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第一节父母的职责
(一)、影响父母角色的因素:①社会地位;2、教育背景;3、性格;4、成长经历。(二)、父母的作用:1、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期举足轻重的作用;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他们第一个直接模仿的对象。(补2: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1、幼年的孩子不仅生活上依赖父母,同时由于缺乏生活经验……2、模仿;3、可塑性大。)
(三)称职父母的典型特征:1、身体素质;2、道德品行;3、观念意识;4、文化修养;5、人生态度。(补4称职父母没有很高的学历,但必须要有文化修养,能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
二、父母的角色分工及教育责任
(一)父亲的教养作用:对于男孩来说,经常与父亲接触会更有阳刚之气,父亲常常是男孩模仿和崇拜的对象。父亲能给孩子带爱稳定,安全的心理感觉,父亲是力量的象征,父亲主动参与家庭教育可以增加孩子的兴趣和自信。
(二)母亲的教养作用:训练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智力发展,以了解孩子为基础,管教好孩子。
第二节祖辈的职责
(二)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1、隔代家庭;2、主干家庭;3、监护人家庭;4、留守家庭等。(补:隔代家庭是主干家庭的一种特殊形式,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主干家庭是指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监护人家庭是祖辈作为孙辈的监护人与孙辈居住在一起的家庭。留守家庭指孙辈父母因故离开家乡只留下祖辈和孙辈的家庭。(一般来说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以主干家庭,隔代家庭,留守家庭为主)
补:1、主干家庭的祖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比较小。
(三)祖辈家长的主要作用:1、承担部分家务劳动,在生活上帮助子女解决后顾之忧,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望。2、弥补年轻父母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3、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将我国优秀的道德观念一代代传输下去。
二、祖辈家长的教育特点:与年轻父母相比,他们教育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爱”。他们的文化知识、外界信息、身体状况等较为欠缺,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应处于配合、弥补的地位。1、祖辈家长家庭教育的优势:1、有充足的时间与孙辈进行互动接触。2、祖辈家长在家庭中特殊的权威有助于提高教育效果。3、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他们在教育孩子往往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4、具有较好的继承性。
2、祖辈家长的教育局限性:1、教育条件不平衡,2、祖辈家长相对比较封闭,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比较弱。
第三节子女的职责
我国1991年9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子女的权利可以主要概括为:生存的quality,受教育的权利,受到尊重的权利,个人隐私(包括自由通信等)不受侵犯的权利等。
第四节亲子关系
一、社会转型期的亲子关系特点的新发展:1、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加,亲子之间
交流接触的机会降低。2、子女的自主意识加强,他们追求亲子之间的平等对话,并且子女对父母的影响力不容忽视。3、家庭结构小型化,亲子关系更趋直接、集中。
二、亲子间的良性互动的表现特征:相互尊重、对方之间有一种责任感、彼此亲和,真诚地
欣赏对方。
三、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1、父母自身的因素(父母自身的素质、性格、文化程度、观念
意识、身体状况、家庭传统、夫妻关系、道德品行等其中观念意识、文化程度、夫妻关
系、个性品质的影响尤为深刻)2、子女方面的因素(价值观念、品德行为、文化修养)。
3、环境因素(主要指传统文化背景和时代风尚)
第五章
1、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包括: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观。
2、1989年,联合国大会《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体现四条原则:无歧视原则;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3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四个基本观点:一、孩子是一个非成年人,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照顾。孩子处于年幼时期,知识经验少,能力弱都是正常现象。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应当尊重他的权利和人格。三、孩子是一个有潜力的人,家长应当信任和培养他。四、孩子与孩子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
4、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素质发展的需要;家长应了解学前儿童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个体,支撑其躯体、协调其行为的是丰富的精神世界。
5、提倡树立现代的儿童观对儿童实行六解放:解放其脑、解放其眼睛、解放其耳朵、解放其嘴、解放其手、解放其脚。
6、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辈分、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职业。(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相对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更倾向于“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持“严厉管教会使孩子失去活泼的天性”的看法比率高于……低的父母)
7、祖辈参与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具有以下心理状态:慈幼心理;义务心理、补偿心理、享福心理、返童心理。—————————————————————————————————————一、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类型的划分:
(一)以教养方式的基本向度(因素)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1、以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二个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2、以接受——拒绝和限制——允许二个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3、以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二个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
(二)以家长人格特点划分家长的教养方式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三)以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
2、学前儿童教养方式类型(利用爱与权威):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娇惯溺爱型、忽视冷漠型。
3、学儿家长教养方式对其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A、民主权威(采取非干涉性的、合理的、民主宽容的教养方式,培养出的孩子情绪稳定,乐观向上,自信,独立,爱探索,能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直爽,亲切,宽容,忍让,大方,能和同伴友好相处,在人格等各方面均得到较好发展)。B、绝对权威(采取拒绝的,干涉的,支配的,独裁的,压迫的家养方式,儿童就显示出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性强,反抗性强,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特征,表现为逃避或反抗,胆怯或粗暴。他们既依赖、顺从别人,又常常对别人反抗、凶残。)C、娇惯溺爱型(儿童显示出幼稚、神经质、依赖性强等性格特点)D、忽视冷漠型(儿童的个性表现为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社会性和创造力强。)
4、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一、家长本身特点(夫妻关系、家长受教育程度与职业)二、孩子本身的特点(性格、年龄、性别)————————————————————————————————————
1、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类别:A、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游戏活动中、劳动活动中、学习活动中了解孩子)。B、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评价儿童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