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幽径悲剧(一课时)

赣榆县初级中学授课者:仲崇荣

教学背景:

这节课不同寻常——这是一节校际交流课:校领导指派我到班庄二中借班上课。我从思想上很重视这节课:备课上花了不少时间,进行了三轮备课,即备自己,备文本,备学生。其中的备学生,是指课前打电话向那边的任课老师了解学情。

教材分析:

《幽径悲剧》是八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记叙了北大燕园内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作者将其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文章语言精练、通俗又雅致,严厉谴责了那些无情无义的灭美“愚氓”,感染力极强。编者将其安排在人与环境单元,旨在让学生体会文中对藤萝所流露的真情,对愚氓恶行的谴责,从而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品读课文,在寻美、赏美中体会作者对古藤的深情。

二.感受悲剧效果,增强爱美护美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在寻美、赏美中体会作者对古藤的深情。

教学难点:

感受悲剧效果,增强爱美护美的思想意识。

教学媒体:

多媒体,含图片、文字、音乐。

课前准备:

教师进行三轮备课,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概括段意,赏析妙词佳句——在书上留下预习的痕迹。

教学过程:

说明:[ ]里的文字为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

一.开场:

绽放自信笑容,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巧用名人名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但时间宝贵,只能简单的笑一笑、说一说。 ]

二.简洁导入,投影出示导语。

让我们走进美文《幽径悲剧》,这里有一条( )的幽径,有一棵( ) 的古藤,还有一个( ) 的悲剧!

[小括号里的内容,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大多数应该能说出来。设计该导语的意图有3:1.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2.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3.尽量简洁,为后面的深入研读文本节省时间。 ] 三.明确学习目标,投影出示,齐读目标。

1.品读课文,在寻美、赏美中体会作者对古藤的深情。

2..感受悲剧效果,增强爱美护美的思想意识。

[目标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尽量简洁些。出示学习目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方向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借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踏上寻美旅程:寻找美景和美情,整体感知课文。

[意在让学生从宏观上居高临下驾驭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

五.欣赏幽径之美,进行学法指导(投影出示学法指导)。

1.说一说:美在哪里?(找关键词)

2.品一品:优美句子。(选一句,修辞,结合语境概括本句内容,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

3.读一读:喜欢的句子。(重音,语速,停顿,感情——投入,共鸣。)

学生以自学为主,然后分组依次展示,老师相机点拨、示范。

[学法指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这样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发展思维、开发智力,让学生善于学习,并且可能让学生乐于学习。] 六.欣赏古藤之美,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进行要点概括指导,投影出示:欣赏古藤之美

美在哪里?——要点提示

1.美在外表:形(),色(),味(),声()。(第8节)

2.美在():第14节的第5、6、7句。

3.古藤是()的化身。

[课标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在理解这种

方式好处的基础上,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八.欣赏美情,感受悲剧之悲。

1. 浏览全文,重点浏览课文的第10至15节,说说作者对古藤的情感变化。

2.设疑:为什么作者会对这颗古藤如此深情呢?请看老师为大家搜集的相关资料,投影出示要点:

一代宗师——季羡林

出生山东清平县,家境也十分清贫,唯独满腹诗书之足。就读清华,博得“四剑客”之一的美誉。留学德国,二战的烽烟造就他成为东方语言大师。回归祖国,执教北大。一生精通英、德、印等多种语言,唯独热爱着祖国的文字。

改革开放后,季老继续从事东方文化研究,并完成了享誉海内外的《罗摩衍那》。

十年磨一剑,译成了印度人都惧怕的《罗摩衍那》。

是他-------大力的沟通了东西方文化。

是他-------推动了东方文化的前进。

文革期间,游街、批斗、挂牌、住牛棚,甚至送报纸、掏厕所……季老都一一品尝了!

最令他悲哀的,是他被宣布为“不可接触的人”。

他虽然挨斗受批受尽凌辱,可从未放弃救世治学之道!

[何时介绍作者?不一定都要在学习课文之前,在研读文本需要推波助澜的时候,在学生解读文本“愤”“悱”之时,在非介绍不可

的一个恰当的时候。]

3.品一品妙词佳句。

4.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采取竞赛法:个人赛(生生赛、师生赛),小组赛。

[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一个久经实践检验的有效办法——竞赛法。因为初中生有争强好胜之心理特点。身为引导者,只需投其所好即可。]

赛读时搭配上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中。

[怎样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选用合适的音乐,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

5.对第13节进行创造性阅读,因为这一节是重点段—作者感情的高潮。投影出示创读提示: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阅读:如果——

你就是那棵被毁的古藤,你是古藤所依附的那棵大树,你是那池中的荷花,你是古藤花下的一株小草……

那么,你想说些什么?

提示:每组由组长任选一个,全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创造性阅读,是阅读的高级阶段。该环节是现场课堂情况而行。作为机动环节。]

6.小结三美关系:幽径之美创造了古藤之美,“我”发现了美。

7.过渡:我发现了美,爱上了美,视美丽的古藤为唯一的精神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