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文学常识
什么叫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什么叫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什么叫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一、说明文
1、定义: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3、说明文的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分类别、摹状貌。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语言:平实、准确、生动
6、说明文阅读入手:
1、利用说明文对象及其特征抓住主要信息。
○
2、利用说明顺序来理解结构层次。
○
3、利用关键词语理解说明文核心内容。
○(范围、时间、地点、肯定或否定、来源)
【什么叫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说明文文学常识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子: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的特点 列数字:列了……,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 特点 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的特点。
作比较:将……和……作比较,突出了……的特点 引资料:通过引用……,说明了……的特点
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揭示了……的特点, 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的特点。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写出了…… 的特点。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地解释 说明,使说明更用? • 对策;(1)解释该词的意思或定性。(2)分析该词的作用 (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 题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 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实际不 相符。 • 题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 •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 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 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 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 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 科学性。
• 14.高速铁路“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 生活方式”。高铁现已修到我们家乡,它 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至少答 出两点) • ①出行更方便、快捷、舒适。②促进旅游 业的发展。③促进城市间的交流。④促进 家乡经济的繁荣等。
• 11.文章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一是引出说明对象;二是运用设问,设置悬念, 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 1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3分) • 列数字、作比较,准确说明(突出)了高速列车速度 快的特点。 • 13.下列句中蓝色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 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 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 (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 • 不能删。因为“通常”在句中的意思是列车 首尾 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是常见的情 况,但并不排除其它情况,若删去,表达太绝对, 与事实不符,“通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
文学常识和答题技巧
(一)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 和___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___ 的___特点.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七、人物描写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典型题实战兵法词曲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
如《补算子.咏梅》,补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4、表强调。
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 作家与作品- 了解本年级所涉及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 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常识,如作者、出处、文学流派等。
2. 文体知识- 认识不同文体的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 学会区分和欣赏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
3. 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 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代表作品。
- 认识现代文学的发展及其与古代文学的区别。
二、语言知识1. 词汇- 学习并掌握本年级教材中的新词汇。
- 了解词汇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2. 语法- 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 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语法现象,如时态、语态、句式等。
3. 修辞- 认识并学会使用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 理解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
三、阅读理解1. 理解能力- 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
- 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2. 分析能力- 学会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和语言风格。
- 能够对文本进行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3. 应用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能够进行文本的改写、续写和其他创造性写作活动。
四、写作技巧1. 写作基本技巧- 掌握写作的基本步骤,如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
- 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2. 文章结构- 学会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 掌握开头、中间、结尾的写作方法。
3. 创新写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新性写作。
- 学会运用不同的文体和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五、古诗文学习1. 古诗文鉴赏- 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格律等。
- 学会欣赏古诗文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 古诗文背诵- 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积累语言素材。
- 理解并记忆古诗文的内涵和主旨。
3. 古诗文创作- 尝试模仿古诗文的风格进行创作。
- 学习古诗文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六、课外阅读1. 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指对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和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了解。
它是人们对于文学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是培养文学素养、提升文学修养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介绍文学常识的内容和意义。
一、文学作品常识文学作品是文学的核心,了解文学作品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品的题材和内容: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背景等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2.作品的结构与风格:了解作品的结构和风格,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
3.作品的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的语言、形象、象征、修辞等表现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欣赏和解读作品。
4.作品的影响与评价:了解作品的影响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作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
二、文学理论常识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了解文学理论常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学的本质和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
2.文学批评理论:了解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评价作品。
3.文学流派和学派: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和学派,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潮。
4.文学创作理论:了解不同的文学创作理论,如写实主义、意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和方法。
三、文学史常识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发展和演变的学科,了解文学史常识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学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过程。
文学史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时期的文学风格和特点: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风格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作品的历史地位和风格特色。
2.文学名著和作家: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名著和作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和作家。
3.文学运动和文学批评: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批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学的社会背景和思潮。
文学常识摘抄大全
文学常识摘抄大全
1.文学史
文学史是关于文学的一种学术研究,着重于探究文学现象的发展史。
文学史发展至今,已经发展成一门完备的学科,包括文学史的理论构成、发展过程、影响势力以及文本分析等几个维度,涉及多学科领域。
文学史最初是国外学者对古代及中世纪欧洲文学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后来又注入了新的研究成果,比如深刻哲学思维,极具创造和反思意识的阐释文本的等。
文学史可以看做一种可以阐述文学文本和文本背后的社会文化、政治等动态的科学学科。
2.文学类型
文学类型可以按照文体(体裁)来划分,其中常见的文体包括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童话、传记、说明文等等。
每一种体裁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文学阅读,从而在文字精美优美、节奏曲折、表达情调引人入胜等方面展现作者的雅趣,并以此引发读者的思考。
3.文学杰出人物
文学杰出人物是文学创作过程中给予了极大贡献的人物,他们的文章和作品更加多样全面,有助于将历史与文学、社会与文学建立联系,探究文学的内涵与外延的深层逻辑,激发新的思想与思维开展。
几个典型的文学杰出人物包括,古希腊哲学家老子、汉代文学家贾谊、唐朝文学家苏轼、宋代文学家辛弃疾、明清文学家蒲松龄,以及现代
文学家矛盾、聂鲁达、三毛、霍英东等等。
4.文学主题
文学主题是文学创作的核心,是所有文学作品归属的主要内容。
****通常,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会围绕深体的主题,如失控的生活、人
性面临的取舍、个体的情感和情节发展的际遇等等,这些主题都是文
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正式问题,也便是文学家们不同的思想洞察力和文
学视角立场所叙说出来的观点。
核舟记的课文笔记整理
核舟记的课文笔记整理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2. 文体。
- 这是一篇说明文。
它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有条不紊地介绍了核舟的形状、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等内容。
二、字词积累。
1. 通假字。
- 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的。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 一词多义。
- 为。
- 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雕刻)。
- 中轩敞者为舱(是)。
- 奇。
-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 可。
- 高可二黍许(大约)。
-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3. 古今异义。
- 曾。
- 古义:竟然。
例句: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今义:曾经。
- 左右。
- 古义:左右两边。
例句: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 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支配,操纵。
- 盖。
- 古义:句首语气词,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
例句:盖大苏泛赤壁云。
- 今义:器物上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由上向下覆。
4. 重点实词。
- 罔不因势象形:罔,无,没有;因,顺着、就着;象,模拟。
- 尝贻余核舟一:贻,赠。
- 清风徐来:徐,慢慢地。
- 石青糁之:糁,涂。
- 其船背稍夷:夷,平。
三、句子翻译。
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他)曾经赠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3.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4.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5.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 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
6.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一、新闻类1. 新闻的定义与结构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有时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总结,有时则会对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等。
2.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准确无误,不能虚构、夸张。
时效性:新闻要及时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
准确性:新闻语言要准确,包括对事实的表述、数据的引用等。
简明性:新闻要简洁明了,用最短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二、散文类朱自清(1898 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茅盾(1896 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三、说明文类茅以升(1896 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叶圣陶(1894 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四、诗歌类崔颢(约704 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王维(701 761,一说699 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诗人、画家。
1. 作者及作品简介这部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指有关文学的一系列知识和理论,涵盖文学的起源、发展、流派、主题、风格等方面。
它是文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文艺创作和鉴赏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文学常识的一些重要内容:一、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文学作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
最早的文学作品多为口头传承的民间传说和史诗,随着文字的发明,文学作品开始有文字表达。
古代文学主要有史诗、神话、哲理寓言等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别的文学体裁。
二、文学的流派和体裁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多种不同的流派和体裁。
其中,流派指的是文学作品按内容和表达方式划分的类别,包括史诗、戏剧、小说、散文等。
而体裁指的是按作品的形式和结构特点划分的类别,如抒情诗、叙事诗、寓言、散文随笔等。
古代文学的流派主要包括史诗、戏剧、哲理寓言等,如《诗经》、《左传》、《楚辞》等。
而现代文学则分为多种流派,如现代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对文学创作和鉴赏都有重要影响。
三、文学的主题和题材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题材是指作品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和内容。
文学作品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主题和题材,如爱情、友情、家庭、生活、社会等。
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与作品的风格和流派密切相关,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也会对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产生影响。
四、文学的风格和特点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是指作品在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的独特表现方式。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特点,体现了其独特的创作风貌和个人特色。
文学风格可以分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审美特点。
五、文学的影响和意义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文学可以通过作品的表达和叙述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增进人们的思想境界和情感体验。
其次,文学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再次,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四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四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第一单元(自然景观)1、《观潮》本文选自、的《喜看今日钱塘潮》.课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2、《雅鲁藏布大峡谷》作者是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运用了、的说明方法.3、《鸟的天堂》作者是 .作者去了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 .表达了我对的深情赞美.4、《火烧云》作者是 .本文从、两方面体现了火烧云变化极多.标音: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第二单元(细心观察)5、《古诗两首》我们分别学习了代的《》和代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说明了这个道理.遇到困难不要退缩;经过一番思索;一定会有“; .”的感觉.6、《爬上虎的脚》作者是 .作者是怎样观察爬山虎的?; .本文主要讲了三个部分:爬山虎的;爬山虎的;爬山虎是怎么爬的.7、《蟋蟀的住宅》作者是;该作者是国的学家;创作了著名的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魏格纳由得到启发;提出了关于的假说.本文赞扬了魏格纳的精神.成语:形容非常熟悉竹子;样子已经刻进心中;画竹子时;只是把心中的竹子画到纸上.第三单元(童话)9、《巨人的花园》作者是国作家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的心啊!”通过巨人的前后变化;我懂得了 .作家创作的 . 童话:分为两大类搜集整理成的 .10、《幸福是什么》作者是的 .揭示哲理: .11、《去年的树》作者是作家 .译者 .揭示哲理: .12、《小木偶的故事》作者是 .本文的写作顺序 .揭示哲理: .第四单元(动物)本单元课文多用修辞.13、《白鹅》作者是 .本文从、、等方面表现白鹅高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鹅的之情.14、《白公鹅》作者是国作家 .本文通过描写鹅的、两方面来突出它海军上将的派头.文末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 .15、《猫》作者是 .原名;字本文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猫的之情.16、《母鸡》作者是 .本文描写了作者对母鸡前后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的赞颂之情.第五单元(世界遗产)17、《长城》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远看长城;近看长城;踏上长城联想到 .情感表达: .18、《颐和园》课文;按照顺序描绘了、、、等景观.本文是一篇 .本文的中心句是 .19、《秦兵马俑》本文详尽地介绍了秦兵马俑、、的特点.生动地再现了秦军、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中华民族的 .第六单元(关爱他人)20、《古诗两首》我们学习了代的《》和代的《》.这两首诗都是诗.表达了送别好友时的之情.21、《搭石》作者是 .本文通过描写乡亲们、等情景;赞美了乡亲们的精神和的传统美德.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作者是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是.23、《卡罗纳》作者是作家 .本文选自;原名是一部本文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 .学习了本文我们知道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去体会人物的情感.24、《给予是快乐的》作者是作家 .主人公保罗的体会是 .高尔基也说 .成语:人们用称颂医生;用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者是 .本文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 .“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 .他写的一首抒发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者是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的含义是:.27、《乌塔》作者是 .本文表现了小女孩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明白的道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书信的格式分为:、、、、五部分.称呼要写;后面加上 .结尾祝语紧接正文之后或一行;写.第八单元(科学技术)29、《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是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原意:;后来形容:;本课中.30、《电脑住宅》作者是 .课文是按照的顺序介绍的.31、《飞向蓝天的恐龙》作者是 .恐龙一支的演化过程:.为什么说辽西的发现是“点睛之笔”:.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作者是 .题目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八上语文提纲人教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11、中国石拱桥一、文学常识1、本文为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
2、茅以升(1896-1989),桥梁专家,主持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又参加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著有《中国桥梁史》。
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文章结构只有一个弓型大拱最长、无坡拱肩上各有两小拱省料、防洪、美观赵州桥28道拱圈拼成大拱独立承重结构匀称环境和谐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中国石拱桥十一个拱联成整体坚固卢沟桥桥面用石板铺砌成平坦石栏上雕刻有狮子美观三、文章主旨:文章抓住了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施工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赞颂了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四、句型文段解析1、请说说下列语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②2A唐朝的张嘉贞说:“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B马可.波罗说:“独一无二。
”引用③A全长50.82米B桥长265米C自16米到21.6米列数字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就叫联拱石桥。
作诠释、列数字⑤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凶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
作比较⑥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惟妙惟肖。
摹状貌2、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有什么表达作用?①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解析:出现时间不是最早也不是很迟。
②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解析:都表示估计③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解析:表示程度,说明我国石拱桥很普及④(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解析:当时最长,现在已被超越3、石拱桥有哪些特点?(读1、2小节)解析: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一、知识要点复习:内容涉及面较广泛。
一是文体知识: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常识。
二是文学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还有小说、散文、、戏剧的常识,还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识,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识。
(一)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识1、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升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情节:(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散文的含义和特征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通常指除诗歌、小说、戏剧、曲艺等以外的其他所有文章。
狭义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章体裁。
近年来,杂文、报告文学、回忆录等已从散文中分离出来,成为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这一概念的外延逐步缩小。
这里所说的散文就是狭义范围内的散文。
根据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散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当然也有将记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样式,有以下特征:(1)取材广泛散文的题材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中具有认识意义、思想价值、美学意蕴的人、事、物、景,都能成为散文的题材范围。
散文的这一特点使它能够迅速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
(2)形散神聚形散神聚又叫形散神不散,是大多数散文的基本的特征。
形散指取材广泛、形式自由、手法灵活、思路开阔,从内容到形式要散得开。
神聚指文章整体结构严谨,材料层次井然,有统一的主题。
散文贵“散”,但要散而不乱,思路清晰,首尾一贯,做到撒得开,收得拢。
(3)形式自由散文无定体,笔法无定格,凡写人、叙事、议论、抒情,兴之所至,挥洒自如,涉笔成趣。
这使得散文形式自由灵活,多种多样,随笔、游记、札记、访问记……都是散文家族的成员。
文学常识拓展积累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文学常识拓展积累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在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文学常识的积累是丰富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
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六年级上册的文学世界,进行一次文学常识的拓展之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诗歌。
本册教材中收录了不少经典的古诗词,比如《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建德江的夜景,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思。
而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则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西湖夏日雨景的变幻莫测。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描绘了乡村夏夜的宁静与优美,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情趣。
在诗歌的学习中,我们要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孟浩然一生未曾入仕,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诗词文俱佳,其作品风格豪放豁达;辛弃疾则是南宋的爱国词人,他的词多抒发爱国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除了古代诗歌,本册教材中的文言文也不容小觑。
《伯牙鼓琴》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知音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挚友谊的珍贵。
《书戴嵩画牛》则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尊重事实,不可迷信权威。
在学习文言文时,我们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比如“善哉”表示“好啊”,“汤汤乎若流水”中的“汤汤”形容水流大而急。
同时,要理解文言文的文意,把握文章的主旨。
再来看看现代文学作品。
《草原》一文让我们领略了老舍笔下美丽的草原风光和淳朴的民族风情。
老舍,原名舒庆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语言幽默风趣,富有生活气息。
《狼牙山五壮士》展现了五位英勇无畏的战士抗击日寇的壮烈场景。
这让我们了解到革命战争年代,无数英雄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舍生忘死,英勇斗争。
文学常识的积累还包括文学体裁的认识。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的体裁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和描写人物来表达主题;说明文则以准确、清晰的语言介绍事物或事理;议论文则通过论证观点来阐述道理。
文学常识(文体常识)
8
n 7.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 n 国别体: 《战国策》、《国语》 。 n 纪传体: 《史记》、《汉书》 。 n 断代体: 《汉书》、《后汉书》 。 n 通史体: 《史记》、《资治通鉴》
9
n 8.论说文: n 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它可以
文学常识(文体常识)
1
n 1.古体诗、近体诗。 n 唐朝及以后盛行的律诗、绝句为近体诗。 n 唐朝以前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n 比如《诗经》、乐府诗都属古体诗; n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
2
n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 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 为尾联。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 仗。
19
n 9.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 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n
n 10.论据分为两种: n 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20
n 11.论证方法有: n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n 比喻论证。
n 12.小说三要素: n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21
n 5.说明顺序: n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n 6.逻辑顺序有以下几种: n 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
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 由原因到结果。
18
n 7.常用的说明方法: n 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 n 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列图表。
n 8.议论文的三要素: n 论点、论据、论证。
n 绝句:共四句。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3
n 2.楚辞,属诗歌,篇幅较长,句式参差 错落,形式自由,多用“ 兮 ”字,以抒 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屈 原的《离骚》为代表。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
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1、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散文诗,它既有诗歌的特点,讲究押韵和节奏,又有散文的特点,比较有气势。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两种。
说明顺序有三种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特征有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三种。
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征。
4.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5.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6.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7.人物传记分为自传和小传。
自述生平的文章是自传;记述他人生平的文章是小传。
8.书信包括称呼问候、正文、祝语(结尾)、署名、日期等五部分。
9.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
论据是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有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道理论据:是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
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10.论证的基本类型或者叫论证的方式有:立论——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驳论——批驳错误观点,然后确立其正确观点。
11、议论文的结构有: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
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
12、论证的方法有: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证明论点;引用论证——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比喻论证——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证明论点。
13、《星星变奏曲》作者江河,原名于友泽,是新时代朦胧诗的代表人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文学常识
1、说明文的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2、说明的顺序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①时间顺序:即以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
一般用于介绍哦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庶务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
②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以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东西南北或从整体到局部等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
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
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
3、说明文的结构
1、说明文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
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4、说明的方法
1、说明的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包括作解释)、引资料、列图表等等。
5、说明文的语言
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简练明确;
2、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对说明事物特征、性质的作用,其次是说明的严密性、科学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动性。
6、解题思路和技巧
(一)明确说明对象:
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二)抓住事物特征: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三)归纳说明方法:
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
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
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
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
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
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
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
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
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怎样的事理。
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六)体会语言准确性:
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
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
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
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敌人”性质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绝对化了。
当然,文字的生动性也应充分注意。
答题模式:一般要解释该词的含义,揭示其在说明事物特点时发挥的作用;必要时要区别该词语和其它词语在含义及作用方面的不同;最后总结该词语用在这里对说明事物特点不可代替的作用,或说明去掉、替换该词语多带来的不良后果(不符合实际、不准确等)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上。
其中的比喻就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大量运用形容词、动词及修辞方法的目的,主要就是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