骨法用笔, 三、应物象形, 四、随类赋彩, 五、经营位置, 六、传 移模写。
人物画
6 9 宋 梁楷《太白行吟图》
宋 梁楷《泼墨仙人图》
2 唐 张萱《簪花仕女图》
山水画
3 7 8 明 沈周《庐山高图》
宋马远《梅石溪凫图》
近代李可染《层林尽染》
花鸟画
5宋 佚
4
名
《
榴
枝
黄鸟图1》 唐 韩滉《五牛图》
齐 白 石 《 虾 趣 》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的追求--形神兼备
对某一事物,通过描绘他们的形态特征, 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 的思想感情。
他们的画法有什么不同,能感受他们不同 的情感诉求吗?
托借
物物
写 意
言抒
墨
志情
葡
萄
图
轴
徐 渭
明 工笔 芙蓉锦鸡图 赵佶(宋)
()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还是旧山河
找出共同点,思 考作者是怎样托 物言志,借景抒 情的?
1、工具材料? 2、观察方法和表现 方法?
3、对笔墨意境的追 求?
中 国
特点:
传 迁想妙得,搜尽奇峰打草稿,并非对景
统 物的真实再现,而多注重主观的再加工,
山 再创造;使用散点透视,肇自然之性,
水 成造化之功,表达天人合一的精神和情
景交融的底蕴。
中国传统山水画赏析
中国绘画的表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0
迁想妙得
写实与写意—形神具
足、情景交融;用笔
坚劲有力,多用浓墨
六
皴擦,真实的描绘了 北方山水的雄伟磅礴 的气势。
君 子 图
倪
用笔枯而见润 瓒
,山色荒寒, 元
秋树稀疏,水
溪 山 行
面空阔清冷; 气氛萧疏。
旅
平淡天真,简
图
淡尚意。
范
宽 ( 宋
想一想,作者仅仅描绘的是 山水景观吗?
中西方传统 绘画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