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表面活性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及其展望

表面活性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及其展望
了表 面 活 性 剂 的性 质 . 是 优 良的 增 效 分 析 试 剂 , 化 学 分 析 方 法 中具 它 在 有增溶 、 敏 、 稳等增效作用 , 增 增 并有 提 高抗 干 扰 和 选 择 性 的能 力 。 因此 发 展 迅 速 。 在 其 应 用 的三 十 年 中取 得 可 喜 成果 ,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改 造 了 它 传 统 的 分 析 方 法 , 其 更 完 善 , 定 的 条 件 更 为 宽 容 , 定 的灵 敏 度 、 使 测 测 准 确度 、 密 度 、 择 性 更 高 , 简 便 了不 少测 定 步 骤 。 在 此 对 表 面 活 性 剂 精 选 也 在 光 度 分 析 、 化 学 分 析 、 谱 分 析 、 学 发 光 以 及 最 新 发 展 起 来 的电 动 电 色 化 力 色 谱 分 析 、 谱 伏 安 分 析 、 焰 原 子 吸 收 分 析 等 方 面 作 一 些 介 绍 , 且 极 火 并 进一 步对 其 在 超 分 子 化 学 中的 应 用 和 发 展 前 景 做 了 阐述 。
三 、 面 活 性 剂 在 化 学 分 析 中 的具 体 应 用 表
我们主要介 绍表面活性剂在化 学分析 中的增溶 、 敏 、 择 、 稳 、 增 增 增
增速 、 色 、 化 、 散、 化 、 褪 催 分 乳 富集 等 各 种 作 用 。
31分光 光 度 中 的应 用 .
二 、 面 活 性 剂 的 分 类 、 构 及 其 性 质 表 结
21. 00 3 O
西部大开发 ・ 中旬
W E ST C HI NA D EVELo PM ENT
实 证 分 析
表 面活性 剂在 分析化学 中的应用及其展 望
常 飞
( 里 学 院 ,贵 州 凯 凯里 56 0 5 0 0)

表面活性剂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检测水中农药的影响及消除

表面活性剂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检测水中农药的影响及消除

表面活性剂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检测水中农药的影响及消除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这些有害物质中包括相当一部分属于难降解有毒物质,会随着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进入天然水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农药对水源的污染使这些有毒化合物的检测成为水质管理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

同时,由于表面活性剂在化工及生活领域广泛生产使用,这些化合物也会以不同途径进入天然水体而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当水体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时,即使浓度很低也可能会对农药的检测带来负面影响,特别对与液相色谱分离相关的方法。

而这些影响在目前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中还没有报道。

本论文研究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在开发农药检测方法,讨论了当溶液中存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会对色谱的分离及由此产生的对农药检测信号的抑制影响。

同时,为了消除SDS的基质效应影响而能准确的测定水样中农药的含量,研究提出了一种选择性固相萃取方法。

通过系统试验研究,这种选择性固相萃取方法可以将表面活性剂SDS从农药溶液中吸附去除,同时又能将农药保留在溶液当中从而消除SDS基质效应对农药检测的影响。

在这些研究基础上,论文提出并建立了一种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在有表面活性剂基质影响条件下的有效的农药检测方法。

本本论文主要试验研究成果如下:(1)在农药样品中表面活性剂即使浓度很低(如SDS&lt;20μg·L<sup>-1</sup>)也会影响农药的样品的色谱分离使农药的检测峰面积信号受到明显抑制。

试验也表明采用固相萃取柱(LiChrolut EN柱、Oasis HLB柱、Isolute C18柱)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后不能消除SDS基质效应的影响。

(2)在液相色谱分离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选择性固相萃取方法。

试验首先分析了四种吸附剂石英砂、方解石、高岭土以及氧化铝对SDS吸附强度性能。

发现在给定的农药浓度范围内,四种吸附剂对农药在水溶液中的吸附强弱取决于农药的种类、吸附剂的类型和表面积。

表面活性剂HLB值与浊点的分析测定与计算

表面活性剂HLB值与浊点的分析测定与计算

表面活性剂HLB值与浊点的分析测定与计算表面活性剂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就是因为它的两亲性,其两亲性的相对大小称为 HLB 值,是选择和应用表面活性剂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有关表面活性剂 HLB 值的分析和计算已有不少报道,但缺乏完整系统的资料 ,特别是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尚未见综合分析比较 , 不利于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应用 , 作者对有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 , 并对有关分析测试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1乳化法乳化法的原理是用表面活性剂来乳化油相介质时 , 当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与油相介质所需的 HLB 值相同时 , 生成的乳液稳定性最好。

对于一般的水性表面活性剂 , 可以使用松节油(所需 HLB 值为 16)和棉籽油(所需 HLB 值为 6)配制一系列需要不同 HLB 值的油相,每 15 份油相中加入 5 份待测表面活性剂,然后加入 80 份水,搅拌乳化,其中稳定性最好的试样中油相所需的 HLB 值就是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

对于油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固定油相为棉籽油,用另外一种水溶性较大的表面活性剂如司盘 60(所需HLB 值为 14.9)与待测表面活性剂配制成不同比例的系列复合乳化剂 , 根据上述相同的方法。

也可测出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

在应用乳化法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 一混合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的计算,现在基本上都采用重量加和法,是一种粗略的算法;二是当待测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力较强时,测得的 HLB 值是一个范围。

一般的表面活性剂都可以采用乳化法测出 HLB 值。

对于特殊新型结构的表面活性剂,采用乳化法也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此法的缺点是比较繁琐、费时。

2浊点法 /浊数法浊点法的原理是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与它的水溶液发生混浊的温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 通过测定浊点可以得知它的 HLB 值。

浊点测定时可将 1% 左右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置于大试管中,液面高 50mm, 在甘油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热,当溶液透明度降低而变混浊时,试管内的温度就是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表面活性剂HLB值与浊点的分析测定与计算

表面活性剂HLB值与浊点的分析测定与计算

表面活性剂HLB值与浊点的分析测定与计算表面活性剂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就是因为它的两亲性,其两亲性的相对大小称为HLB 值,是选择和应用表面活性剂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有关表面活性剂HLB 值的分析和计算已有不少报道,但缺乏完整系统的资料,特别是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尚未见综合分析比较, 不利于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应用, 作者对有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 并对有关分析测试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1 乳化法乳化法的原理是用表面活性剂来乳化油相介质时, 当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与油相介质所需的HLB 值相同时, 生成的乳液稳定性最好。

对于一般的水性表面活性剂, 可以使用松节油( 所需HLB 值为16) 和棉籽油( 所需HLB 值为6) 配制一系列需要不同HLB 值的油相,每15 份油相中加入 5 份待测表面活性剂,然后加入80份水,搅拌乳化,其中稳定性最好的试样中油相所需的HLB值就是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

对于油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固定油相为棉籽油,用另外一种水溶性较大的表面活性剂如司盘60( 所需HLB 值为14.9) 与待测表面活性剂配制成不同比例的系列复合乳化剂, 根据上述相同的方法。

也可测出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

在应用乳化法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的计算,现在基本上都采用重量加和法,是一种粗略的算法;二是当待测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力较强时,测得的HLB 值是一个范围。

一般的表面活性剂都可以采用乳化法测出HLB 值。

对于特殊新型结构的表面活性剂,采用乳化法也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此法的缺点是比较繁琐、费时。

2 浊点法/浊数法浊点法的原理是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与它的水溶液发生混浊的温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测定浊点可以得知它的HLB 值。

浊点测定时可将1% 左右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置于大试管中,液面高50mm, 在甘油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热,当溶液透明度降低而变混浊时,试管内的温度就是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离子色谱法测定羟乙基磺酸钠含量

离子色谱法测定羟乙基磺酸钠含量

离子色谱法测定羟乙基磺酸钠含量在化学分析领域中,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测定方法,特别适合对离子物质进行检测。

而羟乙基磺酸钠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日化、医药、冶金等领域,因此对其含量进行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1. 离子色谱法的原理离子色谱法是利用离子色谱柱对样品中的离子进行分离,通过对流动相和固定相的选择,使得不同离子在色谱柱中产生不同的保留时间,从而实现离子的分离和测定。

在测定羟乙基磺酸钠含量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色谱柱和流动相,使得其在色谱柱中得到很好的分离和检测。

2. 离子色谱法测定羟乙基磺酸钠含量的步骤在进行离子色谱法测定羟乙基磺酸钠含量时,首先需准备好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然后进行色谱柱的平衡和流动相的准备。

接下来,将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注入色谱仪中,利用色谱条件进行分离,最终得到含量结果。

3. 离子色谱法测定羟乙基磺酸钠含量的优势离子色谱法测定羟乙基磺酸钠含量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等优势。

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离子色谱法在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上均有很大的提高,能够更好地满足对羟乙基磺酸钠含量的测定要求。

4. 个人观点和总结从离子色谱法测定羟乙基磺酸钠含量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对于羟乙基磺酸钠这类物质的测定,离子色谱法能够提供更多可靠的数据支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以上是对离子色谱法测定羟乙基磺酸钠含量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离子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在化学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羟乙基磺酸钠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用途广泛,在日化、医药、冶金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羟乙基磺酸钠的含量进行准确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离子色谱法可以在测定羟乙基磺酸钠含量时提供准确、灵敏的分析结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离子色谱法测定羟乙基磺酸钠含量时,首先需要准备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

利用光谱和色谱技术联合解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利用光谱和色谱技术联合解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收稿日期223基金项目新疆兵团科技攻关项目(6G S )作者简介李洪玲(2),副教授,博士生,从事油田化学品和物理化学研究;2�@z 。

第25卷 第6期2007年12月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V ol.25 N o.6D ec.2007文章编号:100727383(2007)0620746203利用光谱和色谱技术联合解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李洪玲1,王明宪2,陈 宇1,林向阳2,许海涛2,代 斌1(1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2克拉玛依奥克化学有限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7)摘要: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油田采油和生物发酵过程中重要的常用助剂,随着石油开采以及生物化工的发展,对于助剂的需求日趋增加。

本文主要对目前市场广泛使用的助剂进行解析,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柱色谱以及薄层色谱等光谱色谱技术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进行表征,为开发国内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提供技术资料。

关键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解析中图分类号:TE 39;T E356.46 文献标识码:A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以极低的浓度就能显著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

它们的分子结构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分子都是由非极性的憎水基与极性的亲水基两部分构成,结构与性能截然相反的分子碎片或基团处于同一分子的两端,并以化学键相连接,形成了一种不对称的、极性的结构。

因而这类分子具有既亲水,又亲油,但又不具有整体亲水或亲油的特性[1]。

表面活性剂可分为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分子结构可分为聚氧乙烯衍生物、聚醚、烷基醇酰胺、脂肪酸多元醇酯和烷基多苷等。

聚氧乙烯衍生物又可按疏水基原料的不同分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聚氧乙烯酰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胺、吐温和其他聚氧乙烯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系列。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LC)法测定生活污水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LC)法测定生活污水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LC)法测定生活污水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LC)法测定生活污水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生活污水的处理成为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

生活污水中存在着各种有机物质,包括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物质,由于其强大的溶解能力和分散能力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然而,过量的表面活性剂可能对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其测定和去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LC)法用于生活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该方法结合了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优势,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生活污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首先,收集生活污水样品,并经过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物质。

然后,将样品置于加热搅拌下,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进行酸化处理,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转化为相应的负离子态。

2. SPE-LC测定:将经酸化处理的样品经过固相萃取柱进行富集。

固相萃取柱选择合适的固相吸附材料,具备强大的吸附能力和高选择性,可以有效地富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随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合适的色谱柱和检测器,能够快速、准确地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标准溶液进行测试,得到了线性范围和灵敏度。

通过检测实际生活污水样品,确定了该方法对生活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此外,本方法还具有较短的分析时间和所需样品量较少的优点。

结论: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LC)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用于生活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重现性好、分析时间短和样品消耗少的特点,为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监测和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然而,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优化该方法的操作参数,并对其他污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测定,以更好地解决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问题通过使用盐酸进行酸化处理,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转化为相应的负离子态。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纯及其应用前景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纯及其应用前景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提纯及其应用摘要: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天然产物,具有表面活性高、对环境无污染、生物可降解性及良好的抑菌作用等优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的独特性质。

本文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介绍,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环境工业、医药、食品、农业和化妆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展望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良好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制备提纯应用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由微生物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在碳源培养基中生长时产生的。

这些碳源可以是碳水化合物、烃类、油、脂肪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

生物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 阳离子型较为少见。

像其它表面活性物质一样, 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一个或多个亲水性和憎水性基团组成, 亲水基可以是酯、羟基、磷酸盐、或羧酸盐基团、或者是糖基, 憎水基可以是蛋白质或者是含有憎水性支链的缩氨酸。

根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可将其分为5 类:糖脂、脂肽、多糖蛋白质络合物、磷脂和脂肪酸或中性脂。

和传统的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 生物表面活性剂有许多明显的优势:(1)更强的表面和界面活性;(2)对热的稳定性;(3)对离子强度的稳定性;(4)生物可降解性;(5) 破乳性。

由于这些显著特点, 使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一些方面可以逐渐代替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 而且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分类及制备1. 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包含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是一种具有亲水、疏水两性特点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

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基和疏水基可以由不同的分子成分组成。

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其他表面活性剂比较,主要特性就是无毒性、稳定性好、耐酸耐盐性好、可以被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及抗菌性。

1. 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酰基缩氨酸系、糖脂系、磷脂系、高分子聚合物和脂肪酸系表面活性剂五类,如表1 所示。

表面活性剂在真丝绸染色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真丝绸染色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真丝绸染色中的应用姚秀娴一、真丝织物染色(一)染料真丝蛋白质纤维染色,一般使用弱酸染料、直接染料、中性染料和活性染料,其中酸性染料、直接染料是主要类型,中性染料次之,活性染料便用量很少,三者皆属阴离子染料。

另外,在极少数场合下,使用碱性阳离子染料,以填补色谱中特别鲜艳的加工要求。

表面活性剂在染色中的应用,即是它与染料,纤维相互作用关系的工艺实施。

(二)染色原理简释1、染色过程染色过程基本上可分为吸附,扩散渗透,固着三个阶段:①先是染料分子很快吸附于纤维表面,逐渐达到吸附平衡,这一时间与亲和力、染液浓度、电介质、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关。

②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染浴水溶液中的纤维膨化溶胀,表面的染料向浓度低的纤维内部渗透,扩散,按菲克扩散定律,染浴中的染料不断补充到纤维表面,最终超向浓度的动态平衡。

③在纤维表面和内部空隙的染料凭藉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实行牢固的结合。

实际上这三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其间的机理是十分复杂的,表面活性剂、助剂的参与将加速,延缓或强化、削弱这三个过程。

2、实现均匀染色的基本条件染色工程追求和实现的目标是均匀染色,消除染色产品的色花、色柳、色差。

为此,染色工程必须保证下述基本条件:①从染色开始,纤维与染液必须有良好的接触,这就必须使用润湿渗透剂。

②纤维表面应当具有均匀的吸附性能。

③尽量减少染浴中的温度梯度和染料的浓度梯度,达到温度和染料浓度的均匀一致。

④加入化学助剂和表面活性剂,降低纤维吸附染料的速率,减缓吸附有利于匀染。

⑤拼色染料要有良好的相容性,各组分应有相似的亲和力,吸附和扩散性能。

3、表面活性剂的匀染性能表面活性剂在染色中可起到相当广泛的作用,但最主要是匀染作用。

匀染作用包括缓染和移染:①减缓染料的上染速率,以利于染色均匀尤其在染色一开始(“瞬染”)就使纤维表面均匀吸附染料。

②可以纠正纤维表面染料吸附不均匀。

(三)表面活性剂与丝纤维和染料的相互作用根据染色理论化学和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原理,表面活性剂在染色中作为染色助剂应用,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稍加讨论。

表面活性剂在分析化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_伍文聪

表面活性剂在分析化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_伍文聪

流动相
程 佳[23]
双浊点萃取 -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 测定井水 中 痕 量 硝 基 苯 酚 位 置 异 构体
在电渗流存在及 Triton-114 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能保证完全萃取的 浊点现象、
前提下,提高萃取效率和 富 集 能 力,消 除 了 富 集 相 中 表 面 活 性 剂 对 毛 萃取剂
细管电泳分离的影响。
件,使各种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均大大增强。席会平 等[14]建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增敏荧光光度法, 用该方法测定牛奶中环丙沙星( CPLX) ,结果与高效 液相色谱( HPLC) 法一致; 马红燕等[15]在 NaAc-HAc 介质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使氧氟沙星的内源性 荧光显著增强,检测荧光增敏值大且恒定; 任景玲 等[16]利用表面活性剂使某些极性较小通常难溶于水 的荧光化合物在胶束溶液中溶解度明显增大,测水体 内痕量铝。在荧光分析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如表 2 所示。
2013 年 04 月 第 40 卷第 2 期
云南化工 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
doi: 10. 3969 / j. issn. 1004-275X. 2013. 02. 007
Apr. 2013 Vol. 40,No. 2
表面活性剂在分析化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伍文聪,阮 琼* ,吕曾云,王梦蛟
增敏 增敏
卢菊生[12] 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测 定 高 纯 石 英粉中微量铝
采用铬天青 S( CAS) 分光光度法时,采用 2 mol / L NaCl 溶液 1 mL,10. 0 g / L 氯化十六烷基吡啶( CPC) 溶液 2 mL,在 Al-CAS 显色体系溶液,吸收峰发生 明显红移且显著提高了体系的灵敏度,摩尔吸光系数增加了 3 倍多。

表面活性剂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最新国标

表面活性剂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最新国标

表面活性剂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氧化胺、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产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氧化胺类产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残余量的测定。

本文件中硝酸盐的方法检测限为0.011 mg/kg,亚硝酸盐的方法检测限为0.0084mg/kg。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原理采用IC-C18反向吸附柱除去试样中的有机物,再用0.45μm的水系滤膜除去试样中的杂质,以氢氧化钠溶液为淋洗液,阴离子色谱柱分离,电导池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检测NO3-和NO2-。

5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使用的试剂均为优级纯,实验用水为电阻率不小于18 MΩ·cm的高纯水。

5.1硝酸钠,GR;5.2亚硝酸钠,GR;5.3氢氧化钠,GR;5.4淋洗液的制备精确称取0.24 g(精确至0.0002g)氢氧化钠于100 mL烧杯中,用高纯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 mL 容量瓶中,配置成约6 mmol/L的淋洗液;该淋洗液经0.22 μm的有机滤膜过滤后,转移至装淋洗液的瓶子中,超声脱气20 min,备用。

5.5标准储备液的制备:分别精确秤取0.1 g(精确至0.2 mg)硝酸钠及亚硝酸钠标准品于100 mL烧杯中,用高纯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中,用高纯水定容,置于4 ℃保存,有效期7 d。

该溶液的浓度为100 mg/L。

5.6标准溶液的制备分别准确移取0.01 mL、0.05 mL、0.1 mL、0.5 mL、1.00mL标准储备液于100 mL容量瓶中,用高纯水定容;分别制得质量浓度为0.01 mg/L、0.05 mg/L、0.1 mg/L、0.5 mg/L、1.0 mg/L的标准溶液,该溶液现配现用。

6 仪器和设备6.1离子色谱:配带电导检测池,在线脱气装置及色谱工作站;6.2抽滤装置;16.3超声波清洗机;6.4电子分析天平:d=0.1mg;6.5纯水机:能生产电阻率不低于18 MΩ·cm的高纯水;6.6阴离子色谱柱:SH-AC-11色谱柱或性能相当的氢氧根色谱柱;6.7IC-C18反相吸附柱使用前需要依次注入10 mL甲醇,15 mL高纯水,放置30 min后才能使用;6.8水系滤膜:0.45 μm;6.9注射器:2.5 mL。

离子色谱检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离子色谱检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3 . 9 0 4 3 . 4 1 6
0 . 7 3 1 0 . 3 7 6
[ 1 ] 李伟娜 , 刘志红 , 谢皓雪. 表 面活性 剂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研究进 展[ J 1 . 长春医学 , 2 0 0 8 , 6 ( 2 ) : 6 8 —7 0
【 2 1 吴茂英 , 李宝. 表面活性剂污染及其 治理研究进展 . 科技进展 ,
离子 色谱检测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苑春莉 周 围 王 波 。 张慧荣 史立学
f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甘肃兰州 7 3 0 0 7 0 2甘肃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 合技术 中心 甘肃兰州 7 3 0 3 2 0 3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2 6
4 壤 东, 付大友 , 张新申, 张丽萍.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 为测其精密度 ,本实验选取 9组 1 0 mL未含烷基硫酸钠 的黄 【 J 1 . 日用化学工业 2 0 0 7 , 3 7 ( 3 ) 河水样 品作 为空 白样 品, 加入 l O O m g/ L的标准混合液 , 实验进行 样 中的十二烷基硫酸钠『 【 5 】 韩 晓嫣 , 邵 志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 中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 9次平行测定 ,结果表 明精 密度 良好 ,相 对标 准偏 差为 0 . 6 2 1 %一
可看出乙腈 浓度 达到 2 2 %时 , 七种组分可得到完全分离。
3 . 3方 法 学 验 证
《 资源节约与环保》 2 0 1 3年 第 5 期
3 . 3 . 1相对标 准偏差 与线性范 围
3 . 4实 际 样 品 的测 定
对不 同浓度 的储备液从低 到高浓度进样 , 最终得 出七种物质 对以上采集的 1 1 个实样样 品进行检测 ,通过保留时间进行 ~ 圳 ¨ 的标准 曲线 。表 1 可看 出 , 七种烷基硫酸钠具有较好 的相关系数 定性 , 根据样品峰 面积计算 含量 , 对兰州不 同区域 的环境水 体进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一、介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常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定量分析中。

它具有很高的纯度和稳定性,能够精确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含量,并在实验室的定量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特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表面活性剂,也称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

它是一种无色至微黄色的粉末状固体,极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在化学结构上,它由苯环和十二烷基链组成,具有一定的疏水性。

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质,使得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很多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的制备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需要高纯度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固体和溶剂。

需要确保实验使用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固体足够纯净,并且没有受到任何杂质的污染。

将一定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固体溶解在精确配比的溶剂中,并通过严格的稀释和搅拌操作制备出标准溶液。

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根据需要调整其浓度,以适应不同领域的分析测试。

四、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的应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主要应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定量分析中。

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它常用于分离和定量分析离子类物质,如氨基酸、糖类化合物和酸碱性物质。

而在离子交换色谱法中,它可用于分离和测定离子类物质,如金属离子和有机阴离子等。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也可用于制备标准曲线和质量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化学试剂的一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在化学分析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的认真研究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我认为在未来的化学研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将更加广泛地被应用和推广。

六、总结通过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的介绍和应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其在化学分析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化学分析中HPLC方法与应用进展

化学分析中HPLC方法与应用进展

自HPLC仪问世以来,其硬件技术、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发展迅速。

本文仅就在食品化学分析中,HPLC分析技术与应用进展概述如下。

一、HPLC分析方法进展● 液-固色谱法(LSC) LSC是根据组分基团对吸附剂表面亲和力的大小,决定了其保留程度。

在LSC色谱中应用最广泛的极性固定相是硅胶。

● 反相色谱法(RPC) RPC是指在非极性固定相上的液相色谱法,固定相多为化学键合相。

其代表为ODS。

目前,某些极性键合相,如氨基键合相也广泛应用于反相色谱中。

反相色谱可分离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化合物。

据统计,在食品化学HPLC分析中,90%以上的分析过程都是反相色谱法。

● 离子对色谱(IPC) IPC又称为离子对分配色谱,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色谱技术。

目的是应用液-液分配色谱实现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混合物,或对电解质和非电离物质混合物的分离。

IPC 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相对极性分为正相和反相方式,但反相IPC应用较多,如氨基酸、多肽、核酸、各种药物、有机酸的分析。

● 离子色谱法(IC) IC法是HPLC中用于分离分析离子型化合物的方法,按分离机理的不同,IC 可分为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HPIC)、高效离子排斥色谱法(HPICE)和流动相离子色谱法(MPIC)。

HPIC主要用于亲水阴、阳离子和碳水化合物的分离;HPICE多用于无机弱酸、有机酸、氨基酸、醛、醇的分离;MPIC可用于疏水性阴、阳离子和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分离。

IC分析多种阴离子快速、灵敏、选择性好。

目前许多国家建立了采用IC法测定水质中阴、阳离子的标准检验法;AOAC已批准四项用于食品分析的IC法。

● 反相胶束色谱法(RPMC)在反相离子对色谱中,当反离子采用表面活性剂超过一般离子对色谱所用的浓度时(达0.02~0.2mol/L),此时的反相色谱称为RPMC。

RPMC分为正反相胶束色谱。

特点是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有利于梯度洗脱,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主要应用于血清、尿液中药物浓度测定,其优点是样品可直接进样分析,分析时间短,样液量少,准确度高。

现代液相技术

现代液相技术

简述液相色谱的现代技术和应用近年来,新颖液相色谱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灵敏度和选择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使得复杂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更加准确、快速和简便。

本文将简单介绍液相色谱的现代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1.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液相色谱中,采用颗粒十分细的高效固定相并采用高压泵输送流动相,全部工作通过仪器来完成。

这种色谱称为高效液相色谱。

根据分离机制不同,高效液相色谱可分四大基础类型: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

从应用的角度讲,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色谱法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

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的分离主要适合选用凝胶色谱;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离子化合物的分离较适合选用离子交换色谱;对于极性小的非离子化合物最适用分配色谱;而对于要分离非极性物质、结构异构,以及从脂肪醇中分离脂肪族氢化合物等最好要选用吸附色谱[1]。

与传统的液相色谱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发展不仅具有高效快速的分析和分离技术,还有着灵敏度较强和选择性较好等方面的特点,因此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

1.1在中药学中的应用(1)质量控制。

中药是一个多成分(包括有机成分、微量元素成分及其络合物成分)的复杂体系,并具有多效性和整体的平衡调节性。

由于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成分分析就变得较为困难。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分离和测定中药材和中成药的有效成分、活性成分或主要成分先进手段,它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将促进我国中药质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和中成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尤其在指纹图谱质量标准研究方面已有大量文献报道。

(2)在治疗药物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同时进行分离和定量测定的优点在治疗药物检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中体现地尤为突出。

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其及其代谢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有关。

治疗药物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在体内还有一定的残留,同样会影响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因此进行体内药物残量分析也成为近年来新药效能研究的主要内容[2]。

表面活性剂的分析与测试

表面活性剂的分析与测试

表面活性剂的分析与测试2008-03-20 19:09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表面张力及在溶液中定向吸附并形成胶束的特性,由此表面活性剂具有湿润、乳化、分散、起泡、消泡、增溶、絮凝、杀菌、去污等一系列作用和功能。

这些功能已在洗涤剂生产、纺织、造纸、皮革加工、金属加工、石油工业、农药制剂生产等诸多工业领域得以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

各种用途的工业表面活性剂产品通常是用几种不同性能的表面活性剂、无机物、水或有机溶剂等复配而成。

一般需要用物理、化学和色谱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析、分离和精制,再利用红外、紫外、核磁、质谱和色谱等仪器进行未知物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组成与结构测试。

一、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能测试浊点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水性与温度关系的重要指标,与应用需求密切相关,多采用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升温法。

分散力测试方法有分散指数法、酸量滴定法、比浊法等。

润湿力的测定方法通常用帆布沉降法、纱布沉降法、纱线沉降法和接触角法等。

静表面张力测定有滴重法、吊环法、平板法、悬滴法和最大泡压法。

形成胶束所需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只有其浓度略高于其CMC值时它的作用才能充分显示,测定方法有表面张力、染料、电导率法等。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以后,能使不溶解或微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大的能力,形成真溶液体系。

增溶实验是将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将苯或其它所需考察的有机物增溶在水中,当体系中有机溶剂含量超过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极限时,体系浑浊,由此测定其增溶能力。

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包括它的起泡性和稳泡性两个方面,均随其浓度上升而增强(直至极限值),测定方法是测定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浓度、一定温度、一定高度自由流下的一定硬度的水溶液所产生的泡沫高度/量,及此泡沫在一定时间后的泡沫高度/量。

乳化力的测定因不同的乳化对象及不同的乳化环境表面活性剂呈现出不同的乳化力,视具体情况而定,无统一的方法。

相转变温度(PIT)是测定乳液相转变的温度,是衡量乳液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十二烷基磺酸钠影响出峰时间

十二烷基磺酸钠影响出峰时间

十二烷基磺酸钠影响出峰时间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在色谱分析中,SDS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SDS对色谱分析中出峰时间的影响。

色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分离样品中的化合物,然后在检测器上检测各个组分的信号来获得定量结果。

在色谱分析中,出峰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反映了化合物在柱上停留的时间。

出峰时间的准确性对于定量分析的结果至关重要。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具有良好的分散、乳化和溶解性能。

在色谱分析中,SDS可以用于改变样品的极性,提高分离效果。

另外,SDS还可以形成胶束,提高样品的溶解度,从而增加峰高和峰面积。

SDS的加入对色谱分析的出峰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SDS可以与柱填料表面发生相互作用,改变柱填料的亲水性和亲油性。

这种相互作用会改变分离效果,从而影响出峰时间。

其次,SDS还可以与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发生相互作用,改变其在柱上的停留时间。

这种相互作用的强弱与SDS的浓度和目标化合物的性质有关。

除了SDS的浓度外,其他因素也会对出峰时间产生影响。

例如,流动相的组成、流速和柱温等因素都会改变化合物在柱上的分离速度,进而影响出峰时间。

因此,在进行色谱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条件以获得准确的出峰时间。

为了研究SDS对色谱分析中出峰时间的影响,可以进行一系列实验。

首先,可以选择不同浓度的SDS溶液,分别进行色谱分析,观察出峰时间的变化。

其次,可以固定SDS的浓度,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流速和柱温等条件,研究它们对出峰时间的影响。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得到SDS对出峰时间的影响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SDS的特性来优化色谱分析的条件。

例如,当我们需要提高分离效果时,可以适量加入SDS来增加样品的溶解度和峰高。

当我们需要减少出峰时间时,可以选择适当的SDS浓度,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条件来加快分离速度。

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途分析

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途分析

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途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针对SDS的用途的详细分析:1. 生化研究中的应用:SDS在生化研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主要应用于蛋白质分离和分析。

在蛋白质电泳中,SDS被用作解性和还原剂,可使蛋白质样品变性,并使蛋白质以相对电荷质量比的形式分离。

此外,SDS还用于构建蛋白质水溶液标准曲线,以及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2. 分析化学中的应用:SDS也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中。

它可用作试剂,催化剂和溶剂。

在样品处理中,SDS可用于分离、纯化和提取。

在色谱分析中,SDS可通过离子交换技术去除色谱柱上的杂质,提高色谱分离效果。

3. 医药领域的应用:SDS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它可用作药物的表面活性剂,改善药物的可溶性和吸收性。

此外,SDS还可用于制备各种药物的胶囊、片剂和注射液。

4. 工业中的应用:由于SDS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和清洁剂中。

SDS可用于洗涤剂和清洁剂的制造过程中,作为乳化剂和化学表面活性剂。

它能够有效地去除油脂和污垢,并提供良好的清洁效果。

5. 农业领域的应用:SDS可用作农药制剂的表面活性剂。

它可以提高农药的润湿性和吸附性,使其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和利用。

此外,SDS还可用于各种农业处理过程中,例如土壤病原体的控制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

6. 其他应用:除了以上提到的应用领域外,SDS还可用于电镀、纸浆和纸张生产等工业过程中的表面处理。

它能够改善材料的吸附性和润湿性,提高产品质量。

总之,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在生化研究、分析化学、医药、工业和农业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用于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样品处理、药物研究和开发,还是洗涤剂和清洁剂的制造、农药制剂的改良、电镀和纸浆生产等,SDS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表面活性剂驱采出液中的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表面活性剂驱采出液中的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表面活性剂驱采出液中的浓度黄丽仙;刘小平;李海营;高海涛;闵玉;美宏江【摘要】报道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明15块表面活剂含量,检测液相色谱柱为条件,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的建立;讨论了柱子长度、流动相比例、流动相速度、柱温对检测的影响;此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所得数据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分析速度快,测量浓度低,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接近1,RSD低,测量数据精度高,数据可靠性好,为中原油田表面活性剂驱油藏采出液中表活剂浓度的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3(032)004【总页数】3页(P108-109,118)【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表面活性剂;产出液;检测方法【作者】黄丽仙;刘小平;李海营;高海涛;闵玉;美宏江【作者单位】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2.14表面活性剂驱作为三次采油一种较为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将为油田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成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导技术之一。

在表活剂驱油过程中,对表活剂注入、产出液浓度的动态检测,是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判断驱替方向的重要手段。

表面活性剂驱在中原油田明15块正在进行现场试验,并初步见到效果。

准确检测油井产出液中表活剂浓度,及时准确掌握注入的表活剂产出情况,对认识表活剂在储层中的驱替方向,为方案跟踪调整提供依据,对提高油藏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前对表活剂驱产出液中表活剂的检测研究报导很少,为此,建立了一种准确测定表活剂驱油井产出液中表活浓度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它的分离效率高,分析快速,定量准确、测量浓度低,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接近1,相对标准偏差RSD低,测量数据精度高,数据可靠性好。

1 实验部分1.1 试剂及仪器试剂:甲醇(HPLC Grade fisher scientific公司)、乙腈(HPLC Grade fisher scientific公司)、超纯水、ZYM1505表活剂标样(上海南化公司)。

反相薄层色谱分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油基

反相薄层色谱分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油基
B i n ,00 . e ig 1 8 j 00
Te y cm otn o vru nnoi h a l psi s aos i c l o io f i o n k
s f t thv be aa s b R T C i u a a s e n l e y L u n r c n a e n y d P sg m t nl 2 (: a m b e a ,ad e e ao/ O73 s i p s n t h H ) o l h e h rut wr ce e b G ui t mxd e l e h kd s s e c y C n h i s g e e ahdie a t ad t u e f i ai nyr o c i n p o e s o c d d f c - l n u n c s e l a a aet c aa o e e l kg s g f l vg f r ae n n a e e t i . r h n
亲油基碳数与R 值的关系为一条直线,也 M
证明对板上各斑点代表化合物的鉴定是正确
的。
如样品为聚 氧 乙烯 烷基 醚 硫 酸 盐
学术会议简讯
第三次全国石油化工色谱学术报告会
18年1月上旬于桂林召开 99 0
18年1月8 至1日 99 0 日 2 于广西省桂林市召开了 第三次全国石油化工色谱学术报告会。来 自 石油化工系统及有关研究所、高等院校等代表10 全国 4 余人出 席了会议。会议录用近10 5
( 一)样品、试剂与仪器 本实验所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样品均为
表 1
试验用样品及分析结果
献〔 5。 结 果 与 讨 论
样品分别进行T C G 分析,观察T C L和 C L 斑 点数与G C峰数是否相同。对于亲油基为 脂 肪醇的样品经对甲 苯磺酸/ 乙酸 酐降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活性剂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具体介绍了在毛细管电动色谱(MECC)、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中(MEKC)、胶束液相色谱(MLC)中的应用,并对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毛细管电动色谱;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胶束液相色谱Abstract:This review surveys the application of surfactants in the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which are detail introduced in the capillary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 (MECC), 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 (MEKC), micellar liquid chromatography (MLC). The prospect of the applications of surfactants are discussed.Key words:surfactant;MECC;MEKC;MLC表面活性剂(SA)中有一类同时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其结构中的一部分具有亲水性质,另一部分具有亲油性质(疏水性质),这种特殊结构决定了它与众不同的特性。

表面活性剂包括阳、阴、非离子型及两性型四种基本类型以及混合与聚合型等表面活性剂(分别记为CAS、ASA、NSA、ZSA及MSA、PSA),它们在分析化学中已获得广泛应用。

SA在色谱中的应用也取得显著成效,其中胶束色谱(MC)的诞生,标志着这一领域的日益成熟,并为众多的研究者们所重视,本文对这些成果予以系统总结,以期深入广泛地开展有关研究。

1.胶束色谱机理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自70年代末期Armstrong等[1]将SA胶束溶液作为流动相引入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来,开辟了胶束色谱新的领域。

许多分析家相继将SA或引入色谱流动相(作洗脱剂,萃取剂或离子对试剂),或用作显色剂及检测信号增敏剂,或用于浸溃及涂敷固定相等。

在无机、有机、药物和生化样品等的分离与分析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SA的共同特性是当SA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形成有序排列,即胶束状分子聚集体,在极性溶剂(如水)中形成极性端基向外而碳链在内的正相胶束(normal micelle,简称胶束);而在非极性溶剂(如环已烷)中形成极性端基在内而碳链伸展在外的逆(反)胶束,前者为水包油型(O/W),后者为油包水型(W/O)。

胶束中的SA与本体溶液中游离的SA处于动态平衡中。

在cmc以上,增加SA总浓度只能增加溶液中胶束浓度而游离SA 浓度几乎保持不变。

MC较常规色谱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及某些不足处:即①专属性或选择性好,一般只需调节流动相中所用SA浓度便能改变流动相的表观极性以改善分离效果;②应用范围广,MC 既可分离亲水性物质,又可分离亲脂性物质或两亲性物质,还能同时分离亲水、亲脂性物质。

特别是逆胶束色谱更扩大了应用对象,且分离效果好,在反相(RP)色谱中尤显示其优越性;③所用SA的价廉,且一般无毒,不挥发不燃烧,使用安全;④适用于各种形式的色谱,如纸色谱(PC)、TLC、HPLC、气相色谱(GC),毛细管区域电泳(CPZ,相应称胶束电泳毛细管色谱MECC)及凝胶过滤色谱等;⑤检测灵敏度高,胶束流动相及固定相可增加检测信号强度及其稳定性,特别是荧光与磷光信号。

所建立的室温磷光(RTP)-HPLC分析法检测下限低、线性范围宽;⑥有利于梯度洗脱,改善操作条件,增大SA浓度主要使胶束浓度增大(而游离单体浓度不变),能实现梯度洗脱并降低损耗,缩短分析时间;⑦不足处仍是MC不适于色谱制备分离,且有时柱效较常规色谱低。

胶束体系较常用的单纯或混合有机溶剂体系有很大区别,可与溶质发生下列作用:①静电相互作用(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即离子型SA形成的荷电胶束能吸引相反电荷的溶质于其表面;②憎水相互作用(hydrophobic interaction),非极性及不易极化的物质或通过憎水作用分配于疏水内蕊;③静电/憎水双重作用,兼具亲水亲脂基团的两亲物质(如氨基酸等)可通过憎水/静电双重作用分配于胶束的SA定向分子之间形成“栅栏”结构,非极性碳氢链插入胶束内部,而极性端基混于SA极基之间,通过偶极子或氢健作用联系起来;④亲核作用,某些含氧SA与溶质分子可形成氢键。

此外尚有空阻作用等。

有关MC机理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Armstrong等研究MLC中溶质分配行为时建立了固定相S,胶束相(拟似相或拟均相)M,与水相W的三相模型(图1),给出如下分配公式:V s/(V e-V m)=V(K MH-1)c m/K SW+1/K SW,并能计算溶质各分配系数K SW、K MW、K SM,奠定了MC 理论基础。

Love等基于胶束效应及三相模型导出有关胶束流动相容量因子的计算公式,并算出平衡常数K MW;更重要的是倘若平衡常数可用独立的方法得到,便可由此准确地预期色谱容量因子。

这意味着经过色谱测量可能准地预计色谱保留行为。

唯混合流动相目标尚未能实现。

Armstrong还依据七种染料溶质的色谱行为评价了它们与胶束的作用,并分为结合、非结合及反结合三种类型,指出胶束自身及环境的较小变化能引起溶质胶束相互作用较显著变化。

Yarmchuk等发现溶质保留的递减顺序随SA浓度增大而颠倒的原因,乃是两种平衡竞争的结果所致,其容量因子的对数与SA浓度的对数成线性递减关系。

对于可离子化的物种即有机弱酸、弱碱的胶束色谱机制还提出了相差分配模型。

Pramaura研究发现,溶质保留对胶束浓度、缔合常数与分配系数有依赖关系。

极性溶质还受到SA吸附量的影响。

姬尚强依据疏水理论研究结果指出非极性分子滞留主要取决于流动相所施加的疏水作用,即体系熵值增加而非固定相则对溶质分子产生强烈的吸引。

Tang以NSA为洗脱剂考察两性物质的反相色谱行为,指出SA浓度增加降低了表面张力,因而减小了保留时间。

研究还发现胶束溶液能减小电位检测的基线电流漂移。

Landy等考察了逆胶束LC的快速洗提能力。

Kim将PV A柱MLC用于分析血清中核苦酸及碱基时考察了pH值、温度、胶束浓度的影响,提出了有关作用机理。

荷电SA已广泛用作流动相,改善荷电溶质的分配特性。

离子交换模型(保留机制)认为,SA疏水部分吸附于非极性键合柱上,使柱行为象一离子交换器或称该机制为“溶剂再生(动态的)离子交换色谱”并得到支持。

还对离子对模型与憎溶进行了理论解释,认为流动相中荷电SA先与相反荷电溶质结合在极性溶剂中形成不带电的离子对,然后吸附在非极性固定相上。

离子相互作用模型认为,SA的亲脂部分吸附在固定相中为第一层,反电荷离子占第二层,即形成一双电层结构,在SA与溶质间建立起一动态平衡,这可以解释某些现象。

与此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含有4个参数的热力学平衡的亲电SA色谱行为的定量离子作用模型,对非荷电SA可予以简化。

MLC不足处是柱效降低。

Dorsey考察了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认为固定相不易被胶束水溶液相所润湿而导致低效传质,这点已被Foley所证实。

他发现低浓度有机溶剂改性剂可修饰改良固定相表面,为高效传质提供了润湿的固定相。

升高温度能克服胶束流动相高粘度的缺点而改善了峰形。

实验表明,含3-6%丙醇的胶束流动相在40℃柱温下柱效接近常规有机溶剂。

改性剂以正丙醇最佳,其他如甲醇、乙醇、乙腈等对胶束流动相增加效率甚少。

实际上3%(V/V)丙醇改性剂使C18固定相90%以上的表面被覆盖,同浓度的甲醇改性剂则表面覆盖率仅50%;疏水表面以中等极性溶剂覆盖(使固相溶剂化),可起到相转移催化剂作用,有利于溶剂的胶束/固相传质转移,提高色谱效率。

仅用SDS则本身将被吸附于固定相上使之不易溶剂化,因而柱效降低。

Hinze对NSA作MLC流动相进行了评价,证实了MLC效率降低系因固定相低效传质所致,发现NSA比离子型SA被固定相吸附更显著,MLC 效率降低与固定相吸附SA量有关,似存一线性关系。

Yarmchuk根据溶质在固定相的吸附/脱附动态平衡及溶质相对流动相胶束的进/出平衡,建立了MC传质模型以解释低效的原因,指出为提高传质效率应升高温度,降低线速率与胶束浓度。

Armstrong研究了胶束对分子扩散的影响,指出流动相的传质影响会被其他因素所掩盖,所以减少流动相胶束浓度以提高色谱效率未必一定有效。

2.表面活性剂在毛细管电动色谱(MECC)中的应用2.1 MECC的理论研究十年来,最受分析化学界瞩目的发展之一,是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的兴起。

HPCE 以其分离效率高、样品用量少、分析时间短、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生化学家和分析化学家的研究和应用,并向成熟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提出了挑战。

在以往的概念和应用中,电泳技术只用来分离离子化合物。

1984年,Terabe等提出了HPCE的“假固定相”概念,他们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加入电解质溶液中,分离了中性分子。

他们的工作被称为电泳发展中的“里程碑”。

自此,各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都被陆续用于电泳分离并获得成功。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泳分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肽、蛋白质、核酸及其组份、药物等生化物质的能力,同时为无机离子分析另辟新径,并在HPCE中树起一帜,成为被称为毛细管电动色谱(MECC)的重要一支。

一般认为,烷基链碳数不足8的表便活性剂不能形成胶束,而MECC终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必须大于它的临界胶束浓度。

在MECC中采用最多的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是最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MECC中,被分析物质在水相和胶束相中进行分配,溶质在水相中的迁移受电渗流的支配,而在胶束相中的迁移是电渗流和胶束电迁移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物质根据其电迁移率及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被分离。

近年来,有关MECC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Burton等[2]评估过两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两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一些芳香化合物的分离的影响。

Khaledi等[3]人描述了酸性及碱性化合物在MECC中的各种模式,讨论了迁移时间,电迁移率,pH值和表面活性剂浓度之间的关系。

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2.2.1 SDS-MECC的改良新技术SDS作为MECC中最常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已成功地应用于许多化合物尤其是生化分子的分离。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SDS-MECC进行了许多改进尝试,以满足更高要求的分离的需要。

以下是对近年来发展的一些改良技术的简介:2.2.1.1 环糊精的应用Tarebe等[4]首次提出用环糊精(CD)作为MECC的添加剂,CD可以喝SDS同时使用,亦可完全取代S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