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 人体心音听诊与人体血压测量
实验6 人体心音听诊与人体血压测量
人体心音听诊与人体血压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听诊器与血压计,及其的工作原理与使用要求;2.了解心脏输血原理。
二.实验原理心音:第一心音:当心室内压超过心房内压引起房室瓣关闭时发生。
特点是低频高幅,此时,心室收缩期开始。
第二心音:在心室收缩期末期,心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
关闭时引起了高频低幅的第二心音。
除了瓣膜及其邻近结构的振动外,血液快速流动时产生的湍流和大血管的位移对心音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第二心音中经常可以听见两种成分,一种主要由主动脉瓣关闭引起,另一种主要与肺动脉瓣关闭有关,通常称之为心音的分离现象。
吸气时较明显,听诊容易区分;呼气时这种分离现象消失。
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第三心音产生于心室的快速充盈期,是一种低频、低振幅的心音。
是由于血液快速、被动流入心室造成的。
通常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可以听到第三心音。
若成年人听到第三心音,一般标志着心脏功能的异常。
第四心音产生在心房收缩期,是心房收缩时血液流动造成的,与第三心音一样,一般只有在心脏功能异常的患者中可以听到第四心音。
在人体,通常用压脉带和听诊法间接测定动脉血压,这种测量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当压脉带内压大于舒张压但小于收缩压时,血液会以湍流形式通过上臂测量点的肱动脉。
而当压脉带内压与收缩压相等时,通过听诊器可以听到第一听音;而当压脉带内压与舒张压相等时,可以听到最后一个听音。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达到最低点,这时的动脉血压称为舒张压。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心室内血压升高,最终将血液泵入主动脉,使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并达到最大值,这时的动脉血压称为收缩压。
听诊器:是一种医学仪器,用以聆听身体内的声音,例如:心脏、呼吸及肠胃等等。
听诊器由法国医生雷纳克于1816年创造,于1819年公布。
听诊器是医生检查病人、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听诊器主要由铜、橡胶管、弹簧片和听头等材料组成。
听诊器更分“单用听诊器”、“双用听诊器”、“三用听诊器”、“立式听诊器”和“多用听诊器”等多种,用于在不同环境听诊不同状况的病人。
人体心音听诊和心电图描记及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人体心音听诊和心电图描记及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2、学习并掌握间接测量人体血压的原理和方法;3、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方法和心电图波形的测量方法;4、了解人体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波形及其心理意义。
二:实验原理1、心音听诊心音:心脏在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肌纤维收缩、各瓣膜启闭、血流加速或减速对心脏和大动脉根部管壁的加压和减压作用以及形成的血液涡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可通过周围组织传导到胸壁,即为心音。
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内可以听到两个心音。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c/s)而历时较长(0.12s),声音较响,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
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
第二心音:声调较高(音频为50c/ 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膜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
由于半月膜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的高低。
心音听诊口诀:(正常心音)第一心音低而长,心尖部位最响亮。
一二之间间隔短,心尖搏动同时相。
第二心音高而短,心底部位最响亮。
二一之间间隔长,心尖搏动反时相。
2、人体动脉血压测定动脉血压动脉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为动脉血压,动脉血压一般是指主动脉压。
由于在大动脉中血压降落很小,故通常将在上臂测得的肱动脉压代表主动脉压。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时主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熟悉血压计构造袖带式血压计由检压计、袖带和气囊三部分组成。
检压计是一个标有0-300mmHg的玻璃管。
上端通大气,下端和水银储槽相通。
袖带是一个外着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通过橡皮管分别与检压计水银储槽和橡皮球相连。
心音听诊血压测定
心音听诊血压测定第一篇:心音听诊血压测定实验十三心音听诊Heart Sound Auscultation[实验目的]掌握心音听诊方法、正常心音的特点及其产生原理,为临床心音听诊奠定基础。
[实验原理]心脏泵血过程中,由于瓣膜关闭和血流冲击等因素而产生心音。
将听诊器置于胸前壁可听到两次音调不同的心音,分别称为第一心音(S1)和第二心音(S2)。
S1标志着心缩期开始,S2标志着心舒期开始。
4套瓣膜各有特定的听诊部位,当某心瓣膜病变而产生杂音时,则在该瓣膜听诊区听得最清楚。
[实验对象]人。
[实验材料]听诊器。
[实验步骤]1.受试者解开上衣,裸露前胸,取坐位或卧位。
检查者坐在受试者对面或站在受试者卧床的右侧。
2.检查者将听诊器耳件塞人外耳道,使耳件的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向前弯曲。
用右手拇、食、中指持听诊器胸件,紧贴受试者心尖搏动处,听取心音,并仔细区分S1或S2。
3.在左房室瓣听诊区听取心音后,再按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及右房室瓣听诊区的顺序听心音。
4.瓣膜听诊区(图2-9)(1)左房室瓣听诊区左锁骨中线第5 肋间稍内侧部(心尖部)。
(2)右房室瓣听诊区第4肋间胸骨上或右缘处。
(3)主动脉瓣听诊区第2肋间胸骨右缘处。
(4)肺动脉瓣听诊区第2肋间胸骨左缘处。
5.S1和S2的鉴别法(1)按心音的性质S1音调低,持续时图2-9 心脏瓣膜听诊部位间长;S2音调高,持续时间较短。
(2)按两次心音的间隔时间S1与S2间隔时间较短,S1与下一次S1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
(3)与心尖搏动同时听到的心音为S1,与桡动脉搏动同时听到的心音为S2。
[注意事项] 1.保持室内环境安静。
2.听诊器胸件按于听诊部位,不宜过重或过轻。
[思考题] 1.心音听诊区是否在各瓣膜解剖的相应位置? 2.怎样区别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p291第一心音特点成因音调低沉(勒)持续较长心室肌收缩和房室瓣关闭的振动;射血大A扩张及产生旋涡。
三、心音的产生第二心音音调高清(哒)持续较短动脉瓣关闭;射血突停导致大A和心室壁振动。
正常人体功能实验项目(心音听诊和血压测量)
正常⼈体功能实验项⽬(⼼⾳听诊和⾎压测量)实验项⽬三⼈体⼼⾳听诊【实验原理与⽬的】了解正常⼼⾳的产⽣机制和特点,初步掌握听诊⽅法,识别第⼀⼼⾳(S1)与第⼆⼼⾳(S2),为临床⼼⾳听诊打好基础。
⼼⾳是由于⼼肌收缩、瓣膜关闭、⾎流冲击⾎管壁以及形成的涡流所引起机械震动⽽产⽣的声⾳。
将听诊器置于受试者胸壁⼼前区位置,可直接听到⼼⾳。
在每⼀个⼼动周期中,通常可听到两个⼼⾳,即S1和S2。
S1表⽰收缩期开始,其⾳调低、持续时间较长,在⼼尖部听得最清楚,它的产⽣主要是由于房室瓣关闭;S2标志舒张期开始,其⾳调⾼、持续时间较短,在⼼底部听得较清楚,它的产⽣主要是由于半⽉瓣关闭。
【实验对象】⼈体(学⽣⾃愿者)。
【实验器材和药品】听诊器。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确定听诊部位图1-2 ⼈体⼼⾳听诊部位1.受试者解开上⾐,⾯向亮处静坐在检查者对⾯。
2.参照图1-2,认清⼼⾳听诊部位。
(1)⼆尖瓣听诊区:左锁⾻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处(⼼尖搏动处);(2)三尖瓣听诊区:胸⾻右缘第四肋间处或胸⾻尖突下;(3)主动脉瓣听诊区:胸⾻右缘第⼆肋间处(主动脉瓣第⼀听诊区)或胸⾻左缘第三、四肋间(主动脉瓣第⼆听诊区);(4)肺动脉瓣听诊区:胸⾻左缘第⼆肋间处。
(⼆)⼼⾳听诊1.检查者戴好听诊器,以右⼿拇指、⾷指和中指轻持听诊器的胸件,置于受试者胸壁⽪肤上,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听诊区顺序依次听诊。
2.在每个听诊区,区分S1和S2。
根据⼼⾳的性质(⾳调⾼低、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长短来仔细区别S1和S2(图1-3)。
若难以区别时,可在听⼼⾳的同时,⽤⼿触诊颈动脉搏动,与搏动同时出现的⼼⾳为S1。
3.⽐较不同听诊部位两个⼼⾳的声⾳强弱。
图1-3 ⼈体⼼⾳的产⽣和特点【注意事项】1.听诊时环境应保持安静,如果呼吸⾳影响听诊时,可嘱咐受试者暂停呼吸。
2.正确使⽤听诊器,听诊器⽿件⽅向应与外⽿道⼀致(向前)。
听诊器的胸件要不紧不松地紧贴胸壁⽪肤,不要隔着⾐服听诊。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心音听取
实验五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实验目的及依据]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由于后者无创伤、易测定而被临床广泛采用。
本实验的目的为学习间接法测定动脉血压的原理,并测定人体肱动脉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正常值。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目前采用千帕(KPa)为单位,表示高于大气压的数值(1mmHg=0.133KPa)。
动脉血压随心室的舒缩活动而周期性地波动。
主动脉压在左心室快速射血相之末达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在左心室舒张期之末降到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主动脉血压不易测定,大动脉血压的落差很少,通常用肱动脉压代表主动脉压。
肱动脉压是用血压计与听诊器加以测定的,即采用Korotkoff氏听诊法测定。
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没有声音。
当用橡皮气球将空气打入缠缚于上臂的袖带内使其压力超过收缩压时,肱动脉血流完全被阻断,此时,听诊器探头按于被压的肱动脉远端听不到任何声音,也触不到桡动脉脉搏。
如徐徐放气减低袖带内压力,当袖带内压力等于或略低于肱动脉的收缩压时,才有少量血液流过压闭区,形成涡流而发出声音,于是用听诊器可在远侧血管壁听到震颤音并能触到桡动脉的脉搏,此时袖带内的压力即为收缩压。
继续减压直到袖带内压力与舒张压相等之前,血液都是断续地流过压闭区,所以一直能听到声音。
如果继续放气,以致外加压力等于或略低于舒张压时,则血管内血流便由断续变成连续,声音突然由强变弱或消失,此时袖带内压力为舒张压。
[实验对象和用品]实验对象人。
实验用品听诊器、血压计。
[实验步骤]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血压计由检压计、袖带和气球三部分组成。
检压计是一个标有刻度的玻璃管,上端通大气,下端和水银储槽相通。
袖带是一个外包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借橡皮管分别和检压计的水银储槽及橡皮球相通。
气球是一个带有螺丝帽的球状橡皮囊,供充气或放气之用。
2、测量方法(1)让受试者脱去右臂衣袖,静坐桌旁5分钟以上。
(2)松开血压计气球的螺丝帽,驱出袖带内的残留气体后将螺丝帽旋紧。
实验6 人体安静时脉搏血压测定
实验6 人体安静时脉搏血压测定[目的]学习并掌握安静时脉搏、血压测定方法。
[原理]1.复习脉搏概念,我们用脉搏代替心率。
2.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是无声的,给血管加压血管变窄,形成涡流有声音。
外加压力大于收缩压时,血流阻断无声,放气时压力下降;外加压力<收缩压时,血流冲过有第一声,其为收缩压;舒张压时<外加压力<收缩压时,血流断续流过有声;外加压力<舒张压时,血流连续又无声,所以最后一声为舒张压。
[对象]学生[器材]血压计、听诊器。
[步骤]1.安静时心率的测定:方法:脉搏指触法、心音听诊法和心率遥测法。
(1)桡动脉脉搏(测对方):受试者手腕朝上,放松下垫一本书。
实验者以食指、中指(拇指托在下面)触摸受试者桡动脉处(前臂桡侧腕横纹上方,桡侧屈腕肌腱外侧)。
记录下六个10秒的心率数。
(可试做一次)。
(2)颞浅动脉脉搏(自测):用食指中指触摸耳前方颞浅动脉处。
(3)心音听诊法(运动后):听头方法:大拇指、中指拿听头,食指轻压在上。
听诊器弯曲方向向关前(与外耳道方向一致。
隔一件背心,放置位置: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左乳头下1-2cm处(心尖部)。
记六个十秒。
连续测三个10 秒,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一次,即认为是安静状态。
否则适当休息后再测。
直至符合要求。
然后测30秒乘2。
或者用相邻两个10秒心率数相加乘3:(10+11)x3。
2.安静时血压的测定(1)仪器介绍:先强调水银开关(左开,右关),安全教育。
血压计由检压器、袖带、打气球三部分组成。
三者借助橡皮带相连。
介绍单位、打气球开关(松紧适宜,手法)。
(2)步骤:受试者静坐十分钟放气旋紧螺帽。
受试者前臂平放于桌上,手掌向上,上臂、心脏、水银于同一水平。
绑袖带下绿在肘横纹上3cm处,松紧适宜戴上听诊器,听头胸件置肱动脉脉搏处。
右手打气至180mmHg,缓慢放气听声音,第一声为收缩压,最后一声为舒张压。
2cm/s 3.结果与分析(1)表1 Xxx安静时脉搏血压测定结果指标10S 10S 10S 10S 10S 10S 1min桡动脉脉搏颞浅动脉脉搏听心率血压(mmHg)(2)分析:实验中有何问题?心率血压是否正常?[注意事项]1.测试应在安静环境中进行。
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
姓名*** 系年级********* 学号***********科目动物生理学实验同组者***、*** 日期*********** 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实验目的】1. 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2. 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方法和心电图波形的测量方法。
3. 了解人体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4. 学习人体血压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一般来说,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可以听到两个心音。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次/s)而历时较长(0.12s),声音较响,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
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以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
第二心音:声调较高(音频为50次/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
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的高低。
临床常用的心音听诊区见图:与心音完全不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GG)是记录的心脏电变化。
心脏在收缩之前,首先发生电位变化。
心电变化首先由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开始,经传导系统至心室,最后到达心肌,引起肌肉的收缩。
心脏兴奋活动的综合性电位变化可以通过体液传播到人体的表面,经体表电极引导并放大而成的波形为心电图。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综合性电位变化的发生、传导和消失过程。
正常心电图包括P、QRS和T三组波形,它们代表心脏活不同的生理意义。
其中P波:心房去极化;QRS波群:心室去极化;T波:心室复极化;P-R间期:兴奋由心房至心室之间的传导时间。
P波:0.08-0.11 s ,<0.22 mvQRS波群:0.06-0.08 s,<0.10sT波:不低于R波的1/10,0.1-0.8mv与QRS波群主波同方向,时间0.05-0.25s T波倒置(心肌缺血)P-R间期:P波起始点至QRS起始点,0.12-0.20s延长(房室传导阻滞)P-R段:P波终点至QRS起点S-T段:升<0.1mv, 降<0.05mv,升高或降低(心肌有损伤,缺血)导联方式:标准肢体导联:Ⅰ左臂右臂Ⅱ左腿右臂Ⅲ左腿左臂单极肢体加压导联:aVR 右臂F+L+5000欧电阻aVL 左臂R+F+5000欧电阻aVF 左腿R+L+5000欧电阻单极胸导联:测量电极参考电极(负极)V1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R+L+F+5000欧电阻V2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R+L+F+5000欧电阻V3 V2-V4连线中间R+L+F+5000欧电阻V4 左胸乳头下方第五肋下缘V5 第五肋下缘水平延长线与左腋窝前缘垂线交点V6 第五肋下缘水平延长线与左腋窝中央垂线交点额切面心电图六轴系统心电向量轴(主心电轴)Ⅰ和Ⅲ导联的主波都向上,心电轴在0°~90°之间,表示电轴不偏;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上,Ⅲ导联的主波向下,为电轴左偏;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下,Ⅲ导联的主波向上,则为电轴右偏。
人体血压测量和心音听诊ok
➢ 5.测定收缩压和舒张压:右手持打气球,向袖带打气 加压至水银柱升到180mmHg,然后扭开螺旋阀,缓慢放 气,当突然听到第一声血管音时,水银柱的刻度代表 收缩压,继续缓慢放气,血管音突然变低或消失,水 银柱的刻度代表舒张压。
性质
音调低 响度强 时间长(0.1s)
音调高 响度相对弱 时间短(0.08s)
最佳听诊部位 临床意义
二尖瓣听诊区
主、肺动脉瓣听 诊区
标志心室收缩期的 标志心室舒张期
开始
的开始
心音听诊区及顺序
Aortic area Tricuspid area
Pulmonary area
The second Aortic area Mitral area
心音听诊 (p355) 人体血压测量 (p356)
【实验目的】
1、掌握第一和第二心音产生原因 2、熟悉各心音听诊位置 3、掌握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原理】
心音的产生:心脏瓣膜的启闭及血液撞 击心室壁引起的振动
第一心音
主要产生机理 房室瓣突然关闭
第二心音
大动脉的扩张及 产生的涡流和动 脉瓣突然关闭
二尖瓣听诊区—主动脉听诊区—肺动脉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
【听诊内容】 心率 心律 心音
【注意事项】
实验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以利听诊
听诊器耳件应与外耳道方向一致
尽量避免听诊器的胸件或橡皮管与其他物体摩 擦,橡皮管不得交叉、扭结,以免发生摩擦音 影响听诊。
【间接测定人体动脉血压的原理】
【间接测定人体动脉血压的原理】
【动脉血压测量】
➢ 1.受试者脱去一侧衣袖,静坐5min。
➢ 2.松开血压计橡皮球的螺旋阀,将袖带内的空气完全 放出,再将螺旋阀扭紧。
生理实验心音听诊、血压测定、心电图描记
试验目的:初步辨认人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和正常范围。
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测量、分析方法。
学习人体心音听诊的方法,区别第—心音和第二心音,了解心音产生的原理。
学习间接测量动脉血压的原理动脉血压的原理和方法并能正确使用血压计。
测定人体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正常值。
试验原理:心脏在兴奋中,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通过心脏周围组织和体液传播到身体表面。
利用表面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电变化引诱到心电图机,所记录到的电变化,即为心电图(ECG)。
心脏瓣膜关闭、心肌收缩、血流的加速和减速等引起的振动沿机体各种组织传递到体表,用听诊器置于受试者胸前壁直接听诊,所听到的声音,称为心音。
心音听诊在心脏病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
心音发生在心动周期的某些特定时间,其音调和持续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律。
正常情况下共有四个心音,但多数情况下,听诊只能听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试验对象:人。
试验器材:心电图机、导电膏、75%酒精棉球、医用胶布、两脚规、听诊器、血压计、实验步骤:一、心音听诊(1)确定听诊部位①受检者坐在检查者对面,解开上衣。
仔细观察(或用手触诊)受检者心尖搏动的位置与范围。
②找准心音听诊部位二尖瓣听诊区: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稍内侧(心尖部)。
三尖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四肋间或剑突下。
主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时,在该处可听见杂音。
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2)听心音①检查者将听诊器的耳器塞入外耳道,耳器的弯曲方向应与外耳道方向一致,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听诊器的胸器,紧贴受检者胸壁皮肤,依次(二尖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听取心音,并根据第一、二心音特征,仔细区分第一和二心音。
②如果第一、二心音难以分辨,可用左手触诊心尖搏动或颈动脉脉搏,当触及手指时所听见的心音即为第一心音。
二、血压测定(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检查实验工具由检压计、充气皮球和袖带组成。
【VIP专享】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
复极化;P-R间期:兴奋由心房至心室之间的传导时间。
P波:0.08-0.11 s ,<0.22 mv
QRS波群:0.06-0.08 s,<0.10s
额切面心电图六轴系统
Ⅰ和Ⅲ导联的主波都向上,心电轴在90°之间,表示电轴不偏;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上,Ⅲ导联的主波向下,为电轴左偏;
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下,Ⅲ导联的主波向上,则为电轴右偏。
心电图顺口溜:
aVR各波均朝下,LF多变化;
Ⅰ、Ⅲ波峰定电轴,上下为左,下上为右;
胸导R波逐渐高,小q波限于左胸导;
(3)检查者带好听诊器,松开血压计橡皮球的螺帽,驱出袖带内的残留气体,然后将螺帽旋紧,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内,使血压计的水银柱逐渐上升到听诊器内听不到血管音(150mmHg左右)为止。
松开气球螺帽,徐徐放气,水银柱缓慢下降,仔细听取声音,当听到第一声“咚咚”样血管音时,血压计上所示水银柱刻度即为收缩压。
继续缓慢放气,此时血管音先由低而高,然后由高突然变低,最后则完全消失。
血压计在听诊音调突然由高变低瞬间所示的水银柱刻度则为舒张压。
【实验结果及分析】
心音听诊
与同学互相为对方听诊心音,结果是:心音听诊很正常,听到一高一低两心音,无杂音。
正常心音可用如下口诀简单概括:
第一心音低而长,心尖部位最响亮。
一二之间间隔短,心尖搏动同时相。
第二心音高而短,心底部位最响亮。
P波:时间0.10s,介于0.08s-0.11s之间,<0.22mV。
QRS波群:0.08s,<0.10s。
免发生摩擦音影响听诊。
生物实验报告-人体心音听诊
人体心音听诊、人体血压测量以及影响因素;人体体表形态解剖实习一、实验目的1.讲解“水银血压计”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2.听诊器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3.学生相互测试血压,以及影响血压的简单因子。
注意听4.诊器放置的位置;注意体位与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5.学生相互听诊,辨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注意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分别最响(最大振幅)的位置;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音调差别。
6.学生自我(触摸)头面部、上肢与首部的体表形态结构。
(躯干与下肢讲述)7.二、实验原理1、水银血压计,无需校准,是绝对值。
非水银血压计,尤其是“电子血压计”,均需要以水银压力计、使用前校准。
2、水银血压计测量原理:水银池与柱,与袖套相通;充气后挤压“肱动脉”,血流声开始出现,收缩压,肱动脉血管开始流过血液,是心脏给出的最大压力(收缩压);血流声逐渐消失,舒张压,袖套气囊对肱动脉侧壁压力等于血液对血管侧壁压力(舒张压)。
3、第一心音,二尖瓣关闭,音频低(音调低),响度高(音量大);第二心音,主动脉弓起始、三个半月瓣关闭,音频高(音调高),响度小(音量小)。
三、动物与器材听诊器、水银血压计四、方法与步骤1、伸平左臂轻放在桌上,套上血压计的袖带,将听诊器放在袖带下肱动脉处,扎好袖带2、旋上放气旋钮,打气至压力上升至90mmhg左右,听清声音后继续打气至声音消失。
3、拧松旋钮放气,当袖带刚低于心脏收缩压,及动脉压的高峰大于袖带压时,血液以高速穿过部分阻塞的动脉产生湍流和震动,听到第一声,血压计度数相当于收缩压。
4、记下度数后继续放气直到声音消失,此时压力相当于舒张压,记下度数。
5、五、实验结果收缩压:112舒张压:72六、实验结论以水银血压计及听诊器通过向血管加压封闭血流可以以声音及水银柱高度判断出血压值。
七、问题解答1、测量时声音产生原因第一心音由二尖瓣关闭产生,第二心音由三尖瓣关闭产生。
2、房室瓣命名及作用右房室瓣即三尖瓣,位于右心房右心室之间,左房室瓣即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左心室之间。
实验一 人体心音听诊及动脉血压的测定
7、测量动脉血压重复上一操作,同时 注意检压计之水银柱和声音变化。在徐 徐放气减压时,第一次听到血管音的水 银柱高度即代表收缩压。在血管音突然 由强变弱时的水银柱高度即代表舒张压, 记下测定数值后,将压脉带内的空气放 尽,使压力降至零。
8、测量的血压记录下来之后,血压测 量即告完成。收起全部血压测量设备。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记得向右倾斜 45度再关闭水银阀门。
注意事项
1.测压时室内须保持安静,以利听诊。 2.戴听诊器时,务使耳具的弯曲方向与 外耳道一致,即接耳的弯曲端向前 3.压脉带裹绕要松紧适宜,并与心脏同 一水平。 4.重复测压时,须将压脉带内空气放 尽,使压力降至零位,而后再加压测量。
血流完全阻断
只有心室收缩时血流通过狭窄血管
心室收缩舒张都有血流通过器材
血压计、听诊器。
三、方法与步骤
1.按压血压计开关,打开血压计;
开关
2.松开打气球上的螺丝,将压脉带 内的空气完全放出,再将螺丝扭紧。
3、打开水银阀门,
4、受试者脱左臂衣袖,将压脉带裹 于左上臂,其下缘应在肘关节上约 2~3cm处,松紧应适宜。受试者手掌 向上平放于台上,压脉带应与心脏同一 水平
5、在肘窝部找到动脉搏动处,左手持 听诊器的置于其上。注意:不可用力下 压。
6、听取血管音变化右手持打气球,向压脉带 打气加压,此时注意倾听声音变化,在声音 消失后再加压30mmHg,然后扭开打气球之 螺丝,缓慢放气(切勿过快),此时可听到 血管音的一系列变化,声音从无到有,由低 而高,而后突然变低,最后完全消失。然后 扭紧打气球螺丝继续打气加压,反复听取声 音变化2—3次。
实验项目:心音听诊+血压测定
肺动脉瓣 听诊区
S1
S2
S1
S2
S1
S2
S1
S2
音调比较 持续时间 安静时HR: 测心率 (HR安静 或活动 运动后HR: 次/分)
讨论:分析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的原因
1、二尖瓣狭窄 2、二尖瓣关闭不全 3、主动脉瓣狭窄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5、肺气肿肺动脉高压 结论应包含: 1、心功能哪些评价指标发生变化?(主要从搏出量、心 室舒张末期充盈量等指标考虑) 2、心腔压力变化如何?(左右房室压力升高或降低) 3、血流方向有无异常?血流量(速度)有无改变?
2017医疗美容技术 《正常人体功能》 实验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医学教研室 黄拥军
实验项目 正常人体心音听诊
一、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的区别
心音 S1 标志 成因调较低 反映心肌收缩力 持续时间长 强弱及房室瓣功 能状态
S2
心室舒 心室舒张, 张开始 半月瓣关闭 及血液冲击 主动脉根部
心 的 体 表 投 影
心尖的体表投影点: 位于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 1~2cm处(或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9cm处)
实验报告:正常人体心音听诊
1、实验目标: 5、实验结果: 2、实验用品: 3、实验对象:4、实验方法及步骤:
听诊区 心音 结果 项目
二尖瓣 听诊区
三尖瓣 听诊区
主动脉瓣 听诊区
音调较高 反映动脉压的高 持续时间短 低及半月瓣功能 状态
第一、二心音的区别
特点
心音 音调 S1 低 持续时 最响部 间 位 较长 心尖部 主要因 房室瓣 关闭所 致 心底部 主要因 半月瓣 关闭所 致 心室收缩期开始的标志
产生机 制
实验6 人体在安静及运动后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6 人体在安静及运动后动脉血压的测量[目的]掌握人体动脉血压间接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观察运动对人体血压的影响。
[原理]人体动脉血压测量采用听诊法,测量部位为上臂肱动脉。
用血压计的压脉带充气,通过在动脉外加压,然后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血压。
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没有声音,如果血液流经狭窄处形成涡流,则发出声音。
当缠缚于上臂的压脉带内充气后压力超过肱动脉收缩压时,肱动脉内的血流完全被阻断。
用听诊器在其远端听不到声音。
徐徐放气降低压脉带内的压力,当压力低于肱动脉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血液将断续地流过肱动脉而产生声音,在肱动脉远端能听到动脉音。
继续放气,当压脉带内压力等于舒张时,血流由断续流动变成连续流动,使声音突然由强变弱并消失。
故从无声音到刚听见第一个动脉音时的外加压力相当于收缩压,动脉音突然变弱时的外加压力相当于舒张压[对象]人[器材]听诊器、血压计、节拍器。
[步骤]l.熟悉血压计的结构。
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式,一般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它由检压计、压脉带和橡皮充气球3部分组成。
检压计是一标压力刻度的玻璃管,上端通大气,下端和水银槽相通。
压脉带为外包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它借橡皮管分别和检压计的水银槽及充气球相通。
橡皮充气球是一个带有螺丝帽的橡皮囊,供充气,放气用(图4-15)。
2.受试者脱去一衣袖,静坐5min以上。
3.松开血压计橡皮球螺丝,驱出压脉带内残留气体,再旋紧螺丝。
4.令受试者将前臂平放于桌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手掌向上。
将压脉带在该上臂,其下缘至少在肘关节上2cm,松紧适宜。
5.将听诊器耳件塞入外耳道,其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即略向前弯曲。
6.在肘窝内侧先用手指触及肱动脉脉搏,将听诊器胸件放在其上。
7.测量收缩压: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压脉带内,使检压计中水银柱逐步上升到听诊器听不到脉搏音为止。
继续打气使水银再上升2.6~4.0kPa(20~30mmhg)。
随即松开气球螺旋,连续缓慢放气,减低压脉带内压力,在水银柱缓慢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
人体心音听诊 实验报告
人体心音听诊实验报告人体心音听诊实验报告1. 引言听诊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听取患者身体内部的声音,医生可以获取关于心脏、肺部等器官的重要信息。
本实验旨在通过听诊器对人体心音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心脏的正常和异常音频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2. 实验方法2.1 实验对象本次实验选择了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无心脏和肺部疾病史。
实验前,我们向每位志愿者解释了实验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了他们的同意。
2.2 实验设备本实验使用了一台高灵敏度电子听诊器、一台计算机和一套数据采集软件。
电子听诊器能够放大心脏音频信号,并通过连接计算机的方式将数据传输到软件上。
2.3 实验过程每位志愿者被要求躺在舒适的床上,放松身体。
实验者将电子听诊器的听头放置在志愿者的胸部,准确地定位在心脏区域。
然后,实验者使用计算机上的软件开始记录心音信号,并观察心音波形的变化。
3. 实验结果通过对20名志愿者的心音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3.1 正常心音特征正常心音通常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第一心音(S1)和第二心音(S2)。
S1是由心脏的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引起的,听起来像是"lub"的声音;S2是由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引起的,听起来像是"dub"的声音。
S1和S2之间的间隔代表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3.2 异常心音特征部分志愿者的心音呈现出异常特征,提示可能存在心脏疾病。
其中,最常见的异常心音是心脏杂音,听起来像是"嘶嘶"或"喷射"的声音。
心脏杂音可能是由心脏瓣膜病变、心肌炎等疾病引起的。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部分志愿者的心音节律不齐,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
4. 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和分析了人体心音的特征。
正常心音的观察有助于了解心脏的正常功能,而异常心音的观察则能够提供心脏疾病的线索。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仅凭心音观察无法确诊疾病,临床医生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心音听诊及血压测量
实验六:心音听诊及血压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听诊器2、学会使用水银式血压计3、了解自己的心音、脉搏及血压等4、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5、学习心音的形成原理6、学习血压的形成原理二、实验原理心音听诊原理: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内可以听到两个心音。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次/s),而历时较长(0.142s),声音较弱,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
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
第二心音:声调教高(音频为50次/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
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的高低。
血压测量原理:通常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没有声音,但当外加压力使血管变窄形成血液涡流时,则可发生声音.因此,可以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动脉血压.测定人体动脉血压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血液计间接测量.测压时, 用压脉带在上臂或手腕加压,当外加压力超过动脉的收缩压时,动脉血流完全被阻断,此时在动脉处听不到声音.当外加压力等于或稍低于动脉内的收缩压时而高于舒张压时,则在心脏收缩时,动脉内有少量血流通过,而心室舒张时而无血流通过.血流连续通过血管时,会发出声音.故恰好可以完全阻断血流的最小外加压力相当于收缩压.当外加压的等于或小于舒张压时,血管内血流连续通过,所发出的音调会突然降低或声音消失.在心室舒张时有少许血液通过的最大管外压力相当于舒张压由试验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人或哺乳动物的血压是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但是血压的稳定性是动态的,是在不断连续的变化着,不是静止不变的。
人体的体位、运动、呼吸、温度以及大脑的思维活动的等因素对血压均有一定的影响.三、实验器材听诊器与水银式血压计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心音听诊:①、受试者安静端坐,拉开大衣拉链。
《机能实验学》人体血压、心音(专科)
【注意事项】
5、可连续测2次,但必须间隔3~5min。重复 测定前,必须使袖带内的压力降到零位。 6、如血压超出正常范围,应让受试者休息 10min后再测。 7、注意正确使用血压计,开始充气时打开水 银柱根部的开关,使用完毕应将水银柱中 的水银进入贮糟后再关上开关,以免水银 溢出。袖带及橡皮球要放平整后再关上血 压计的盖子,以免压断水银柱。
实验 内容
实验11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实验12
心音听诊
P89
【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人体动脉血压
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验原理】
提问:
﹡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的概念 ﹡血压的正常值
【实验原理】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的最常用方法是 袖带间接测压法,它是利用袖带在 外加压压迫动脉,使动脉血流发生 涡流而产生血管音,通过听诊器听 取血管音来测量血压。血液在血管 内流动时通常没有声音,若在血管 外施加压力使血管受压变狭窄血液 通过时形成涡流则可产生声音。
心音听诊部位示意图
胸骨右缘 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听诊区 三尖瓣听诊区 胸骨右缘第四 肋间或剑突下 胸骨左缘 第二肋间 肺动脉瓣听诊区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二尖听诊区 左第五肋间锁 骨中线稍内侧 (心尖部) 胸 骨 左 缘 第 三 肋 间
听诊顺序: 二尖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 肺动脉瓣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
实验用品的整理、值日。 ★ 不写实验报告,做作业。
【作业】
1、说明人体动脉血压袖带间接测定法的
测定原理。 2、第一心音、第二心音是如何产生的?
怎样区分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听
心音有何临床意义?
心音听诊和血压的测量
(5)用气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内,使检压计上的水银 柱上升到听诊器听不见血管音后再继续打气,使水 银柱再上升30~50mmHg为止,随即松开螺丝帽(不 可松开过多),徐徐放气(每秒钟下降约2mmHg), 逐渐降低袖带内压力,使水银柱缓慢下降,同时仔 细听诊,当听见“崩崩”样第一声动脉音时,检压 计上所示水银柱刻度,即为收缩压。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步骤与观察】
(1)受检者脱去一侧手臂衣袖,静坐5分钟。 (2)松开血压计橡皮球的螺丝帽,驱净袖带内的气 体后再旋紧螺丝帽。 (3)受检者前臂平放在桌上,掌心向上,使前臂与 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用袖带缠绕上臂,其下缘应在肘 关节上2~3cm处为宜。其松紧合适 ,大约能容纳一 手指为宜。 (4)在肘窝内侧扪到肱动脉脉搏后,用左手持听诊 器的胸件放置在上面;切勿直接将听诊器塞在袖带的 下面,将检压计与水银槽之间的旋钮旋至开的位置。
人体心音的听诊部位:
二尖瓣听诊区: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稍内侧(心尖部)。
三尖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四肋间或剑突下。 主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 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心脏各瓣膜听诊区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注意事项】
1.听诊时室内保持安静;听诊器的橡皮管 不得相互接触、打结或与其他物体接触,以 免发生摩擦音,影响听诊。 2.如果呼吸音影响心音听诊,可令受检者 暂时屏气。
继续缓慢放气,这时“崩崩”样声音先由低而高, 然后由高突然变低,随后则完全消失。在声音由高 突然变低或消失这一瞬间,血压计上水银柱的刻度 即代表舒张压。
血压记录:收缩压/舒张压mmHg(kPa)。
【注意事项】
(1)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以利听诊。 (2)受试者上臂必须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3)袖带应平整地缠绕在上臂中部,松紧合适。 听诊器 胸件放在肱动脉搏动处也测 量时压力必须降到零后再打气。 (5)发现血压超出正常范围时,应让被试者休息1Omin后 复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心音听诊与人体血压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听诊器与血压计,及其的工作原理与使用要求;
2.了解心脏输血原理。
二.实验原理
心音:
第一心音:当心室内压超过心房内压引起房室瓣关闭时发生。
特点是低频高幅,此时,心室收缩期开始。
第二心音:在心室收缩期末期,心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
关闭时引起了高频低幅的第二心音。
除了瓣膜及其邻近结构的振动外,血液快速流动时产生的湍流和大血管的位移对心音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第二心音中经常可以听见两种成分,一种主要由主动脉瓣关闭引起,另一种主要与肺动脉瓣关闭有关,通常称之为心音的分离现象。
吸气时较明显,听诊容易区分;呼气时这种分离现象消失。
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第三心音产生于心室的快速充盈期,是一种低频、低振幅的心音。
是由于血液快速、被动流入心室造成的。
通常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可以听到第三心音。
若成年人听到第三心音,一般标志着心脏功能的异常。
第四心音产生在心房收缩期,是心房收缩时血液流动造成的,与第三心音一样,一般只有在心脏功能异常的患者中可以听到第四心音。
在人体,通常用压脉带和听诊法间接测定动脉血压,这种测量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当压脉带内压大于舒张压但小于收缩压时,血液会以湍流形式通过上臂测量点的肱动脉。
而当压脉带内压与收缩压相等时,通过听诊器可以听到第一听音;而当压脉带内压与舒张压相等时,可以听到最后一个听音。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达到最低点,这时的动脉血压称为舒张压。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心室内血压升高,最终将血液泵入主动脉,使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并达到最大值,这时的动脉血压称为收缩压。
听诊器:是一种医学仪器,用以聆听身体内的声音,例如:心脏、呼吸及肠胃等等。
听诊器由法国医生雷纳克于1816年创造,于1819
年公布。
听诊器是医生检查病人、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听
诊器主要由铜、橡胶管、弹簧片和听头等材料组成。
听诊器
更分“单用听诊器”、“双用听诊器”、“三用听诊器”、
“立式听诊器”和“多用听诊器”等多种,用于在不同环境
听诊不同状况的病人。
听头也分多种,例如“扁形听诊头”
用于听诊高音调的杂音;“大小双功能扁形听头”用于探测
低频心音、小儿心音等;“钟形瞬诊头”可听到腹中胎儿心
跳;“表式听诊器”用于听诊手腕的脉搏声响。
听诊器图
血压计:如今医生使用的血压计是希皮奥内·里瓦---罗奇(意大利科学家)在1896年发明的。
它有一个能充气的袖带,用于阻断血液的流动。
医生用一个听诊器听脉搏的跳动,同时在刻度表上读出血压数。
听诊法:
听诊法又叫柯氏音法,也分为人工柯氏音法和电子柯氏音法。
人工柯氏音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医生、护士用压力表与听诊器进行测量血压的方法;电子柯氏音法则是用电子技术代替医生、护士的柯氏音测量方法。
听诊法测量血压所用的血压计由气球、袖带和检压计三部分组成。
袖带的橡皮囊二管分别与气球和检压计相连,三者形成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
检压计有水银柱式、弹簧式和电子压力计三种。
听诊法具体操作如下:
测量血压前,让被测者休息数分钟。
露出左胳膊至肩部以免影响袖带捆绑,但不能让衣袖将胳膊勒得太紧,并要伸直肘部,手掌向上放平。
把血压计放平,使血压计的“0”点,与被测者的心脏在同一个平面上。
把血压计的袖带缠在病人的上臂部。
袖带的下缘要距肘窝2~3厘米,不要过紧,也不要过松,以刚好伸入2个指头为准。
戴好听诊器,用手在被测者的肘窝部摸到肱动脉的搏动,然后把听诊器放在上面,这个时候就能听见动脉跳动的“咚咚”声。
闭紧打气球,向袖带内打气,压力加到肱动脉搏动的声音听不见为止,再慢慢放开气门,减少压力,并注意水银柱所指的刻度,直到听见第一声搏动。
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就是收缩压。
压力继续轻减,直到动脉搏动的声音逐渐增加至突然变软变弱时,这时所指的刻度为舒张压(注意并非是搏动的声音完全消失)。
测量血压一般要连续测两三次,取其最低值。
用听诊法测得的血压也只能是一近似值,其精确程度与测量技术有一定关系。
在测量时,缠缚袖带要平展,使上臂、心脏和水银检压计的零点(或弹簧检压计、电子压力计),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并且放气不要过快,否则将出现较大的误差。
三.动物与器材
动物:人
器材:听诊器、血压计。
四.方法与步骤
1.学会听诊器的佩戴,用听诊器听心音;
2.打开血压计,学习使用;
3.用听诊法测量血压:
(1)先将袖带加压到90mmHg左右,仔细听清楚声音;
(2)在将袖带加压,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
(3)缓慢下降压力,在刚好听到同样的响度声音时记下压力,此为收缩压;
(4)缓慢下降,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记下此时压力,此为舒张压;
(5)重复几次,确认后记下数据。
五.实验结果
张孟源:102/74mmHg 张元亨:120/70mmHg 陆映臣:104/76mmHg
林毅君:150/70mmHg 张凌凡:122/76mmHg
六.实验结论
基本学会了听诊器和血压计的使用,并学会了测量血压。
七.问题解答
1.心动周期。
答: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的周期。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首先是左右心房同时收缩,然后舒张,心房开始舒张时,左右心室同时进入收缩期,然后心室舒张,接着心房又发生收缩,开始下一个心动周期。
如以成年人平均心率每分钟75次计,每一心动周期平均为0.8秒,其中心房收缩期平均为0.11秒,舒张期平均为0.69秒。
心室收缩期平均为0.27秒,舒张期平均为0.53秒。
细分为: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缓慢射血期;
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
2.大动脉的特点。
答:主动脉和其他的一些大动脉的管壁厚而坚韧,中膜的平滑肌间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有很强的扩张性和较大的弹性。
左心室收缩射血时,主动脉压升高,主动脉和大动脉被动扩张,容积增大,容纳较多的血液左心室射出的血液一部分流向外周,一部分被贮藏在血管中;当心室停止射血主动脉瓣关闭时,被扩张的大动脉管壁发生弹性回缩,将射血期贮存的那部分血液继续向外周方向推动,使血管中的血液在心室收缩和舒张时都能保持连续流动。
八.参考文献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三版)》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三版)》王玢、左明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