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疾病影像诊断
胸部正常影像及常见疾病表现最终版
![胸部正常影像及常见疾病表现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c17a5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a.png)
表现为多形性病灶,如渗出、增殖、干酪坏死、钙化和纤维化等, 易形成空洞和播散。
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改变鉴别
肺水肿
肺栓塞
表现为蝶翼状阴影,肺 门周围血管增粗、模糊。
表现为楔形阴影,尖端 指向肺门,底部与胸膜
相连。
肺不张
肺气肿
表现为肺叶或肺段体积 缩小,密度增高,邻近
结构向患侧移位。
表现为肺透亮度增加, 肺纹理稀疏,膈肌下降。
监测治疗效果
03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影像检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 影像检查将更加智能化,提高诊 断准确性和效率。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不同影像检查技术进行融合, 如CT、MRI、PET等,可以更全 面地评估病情,提高诊断准确性。
密度特征
良性肿瘤密度均匀,多无钙化;恶 性肿瘤密度不均,可出现坏死、囊 变和钙化。
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长期随访形态 变化不大;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短 期内可出现明显形态和密度变化。
不同病原体感染鉴别
细菌性肺炎
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密度均匀,边缘模糊,可伴有支气管充 气征。
病毒性肺炎
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小片状阴影或磨玻璃样改变。
02
常见胸部疾病影像表现
肺炎
01
02
03
影像表现
肺部出现斑片状、云雾状 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模 糊。
伴随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呼吸 困难等。
治疗方法
抗感染治疗,同时对症治 疗如止咳、化痰等。
肺结核
影像表现
肺部出现斑点状、结节状、 索条状阴影,密度不均匀, 边缘较清晰。
胸部各种影像学检查-常见病的CT诊断
![胸部各种影像学检查-常见病的CT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da4ed1d0242a8956aece46b.png)
编辑课件
空洞与空腔
编辑课件
肺肿瘤
↗原发性→良性,少见。 肺肿瘤 ↘恶性,多见→98%原发支气管肺癌。
↘转移性→均为恶性。 ↘2%为肺肉瘤。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起源于支气管上皮、腺体和细
支气管、肺泡上皮。组织学上分为小细胞肺癌及非 小细胞肺癌(分为鳞癌、腺癌、复合癌和大细胞未 分化癌)。 鳞癌最常见,占肺癌40%;多发生在段以上支气管, 少数在终末细支气管以下;男性多见(80%),生 长慢,转移晚,中心易坏死。
编辑课件
斑片与磨玻璃影
1、相同点:均为密度增高影。 2、不同点:密度增高的程度不同。
斑片影密度较高,内部的正常血管 被掩盖; 磨玻璃影密度较淡,内可见正常血 管影。
编辑课件
斑片与磨玻璃影
编辑课件
肿块与结节
肿块与结节是肺肿瘤的特征; 以大小来区分肿块与结节的最新标准: 大于3cm者为肿块,小于或等于3cm者为结节; 结节又分为: 2cm﹤大结节≦3cm;
编辑课件
淋巴瘤
4R、4L、5、6 7、8、10L、11L区淋巴肿
编辑课件
右上肺癌:
10R、4R、4L、3A、3P 5区淋巴结转移,符合
转移途径
编辑课件
纵隔淋巴肿的鉴别诊断
1、结节病 2、淋巴瘤 3、淋巴结转移瘤 4、淋巴结结核
编辑课件
纵隔淋巴肿的鉴别诊断
从以下几个方面鉴别: 1、淋巴结的分布。 2、淋巴结的形态和边缘。 3、淋巴结的密度。 4、淋巴结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5、淋巴结的增强表现。 6、肺内表现。 7、胸外表现。 8、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互关系。
编辑课件
肺动脉栓塞与肺梗死
影象学表现:
在没有肺梗塞的肺动脉栓塞中, CT显示栓塞血管供应的肺区内CT 值减低,提示该区肺血量减少
胸部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胸部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0f1b5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e.png)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诊断要点、技巧
v【影像表现】:CT平扫(A)、增强(B) 及MPR重建(C、D)显示左肺上叶周围型 肺癌(鳞癌),肿瘤呈浅分叶(D,▲)边 缘见短毛刺(D,↑)。
双下肺支扩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诊断要点
【影像表现】:高分辨率CT平扫肺窗示两 肺中下叶支气管囊状扩张。
v【影像诊断】:两肺中下叶支气管扩张。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影像表现】:胸部正位片示双肺多发高 密度大结节影。
v【影像诊断】:肺转移瘤。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肺转移瘤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诊断要点
【影像表现】:CT平扫肺窗(A、B)示双 肺散在分布类圆形结节影,边缘清楚,呈 棉花团状,无明显分叶及毛刺,双肺门影 增大。
v【影像诊断】:肺转移瘤。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诊断要点
v【影像表现】:胸部正位(A)示右肺中 野片状模糊影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另一例 (B)示右上肺片状模糊影及肺门、纵隔淋 巴结肿大,两者之间有条索状影相连。
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
![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6f2a1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0.png)
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1·X线摄影-----------●优点:X线摄影是一种经济、快速而广泛应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基本的胸部形态信息,对于肺部疾病如感染、结构变化等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缺点:X线摄影在诊断肺部细微结构病变上的敏感性有限,不能提供关于血管、气管、淋巴结等细节的信息。
2·CT扫描----------●优点:CT扫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提供肺部各个方向的详细解剖结构信息,对于肿瘤、感染、炎症等疾病的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缺点:CT扫描对于胸部放射线暴露较高,对于孕妇和年轻患者需要谨慎使用。
此外,CT扫描成像过程中需要使用造影剂,患者对造影剂过敏的风险存在。
3·MRI扫描----------●优点:MRI扫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对于肺部肿瘤、纤维化等疾病提供了较准确的诊断。
与CT扫描相比,MRI对放射线的暴露较少,在儿科和孕妇等特殊人群中应用较为安全。
●缺点:MRI扫描成像较慢,对于呼吸运动的影响较大,对于不能耐受长时间保持呼吸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4·PET-CT扫描--------------●优点:PET-CT扫描结合了PET和CT的优势,可以提供丰富的代谢信息和解剖结构信息。
对于肺部肿瘤的定位和评估疗效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缺点:PET-CT扫描采用放射性核素注射剂进行成像,对放射线暴露较高。
此外,PET-CT设备昂贵且操作复杂,使用受限。
5·磁共振弹性成像----------------●优点:磁共振弹性成像可以提供肺部组织的弹性信息,对于肺纤维化等弥漫性疾病具有较好的定量评估效果。
●缺点: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设备和操作都相对较为复杂,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少。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患者:指因疾病、外伤等原因导致需要医疗服务的个人。
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
![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74ac397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1.png)
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胸部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影像学检查在胸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
一、X线检查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它主要适用于评估胸部结构的形态和密度。
优点包括:⒈安全性高:X线检查无创伤、无痛苦,对患者影响小。
⒉价格低廉:相对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检查成本较低。
⒊检查快速:X线检查快速,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
然而,X线检查也存在一些缺点:⒈分辨率有限:X线检查的分辨率相对较低,不适用于一些细微结构的评估。
⒉无法提供功能性信息:X线检查无法提供胸部功能和代谢信息。
二、CT扫描CT扫描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优点包括:⒈高分辨率:CT扫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能够清晰显示细微结构,对于胸部病变的定位和诊断具有较大优势。
⒉多平面重建:CT扫描可以进行多平面重建,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⒊三维重建:CT扫描还可以进行三维重建,提供更直观的图像显示,有助于手术规划和术前评估。
然而,CT扫描也存在一些缺点:⒈辐射剂量较高:相对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CT扫描的辐射剂量较高,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⒉检查时间较长:CT扫描的检查时间较长,可能会对部分患者造成不适。
⒊易造成伪影:CT扫描在一些情况下易出现伪影,可能对影像诊断造成一定困扰。
三、MRI检查MRI检查在胸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⒈多参数评估:MRI检查可以提供多参数信息,对于血流动力学、代谢情况的评估以及功能和结构的联合评估具有显著优势。
⒉无辐射:MRI检查无辐射,对于对辐射敏感的患者更加安全。
⒊显影剂安全性高:MRI检查中使用的显影剂相对较安全,患者耐受性好。
然而,MRI检查也存在一些缺点:⒈价格昂贵:相对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MRI检查的价格较高。
⒉检查时间较长:MRI检查的检查时间较长,可能会对部分患者造成不适。
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
![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5d743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d.png)
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1: X射线影像检查a:优点:X射线影像检查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常见疾病的初步筛查和观察疾病进展。
b:缺点:X射线影像检查对软组织和骨骼的分辨能力有限,无法提供详细的解剖和病理信息,辐射剂量较高。
2: CT扫描a:优点:CT扫描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平面重建的能力,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对于胸部疾病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b:缺点:CT扫描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辐射剂量较高,并且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可能不适用。
3:磁共振成像(MRI)a:优点:MRI无辐射、提供多平面重建和高对比度的成像,对于软组织分辨能力较强,适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和评估病灶性质。
b:缺点:MRI检查时间长,对于有金属植入物、心脏起搏器等限制条件,可能无法使用。
成本较高。
4: PET-CT检查a:优点:PET-CT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的优势,可以提供代谢和解剖信息,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分期有较高的敏感性。
b:缺点:成本高,摄取剂有一定的限制,可能需要禁食和注射放射性物质,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可能不适用。
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a:优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呼吸道的病变,对于肺内肿块、感染和出血等疾病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b:缺点:操作较为复杂,可能引起不适感,对于一些患者可能需要镇静或全麻,存在一定的风险。
6:纤维化扫描a:优点:纤维化扫描可以评估肺部纤维化的程度和范围,对于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和监测病情进展有很高的准确性。
b:缺点:无法提供病变的细胞和病理信息,较为侵入性,可能引起不适。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请参阅附件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辐射剂量:指人体接受的辐射能量。
2:磁共振成像(MRI):一种利用人体组织与不同水平强度的磁场互作用产生信号的成像技术。
3: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代谢和解剖信息。
胸部影像学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338d96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8.png)
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胸部疾病或异常情况。
它通过使用不同的影像学设备,如X光片、CT扫描、MRI和超声波等,来观察和分析胸部的内部结构和组织。
I. X光检查X光检查是最常见的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它利用X射线通过胸部组织的不同程度吸收射线的特性,通过拍摄X光片来显示内部结构。
这种检查方法简便易行,通常用于初步筛查和检测肺部疾病,如肺炎、结核病、肺气肿等。
X光片呈现的是二维图像,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病变的位置和性质。
II. CT扫描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高精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使用旋转的X光源和多个探测器,通过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拍摄多张切片图像,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这些图像重建成三维图像。
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检测和定位肿瘤、结节、血管病变等病变,并评估其大小、形状和分布情况。
III. MRI检查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产生详细的内部图像。
与X光和CT扫描相比,MRI检查可以提供更多的软组织对比,适用于观察胸部脏器的解剖结构、血管系统、肿瘤、囊肿以及炎症等。
然而,MRI检查对于某些患者可能不适用,如携带金属植入物、心脏起搏器等。
IV. 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观察和评估胸部脏器和组织的结构、形状和功能。
这种检查方法适用于检测胸部器质性病变、积液、肿块、肺动脉栓塞等情况,并可用于引导穿刺活检等操作。
V. 临床应用胸部影像学检查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程度和进展,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并进行疾病的随访和评估。
例如,对于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判断是否适宜手术治疗。
结论胸部影像学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能够为医生提供宝贵的诊断和治疗参考。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X光检查、CT扫描、MRI和超声波检查等。
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
![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4d6fd2195f312b3169a553.png)
超声检查
超声为无创价性检查.且操作简便,效果快捷、易 为患者所接受。主要适应证为胸壁良、恶性肿瘤、 胸壁感染、胸膜病变及浅表的肺肿物。介入超声应 用于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胸壁、胸膜、肺及纵隔占位 病变组织活检及细胞学检查;胸腔积液、脓胸和肺 癌定位穿刺抽液、置管引流及注药治疗;肺脓肿超 声引导穿刺抽吸及引流等。超声不足之处是在胸部 的应用历史不长,尚缺乏经验。含气的肺组织和胸 部骨骼时将入射超声全反射,所以其应用受到较大 的限制
因时而异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有其过程和规律的,比方 说大叶性肺炎的充血期,如用X线检查多无异 常所见,但应用高分辨力CT多能发现异常。 如胸部严重创伤的患者,时间性很强,那么 应首选X线检查。对于肺内小结节转移灶的显 示,CT有优势。
因病而异
什么疾病选用什么检查这一问题非常重要。 比如MRI不能观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气胸、肺粟粒性病变等。CT观察肋骨骨折还 不如 X线胸片。疑肺门淋巴结肿大可直接选 用 MRI。行胸腔穿刺引流时,可首选超声检 查。对胸膜肥厚、粘连与钙化的显示,MRI 和超声不如 X线和 CT。MRI显示纵隔病变与 血管性病变、鉴别横膈上、下病变明显有优 势。
胸线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超声检查
X线检查
X线胸片经济简便、应用广泛、整体感强,是 胸部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X线检查的目的主 要是:明确胸部是正常还是异常,随访复查 可对肺部病变进行动态观察或判断疗效,了 解术后改变或术后病变的复发情况。健康普 查可早期发现症状不明显的疾病。X线的不足 之处是微细病灶易漏诊,对病变的定位及定 性诊断均较难。
诸多医学成像技术都可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 但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成像技术,做到既经济 又省时、既简便又准确.是临床上经常遇到 的问题。一个临床医师掌握影像成像原理和 各影像成像技术在胸部应用的优势和限度十 分必要。
胸部影像诊断
![胸部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9ccade7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b.png)
胸部影像诊断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应用于乳腺疾病、肺炎、肺结核等病的诊断和治疗。
可以通过X线、CT、PET等方式获取胸部影像,医生通过分析影像信息来确定病情及病因,同时也能够帮助医生制定清晰、准确的治疗计划。
一、X线胸透X线胸透是一种最简单、基础的胸部影像检查方法,也是最为常见的检查方法之一。
它通过X光机将X射线在人体上穿过,并将其在胶片上显像,形成图像。
在得到X线片后,医生可以观察胸部的大小及轮廓等信息,检查胸腔内的病变情况,如肺部肿块、肺气肿、肺炎等等。
X线胸透检查直观、操作简单,但由于胶片和X线机米存在剂量污染、辐射伤害等问题。
二、CTCT是计算机断层扫描的英文缩写,是指利用X光机和电脑,结合机器运算重构出三维图像的影像学方法。
CT内部构造透视明显,可显示骨骼、肺部、纵隔、心脏及腔隙器官细节,对肺部的早期诊断和肺外科疾病的诊治具有高度敏感性和优良性能。
由于受到辐射剂量大的问题,近年来已逐渐被磁共振(MRI)等无创检查方法取代。
三、PETPET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的英文缩写,是指利用放射性药物在机体内发射的正电子与电子结合而产生的光子进行检测,通过分析病灶内代谢产物的数量及分布位置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成像技术。
PET应用于乳腺癌、恶性肿瘤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有点是需要注射放射性物质,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四、总结总的来说,是医学领域非常重要的手段,可以帮助医生有效地发现病灶信息,制定治疗计划。
不过,也应该注意到影像诊断需要大量的信息的支持和医生的经验结合才能得出科学正确的判断。
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总结将为医疗产业带来更多惊喜。
胸部健康透视:X光报告解读
![胸部健康透视:X光报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a6688c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9.png)
胸部健康透视:X光报告解读案例一:正常胸部X光片在正常情况下,胸部X光片显示两侧肺部和胸腔内的器官。
肺部应该是清晰、均匀的透亮度,没有实变、肿块等异常现象。
胸腔内可见心脏、胸导管、主动脉等结构。
案例二:肺炎患者男性,50岁,出现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经过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于是进行了胸部X光检查。
X光片显示右下肺野外带有一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界模糊,周围有模糊的渗出性改变。
这是典型的肺炎表现,根据病史和X光片,医生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并调整了治疗方案。
案例三:肺结核患者女性,35岁,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改善,遂进行胸部X光检查。
X光片显示左上肺尖后段有一约2cm的圆形肿块,边缘清晰,周围有卫星灶和空洞。
这是典型的肺结核表现,根据病史和X光片,医生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并制定了抗结核治疗方案。
案例四:肺结节患者男性,45岁,体检时发现胸部X光片上有一约5mm的磨玻璃密度影,边界清晰。
经过随访观察,结节逐渐增大,直径达到10mm。
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如CT、PET等,以评估结节的性质。
最终诊断为良性肺结节,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
案例五:心脏增大患者女性,60岁,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经过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心脏增大。
为了进一步评估心脏增大程度和原因,进行了胸部X 光检查。
X光片显示心脏阴影增大,心影边界模糊,肺动脉段突出。
根据病史和X光片,医生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胸部X光报告解读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胸部X光报告,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如果您对胸部X光报告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解读胸部X光报告时,有几个重点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这些细节包括:异常阴影的形态、位置、大小和边界,以及伴随的其他影像学特征。
下面,我将结合案例一和案例二,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补充和说明。
胸部X线摄影解读
![胸部X线摄影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0d56b9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6.png)
胸部X线摄影解读胸部X线摄影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用于诊断胸部相关疾病。
下面是对胸部X线摄影的解读:1. 胸廓:胸部X线片可以显示出胸廓的形状和结构。
正常的胸廓应呈菱形或椭圆形,两侧对称。
异常的胸廓形状可能与胸廓骨折、肋骨畸形等疾病相关。
胸廓:胸部X线片可以显示出胸廓的形状和结构。
正常的胸廓应呈菱形或椭圆形,两侧对称。
异常的胸廓形状可能与胸廓骨折、肋骨畸形等疾病相关。
2. 肺组织:胸部X线片可以观察到肺组织的密度和纹理。
正常的肺组织应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透明度,纹理清晰。
异常的肺组织可能显示肺实质病变、肺水肿、感染性病变等。
肺组织:胸部X线片可以观察到肺组织的密度和纹理。
正常的肺组织应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透明度,纹理清晰。
异常的肺组织可能显示肺实质病变、肺水肿、感染性病变等。
3. 心脏:胸部X线片可以显示心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正常的心脏位置在胸腔中央,大小适中,形态规则。
异常的心脏位置、大小或形态可能与心脏肥大、心脏瓣膜异常等有关。
心脏:胸部X线片可以显示心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正常的心脏位置在胸腔中央,大小适中,形态规则。
异常的心脏位置、大小或形态可能与心脏肥大、心脏瓣膜异常等有关。
4. 胸腔积液:胸部X线片可以检测胸腔积液的存在。
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积聚的液体,可能是胸腔腔隙积液、胸腔积血等。
胸腔积液的存在可能与肺炎、肺部感染、胸腔肿瘤等疾病相关。
胸腔积液:胸部X线片可以检测胸腔积液的存在。
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积聚的液体,可能是胸腔腔隙积液、胸腔积血等。
胸腔积液的存在可能与肺炎、肺部感染、胸腔肿瘤等疾病相关。
5. 其他结构:胸部X线片还可以显示肋骨、脊柱、血管、气管等其他结构。
异常的肋骨骨折、脊柱畸形、血管扩张、气管病变等可能通过胸部X线片观察到。
其他结构:胸部X线片还可以显示肋骨、脊柱、血管、气管等其他结构。
异常的肋骨骨折、脊柱畸形、血管扩张、气管病变等可能通过胸部X线片观察到。
请注意,胸部X线摄影只是一种初步的影像检查方法,有时需要配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胸部影像疾病诊断1
![胸部影像疾病诊断1](https://img.taocdn.com/s3/m/1d18d537227916888486d7f5.png)
正常
诊断与鉴别诊断
间质性肺炎的诊断要点:
(1)临床上常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白细胞总数 及中性无升高。
(2)X线胸片表现为两肺门及中下肺野纹理增粗、 模糊,呈网状或小斑片状阴影。
(一)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大叶性肺炎多为肺炎双球菌或链球菌感染, 累及整个肺叶或多个肺叶,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广 泛应用,以肺段分布较常见。
临床与病理 临床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冬春季, 起病急,以突发高热、畏寒、胸痛、咳铁锈色痰 为临床症状,白细胞升高。
病理分期:
临床表现: 多见于小儿,气急、紫绀、咳嗽明
显,但体征较少。
相关病理学基础: 病变主要侵及小支气管壁及肺间质,
引起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很少或不被累及,细 支气管壁增厚、狭窄及阻塞可出现局限性肺气 肿或肺不张。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间质性肺炎常累及肺门区及中 下野。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交织成网状, 并有小斑片影,肺门影增大、增浓,轮廓模糊, 有时可见弥漫性肺气肿。
的囊柱状、念珠壮改变。 ④当扩张的支气管腔内充满粘液栓时,可显示为
棒状或结节状高密度阴影。
曲张型
柱状支扩(轨道征) Cylindric bronchiectasis
二.肺炎
肺炎(pneumonia)为肺部常见病、多发 病,影像学检查对病变的发现、部位、性质 以及动态变化,可提供重要诊断资料。按病 变的发生部位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 和间质性肺炎;按病因学可分为感染性、理 化性、免疫和变态反应性。按病原菌可分为 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 菌性肺炎等。
胸部影像诊断学
![胸部影像诊断学](https://img.taocdn.com/s3/m/84c7c95a10a6f524ccbf8575.png)
(临床医学本科)
南方医科大学武汉临床医学院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 孙志强
序言
第一节 胸部X线检查的方法、特点和局限 一、X线检查 透视:简单,动态,体位,无记录。 摄片:对比度与清晰度均较好。 体层摄影、支气管造影:较少用,多为CT取代。 软线摄影:钼靶摄影。(40kV以下) 高电压摄影、放大摄影、记波摄影
(2)左肺门 由左肺动脉及上肺静脉构成,上部为
左肺动脉弓,下部为左下肺动脉及其分支。
(3)侧位肺门 呈“逗号”状,前缘为上肺静脉
干,上、后缘为左肺动脉弓,尾巴为两下肺动脉干 影。
正常肺门胸片表现
4、肺叶、肺段和肺小叶
(1)肺叶:分左上、下叶及右上、中、下叶,因斜裂
及水平裂常不显影,故平片分叶界限不明确。
肺动脉CTA成像
主动脉CTA成像
第四节、肺基本病变的X线胸片与CT表现
(一)支气管阻塞及其后果
病因: ①管内异物、分泌物和血块等; ②管壁肿瘤、痉挛、先天性和炎症等; ③管外肿瘤、增大淋巴结压迫等。 病理:部分阻塞引起肺气肿,完全阻塞引起 肺不张。
1、阻塞性肺气肿:部分阻塞致肺泡内气体
不能完全排出,肺泡过度膨胀形成肺气肿。
透视负像
胸片正像
成人正常胸片
胸部X线能量减影成像
儿童正常胸片
新生儿、婴儿正常胸片
胸廓
纵隔分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膈肌
四、胸膜
正常时不显影,当胸膜反褶与X线平行时可显示为线状或 薄层状致密影如毛发线;另当胸膜炎症渗出积液、或增 生增厚时显影,如肺尖帽。
五、气管和支气管
1、气管:透明管状,长11-13cm,宽1.5-2cm,气管分叉平 第5、6胸椎,分叉角60-85°(右20-30°,左30-45°)。
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
![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81b43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7.png)
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胸部疾病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正文:1.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胸部疾病的筛查和初步诊断。
它具有以下优点:- 易于操作和实施,成本较低;- 能够提供胸部结构的整体图像,包括心脏、肺部等;- 可以快速进行初步判断,如肺炎、肺气肿等。
然而,X射线检查也存在一些缺点:- 分辨率较低,无法显示微小的结构变化;- X射线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风险,特别是长期多次的检查;- 在一些病情复杂的情况下,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
2.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较详细的胸部结构图像。
它具有以下优点:- 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显示细微的病变和结构变化;- 能够进行三维重建,进一步观察病变的形态和位置;- 可以在一个扫描中同时观察多个不同平面的图像。
然而,CT扫描也存在一些缺点:- 高辐射剂量,长期多次的扫描可能增加一些辐射相关风险;- 扫描时间较长,对于患者来说可能不太方便;- 较高的成本,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可能不易普及。
3.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借助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图像。
它具有以下优点:- 无辐射,对患者无损伤,适合长期监测和针对儿童等特殊人群;- 可以提供较详细的组织结构图像,包括软组织的显示效果更佳;- 可以提供多种成像方式,如弥散加权成像、动态显像等。
然而,MRI检查也存在一些缺点:- 对于一些金属物质,如植入的金属器械等,可能造成图像伪影;- 扫描时间长,对于一些移动性较差的患者可能存在不适;- 检查设备较昂贵,维修和运营成本较高。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胸部疾病诊断及影像学表现
![胸部疾病诊断及影像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093fec4cff00bed5b8f31d3f.png)
图32-肺间质病变
•薄层(1mm)高分辨法 •CT扫描、重建
•
图33-肺鳞癌 •右肺下叶中高分化鳞癌 •(SQ.CA)-病灶边缘毛糙 •,内见偏心空洞,内壁不 •规则,见结节向腔内突起
•
图34-肺小腺癌 •右肺中叶外侧段小腺癌 •(AD.CA)-病灶呈浅 •分叶状,直径约18mm, •平扫CT值约24Hu
•
图6-隆突层面
•B2:上叶后段支气管 •C:隆突 •RMB/LMB:右/左主支气管 •RULB:右上叶支气管
•
图7-隆突下1cm层面 •Bi:中间支气管
•
图8-隆突下1cm层面 •LUMB:左上叶支气管
•
图9-隆突下2cm层面 •V3:上叶前段静脉的段间支
•
图10-隆突下2cm层面 •S4:右中叶外段/左舌上段
•B7+8:下叶前内段支气管
•
图16-近心底层面
•B7:下叶内段支气管 •B8:下叶前段支气管 •B9:下叶外段支气管 •B10:下叶后段支气管
•
图17-锁骨上和斜角肌组淋巴结
•图17-29:是以1996年AJCC •胸内淋巴结分组法在CT中的 •应用:扫描从锁骨上至膈上 •层面,系增强CT扫描,以纵 •隔窗显示 •锁骨上和斜角肌组:为肺尖 •以上位于气管中线两侧的锁 •骨上窝内和沿斜角肌排列的 •淋巴结。
•
图42-肺错构瘤
•左肺上叶尖后段错构 •瘤(Hamartoma) •平扫CT值-20Hu
•
图43-肺错构瘤
•增强扫描:病灶CT值 •20Hu,有强化
•
图44-肺错构瘤
•病灶内密度较均匀
•
图45-肺错构瘤
•病灶呈类圆形,直径约 •10mm,边缘较光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诊断与鉴别诊断 间质性肺炎的诊断要点: (1)临床上常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白细 胞总数无升高。 (2) X 线胸片表现为两肺门及中下肺野纹理 增粗、模糊,呈网状或小斑片状阴影。 (3)CT表现两侧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伴有磨 玻璃样阴影或小斑片状影。 鉴别诊断:主要与支气管肺炎鉴别。
三.肺脓肿 Lung abscess 肺脓肿系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坏死性炎 性病变。
影像学表现
•
1.X线表现:间质性肺炎常累及两肺,以 肺门区及中下野显著。表现为肺纹理增粗、 模糊,交织成网状,并有小点状影。 • 2 . CT 表现: 间质性肺炎的早期或轻症 病例,可表现两侧支气管血管增粗,并伴 有磨玻璃样阴影。晚期或重者伴有小叶性 实变,表现为小斑片状阴影。肺门和纵隔 淋巴结可增大。
胸部疾病影像诊断ຫໍສະໝຸດ 第一节一.支气管扩张症
胸部炎症性疾病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 是指支气管內径不可逆异常增宽。简称 支扩。为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疾病,多见 于儿童和青壮年。常继发于肺部慢性疾 病,少数为先天性支气管内径的异常扩 张。
(一)
临床与病理
临床症状:咳嗽、咳血、咳大量脓痰。 病理机制: (1)慢性感染引起支气管壁组织的破坏; (2)支气管内分泌物淤积与长期剧烈咳 嗽,引起支气管内压增高; (3)肺不张及肺纤维化对支气管壁产生 的外在性牵拉。
•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病变多发生在两肺的中、下肺野。表现肺 纹理增多、模糊。并可见沿肺纹理的斑片状影。
2.CT表现: CT扫描两肺中下部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可见 大小不同的结节状及片状阴影,大小约 1~2cm , 边缘模糊,其间可有含气的肺组织。
支 气 管 肺 炎
M
6Y
小叶性肺炎CT表现
M
75Y
M 29Y 大叶性肺炎
2.CT表现: 由于CT密度分辨力较高,在充血 期可呈磨玻璃样改变。实变时可见 大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阴影,支气 管气像更清楚。消散期呈散在、大 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最后完全吸 收。
• 诊断与鉴别诊 实变期和消散期病变应与肿瘤的阻塞 性肺炎鉴别。
M 73Y 阻塞性肺炎
(二)支气管肺炎 支 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 也称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
临床症状: 多见于婴幼儿、老年及极度 衰弱的病人。临床表现重,伴有 高热、咳嗽、咳泡沫脓性痰、呼 吸困难、紫绀及胸痛。
• 病理表现:
支气管肺炎可由支气管炎及细支 气管炎发展而来,病理变化为小支 气管壁充血、水肿,肺间质内炎性 细胞渗出。
CT 扫描(印戒征)
柱状支扩(轨道征)
支扩合并右肺下叶内基底段肺炎
囊状支扩合并左后胸壁肺大泡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支气管扩张症结合临床有长期慢性 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咳血的病史及X线、 CT 检查所见不难做出诊断。但需与特发 性肺纤维化后期的蜂窝肺相鉴别,蜂窝 肺囊壁较厚、无液气平,且与支气管走 行无关。蜂窝肺患者多为 60 岁以上的老 年患者。
临床与病理
临床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冬 春季,起病急,以突发高热、恶寒、胸痛、 咳铁锈色痰为临床症状。
• 病理分期:
充血期----毛细血管扩张; 红色肝样变期 ----- 较多的红细胞渗出; 灰色肝样变期 ----- 大量的白细胞渗出; 吸收期 ----- 肺泡内渗出物吸收、溶解。
•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充血期 ---X 线检查可无阳性发现,或只 表现纹理增多,透明度约低; 实变期---表现为致密均匀的密度影,累 及一叶时边缘清楚。支气管气像 --- 实变肺 组织内的含气支气管影。 吸收期---表现为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 斑片状阴影。
二.肺炎 肺炎(pneumonia)为肺部常见病, 影像学检查对病变的发现、部位、性 质以及动态变化,可提供重要诊断资 料。按病变的发生部位分为大叶性肺 炎、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一)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大叶性肺炎是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 多为肺炎双球菌或链球菌感染。
感染途径: (1) 吸入性: (2) 血源性: ( 3) 直接蔓延:
• 临床与病理 临床症状: 发病急剧,有高热、寒战、体温呈驰张型。 咳嗽逐渐加重并吐大量脓臭痰,放置分三层。 病理变化: 病理上分为急性和慢性改变。化脓性肺炎导 致细支气管阻塞,小血管炎性栓塞,肺组织坏 死液化,经支气管引流而形成脓腔。急性肺脓 肿持续不愈超过3个月即为慢性肺脓肿。
•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变特殊的影像学部位和征 像通过X线平片即可诊断。
•
(三)间质性肺炎 (Interstitial pneumonia)
间质性肺炎是指以肺间质为 主的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 所致。
• 临床表现:
多见于小儿,气急、紫绀、咳嗽。 • 病理表现: 病变主要侵及小支气管壁及肺间 质,引起炎性细胞浸润。
(二)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X线检查可以确定支气管扩张的存 在、类型和范围。然后根据情况确定 是否采用CT检查,特别是HRCT。
( 1 )肺纹理改变: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紊 乱或呈网状。扩张而含气的支气管表现为 粗细不规则的管状透明影,扩张而有分泌 物的支气管则表现为不规则的杵状致密影。 囊状扩张可表现为多个薄壁空腔,其中可 有液平。 ( 2 )肺内炎症:在增多、紊乱的肺纹理中 可伴有小片状模糊影。 (3)肺不张:病变区可有肺叶和肺段不张, 表现为密度不均匀三角形致密影,多见于 中叶和下叶。肺膨胀不全可使肺纹理聚拢。
M
22Y
囊状支扩
F
59Y
柱状支扩
M 48Y
左肺下叶支扩伴感染
M 27Y
右肺中叶支扩伴肺不张
2.
高分辨力CT表现: 高分辨力CT扫描是目前支气管扩张的最佳检 出方法。 柱状型:CT图像上,支气管水平走向上出现 “双轨” 征。当支气管呈垂直走行时表现为戒 指环状。 囊状型:支气管远端呈囊状膨大,成簇的囊 状扩张 可形成葡萄串状阴影。 混合型:曲张型支气管扩张可表现支气管径 呈粗细不均的囊状改变。 支气管内粘液栓:当扩张的支气管腔内充满 粘液栓时,CT扫描可显示棒状或结节状高密度阴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