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与彼岸——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生死是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往往会影响人们对生死的理解和态度。
中西方在生死观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下面将从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角度对中西生死观进行比较。
宗教对于生死观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
西方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基督教强调个体灵魂的永恒性,认为人死后会由上帝审判,灵魂将进入天堂或地狱。
西方人对死亡有一种对来世的期待和奢望,他们相信死后可以与上帝相见。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思想中没有具体的来世观念。
儒家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强调个体对后代的影响,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做出贡献。
道教则注重修身养性和追求长生不老,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一个转折点,灵魂会继续存在。
佛教则强调轮回转世,认为人的灵魂会附着在其他有生命的体内。
哲学观念对生死观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强调个体人的自由和独立,认为人的存在注重此岸的生活。
相对而言,中国传统哲学更注重人与宇宙的和谐关系,强调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对生命的看法更加综合和整体。
文化习俗也对生死观产生了影响。
西方人对死亡较为抗拒,他们在丧葬仪式上通常是简单而庄重的,让亲友尽快找到新的生活节奏。
中国人则注重死后的尊严和尊重,丧葬仪式通常会较为隆重并且持续较长时间,希望借此向逝者表达敬意和缅怀。
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对生死观产生影响。
西方的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科学技术的发达使得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掌握感更强,也更容易接受安乐死等与死亡相关的议题。
相比之下,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中国社会对于生死的观念相对保守,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接纳和运用也相对谨慎。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中西方在生死观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等方面。
西方注重来世观念和个体的永恒性,强调生命的个体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社会关系和整体性,强调生命的社会责任和后代延续。
尽管存在差异,但不同文化对于生死的思考和关注均是为了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面对生死。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作者:李湘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1期中西宗教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从其各自典型流派佛教与基督教观之犹甚,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与佛和神与人对比宗教是人对神的信仰,所以神人关系是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宗教伦理的道德关系层面看,以人为本的佛教文化,相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或者说众生即佛。
人和佛的关系体现为:佛即是人,人即是佛;佛是觉悟的人,人是不悟的佛。
由此看来,人与佛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经典中如此论述比比皆是:“如来如是说诸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量相好庄严照明”;“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
众生与佛性这种“相即”的关系表明,一切众生都有了成佛的可能性,即众生不离佛,佛不离众生,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因为佛和众生都具有佛性。
正是以这种众生平等的佛性(或亦可称之人性)为出发点,佛教强调以慈悲为怀,视一切众生与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缘无缘众生都要度化摄受。
所谓慈悲为怀,慈是给众生以快乐,悲是拔众生于苦难,合在一起,就是说要救度众生。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以其慈悲胸怀关爱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众生。
并赋予了人以崇高的使命,承担了最重要的角色,人既是解脱的主体,又是解脱的对象。
基督教正如圣经所启示的,却是一个彻底的神本主义信仰。
首先,圣经宣告,神是独一的真神。
他虽然祝福人类,拯救人类;但是,神从来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神从来只为他自己的荣耀而存在。
人的存在与否,人的好坏与否,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神的荣耀,相反,人是为神的荣耀而存在的,没有神,人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人所能行最大的善,就是荣耀神。
没有错,神爱世人,但从来不是因为世人可爱,不是因为神不爱世人不行(“不爱我,他还能爱谁呢?”之类)。
神爱世人,乃是因为爱是神的本质,他是因为自己而爱世人,拯救世人,“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诗23:3)圣经也宣告,人不能选择神,从来都只有神选择人,而且神的选择,人不能抗拒,因为神是宇宙的主宰,是当然的主人,我们只是他的造物。
浅析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是相当显著的,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信仰的对象和信仰方式上,还体现在宗教对社会、政治、法律等领域的影响上。
本文将从信仰对象、宗教理念、宗教组织和宗教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
首先,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信仰对象上。
在西方,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体系,其核心信仰是对耶稣基督的崇拜。
而在中国,佛教、道教和儒教是主要的宗教体系,分别代表着修行、信仰和道德伦理的不同方面。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西方注重个人的救赎和灵魂的拯救,而东方强调修身养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次,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宗教理念上。
在西方,宗教被认为是个人信仰的私事,个人有自由选择宗教信仰的权利。
而在中国,宗教往往与家庭、社区和文化传承紧密相连,是一种集体意识和社会认同的体现。
中国人更倾向于将宗教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而西方人更关注个体的信仰体验。
此外,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宗教组织方面。
在西方,教会在基督教社区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宗教组织有明确的等级结构以及行使宗教权威的方式。
而中国的宗教组织更为灵活,有时会与传统文化、政治、社会生活等融为一体,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同时,在西方,宗教组织通常独立于政府,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而中国的宗教组织通常与国家密切相关,受政府管理。
最后,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还可从宗教对社会的影响上得以体现。
在西方,宗教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信仰者的人数不断减少,宗教已不再是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
相反,中国宗教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还对社会和政治产生着重要影响。
尽管国家对宗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宗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信仰对象、宗教理念、宗教组织和宗教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之间的不同,也反映了中西方国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差异。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论文
浅谈中西宗教文化差异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文化现象,在人类的文明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宗教作为思想体系,和哲学一样,都处于人类文化的核心,代表着人类文化的深层结构。
虽然宗教从本质上讲都源于人类在精神上对超自然的神灵的崇拜与信仰和在灵魂上对现世生存状态的超脱,但是中西宗教文化却存在巨大差异。
有人把中国文化称为儒家文化或儒教文化,把西方文化称为基督教文化,那么宗教因为在不同文化中而表现出的差异主要有哪些呢?一、中西宗教起源差异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它有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对于宗教的起源和形成,中西方古代宗教的形成有两大来源,一是源于自然崇拜,二是源于祖先崇拜。
可以说是“在自然神和英雄神升腾并两相混合的同时,各自独立性也在逐渐形成。
自然神和英雄神的混合及向上界升腾形成至上神”。
在西方的古代世界,祖宗崇拜从来也没有形成很强的信仰力量,似乎在很早就让位给神灵崇拜。
古代埃及人崇拜太阳神,连法老也要借助于它的光华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军人及百姓中灌输自己是太阳神之子的教义,以增强皇帝的威严。
庙中的祭祀也乘机大肆吹捧,称法老为“统治着太阳”、“大神”,借以让人们对其加以崇拜。
从表面看来,这种崇拜似乎与我国古代称“皇帝”为“天子”有点不谋而合,但其内涵是不同的。
中国称皇帝为天子,主要是因为他是全国最大的宗主,而法老则是神的化身,包含着较多的神灵崇拜。
到了古希腊,古罗马,他们都信奉多神教,认为大自然和社会本身都有神各司其职,各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保护神。
到了罗马帝国晚期,皇帝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多神的信仰逐步被信奉上帝一人的新型宗教所代替。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则比较复杂。
东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汉代末年,神仙道教也土生土长起来;唐代之后,伊斯兰教逐步传入中土,明代晚期基督教也姗姗来迟。
而中国文化在唐代以后有一个明显的走势是儒、释、道的“三教合流”,合流后的中国文化以儒家传统的人伦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为核心,杂糅了佛教重心性修炼的思维和实践方式,辅之以道教永生信念的诱惑与恐吓手段,在宗教信仰方面形成了一套奇特的多元化和泛神化的天人体系。
中西方文化价值比较----第六章
第六章此岸与彼岸——中西宗教文化比较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文化现象。
“人的宗教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它们对人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则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和核心的一部分。
”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至今仍然是构成不同地域和民族独特文化形态的重要因素。
我们要深刻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就不能不关注这个领域。
了解属于人类精神现象的宗教,认清其在不同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无疑是比较文化的重要领域之一。
中西方文明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宗教形态,拥有不同的宗教观念和宗教经验。
按照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观点,人类迄今已形成了东西两大系列六种高级宗教,包括东方系列的印度教与佛教和西方系列的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事实上,这一概括并不能涵盖中国汉民族的信仰状态。
由于历史、民族、文化传播与影响等诸多因素,每个文明内部都形成了不同的宗教态度和宗教体系,所谓高级宗教也包含不同的教派,致使这个领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面貌。
鉴于此,本章只能将比较的目光集中于东西方在宗教这一神秘且复杂的精神领域表现出的一些具有倾向性的典型特质,选取的样本则是中国和西方文化各自所孕育出的对构筑现今人类精神世界发生过巨大作用的具有不同的观念体系和信仰体验的几大人文宗教。
第一节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研究均证实,现代形式的宗教是在原始泛神信仰和巫术仪式基础上逐渐成熟的,究其核心应是人类在精神上对超自然的神灵和偶像的膜拜与信仰,和在灵魂上寻求超脱现世生存状态,突破生命限制的境界——中国所谓“脱去俗胎而为仙子”的努力。
人类对宗教的依赖中还包含着对摆脱现实痛苦的救赎的期待,追求灵魂净化的祈祷,精神上对生命本源和意义的追索,对某种基本真理的终极关怀。
人类宗教的发展,都经过一个从非理性的巫术与迷信向成熟的不排斥理性的文明宗教演进的过程,即由原始的非理性化的宗教走向理性化。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中西方宗教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为基础,而西方文化则以基督教为主。
这两种宗教文化的差异在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以下是关于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的一些主要观点。
首先,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在于宗教信仰的根源。
在中国,宗教信仰主要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之上。
中国传统宗教和哲学思想强调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主张通过遵循道德规范和思考人生意义来达到灵性上的满足。
与之相反,在西方,基督教的宗教信仰是以神为中心的,并强调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基督教文化认为人类的存在和目的是为了敬拜并遵循上帝的旨意,通过信仰上帝来达到灵性上的满足。
再次,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在于道德和伦理观念的体现。
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道德和伦理观念是通过儒家的“仁爱之心”和佛教的“舍己为人”来体现的。
这种观念认为道德行为是为了培养个人的美德和修养,同时也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基督教文化中,道德和伦理观念是通过《圣经》中的戒律和教义来传达的。
基督教强调的是爱的原则,即爱上帝和爱邻舍。
最后,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在于对宗教艺术的态度。
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对宗教艺术的态度较为宽容开放。
中国的庙宇、佛塔、石刻、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都是为了表达对神灵和自然的敬意和崇敬。
而在基督教文化中,对宗教艺术的态度较为保守。
在天主教教堂和东正教教堂中,壁画、雕塑和装饰品旨在向信徒传达宗教故事和义务。
综上所述,中西方宗教文化在根源、仪式和礼仪、道德和伦理观念以及对宗教艺术的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宗教文化差异是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重要一步。
宗教视阈下的_此岸与彼岸_
from the discontent to the reality of people,which a reflection for people to pursue infinite. The" other side" is not only a religious commitment to believers, but also a way to solve its theory dilemma. " Other side" has the features of " infinite and beyond" ," negative and critical" ," compensative and comfortable" ," sacred and ultimate" . In institutionalized religion,these features which are originally ineffable and could not be expressed,is shown through the means of language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 and so on. " This side" and the" other side" are an antinomy. " This side is the other side" and" return to mind" will be the reasonable way to build and pursue the" other side" .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专业:09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一班学号:40902017姓名:吉玲宗教主要是对神的崇拜,而神实际上就是人的外化。
所以,通过神,通过宗教,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窥见人类社会以及某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域的文化状况。
在不同的文化区,它所创造出来的宗教必然地带有那种文化的印记。
本文是通过对中西宗教的比较来揭示蕴藏在宗教之中的文化内涵。
所谓中西方宗教,这里主要指西方的基督教和中国的儒教、道教以及中国化了的禅宗佛教。
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主神占有最为突出的位置。
西方的神是先天就存在的,是超越于世俗人事的,东方的神则是由世俗的人物修炼而成的。
古希伯莱人的宗教领袖叫摩西。
摩西所传的《十诫》,后来成为希伯莱人的最为重要的宗教典籍,是古希伯莱教义的源泉。
但摩西本来是一个很平常的人,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希伯莱人的神,全是因为他接受了上帝耶和华的谕示,耶和华指定他来作希伯莱人的领袖,带领希伯莱人建立他们新的生活。
基督教是西方人对古希伯莱教进行改造的产物,所以,在它那里保留了古代希伯莱人的许多宗教因素,其中也包括主神的来源。
基督教的神是耶稣,耶稣只是上帝耶和华同民间女子玛利亚所生的孩子,是上帝作为自己解救人类、替人类赎罪的一个使者,是上帝与普通人类之间联系的纽带。
正因为他是耶和华之子,所以,“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
”这是说,耶稣的神性(灵性),全来自上帝耶和华。
那么,上帝耶和华又是谁?他是天上的神,是超出于人类世俗之外的神,是先于人类,而且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
它是永恒的,绝对的,是一切存在的终极的原因。
所以,耶和华是谁?它从哪里来?这是不可以追问,也无需追问的。
它的存在和人类没有关系,但人类的存在却全是因为它的创造;人类生活中的神性的东西全是从它那里获得。
在西方的宗教中,所有的神都是上帝赐予的,它来自人类之外,而不是来自人类自身。
与之不同,在中国宗教中,几乎没有哪一个神是从人类之外的上帝、上天那里得到资格的。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此岸,彼岸是中西文化中关于生死观的一个重要比较点。
在中文中,“此岸”指的是人生的现世,而“彼岸”指的则是来世或者说是死后的世界;而在西方文化中,“此岸”也指的是人生的现世,但是“彼岸”则是指的天堂或地狱等死后的世界。
这种差异意义的存在主要得益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的不同。
从历史上看,中西方文化对生死观的看法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人们总是将现世和来世作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此世间中不会放弃追求精神和身体的健康,更注重的是如何在今生行善积德,以期得到来生的回报。
而西方文化中,开始的时候是有比较明显的生死分界线的,那就是天堂和地狱。
它是通过宗教来解释生死两方面的事情,并将人的行为和行善与得到神的奖赏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落实到来生的命运上。
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在中西方文化的生死观上也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比如都认为,生命可以超越死亡。
在中文中,通过修道和身心修炼,人们可以达到永生的境界;在西方文化中,教义认为,灵魂是不会死亡的,只有肉体死亡但灵魂仍旧存活。
并且,在中西方文化中,人们都坚信,死后的生命是新的开始,是与世俗生活完全不同的境界。
此岸彼岸的中西异同,也通过影响人们生死观的价值和方式这一方面得到了体现。
在中文中,人们更注重于现世,认为人活在当下,应该全力以赴地生活好当前的日子。
他们相信,只有与世俗生活和谐共处,才能为来世的目的服务。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关注死后的结局,追求永恒的生命和幸福。
因此,他们更注重人的心灵世界,更加重视精神修养。
从价值观上来讲,中文中的“此岸”更意味着“现世”的珍爱,禅宗是寻求平静、解脱和真正的自我,道教是通过道德修养去显性地寻找长存的安稳;而西方文化中的“彼岸”则是对死亡的想象,是对永生、恶魔、天堂等精神世界的追求,象征着不可见的境地、未知的领域或将来的状态。
两种生死观念都存在着渴望,但元素、立场和手段不同。
总之,此岸彼岸是中西文化中关于生死观的一个重要比较点。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号:097D91X所属学院:旅游学院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导游课程类型:选修1、前言近代以前,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与西方基本隔绝的环境中独步东亚。
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东方文化遭到了西方文化的无情冲击。
在一定的程度上,传统的中国封建社会是在西方的侵略压力下开始近代化、现代化的。
这个过程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文化碰撞、文化比较、文化选择的过程。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来观察这一过程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认识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全新视角。
更重要的是,这个文化碰撞、比较、和选择的过程还远没有结束。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东西方文化冲突这一老话题又一次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变的鲜活起来:是全盘西化还是比较多地坚持旧体制,还是开创一条有中国特色又吸收了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照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抛弃嫁接文化的梦想,寻求一条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固守传统对集体目标、团体利益的强调,还是尽可能地学习西方的个人主义生活方式……老问题换了新形式继续摆在我们面前。
要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完成五四时代开创的未竟事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平心静气和鞭辟入里的分析;对西方文化不是作由外而内的审视,而是浸润其中,把握精髓,为正确的文化改造和复兴创造坚实的理论基础。
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代课题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非常有益的,也是本门选修课的努力方向。
1.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导游专业的任意选修课程,专为导游专业而设置。
《中外文化差异比较》课程是一门涉及中外哲学、历史、宗教、民俗、文学、语言、艺术等广阔领域的综合学科,它兼具历史性、民族性、社会性、时代性。
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极强的、边缘交叉的人文学科。
作为高职高专学生,他们是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其知识更应广博,应该具有较高的中外文化素养,尤其是分析辨别中外文化,客观科学地认识中外文化本质差异,为将来分析、处理在旅游活动中出现的文化差异问题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关于宗教
宗教是文化之母.宗教活动是人类最早的精神生产活动, 宗教是文化之母.宗教活动是人类最早的精神生产活动,宗教思 想是人类最早的意识形态或精神产品, 想是人类最早的意识形态或精神产品,主持宗教活动的人是人类 最早的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 最早的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 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教义,仪式等)对于一个民族的思想( 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教义,仪式等)对于一个民族的思想(思 学术) 科学(天文,医学) 艺术(文学,造型艺术) 维,学术),科学(天文,医学),艺术(文学,造型艺术)等 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这种宗教精神对西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 一定的推动作用.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理 论,正是清教徒(基督教的一个宗派)讲求 勤俭节约和刻苦工作的宗教伦理使近代西 方资本主义精神得以产生.美国学者福山 把人类社会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度信任 社会",以美国为代表;另一类是"低度 信任社会",以华人文化圈为代表.
美国是一个具有高度自发社群倾向的社会,在 这个社会中存在普遍的高度信任,没有血缘关系 的人员可以处于同一个社会团体之中为达到共同 的目标而密切合作,个人主义与社团主义相互促 进和制约,共同塑造了美国文化.福山认为这种 积极的团契性来自于清教传统,新教伦理产生了 社团主义,社团主义产生高度的信任感,在高度 信任感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经济网络 得以形成,经济发展呈现繁荣的景象.
由于没有寄托于彼岸的信仰尺度,此岸人生 的价值和尊严就没有了精神信念的支撑,整个社 会有的只是严格的等级秩序,个体地位得不到充 分的承认和尊重.表面上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依 靠完备的现实人伦规范确立的大一统的社会,实 际却因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缺乏根本的信任感沦为 一盘散沙;表面上宗法家族是维系社会的纽带, 实际人与人的信任却难以逾越出家庭的局限.从 而整个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美国学者福山 所说的"低度信任"的社会.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摘要】这篇文章通过比较中西方生死观,探讨了它们的特点、异同点以及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东方生死观强调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西方生死观则侧重个体自主和永生信仰。
不同生死观在中西文化中的体现及对个体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也得到了分析。
结论部分探讨了中西生死观的不同取向,以及可能存在的结合方式。
文章旨在启发读者思考生死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互影响,以及对个体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
【关键词】关键词:中西生死观、价值和意义、东方生死观、西方生死观、异同点分析、文化体现、影响、不同取向、结合可能性、世界观、价值观、比较。
1. 引言1.1 中西生死观的价值和意义中西生死观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反映了不同文化对生死现象的理解和对待方式。
东方生死观强调轮回转世的观念,认为生死是一个过程,而西方生死观则更注重对生命的终结和永恒问题的思考。
中西生死观的比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死观念,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对比中西两种生死观还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对生死问题的态度和信念,引导个体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死亡的理性面对。
中西生死观的比较研究对于拓展人们的思维空间,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2 论文内容概述本文将通过比较中西方生死观的不同特点和取向,探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生死观念在个体生活中的影响和体现。
东方生死观强调生死相连、生死循环的观念,注重轮回转生和家族传统的延续。
西方生死观则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个体灵魂的永恒存在和超越生死的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生死观念,本文将探讨中西方生死观在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差异和互补性,以及生死观如何影响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和行为。
通过理解和比较中西方生死观的不同取向,本文还将探讨文化交融、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观念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以期为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理解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2. 正文2.1 东方生死观的特点东方生死观强调生死循环和轮回。
中西文化4new
第四章此岸与彼岸中西宗教文化比较第一节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中国文化就体现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西方文化则表现出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在价值上是以神为本的。
1.非宗教的人生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描述世界历史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轴心时代”理论。
他认为,在经历了史前和古代文明时代之后,在公元前800—200年的时期内,在世界范围内集中出现了一些最不平常的事件:“在中国,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包括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
像中国一样,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探究了一直到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的全部范围的哲学可能性。
伊朗的琐罗亚斯德传授一种挑战性的观点,认为人世生活就是一场善与恶的斗争。
在巴勒斯坦,从以利亚经由以赛亚和耶利米到以赛亚第二,先知们纷纷涌现。
希腊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许多悲剧作者,以及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
在这数世纪内,这些名字所包含的一切,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起来。
”于是乎,这一时期成为世界历史的“轴心”。
按照西方学者的看法,“这一时期所有主要的宗教选择——它们构成认识终极者的主要的可能方式——都已被确认和建立,自那以后,人类宗教生活中没有发生任何类似的具有新的意义的事情。
”包括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被视作先知性闪族宗教生活之流中的新发展。
轴心期的出现是古代各大文明发生了“超越的突破”而带来的结果。
中国文化发展到西周,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神本观念的明显衰落和人本思潮的广泛兴起。
西周的礼乐文化所贯穿的精神就是《礼记》中所规定的“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四项基本原则,其整体功能是指示现世的人伦秩序,而不是超世的祈福。
……正是由于儒家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这种强大的整合功能,所以在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中关于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成为至今仍然争论不休的一桩公案。
此岸与彼岸——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总之一句话,上帝是人的尺度。
一元的基督教上帝观造成了深刻和广泛的后果。人 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 方式都以此为转折点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西 方社会的自然观、历史观、道德观、文艺观甚至政 治经济制度全盘转型。
三、逍遥与拯救—— 两种不同的宗教体验
身处不同宗教文化的个体在心理和情感等方面有着 不同的体验,这涉及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在强调现世人伦的中国文化当中,不同的宗教信仰 体系都注重人的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追求知性知 天的境界,这种追求乐感的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
事实上,即便作为严格意义的中国宗教如道教与佛 教,在其教义和信仰形式中也充满了世俗性的内容。 人们为了追求现世的幸福和快乐,可以拜佛求菩萨, 同时也会祭祀祖先鬼神,还可以占卜求签,甚至幻 想通过种种途径羽化成仙…… 这些原本异质的宗教只剩下保佑现世人生的幸福和 安乐的功效,诸如升官发财、延嗣求偶、治病避灾 都可以成为求神拜佛的目的。概括起来恰如梁漱溟 所说的“非宗教的人生”。
2)西方宗教发展
A. 希伯来人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创立了一种神教—
—犹太教,它信奉至高无上创造天地万物的超越的
神。 B.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犹太教涌现了大批 的先知,强化了作为创世主的上帝的观念。犹太人 认为,上帝把他们从埃及的苦难中救了出来,显示
出上帝对他们的爱、眷顾和亲密的关系。同时,作
和贪求世俗欲望的满足和现世人生的幸福。这表现出与 中国文化全然相左的旨趣。 它把人看成灵魂与肉体的结合物,其中灵魂是归属上帝 的,归属于自己的只有肉身。
基督教把痛苦作为“原罪的苦果”,人只有通过体验这
种痛苦,克己禁欲,才能达到回归上帝的得救之途。作 为基督教信仰核心的“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就是这 种牺牲现世追求与上帝同在的宗教精神的最好象征。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组员:宁玲珑 向玉婷
• 每一门哲学不一定是一种宗教,但每一种宗教必定是一门 哲学。它代表着一个时期内人的情感、思想和信仰,同时 也体现了那个时期内其所在地区的政治和文化理念。 • 在各个宗教产生的初期,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 局限,对自身及生存的环境缺乏整体的、科学的认知。而 宗教的产生正是给了人类在无知而萌生的恐慌中一种及时 的情感依托。而后,由于宗教的迅速发展,它逐渐由被统 治阶级迫害的地位上升成为一种统治阶级用以集中和麻痹 人的思想感情的工具。 •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今天,宗教作为政治工具的 时代已经逝去,它重新成为一种思想和文化的体现,在人 类社会中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基本教义
• • • • • 缘生:事物皆因缘合而生。 四谛: 认为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叫“苦谛”; 招感这些苦界的烦恼业因,叫“集谛”; 要想解脱苦果,只有除烦恼业因而达到“寂灭而 乐”的“涅槃”境界,叫“灭谛”; • 而要达到涅槃境界,就必须修道,叫“道谛” • 八正道:正见、思维、语、业、命、精进、念、 定
基督教礼仪
• 基督教的崇拜形式不一而 足,个人祈祷和家庭崇拜 受到重视。家庭是基督教 社会的基本。集体崇拜形 式和多寡因教派而异。关 于圣礼,天主教规定七件 圣事,即圣洗、坚振、告 解、圣体、圣品、终傅和 婚配。东正教圣礼也是七 件。抗罗宗的古典派信义 会、圣公会和归正会只采 用两种圣礼,即洗礼和圣 餐。
但是,由于所处地域环境与历史背景的差异,也造就了两 种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这两种文化产生的根源不仅仅局 限于宗教本身,因为仅教义来看,无非一个是佛祖,另一 个是上帝;一个是观音,另一个是耶酥罢了。那么它们为 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要归结于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各 个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来自于人的思想更新,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和社会自身的变革。而正是这种差异,为中西方 以宗教文化为代表的“大文化”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 供了前提条件。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西学东渐,东学西传” 就是最好的佐证。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例摘要:中美两国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最典型的代表,二者在宗教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美国是个非常宗教化的国家,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受国内宗教及宗教团体的影响。
而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的影响程度远远没有美国之深。
本文针对宗教在中美两国的影响力、价值观导向、社会作用、用语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产开论述,以期能够从宗教的角度来深入了解中美两国的差异。
关键词:宗教;文化对比;中美差异。
一、前言宗教文化体现着一个时期内人的情感、思想和信仰,也反映着一个时代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理念。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今天,宗教作为政治工具的时代已经逝去,它重新成为一种信仰和文化的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宗教我们可以清楚地窥见人类社会,因此,正确地认识宗教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美差异,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增进了解。
二、中美宗教信仰差异美国虽然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有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东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但是基督教毫无疑问占有绝对优势,有数据表明,在美国有信仰宗教的人数中,约有85%的人声明自己是信仰基督教。
以基督教的教义《圣经》为例,它始终是美国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年销量高达900万册左右。
所以,基督教实际上是美国的国教,基督教文化也是美国的主流文化。
中国人信仰比较复杂,主要信的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但以信仰佛教的人数最多,但差距不是十分巨大。
三、中美信教人数的差异美国是个宗教色彩很浓厚的国家。
据资料显示有30多万个基督教教堂、犹太教会堂、清真寺以及其他宗教活动场所。
根据有关调查,82%的美国人认为自己信仰宗教。
前美国总统布什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更是说有95%的美国人自称信仰上帝。
另一方面,美国是体育大国,但美国人花在宗教上的时间和金钱远比体育方面多。
据有关报道,美国一年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数约为观看各种职业或大学体育比赛人数的13倍,美国一年捐献给宗教事业的资金总额约为花费在橄榄球、棒球和篮球三大联赛上的资金总额的14倍。
论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论文论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摘要:通过中西方文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宗教形态宗教观念和宗教经验,对人的影响及人对神的态度等不同的态度,运用描述、对比的方法,研究了中西宗教文化的发展、信仰等,以促进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关键词:宗教精神;中西文化;比较;1:前言1.1研究的原因及意义:原始宗教是文化的根系,是人类超越情结的异化,营造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因此,宗教是第一文化。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文化现象,不同的民族创造出来的宗教也必然有其不同区域的文化印记。
同时在宗教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历史、民族、文化传播与影响等诸多因素,每个文化内部都形成了其不同的宗教体系。
1.2研究方法:本文从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的宗教态度、多元与一元的宗教信仰以及逍遥与拯救的两种不同的宗教体验等方面进行比较,探究此岸与彼岸的宗教差异对两种宗教文化发展的影响。
2:文献综述:梁晓鹏、苏国勋、徐行言3:正文3.1宗教的起源:宗教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与社会物质生活与人类精神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中国宗教中,几乎所有的神都是由平凡的、世俗的人经过修炼而成就的。
如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他们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他们之所以被传播,是因为他们探索人生的真理,用他们深邃的思想,广博的和伟大的人格力量征服了民众。
而在西方,人们则信仰上帝,它是永恒的,绝对的,是它创造了自然万物。
对于传统宗教进行理智性的研究,提出种种关于宗教的理论和学说,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代思想家那里就开始了。
然而,把这种研究从依附于哲学和神学的从属地位下解脱出来,使之变成一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人文学科——宗教学,宗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一种意识形态,在人类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至今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相信各种各样的宗教。
宗教的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罗马帝国后期,犹太教的一支在地中海地区广为传播,这 就是基督教。其认为耶稣降世是上帝与人重新立约,耶稣
降世为人,死而复活成为基督。
古代基督教的教父们,将希腊哲学融入基督教义之中,完 成了西方古代思想史上认知、行为和信仰的融合,从而奠 定了西欧中世纪的思想基础,并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化的 发展方向:a) 基督教从犹太教中继承了绝对一神论观念和
2)西方宗教发展
A. 希伯来人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创立了一种神教—
—犹太教,它信奉至高无上创造天地万物的超越的
神。 B.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犹太教涌现了大批 的先知,强化了作为创世主的上帝的观念。犹太人 认为,上帝把他们从埃及的苦难中救了出来,显示
出上帝对他们的爱、眷顾和亲密的关系。同时,作
为他们救主的上帝之所以能克服一切存在于自然和 历史中的恶,正是因为上帝是创世者,超越于这个 世界之外。
C. 轴心时代的希腊,原有的多神教——荷马和赫西俄德
的诸神开始遭的宗教理想。
克赛诺芬尼认为神是万物存在于其中的宇宙的永恒的基质。
巴门尼德曾试图将“神灵与存在”相等同。
爱自己的敌人。
总之一句话,上帝是人的尺度。
一元的基督教上帝观造成了深刻和广泛的后果。人 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 方式都以此为转折点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西 方社会的自然观、历史观、道德观、文艺观甚至政 治经济制度全盘转型。
三、逍遥与拯救—— 两种不同的宗教体验
身处不同宗教文化的个体在心理和情感等方面有着 不同的体验,这涉及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在强调现世人伦的中国文化当中,不同的宗教信仰 体系都注重人的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追求知性知 天的境界,这种追求乐感的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
在巴勒斯坦,从以利亚经由以赛亚和耶利米到以赛亚第二,先知们纷纷
涌现。 希腊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
许多悲剧作者,以及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
在这数世纪内,这些名字所包含的一切,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 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起来。
这一时期成为世界历史的“轴心”。
问曰:满堂浑是客,谁是主人翁。答曰:一字两字重,千对
担不起。
这无疑是典型的禅宗公案作风。
又如:不问灵不灵,不问验不验,信手行将去,莫起一切念。
这是禅诗还是道谶呢?
在唐代以后的道教观念中,道教教主太上老君仿效 佛祖有过去、现在、未来三身的说法,一气化三清,
有了玉清、太清、上清三身。另外还有33天、18层
和贪求世俗欲望的满足和现世人生的幸福。这表现出与 中国文化全然相左的旨趣。 它把人看成灵魂与肉体的结合物,其中灵魂是归属上帝 的,归属于自己的只有肉身。
基督教把痛苦作为“原罪的苦果”,人只有通过体验这
种痛苦,克己禁欲,才能达到回归上帝的得救之途。作 为基督教信仰核心的“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就是这 种牺牲现世追求与上帝同在的宗教精神的最好象征。
地狱的说法以及人死后赏善罚恶的思想,都是佛教
天人思想的变种。
道教的天人观念还援入了儒家思想体系。道教仿照 儒家经典《书经》和《礼记》的系统,根据周朝的 体制,掺杂古代三垣、二十八宿等天文学的概念, 形成了一个开放的以昊天上帝或元始天尊为主宰的 天庭神谱。
道教庞杂的神谱使中国的宗教崇拜变得异常热闹: 有源自儒家传统的三皇、五帝及祖先崇拜、对社稷、 龙凤的崇拜。 道教则有三清(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 清灵宝天尊)、八仙、九天玄女和盘古真人等神仙 崇拜。 佛教有三世佛、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世音、 地藏)、诸罗汉等神佛。
中国哲学各流派尽管不同程度地承认天命观,但基 本上不系统讨论彼岸世界的问题,不系统论证一个 人格化的神的存在问题,更没有树立一个主宰世界 的人格化的神,也没有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明显 对立观念。
中西学界有不少人倾向于将儒教视为中国特有的宗 教,但所谓儒教的世俗性又是显而易见的,原因不 仅在于它缺乏向往彼岸世界的超越精神,没有神灵 信仰,而且它寻求的是现世的家族与社会关系的调 整,关注的是当下的人生际遇。 因此,作为现代新儒学代表的梁漱溟断然否定了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周公以来的儒学传统是一种 宗教信仰。
界的向往,在价值上是以神为本的。
1. 1 “非宗教的人生”
1)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
在经历了史前和古代文明时代之后,在公元前800-200 年的时期内,在世界范围内集中出现了一些最不平凡的 事件:
诸子百家
中国
贤哲如云
希腊 轴心时代
巴勒斯坦
先知涌现
琐罗亚斯德
伊朗
印度
《奥义书》和 佛陀
在中国,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包括墨子、庄子、 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 印度出现了《奥义书》(Upanishads)和佛陀(Buddha),探究了一直 到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的全部范围的哲学可能性。 伊朗的琐罗亚斯德传授一种挑战性的观点,认为人世生活就是一场善与 恶的斗争。
2.1 泛神论的多元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世的关注使得中国宗教的超越
意识在表象上呈现出信仰的多元化倾向,其核心并
非宗教信仰的他律意识,而是一种“自求多福”的
自为存在,信仰实践本身在民间也变得相当地功利。
在上古文化当中,人们就习惯于用各种概念来表述 神。比如“神”(天神、神祗,),“帝”(天帝、 帝释),“天”(皇天、苍天)。 中国古代的信仰体系,有一个万物有灵的“自然神” 谱系。比如祖先神(三皇、五帝),天体神(日、 月、星宿),气象神(风、雨、雷、电)、山水神 (三山五岳)和鬼怪(魑、魅、魍、魉)等。
此岸与彼岸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Contents
一、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
二、多元与一元——两种不同的宗教信念
三、逍遥与拯救——两种不同的宗教体验
四、王权与教权
人的宗教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它们对人的活动 所产生的影响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必不可少和核心的一部分。 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是构成不 同地域和民族独特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方文明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 同的宗教形态,拥有不同的宗教观念和宗教经验。
按照西方学者的看法,“这一时期所有主要的宗教 选择——它们构成认识终极者的主要的可能方式— —都已被确认和建立,自那以后,人类宗教生活中 没有发生任何类似的具有新的意义的事情。”
轴心时代的意识是与远古的神话时代相对立的,是 要以理性反对神话。 就宗教领域而言,在轴心时代,原始宗教的诸神开 始消失,宗教逐步地伦理化,神的权威借助于这种 伦理化而增强了,神话变成了寓言,原始宗教演变 成为人文宗教。
2)轴心时代的中国 中国文化在这个轴心时代虽然也同样经历了一次思 想的大繁荣,但是以儒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并没有 一个所谓神话时代作为背景和出发点,在中国的轴 心时代也并没有像西方一样因为意识到自身的有限 而转向超越的无限,理性的发展也就没有像西方那 样出现一元的超越神。
中国文化发展到西周,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特点 就是神本观点的明显衰落和人本思潮的广泛兴起。 春秋后期,人们对神灵和神灵祭祀的信仰已经衰落。 知识人对祭祀不再从宗教信仰来肯定其必要性,而 是从祭祀的社会功能来予以肯定,对现实社会及政 治的关注远胜于对神界的关注。 与西方基督教神权或大于王权或与王权抗衡、哲学 沦为神学婢女的状况不同,中国的宗教信仰一直让 位于儒家思想,成为圣王王道的附庸。
以道教为例
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在道教史
上被尊为“南宗五祖”之一。这
个人生前“妙龄赴高科”,是一
个“读书种子”,也是一个头戴
芙蓉冠、身披道士袍的士大夫。 在他身上,充分地体现了当时承 袭中国文化道统的士大夫阶层在 三教中左右逢源的趋向。
从白玉蟾的言论来看,根本就搞不清楚白玉蟾究竟
是修道之人还是佛门弟子:
事实上,即便作为严格意义的中国宗教如道教与佛 教,在其教义和信仰形式中也充满了世俗性的内容。 人们为了追求现世的幸福和快乐,可以拜佛求菩萨, 同时也会祭祀祖先鬼神,还可以占卜求签,甚至幻 想通过种种途径羽化成仙…… 这些原本异质的宗教只剩下保佑现世人生的幸福和 安乐的功效,诸如升官发财、延嗣求偶、治病避灾 都可以成为求神拜佛的目的。概括起来恰如梁漱溟 所说的“非宗教的人生”。
形成了鲜明地对比。
3.1 在世的解脱和欢乐
在中国文化中,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宗教情绪和 宗教经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体验。但总体说来, 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禅宗,都表现出一种对于现世 人生的关注和对自然生命的执着。
二、多元与一元 ——两种不同的宗教信念
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宗教观
念和信仰体系由于整个文化彻底的“人本化”转向
而一直保持在前轴心时代自然宗教的水平,表现出
信仰的多元化、泛神化和服务于社会主导价值等他
为的特征。 在西方,早在轴心时代就已经完成了从自然宗教到 伦理宗教过渡的转变,一元神的上帝观念成为西方 文化价值的根基和支柱,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巨大 的作用。
基督教宣扬一神、一主、一信、一教的神学信条, 并把上帝的权能推向了无限的领域,宣称世上发生
的一切都是上帝预先安排和决定的。
人们认为人世间的各种罪孽、恐惧、忧虑和死亡同
上帝的救世旨意相比是无足轻重的,因为上帝最伟
大的行为就是饶恕人的过失,借此救赎人类。上帝
的态度使得世人彼此提倡宽宏大量、热爱他人甚至
唐代以后的中国的文化有一个明显的走势是儒、释、 道的“三教合流”。
合流后的中国文化以儒家传统的人伦价值观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