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系统ppt课件讲解
合集下载
汽车制动系统ppt课件

d.摩擦片外表面上埋头坑,孔深一般为摩擦片总厚度的2/3。
e.摩擦片铆接后与制动鼓贴合面积,应大于摩擦片总面积的 50%,贴合印痕应两端重中间轻,两端的贴合面积约为衬片总 长的1/3。
f.铆接时,应从制动蹄中部的两端依次铆紧铆钉,铆钉不允许 斜、松动。
精选ppt
33
(3)鼓式车轮制动器的调整
①车轮制动器的局部调整
调整凸轮等部件在制动鼓上的位置都是中心对称的。当汽年 前进制动时,两制动蹄都是助势蹄;当汽车倒退时,两蹄又 都是减势蹄,导致前进制动效能提高,倒退制动效能降低。
精选ppt
17
②双向助势平衡式车轮制动器
制动底板上所有固定元件、制动蹄、制动轮缸、回位弹簧等 都是成对地对称位置,两制动蹄的两端采用浮式支承,且支点 在周向位置浮动,用回位弹簧拉紧。
精选ppt
9
第二节 车轮制动器
精选ppt
10
一、鼓式车轮制动器
1.鼓式车轮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根据制动时两制动蹄对制动鼓径向力的平衡状况,鼓式车轮 制动器又分为非平衡式、平衡式(单向助势、双向助势)和自动 增力式三种。
精选ppt
11
(1)非平衡式车轮制动器
①基本结构 制动底板用螺栓固定在后桥壳的凸缘上(前桥 茬转问节凸缘上)不能转动;其上部装有制动轮缸或凸轮,下 端装有两个偏心支承销。制动蹄下端圆孔活套在偏心支承销, 上端嵌入制动轮缸活塞凹糟中或顶靠在凸轮上;两制动蹄通过 回位弹簧紧压住轮缸活塞或凸轮;制动鼓与轮毂连接随着车 轮同步旋转。
f.将调整蜗杆轴拧松3~4响(约退回1/2~2/3圈)。这时用手转
动制动毂应能自由转动且与摩擦片无碰撞现象,但允许有轻 微的摩擦沙沙声。
g.用塞尺相应的规片检查制动鼓与制动蹄摩擦片间隙应符合 技术标准。同一端两蹄之差不大于0.1mm。通入压缩空气后, 制动气室推杆的行程为25mm ± 5mm,否则应重新调整。
e.摩擦片铆接后与制动鼓贴合面积,应大于摩擦片总面积的 50%,贴合印痕应两端重中间轻,两端的贴合面积约为衬片总 长的1/3。
f.铆接时,应从制动蹄中部的两端依次铆紧铆钉,铆钉不允许 斜、松动。
精选ppt
33
(3)鼓式车轮制动器的调整
①车轮制动器的局部调整
调整凸轮等部件在制动鼓上的位置都是中心对称的。当汽年 前进制动时,两制动蹄都是助势蹄;当汽车倒退时,两蹄又 都是减势蹄,导致前进制动效能提高,倒退制动效能降低。
精选ppt
17
②双向助势平衡式车轮制动器
制动底板上所有固定元件、制动蹄、制动轮缸、回位弹簧等 都是成对地对称位置,两制动蹄的两端采用浮式支承,且支点 在周向位置浮动,用回位弹簧拉紧。
精选ppt
9
第二节 车轮制动器
精选ppt
10
一、鼓式车轮制动器
1.鼓式车轮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根据制动时两制动蹄对制动鼓径向力的平衡状况,鼓式车轮 制动器又分为非平衡式、平衡式(单向助势、双向助势)和自动 增力式三种。
精选ppt
11
(1)非平衡式车轮制动器
①基本结构 制动底板用螺栓固定在后桥壳的凸缘上(前桥 茬转问节凸缘上)不能转动;其上部装有制动轮缸或凸轮,下 端装有两个偏心支承销。制动蹄下端圆孔活套在偏心支承销, 上端嵌入制动轮缸活塞凹糟中或顶靠在凸轮上;两制动蹄通过 回位弹簧紧压住轮缸活塞或凸轮;制动鼓与轮毂连接随着车 轮同步旋转。
f.将调整蜗杆轴拧松3~4响(约退回1/2~2/3圈)。这时用手转
动制动毂应能自由转动且与摩擦片无碰撞现象,但允许有轻 微的摩擦沙沙声。
g.用塞尺相应的规片检查制动鼓与制动蹄摩擦片间隙应符合 技术标准。同一端两蹄之差不大于0.1mm。通入压缩空气后, 制动气室推杆的行程为25mm ± 5mm,否则应重新调整。
汽车制动系统ppt课件完整版

数。
制动距离
指从驾驶员开始制动到车辆完全停 止所行驶的距离。它是评价汽车制
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A
B
C
D
制动时方向稳定性
指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保持直线行驶或按预 定轨迹行驶的能力。它是评价汽车制动安 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制动力分配
指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的比例。合理的制动 力分配可以提高制动稳定性和制动效率。
产生压缩空气。
制动阀
控制压缩空气进入 制动气室的开关。
制动管路
连接各部件,传递 压缩空气。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01
优点
02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制动效能稳定,受环境影响小。
03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 适用于大型车辆和重载车辆。
气压制动系统优要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罐,占用空间较大 。
拆卸检查
对疑似故障部件进行拆卸检查 ,观察其磨损、变形等情况。
路试检测
在安全条件下进行路试,检测 制动系统的实际表现,进一步
确认故障。
故障排除措施和维修建议
制动失效排除
制动跑偏排除
制动拖滞排除
驻车制动失效排除
检查制动液泄漏情况并修复, 清洗或更换堵塞的管路,更换 磨损严重的制动蹄片等。
调整两侧车轮制动力至均衡, 调整轮胎气压至一致,检查并 修复悬挂系统故障等。
03
制动响应速度相对较慢。
04
在严寒地区,压缩空气可能结冰,影响制 动效果。
04
伺服制动系统与电子控制制动系 统
伺服制动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组成
伺服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制动器等组成。
工作原理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真空助力器提供助力,推动制动主缸内的活塞移动,使制动液压力升高。制动液通过 制动管路传递到各个制动轮缸,推动轮缸内的活塞移动,使制动器产生制动力矩,从而实现车辆减速停车。
制动距离
指从驾驶员开始制动到车辆完全停 止所行驶的距离。它是评价汽车制
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A
B
C
D
制动时方向稳定性
指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保持直线行驶或按预 定轨迹行驶的能力。它是评价汽车制动安 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制动力分配
指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的比例。合理的制动 力分配可以提高制动稳定性和制动效率。
产生压缩空气。
制动阀
控制压缩空气进入 制动气室的开关。
制动管路
连接各部件,传递 压缩空气。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01
优点
02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制动效能稳定,受环境影响小。
03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 适用于大型车辆和重载车辆。
气压制动系统优要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罐,占用空间较大 。
拆卸检查
对疑似故障部件进行拆卸检查 ,观察其磨损、变形等情况。
路试检测
在安全条件下进行路试,检测 制动系统的实际表现,进一步
确认故障。
故障排除措施和维修建议
制动失效排除
制动跑偏排除
制动拖滞排除
驻车制动失效排除
检查制动液泄漏情况并修复, 清洗或更换堵塞的管路,更换 磨损严重的制动蹄片等。
调整两侧车轮制动力至均衡, 调整轮胎气压至一致,检查并 修复悬挂系统故障等。
03
制动响应速度相对较慢。
04
在严寒地区,压缩空气可能结冰,影响制 动效果。
04
伺服制动系统与电子控制制动系 统
伺服制动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组成
伺服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制动器等组成。
工作原理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真空助力器提供助力,推动制动主缸内的活塞移动,使制动液压力升高。制动液通过 制动管路传递到各个制动轮缸,推动轮缸内的活塞移动,使制动器产生制动力矩,从而实现车辆减速停车。
《制动系统介绍》课件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摩擦制动的原 理
通过制动盘和制动片 的摩擦产生制动力, 减速车辆。
液压制动的原 理
通过制动液传递力量, 使制动器件产生摩擦 力。
气压制动的原 理
利用气压传递制动力, 控制制动器件的压力 和摩擦力。
电子制动的原 理
通过电子元件控制制 动力的大小和分配, 实现精确的制动效果。
制动性能测试
制动系统的组成
制动盘
是固定在车轮上的金属盘,通过摩擦产生制动 力。
制动片
与制动盘或制动鼓接触,通过压力产生摩擦力 来达到制动效果。
制动管路
将制动液连接到各个制动器件,保证制动力传 输高效。
制动鼓
类似于制动盘,但以圆筒形式存在,常用于柴 油车和重型车辆。
制动液
通过制动液传递力量,使制动力均匀分配到各 个制动器件。
1 制动距离测试
测试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制动距离,评估制动系统的灵敏度和效果。
2 制动力测试
测试制动系统产生的制动力大小,确保能够满足车辆的制动需求。
3 制动失效测试
模拟制动系统部分失效情况,评估制动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表现和稳定性。
制动系统的维护
制动片的更换
定期检查制动片的磨损程度,并根据情况进行 更换。
结语
制动系统的重要性
制动系统是车辆安全行驶的核心组成部分,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制动系统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制动系统将越来越智能化、高效化和可靠化。
硬件件套件
包括螺栓、垫片和其他配件,用于安装和固定 制动系统的各个组件。
制动系统的分类
机械制动系统
使用机械原理,通过杠杆、连杆和线缆传输制 动力。
气压制动系统
利用气压传递制动力,广泛应用于重型商用车 和火车制动系统。
汽车制动系统ppt课件

保持制动系统清洁,防止杂质进入影响制动性能。
定期更换制动蹄片,保证制动性能。 定期检查制动系统气密性,确保无漏气现象。
04
辅助制动装置
驻车制动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驻车制动器类型
分为中央制动器和车轮制动器两种类 型,中央制动器作用于传动轴或后桥 ,车轮制动器直接作用于车轮。
驻车制动器结构
由操纵机构、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组成 。操纵机构包括手柄、拉杆等,传动 装置将操纵力传递到制动器,制动器 则产生制动力矩。
摩擦片后故障排除。
06
汽车制动系统新技术展望
线控制动技术介绍及优势分析
01
线控制动技术概述
通过电子信号传递制动指令,取代 传统机械或液压连接方式。
制动效果更稳定
电子控制系统可精确控制制动力分 配,提高制动稳定性。
03
02
响应速度更快
减少机械传动环节,提高制动响应 速度。
易于实现智能化
可与车辆其他系统实现联动,为智 能驾驶提供基础。
故障排除实例分享
实例二
某车型制动跑偏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
制动时车辆明显向左侧偏斜。
故障诊断
经检查发现左前轮制动力明显弱 于右前轮,调整两侧制动力分配 后故障排除。
故障排除实例分享
实例三
01
某车型制动噪音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
02
制动时伴随尖锐的噪音,且随着车速提高噪音增大。
故障诊断
03
经检查发现制动摩擦片磨损严重且表面不平整,更换新的制动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优点 制动平稳,冲击小。
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 制动力矩大,制动效果好。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定期更换制动蹄片,保证制动性能。 定期检查制动系统气密性,确保无漏气现象。
04
辅助制动装置
驻车制动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驻车制动器类型
分为中央制动器和车轮制动器两种类 型,中央制动器作用于传动轴或后桥 ,车轮制动器直接作用于车轮。
驻车制动器结构
由操纵机构、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组成 。操纵机构包括手柄、拉杆等,传动 装置将操纵力传递到制动器,制动器 则产生制动力矩。
摩擦片后故障排除。
06
汽车制动系统新技术展望
线控制动技术介绍及优势分析
01
线控制动技术概述
通过电子信号传递制动指令,取代 传统机械或液压连接方式。
制动效果更稳定
电子控制系统可精确控制制动力分 配,提高制动稳定性。
03
02
响应速度更快
减少机械传动环节,提高制动响应 速度。
易于实现智能化
可与车辆其他系统实现联动,为智 能驾驶提供基础。
故障排除实例分享
实例二
某车型制动跑偏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
制动时车辆明显向左侧偏斜。
故障诊断
经检查发现左前轮制动力明显弱 于右前轮,调整两侧制动力分配 后故障排除。
故障排除实例分享
实例三
01
某车型制动噪音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
02
制动时伴随尖锐的噪音,且随着车速提高噪音增大。
故障诊断
03
经检查发现制动摩擦片磨损严重且表面不平整,更换新的制动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优点 制动平稳,冲击小。
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 制动力矩大,制动效果好。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制动系统基础知识ppt课件

1.前轮盘式制动器 2.制动总泵 3.真空 助力器 4.制动踏板机构 5.后轮鼓式制 动器 6.制动组合阀 7.制动警示灯
XX制动系统的结构简图
1 7
2
3 4 5 6
1. 带制动主缸的真空助力器总成2.制动踏板 3.车轮
4.轮速传感器 5. 制动管路 6. 制动轮缸 7.ABS控制器
XX制动系统原理图
1、制动器效能因数低,需大大增加控制力;
2、摩擦块使用寿命短; 3、密封性差,易受尘粒磨蚀和水分锈蚀; 4、用于后轮时较难解决驻车制动问题; 5、精密件多,价格昂贵。
目录
¶ 概述 ¶ 制动系统的原理、功用
¶ 制动系统的分类及组成
¶ ¶
¶ ¶ ¶
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制动系统的设计计算及评价
制动力调节装置 应急制动与剩余制动 制动系统设计流程
¶
实例匹配
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1.1 标准和法规方面; 1.2 制动效能方面; 1.3 工作可靠; 1.4 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好; 1.5 制动效能的水稳定性好; 1.6 制动时的操纵稳定性好; 1.7 制动踏板和手柄的位置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 1.8 作用滞后的时间要尽可能地短; 1.9 制动时不应产生振动和噪声; 1.10 与悬架、转向装置不产生运动干涉,在车轮跳动或汽车转向时不会引起自 行制动; 1.11 制动系中应有报警装置以便能及时发现制动驱动机件的故障和功能失效; 1.12 能全天候使用; 1.13 制动系统的构件应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对摩擦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 环保要求。
制动器
一般制动器都是通过其中的固定元件对旋转元件施加 制动力矩,使后者的旋转角速度降低,同时依靠车 轮与地面的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车轮的制动力以 使汽车减速。凡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 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的制动器都成为摩擦制动器 。目前汽车所用的摩擦制动器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 大类。
制动系统ppt课件

车轮制动器
将制动力矩转化为制动力,作用在车轮上。
制动管路
连接主缸和各车轮制动器,传递制动力。
制动液
传递制动力,具有不可压缩性。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
制动力矩大
液压传动能够产生较大的制动力矩, 满足车辆制动需求。
制动平稳
液压传动具有缓冲作用,使制动过 程更加平稳。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
• 结构简单:液压制动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易于维护和保养。
空气压缩机的噪音和振动较大。
03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
压缩空气的压力受温度和海拔影响, 性能不够稳定。
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否则容易出现 漏气等问题。
05
辅助制动系统与电子控制技术
辅助制动系统类型及功能
液压辅助制动系统
通过液压装置提供额外的制动力,提高制动效能 和稳定性。
气压辅助制动系统
利用气压原理,在制动时提供额外的制动力矩, 适用于大型车辆。
鼓式制动器
制动鼓
与轮胎固定并随车轮旋 转的部件,具有较大的 热容量和良好的散热性。
制动蹄
固定在制动底板上,通 过摩擦片与制动鼓内侧
接触产生制动力。
制动底板
安装制动蹄、支撑销和 制动蹄回位弹簧的部件,
与车桥固定连接。
制动轮缸
将制动主缸的液压转化 为机械推力,推动制动 蹄向外张开与制动鼓产
生摩擦。
盘式制动器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
制动滞后
由于液压传动存在泄漏和压缩性,导致制动 响应滞后。
制动效能受温度影响
高温时制动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易气化,导致制动效能下降。
对制动液要求高
需要使用高品质的制动液,否则会影响制动 性能和安全性。
将制动力矩转化为制动力,作用在车轮上。
制动管路
连接主缸和各车轮制动器,传递制动力。
制动液
传递制动力,具有不可压缩性。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
制动力矩大
液压传动能够产生较大的制动力矩, 满足车辆制动需求。
制动平稳
液压传动具有缓冲作用,使制动过 程更加平稳。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
• 结构简单:液压制动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易于维护和保养。
空气压缩机的噪音和振动较大。
03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
压缩空气的压力受温度和海拔影响, 性能不够稳定。
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否则容易出现 漏气等问题。
05
辅助制动系统与电子控制技术
辅助制动系统类型及功能
液压辅助制动系统
通过液压装置提供额外的制动力,提高制动效能 和稳定性。
气压辅助制动系统
利用气压原理,在制动时提供额外的制动力矩, 适用于大型车辆。
鼓式制动器
制动鼓
与轮胎固定并随车轮旋 转的部件,具有较大的 热容量和良好的散热性。
制动蹄
固定在制动底板上,通 过摩擦片与制动鼓内侧
接触产生制动力。
制动底板
安装制动蹄、支撑销和 制动蹄回位弹簧的部件,
与车桥固定连接。
制动轮缸
将制动主缸的液压转化 为机械推力,推动制动 蹄向外张开与制动鼓产
生摩擦。
盘式制动器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
制动滞后
由于液压传动存在泄漏和压缩性,导致制动 响应滞后。
制动效能受温度影响
高温时制动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易气化,导致制动效能下降。
对制动液要求高
需要使用高品质的制动液,否则会影响制动 性能和安全性。
6制动系统PPT课件

29
2、快速制动
• 当主控制器手柄移到“快速制动”位时,列车 将实施减速度与紧急制动相同的快速制动 。快速制动具有如下特点:
– 电制动不起作用,仅空气制动; – 受冲击率极限的限制; – 主控制器手柄回“0”位,可缓解; – 具有防滑保护和载荷修正功能。
2021/3/9
30
紧急制动
• 列车装备一个“失电制动,得电缓解”紧急空气制 动系统,贯穿整个列车的DC110V连续电源线控制 紧急制动的缓解。线路一旦断开,所有车立即实施 紧急制动。
2021/3/9
23
2021/3/9
再生制动原理图 24
电阻制动 • 如果制动列车所在的接触网供电区段内无其它列
车吸收该制动能量,网压迅速上升,当网压达到 最大设定值1800V时,DCU/M打开制动电阻,将 电机上的制动能量转变成电阻的热能消耗掉,此 即电阻制动(亦称能耗制动),电阻制动能单独 满足常用制动的要求。 • 再生制动与电阻制动之间的转换由DCU/M控制, 能保证它们连续交替使用,转换平滑,变化率不 能为人所感受到。当列车高速运行时时,动车采 用再生制动,将列车动能转换成电能;当再生的 电能无法再回收时,再生制动能够平滑地过渡到 电阻制动。
82:02通1/3往/9 空气弹簧
36
一、供气部分
• 一个三节单元车有一套供气系统,并装于A车上, 由空气压缩机A01、空气干燥器A07和风缸组成。 其中空气压缩机A01为往复式、双级、三缸、直 接驱动,由380V、3相、50HZ交流鼠笼式异步电 动机驱动;空气干燥器A07采用双筒式无热再生 的干燥装置;每辆车上设有四个风缸,其中一个 100L 的 主 风 缸 A09 , 一 个 100L 的 空 气 弹 簧 风 缸 L04,一个100L的制动贮风缸B04和一个60L的客 室风动门的风缸T04。
制动系详解(有图)ppt课件

制动管路的维护与保养
检查制动管路连接处是否松动或泄漏,及时紧固或更换 密封件。
检查制动管路是否有老化、裂纹等现象,及时更换受损 管路。
定期清洗制动管路,去除管路内的杂质和油污,确保制 动液流通顺畅。
保持制动管路固定牢靠,避免管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 生振动和噪音。
制动液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更换制动液,避免制动液 过期或污染导致制动性能下降
04
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制动失灵的诊断与排除
制动踏板行程过大,制动作用迟缓,制 动效能很低甚至丧失,制动距离增长。
制动主缸、轮缸活塞和缸管磨损或拉伤 ,皮碗老化损坏。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或制动器间隙过大, 制动蹄摩擦片接触不良,磨损严重或有 油污。
制动油压力不足。主要原因是制动主缸 缺油、制动管路破裂、油管接头渗漏、 油路堵塞。
制动系统内有空气。
制动跑偏的诊断与排除
制动时,左右车轮制动效果不一 样,使车轮向一边偏斜,原因如
下
两侧制动器摩擦片摩擦系数不同 ,如一侧摩擦片上有油污等。
两侧制动器摩擦片与鼓(盘)接 触面积差异太大,或一侧摩擦片
损坏严重。
制动跑偏的诊断与排除
01
02
03
04
两侧制动器间隙或摩擦 片磨损程度不一致。
程。同时,也可用于传统汽车的节能改造,降低油耗和排放。
THANKS。
制动器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
更换磨损件
定期检查制动器的磨损情况,包括摩擦片 厚度、制动盘磨损程度等,确保制动性能 良好。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摩擦 片、制动盘等部件,保证制动安全。
清洁与润滑
调整与校准
定期清洁制动器表面的灰尘和油污,保持 其良好的散热性能;同时对制动器的活动 部位进行润滑,确保制动器工作顺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制动系的构造与原理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工作原理演示
踏下制动 踏板,使 活塞压缩 制动液时 轮缸活塞 在液压的 作用下将 制动蹄片 压向制动 鼓,使制 动鼓减小 转动速度 或保持不 动。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制动主缸
制动油管 制动轮缸
制动蹄
制动鼓
支承销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间的相互摩擦 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 动的趋势。
制动鼓固定在车轮轮 摩擦片 毂上,随车轮一同旋转。 在固定的制动底板上, 回位弹簧 有两个支承销支承着制 动蹄的下端。制动蹄的 外圆面上装有摩擦片。 底板上装有液压制动轮 缸,与装在车架上的液 压制动主缸相连。主缸 中的活塞可由驾驶员来 操纵。
鼓式制动器常见类型
1.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
助势? 减势? N1 力矩的方向 F1
F2 N2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2.单向助势平衡式制动器(平衡式)
制动器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四、对制动系性能的要求:
1.良好的制动性能(制动力和可靠性); 2.操纵轻便; 3.制动稳定性好; 4.制动平顺性好; 5.制动器散热好。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第二节 制动器
目前汽车制动器多采用摩擦式 制动器。它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 件工作表面的摩擦产生制动力矩, 主要分成鼓式和盘式两类。
式等。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能方式的制动系称为组合 式制动系统。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三、 制动系的工作 原理
制动踏板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根据制动器的安装位置的不同, 可分为车轮制动器和中央制动器。 车轮制动器的旋转元件固定在车轮 或半轴上;中央制动器的旋转元件 固装在传动系的传动轴上,其一般 用于驻车制动。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车轮制动器
一、鼓式制动器
组成: 旋转部分:制动鼓 固定部分:制动底板
制动蹄 张开机构:轮缸 定位调整:调整凸轮
偏心支承销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2)按制动操纵能源
A.人力制动系统——以驾驶员的肌体作为唯一制动能 源的制动系统
B.动力制动系统——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 的气压或液压形式的势能进行制动的系统
C.伺服制动系统(助力制动系统)——兼用人力和发 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
(3)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 制动系统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
二、制动系统类型:
(1) 按制动系统的功用
A.行车制动系统——用以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 至停车的制动系统。
B.驻车制动系统——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 动的制动系统。
C.辅助制动系统——在下长坡时,防止行车制动器过 热失效的辅助制动系统。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第一节 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类型
一、制动系统的功用:
➢使行驶中的汽车强制减速甚至停车; ➢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以保证行车的安全; ➢协助或实现转向; ➢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 稳定驻车。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制动系的构造与原理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工作原理演示
踏下制动 踏板,使 活塞压缩 制动液时 轮缸活塞 在液压的 作用下将 制动蹄片 压向制动 鼓,使制 动鼓减小 转动速度 或保持不 动。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制动主缸
制动油管 制动轮缸
制动蹄
制动鼓
支承销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间的相互摩擦 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 动的趋势。
制动鼓固定在车轮轮 摩擦片 毂上,随车轮一同旋转。 在固定的制动底板上, 回位弹簧 有两个支承销支承着制 动蹄的下端。制动蹄的 外圆面上装有摩擦片。 底板上装有液压制动轮 缸,与装在车架上的液 压制动主缸相连。主缸 中的活塞可由驾驶员来 操纵。
鼓式制动器常见类型
1.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
助势? 减势? N1 力矩的方向 F1
F2 N2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2.单向助势平衡式制动器(平衡式)
制动器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四、对制动系性能的要求:
1.良好的制动性能(制动力和可靠性); 2.操纵轻便; 3.制动稳定性好; 4.制动平顺性好; 5.制动器散热好。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第二节 制动器
目前汽车制动器多采用摩擦式 制动器。它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 件工作表面的摩擦产生制动力矩, 主要分成鼓式和盘式两类。
式等。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能方式的制动系称为组合 式制动系统。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三、 制动系的工作 原理
制动踏板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根据制动器的安装位置的不同, 可分为车轮制动器和中央制动器。 车轮制动器的旋转元件固定在车轮 或半轴上;中央制动器的旋转元件 固装在传动系的传动轴上,其一般 用于驻车制动。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车轮制动器
一、鼓式制动器
组成: 旋转部分:制动鼓 固定部分:制动底板
制动蹄 张开机构:轮缸 定位调整:调整凸轮
偏心支承销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2)按制动操纵能源
A.人力制动系统——以驾驶员的肌体作为唯一制动能 源的制动系统
B.动力制动系统——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 的气压或液压形式的势能进行制动的系统
C.伺服制动系统(助力制动系统)——兼用人力和发 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
(3)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 制动系统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
二、制动系统类型:
(1) 按制动系统的功用
A.行车制动系统——用以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 至停车的制动系统。
B.驻车制动系统——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 动的制动系统。
C.辅助制动系统——在下长坡时,防止行车制动器过 热失效的辅助制动系统。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
第一节 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类型
一、制动系统的功用:
➢使行驶中的汽车强制减速甚至停车; ➢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以保证行车的安全; ➢协助或实现转向; ➢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 稳定驻车。
考 评 项 目 赋 标准分 ,对照 考评内 容和考 评办法 对考评 项目进 行考评 ,评出 各考评 项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 类目下 各考评 项目考 评实际 得分之 和为该 考评类 目的考 评实际 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