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初中物理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题(整理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初中物理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题(整理含答案)

初中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1.用酱油煮鸡蛋,酱油的色素扩散到了鸡蛋内,这一现象表明()A.色素分子间有间隙B.色素分子间存在引力C.色素分子间存在斥力D.色素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2.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A.黄金B.水银C.水D.空气3.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4.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同学们的共识.封闭的公共场所里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5.家乡环境优美,四季如画,国内外游客写下了许多赞美家乡景象的诗文.下列语句是从杂志中摘录的,其中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 B.盛夏的海滩微风轻抚C.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D.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6.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出玻璃板后,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进到了上面的瓶子.这个现象说明()A.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D.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7.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8.将50 mL的水与50 mL的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 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间是有空隙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9.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等的1 kg和100 g的水内能相同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1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C.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要吸收热量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12.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1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14.如图所示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15.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B.热量只能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C.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6.把碳素墨水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清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这个实验演示的是现象;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17.淘气的小明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让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发现图钉帽变烫了,这是用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18.一只电热快速开水壶,内装质量为1.5 kg,初温为20 ℃的水,在对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内能,将这些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J.[当地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c水=4.2×103 J/(kg·℃)]19.如图甲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了.如图乙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水瓶中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跟温度有关.20.(1)阅读表格说明并回答问题.上述三个事实可以说明:①;②.(2)如图所示,下列两个实验都是同学们做过的实验,请回答:①图甲中,当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大,这说明了:;②图乙中,用力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这个实验说明了:.三、实验探究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20分,共30分)21.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比较1,2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看出;(2)分别比较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看出;(3)分析比较(填烧杯号)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4)综合分析实验记录,可以发现,物质吸热的多少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和.22.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1)在实验前要控制水和沙子的和相同;(2)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它们各自升高的温度;方法二:;(3)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的目的是;(4)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可能的原因是;(6)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a)从图中你发现的温度比较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城市热岛效应”;(b)请结合图中数据以及你的经验,找出一个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c)如何减少城市环境的热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3.炎夏,某工厂用冰块降温.一块质量为20千克的大冰块,温度由-20 ℃升高到0 ℃过程中,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多少热量?[c冰=2.1×103 J/(kg·℃)]24.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从10 ℃升高到60 ℃,求:[已知:c水=4.2×103J/(kg·℃)](1)水升高的温度Δt;(2)水吸收的热量Q吸.【答案与解析】1.D[解析:色素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扩散进入鸡蛋内使鸡蛋着色.故选D.]2.D[解析:固体分子作用力最强,分子间距最小,因此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分子作用力较弱,分子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运动且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分子作用力最弱,因此气体分子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此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故选D.]3.A[解析: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错误;海绵可以用肉眼观察到,所以不是分子,C错误;铅笔芯变短是由于质量变小,和分子斥力无关,D错误.故选A.]4.A[解析:由于烟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故选A.]5.A[解析: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是芳香油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A正确;盛夏的海滩微风轻抚,是空气的流动,不是分子运动,B错误;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属于机械运动,C错误;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属于机械运动,D错误.故选A.]6.A[解析: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选A.]7.D[解析:因为玻璃和水面接触,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故选D.] 8.A[解析:将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它们的体积之和,这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中,总体积变小,所以总体积小于100 mL,这与分子的构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大小、分子的运动无关.故选A.]9.A[解析:荷花飘香,是气体分子的运动,A正确;柳絮飘舞、雪花飞扬、落叶纷飞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B,C,D错误.故选A.]10.D[解析:水的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和水的质量有关,所以温度相等的1 kg水和100 g 水的内能不同,A错误;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外界对它做功,B错误;一切物体都有内能,C错误;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故选D.]11.D[解析:放热多少是指内能的改变多少,不是指物体内能的多少,A错误;内能的大小不但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和物质种类有关,所以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相等,B错误;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C错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是温度不变,故选D.]12.C[解析:冷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A不符合题意;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B不符合题意;烧水时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C符合题意;下滑时臀部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是由物质决定的,与是否吸热、放热、温度、质量等因素无关.故选D.]14.A[解析:上海和台北属于沿海地区,水多,其比热容较大;西宁和拉萨属于内陆地区,地表以砂石、泥土为主,其比热容较小.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得少,砂石、泥土温度升高得多,所以上海和台北升高温度较低,西宁和拉萨升高温度较高;夜晚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少,砂石、泥土温度降低得多,所以上海和台北降低温度较少,西宁和拉萨的降低温度较多,因此内陆地区的西宁和拉萨的日温差比沿海地区的上海和台北日温差大.故选A.]15.C[解析: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因素有关,因此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A错误;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B错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正确;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着,D错误.故选C.]16.扩散温度[解析:把碳素墨水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清水中,墨水分子扩散到水分子中去了,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盛热水的杯子变化更快,说明分子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17.做功热传递[解析:手握铅笔让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发现图钉帽变烫了,这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18.增大5.04×105[解析:在对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水的末温是100 ℃,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4.2×103 J/(kg·℃)×1.5kg×(100℃-20 ℃)=5.04×105 J.]19.小于分子间有间隙热分子运动的快慢[解析: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间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由于热水的温度高,故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在冷水瓶和热水瓶中滴入两滴墨水,会看到热水瓶中的墨水扩散得快.]20.(1)①分子在不停地运动②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2)①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②压缩空气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解析:(1)上下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抽掉两瓶中间的玻璃板后,经过几分钟,两种气体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在烧杯中装一些水,水下面注入一些硫酸铜溶液,经过一个月或更长的一段时间,两种液体就均匀混合在一起了.科学家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上述三个事实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2)①如图甲所示,当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大,这说明了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②用力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这个实验说明了压缩空气做功,物体内能增加.]21.(1)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2)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温度越高,吸收热量越多(3)1,3(4)物质质量升高的温度[解析:(1)1烧杯内水的质量是30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12 min,2烧杯内水的质量是15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6 min,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2)3烧杯内煤油的质量是30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6 min,4烧杯内煤油的质量是300 g,升高5 ℃用的时间是3 min,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3)1烧杯内水的质量是30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12 min,3烧杯内煤油的质量是300 g,升高10 ℃用的时间是6 min,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4)综合比较可知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22.(1)质量初温(2)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的加热时间(3)使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4)沙子(5)沙子受热不均匀(6)市中心水泥、混凝土的比热容小(7)多植树、建人工湖[解析:(1)实验前要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和初温相同;(2)比较水和沙子升温的快慢,可使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也可使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3)相同的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为保证水和沙子在相等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需使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4)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说明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Q=cmΔt,沙子比热容小,升温就高些;(5)给水加热形成了对流,给沙子加热时应该不断用搅拌棒搅拌,所以刚开始加热时,水升温快;(6)(a)由图可以看出,市中心的温度较高;(b)“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城市建筑多为砖瓦建筑,道路多为水泥路面,水泥道路和建筑物,它们的比热容小,升温高.另外城市汽车排放尾气多,尾气的热量也对空气升温起了作用;(c)要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就要在城市中心多植树、建人工湖.] 23.解:冰块吸收的热量:Q吸=c冰m(t-t0)=2.1×103 J/(kg·℃)×20kg×[0℃-(-20 ℃)]=8.4×105 J.24.解:(1)水升高的温度:Δt=t-t0=60 ℃-10 ℃=50℃. (2)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4.2×103 J/(kg·℃)×2kg×50℃=4.2×105 J.。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带答案思维导图练习题一、单选题1.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时加热120s,甲吸收的热量比乙多B.乙液体的吸热能力比甲液体的吸热能力强C.甲液体的比热容与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3∶1D.甲、乙两种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乙放出的热量比甲多2.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将试管内的水加热到一定程度,试管口的木塞被冲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此实验只通过了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D.此实验只通过了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3.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中子、电子、原子,是从大到小排列的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C.温度为﹣40o C的冰块没有内能D.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从粒子到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刮大风时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电子、原子和质子中尺度最小的粒子是质子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是有起源、膨胀和演化的6.有关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小草上挂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水烧开时壶盖被顶起是水蒸气对壶盖做功的缘故D.棉被放在太阳下晒的暖暖的,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7.如图所示,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弯折铁丝B .冷却食物C .陨石坠落D .划擦火柴8.喝过热的开水会对人体不利,有人发明了一种神奇的“55度杯”,这种杯子在内胆与外壳之间填充了一种储热材料,若把200mL 、100∶热水倒入内胆,摇动1min 左右,会让开水变成55∶的温水,方便饮用.这种“神奇”的能力其实只是利用了简单的物理原理.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杯内热水的内能其实没有减小B .热水内能减小,这个过程是因为手摇动杯子对水做功的结果C .热水在降温过程中,水的比热容逐渐降低D .将55∶的温水倒掉,立刻向杯内注入200mL 、20∶的冷水,冷水最后一定不会升高到55∶9.下面关于内能、温度、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B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热量一定减少D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10.新冠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交流,飞沫传播成为其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下面关于飞沫、新冠病毒、原子核、分子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新冠病毒 分子 原子核 飞沫B .飞沫 原子核 新冠病毒C .飞沫 新冠病毒 分子 原子核D .原子核 新冠病毒 飞沫二、填空题11.水的比热容为()34.210J/kg ⨯⋅℃,将4kg 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 ()J/kg ⋅℃;初温为30∶、质量为2kg 的水吸收54.6210J ⨯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分子很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B . 分子很小,可以用一般的显微镜看到C . 分子很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D . 分子很小,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到2.如图所示,关于水和煤油内能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容器中水的内能等于(b)容器中水的内能B . (a)容器中水的内能大于(b)容器中水的内能C . (c)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大于(d)容器中煤油的内能D . (c )容器中煤油的内能等于(d )容器中煤油的内能 3.关于传导的方向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量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B . 热量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C . 内能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D . 内能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4.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 .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 .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 . 加热水和加热液体的烧杯相同5.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把它和分子、夸克、原子等各种物质微粒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 . 分子、原子、夸克、α粒子 B . 分子、夸克、原子、α粒子C . α粒子、分子、原子、夸克D . 分子、原子、α粒子、夸克6.对于热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少B.温度高的物体含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含的热量少C.在热传递过程中,同一物体温度改变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D.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含的热量多7.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C.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D.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无关8.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9.将质量是0.5 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 ℃升高到60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c水=4.2×103J/(kg·℃)]()A. 4.2×104J B. 1.26×104J C. 8.4×104J D. 8.4×107J10.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低的物体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11.甲、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0 ℃和20 ℃质量相同的水,现将一温度为20 ℃的铁球投入甲杯中足够长时间,取出后再投入乙杯,停留足够时间.如果不计热量损失,比较甲、乙两杯的水温变化,则()A. Δt甲<Δt乙B. Δt甲>Δt乙C. Δt甲=Δt乙D.无法判定12.液体和固体很难压缩,其原因是()A.压缩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B.分子间没有间隙C.分子间的空隙太小,分子间只有斥力D.分子被固定在平衡位置不动13.(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械能的物体必有内能B.无机械能的物体必无内能C.有内能的物体必有机械能D.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14.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锯条发热B.划火柴点火C.烧水时水温升高D.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15.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表示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结构,则分子间距离最远的和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A.甲、乙B.乙、丙C.丙、甲D.甲、丙二、填空题(共3小题)16.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的光热转换效率为60%,该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 kg、温度为20 ℃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80 ℃,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________ J的热量,热水器接收________ J太阳能.17.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这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手的内能,某同学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选填“做功”、“热传递”)18.酒精的比热容是2.4×103J/(kg·℃),它表示________.一瓶酒精倒去,剩下的酒精的比热容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实验题(共3小题)19.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请解答下列问题:℃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步骤___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步骤c 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________;℃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则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甲________c乙.,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 .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b .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1)你猜想________是主要原因(填“a“或“b”);(2)你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如图是对A 、B 两种品牌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进行测试所获得的图象信息.利用该信息和你具有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从该实验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A .A 品牌的保温效果更好 B .B 品牌的保温效果更好C .A 和B 两种品牌的保温效果相同D .保温杯在水温较低时能自动加热(2)保温杯周围环境的气温是________ ℃(3)测试过程热水降温的快慢是不同的,热水与周围空气的温差越大,降温越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22.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质量为2 kg,温度为25 ℃的水吸收6.72×105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为多少 ℃?若将该冷水与质量为1 kg,温度为70 ℃的热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混合后水的末温为多少 ℃?23.热水质量20 kg,温度80 ℃,与质量30 kg,温度30 ℃冷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求:混合后温度.24.质量为0.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用肉眼或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2.【答案】C【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材料等有关.℃(a)和(b)中都是水并且水的质量都是相等的,所以内能的大小就取决于水的温度,由于(b)中的温度高于(a)中的,所以(b)中的内能大.℃(c)和(d)中都是煤油,温度相同,所以内能的大小取决于质量,质量大得内能大,所以(c)中的内能大.3.【答案】B【解析】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能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的过程.与物体的内能大小无关.4.【答案】B【解析】物质的比热容不能直接测量,探究过程中是通过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或升高温度的多少来判断比热容的大小.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跟物体的质量和种类有关,还跟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为防止热量散失的影响要用相同的容器,为了保证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还应使用相同的加热方式.A项,为保证水和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故A正确.B项,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尽量使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一样,但不一定要求酒精灯内的酒精相同,故B错误.C项,为了便于比较水与液体升高的温度差,实验时应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液体,故C正确.D项,为防止热量散失对实验的影响,应让盛放水和液体的容器相同,故D正确.5.【答案】D【解析】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构成,因此从大到小的顺序应为:分子、原子、α粒子、夸克.6.【答案】C【解析】热量是过程量,即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多少,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谈到热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的热量,故B、D说法错误;放出热量的多少与温度的变化量有关,与温度高低无关,同一物体温度改变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故A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7.【答案】B【解析】A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即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项,原子的直径为d=10-10m=10-10×109nm=0.1 nm,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以纳米为单位的,就是研究的原子,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有关,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8.【答案】A【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会减少.9.【答案】C【解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变化,利用吸热公式Q吸=cmΔt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0.5 kg×(60 ℃-20 ℃)=8.4×104J.10.【答案】D【解析】A项,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B错误;C项,一切物体皆有内能,温度为0 ℃的物体有内能,故C错误;D项,内能的多少取决于物体的状态、质量和温度,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故D正确.11.【答案】B【解析】将温度为20 ℃的铁球放入温度为60 ℃的甲杯水中时,铁球吸收热量,水放出热量,Q吸1=Q放1,即c铁m铁(t-t0铁)=c水m水(t0水-t);再将铁球放入20 ℃质量相同的乙杯水中时,铁球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Q吸2=Q放2,即c水m水(t′-t0水′)=c铁m铁(t-t′);因为甲杯中的水温和铁球的温差大于乙杯中水的温度和铁球的温差,即t-t0铁>t-t′,所以t0水-t >t′-t0水′,即Δt甲>Δt乙.12.【答案】A【解析】正常情况下,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恰好平衡;固体、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小,被压缩后,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小,分子之间的斥力变大,所以很难被压缩.13.【答案】AD【解析】(1)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是不一定有机械能,故选项A说法正确,选项B、C都是错误的;(2)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情况有,内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故选项D的说法也是正确的.14.【答案】C【解析】A项,锯木头锯条发热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B项,划火柴点火,属于擦燃,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C项,烧水时水温升高,是水从火吸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D项,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15.【答案】C【解析】利用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物质的状态,固体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作用力大,分子只能在某一位置附近运动,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分子间距离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分子可以任意运动,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液体分子间距离介于固体和气体之间,分子间有较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因此,正确答案是C.16.【答案】2.52×107 4.2×107【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100 kg×(80 ℃-20 ℃)=2.52×107J;(2)由η=得热水器接收的太阳能:E===4.2×107J;17.【答案】做功热传递【解析】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可以转化为手的内能,此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改变了手的内能,使手变凉.18.【答案】1 kg酒精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4×103J不变【解析】(1)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以知道,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J/(kg·℃)的物理意义是:1 kg酒精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4×103J;(2)将一瓶酒精倒去,酒精的质量减少,比热容与物体质量无关,比热容不变.19.【答案】(1)a(2)吸收的热量相同(3)<在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升高温度大,它的比热容就小.【解析】(1)依题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Q=CmΔt可知,实验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甲乙的质量,故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是不合理的,应当装入等质量的甲乙液体,所以步骤a错误;(2)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出来,相同的热源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应当控制加热时间,所以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两种液体吸收相等的热量.(3)甲、乙两种液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观察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温度变化较大;因使用的是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所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c=可知,在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当升高温度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小.所以c甲<c乙.20.【答案】a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是压缩空气做功如摩擦生热则气筒的筒壁各部分温度接近【解析】(1)猜想:a是主要原因;(2)因为摩擦产生的热是传给整个筒壁,气筒的筒壁各部分温度接近.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热传给筒壁,使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21.【答案】(1)A(2)20(3)快【解析】(1)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品牌A作保温材料时,水降温慢,因此A材料保温效果好;(2)由图象可知,当温度降到20 ℃时,温度不在变化,所以室温为20 ℃;(3)热水与周围空气的温差越大,降温越快;22.【答案】解:由题意可知:冷水吸收热量Q吸=6.72×105J,冷水的质量m冷=2 kg,冷水的初温t0=25 ℃,由Q吸=cm(t-t0)得,吸热后水的终温:t末=+t0=+25 ℃=80 ℃+25 ℃=105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则水升高后的温度为100 ℃;(2)热水质量m热=1 kg,热水的初温t0′=70 ℃,若不计热损失时,Q吸=Q放且Q=cmΔt,得cm冷(t-t0)=cm热(t0′-t),混合后水的终温:t===40 ℃.答:混合后水的末温为40 ℃.【解析】(1)根据热量公式Q吸=cmΔt可计算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然后根据水的沸点判断水的末温;(2)冷水吸热的热量等于热水放出的热量,列出等式后可计算混合后终温.23.【答案】解:设冷水温度从t01升高到t,吸收的热量为Q1;热水温度从t02降低到t,放出的热量为Q2;由于不计热损失,则Q吸=Q放,即:cm1(t-t01)=cm2(t02-t)即:4.2×103J/(kg·℃)×30 kg×(t-20 ℃)=4.2×103J/(kg·℃)×20 kg×(80 ℃-t)解得:t=50 ℃.答:水混合后的温度为50 ℃.【解析】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最后温度相同.知道热水的质量和初温、冷水的质量和初温,又知道水的比热容,利用热平衡方程Q吸=Q放求水混合后的温度.24.【答案】Q吸=c水mΔt=4.2×1O3J/(kg·℃)×0.2 kg×50 ℃=4.2×1O4J;答: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4.2×104J.【解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升高值,利用热量公式Q吸=cmΔt即可求解.。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张华同学对生活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冬天,人们说话时呼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B.炎热的夏天往地上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原理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扩散现象D.在结冰的路面撒盐,是为了降低冰的温度2.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杯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说明固体分子间距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B.不能用冷水泡茶,说明低温下分子会停止运动C.热茶放一会儿就变凉了,说明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D.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小的物体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B.1kg的0℃的冰与1kg的0℃的水,内能相同C.若某物体内能增加,该物体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4.下列现象主要由分子运动造成的是( )A.公园里槐花飘香B.天空中沙尘飞扬C.下雨时河水变浑D.烧烤时烟雾弥漫5.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风吹树叶摇动B.河水向低处流C.扫地时尘土飞扬D.玫瑰花芳香四溢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C.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D.一杯水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7.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对物体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C.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D.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D.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为零,但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9.下列关于冰熔化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前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就越多B.冰熔化前温度升高,但其内能会保持不变C.冰在熔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D.要使冰的内能增加,唯一方式是吸收热量10.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水的比热容变得比沙子的比热容小,下列不会发生的是()A.沿海地区的温差比内陆地区的温差大B.夏天洗海澡的时候踩在沙子上温度比海水里低C.汽车中加入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将会更好D.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将会变大11.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B.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C.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砂石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 D.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比热容大的含的热量多12.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某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某个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含有的热量增加D.某个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会增大1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B.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试卷第2页,共4页D.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14.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C.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D.雾中之山何嶫崨,天风浩荡吹尘劫二、填空题(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1)实验前,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2)实验中两种液体吸热的多少可通过(填“液体升高的温度较;(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温较高;四、计算题22.某学校锅炉房用天然气热水器将1000kg水从20℃加热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烧开这些水需要吸收的热量.23.质量为500克的某种液体,温度从80℃降低到20℃时,放出了7.2×103焦的热量,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大?试卷第4页,共4页参考答案:1.D2.A3.A4.A5.D6.C7.C8.D9.C10.C11.A12.D13.B14.C15.内 做功 不变16.无规则运动 声波 音调17.1kg 的煤油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C 时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为2.1×103J 不变减小 不变18.6∶519.扩散 分子之间有间隙20.秒表 使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比较加热时间 A 2∶121. 自下而上 加热时间 A B A 22.3.36×108J23.30.2410J /kg ⨯⋅(℃)答案第2页,共2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4分=4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摄氏度的物体的内能为零 B.温度降低的物体,内能减小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2.下列事例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冬天腌菜,菜变咸了 B.墙内开花墙外香C.木棒不易被拉断 D.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变红3.水常用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A.水是热的良导体 B.水的密度较大C.水具有流动性 D.水的比热容较大4.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内能,温度低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C.铁块化成铁水,它的内能增加了D.0摄氏度的水变成0摄氏度的冰,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也不变5.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加·的字)的内能,并使内能减小的是()A.内燃机的汽缸内燃气..推动活塞运动B.冬天用手.去摸户外的东西,感到非常凉C.寒冷的冬天人们..围在火炉周围取暖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筒内气体..被压缩6.下列事例中,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 B.冬天晒太阳,人感到暖和C.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 D.烧红的铁块温度逐渐降低7.小明从表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小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水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相同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铅吸收的热量少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c /[J(kg·℃)-1]8.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下降,一定是放出了热量D.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吸收了热量9.吸烟和被动吸烟都有害健康,因为烟雾中含有十几种致癌和有害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事例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

发生沙尘暴,沙尘漫天做无规则地运动B。

扫地时,阳光下看到微小尘埃不停地运动C。

炒菜加点盐后,菜就有了咸味D。

将泥沙投入水中搅动,水变浑浊了2.如图1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

冷天搓手会感觉暖和些B。

气体的扩散C。

闻到香皂的香味D。

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粘”在一起3.下列现象最能够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A。

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B。

空气容易被压缩C。

花香袭人知骤暖D。

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4.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壶开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不一定减少B。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C。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就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

走在公园里能闻到阵阵花香,主要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B。

一块℃的冰融化成℃的水,内能增加C。

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

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是物体对外做功6.下列热学现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增加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降低C。

科学家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一个物体内的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D。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就越快,因而物体的内能越大7.下面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B。

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C。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D。

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9.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B. 分别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墨水,它们的扩散速度相同C.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D. 水、水蒸气、冰三种物态分子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2.(3分)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C.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D. 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3.(3分)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分子间有间隙D.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4.(3分)下列过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滑下滑梯B.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C. 钻木取火D. 反复弯折铁丝5.(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B. 快速弯折铁条,铁条弯折处变热C. 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D. 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6.(3分)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 从节能的角度考虑,烧开水时用铝壶比用铜壶好C. 10g水的比热容是5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D. 江阴地处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7.(3分)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减小C. 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D. 摩擦生热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些内能又可以自发的转化为机械能8.(3分)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容是煤油的2倍,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倍,则它们的质量之比m水:m油是()的13A. 3:2B. 2:3C. 1:6D. 6:19.(3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小B. 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C. 6月栀子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D. 把一杯水放入冰箱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10.(3分)我国北方许多家庭采用了“水地暖”取暖,热水在地板下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板以热传递的方式向室内供热。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A解析:AA.物体的温度升高可以是外界对其做功,比如压缩气体,故A选项错误,A选项符合题意;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是正确的,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正确的,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是正确的,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具有的内能就是物体具有的热量B.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减小时,温度可能不变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A解析:AA.内能和热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内能是一个状态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符合题意;B.做功与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晶体的凝固过程中,虽然放热,内能减小,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特别注意: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3.有两种物体,体积之比是2∶1,密度之比是3∶2,放出热量之比是2∶1,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是()A.3∶2,1∶10B.2∶5,5∶3C.2∶3,10∶1D.3∶5,5∶2B解析:B由题知,两物体的体积之比12:2:1V V =密度之比12:3:2ρρ=由mVρ=可得质量之比 11122232:3:121V m m V ρρ⨯===⨯ 由题知,它们放出热量之比为12:2:1Q Q =放放A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123:2t t ∆∆=∶ 12:1:10c c =则111122221339101220Q c m t Q c m t ∆∆⨯⨯===⨯⨯放放故A 错误;B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1225t t ∆∆=∶∶ 12:5:3c c =则1111222253223151Q c m t Q c m t ⨯⨯==⨯∆⨯∆=放放故B 正确;C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1223t t ∆∆=∶∶ 12:10:1c c =则111122221032201131Q c m t Q c m t ∆∆⨯⨯===⨯⨯放放故C 错误;D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123:5t t ∆∆=∶ 12:5:2c c =则1111222253392152Q c m t Q c m t ⨯⨯==⨯∆⨯∆=放放故D 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风拂面,柳絮飞扬B.晨曦微露,雾漫山野C.百花齐放,花香四溢D.天寒地冻,大雪纷飞2.下列实例中,没有应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比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小B.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其额头上擦冷水降温D.用水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3.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下方可以挂起重物,该现象主要说明了()A.分子间有空隙B.分子间存在吸引力C.分子间存在排斥力D.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4.如图是古人发明的一种活塞式点火器,以牛角作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附艾绒。

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即燃,随即将杆拔出,口吹立见火苗。

下列词语中与其改变内能的方式相同的是()A.釜底抽薪B.抱团取暖C.搓手取暖D.卧冰求鲤5.下图形象地反映出物质固、液、气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甲物态的分子没有固定位置,运动比较自由,乙物态的分子只能原地振动,丙物态的分子距离较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态是固态B.从甲物态变化到丙物态需要吸热C.从乙物态变化到丙物态叫液化D.从甲物态变化到丙物态时应在特定温度下才能发生6.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AB段时,吸收热量,内能不变B.该物质在BC段时,处于液态C.该物质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D.该物质的熔化时间是10min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一定降低8.某同学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获得如图所示的甲、乙升温与加热时间之间关系的图像,甲、乙两种液体中有一种是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液体是水B.甲液体的比热容是1.4×103J/(kg⋅℃)C.质量相同的甲、乙下降相同的温度,甲放出的热量多D.质量相同的甲、乙吸收相同的热量,乙升高的温度多二、填空题9.专属昆明的浪漫,鲜花占了大半。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得分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号答案1、下列现象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B.划火柴时,火柴燃烧C.柏油马路被太阳晒热 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2、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块棉花放在厚玻璃筒的底部,当快速向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的空气骤然变热,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A.做功可以升高物体的温度 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做功一定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 D.做工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3、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 )A.0℃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B. 这叫扩散,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地运动C. 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

4.、在0℃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A.具有机械能B. 具有内能C. 没有内能D.无法判断5、一桶煤油用掉了一半,则剩下的煤油()A、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不变C、比热是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6、下面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是( )A、两决块相互摩擦,冰块熔化B、用太阳灶烧水C、压缩气体,温度升高D、水蒸汽推动活塞做功7、下列中,分子之间作用力最大的是( )A、气体B、液体C、固体D、一样大8、从能转化的观点来看,摩擦生热的现象是( )23、煤气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为了安全,在煤气中添加了一种特殊气味的气体,一旦发生煤气泄漏,人很快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及时排除危险。

这一事例说明气体分子在_三、探究创新(10x2分=20分)24、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一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的记录,根烧杯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时间/mina 水160 16 36 4b 水80 16 36 2C 煤油160 16 36 2d 煤油160 16 26 1(1)比较a、b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有关(2)比较c、d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有关(3)比较a、c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有关(4)结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的是〔〕A. 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B. 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C. 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D. 扫地时,空中尘埃飞扬2. 如下列图,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

这一实验说明了〔〕A.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B.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D. 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3. 生活中的以下现象,用分子热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A. 湿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B.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液化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4. 以下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冬天晒太阳感觉暖和B. 冬天在暖气房里感觉暖和C. 冬天围着火炉烤火感觉暖和D. 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5. 以下现象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钢锯锯木头时,锯条发热B. 火车经过铁轨后,铁轨发热C. 保瓶瓶的塞子被水蒸气冲开D. 砂轮打磨工件时火星四溅6. 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玉米花。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 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 玉米粒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 玉米粒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7. 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并互相接触,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具有相同的〔〕A. 温度B. 比热容C. 内能D. 质量8. 将一个铝块截成相同的两半,取走一半,那么余下的一半铝块〔〕A. 密度和比热容均减半B. 密度减半,比热容不变C. 密度不变,比热容减半D. 密度和比热容均不变9. 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如果它们吸收的热量一样多,那么铜块温度升高的度数是铅块温度升高的度数的〔〕A. 1倍B.31倍C. 9倍D. 3倍10. 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那么会出现〔〕A. 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B. 铜块吸热,水放热C. 铜块放热,水吸热D. 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1. 两个人向相反的方向拉一根绳子,绳子没有拉断,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力,除此以外,分子之间还存在着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2.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C.用零下18℃的盐水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D.六月栀子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下列有关热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B.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有关4.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B.快速弯折铁条,铁条弯折处变热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D.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5.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6.下列这些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泡在开水里的一块冰糖过会儿不见了B.用烧杯盛些脏水,在阳光下能看到许多微粒在不断运动C.汽车在公路上急驶而过,尘土四处飞扬D.用一般的显微镜就能观察到很多细菌在活动7.以下是课本上四个图,相应的操作能说明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的是()8.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

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

该现象说明()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9.如图所示,小刚对子弹击穿木板靶心前后,子弹能量变化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有以下四点看法:()①动能减少,是因为有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②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的机械能增加了③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克服摩擦做了功④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的机械能不变你认为他的看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0.如图甲,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密,随州某中学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模型.设此杯内胆中被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饮用后迅速将200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可升至t2,若忽略内胆及空间的热能消耗,则t1、t分别大约为()2A. 50℃,50℃B.52℃,39.2℃C.40℃,60℃D.55℃,55℃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12.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B. 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C. 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D.烈日当空的海边,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感觉凉凉的,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13.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D.端午节,粽叶飘香14.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15.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16.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D.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7.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放出了3.36×107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kg.(已知c水=4.2×103J/(kg·℃))18.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将4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J/(kg•℃);初温为30℃、质量为2kg的水吸收2.1×105J 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19.将一温度为20℃质量为4.2kg的铁块的温度升高到80℃,需要吸收______________J的热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13章 内能 单元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13章  内能   单元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 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2. 把85 ℃的水全部汽化成120 ℃的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小B.水分子在120 ℃时比在85 ℃时的热运动更剧烈C.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间距大D.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3.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C.走进花园闻到花香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4. 用分子动理论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C.氧气被压入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D.铁丝很难被拉断——分子间存在引力5. 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热量越多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6.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内能增大,它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7. 爆米花是将玉米粒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使其爆开,水分内能不变B.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粒壳爆开,对外做功,玉米粒内能增加C.主要通过翻动玉米粒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D.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增加内能8. 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9. 1 kg 20 ℃的水吸收4.2×105 J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①80 ℃②100 ℃③120 ℃④130 ℃A.1 B.2 C.3 D.410.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A.5.04×105 J B.4.2×105 JC.2.52×105 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11. 将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水平的长方体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最终观察到下图所示的现象,由此说明三块金属的比热容()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12. 将质量是0.5 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 ℃升高40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已知c水=4.2×103 J/(kg·℃)]()A.4.2×104 J B.1.26×104 JC.8.4×104 J D.8.4×107 J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3.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甲、乙两金属球,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先将甲球投入冷水中,待热平衡后水温升高t℃,取出甲球(设热量与水均无损失),再迅速把乙球投入水中,这杯水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t℃,设甲、乙两球的比热分别为c甲和c乙,则有()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确定2.(多选)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的是()A.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B.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凉爽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能有效防止因窖内温度过低冻坏蔬菜3.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低的物体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4.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到现在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图中哪个模型最相似?()A.B.C.D.5.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二维碳材料,是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和少层石墨烯的统称.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电阻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那么,石墨烯材料不适合用来做成()A.精密仪器中的导线B.电暖气中的发热元件C.手机的屏幕保护层D.房间的玻璃6.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和乙,分别用相同的两盏酒精灯同时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A.甲B.乙C.一样大D.无法判断7.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雪花纷飞8.现在相同的热源下,对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c水>c煤油),并绘制出了温度与时间图象.如果水的温度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能正确反应出煤油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9.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雪花纷飞10.关于内能的说法,描述正确的是()A.刚刚出炉的铁水有内能,冰块没有内能B.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C.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11.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13.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C.用冰袋降温D.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14.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15.在下列做功过程中,加有引号的物体,内能逐渐减小的是()A.砂轮磨刀具时,“砂轮”的温度越来越高B.暖水瓶中的热“空气”将瓶塞冲出C.在压缩冲程中,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D.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二、填空题(共3小题)16.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____.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________电的原子核和带________电的核外电子构成.(2)以氢原子为例,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________(甲/乙/丙/丁).17.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 ℃,热奶的温度约为90 ℃,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________ min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1)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________.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均匀降低(2)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 min.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你认为方式__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18.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在地面和墙角内有相当厚的一层会变成黑色,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向分别盛有相同质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隔了一会儿,我们会看到盛有________的杯子里的水变红快.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如图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支温度计及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1)该实验中________(需要/不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2)加热过程中,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数据如表所示看表可知:水和煤油的初温都是20 ℃.加热3min后,煤油升高的温度为________,水升高的温度为________.由此得知: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3)除了采用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之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答:________.20.如图,小明家的老式电暖器坏了,他上网查到了这种型号电暖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加热管(发热管)对导热油进行加热而放出热量,只能直立使用.(1)小明思考,导热油的比热容比水的大还是小呢?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导热油和水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①根据图象,从开始加热到第4 min时,导热油吸收的热量________水吸收的热量.②要使导热油、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__的吸热能力较强.(2)电加热管应安装在电暖器________(选填“上”或“下”)部,所以只能直立使用.2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2)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________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参考答案1.C2.AC3.D4.D5.B6.B7.B8.D9.B10.D11.D12.D13.C14.D15.B16.(1)分子、正、负(2)丙17.②14随时间的变化热奶温度是先快后慢的降低(1)B(2)②18.扩散热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19.(1)需要(2)24 ℃12 ℃水(3)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所需的时间的方法20.(1)①等于②水(2)下21.(1)相同(2)加热时间(3)甲。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比热容不变,温度改变B.比热容改变,温度不变C.比热容、温度都增加D.比热容、温度都不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物体的内能为零B.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比热容增大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无关D.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如图所示,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搓手能发热B.加热水能沸腾C.勺子会烫手D.爆晒钢瓶危险4.下面是小红的“物理笔记”部分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A.北海的春天,常出现墙壁“冒汗”是液化现象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C.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了蒸发吸热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凝华现象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在两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一定减少,低温物体内能一定增加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温度越高,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0℃的冰熔化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6.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

如图所示,用“信阳毛尖”泡一杯茶,茶香沁人心脾;用手捧起茶杯,感觉不热,喝一口,发现烫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闻到茶香,是一种扩散现象B.该茶杯的导热性好C.通过热传递改变嘴的内能D.茶水变凉的过程中,内能减少7.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后形成高温“火球”进入黑障区。

如图所示。

下列改变内能的方式与“火球”的形成相同的是()A.用炉火将壶中的水烧开B.滑梯上下滑时臀部发热C.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D.冬日下被子晒得热乎乎8.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设此杯内胆中被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饮用后迅速将200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1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可升至t2,若忽略内胆及空间的热能消耗,则t1、t2分别大约为A.50℃,50℃B.52℃,39.2℃C.40℃,60℃D.55℃,55℃二、填空题9.一种被称为“笑气”的成瘾性麻醉气体(N2O)已开始毒害青少年,不法分子利用气体分子在不断的特点,使人不知不觉中毒上瘾.长期吸食“笑气”会导致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瘫痪.同学们务必保持高度警惕!10.从热水瓶中倒出一大杯热水,立即将瓶塞盖紧,瓶塞会跳起来.这是因为倒出热水后进入热水瓶的冷空气与热水发生,受热膨胀对外,把瓶塞顶出瓶口.11.我校新建的图书馆全面投入使用,其中咖啡吧为教师提供了教研备课、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C.用零下18℃的盐水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D.六月栀子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3.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B.快速弯折铁条,铁条弯折处变热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D.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4.下列有关热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B.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有关5.下列这些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泡在开水里的一块冰糖过会儿不见了B.用烧杯盛些脏水,在阳光下能看到许多微粒在不断运动C.汽车在公路上急驶而过,尘土四处飞扬D.用一般的显微镜就能观察到很多细菌在活动6.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7.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

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

该现象说明()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8.以下是课本上四个图,相应的操作能说明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的是()9.如图甲,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密,随州某中学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模型.设此杯内胆中被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饮用后迅速将200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可升至t2,若忽略内胆及空间的热能消耗,则t1、t分别大约为()2A. 50℃,50℃B.52℃,39.2℃C.40℃,60℃D.55℃,55℃10.如图所示,小刚对子弹击穿木板靶心前后,子弹能量变化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有以下四点看法:()①动能减少,是因为有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②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的机械能增加了③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克服摩擦做了功④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的机械能不变你认为他的看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1.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B. 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C. 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D.烈日当空的海边,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感觉凉凉的,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13.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14.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D.端午节,粽叶飘香15.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D.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1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7.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将4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J/(kg•℃);初温为30℃、质量为2kg的水吸收2.1×105J 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18.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放出了3.36×107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kg.(已知c水=4.2×103J/(kg·℃))19.我国第三代战斗机“歼—20”。

初中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初中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初中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温度降低,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内能添加时,温度一定会降低C.在质量相反的前提下,温度降低得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D.物体的内能减小时,一定是放出了热量2.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当物体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就添加B.同一物体的机械能添加,其内能也添加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D.热传递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上3.以下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物体的内能添加,温度一定降低D.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一定添加4.以下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降低C.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添加D.物体内能增加,它一定放出热量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0℃的冰没有内能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坚持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物体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6.在以下进程中,应用热传递改植物体内能的是〔〕A.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温度降低B.汽油机在完成紧缩冲程的进程中,气缸内气体温度降低C.用天燃气灶烧开水的进程中,水温降低D.用手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降低7.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关于它的含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1kg的1℃的水含有的热量是4.2×103JB.1kg的水温度降低到l℃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3JC.1kg的水温度降低l℃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3JD.1kg的水温度降低l℃时,放出的热量是4.2×103J8.在以下进程中,由于热传递而使物体内能添加的是〔〕A.把铁丝重复弯曲,弯曲处变热B.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C.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降低D.云中构成的冰粒在下落中由于和空气摩擦,温度渐渐降低变成雨滴9.消费生活中,我们常应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征,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征有关的是〔〕A.福岛核电站受损后灌注海水降温B.汽车发起机中用水循环冷却C.晚间,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D.三峡水电站建水坝储水发电二、多项选择题10.有一种用来取暖的热水袋,它的外表有许多长条状的橡胶突起局部,这些突起局部相互平行且突起的高度较大〔如下图〕,作成这种外形的主要目的是〔〕A.使热水袋美观小气,起到装饰作用B.使热水袋能同时具有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传热递功用C.减小热水袋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面积,以降低热水袋的放热速度,完成缓慢放热D.这种突起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容易发作弹性形变,以防止在某种重压下,袋内热水将热水袋胀破11.以下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植物体内能的是〔〕A.用锯片锯木头,锯片发热B.盆里的凉水在阳光照射下,温度逐渐降低C.把烧红的工件放在冷水中,工件温度降低D.冬天,两手相互来回搓动,手会感到暖和12.为了比拟两种新型保温资料甲和乙的保温效果,将这两种保温资料区分做成外形、结构、厚度完全相反的保温筒,两保温筒内同时区分放置完全相反、温度均为的恒温源,其截面图如图所示.将两保温筒放在室温为的房间内,每隔测量一次两保温筒外表面点和点处的温度,依据记载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图像℃表示保温资料甲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表示保温资料乙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依据实验进程及图像,以下四个选项中,判别正确的选项是〔〕A.可用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表示保温效果B.甲资料的保温效果比乙资料的保温效果好C.乙资料的保温效果比甲资料的保温效果好D.假设把两保温筒内的恒温源换成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那么无法比拟甲、乙两种保温资料的保温效果13.小明依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固体的比热容一定比液体的比热容小B.同种物质的比热容随物态变化而发作改动C.质量为1 kg的煤油放出2.1×103J的热量,温度降低1℃D.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反热量后,酒精的温度变化大14.小明依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B.同一物质发作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汽车发起机用水来冷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降低相反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15.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有较大关系的是〔〕〔多项选择〕A.汽车的发起机用循环活动的水来冷却B.内陆地域的气温变化比沿海地域大C.夏天往室内洒水可使室内温度降低D.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三、填空题16.小明站在如图中匀速下行的扶梯上,假定以扶梯为参照物,那么小明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运动〞〕.小明觉得电梯的扶手橡胶发热,是由于扶手与其他部位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17.如下图,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可以改植物体的内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烧瓶内装有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煤油,且R甲小于R乙。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该实验装置用于探究“电压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B.烧瓶内的液体选用煤油而不是水,是因为煤油不善于导电
C.闭合开关后,加热相同的时间,乙装置中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得比甲装置低
D.闭合开关后,加热相同的时间,要使乙装置中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得更高,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
2 . 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被压扁(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力改变了铁桶的形状
C.浇冷水时铁桶放出热量
D.该过程中铁桶的内能保持不变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钻木取火”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C.蓄电池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热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器
4 . 我国幅员辽阔,相同纬度上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的高低不同
B.水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
C.日照的时间不同
D.离太阳的远近不同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粉笔灰的颗粒很小,它就是组成粉笔的分子
B.温度升高时,扩散现象加快,说明分子运动加剧
C.只有气体之间会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与液体之间不会发生
D.在阳光照射下,扫地时看见的尘土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6 .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5min吸收的热量为
A.5.04×105J
B.4.2×105J
C.1.26×105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7 . 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
B.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C.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比热容大
二、填空题
8 . 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青”.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越剧烈.
9 . 如图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_____(选填
“快”“慢”或者“一样快慢”),这说明_____。

10 . 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

演示气体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_____(选填“上”或“下”)方;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的现象表明_____;摩擦生热中“热”的含义是_____(选填“热量”、“温度”或“内能”);某物体具有的动能为aJ,重力势能为cJ,弹性势能为dJ,内能为eJ,分子总动能为bJ,则它的机械
能是_____,分子的总势能是_____。

11 . 白天,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水的内能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____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12 . 细心的小明同学在观看“神舟八号”返回舱落地时,发现舱外有烧焦的痕迹,如图所示,他仔细思考后认为这是返回舱在急速下降时与空气摩擦,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使返回舱的温度升高所
致.
13 . 如图是海波的凝固图象,EF段表示海波的状态是______,温度______.
三、实验题
14 .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液体质量/克初温/℃末温/℃加热时间/分
1水300203012
2水15020306
3煤油30020306
4煤油30020253
(1)探究本实验应用了_____和_____的研究方法。

其中用_____反应出物质吸热的多少。

(2)分析比较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3)本实验中至少用到_____种测量工具。

(4)分别分析比较1,2和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1)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比热容和_____和_____有关。

15 . 小郑同学想比较沙子和水这两种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异,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所使用的仪器规格也完全相同。

请你来帮他完成实验:
(1)测量出_____相同的水和沙子,然后安装仪器,并记下沙子和水的初始温度。

(2)在实验时要控制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相同就可以确定水和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图乙为小郑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则沙子的比热容为_________。

(3)完成实验后小郑认为本套实验装置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请你帮他提出一条改进意见:_____。

16 . 有一物理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做了如下四个实验:如图所示,在四个相同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的数据,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同样加热器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对比1和2两烧杯的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其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
(3)比较3和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比较烧杯_____和_____(填烧杯序号),可以得到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的结论。

烧杯序号液体
质量
m/g
初温
t0/℃
末温
t/℃
加热时间
t 时间/min
1水20020288
2水10020284
3煤油20020284
4煤油20020242
四、计算题
17 . 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封闭电热水袋,其性能参数如表中所示。

已知电热水袋热效率为80%,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将袋内20℃的水加热到自动断电,求:
额定电压额定加热功率
220V400W
袋内充水自动断电温度
1.0L60℃
(1)袋内水吸收的热量;
(2)需要的加热时间。

18 . 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提出“退耕还林”的伟大举措,这对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大量植树造林,可调节气温.据某新闻媒体报道,一万平方米的森林每秒钟吸收的太阳能约为1.2×106J,如果这些能量被50kg 的干泥土所吸收,那么,可使温度为7℃的干泥土的温度升高到多少℃_____?[c干泥土=0.8×103J/(kg⋅℃)].
五、简答题
19 . 综合问答——郊游中的物理:
下列是小雨在春暖花开时郊游中的几个场景,请你挑选1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①走在路上,闻到路旁的花香比半个月前浓烈得多;②他将竹竿插入水中,养到竹竿水中的部分向上“弯折”
了;③看见园林师傅用钳子剪断铁丝固定倾斜树干时,将铁管套在钳柄上,紧握铁管用力,较轻松地剪断铁丝;④中午吃烤肉时,看见电烤箱内的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它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现知识,解释两个场景.
解释场景:______.
六、综合题
20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当前“雾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雾霾笼罩已经严重污染了空气质量.
霾,也称灰霾(烟霞),它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μm到10μm,平均直径大约在1﹣2μm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如图所示为国内某厂商生产的名为“秦”高性能混合动力车,在很多城市PM2.5爆表的今天,“秦”给消费者提供一种新的出行方式.“秦”充电10kWh即可达到纯电动模式续航里程50km,能满足日常上下班短途用电需求.长途可使用油电混合动力,最高时速可达180km/h,百公里综合油耗仅2L.“秦”电动机效率为80%.
(1)霾粒子人眼看不到,它的运动(“是”或“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燃油汽车的发动机通常是汽油机,汽油机工作时,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油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那么石油属于能源.(选填“一次”或“二次”)
(3)“秦”行驶时电池将能转化为电能供电动机使用.汽车在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比静止时(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秦”在纯电动方式行驶时,车子所受的平均阻力为N.
(5)若某一次行驶中“秦”消耗电能4.6kWh,则若用效率为25%的燃油汽车需要kg的汽油?(汽油热值为4.6×107J/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