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
学生疫情复课后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方案

学生疫情复课后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方案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
2)组织课余活动,如文艺比赛、运动会等,增强学生的社交和身体素质。
3)加强学科融合,让学生在学科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家长篇】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依靠,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在复学后,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如果发现孩子有负面情绪,要给予理解和支持。
2.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家长要多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度过难关。
3.合理规划孩子的研究和生活家长要合理规划孩子的研究和生活,避免过度压力和疲劳。
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学生篇】学生是心理健康的主体,也是心理辅导的重点对象。
在复学后,学生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心理调适:1.认识疫情的现实性学生要认识到疫情的现实性,遵守学校和社会的防疫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调整研究态度学生要调整研究态度,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充分利用时间,提高研究效率。
3.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学生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锻炼身体,放松心情,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4.寻求帮助学生要勇于寻求帮助,与老师和家长沟通,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
总之,在复学后,学校、家长、学生应该共同努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心理讲座和团体辅导的形式,有效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这是学生获得心理支持和能量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为了更具体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设置专题讲座,如生命教育、情绪管理、中考减压辅导等。
团体辅导也需要根据不同的人群进行定向,比如可以针对有感染亲属的学生、留守儿童、初三学子做不同形式和主题的辅导。
除了学校的心理老师,班主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
因此,发动班主任组织心理主题班会,实施具体到位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返校复学开学第一课——心理健康教育篇

面对挑战 积极Leabharlann 对作为毕业班的学生,想必你存在一定焦 虑感,有时甚至感到失眠、无所适从和压力 大。这种情况多数人都会碰到。正所谓“不 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压力就像弹簧,只 要自己积极面对,寻求老师、同学和家人的 支持。
心理“复位”
疫情期间学生宅在家中,时间长了,情 绪的张力会变得松弛。虽然大家仍然在关心 疫情的发展,但自身的总体压力是减弱的, 于是情绪张力也就随之变小。如果此时自身 的情绪仍处在不够兴奋的状态,在应对学习 压力时就会出现情绪张力不匹配的情况。此 时,我们需要尽快调整自己的情绪,让情绪 高涨一些,多一点激情投入学习,这样才能 把拖欠的学习任务尽快补上。
隔离病毒,但并不隔离爱,让我们一起用自 己的行动来表达爱!用最阳光的一面,来迎接返 校复学。
心理有力量心里更健康战疫课堂返校复学开学第一课心理健康教育篇学会调节合理应对当你还在迷茫得过且过时不妨提醒自己喂该醒醒了漫长的假期和居家学习即将结束了要回归熟悉和久违的校园了不能再神游了
战“疫”课堂——返校复学开学第一课
心理健康教育篇
心理有力量,心里更健康
学会调节 合理应对
当你还在迷茫,“得过且过”时,不妨提 醒自己,“喂,该醒醒了”“漫长的假期” 和居家学习即将结束了,要回归熟悉和久违 的校园了,不能再“神游”了。你要做的是, 需要花一周左右的时间调整自己的生物钟, 逐步与学校作息时间同步,相信自己,可以 的。
珍惜生命 冷静应对
“恐惧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忧虑是因为 我们有前行的目标。”目前还是防疫期间, 依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做好个 人防护,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出现紧张、 焦虑、失眠等状况时可以告诉家长、老师等, 积极主动寻求帮助和心理支持。
学会自律 自信应对
复学期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调适

你也许需要花一点时间才能找到自己的安全岛,没关系,慢慢找, 只到这样的安全岛慢慢在自己的内心清晰、明确起来。
4. 生活方式健康
实验: 清晰目标的重要性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 第一组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 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很多人开始抱怨,越往后情绪越低落。有
些人不愿再走了。 第二组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时间 和距离。走到中途,他们情绪低落;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步 伐。 第三组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 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 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坚持努力
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正确认识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努力永远不晚: 当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3Q
学习的高原现象
2. 发展理性认知
非理性认知的特点: ✓ 过分概括化:“我这件事没做好,我是个没用的人。” ✓ 绝对化的要求:“我学习这么努力,每门课都要考第一。” ✓ 糟糕至极:“在学校里,我是最倒霉的一个。”“没有谁比我
3. 心理专业人士的支持
学校的心理老师 各种心理咨询机构 医院心理科 疫情期间心理援助平台
谢谢聆听!
己的小烦恼和焦虑,然后把这张纸撕掉。 看。看优美的图片、幽默的图片、可爱的图片(萌图) 听。当情绪紧张时,选择优美、柔和的乐曲;当感到忧郁时,选择雄壮有力的
(岗坪中心小学)返校复课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返校复课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岗坪中心小学南校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目前,我国的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的重要成效,这为师生的返校复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5月11日我校的五、六年级学生已顺利返校,但疫情还没有在我们身边完全远去,疫情所造成的心理影响与干扰还是存在的,师生返校复学后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心理环境,为了师生的身心健康,更好地帮助他们顺利适应疫情防控期间的校园生活,以更具积极、更具建设性的心态投入到返校复学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校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何其聪(校长)副组长:罗伟(副校长)郭志(副校长)成员:梁远兴(总务处主任)莫少兄(政教处主任)莫云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下设心育团队工作小组,由梁远兴同志兼任心育团队小组组长,罗朝珍、梁显友、莫秀华、黄惠芳、莫影丽老师组织心育团队开展具体工作,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心理值班,为师生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心理老师值日安排表三、开展心理健康排查工作,及时掌握师生的心理状况疫情的存在会对师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师生返校复学后还要面对心理适应、学习和工作压力等心理问题,面对诸多的心理应激源,我们的师生将面临比往常更强的心理挑战,心理变化或失衡也就在所难免。
为了全面掌握师生的心理状况,排查可能存在的心理安全隐患,我校将开展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心理健康专项排查活动。
1.专业心理评估:①借助心灵伙伴心理云平台并选择相应的量表对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师生进行更进一步、更全面的心理评估。
②利用“问卷星”对本校师生进行快速的、简单的心理评估。
摸查每个学生和其家庭在孩子居家学习期间和复课衔接期间的心理状况,教师居家备课上课期间和复学前后的心理动态,掌握困扰师生的具体压力来源和情绪行为问题。
2.自我报告与日常观察:发挥年级兼职心理教师和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利用“晴雨表”对班级学生和年级教师的心理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更全面地把握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一线了解、一手掌握、实时监控。
[疫情下中小学复学后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二)]疫情防控中小学复学方案
![[疫情下中小学复学后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二)]疫情防控中小学复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93aad2dd36a32d7275811a.png)
[疫情下中小学复学后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二)]疫情防控中小学复学方案疫情下中小学复学后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二)中小学复学复课正在稳步有序推进。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减少疫情对学生可能造成的心理问题和负面影响,帮助广大中小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学期学习和生活,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春季复学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是推进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校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将其摆到教育工作突出位置,尊重和关爱每一名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和班集体氛围,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
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进一步强化生命教育,普及心理常识,增强学生调节心态、调控情绪、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积极乐观、自尊自信、坚韧顽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多措并举,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尽快做好疫情后学生的心理“复位”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冲击,不少学生产生了焦虑、烦躁、失眠、恐慌等情绪。
新学期初始,受两个多月的居家生活和学习影响,学生对在校学习和生活也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
复学以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学生的心理“复位”,是摆在所有学校面前的一件要事。
开学后,各中小学校要做好以下三件工作:一是迅速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德育校长任副组长,学校专兼职心理老师、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共同参与,制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明确分工和职责。
二是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构建家长、班级、年级、学校四级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通过班会、课堂观察、谈话、问卷等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准确把握学生对疫情的恐慌、对学业的焦虑、对开学后自身健康的担忧等真实心理需求,集中商讨应对举措。
最新复学心理疏导方案

复学心理疏导方案范文(通用6篇)因为疫情的严重性国家也是延长假期。
然而也给部分中小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慌,长时间的蜗居和负面信息也客观造成了他们情绪的波动,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有的甚至还会留下阴影。
因此,疫情期间,既要关注身体健康,也需关注心理健康。
一、主要表现:通过家长反馈及走访发现,中小学生心理恐慌表现在:有的孩子表现出害怕、恐慌、担心、生气、烦躁、发脾气;有的孩子每天花很多时间看疫情的相关讯息,并反复跟家人讨论;有的孩子表现为话少、状态消极,食欲差、睡眠差或赖床;有的孩子生活无规律,昼夜颠倒,沉迷于看电视、打游戏,生活较懒散,不是坐着就是躺着等。
二、巧正思维,培养积极心态。
由于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能外出聚会和走亲访友,这恰恰增加了我们与家人深入交流的机会。
没有其他的社交活动,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弥补学业上的短板等。
行为能够促使态度的改变,我们要保持积极、理性、平和的心态,从而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和信心。
三、巧视情绪,适时自我调节。
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和传播期间,我们关心、关注疫情,对疫情发展感到焦虑、害怕、甚至恐惧,这些心理活动来源于对自身和亲人安全的关心,以及对疫情发展的可能性无法判断,或者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
但是,只要这些心理活动不严重影响你的生活和学习,都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
在疫情仍未得到控制的不确定情况下,无论我们是否生病,都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不安、恐惧、内疚、自责、愤怒、羞耻、冷漠等情绪,这是非常正常的反应,也不要过度地在意。
如果你有这些负面情绪,这都不是你的错,你可以通过自我对话、转移注意、积极暗示和感恩等方式,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四、巧释心情,享受亲密时光。
病毒致病,不良情绪也致病。
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免疫力,也能帮助身边的人稳定情绪、缓解焦虑。
越是在特殊时期,越要努力保持心情平静、愉悦。
目前由于防控疫情的大范围的感染,大家自觉在家不外出,宅在家里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擅长做的事情。
学生复学心理辅导计划

学生复学心理辅导计划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学生们陆续迎来了复学的时刻。
然而,长时间的停学使得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可能会面临着焦虑、紧张、自卑等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们顺利适应学校生活,我们制定了一份学生复学心理辅导计划。
一、赋予学生安全感学生们在疫情期间可能会感到害怕和不安。
我们计划在复学前举办一次专门的座谈会,向学生们说明学校采取的防疫措施并解答他们的疑虑。
同时,我们鼓励学生们在家庭中积极参与,让家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理解。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感,降低他们的焦虑情绪。
二、重建学习兴趣长时间的停课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我们计划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利用互动式的课堂教学,增加游戏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们将与家长合作,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关注学生情绪表达学生们经历了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和社交隔离,他们可能会有很多情绪需要宣泄。
我们计划组织一些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和艺术表演,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同时,学校将安排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化解内心的困扰。
四、培养学生社交能力长时间的停课可能使学生们的社交能力退化。
我们计划进行一系列的社交活动,如班级聚餐、户外拓展训练等,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此外,我们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团和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体验,帮助学生恢复社交热情。
五、建立学生支持网络学生在适应复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
为了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扰,我们计划建立一个学生支持网络。
这个网络将包括班主任、心理咨询师、学业辅导员等多个角色,他们将共同协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六、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他们顺利适应学校生活至关重要。
我们将开设体育课程和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返校复学期间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返校复学期间学生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概述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疫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适应返校复学后的校园生活。
三、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疫情,调整心态,适应返校复学后的生活。
2.生理健康: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基本防疫措施。
四、教学方法1.采用线上直播、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参与。
2.利用图片、视频、案例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心得,增强课堂活力。
4.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安排1.第一课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疫情,调整心态,适应返校复学后的生活。
活动:分享疫情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2.第二课时:生理健康教育内容: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基本防疫措施。
活动:演示佩戴口罩、洗手的正确方法;进行防疫知识竞赛,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3.第三课时:生活习惯教育活动:制定作息时间表,监督学生执行;开展饮食卫生知识竞答;组织户外体育锻炼。
4.第四课时: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培养活动:分组进行团队游戏,培养学生协作精神;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互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学生实践表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防疫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返校复学期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学生们重新踏入校门的喜悦,更有他们对未知挑战的担忧。
因此,我们的教案要贴近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用他们能理解、喜欢的方式,传递健康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自我保护的坚实防线。
心理课上,我们通过分享疫情中的温暖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2020春中小学复学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

2020春中小学复学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复学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随着疫情发展得到了基本控制,相信开学复课的日子已经临近,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尽快回复到正常的研究中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几个月的居家生活和研究,对每个人都是极大的考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望期待早日开学。
但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居家生活和研究,学生能不能很快的回到正常的研究中来,使我们的正常的教育工作能够开展,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关心和担心的。
一、制订好复学第一课计划,上好第一课面对美好的阳光,每个经历了这场疫情而重新走进课堂的学生,心情有忐忑、有不安。
如何让我们学生尽快平复心情,是我们复课后的首要任务。
疫情战役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英雄人物、感人事迹,正是我们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课程资源,上好生命教育的第一课,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把战胜新冠的典型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理性看待疫情;履行疫情防控责任和义务。
加强学生的信心教育,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必胜,克服恐惧心理、克服焦虑心理、克服逆反心理,经历风雨见彩虹。
由于学生对疫情的感受认知也不一样。
对疫情信息知晓也不同,我们可收集相关疫情资料,让学生对疫情发生、发展有一个整体认知。
重点关注可敬的白衣天使和被病毒吞噬的生命,分析疫情对我们带来的不便,了解系列防控隔离措施的必要性等等;提高学生理性面对、科学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认识到病毒对人类的伤害,更要认识到健康对于生命的意义重于泰山。
让学生知道善待生命、维护健康的重要意义。
在疫情中,生命是脆弱,我们要学会呵护生命,尊重生命。
同时,我们更要引导学生看到生命顽强。
在疫情斗争中,我们大多半人没有受到损伤,是由于隔离防护到位,我们还能够回到教室上课;还有许多由于自身健康免疫力强而也没有感染的人;还有许多确诊的病人在医务人员的及时治疗后,康复出院。
我们应该科学认知,平复心情,安心研究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贡献应有的力量。
2020年XX学校复学心理调适指南(学生篇)

2020年XX学校复学心理调适指南(学生篇)问题1自己一想到马上要开学了,就觉得不开心,也不能睡懒觉了,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跟上学校快节奏的学习生活?怎么办?开学意味着生活、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每位同学在回到学校后,都会度过这样一段“开学心理适应期”。
开学前,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是因为你还没有做好迎接变化的准备。
因此,做好复学适应的关键就是——提前调整,让身心皆做好准备。
问题2我来自重点疫区,不敢与同学多交流,担心同学们会对我有看法而孤立我,怎么办?开学后,可能很多同学都跟你一样,既渴望与同学无所顾忌地交流又有点担心会被传播病毒。
其实,这种担心不仅特别正常,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正是因为担心,我们采取各种防护措施保障自己和别人的安全,比如戴口罩、常洗手、多通风、少聚集,这些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焦虑,为我们带来安心的感觉。
其实,人与人之间除了面对面的交流,还有更多的交流方式,例如,一个会意的眼神,一张温馨的小纸条,一个赞许的大拇指,一个善意的帮助……虽然微笑被口罩遮住了,但温暖不会,虽然人与人的空间距离看上去远了,但心仍然可以很近。
学校会尽最大可能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开学时间一直推迟到4月,一定是经过安全评估后的慎重决定。
因此,如果你来自重点疫区,不必特别担心,请根据要求做好以下事情:1.回揭阳后按照规定严格进行隔离。
去过疫区不是你的错,要接纳自己去过疫区的事实。
2.每个人对于担心的事情会更敏感。
因此,如果在同学关系中感觉到被孤立,要先思考,是真的被孤立,还是自己太敏感而导致了误会。
3.同学如果对你有看法,可能是对病毒的担心和害怕,并不是对某个地区,更不是对你本人的排斥,所以,如果有这种情况,首先,要理解这样的担心;其次,向他表明你已经历过隔离程序,解除他的顾虑。
4.如果发生自己所担心的孤立现象,主动寻求帮助,比如父母、班主任老师,或者学校心理老师等。
问题3开学后,我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一心想玩手机游戏;放学回家稍微玩一会儿,父母就不停唠叨,我实在受不了,还会跟他们吵架,怎么办?01观察记录自己的状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返校复课后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返校复课后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者:徐凤仪来源:《师道·教研》2020年第12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重要。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居家线上学习长达三个多月,由于线上学习和校园学习存在巨大的差異,难免会造成学生心理的不适应,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做好学生返校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重要。
随着学生心理问题的浮现,我们教师该怎么做呢?一、加强课程建设,保障对全体学生的教育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积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最大限度防范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返校复课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我们区推荐了很多心理辅导的微课。
我们选取了由心理健康援助中心肖玲老师主讲的《返校复课后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为内容。
讲座中说到怎样帮助学生调整过度应激反应。
基本调适方法是:1.调整自己的生物钟,逐步与学校作息时间同步。
2.及时主动了解返校复学的相关要求,做好防疫、学习心态的准备。
3.树立学习目标,列好返校复课后的学习计划。
4.管制身边的心态,出现不良情绪要积极主动寻求帮助和心理支持。
老师们认真学习优质课程资源,结合班级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既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如自信、理性和友善等品格的培养,又要具有时效性,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以及社会和时代特点。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一定的课时量,按照课程规划,定时、定量开展。
二、建立“一生一案”,对心理异常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除了做好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我们还要关注个别心理异常的学生,建立“一生一案”,进行个别疏导。
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家长沟通了解情况,结合平时的日常观察,确定“一生一案”的辅导对象。
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寻找产生心理障碍的归因。
有的学生是智力差、接受力慢,对学习产生抗拒;有的学生是有多动性,无法控制自己,造成成绩差;还有的学生是有心理障碍,故意违反纪律,引起教师、同学们的关注。
复学后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方案

复学后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方案
背景
复学后,学生可能面临诸多心理压力和适应困难。
为了帮助学
生更好地应对复学带来的心理挑战,制定了以下心理健康指导方案。
目标
该指导方案旨在提供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促进他们的适应能力
和情绪调节,以便更好地应对研究和生活的压力。
指导方案
1. 心理教育和宣传
- 在复学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
康重要性的认识。
- 在校内宣传栏、班级会议等途径发布心理健康相关的资讯和
温馨提醒。
2. 心理咨询服务
- 设立心理咨询室,提供私人和保密的心理咨询服务。
- 任命专职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3. 心理健康活动
- 组织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提
供学生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分享的机会。
- 推广一些有效的心理放松和压力释放方法,如冥想、呼吸练等。
4. 学生成绩与进步的认可
- 在学校内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和认可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和
成绩。
- 定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与成
绩表现。
实施与评估
- 严格执行以上指导方案,并定期反馈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 针对学生的反馈和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心理健康指导方案。
总结
复学后的学生心理健康是重要的一环,通过制定上述心理健康指导方案,学生可以获得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为他们适应学校环境和面对学习压力提供积极的引导。
返校复学后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指南

返校复学后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指南随着新冠疫情的缓解,学生们陆续返校复学。
然而,在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和隔离期间,许多学生可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压力、孤独、沮丧等。
因此,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疏导指南,帮助他们顺利适应返校复学的过程。
1.了解自己的感受返校复学是一个新的开端,这可能会引起不安和紧张感。
因此,学生需要学会了解和接受自己的感受,及时识别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妥善处理它们。
在适应新环境和适应学习压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常自我观察和反思,保持情绪的平稳和积极。
2.保持沟通和连接在返校复学的过程中,学生要与家人、同学、老师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寻求支持和帮助。
如果遇到困难和问题,要积极与身边的人沟通,共同解决。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与心理咨询专家联系,获取专业的心理服务和支持。
3.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学生需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同时,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也需要注意规律作息和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消耗精力和过度压力。
适当参与社交活动和兴趣爱好,拓展社交圈,增强自信和自尊。
4.接受挫折和失败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时学生要理解并接受这些挑战,从中学习经验,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不要过分追求完美,而是积极面对挑战,并从中寻找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5.寻求帮助和支持如果学生感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难以自我调节和解决,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和支持。
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学生可以直接咨询或预约面谈。
心理咨询师会提供针对性的咨询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减轻心理压力。
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在返校复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保持沟通和连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接受挫折和失败,并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效果,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中心学校复学心理疏导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构建和谐校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素养,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2.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3. 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学生适应复学后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工作;2. 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教师,负责日常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3. 各班级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负责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心理疏导工作。
四、工作职责1. 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1)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2)组织协调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监督、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
2. 心理咨询室:(1)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和疏导;(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3)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
3.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1)关注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上报心理问题;(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3)协助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
五、心理疏导措施1. 针对复学后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心理疏导:(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2)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压力,调整心态;(3)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4)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
2. 心理咨询室将为学生提供以下服务:(1)免费心理咨询服务;(2)心理测评服务;(3)心理辅导课程。
六、保障措施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心理教师培训;2.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3.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4. 加强与上级教育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争取政策支持。
复学心理疏导工作计划

一、前言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全国各地学校纷纷迎来复学。
然而,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学生和教师都面临心理适应的挑战。
为帮助学生和教师尽快适应新学期的生活和学习,保障心理健康,特制定本复学心理疏导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帮助学生和教师调整心态,适应复学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2. 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3. 建立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为有需要的学生和教师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
三、工作内容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2)针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教师心理辅导能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2. 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1)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专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指导。
(2)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和教师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
3. 建立心理疏导机制(1)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
(2)开展线上心理疏导,通过微信、QQ等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心理支持。
4. 加强家校合作(1)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心理状况,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掌握心理疏导方法,为学生提供家庭支持。
四、工作步骤1. 第一阶段(复学前)(1)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了解学生和教师心理状况。
(2)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方案。
2. 第二阶段(复学初期)(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
(2)设立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 第三阶段(复学中期)(1)持续关注学生和教师心理状况,调整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2)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4. 第四阶段(复学后期)(1)总结心理健康疏导工作经验,完善心理疏导机制。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展示,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五、工作要求1.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复学心理疏导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 全体教职工要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心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复学应急心理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纷纷开始有序推进学生复学工作。
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预防和应对学生复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2. 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时有效应对学生心理危机。
3. 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三、预案内容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室,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1)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业心理教师为学生、家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3.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1)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明确干预流程、责任分工和应对措施。
(2)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由心理教师、班主任、学校领导等组成。
(3)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心理危机。
4. 加强家校沟通(1)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2)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心理状况,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3)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支持。
5. 强化心理辅导(1)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2)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邀请专业心理教师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6. 建立心理援助网络(1)与专业心理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2)建立心理援助热线,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开展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四、预案实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预案有效实施。
复学后心理委员心理辅导技巧

复学后心理委员心理辅导技巧一、心理委员的素质要求心理委员作为朋辈辅导的主力军,需要培养“五心”即爱心,爱人爱己之心。
耐心,耐心倾听与关注。
诚心,真诚对待帮助者。
细心,细心观察言行举止、神态、外在表现等。
虚心,充分尊重与接纳帮助者。
二、心理委员的工作态度(一)尊重1.尊重意味着完全接纳当事人,即接纳他的优缺点,并与之平等交流。
2.尊重意味着彼此平等。
(二)真诚1.真诚指心理委员要诚实可靠,在来访者面前表里如一,真是展示自己。
2.注意事项: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真诚应符合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对当事人负责、有助于当事人的成长。
3举例说明:你不能这样对同学说:“瞧你这种德性,难怪大家都不喜欢你!”你可以这么说:“你的有些言行容易引起一些人的误解,引起矛盾。
不知道我的这种感觉对不对?”(三)共情1.共情即指设身处地地从当事人的立场体会、感受当事人的心情和观点,同时透过适当的沟通方法将这种理解传达给对方。
2.注意事项:共情要学会跳出自己的思维框架,进入对方的思维框架。
3.举例说明:同学:我这次数学考试成绩很糟糕,看来我真的学不好数学。
心理委员1:不用担心啦,你这么聪明,一定会学好的。
心理委员2:你一定是没用功,所以成绩才会这么差。
心理委员3:这次没考好,以后用功一点就行了。
心理保健员4:听得出,这次没考好让你感到很失败。
你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数学考不好令你觉得很难过,你希望能找到方法使你的成绩更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应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你的问题。
点评:心理委员1、2否认当事人的情绪和想法,忽视当事人的感情,这种没有同感的否定式回应,想当然的回应对辅导的进展没有任何帮助。
心理委员3只是提供建议和解决问题,属于解答式回应,对辅导对象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心理委员4才是共情式回应,反映了当事人目前的情绪和想法。
(三)疫情期间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1.及时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状况,做好班级的心理观察员。
2.充当同学和辅导员之间的桥梁角色,做好信息反馈。
学生复学心理辅导方案

学生复学心理辅导方案随着疫情的缓解,学生们陆续复学。
然而,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和疫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学校的复学生活并提升心理素质,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复学心理辅导方案。
本文将从情感管理、学习压力、社交恐惧、焦虑和抑郁等多个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
1. 情感管理情感管理是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一环。
学校应设立每周一次的情感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的分类、表达和调节方法。
通过情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认知和应对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2. 学习压力复学带来了新的学习压力,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减轻压力是必要的。
学校可以组织学业辅导班,让学生了解高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学校还应建立心理咨询机制,指导学生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避免过度焦虑。
3. 社交恐惧由于长时间的居家学习,一些学生可能产生社交恐惧感。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学校可以开展班级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社团和学生会等社交活动,拓宽交友圈子,提高社交能力。
4. 焦虑和抑郁学生心理辅导中最常见的问题是焦虑和抑郁。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辅导团队,定期组织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活动,让学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心理援助热线,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心理支持。
5. 家庭关系学生的复学也会对家庭关系产生影响。
学校可以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提供家庭关系的维护和发展方法。
同时,学生复学后,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 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学生心理健康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校可以开展自我肯定训练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价值、自我能力和自我潜力。
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和项目展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7. 情绪表达良好的情绪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学校可以开设情绪表达课程,教导学生如何合理、健康地表达情绪。
复学的心理措施

复学的心理措施引言随着新冠疫情逐渐缓解,各地的学校纷纷开始开展复学工作。
然而,长期的线上学习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学校复学之际,采取一些心理措施对于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缓解心理压力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复学的心理措施,并对它们的实施进行说明。
1. 建立积极的心态面对复学,许多学生可能会感到紧张和焦虑。
建立一个积极的心态对于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心态:•组织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鼓励学生互相支持,建立一个积极的班级氛围。
•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和成就感。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让学生有机会倾诉和解决问题。
2. 逐步恢复学习节奏经过长时间的线上学习,许多学生的学习节奏可能已经被打乱。
因此,在复学之初,帮助学生逐步恢复正常的学习节奏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设计适应性强的学习计划,由浅入深,逐步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
•慢慢增加课堂的学习时间,让学生适应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
•帮助学生调整作息时间,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提供情绪管理工具和技巧复学对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情绪管理工具和技巧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复学带来的心理压力:•提供情绪管理手册,介绍一些常见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开展情绪管理的讲座和工作坊,让学生学习情绪调节的技巧。
•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问题,通过倾诉来缓解心理压力。
4. 建立支持系统复学是一个新的开始,学生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支持系统来帮助他们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建立支持系统的方法:•设立班级导师制度,提供学生一个稳定的指导和支持。
•组织班级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友谊。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让家长能够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问题。
5. 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复学对于一些特殊群体的学生可能带来更大的挑战,比如住校生、留守儿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学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
随着疫情发展得到了基本控制,相信开学复课的日子已经临近,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尽快回复到正常的学习中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几个月的居家生活和学习,对每个人都是极大的考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望期待早日开学。
但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居家生活和学习,学生能不能很快的回到正常的学习中来,使我们的正常的教育工作能够开展,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关心和担心的。
一、制订好复学第一课计划,上好第一课
面对美好的阳光,每个经历了这场疫情而重新走进课堂的学生,心情有忐忑、有不安。
如何让我们学生尽快平复心情,是我们复课后的首要任务。
疫情战役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英雄人物、感人事迹,正是我们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课程资源,上好生命教育的第一课,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把战胜新冠的典型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理性看待疫情;履行疫情防控责任和义务。
加强学生的信心教育,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必胜,克服恐惧心理、克服焦虑心理、克服逆反心理,经历风雨见彩虹。
由于学生对疫情的感受认知也不一样。
对疫情信息知晓也不同,我们可收集相关疫情资料,让学生对疫情发生、发展有一个整体认知。
重点关注可敬的白衣天使和被病毒吞噬的生命,分析疫情对我们带来的不便,了解系列防控隔离措施的必要性等等;提高学生理性面对、
科学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认识到病毒对人类的伤害,更要认识到健康对于生命的意义重于泰山。
让学生知道善待生命、维护健康的重要意义。
在疫情中,生命是脆弱,我们要学会呵护生命,尊重生命。
同时,我们更要引导学生看到生命顽强。
在疫情斗争中,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受到伤害,是由于隔离防护到位,我们还能够回到教室上课;还有许多由于自身健康免疫力强而也没有感染的人;还有许多确诊的病人在医务人员的及时治疗后,康复出院。
我们应该科学认知,平复心情,安心学习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贡献应有的力量。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活动
在正式课程之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迅速恢复心情,尽快进入正常的学习的状态。
本次疫情的特殊经历,让我们意识到学生的心理辅导问题。
学生居家学习几个月后返校,回到集体生活环境,可能会产生适应困难、分离焦虑等问题。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正确对待,不能急躁,更不能批评指责。
学生的情绪状态是我们要注意的,要接纳学生当下的情绪,适当减压,带领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学生们的心理承受力也会因为性格和生活环境各异而也不同。
有的学生受疫情影响比较大,可能需要后续的心理辅导和干预。
与疫情有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学生,回校后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应激反应。
需要及时联系心理辅导老师对出现睡眠困难、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行为改变的学生进行专业的辅导或治疗。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非常时期,更
要对学生抱有耐心。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被看见,全然地接纳他当下的状态,这是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第一步。
我们用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让学生找到开学集体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学校生活迅速新常态,寻找已有的成功经验,总结积累。
三、为学生减压,开展特色教学
复学后,学生的两极分化可能更加明显,为了让不懂的学生将知识再回顾,使学会的学生不失兴趣,又使其有事可做;因此,开展分层教学显得很有必要。
我们可以通过调查、作业检查、评测等多种方式诊断线上教育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精准性辅导,采取必要的补缺补差补弱措施,指导学生找准知识遗漏点、能力欠缺点、习惯不足点等,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线下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对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提升班级凝聚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班集体,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了班级凝聚力,不但能活跃班级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建班级文化、建构班级日常学习行为规则,是复课的当务之急;在班上,通过开展班级建设、个性展示、小组合作等互动性强的活动,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交流互动,让他们讲家庭小故事,节前见闻,居家学习感受,复学后的学习计划等等让他互相感觉到班级、学校温暖。
所以,复课后我们学习的时间虽然短了、但是如果疏于学习行为习惯
的纠正,教学效果反而欲速而不达。
五、关注学困生,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合作
关注学困生,着重对学困生的帮扶,缩小两极分化,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关键在于缩小两极分化,提升学困生成绩,夯实基础是关键,“温故而知新”就是强调学习在于巩固旧知与学习新知同时推进。
做好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之间的衔接,线上教学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面对新挑战,开学后,教师要客观总结线上教育教学期间家校共育的经验与教训,保持家校之间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有针对性指导家长继续密切关注学生居家学习与生活的情绪与状态,尤其是作息习惯、学习习惯的调整,引导家长合理调整学生作息时间;尽快适应线下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