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文献综述_陈晓翠
顾客满意度研究文献综述
2文献研究2.1 顾客满意文献研究顾客满意是衡量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组织的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人类社会进入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特别是近20 年的社会实践,“顾客满意”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
如今,顾客满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在现代社会运行和组织管理中认可和推行。
2.1.1 顾客满意理论产生的背景顾客满意度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消费心理学研究,20世纪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走出了象牙塔,进入实用研究阶段。
经过3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顾客满意度理论日益成熟,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建立了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
该体系由顾客期望、产品性能、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度5个方面的量化信息构成。
通过各信息之间的组合,可以掌握顾客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敏感因素、产品或服务的主要改进方向、市场的需求结构和发展趋势等重要信息,从而用于产品竞争力和市场需求的分析。
一些研究者期望顾客满意度能够与生产率等传统的经济指标并列,正式纳入会计报表,并用于企业经济效益评价。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它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用途,逐渐被社会各方面所重视。
在以前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都是以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为奋斗目标,也相信市场份额的扩大可以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
然而,当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缓慢的增长率以及容量有限的市场时,很难争取到大量的新顾客。
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和不必要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拥有一个愿意长期购买本企业产品的顾客群体。
只有保持住已有的市场份额,才谈得上进一步扩大市场。
美国白恩咨询公司(BAIN) 的研究显示, 保留顾客和公司利润率之间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
顾客不履约率下降5% , 则公司利润率将上升25%~85% (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
而顾客满意是顾客保留的前提。
顾客满意文献综述
顾客满意文献综述引言当今世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之焦点就是顾客竞争,争取和保持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使命。
企业既要不断争取新顾客,开辟新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又要保持现有顾客,稳定市场占有率。
然而,在企业实际的经营运作中,尤其是服务业,往往一方面大批新顾客源源而来,另一方面许多现有顾客悄悄而去,这就是西方营销界所称的“漏桶”现象。
企业要防止顾客流失,堵住“漏桶”,其关键就是要提高和实现高度的顾客满意,以形成良好的顾客口碑和培养顾客忠诚。
本文针对国内外学者对顾客满意的研究就顾客满意的定义、顾客满意测量以及与顾客满意相关的因素进行文献综述。
一、顾客满意的定义1、顾客满意的提出20 世纪60 年代;1965 年,Cardozo 首次将顾客满意的观点引入营销领域,提出顾客满意会带动顾客的购买行为。
2、顾客满意的研究发展由于顾客满意管理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为了预测顾客的行为反应, 因此, 自80 年代以来, 许多学者开始从行为学视角来研究顾客满意的行为结果。
这些研究主要形成两大流派。
一种观点认为, 顾客满意度对购物意向的影响是通过态度间接产生作用。
例如, 01iver(1980) 的研究发现高水平的顾客满意度可增加顾客对品牌的偏爱程度, 进而增强对该品牌的重复购买意向; Bearden and Teel(1983) 在对汽车的研究中发现, 顾客满意度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受到态度的调节作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 顾客满意度对购买意向具有直接作用。
有调查显示, 较高比例的不满意顾客不愿意再购买同样品牌的产品(TARP, 1979) 。
3、顾客满意概念界定目前,对顾客满意的定义,学术上有两种主要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从状态角度来定义顾客满意,认为顾客满意是顾客对购买行为的事后感受,是消费经历所产生的一种结果。
如Howard 和Sheth(1969)认为顾客满意是“顾客对其所付出的代价是否获得足够补偿的一种认知状态”;Oliver 和Linda(1981)认为顾客满意是“一种心理状态,顾客根据消费经验所形成的期望与消费经历一致时而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Westbrook 和Reilly(1983)认为顾客满意是“一种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是伴随或者是在购买过程中产品陈列以及整体购物环境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而产生的”;Kotler 则认为顾客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的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形成的感觉状态,是感知的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函数”。
顾客满意度研究文献综述
2文献研究2.1 顾客满意文献研究顾客满意是衡量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组织的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人类社会进入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特别是近20 年的社会实践,“顾客满意”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
如今,顾客满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在现代社会运行和组织管理中认可和推行。
2.1.1 顾客满意理论产生的背景顾客满意度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消费心理学研究,20世纪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走出了象牙塔,进入实用研究阶段。
经过3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顾客满意度理论日益成熟,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建立了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
该体系由顾客期望、产品性能、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度5个方面的量化信息构成。
通过各信息之间的组合,可以掌握顾客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敏感因素、产品或服务的主要改进方向、市场的需求结构和发展趋势等重要信息,从而用于产品竞争力和市场需求的分析。
一些研究者期望顾客满意度能够与生产率等传统的经济指标并列,正式纳入会计报表,并用于企业经济效益评价。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它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用途,逐渐被社会各方面所重视。
在以前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都是以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为奋斗目标,也相信市场份额的扩大可以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
然而,当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缓慢的增长率以及容量有限的市场时,很难争取到大量的新顾客。
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和不必要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拥有一个愿意长期购买本企业产品的顾客群体。
只有保持住已有的市场份额,才谈得上进一步扩大市场。
美国白恩咨询公司(BAIN)的研究显示, 保留顾客和公司利润率之间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
顾客不履约率下降5% , 则公司利润率将上升25%~85% (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
而顾客满意是顾客保留的前提。
文献综述--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题目: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研究一、前言部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客户服务己经成为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任何一家企业,无论其所提供的产品是量化的物,还是无形的服务,最终都将受到市场和普通消费者的检验。
无论你的销售人员是多么的巧舌如簧,你的企划人员是多么的标新立异,你的产品研发人员是多么的高深和专业,这些产品和服务终归还是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消费者即最终客户的需要和要求。
在一个完整的品牌构成中,客户服务往往是较贴近消费者的一项企业行为,客户服务的好坏完全能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服务营销的理论和实践也必然突破国界的限制,成为具有跨国性、普遍性、通用性的一门艺术。
它既是经意全球化中的行为,也成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叶万春《服务营销学》P3)客户服务不是利润中心,并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从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可以看成是一个企业的成本中心。
客户服务是一个持续过程较长的工作,并且回报极低,甚至是没有,维持良好的客户服务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更需要企业持续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
但是,之所以称其为“客户服务”,是因为它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
客户是公司的资源,是根基,是命脉。
就有如一个士兵,他有强壮的体魄,有高超的战斗技巧,但如果没有精良的装备,在战场中他的生存机率是很低的。
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可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确保留住每一个现有的客户,并不断开拓潜在的客户,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效益,这也正是客户服务的魅力所在。
韦福祥在《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忠诚之互动关系》这一文章中写道:在长期来看,顾客对企业形象的看法最终决定的要素是顾客的消费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口碑”,通过传播,是顾客会形成、加强或者改变对企业的看法,从而提高顾客所期望的服务质量。
顾客实际接受的服务质量不仅与服务结果有关,而且与服务过程有关。
(来自《现代财经 2007.7月版》P43)徐翼、苏秦也说:高的关系质量意味着顾客充分信任服务销售人员,并且由于对销售人员以往表现满意而对其未来表现充满信心。
服务质量研究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服务质量研究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网上服务质量研究的文献综述当前经济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成为全球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新增长点,这也促使了服务质量研究的发展。
到现在为止,西方管理学界对服务质量问题已经进行了长达近30年的研究,其在理论探讨和模型体系构建方面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一、服务质量概念性研究对服务质量的开创性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北欧学者开始,之后美国PBZ1组合进行了长达10年的服务质量专项研究。
北欧著名的芬兰学芬兰著名学者XX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明确了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
他认为服务质量本质是一个主观它取决于顾客对服务质量的预期(预期服务)同实际感知的服务水平(感知服务)的对比。
服务质量的最高评价者是顾客而不是。
他把服务质量分为“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两类,前者是指服务过程的产出,即顾客通过服务所得到的东西;后者是指顾客如何得到这种服务,提出作为过程的服务和作为结果的服务,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影响服务质量形成的营销因素。
在此基础上,后人不断修正和扩大服务质量概念的外延。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PBZ提出的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PBZ通过对小额服务、信用卡、证券经纪和产品维修4个服务行业的大量调查研究,于1985年提出了服务质量取决于顾客购买前期望、感知的过程质量和感知的结果质量,服务质量是这三者的乘积,并建立差距模型。
他们发展和完善了格朗鲁斯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
此外,许多学者对服务质量进行了概念性的研究,如XXLehtinen,1982)把服务质量划分为实体质量、相互作用质量和公司质量。
XX(Garrin,1983)提出1PBZ组合是指美国学者潘拉索拉曼(A.Parasuranman)、隋赛莫尔(Valarie A.ZeithamD和贝里(Leonard L.Berry)三人服务质量研究组合。
服务质量是一种主观感知的质量,而非客观的。
到1985年XX提出服务质量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组织、人员、过程、设备和商品。
关于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的文献综述
关于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客户价值选择的变迁,当今企业市场竞争的性质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重要的问题并不是统计意义上的市场占有率,而是客户对其满意程度以及拥有多少忠诚的客户。
客户满意是企业留住客户,并使之发展为忠诚客户的前提;忠诚客户的数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关系的研究,对于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执行顾客保留策略,降低顾客流失率以及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客户满意和客户忠诚的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从而对客户满意和客户忠诚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并就前人的研究做出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客户关系;客户满意;客户忠诚一、引言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大多数产业已经从快速成长期向成熟期的变迁,也预示着企业将更加强调客户需求导向、服务导向和成本导向。
但是在一个趋于成熟的市场,企业成功关键是什么,这是企业管理者非常关注的要素。
通过研究发现,客户满意度的增长将促进企业市场份额的提高,而企业只有建立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才能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郭海涛,2010)。
忠诚的客户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如何提高客户忠诚度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研究客户知识与企业知识对客户忠诚度的影响及其在提高客户忠诚度中的作用,并运用基于知识的客户关系管理制定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具体措施,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潘留栓,范颖,2006)。
本文将通过文献回顾,总结以前学者的研究结果,讨论顾客满意、顾客忠诚的内涵、两者间的关系,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并对相关研究加以综述,并就人的研究做出相关的探讨。
二、与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有关的理论研究根据Conference Board针对全球506位CEO做的一个调查显示,企业CEO把客户忠诚度以及维持率列为其管理的首要挑战,其次是缩减成本,第三则是增强灵活性和加快发展速度。
酒店顾客满意度文献综述
酒店顾客满意度文献综述酒店顾客满意度是酒店管理领域中的重要指标,对于酒店的经营绩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综述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文献,以探讨酒店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管理策略。
1. Crott and Erdem (2000):该研究从顾客满意度的角度分析了酒店员工行为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服务员工的友好和专业态度与顾客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2. Anderson, Fornell, and Lehmann (1994):该研究探究了顾客满意度与酒店业绩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顾客满意度与酒店的市场份额、销售额和利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顾客满意度对酒店的经营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3. Han, Hsu, and Sheu (2010):研究探讨了酒店服务品质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服务品质方面的表现(如员工态度、餐食质量、设施设备等)与顾客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4. Zeithaml, Berry, and Parasuraman (1996):研究使用SERVQUAL模型分析了酒店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可靠性、回应性、保证性、信任和亲切性)对顾客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亲切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5. Cronin and Taylor (1992):研究使用SERVPERF模型分析了顾客对酒店服务质量的感知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与顾客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比感知的重要性更高。
综上所述,酒店顾客满意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员工行为、服务品质、服务质量的感知等。
酒店管理者应注重提升服务品质和质量,通过培训员工、改善设施设备、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式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实现酒店的经营目标。
基于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文献综述
基于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文献综述作者:陈晓翠王璐徐思蒙陈向华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第11期[摘要] 在综合若干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内涵以及开展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测评工作的重要意义。
介绍了欧美国家以及我国在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方面的研究现状、模型和测评方法,并针对旅游、酒店和超市行业的现状,指出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服务质量要素,为相关行业制定服务提高策略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层次性相关关系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1. 059[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1- 0102- 04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传统的服务行业甚至是在各种销售、家电等行业,越来越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顾客满意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顾客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以及两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模型和方法对两者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决策者如何在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下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观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竞争策略,成为策略制定的焦点与难点。
1 服务质量服务领域中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由Gronroos在1982年提出,这是服务质量在理论研究界备受关注的开始。
随着研究的深入,服务质量成为企业战略的一个关键概念。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服务质量研究的归纳整理,本文将从服务质量内涵界定、服务质量模型研究、服务质量测评方法研究三个方面对服务质量进行阐述。
1.1 服务质量内涵界定服务质量是指服务工作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在营销行业,一般用感知服务质量进行描述,指顾客感知的服务与预期的服务相比较之后对服务形成的一种主观评价。
Garvin把服务质量定义为顾客对事物的主观反应,即对服务质量的主观感知。
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研究[文献综述]
题目: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研究一、前言部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客户服务己经成为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任何一家企业,无论其所提供的产品是量化的物,还是无形的服务,最终都将受到市场和普通消费者的检验。
无论你的销售人员是多么的巧舌如簧,你的企划人员是多么的标新立异,你的产品研发人员是多么的高深和专业,这些产品和服务终归还是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消费者即最终客户的需要和要求。
在一个完整的品牌构成中,客户服务往往是较贴近消费者的一项企业行为,客户服务的好坏完全能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服务营销的理论和实践也必然突破国界的限制,成为具有跨国性、普遍性、通用性的一门艺术。
它既是经意全球化中的行为,也成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叶万春《服务营销学》P3)客户服务不是利润中心,并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从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可以看成是一个企业的成本中心。
客户服务是一个持续过程较长的工作,并且回报极低,甚至是没有,维持良好的客户服务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更需要企业持续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
但是,之所以称其为“客户服务”,是因为它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
客户是公司的资源,是根基,是命脉。
就有如一个士兵,他有强壮的体魄,有高超的战斗技巧,但如果没有精良的装备,在战场中他的生存机率是很低的。
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可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确保留住每一个现有的客户,并不断开拓潜在的客户,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效益,这也正是客户服务的魅力所在。
韦福祥在《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忠诚之互动关系》这一文章中写道:在长期来看,顾客对企业形象的看法最终决定的要素是顾客的消费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口碑”,通过传播,是顾客会形成、加强或者改变对企业的看法,从而提高顾客所期望的服务质量。
顾客实际接受的服务质量不仅与服务结果有关,而且与服务过程有关。
(来自《现代财经 2007.7月版》P43)徐翼、苏秦也说:高的关系质量意味着顾客充分信任服务销售人员,并且由于对销售人员以往表现满意而对其未来表现充满信心。
基于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文献综述
基本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服务质量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 组成部分。本次演示将围绕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通 过梳理相关文献,旨在提高人们对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问题的认识。
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服务质量是指企业为顾客提供 的服务水平,包括可靠性、有效性、响应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顾客满意度则是 指顾客对所接受服务的心理感受和满意程度。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提 高服务质量已成为企业增加顾客满意度、树立良好口碑和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 手段。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进 行深入研究:
1、服务质量的定义和测量指标
服务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诸多构成要素。学者们普遍认为,可靠性和 有效性是服务质量的两个核心维度。可靠性是指企业能够准确、准时、高效地 为顾客提供服务,而有效性则是指服务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此外,响 应性和安全性也是评价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响应性是指企业能够及时为顾客 提供帮助和支持,安全性则是指服务能够保障顾客的利益和隐私。
(2)提高服务质量:企业应该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以 确保为顾客提供可靠、有效的服务。同时,企业还应该服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采取措施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3)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企业应该建立与顾客的良好沟通机制,及时了解顾 客对服务的评价和意见,以便迅速采取措施改进服务质量。
(4)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企业应该根据顾客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服 务和解决方案,以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谢谢观看
在测量服务质量时,通常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法和行为研究等方法。其中,问 卷调查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向顾客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服务质量的看法和 满意度。观察法是通过实地考察或录像等方式,收集关于服务质量的第一手资 料。行为研究则通过分析顾客的行为反应来推断服务质量的水平。
基于某服务高质量地顾客满意度文献综述
基于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文献综述[摘要] 在综合若干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涵以及开展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测评工作的重要意义。
介绍了欧美国家以及我国在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方面的研究现状、模型和测评方法,并针对旅游、酒店和超市行业的现状,指出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服务质量要素,为相关行业制定服务提高策略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层次性相关关系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11. 059[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1- 0102- 04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传统的服务行业甚至是在各种销售、家电等行业,越来越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顾客满意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顾客的重要因素。
国外学者对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以及两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模型和方法对两者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决策者如何在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下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观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竞争策略,成为策略制定的焦点与难点。
1 服务质量服务领域中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由Gronroos在1982年提出,这是服务质量在理论研究界备受关注的开始。
随着研究的深入,服务质量成为企业战略的一个关键概念。
通过对国外文献中服务质量研究的归纳整理,本文将从服务质量涵界定、服务质量模型研究、服务质量测评方法研究三个方面对服务质量进行阐述。
1.1 服务质量涵界定服务质量是指服务工作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在营销行业,一般用感知服务质量进行描述,指顾客感知的服务与预期的服务相比较之后对服务形成的一种主观评价。
Garvin把服务质量定义为顾客对事物的主观反应,即对服务质量的主观感知。
Gronroos提出将感知服务质量从技术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酒店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研究综述
研究发展
研究方向拓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方向,从多个角度探讨酒店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酒店的服务质 量和顾客满意度。
研究方法创新
目前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如大数据分析、文本分析和多方法研究等,以 更全面、深入地探讨酒店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酒店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代表,其成功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因此,对酒店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进行 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此外,该研究还可以为酒店企业制 定有效的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以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服务质量, 进一步推动酒店行业的健康发展。
02
研究现状与发展
研究现状
01
未来研究方向
多元化服务质量管理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酒店服务也需要不 断拓展和升级。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如何将多元化 服务质量管理整合到酒店日常运营中,提高顾客 满意度。
员工培训与激励
员工是酒店服务的核心,如何通过培训和激励提 高员工素质与服务质量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智能化服务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服务应用在酒店行业中 具有巨大潜力。未来研究可以探讨如何利用人工 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提升酒店服务质量和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的关系
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之间存在密切 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紧
密的连锁反应。
高质量的服务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高度满意的顾客又是培养忠诚度的基石。
当酒店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使顾客感到满意时 ,这会进一步增强顾客对酒店的信任和忠诚度,
(完整版)文献综述客户满意度
(完整版)文献综述客户满意度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策略的文献综述1前言顾客满意度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企业公司谋求发展所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和参数,在目前,他作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感知结果,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技术改进等发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在阅读许多相关网站,文献,新闻报道的基础上简要的作此文献综述。
2满意度概念1965年Cardozo [1]首次将“CS”即“顾客满意”这一概念引入营销领域,此后顾客满意度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各个专家、学者经过研究对顾客满意的定义,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类:(1)以消费过程中的行为定义的顾客满意度这一观点被称为特定交易观点,是从顾客个人行为的角度出发的认为顾客满意是事后对购买中某种特定行为的评价。
如:Howard和Sheth(1969)认为,满意是消费者对所付出代价与所获得收益是否适当的一种认知状态[2]。
Pfaff(1977)认为,满意是产品组合的理想与实际差异的反差[3]。
Westbrook(1983)则认为顾客满意度是一种情绪反应的状态[4]。
Wilton(1988)把顾客满意定义为顾客对所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实际品质与先前预期之间差异的评价[5]。
Kolter(1997)认为顾客满意度是一个人所感觉的愉悦程度的高低,是源自其产品知觉绩效和个人对产品的期望,二者相互比较之下形成的,也就是指顾客满意度是知觉绩效和期望的函数[6]。
Spreng(1996)认为将顾客的愿望作为比较标准优于顾客期望[7]。
(2)顾客对购买行为后的感受状态定义的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是对经过一段时间的购买和消费经验的总体评价,是衡量一个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业绩的一个基本指标。
Oliver(1981)认为顾客满意度是对事物的一种情绪反应,而这种反应主要来自于顾客在购物的经验中得到的惊喜[8]。
Woodside等(1989)认为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消费后产生的整体态度的一种表现,它反映出顾客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9]。
《顾客满意度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
顾客满意度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外研究现状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对该课题的研究,并且呈现出起步早、发展快的特点。
美国学者Cardozo于1965年首次提出了顾客满意的概念,其后学者对顾客满意度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主要从定义、测评方法和测量模型等层面对顾客满意度作了大量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
1、对顾客满意定义的研究Oliver和Linda (1981)认为,“顾客满意是一种心理状态,顾客根据消费经验所形成的期望与消费经历一致时而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
有“现代营销学之父”美誉的菲利浦·科特勒(1999)在《营销管理》一书中指出,“顾客满意是消费者对事前期待和实际使用效果评价判断后形成的结果,即客户对一件产品或服务的实际绩效与期望所进行的比较,绩效高于期望,客户则满意,反之则不满意,客户满意度反映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1。
相比于其他学者对顾客满意的定义,美国营销协会从具体的操作层面对顾客满意进行了定义,认为“顾客满意是通过一些可使用的技术和工具,获得顾客对企业当前经营状况的各类反馈信息,并由此明确企业的下一步经营目标与方向同时制定出具体可测量的操作、实施计划,达到经营目的”2。
2、对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和模型的研究相比于对顾客满意的研究,满意度测评模型的研究开始于1989年。
在对瑞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跟踪研究的基础上,科罗思咨询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长费耐尔(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质量研究中心博士)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构建起了顾客满意度测评的逻辑模型,其主要涉及到顾客期望、价值感知、顾客满意、顾客抱怨、顾客忠诚等多方面因素,并运用偏微分最小二次方对该模型求解所得出的指数,该模型简称ACSI。
1990年,美国质量协会借鉴了 SCSB的调查方法和模型,构建了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并于1993年在美国进行了测试,该种模型包括六个变量,它在SCSB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质量感知因素。
(完整版)文献综述客户满意度
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策略的文献综述1前言顾客满意度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企业公司谋求发展所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和参数,在目前,他作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感知结果,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技术改进等发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在阅读许多相关网站,文献,新闻报道的基础上简要的作此文献综述。
2满意度概念1965年Cardozo [1]首次将“CS”即“顾客满意”这一概念引入营销领域,此后顾客满意度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各个专家、学者经过研究对顾客满意的定义,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类:(1)以消费过程中的行为定义的顾客满意度这一观点被称为特定交易观点,是从顾客个人行为的角度出发的认为顾客满意是事后对购买中某种特定行为的评价。
如:Howard和Sheth(1969)认为,满意是消费者对所付出代价与所获得收益是否适当的一种认知状态[2]。
Pfaff(1977)认为,满意是产品组合的理想与实际差异的反差[3]。
Westbrook(1983)则认为顾客满意度是一种情绪反应的状态[4]。
Wilton(1988)把顾客满意定义为顾客对所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实际品质与先前预期之间差异的评价[5]。
Kolter(1997)认为顾客满意度是一个人所感觉的愉悦程度的高低,是源自其产品知觉绩效和个人对产品的期望,二者相互比较之下形成的,也就是指顾客满意度是知觉绩效和期望的函数[6]。
Spreng(1996)认为将顾客的愿望作为比较标准优于顾客期望[7]。
(2)顾客对购买行为后的感受状态定义的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是对经过一段时间的购买和消费经验的总体评价,是衡量一个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业绩的一个基本指标。
Oliver(1981)认为顾客满意度是对事物的一种情绪反应,而这种反应主要来自于顾客在购物的经验中得到的惊喜[8]。
Woodside等(1989)认为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消费后产生的整体态度的一种表现,它反映出顾客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9]。
Anderson(1996)归纳过去学者的看法,从特定交易与累积交易两种不同的观点去解释顾客满意度[10]。
顾客满意度研究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顾客满意度研究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关键词:网络购物,顾客满意度,物流服务质量,双因素理论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的“C2C”电子商务逐步显示出了其无与伦比的优势。
如果说2007年时网购行业爆发式发展的一年,那么2008年的“C2C”电子商务则是延续了这样的迅猛势头。
通过观察08年个季度的网购表现,不难发现,地震和金融危机这样的突发性事件,并没有对中国的“C2C”电子商务造成巨大的震动,也没有影响到网络购物的高增长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C2C”电子商务中顾客的抱怨,也同样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因素之一。
从网店的差评看来,顾客抱怨的原因也是千差万别的,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幸福都是相似的,悲剧却各不相同”。
其实,通过根据对我国知名“C2C”电子商务网站的研究观察不难可以发现,导致顾客抱怨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对商品本身的不满;第二,对网店店主服务态度的不满;第三对物流服务质量的不满。
快递寄送凭借其运输时间短,资金回笼快的优势,力压传统的平邮寄送,成为网店店主的新宠儿,深受青睐。
作为目前交易商品普遍采用的物流方式,快递已经是电子商务“C2C”模式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
对于顾客来说,快递服务质量往往会影响到他们对网店服务质量的评价,而与快递服务公司之间的种种纠纷也是导致顾客对网店服务产生抱怨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快递服务和顾客抱怨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现代营销学之父认为,顾客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满意是一种人的感觉状态的水平,它来源于对一件产品所设想的绩效或产出与人们的期望所进行的比较”。
同时他认为,满意水平是可感知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函数。
如果效果低于期望,顾客就会不满意;如果可感知效果与期望相匹配,顾客就满意;如果可感知效果超过期望,顾客就会高度满意、高兴或欣喜。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顾客满意度研究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请浏览)。
基于服务质量的用户满意研究
基于服务质量的用户满意研究关键词:顾客满意顾客满意度顾客价值服务质量顾客流失率全面质量管理摘要:有关研究显示:在服务质量、顾客满意或忠诚和公司盈利之间存在一种密切的联系。
较高的服务质量会导致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同时也支撑了较高的价格和较低的成本。
对客户满意最大的追求导致一些公司采取全面质量管理法。
营销者将已经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取得顾客高度满意的首要法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顾客满意与否将直接决定公司盈利情况。
市场营销者必须把高度顾客满意作为公司的营销目标。
顾客对所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是否满意取决于两点:首先是顾客对商品的期望是否与商品的实际效用一致;其次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可见,如果公司要想获得的高度顾客满意,服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有巨大二清晰的模式,”迈克尔。
戴尔说,“在许多方面,价值计划是什么?公司提供什么和为什么它对顾客来说是重要的”。
我们没有任何迷惑戴尔电脑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电脑系统公司。
其取得的巨大成功在业界暂时没有公司可以超越。
迈克尔先生的这句活,鲜明而直接地道出了公司成功的决定因素---对顾客价值的高度重视。
戴尔的成功不可复制,但其奉行的顾客主义理念做法却成为营销界的经典之作。
顾客满意什么使顾客满意?一直以来,很多营销者都有一个误区:他们也许会认为联想电脑一定会比神州电脑的顾客满意度要高。
联想电脑是国产电脑的骄子,其定位为中高端消费阶层,目标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成绩卓越。
神州电脑大多数人会认为是垃圾电脑的代名词,尽管如此,其在低端市场上的占有率稳居第一。
就连国产电脑的老大联想也不得不,承认其在低端市场的领导者地位。
笔者作了一个调查,结果如下表:观方面说,联想的产品质量,性能,外观设计,寿命等等都高于神舟,在顾客心目中的产品形象大大高于神舟。
而神舟电脑由于长期服务于低端客户群体,其产品质量,性能,整体形象自然无法与联想匹敌。
但由于神州电脑的价格低廉,能满足基本的用户需求,而此类消费人群的要求并不高,因此神舟电脑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甚至超出了顾客购买之前的预期;其良好的顾客满意度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服务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2 文献研究2.1 服务质量的定义北欧著名的芬兰学者格罗鲁斯(Gronroos,1982)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他认为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观范畴,它取决于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即期望服务质量)同其实际感知的服务水平(即体验的服务质量)的对比。
当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超过其实际感知的服务水平,那么,他就会对服务质量感到满意,否则,就会对服务质量感到不满意。
同时,格罗鲁斯把服务质量分为“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两类,前者是指服务过程的产出,即顾客通过服务所得到的东西;后者是指顾客如何得到这种服务,提出作为过程的服务和作为结果的服务,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影响服务质量形成的营销因素。
此后,美国的服务管理研究组合PZB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他们于1985年提出了差距模型,并指出服务质量是为顾客对服务的期望与顾客接受服务后实际知觉到服务间的差距,也即顾客期望和顾客体验的差距。
可见,服务质量具有主观性,它不能像有形产品可以标准化,可以通过所制定出来的标准来度量其质量。
往往不同的顾客对同一种服务质量产生不同的感知,甚至同一个顾客在不同时间也可能会对同一种服务的要求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其所感知的服务质量也不一样。
此外,服务质量还是一个互动的质量,它是在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然而服务提供者也不能保证其每次提供的服务是一样的,这也需要服务接受者的配合和响应,否则,服务过程就会失败,服务质量就会下降。
2.2 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学者们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型的研究是起源于芬兰学者格罗鲁斯所提出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
在早期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都局限在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内涵上,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PZB提出了差距分析模型,开始了对感知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他们认为服务质量就是顾客期望和顾客体验的差距,而其中由其他四个差距组成,如服务质量说明的差距、服务传递过程中的差距、市场营销传播的差距和可感知服务质量的差距,因此通过差距分析模型就可以找到存在服务质量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找到更恰当的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参考文献[1]肖俊.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的激励机制探讨[J ].现代商业,2014(35):142-143.[2]王艳红.国有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以A 公司为例[J ].经营管理者,2015(26):145-146.[3]徐建琳,伊静静.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柔性激励模式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12(8):72,68.[4]王卫红,张牧云.引入柔性管理,增加金融企业的吸引力[J ].发展研究,2012(7):92-95.基于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文献综述陈晓翠,王璐,徐思蒙,陈向华(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00)[摘要]在综合若干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内涵以及开展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测评工作的重要意义。
介绍了欧美国家以及我国在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方面的研究现状、模型和测评方法,并针对旅游、酒店和超市行业的现状,指出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服务质量要素,为相关行业制定服务提高策略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层次性相关关系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1.059[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1-0102-04!!!!!!!!!!!!!!!!!!!!!!!!!!!!!!!!!!!!!!!!!!![收稿日期]2016-04-19[基金项目]东北林业大学经济大学生创新实验(60202004)。
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传统的服务行业甚至是在各种销售、家电等行业,越来越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顾客满意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顾客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以及两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模型和方法对两者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决策者如何在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下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观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竞争策略,成为策略制定的焦点与难点。
1服务质量服务领域中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由Gronroos 在1982年提出,这是服务质量在理论研究界备受关注的开始。
随着研究的深入,服务质量成为企业战略的一个关键概念。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服务质量研究的归纳整理,本文将从服务质量内涵界定、服务质量模型研究、服务质量测评方法研究三个方面对服务质量进行阐述。
1.1服务质量内涵界定服务质量是指服务工作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在营销行业,一般用感知服务质量进行描述,指顾客感知的服务与预期的服务相比较之后对服务形成的一种主观评价。
Garvin 把服务质量定义为顾客对事物的主观反应,即对服务质量的主观感知。
Gronroos 提出将感知服务质量从技术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学者朱沆、汪纯孝等通过研究指出,服务质量由环境、技术、感情、关系和沟通五个方面的质量组成,其中技术质量最为重要。
温燕碧、汪纯孝的研究指出,两个质量和三个公平性共同作用于服务质量,两个质量指硬质量和软质量,三个公平性指交往、结果和程序三个方面的公平性。
1.2服务质量模型研究1985年Parasuraman 等学者提出从可信度、安全、接近、沟通、了解顾客、有形要素、可靠性、反应性、能力和礼仪十个维度评价服务质量。
随着研究的深入,总结出感知服务质量模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SERVQUAL 模型。
1.2.1感知服务质量模型1982年,Gronroos 提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
经验质量由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组成,技术质量是顾客对得到服务的客观评价,强调对服务结果的感知;功能质量是顾客得到服务的过程和途径,强调对过程的感知。
期望质量与口碑、营销沟通等密切相关。
该模型将经验质量与期望质量进行比较,经验质量高于期望质量时,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较高。
1.2.2服务质量差距模型Parasuraman 等学者建立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该模型认为顾客感知与期望差距包括认知差距、标准差距、交付差距和宣传差距四个方面。
要从四个缺口入手减少顾客感知与预期之间的差距,但差距并不能完全消除,要在工作中做好服务补救措施。
1.2.3SERVQUAL 模型SERVQUAL 模型建立在Berry 、Zeithaml &Parasuraman(PZB )等学者提出的服务质量可靠性、回应性、安全性、移情性和有形性五个维度基础上。
该模型认为顾客从这五个维度对服务进行评价并通过感知与预期比较得到认知服务质量。
中国管理信息化C 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2016年6月第19卷第11期Jun.,2016Vol .19,No .111.3服务质量测评方法服务质量的测评方法,包括问卷法、侧面测评法和数理统计法,经历了一个由静到动、由固定到浮动的过程。
问卷法是通过向顾客发放问卷的方式来了解顾客的感知;侧面测评法是从企业自身角度选取各项指标,从侧面的了解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但是这种方法的准确率较低;数理统计法主要是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
1.4小结服务质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由顾客对服务的感知与预期比较形成对服务质量的评价,顾客的经历、个人需求、经验等因素通过预期影响服务质量的评价。
关于服务质量的模型在理论基础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在评价的服务要素及重点方面有所不同。
2顾客满意度近年来,各行业都加强了对顾客满意度的重视。
马义华、叶祥凤(2008)指出,非常满意的顾客的购买意愿六倍于满意的顾客。
此外,发展一个新顾客所需要的费用可用于维持六个老顾客,而且维护好老客户有助于赢得好口碑和培养顾客忠诚,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本部分从国内外学者对顾客满意度的定义以及所采用的不同的模型两个方面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表述。
2.1顾客满意度的内涵界定虽然各位学者对顾客满意度内涵表述不一,但本质上其观点可归纳为:顾客满意度是指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与期望之间的比较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感受,良好的顾客满意度能够提高顾客流量和销售量。
顾客满意度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国家,由Cardozo于1965年提出。
1998年Tax和Brown对遭遇服务失败的顾客进行调查,发现糟糕的顾客满意度导致顾客的流失,强调顾客满意度对企业的重要性。
Tax等学者认为顾客流失源于以下过程:大多数客户遇到服务失败时,会选择其他服务提供商而不是抱怨,也不会对企业提出不满意的看法。
Cardozo认为满意是预期的结果,预期从经验中获得。
Cadotte,Woodruff等学者提出,消费者会用情绪化的语句来表达对产品使用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进而影响其满意度。
Mackoy等学者在此基础上做了一定的补充,他指出满意不仅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情感评价和准认知观念。
国内对顾客满意度的研究起步较晚,赵平教授于1995年首次在国内提及顾客满意度,并开始进行系统分析,其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增长、稳定和调整阶段。
赵平教授提出顾客满意度与企业声誉紧密相关,增加顾客满意度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黄亮在综合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接受产品或服务前后的一种态度比较和认知状态。
国内外的诸多观点都强调顾客感知,企业要从顾客的角度和需求出发,提供给顾客迫切需要的产品或服务,高满意度建立在顾客感知并认可服务的基础上。
2.2顾客满意度模型国内外众多学者将顾客满意模型用于解释顾客满意的形成。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SCSB模型、ACSI模型和ECSI模型,其中ACSI模型在模型构造和实际运作上最具规范性和科学性。
2.2.1SCSB模型SCSB模型是由瑞典学者于1989年构建的第一个顾客满意度模型,其涵盖的行业、企业和数据十分全面。
此模型的前因变量为感知价值和顾客期望,后因变量为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
感知价值可从两方面进行衡量,一方面是在价格一定时,对总体质量的评估;另一方面是在总体质量一定时,对价格的评估。
顾客满意度可从三方面进行衡量,分别是:顾客的满意程度、内心期望达到的程度和实际与期望之间的差距。
顾客抱怨随顾客满意度的提高而改善,而顾客忠诚受顾客满意度与顾客抱怨处理情况的影响。
该模型认为顾客会默认从以前的消费经验中掌握经验教训并对未来的服务体验进行满意度预测。
2.2.2ACSI模型美国学者Fornell等在SCSB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ACSI模型。
ACSI模型同SCSB模型相比在前因变量中增加了感知质量,将质量感知与价值感知区分开来。
感知质量是顾客对质量认知的评价,模型通过质量的定制化、可靠性和总体评价三个变量来度量感知质量。
同时,感知价值侧重于成本方面,感知质量侧重于质量方面,通过两者之间的研究和比较,可以分析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价格和质量重视程度的高低。
2.2.3ECSI模型ECSI模型认为顾客抱怨不仅是顾客不满意的结果,顾客抱怨的处理同样对顾客满意产生影响。
如果顾客抱怨处理不好,会对顾客满意产生强烈的负向影响。
另外,企业形象会影响顾客对服务的期望程度以及对满意的判断,顾客对企业的偏爱随对企业形象认知的提升而改善,进而影响顾客忠诚。
2.3小结顾客满意度的模型较多,但是三种主要的顾客满意度模型在根本上都是一致的:比较顾客的感知价值或质量与期望之间的差距,而两者之间的差距是顾客满意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顾客满意的积累形成顾客忠诚。
3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仍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问题。
由于诸学者所研究的对象、地点、时间及抽样样本不同,大家对两者相关关系的看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Gronroos等学者提出的“顾客满意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另一类是Parasuraman、Bitner等学者提出的“服务质量是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3.1感知服务质量影响顾客满意度该观点认为服务质量影响交易型顾客满意,而随交易型顾客满意的积累,形成累积型顾客满意,这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一种观点。
20世纪70年代,诸多国外学者开始对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Cronin&Taylor在研究中发现服务质量为顾客满意度的先行变量。
Parasuraman、Zeithaml&Berry 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提出“服务质量的概企业管理念模式”,模式中的第五缺口的大小由顾客来决定,顾客感知低于顾客期望时,顾客满意度较低。
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关系的研究在国内也取得较大进展。
彭焱、夏新平通过对网上交易的研究,认为感知服务质量主要通过有形性、可靠性、响应度、保证性、关怀性、信息质量及易用性维度影响顾客满意,通过七个维度综合而成的感知服务质量越高,顾客满意就越好。
2013年杨文超将服务质量的三个构面(可靠反应及保证性、关怀性、有形性)与顾客满意的五个构面(理专表现、产品质量、要求费用、舒适融洽、作业流畅度和信息多样化)通过典型相关分析进行研究,认为顾客对服务质量三个构面认知越好,顾客的满意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