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地区客家风俗习惯保留程度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客家人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客家人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一、前言客家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民族群体,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南方地区。

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为了深入了解客家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色,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调研,对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

二、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首先来到了广东省梅州市,这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在当地的导游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客家围屋、土楼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了解了客家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

我们还参观了客家博物馆,了解了客家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2. 访谈调研在梅州市,我们采访了多位客家人,包括当地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和普通居民。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客家人在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教育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还调研了当地的经济状况、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情况。

3. 社会实践活动在梅州市期间,我们还参与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务支教、扶贫帮困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三、实践成果1. 深入了解客家人的生产生活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调研,我们了解到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具有以下特点:(1)以农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商业。

(2)居住环境独特,以围屋、土楼等为代表。

(3)重视家族观念和宗族组织。

(4)崇尚文化教育,重视子女的教育。

2. 了解客家人的文化传承客家人的文化传承具有以下特点:(1)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客家人的重要标志,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2)客家音乐:客家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如山歌、戏曲等。

(3)客家民俗:客家民俗丰富多彩,如舞龙、舞狮、庙会等。

(4)客家饮食:客家饮食具有独特的风味,如盐焗鸡、炖汤等。

3. 探讨客家人的社会发展客家人的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经济逐渐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社会稳定,治安良好。

(3)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人才辈出。

(4)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

调查报告客家民风

调查报告客家民风

调查报告客家民风调查报告:客家民风一、引言客家民风是指客家人民的习俗、风尚和价值观念。

客家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民族群体,他们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地,以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家。

客家民风独特而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本文将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深入探讨客家民风的特点和影响。

二、客家民风的特点1. 勤劳朴实客家人民以勤劳朴实著称。

他们注重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认为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在农田里耕种,还是在工厂里劳作,客家人民都表现出极大的勤劳精神和努力工作的态度。

2. 孝道传统孝道在客家民风中占据重要地位。

客家人民传承着“孝道至亲”的传统观念,强调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节日里,客家人都会以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敬意。

孝道观念的传承,使得客家人民形成了深厚的家族情感和亲情纽带。

3. 重视教育客家人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他们普遍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命运,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客家人都会尽力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他们注重培养子女的学习能力和品德修养,鼓励他们追求知识和追求卓越。

三、客家民风的影响1. 社会和谐客家民风的特点使得客家社会呈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勤劳朴实的精神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孝道传统使得家庭关系更加融洽,重视教育的观念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

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客家社会的和谐面貌。

2. 文化传承客家民风的独特性也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客家人民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将自己的习俗、风尚和价值观念传承下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以其独特性和丰富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3. 经济发展客家民风的特点也对客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勤劳朴实的精神使得客家人民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孝道传统使得客家人民形成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和习惯。

这些因素为客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动力。

梅县风俗调研报告

梅县风俗调研报告

梅县风俗调研报告梅县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梅县的风俗习惯,以及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产生的影响。

首先,我们对梅县的传统节日进行了调研。

梅县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梅县花会。

梅县花会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廿六举行的盛大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

在花会期间,梅县会举办各种文艺表演和民俗活动,例如舞狮、龙灯、花车巡游等。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梅县的传统文化,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梅县风俗的机会。

其次,我们对梅县的传统婚俗进行了调研。

在梅县,婚姻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事件,具有丰富的仪式和习俗。

在传统的婚礼中,新娘通常会穿着精美的红色婚纱,新郎会骑着装饰华丽的花轿去接新娘。

在婚礼上,还会有一系列的仪式,如敬茶、捧花、双喜糕等。

这些传统婚俗反映了梅县人对婚姻的重视和尊重。

此外,我们还调研了梅县的传统饮食文化。

梅县以其特色的潮汕菜闻名,其中最著名的菜品之一就是梅县烧腊。

梅县烧腊以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和口味吸引了无数食客。

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梅县人民喜欢在节日和重要场合品尝传统的梅县美食,如牛肉煲、椒盐鸭、手打豆腐等。

这些美食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也是梅县丰富的风俗文化的一部分。

最后,我们对梅县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习俗进行了调研。

梅县人民注重家庭和睦相处,传统的家庭聚会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春节期间,梅县人民会通常会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拜年、交换礼物等。

另外,梅县人民还注重礼仪,尊重长辈和敬重师长是他们的传统美德。

总结起来,本次调研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梅县的风俗文化。

梅县的传统节日、婚俗、饮食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体现了梅县丰富的风俗习惯。

这些风俗不仅是梅县人民的传统,也是他们守护和传承的文化瑰宝。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研,能够更好地传播和推广梅县的风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梅县的独特魅力。

客家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客家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客家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者:于景林来源:《餐饮世界》2024年第03期饮食文化是地方文化的积淀,是一种典型的非物质文化,菜肴是饮食文化的真实性载体,其文化底蕴比其他非物质文化更容易被人感知。

同时,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优秀的民俗旅游资源,因此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尤为重要,在促进和发展经济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梅州的客家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7%以上,是广东乃至全国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素有“世界客都”之称。

梅州的客家人,源于中原,宋代南北分治,汉族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南移到长江流域,以秦岭为界;至清朝,移向珠江流域,到东南亚以及其他国家发展;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随迁徙而衍生。

客家先民历经5次大迁徙,来到粤东粤北、闽西、赣南和广西等地,无论身在何处,仍坚守中原文化,特别是保留着中原的饮食习俗,传承中原饮食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客家菜在传承的基础上,又包容发展,不断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客家饮食文化,即中原传统饮食文化与本地饮食文化兼收并蓄、融合渗透、包容发展的结果,客家饮食文化根在中原,是对中原饮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特殊民系,祖居中原地区,经多次南迁,最后集中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相对当地居民而言,他们是客,因而被称为“客家人”。

明清时期,以广东梅州为基地,“一枝散五叶”,又扩散至四川、广西、海南、台湾、香港、东南亚各地,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包括以菜肴(客家菜)、小吃、茶、酒为系列的客家饮食文化,并因地域因素被吸纳到粤菜系中,使客家菜成为粤菜中独特的一支。

其中又以东江菜最负盛名,因广东境内客家人一向以粤东山区的梅县(现梅州市)为基地,并主要居住在东江流域,东江向西南流入广东省境内,故广东客家菜又称东江菜,与潮汕菜(潮州菜)、广府菜(广州菜)并称广东三大菜系。

明清時期,客家菜系基本定型。

其中东江盐焗鸡构成了客家菜的典型代表;此外,客家清炖鸡、汤泉蒸鱼嘴、东江酿豆腐、椒盐鸭下巴等都是客家菜的代表作。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作文素材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作文素材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作文素材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客家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文化特点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为维护和传承客家文化做出贡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观察:参观客家村落、庙宇、祠堂等相关场所,了解建筑风格、布局以及文化内涵。

2. 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问卷,了解当地民众对客家文化的认同度、了解程度以及参与度。

3. 专访:选择几位当地积极参与客家文化传承工作的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传承经验以及对客家文化的理解。

三、调研结果:1. 建筑特色:客家建筑一般采用砖木结构,主要以红砖和青砖为材料,屋顶多采用歇山顶或者抄手顶,具有独特的风格。

建筑的布局以四进院落为主,保持着传统祖辈文化的血脉。

2. 节日庆典:客家人重视传统节日的庆祝,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这些节日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如祭祀祖先、赛龙舟等。

3. 饮食文化:客家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慢”字特征明显,饺子、腌菜、烧腊等都是客家菜的代表。

客家人崇尚朴实、节俭的生活方式,讲究食材的原汁原味,以独特的调味品让菜肴口感更为鲜美。

4. 歌舞乐器:客家人喜欢唱歌、跳舞,传统的客家歌曲和舞蹈形式独具一格,如“迎春纳福”、“唢呐”等,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内涵。

5. 文化传承现状:调研结果显示,客家文化在当地仍然保存较为完整,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受到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一些年轻人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和参与度较低。

而一些传统技艺和文化活动正逐渐消失,亟待加以保护和传承。

四、调研分析:客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在当地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客家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

年轻一代对客家文化的认知度不高,传承工作较为困难。

因此,应加强客家文化的宣传,提高当地居民对客家文化的认同度,培养年轻人对客家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调研建议:1. 教育系统应将客家文化纳入课程,通过学校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

梅县民间客家山歌现状调查研究

梅县民间客家山歌现状调查研究
关键词:客家山歌 现状 多元化
梅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 民政府、中共梅县县委所在地,是梅州市的政治、经济、 文化、交通的中心。梅县下面还包括1 8 个乡镇,分别是: 程江镇、石扇镇、城东镇、白渡镇、松源镇、隆文镇、桃 尧镇、松口镇、雁洋镇、丙村镇、西阳镇、梅南镇、水车 镇、畲江镇、南口镇、石坑镇、大坪镇、梅西镇。梅县是 我国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这里的人们一向爱唱山歌,其唱 客 家 山 歌 的 历 史 源 远 流 长 , 故 素 有“ 山 歌 之 乡 ”的 美 誉 。 在 过去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农业社会里,山歌是当地人最普及 的娱乐项目。最近几年,由于梅县经济的迅速发展,当地 居民的娱乐项目开始丰富了起来。曾经作为当地人唯一娱 乐方式的山歌,在当代开始受到了冷落。但是它并没有消 亡,而是在当代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变迁着。
从上述访谈可以看出,这些老年 才开始学习山歌的民间歌手的传承特 点有:1 、要有文化、识字、记性好; 2 、要先有一定的歌词积累;3 、有老 歌手的指导;4 、要敢于经常和人对山 歌。
2 . 2 协会歌手 协会歌手是指在民间以唱山歌为 职业的歌手。笔者前面介绍过在梅江 公园和松口山歌协会里演唱的歌手都 属于这个范畴。其活动方式特点有: 1 、有固定的演唱地点和演唱时间。 2 、有自己的组织和固定的歌手,而且 形成了一定的制度—— 不论是梅江公 园还是松口山歌协会都规定组织的成 员在某个时间段必需在固定的地点参 加山歌活动。3 、虽然是民间组织,但 是经常和政府的文化机构有联系,进 行“ 官 民 合 作 ”。 4 、 他 们 所 演 唱 的 山 歌内容不以个人喜好为依据,而是依 据政府的审美观来筛选的。 协会歌手们的传承任务是由协会 里一些在旧社会就已经学会唱山歌的 歌手来担负的。老歌手传授山歌的方 式和上述民间歌手学习山歌的方式大 致相同,都是先背歌册上的唱词,再 跟随老歌手学唱,待逐渐熟练掌握以 后 才 学“ 尾 驳 尾 ”。 三、听众现状 关于普通民众对于上述民间歌 手、协会歌手的演唱评价, 笔者和几 位听众都有过讨论: 笔 者 :“ 黄 婆 , 你 喜 欢 这 里 的 山 歌吗?” 黄 :“ 喜 欢 啊 。 十 分 展 听 1 0 。 ” 笔 者 :“ 你 有 没 有 去 其 他 地 方 听 山歌啊?” 黄 :“ 以 前 哪 里 都 去 , 但 是 听 人 说这里过好听就来了,听了就不想走 了。” 笔 者 :“ 这 里 怎 么 个 好 呢 ? ”

客家人年俗调查报告

客家人年俗调查报告

客家人年俗调查报告客家人年俗调查报告——以广东地区为例一、引言客家人是广东省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遵循着独特的年俗习惯。

为了了解客家人的年俗,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报告将总结并分析调查结果。

二、调查方法我们在广东地区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客家村落进行调查。

采取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到了50份有效问卷和10份个别访谈资料。

三、调查结果1. 春节是客家人最重要的节日。

调查结果显示,97%的受访者在春节期间会进行祭祀祖先、贴对联、办年货等传统活动。

2. 粽子是客家人春节期间必备的食物之一。

调查显示,98%的受访者在春节期间会制作和食用粽子。

3. 客家人有着丰富多样的舞蹈和音乐表演。

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在春节期间会表演客家花鼓、锣鼓等传统表演形式。

4. 与一般南方人相比,客家人更加重视放鞭炮。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受访者在春节期间会放鞭炮。

5. 在客家人的村落中,祭拜祖先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85%的受访者每年都会回家祭拜祖先。

四、讨论与分析1. 春节是客家人最重要的节日,这与广大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相符。

春节期间的各种传统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丰富了节日的氛围。

2. 粽子作为客家人春节期间必备的食物之一,反映了他们对传统风味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加深了家庭成员的亲情。

3. 客家人丰富多样的舞蹈和音乐表演,凸显了他们的艺术才华和文化底蕴。

通过表演,人们可以体验到客家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4. 客家人较为重视放鞭炮的习俗,可能与他们的农耕文化有关。

放鞭炮可以驱赶邪气,带来吉祥和好运,是一种传统的习俗。

5. 回家祭拜祖先是客家人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

这不仅是对祖先的尊重和感恩,也是家族和亲情的连结,体现了客家人家族观念和家庭价值观的重要性。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客家人的年俗习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客家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传承,体现了他们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珍视。

同时,这也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传承和推广客家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客家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

客家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

梅州客家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班级:10旅游管理1班姓名:廖颂畅学号:2010121813梅州客家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一、调查的主要内容调查时间:1月28日-2月18日调查地点:梅州市梅县松口镇调查对象:当地居民调查方法:面对面访谈、实地调查调查人:廖颂畅二、调查报告(一)前言梅州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一面,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梅州的文化在不等程度上被削弱,而人们对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所以我们这份调查报告目的在于对梅州历史文化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梅州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程度,探究梅州文化的去从。

(二)关键词:梅州客家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三)我们眼中的客家传统文化现状调查中,89%的当地居民都听说过或参加过客家人的传统节日。

对于梅州有”世界客都”、”文化之乡”这些称号,同学们都普遍认可。

另外,有87%的同学认为客家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客家山歌和客家妇女的能力和地位。

(1)客家山歌:虽然它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将近30%的同学认为它——腐朽老旧,难以理解。

认为它缺乏时代感的稍次。

据调查统计,80%的家庭中,有参加与客家山歌有关类活动,但这80%的家庭中参加的主体是60岁以上的老人。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客家人的传统戏剧——客家山歌并没有很好地传承下去。

(2)客家妇女的能力和地位:对于客家妇女的能力和地位,大部分同学认为这只是个人品质,还没上升到传统文化的高度。

但是在分性别统计中发现,女生有相当部分认为:客家妇女的勤劳与朴实,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这是一种值得学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这点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要得到很好的保存、流传,必须要更加注意性别间的接受差异。

(3)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以梅县话为中心的一支方言。

它主要分布在广东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全省约有二十多个县市属客家方言区。

它以梅县话为标准,因为梅县话影响大,语言较清晰。

客家方言也是在民族迁移中形成的一种汉语方言。

近几年梅州旅游资源和客家文化的研究进展

近几年梅州旅游资源和客家文化的研究进展

近几年梅州旅游资源和客家文化的研究进展近几年来,社会各界纷纷掀起了一场研究梅州旅游资源和客家文化资源的热潮。

业内人士,甚至是外行人都各抒己见,陆陆续续提出自己对该问题的观点。

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文献,调研报告,书籍等也在不断问世。

而且,网上对应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

就此看来,无论是研究客家文化还是调研梅州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演变成为热门课题。

一、对梅州旅游资源的研究。

早些年,一批学术专家展开了对梅州旅游资源的研究,随着成果的面世,梅州的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选择,于是梅州市政府便提出了“把梅州建设成为广东省著名旅游城市”的目标。

这一设想一提出,马上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响应。

梅州因此引来了更多专家人士的关注。

1、梅州地理位置:梅州地处五岭山脉以南,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的山区市。

从其天然的地理位置可知所处地山多,交通瓶颈明显,可是就是因为可达性不强,它的民风民俗保存良好,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它人为地邻近几大客源市场——韩江三角洲(高速1-2小时)、珠江三角洲(高速1-5小时),乃至厦漳泉三角洲(高速1-3小时)。

可见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是临邻近的客源市场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带。

2、《广东省梅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详细地分类阐述了梅州市主要旅游景区和旅游资源,其分类内容包括名称,类型,级别,规模,位置和旅游开发状况。

并将这些旅游资源按区位,可达性,容量规模,美学价值,独特性,资源结构,用地条件,整体环境,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客源基础,综合效益分为12个旅游因子,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将旅游资源按分数高低分为五级。

其中,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数据分析得相当详尽。

接着它又结合到梅县,梅江区,大埔县,蕉岭县,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平远县。

梅州文化调研报告

梅州文化调研报告

梅州文化调研报告1. 引言梅州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

本文将对梅州的文化进行调研,探索其在历史、语言、艺术、音乐和饮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2. 历史文化梅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古代,梅州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该地区保留着大量的历史建筑和古迹,如丰顺古城、梅县古城等,这些建筑展示了梅州古代文化的独特风貌。

3. 特色语言梅州有独特的方言——梅州话。

梅州话属于粤语的一个分支,语音、语调和词汇都有自己的特色。

梅州人通过梅州话进行交流,这也是他们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

4. 艺术表演梅州的艺术表演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最著名的是梅州木偶戏,这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表演形式。

梅州木偶戏以其精湛的木偶制作和悲壮的故事情节而闻名,是梅州地区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之一。

5. 音乐与舞蹈梅州的音乐与舞蹈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梅州音乐注重情感的表达和音乐的韵律感,常常用于庆祝节日和重要场合。

而梅州的舞蹈则以舞姿优美、动作矫健为特点,充满了地域文化的魅力。

6. 美食文化梅州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以梅菜、梅县豆腐为代表。

梅州的梅菜饭、梅菜扣肉等传统菜肴,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吸引了众多食客。

梅州的豆腐也以其鲜嫩可口而闻名,成为梅州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 当地风俗与节庆活动梅州拥有丰富多样的风俗与节庆活动。

例如,梅州人在农历新年期间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居民们会穿着传统的汉服,举行祭拜仪式,品尝传统美食,观看传统表演等。

这些活动体现了梅州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8. 梅州文化的现代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梅州的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梅州文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例如,梅州的街头艺术,为城市增添了艺术氛围。

此外,梅州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9. 结论梅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其独特的历史、语言、艺术、音乐和饮食等方面的文化魅力令人称赞。

梅州的文化传统得以保留和传承,并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展和创新。

梅州地区客家风俗习惯保留程度的调查报告

梅州地区客家风俗习惯保留程度的调查报告

梅州地区客家风俗习惯保留程度的调查报告10级工业工程2班叶洁冰 201041108220 风俗习惯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

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

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

所以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对于研究这个地方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保留这么一种无形的财产,是我们作为人类对历史的尊重跟保护。

为了了解梅州客家地区的风俗习惯保留程度,也为了以后更好的保留我们客家的无形资产,所以做了以下的调查。

主要是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的形式。

为了使调查更具有说服力,我分两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于90后的新生代,实地访问是对于老一代的访问,了解。

从而归纳总结客家文化的保留程度。

一、梅州客家的风俗文化的来源。

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

汉族文化历史悠久,风俗源远流长,已有上下50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

这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优势,使得汉族的风俗,无论哪一种、哪一类,都格外丰富而迷人。

而对于客家而言,客家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来的。

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客家的风俗具有凝聚力。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

开展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

开展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

开展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今年3月,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召开期间,致公党**支部提出“建设客家民俗文化展览馆,打造文化对标深圳新亮点”的提案,建议把秋长的会龙楼建成客家民俗文化展览馆。

会后,这个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由区委领导同志领衔督办。

为了推动这个重点提案的有效落实,区政协主席**率考察组于XXXX年5月8日至12日赴**等地,就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开展专题调研考察活动,与河南省客家联合会及当地政协进行座谈交流,期间还参观了**市客家源文化广场、**府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以及焦裕禄纪念馆等,开展了党性党纪教育。

现将调研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调研考察行程及成效(一)走访河南省客家联合会。

5月9日上午,考察组走访了河南省客家联合会,与联合会会长罗建中及专家进行了座谈交流。

在座谈会上,**主席向联合会介绍了考察组调研的目的和任务。

中原地区是客家人的根之所在,也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这次到河南就是一次“回家”,回来寻根问祖,了解客家的由来以及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历程。

客家联合会安排了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郑大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安国楼,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介绍了客家文化的起源及形成、客家南迁历程、客家习俗、姓氏文化等。

客家文化起源及形成:客家人的先民是从中原地区,特别是核心地区——河南迁徙而来,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它既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受战乱和荒灾影响,客家先民主要经历了5波大规模南迁,客家先民南迁带来的中原汉文化与土著文化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客家文化。

客家南迁历程:第一波,西晋末年受“五胡乱华”的影响,大批中原人南迁至长江两岸;第二波,自唐末受黄巢起义影响,客家先民再迁至闽、粤、赣结合部;第三波,自宋高宗南渡,受金人南下、元人入主影响,客家先民的一部分由第二时期旧居分迁至粤之东部北部;第四波,自明末清初,受满洲人南下及入主影响,客家先民的一部分,由第二、第三期旧居分迁至粤之中部及沿海地区、川、桂、湘及台湾;第五波:自清朝同治年间,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一部分客家人又分迁于广东南部及海南岛等地。

客家民俗节日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

客家民俗节日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

客家民俗节日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摘要:客家文化具备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传承众多灿烂且优良的文化内涵,在民族学、民俗学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客家的民俗节日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能够充分展现出客家文化的精髓,且能够起到民俗文化传承的目的。

但是,目前梅州客家文化呈现出衰退现象,青少年不了解客家民俗文化,甚至对客家文化产生漠视心理。

之所以会出现这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地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外来文化对客家文化造成严重冲击,导致文化活动开展缺乏客家传统文化特色。

本文先介绍客家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体系,然后分析客家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发展现状,最后给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客家文化;民俗节日;传承;创新前言生活在梅州的客家祖先后辗转多个区域,最终选择了粤闽赣边作为大本营,受当地环境影响,逐步形成了带有梅州特色的民俗文化以及地域风情。

客家人民族情节深厚,因此,大量的中原民俗文化被延续至今。

通过研究能够发现,对于客家少数民族文化系统而言,民俗风情与文化占据十分关键的影响地位,其不仅组成了精神体系,同时也在文化传播阶段内,发挥重要载体作用。

在理解客家民族文化所具备的丰富内涵条件下,其也能够对和谐社会发展目标实现起到一定影响效用。

一、客家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系概述客家文化本身就是中华文化当中最具浓墨色彩的一笔,其包含了客家民族的艰苦奋斗过程,也包含了客家族自强自立的传统。

在传统理念以文化的方式不断积累和渗透的情况下,客家文化已经逐渐延续到人们的血液当中,并且形成了非常强悍的凝聚力[1]。

对于民族文化来讲,节日活动开展是文化精粹的重要展示,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桥梁。

汉族经过漫长的民族发展已经形成了诸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而且每一个节日都拥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但其无不以自身的组织方式来传扬文化精髓。

传统节日活动内容非常丰富,也营造出了特定的文化氛围,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和追捧。

而客家族也是中国重要的民族之一,其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节日民俗的形成也将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具备重要联系[2]。

客家元宵节习俗调查报告(2)

客家元宵节习俗调查报告(2)

客家元宵节习俗调查报告(2)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村里的老人会带领“灯子”及刚出生的小男孩来到祖屋行跪拜礼,向祖宗汇报祖里添丁的情况。

跪拜礼完,“三牲”中的整猪和糖果撤下,只剩酒和一个盘,盘里装有小量的“三牲”,猪被送到老屋侧边的临时厨房,由“灯子”负责准备晚上的聚餐。

上午的活动主要是祭祖,下午才是真正的、最重要的上灯活动。

族人吃过午饭后都会聚集到老屋来看热闹,也可以到祖宗牌位前烧香,行跪百礼,希望祖宗保佑,自家也能早点添丁。

到了下午三、四点就是接灯的时刻了。

据铁场镇新和村的老人介绍,接灯的时间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取决当天的天气。

天气晴朗,宜四点左右接灯;阴雨天气可以早点,但都集中在三四点左右。

这时,以舞狮和锣鼓在前面引路,村中一老人提着祖宗牌位前供奉着的小盘“三牲”,率领“灯子”及小男孩向不远处的“灯”进发,道路的两旁早已摆满了鞭炮。

到了灯前,老人把供品奉上,倒满三杯酒,在地上烧好香和红烛,并把香给每个“灯子”分发一支。

准备完毕,老人一声令下,接灯开始,狮子舞动,锣鼓、鞭炮齐鸣震耳,所有“灯子”向灯行跪拜礼。

礼毕,“头灯”取灯迎回。

这时,其余“灯子”跟随“头灯”在后,老人、舞狮、锣鼓紧随其后。

到了祖祠大门前,舞狮先上前拜三拜,灯这才迎进门。

所有“灯子”随灯进入了祖祠上堂。

这时,还要在灯最上层的圆柱的底面边框上,贴上几幅字,如“添福添寿添贵子,灯前映出仙佢子;曰福曰贵曰荣华,竹后结出状元郎”,接着点着油灯(条件许可可以放一个电灯泡)。

然后,把早已挂在房梁上的绳子与灯顶端绑好。

准备完毕,老人一声令下,灯缓缓升起,所有“灯子”跪下行礼。

这时锣鼓、鞭炮再一次齐鸣。

需特别注意的是,在灯进入祖祠时,女人决不能比灯或比男人先到上堂,否则将惹来不好的兆头,惧怕明年生女多。

灯挂上,上灯活动就进入尾声了。

族里每家派一个代表,就在老屋聚餐了。

晚餐的食物,是白天供奉祖宗的“三牲”及“灯子”送来的酒等。

客家人认为,吃了这些供品,能够得到祖宗的保佑,自家早生男孩。

客家村落民俗研究报告

客家村落民俗研究报告

客家村落民俗研究报告
01、引言
客家村落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景观,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民俗资源。

本研究旨在深入挖掘客家村落的民俗文化,探索其传统习俗、宗教信仰、节庆活动等方面的特点和内涵,为保护和传承客家村落的民俗文化贡献力量。

02、客家村落民俗概述
2.1 客家村落的定义和特点
2.2 客家村落民俗的分类和特征
03、客家村落民族文化
3.1 客家人的历史和迁徙
3.2 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3 客家村落的民族意识
04、客家村落传统习俗
4.1 婚嫁习俗
4.2 丧葬习俗
4.3 生活习俗
05、客家村落的宗教信仰
5.1 儒教文化的影响
5.2 佛教在客家村落中的地位
5.3 宗教信仰与民俗活动的关系
06、客家村落的节庆活动
6.1 农历传统节日
6.2 地方特色节庆
6.3 舞狮、炮竹等表演活动的民俗意义
07、客家村落民俗与可持续发展
7.1 保护客家村落的民俗文化意义
7.2 民俗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
7.3 民俗文化保护的策略和方法
08、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客家村落民俗的全面调研与分析,发现客家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保护和传承客家村落的民俗文化,需要政府、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合理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将客家村落打造成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梅州客家民居建筑副连、kelefe、我和楚山的大鸟四人一行,于2005年1月14日至1月17日在梅州市部分地区参访了一些著名的客家民居建筑,撰写如下: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前言:2005年1月14日至1月17日,我们前往广东省梅州市实地考察了棣华居、锦华庐、联芳楼、南华又庐、花萼楼、泰安楼、承德楼、万秋楼等客家民居建筑。

梅州的客家民居现今的保存状况参差不齐,我们大致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梅州客家民居建筑的代表——围龙屋,以梅县的南口镇最为集中。

这些旧屋因长年失修已破败不堪,其中居住着因无财力而无法搬出围屋的老人与小孩,他们以耕田为生活依据,生活贫苦;此类举例:品一公祠2、家中生活比较富裕,集资大面积整修老屋,更有甚者全面粉刷油漆,改围龙屋为酒店茶馆以此揽客。

我们从建筑学角度认为此举不但破坏了建筑原来的风格样式,亦糟践了客家的民族文化。

这种问题在全国旧建筑保护中普遍存在,如江南园林的原有意境保修问题;举例:泰安楼、万秋楼、承德楼3、因建筑结构典型且完整而被多方学者考察测绘,得以完整保存下来,无论对建筑界、考古界还是对普通老百姓都是一笔珍贵的宝藏。

只是可惜老屋的主人亦认识到房屋的价值,自行加收了2元到5元不等的门票;举例:棣华居、联芳楼、南华又庐4、政府收购老屋周围的农田,兴建以此屋为主题的“保护公园”。

原建筑依原样修复并仍有原居民居住。

我们认为这种办法既能保护旧建筑的又能传扬客家文化,但其中因生活贫困而无法搬出的居民只得到少量的补偿,且因此失去了农田也就是失去了稳定的生活来源,着实令人担忧;举例:泰安楼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血缘的亲情也在不断被冲淡。

新一代的客家年轻人向往外面的世界,向往大城市,向往一切新生事物,族群聚居的古老围屋渐渐空旷荒芜。

社会的繁荣安定,也决定了以防守为目的的客家围屋必须退出历史舞台。

但前人留下的宝藏不能在我们手中被摧毁埋葬,不管是为了保存悠久的客家文化,还是为了保持城市的延续性,抑或是……我们都得保证这份宝藏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供子子孙孙瞻仰,回忆。

梅州饮食调查报告

梅州饮食调查报告

梅州饮食调查报告梅州饮食调查报告梅州,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以美食闻名的地方。

在这个城市里,各种各样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为了更好地了解梅州的饮食文化,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显示,梅州的饮食以粤菜和客家菜为主,这两种菜系在当地深受欢迎。

粤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精致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客家菜则以其质朴和健康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这两种菜系的融合在梅州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梅州的饮食文化与地域和气候密切相关。

梅州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四季如春。

这种气候条件为梅州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梅州的饮食文化奠定了基础。

梅州的农产品丰富多样,其中以猪肉、鸡肉、鱼虾、蔬菜和水果最为常见。

这些农产品成为了梅州饮食的主要原料。

梅州人善于利用这些农产品,制作出各种美味佳肴。

在梅州的饮食文化中,烹饪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梅州人注重烹饪的细节和技巧,追求菜品的色香味俱佳。

他们讲究火候的掌握,善于调配各种调料,使得每道菜品都能达到最佳的口感和风味。

除了粤菜和客家菜,梅州还有一些特色小吃值得一提。

比如,梅州糖水是当地人常吃的一种甜品,口感细腻,味道独特。

梅州还有一种名为“梅州酵素”的发酵食品,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有益。

在梅州的饮食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梅州人对食材的要求非常严格。

他们追求食材的新鲜和品质,认为只有选择最好的食材才能制作出最美味的菜品。

这种对食材的要求也体现了梅州人对饮食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梅州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粤菜和客家菜的融合,加上地域和气候的影响,使得梅州的饮食文化独一无二。

梅州的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在这个城市里,每一道菜品都承载着梅州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梅州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梅州的美食世界丰富多彩,无论是粤菜、客家菜还是特色小吃,都让人流连忘返。

梅州的饮食文化不仅是城市的标志,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梅州美食调研报告

梅州美食调研报告

梅州美食梅州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部,东部与福建省交界,南部与广东省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相连。

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梅州养育了一群勤劳勇敢的客家人,而客家人也因其好客出名,客家美食总是被客人们津津乐道,客家菜以口味醇重、火候老到著称,梅州的客家菜偏重“肥、咸、熟”。

传统的客家三大菜肴为盐焗鸡、酿豆腐和梅菜扣肉。

我现在先隆重的介绍一下这三个菜式,也是我最爱的菜肴。

一:盐焗鸡盐焗鸡的做法是把鸡宰杀后、掏空内脏、洗净、晾干、往鸡腔内放入两棵大葱和少许姜片,抹些生油,用整张的干净草纸将整只鸡包裹起来,把纸喷湿,随后放人锅中,然后用炒得滚烫的精盐把鸡懊埋起来,再用文火焖焗1小时左右,据说这样食后梅州盐焗鸡才不致燥热上火,且有清心润肺之功效。

然后,出锅,拆骨,撕下鸡肉,再按鸡的原形,装盘上席。

盘旁搁一个小味碟,内有香油和姜末等调料,供食客蘸用。

盐煽鸡皮特别脆,肉也酥嫩,香鲜可口,真的是让我看到就流口水啊。

二:酿豆腐酿豆腐的工序比较复杂,还记得每次家里酿豆腐的时候我都会在妈妈旁边看,然后自己把手洗干净之后自己在那里搞,可是每次搞都不能把那肉很好看的塞进豆腐里,或者就是直接把豆腐弄破了。

而酿豆腐需要的基本材料有板豆腐、瘦肉、鱼肉、虾米、咸鱼肉、白菜、葱、姜、麻油、胡椒粉等。

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黄色,把猪肉、鱼肉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进葱花、香油,盛在鸡汤瓦煲内焖着,直到香气四溢。

据闻这个酿豆腐的发明是因为当年从从北方因战乱迁徙到梅州的客家人一时无麦可包饺子,所以才创出如此美味。

三:梅菜扣肉看到这张图片我也已经忍不住了,真的令人垂涎三尺啊。

一般第一次品尝此菜的人,都会因为它的肥腻而止筷。

然而当你大胆地咀嚼一块,满嘴流油的时候,你会感觉他绝对没有红烧肉那么的肥腻。

梅菜吸油,五花肉又会带着梅菜的清香。

做法也不一般,要先将肉用汤在文火上煮到六七成熟,然后取出来上酱油,再把植物油烧到七八成热时候把肉放进去炸到大红色捞出来用流动清水飘到没有浮油,这个是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州地区客家风俗习惯保留程度的调查报告
10级工业工程2班叶洁冰 201041108220 风俗习惯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

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

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

所以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对于研究这个地方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保留这么一种无形的财产,是我们作为人类对历史的尊重跟保护。

为了了解梅州客家地区的风俗习惯保留程度,也为了以后更好的保留我们客家的无形资产,所以做了以下的调查。

主要是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的形式。

为了使调查更具有说服力,我分两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于90后的新生代,实地访问是对于老一代的访问,了解。

从而归纳总结客家文化的保留程度。

一、梅州客家的风俗文化的来源。

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

汉族文化历史悠久,
风俗源远流长,已有上下50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

这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优势,使得汉族的风俗,无论哪一种、哪一类,都格外丰富而迷人。

而对于客家而言,客家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来的。

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客家的风俗具有凝聚力。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

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

梅州客家风俗,既有对中原古风俗的承传,也有在辗转迁徙中的吸收。

此外,梅州客家人由于多住山区,在漫长的岁月中,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与自然斗争以及与原地居民共同的生活交往中,有所创造,最后,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习俗。

同时,梅州是著名的侨乡,梅州客家文化习俗又融合了一些南洋岛国和西方的文化。

所以,梅州风俗除有中原、山区特色外,还有一些海外风情的内
容。

二、春节中看保留。

俗话说得好,“百节年为首”。

春节是客家人一年中最大的传统节日。

我的长辈曾经说过,出门在外的人平时可以不回家,但是过年一定得回来跟家人团聚。

如果出门在外的年轻人们不回来过年,长辈们必定是会责怪的。

我们客家人的过春节的方式是,从农历十二月十五日起,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室内室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过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入年架”,着手准备过年的食物和用品。

接着一连几天,家家户户忙着做年糕(甜粄)、煎油果(油挤子)、炸酥烧、炸肉丸、熏鱼、卤鸡鸭等。

到年二十八、二十九,家家贴春联,贴门神。

从这天到年初三或年初五晚上各家点灯照明到天亮,俗称“点年光”。

而年三十日为统一祭祖时间,家家户户挑着竹装的三牲、斋果、酒、菜等,到祖祠祭祖。

这天老嫩大小穿着新衣服,村子里锣鼓喧天,鞭炮放得特别多。

年初二,是转娘家、探亲访友的一天。

家家热情待客,处处谈笑风生,说不尽新年快乐。

转娘家的妇女,有的舍不得离开娘家,因此有:“初一就话初一头,初二又话年下头,初三又话穷鬼日,初四嬲
一日,初五‘唱也圩’,初六唔好归,七不去,八不归,初九初十看
打狮,十一十二又有龙灯会,索性月半才来归”的儿歌。

初五日,俗称“出年架”或“唱也圩”。

因这天原是圩日,人们来往街上,一见熟人就互相拱手拜年恭喜。

初七那天称“人日”,家家吃“七样菜”:芹、葱、蒜、春菜、芫荽、甜菜、韭菜等,取其勤劳、聪明、会划算、有春光、团圆、甜蜜、长久之意。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

松口过正月半的时间,一般定在十二、十三、十四,以十四那天过月半的为多,却无人定在十五,这与别地在十五过月半完全不同。

过正月半那天像过年一样,以三牲敬神祭祖,人来客往,吃丰盛的菜饭。

元宵这一天有很多地方是放孔明灯和举行闹灯花的盛会。

从过春节中看来,梅州地区的客家文化保留还是较好的,很多的客家人都是喜欢独有客家特色的客家春节。

这从而有利于我们客家风
俗文化的保留。

三、问卷调查跟实地走访中看保留。

通过对五十个人的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的人(梅州地区的)在家里依然是讲客家话,在客家话这一板块的保留程度较好。

95%的人
在家里是讲客家话。

而在春节的时候,87%的家庭里都还是准备了客家特有的“煎丸子、煎芋圆、散子、炸酥烧、炸肉丸、熏鱼、卤鸡鸭”等食物。

约98%的家庭会去祭祖。

约80%的家庭还是会拜神的。

在客家风俗中,虽说是迷信,但是很多的家庭选择拜神祭祖。

通过问卷调查也发现,在婚这一方面,由于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变化相对较大,但是客家方式的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其中约69%的家庭愿意采取客家的结婚方式。

而在葬礼这一方面的变化比婚礼的较
小。

87%的家庭采取客家特色的葬礼。

(左图为葬礼,右图为婚礼)客家人喜欢使用四方桌,俗称“八仙桌”,一种可供八个人同坐的木头桌。

上座时,他们很重视席位的安排,一般按亲朋戚友的尊卑入席就坐。

宴席间的大小位,是这样安排的,如正厅只排有一张桌子,这时以面对大门的左侧为首位,右侧为第二位。

然后从左到右,穿插论序,面对正厅的右侧为最小。

如果安排二张桌子,这时候以左边桌
位为大,右边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

如果安排三桌,称之为“一品席”,这种情况,以首席为尊。

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

客家的家具“八仙桌”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只有约48%的家庭还使用“八仙桌”。

“八仙桌”逐渐被那些外形美观的餐桌所代替
了。

而这种所谓的“按位入座”的习惯,几乎没了,只有少数地方还保留这种席位的安排。

客家山歌作为我们客家人的特有的娱乐方式,是一种无形的财产。

而客家山歌的保存也是较为完好的。

有93%的人听过客家山歌。

从这方面看出,通俗易懂的客家山歌还是较为受广大人民的欢迎的,是一
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

接受调查的人都认为我们的客家文化应该保存下来,其中62%的人认为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但是在客家文化保留的现状下,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大部分人认为一般,这说明我们对于的客家习俗的保留程度还是不太满意的。

因此,我们未来在保护客家文化的路途上,要更加的努力。

问卷调查,主要是对于年轻一代的调查,为了更有说服力,对附近的老一辈人进行了访问。

老一辈的人认为,现在的我们梅州的客家文化算是保留的一般,但是近几年打着“客家文化”的头号得文化产业相继崛起,比如房地产业把客家特色的围屋建成经济房,这把文化
跟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客家文化的发展。

也有利于我们的后代继续发展我们伟大的客家文化。

老一辈对于我们梅州地区的文化保留,是持较为肯定的态度,认为要继续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的特有的客家文化是需要我们一起努力保护,一起努力发展的。

四、结论。

梅州地区的客家文化保留的还算可以,尤其是近几年的客家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们客家文化的发展。

客家文化是我们大家的共同财产,我们需要共同的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