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的运用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9e7b49856a561253d36f5f.png)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运用欧春艳摘要: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有机运用标准成本法,能够更加顺利地推行与实施责任会计制度,提升预算编制效率和质量,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对企业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标准成本法的概述,细化探究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运用策略,促使企业更加科学地运用标准成本法,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标准成本法;企业;成本管理;运用一、前言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合理运用标准成本法,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而企业在运用标准成本法过程中,成本控制功能发挥不够全面,资源配置存在诸多困难,致使价格制定缺乏必要依据。
因此,企业需要对标准成本法有一个正确、深刻的理解,通过多种科学策略,高效的将标准成本法融入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充分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效率和质量。
二、标准成本法概述标准成本法目前在成本预算控制中具有广泛应用,主要包含标准成本制定、差异处理以及差异分析三个部分。
标准成本法的基础是目标成本,也就是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加以对比,结合有关数据和信息,确定企业运行管理中存在的成本差异,分析造成成本差异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现代企业在成本管理中,通过运用标准成本法,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先干后算,转变为现代先算后干模式,促使成本控制关键点也逐渐从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控制,对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成本管理中运用标准成本法,能为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奠定坚实基础,为企业绩效考核提供参考,对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三、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运用策略1.构建标准成本法运用基础条件首先要为标准成本法的运用创造基础条件。
标准成本法包含很多先进管理理念,需要企业内部全体工作人员全面参与并积极配合,在运用中就会与很多生产环节存在牵连。
所以,为了高效运用这一制度,需要企业信息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生产部门以及营销部门等都全面参与到标准成本方案制定和标准测定环节,并对有关工作给予充分配合与支持。
标准成本法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以信达机器厂为例
![标准成本法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以信达机器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f7a116b360cba1aa811dacf.png)
标准成本法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以信达机器厂为例摘要标准成本法是以一定的价格,并按事先确定的单位产品耗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及实际产品产量来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计算分两个步骤,即标准成本的制定和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标准成本的制定是根据中小企业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的消耗情况,参考中小企业的历史成本及同行业同类产品的标准成本以及现行市场价格情况制定的。
本文首先对标准成本法做了一定的概述;其次分析了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区别;再次通过五个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然后结合信达机器厂对完善标准成本法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最后一章总结是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制度成本管理中小企业管理AbstractStandard cost method is based on a certain price, and according to the pre-determined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of direct materials, direct labor and manufacturing costs of st andard cost and actual product yield a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to calculate the produ ct cost and cost control system, the standard cost calculation in two steps, namely the establ ishment of standard cost and standard cost variances. At present, the standard cost of China' 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based on the cost of materials, labor, manufacturin g cost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onsumption, reference to the historical cos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 same industry standard cost of similar produ cts and the current market price. Firstly,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standard cost m ethod. Second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andard cost method and activity-based cost meth od is analyzed. Through five aspects again to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 e cost management existence question carries on the detailed elaboration; Then combined with the xinda machine factory to perfect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 cost method in the ma 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 asures. The last chapter is a summary of the full text.Key words: standard cost method; standard cost system; cost management; small and me dium-sized enterprise management目录第1章绪论 (7)第1.1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7)第1.2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7)第1.3节研究内容与方法 (9)第2章标准成本法的理论 (10)第2.1节标准成本法的概述 (10)第2.2节标准成本法的种类 (11)第3章标准成本法在信达机器厂存在问题及分析 (12)第3.1节信达机器厂简介 (12)第3.2节信达机器厂标准成本法应用现状 (13)第3.3节信达机器厂标准成本法应用存在的问题 (14)第4章改善信达机器厂标准成本法应用对策 (17)第4.1节在标准成本法的基础上提高成本管理观念 (17)第4.2节加强管理力度保证成本信息有效 (17)第4.3节提高财务人员从业素质 (18)第4.4节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结合 (18)总结 (20)附录 (21)参考文献 (28)致谢 (29)前言要使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必项对成本进行严格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9ae3e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f.png)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本测算法,在企业内部,用于监督和控制支出以保持经营成本的高效性和可行性。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标准的控制环节放在其本质确定的要求范围内,实现对支出运营的有效细化管理,以及告诉管理者究竟在哪些地方出现的浪费或者超标的情况,以便能够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进一步改进和补救措施。
标准成本法布置的细节元素是以单位成本表示,它往往以目标产品或服务为出发点,将涉及到的产品或服务的各种原材料、工序、人工等因素做得一一对照,形成一个目标产品的技术路线,同时明确每种原材料的购置支出及每项工序的耗时,然后加以扩展,最终组织起来,形成完整的标准成本系统。
决定每个产品或服务标准成本的原则是: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基础,不但要考虑过去采用的有效管理方法(如价格、结构、配置),还要反复检验,以满足现有市场、经济和技术发展状况的变化,保持经营策略的时效性。
标准成本确定的原则主要有:概念性原则,特征性原则,比较性原则,允许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
标准成本法的作用是使企业运用策略核算,使用标准成本知道每一张支出之后的实际成本,以免耗损成本控制的机会,从而获得高的社会效益和运营报酬。
同时,标准成本法还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竞争力,让消费者能最大程度地享受优惠价格。
标准成本法是用来确定企业现行经营历史成本的有效工具,它提供了企业决策者更具有说服力的信息,提供了有助于提高运营水平和激励增强运营能力的重要参考。
标准成本法是以充分考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条件的成本测算法,它的作用在于保持经营的高效性和有效性,为企业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运营水平,为企业发展和稳定提供有效而可操作性的支持,使企业能够高效运营,持续发展。
在应用时标准成本法还可以把具体事件转变为专家们之间共同有效的接受可控的计划,促进企业控制成本的能力,增强企业的资源管理能力,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更科学地调整和改进自身的企业运作,使企业能够更好的支持财务部门的决策,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de296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3.png)
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
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能够帮助企业合理核算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
下面将对这两种成本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际成本法是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来进行核算的方法。
它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实际发生的成本按照发生的时间和数量进行核算,以反映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状况。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成本,对于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实际成本法也存在着成本核算周期长、成本波动大、难以预测等缺点,对于一些需要快速决策和成本控制的情况可能不太适用。
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来进行核算的方法。
它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按照预先确定的标准进行核算,以反映企业在标准条件下的成本状况。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提前确定成本,有利于成本控制和预测,对于需要快速决策和成本控制的情况有较高的适用性。
然而,标准成本法也存在着与实际情况偏差大、对实际成本的反映不够准确等缺点,需要不断进行标准成本的修订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法进行核算。
对于生产周期长、成本波动大的情况,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以反映实际成本情况;对于需要快速决策和成本控制的情况,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核算,以提前确定成本并进行控制。
此外,还可以将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结合起来进行成本核算,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都是管理会计中重要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企业的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标准成本法的概念
![标准成本法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b183e5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5.png)
标准成本法的概念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制度或标准成本会计,是指以标准成本为核心,通过标准成本的制定、执行、核算、控制、差异分析等一系列有机结合的环节,将成本的核算、控制、考核、分析融为一体,实现成本管理目的的一种成本管理制度。
标准成本的作用:标准成本是企业规划与控制活动的基础之一,这些活动包括预算编制、监督、控制与业绩评价。
具体来说,标准成本制度为经营活动与业绩评价提供指导与准则,偏离标准差异应被严格地当作更好理解经营或改进经营活动的一种投入或代价。
使用标准成本制度应集中于通过积极的加压和恰当的激励来影响人的行为,而不是惩罚与处分。
1、便于成本核算只要划定成本中心、确定成本标准、制定成本项目后,按一定的程序便可核算出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及成本差异。
采用标准成本后,在制品按成本的标准留,剩下的成本即为转出成本,这样解决了在制品留法不合理的难题。
2、便于分清各成本中心的责任由于标准成本将成本中心划定为一、二、三级,而三级成本已划到车间、作业区这一级。
三级成本中心也能揭示出标准成本差异.这样消灭了吃大锅饭的现象。
标准成本的每个成本项目都采用单独的价格标准和数量标准。
因而可以确定每个成本项目实际脱离标准的差异的责任归属,从而分清各部门的责任。
3、便于成本控制明确成本中心的责任后,使成本控制的责任下放到车间、作业区三级成本中心,并将成本标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到个人,加强考核,使奖金与成本业绩挂钩。
另一方面,在标准成本实践中还实行月度成本计划的措施,有利于计算月度成本消耗量,然后采购员、领料员按此月度成本控制计划采购、领料,以达到控制原材料成本的目的。
4、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单位边际贡献=单位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进行标准成本管理,可以确认企业的单位边际贡献,有利于企业测算出盈亏平衡点,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制造业企业 标准成本法
![制造业企业 标准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97c932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7.png)
制造业企业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企业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动因,进而实施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
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相应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当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时,形成超支差异;当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时,形成节约差异。
一、标准成本法的目标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揭示与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并按照例外管理的原则,对不利差异予以纠正,以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善产品成本。
二、标准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标准成本法一般适用于产品及其生产条件相对稳定,或生产流程与工艺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企业。
三、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环境《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标准成本法》对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环境的规定: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0号——成本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要求处于较稳定的外部市场经营环境,且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相对平稳。
企业应成立由采购、生产、技术、营销、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跨部门团队,负责标准成本的制定、分解、下达、分析等。
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取得标准成本制定所需要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四、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程序《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标准成本法》对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程序的规定:确定应用对象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一般按照确定应用对象、制定标准成本、实施过程控制、成本差异计算与动因分析,以及修订与改进标准成本等程序进行。
为了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应根据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环境,结合内部管理要求,确定应用对象。
标准成本法的成本对象可以是不同种类、不同批次或不同步骤的产品。
五、制定标准成本(一)企业制定标准成本,可由跨部门团队采用“上下结合”的模式进行,经企业管理层批准后实施。
标准成本法在实践中的运用法则
![标准成本法在实践中的运用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6ef62727f111f18583d05a5a.png)
李 中生
( 河南天 海 电器有 限公 司 河南 鹤 壁 4 5 8 0 3 0 )
摘 要 :标准成本法的实务核算 流程化繁 为简,在 E R P大面积 实施的今天 ,标准成本法 因其 成本计算复杂问题 简单化 ,在各行 业得到
了广 泛 的 使 用 。
格。
从销售端来说 : 如果企业是 面向库存生产 ,不需要每个订单 都报价 ,则对 事前 成本计划 不急迫 ,真正 的成本控制不一定是要 从成本信息上去控制 , 从生产统计数据上控制就可 以了。如果是 按 照订单生产 ,则适合需要采用标准 成本法 ,以便 于对外 的产品 报价 。 实 际上 ,无论 选择何种成本 核算方法 , 最基本 的要求就是要 把成本 核算 准确 ,如果 成本无法做得 准确 , 一切 的优势都是无从 谈起 。 从这一点来说 , 实 际成本核算方法 比标准成本法更有优势。 对 于标 准成 本法 所说 的控制 :可以从 消耗 数量 上控制 ,对各种物 料 实际消耗 数量进行 分析。不 一定通过成本信息来控制 。 标 准成本核算体 系包括两个方 面 :标准价格 、标准用量 。企 业在实 际中可以采用 实际价格 和标 准用量 。 这个 叫做实 际成本法 还是标 准成本法 ?好像都 不是 ,有另外一个说法 ,叫做定额成本 法。如果根据实际价格 、实际用 量去计算 成本 ,则是完全的实际 成 本法 。在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时候 ,但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 况选 择 采用 哪一 种成 本处 理方式 ,甚至可能是混和的成本核算方法 : 比如原料采 用实际成本 、标准用量 ;辅助材料采取实 际成本 、实 际用量 ,其他的水 电汽等采取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 。每一种物料 采用的何种方法有时是 由计量准确度 、 市场价格波动 以及对成本 信息的需求决定的 。需要灵活掌握 ,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成本核算
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d9cf0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8.png)
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分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使得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往的静态成本管理逐步转变为动态成本管理。
在合理运用标准成本法的情况下,制造企业的利润水平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也能够得到保障。
实践环节,制造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标准成本法的应用,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对于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继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标准成本法概述标准成本法指依照标准成本,进行成本的制定、执行、核算以及控制等,可以通过对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成本考核以及成本分析的融合,推动成本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标准成本法能够为企业经营活动及业绩评价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费用。
对企业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包含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成本,标准成本法应用中,需要制定出科学的标准成本,做好成本差异的分析、计算以及账务处理。
在企业中使用的标准成本依照具体的使用条件,可以分为几种:一是理想标准成本,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达到预期最佳状态,实际成本达到标准成本的最低下限,不存在浪费情况。
然而,理想标准成本仅存在于理论中,在实操环节基本无法实现。
二是基本标准成本,指企业以某一年份的经营状况为标准制定出的成本,提供给后续年度使用,方便进行成本的对比。
三是预期标准成本,在一个会计期间内,通过企业努力能够达到的成本水平。
四是实际标准成本,其表示的是企业在正常经营状态下的成本水平。
五是正常标准成本,指企业结合自身所处的行业环境、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生产要素等,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1]。
二、标准成本法的作用(一)丰富成本管理内涵制造企业在实施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产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成本等,需要对照生产状况来做好成本差异分析,确保管理计划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避免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
在合理应用标准成本法的情况下,制造企业能够实现对于生产成本的精准分析,从事前分析、事中控制和事后管理三个方面,提升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丰富成本管理的内涵,推动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能够提高制造企业发展中的成本管理效益,为企业管理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提高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11dc9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0.png)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引言基于现实的调查研究发现,标准成本管理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
企业如果想长久立足,须根据标准成本法的规则,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把控,并对其做好积极的预测与评价,管理好本企业的成本将成本降到最低,进而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有效地对资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等情况。
还要根据本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利用标准成本法,进而平稳地提高企业的收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是标准成本法其自身特点与性质所决定。
由于企业的管理标准不同,利用标准成本管理法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缺陷,因此我们要注重不断地去完善现有的标准成本法,要做到更加科学、系统、合理甚至是细致入微的程度,这样才能保障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
一、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应用的相关论述分析(一)可行性因素分析标准成本法主要是指率先制定标准成本,通过标准成本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并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核算出结果,进而得出一种最优解。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普遍应用到各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发现,标准成本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可以充分地发挥出经济绩效所起到的评价作用,将整个成本过程体现得淋漓尽致,进而实现我们最初的目的,即控制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经过调查研究表明,标准成本的基础环节之一是制定成本中心,产品在整个过程中造成的投入与支出也都算作是成本中心。
科学合理的区分成本中心,进而找出最合理的成本标准,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标准的流程计算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不同。
第一,标准成本法有利于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
企业想要提高其经济收入,完成目标成本建设就必须注重其经济,这需要对成本工作做好控制,提高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地位。
标准成本法的运用
![标准成本法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41dce91aa00b52acec7ca2c.png)
案例名称:标准成本法在明水公司的运用案例类型:企业案例案例单位具体名称:山东明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通信地址:章丘市世纪大道2712号邮政编码:250200标准成本法在明水公司的运用一个准确的标准成本能够尽可能地缩小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尽可能地做到事前规避市场变化引起的销售量变动对产品变动成本的影响,保证标准成本在年初的设定更加贴近实际成本。
计算的准确性和对市场变化、制造费用的实时监控能够使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设置一个有效的考核目标,真正意义上对控制产品成本起到激励作用。
本文以明水公司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现状为依据,分析了明水公司在使用标准成本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明水公司成本控制和成本差异的分析研究建立起一套更能准确反映产品成本的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控制体系,规避市场变化风险,缩小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真正意义上激励生产、控制生产费用。
一、背景描述(一)明水公司基本情况明水公司是集团下属电子驱动事业部、起发动机事业部在中国的生产、研发、应用和销售基地,主要产品包括冷却风扇系统、水泵、天窗电机、举窗电机、雨刮电机与连杆系统、雨刮杆刮片、起动机、发电机等,同时也是为一汽大众供货的主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明水公司下设两个主要的事业部,包括电子驱动事业部和起发电机事业部。
公司组织结构呈矩阵式管理结构,各部门日常工作直接汇报给上级领导直至总经理,各事业部就业务情况及盈利水平等经营状况还要上报集团总部分管该事业部的负责人。
(二)明水公司管理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标准成本应用的事前成本控制明水公司现行的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下,首先,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仍然是管理关注的重点,相比之下在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流程控制力度严重缺乏。
其次,在整个产品生产周期中,成本控制的焦点主要还集中在产品量产(SOP)之后,对前期发生的产品开发成本费用关注不够。
2.事中成本控制不合理明水公司产品种类繁多,且产品生产复杂程度不一样,使用单一成本动因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不可避免的带来成本风险。
标准成本法的作用
![标准成本法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14d4e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2.png)
标准成本法的作用
(1)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进行预算掌握。
标准成本实质上就是单位产品成本的预算。
例如,编制直接材料成本预算时,用单位产品耗用的材料数量乘以材料的标准价格,再乘以预算的产品产量。
(2)有利于增加员工的成本意识。
将标准成本法下的标准成本作为员工工作努力的目标和业绩评价的尺度,可以促使广阔员工关怀成本预算,增加成本意识,乐观地根据预定目标完成工作。
(3)有利于企业的成本掌握。
标准成本可以在成本形成之前作为各种消耗和费用发生的参照标准;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根据成本标准严格掌握成本支出,准时发觉成本超支状况,快速制定订正偏差的改进措施以降低成本;产品成本形成之后,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准时分析差异缘由,为将来成本掌握总结阅历。
(4)有利于企业的定价决策。
标准成本作为一种成本目标,已经剔除了各种不合理因素的影响。
使用标准成本作为定价的依据,可以避开由于实际成本波动而造成价格波动的不良影响。
(5)有利于简化存货的计价及相应的成本核算工作。
在标准成本法下,在产品、产成品和销售成本均以标准成本计价,
可以大大削减成本核算的工作量,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
(6)有利于业绩评价的客观、科学。
以标准成本作为业绩评价的标准,可以避开实际成本法下比较标准(上期实际成本)的偶然性,比较标准更客观,使企业的业绩评价工作更科学有效。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整合运用分析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整合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b21d4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2.png)
2020年24期总第933期引言:随着供给侧改革进程的持续推及以及绿色消费理念的渗透,制造业亟需通过完善的管理模式、先进的管理技术降低产品生产环节的资源消耗、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发展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化企业。
标准成本法起源于西方的管理会计学科,以产品成本为核心,通过预先制定标准成本、监督及管理标准成本执行情况、考核产品实际生产成本、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偏差实现对产品生产成本的精细化、动态化、跟踪式、全过程式管理与控制。
与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相比,标准成本法对成本的控制体现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并将成本管理与考核分析结合为有机的整体,有助于形成企业成本文化,提高一线生产员工成本控制意识,继而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扩大企业经济效益。
我国被称为“制造大国”,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力量。
标准成本法的运用能够为制造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成本管理更加有效、持续、常态化。
本文以X 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在于该企业产品类别较少且生产规模较大,适合应用标准成本法。
同时,该企业与兄弟企业相比生产成本偏高、产品毛利率偏低,表明该企业当前成本管理模式局限性较大。
为此,在该企业成本管理中整合应用标准成本法既有助于企业降本增效,又能促进该企业成本管理高效化发展。
一、标准成本法概念及相关理论1.标准成本法的概念标准成本法隶属于企业会计核算的范畴,其先进性体现在对成本的全过程控制与精细化管理。
通过事前的成本计划为产品的材料价格、人工投入、设备效率等提供范围框架;通过事中的核算监督标准成本的执行情况;通过事后的考核评价各生产部门的绩效。
随着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标准成本法已经成为一种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被广泛运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员工工作绩效考核中。
但标准成本法的应用有其局限性,因标准成本法的实施要以标准成本的制定为前提,因此适用于生产成本可量化、成本分类明确的企业。
对于制造业来说,标准成本法适用于产品品类较少且产品规模较大、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高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
浅析标准成本法的应用
![浅析标准成本法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9b272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0.png)
中国外资一、标准成本法概述(一)标准成本法应用环境1.企业在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中运营,而且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也保持相对的稳定。
2.标准成本法适用于种类单一且大量多批次生产的企业,极少会专门为某些客户定制产品,同时在生产标准项目的设置上尽量要有重点。
3.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取得标准成本所需的各种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4.企业应成立由采购、生产、技术、营销、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等有关部门组成跨职能团队,负责标准成本的制定、分解、下达、分析等。
(二)标准成本法的作用1.简化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于企业中所有原材料、在产品以及完工成品在流通过程中都使用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值可作为当期的亏损或利润,极大地减轻了公司财务方面的工作量。
2.可作为企业进行绩效考核的依据企业实施标准成本法是指划分各成本中心,设定产品成本标准,将成本中心的责任均衡分配到每个部门,能起到对员工的考核和激励作用,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员工参加工作的热情度,而且方便了企业对各部门及员工的业绩考核。
二、标准成本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成本管理的理念固化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理念还处在过去时,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
(1)对成本管理的认识还只包括内部的成本管理,并不会关注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成本管理。
(2)管理者只关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并不关注后期与产品相关的成本,如后期的服务费和维修费;(3)管理者只关注材料投入生产后的成本管理,而忽视了与产品相关的技术费用以及材料投入生产前的部分相关成本,从而使成本管理的外延受到了一部分的局限;(4)成本管理缺乏严肃性和科学性,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成本管理不完善,员工工作量大,导致准确性无法保证,数据不能及时从上一环节传递到下一个环节,导致管理者无法进行正确决策。
(二)不良的动机驱使企业成本失真在我国,由于受到偷税漏税、美化业绩、谋取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的驱使,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信息进行了随意调整和操作,导致成本信息失真,并且使以成本为基础的各种管理活动效率降低甚至给企业造成损失。
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运用
![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4069b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8.png)
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运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塑造成本优势,才能争夺更多的发展空间。
很多制造企业为强化自身成本控制能力,实行了标准成本法。
但诸多企业实际实施中存在问题,标准成本确定不合理,差异分析不深入,成本管控成效并不理想。
一、成本管理的内涵企业生产经营所消耗的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就是成本。
例如,办公费、人工工资、营销费用、设备费用等等,都要纳入成本范围。
从成本分类来看,按形成概念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按生产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1]。
实际上,成本是影响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企业生产成本过高,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
若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企业就难以持续发展。
要想对成本进行有效管控,就要合理运用成本分类概念,对成本影响因素进行事前事中管理、调节、控制,减少不必要的经费支出,从而降本增效。
常见成本管理方法有:定额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责任成本法。
二、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与优势(一)标准成本法的概念标准成本法最早提出于20世纪20年代,是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成本管理方法。
应用标准成本法通过科学计算,对各环节预期产生的成本进行分析,可找出成本管理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改善措施后,便能进一步降低成本,以求达到预期的成本水平。
(二)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标准成本法主要包括:标准成本的确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三个部分。
其中,标准成本的合理确定是关键,标准成本值关系到成本预测的准确性。
根据企业经济活动规律,成本发生与发展特点,主要可分为: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历史平均成本三类[3]。
而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是标准成本法执行的重点内容,只有找准差异原因,才能对成本进行科学管理。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方面,成本核算可先按标准成本核算,核算结果具有前瞻性、预见性。
这对于财务内部控制、成本自查有引导作用。
标准成本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标准成本法在实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6d8b5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c.png)
标准成本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建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评估和分析企业的绩效和成本控制情况。
在实际中,标准成本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企业和行业,以下是一些应用案例:
1. 生产制造业:标准成本法常被用于生产制造业中,用于评估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效益。
通过设定标准成本,企业可以比较实际生产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的原因。
这有助于企业确定是否存在浪费、低效率或成本控制不当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服务业:标准成本法也可以应用于服务业中,用于评估服务过程中的成本效益。
在酒店业中,可以使用标准成本法评估客房清洁和维护的成本。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并找出原因,酒店可以改进清洁和维护流程,提高效率,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标准成本法核算方法
![标准成本法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6921e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4.png)
标准成本法核算方法标准成本法呢,就是预先制定一个标准成本,这个标准成本就像是一个标杆。
比如说你生产一个小玩偶,你先确定好生产这个小玩偶在材料、人工、制造费用这些方面大概应该花多少钱,这就是标准成本啦。
那这个标准成本咋定呢?材料方面,你得考虑用啥材料,用多少。
就像小玩偶的眼睛用啥珠子,身体用啥布料,这些材料的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价确定了,材料的标准成本就出来了。
人工成本呢,要想好做这个小玩偶大概要花多少工时,每个工时给工人多少钱,这一乘,人工的标准成本也有了。
制造费用也是类似的道理,把厂房租金、设备折旧这些分摊到每个小玩偶上的费用算好。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呢,就会和这个标准成本有差异。
这差异可有意思啦,有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哦。
要是实际成本比标准成本低,那就是有利差异,就像捡到小便宜似的。
比如说你找到更便宜的布料来做小玩偶,那材料成本就比标准的低了,这就是有利的材料成本差异。
要是实际成本比标准成本高呢,就是不利差异啦,这时候就得找找原因。
是材料浪费了呢,还是工人干活慢了,或者设备出故障导致制造费用变高了?核算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些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对比着来。
这样企业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本控制得好不好。
要是老是有不利差异,就得想办法改进。
如果一直是有利差异,也可以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优势再扩大。
标准成本法就像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个小助手,它能让企业心里有数,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在哪了,有没有多花,有没有省着花。
它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生产,提高效益。
就像我们过日子一样,每个月也得有个预算,和这个标准成本法有点像呢,都是为了让资源利用得更合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标准成本法在钢铁企业的应用
![标准成本法在钢铁企业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c983fef90f76c661371a2c.png)
目录中文摘要 (2)Abstract (3)一、基本概念 (4)(一)标准成本法的实质 (4)(二)标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4)二、标准成本法的重要作用 (4)三、标准成本法在宝钢的运用 (5)(一)宝钢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条件 (5)(二)宝钢成本分析的特征特征: (5)(三)成本中心的制定。
(6)(四)成本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6)(五)成本差异的产生和计算 (6)(六)标准成本控制手段——计划值管理 (7)四、标准成本法在我国钢铁企业的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8)(一)我国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 (8)(二)会计准则不支持 (8)(三)不合理的成本制定标准 (9)(四)成本信息不真实 (9)(五)不够重视成本核算和信息反馈不及时,责任中心不明确 (9)(六)标准成本的配套设施运转效率低 (9)五、完善我国标准成本法的思路 (10)(一)增强全体企业人员的标准成本意识 (10)(二)严格成本中心与成本责任 (10)(三)加强成本控制并突出重点 (10)(四)观念的更新 (10)(五)会计准则的协调 (11)(六)ERP系统代码体系的支撑 (11)致谢 (13)标准成本法在钢铁企业的应用——以宝钢为例中文摘要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了产于二十世纪20年代的美国的管理会计,同时也形成了标准成本理论。
上海宝钢自1995年以来将标准成本系统引进,在1996正式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包括标准成本系统与标准成本会计管理制度。
多年来,上海宝钢对于标准成本法的合理利用,不仅使其在有效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同时也为标准成本法的使用树立了鲜活案例,由此可见出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计算标准成本对于中国的钢铁企业而言尤为关键企业。
钻研我国尺度成本法计谋题目,具备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结合宝钢的实际,对宝钢对标准成本法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阐述了我国标准成本法的应用情况、现状与发展情况,指出了现阶段标准成本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标准成本法在宝钢的应用方法、操作流程以及标准成本制度对钢铁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目标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成本法的运用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案例名称:标准成本法在明水公司的运用案例类型:企业案例案例单位具体名称:山东明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通信地址:章丘市世纪大道2712号邮政编码:250200标准成本法在明水公司的运用一个准确的标准成本能够尽可能地缩小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尽可能地做到事前规避市场变化引起的销售量变动对产品变动成本的影响,保证标准成本在年初的设定更加贴近实际成本。
计算的准确性和对市场变化、制造费用的实时监控能够使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设置一个有效的考核目标,真正意义上对控制产品成本起到激励作用。
本文以明水公司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现状为依据,分析了明水公司在使用标准成本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明水公司成本控制和成本差异的分析研究建立起一套更能准确反映产品成本的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控制体系,规避市场变化风险,缩小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真正意义上激励生产、控制生产费用。
一、背景描述(一)明水公司基本情况明水公司是集团下属电子驱动事业部、起发动机事业部在中国的生产、研发、应用和销售基地,主要产品包括冷却风扇系统、水泵、天窗电机、举窗电机、雨刮电机与连杆系统、雨刮杆刮片、起动机、发电机等,同时也是为一汽大众供货的主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明水公司下设两个主要的事业部,包括电子驱动事业部和起发电机事业部。
公司组织结构呈矩阵式管理结构,各部门日常工作直接汇报给上级领导直至总经理,各事业部就业务情况及盈利水平等经营状况还要上报集团总部分管该事业部的负责人。
(二)明水公司管理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标准成本应用的事前成本控制明水公司现行的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下,首先,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仍然是管理关注的重点,相比之下在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流程控制力度严重缺乏。
其次,在整个产品生产周期中,成本控制的焦点主要还集中在产品量产(SOP)之后,对前期发生的产品开发成本费用关注不够。
2.事中成本控制不合理明水公司产品种类繁多,且产品生产复杂程度不一样,使用单一成本动因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不可避免的带来成本风险。
由于成本动因过于单一,对制造费用的分配过程的定义过于狭窄,结果导致生产复杂程度较低的产品可能分配过多的制造费用,而生产复杂程度较高的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可能过少——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反映产品真实的成本。
3.需要完善事后成本控制明水公司现行的成本考评主要是以回顾上月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方式通过成本例会由财务部门和部门经理沟通讨论,分析实际成本和预算之间的差异。
这种考评机制使得成本控制参与的人员较少,具有局限性,所有的指标都止于部门层面,对成本责任的考核没有逐级下放到具体人员,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成本责任考评体系。
(三)选择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原因标准成本法在企业应用过程中会出现标准成本制定不合理,实际成本信息扭曲,成本控制不当导致经营行为短期化,成本责任考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而造成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源的浪费,达不到预期的利润水平。
因此当前迫切需求优化现行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构建更加合理高效的成本管理模式。
二、总体设计(一)应用标准成本法的目标根据明水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分析并研究其现行成本控制现状,发现其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与具体行动措施,从而实现加强和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
分析标准成本法在明水公司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出一套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标准流程。
(二)应用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总体思路针对企业现有标准成本法计算以及现行成本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构建新的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计算方法,进一步分析成本差异并建立基于目标—作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并以明水公司雨刮生产车间为试点,将新的成本控制模式应用到试点生产车间,解决案例企业标准成本法应用及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标准成本法的内容标准成本一词包括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又被称为“成本标准”,其计算基于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另一种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即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而来。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包括(1)事前成本控制。
由于制定的标准成本具有目标性,一般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有助于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使各自负责的成本达到标准的要求。
因此,标准成本制度可以起到衡量实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的作用。
(2)事中成本控制。
与其他成本制度相比,标准成本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可进行成本的事中控制。
在成本控制的事中阶段,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需要企业及时分析,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寻找应对措施,改进产品成本,尽量缩小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距。
(3)事后成本控制。
通过对成本控制结果的分析、总结,找到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日后的成本控制持续改善,在生产领域发现可以不断改进的环节,实现产品成本的事后控制。
除此之外,标准成本制度只计算各种产品的标准成本,不计算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
(四)应用标准成本法的创新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管理模式能够帮助明水公司解决当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高公司整体生产经营效率,减少浪费,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一席之地,并能从容地应对瞬息万变的供求关系以及日益严峻的价格压力。
三、应用过程(一)组织架构明水公司下设两个事业部,包括电子驱动事业部和起发电机事业部。
其中,电子驱动事业部分为产品生产部、信息管理部、物流部、质量部、财务部、后勤部、市场销售部、工程研发部等部门,产品生产部又根据主要产品类别设立为微电机生产部、冷却系统生产部、雨刮系统生产部。
公司组织结构呈矩阵式管理结构,各部门日常工作直接汇报给上级领导直至总经理,各事业部就业务情况及盈利水平等经营状况还要上报集团总部分管该事业部的负责人。
(二)管理会计专门组织机构及运作方式明水公司的标准成本在每年7-9月年度预算过程中制定,包括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及其他增值成本的标准成本制定。
所有标准成本都是以下一年度销售预测为起点,估算确定下一年度产量,以各个产品年产量为基础,由公司各个部门参与、财务部统筹协调制定出来的。
(三)应用相关标准成本法的资源、环境、信息化条件等部署要求1、资源要求(1)企业应根据各业务部门与战略目标的匹配程度进行资源配置;(2)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有效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2、环境要求(1)宏观环境:国内汽车市场在刚性需求的强劲拉动之下,国际品牌也摆脱不了价格战的现实压力。
(2)产业环境、竞争环境: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汽车整车品牌多样化,汽车厂家产能的过剩,国内外品牌对市场份额激烈地争夺等多方面因素使汽车行业零部件供应商处于成本高压之下。
(3)内部环境:企业管理者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能通过学习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3、信息化条件要求信息系统较为完善,信息化程度较高。
(四)具体应用模式和应用流程企业成本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应该依据企业成本运动规律,以优化成本投入、改善成本结构、规避成本风险为目的,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行全过程、广义性、动态性、多维性管理。
从理论体系、管理制度、控制机制和方法角度全面控制公司成本,同时对公司成本管理做到“三全性”,即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过程控制。
成本管理不应只停留在管理层,而应该调动各部门员工的主动性并深入到成本的每一项作业。
(五)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标准成本管理指导思想落后,无法充分认识到标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其次,标准成本管理的组织架构相对滞后,对于实施标准成本管理带来一定的阻力;最后,成本核算的方法落后,存在责任划分不清,核算不明晰。
2、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加强学习,改变意识,提高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实施信息化管理,制定精准的成本核算方法;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四、取得的成效与前后对比1、标准成本法应用的事前成本控制合理分解标准成本是成本控制及成本责任考评的重要前提。
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控制对于标准成本的分解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将标准成本按照价值链分解到已识别的各项作业中去,并汇总每个作业中心的标准成本作为成本绩效考评的依据;其二,将标准成本按照成本动因逆向分解到各个成本要素,以便于企业从源头对资源进行管理及合理配置。
标准成本分解是运用分解和分析作业的方法对既定标准成本细分并落实到责任中心的过程。
从确定可允许目标成本到最终标准成本的分解过程是对成本的事前控制,在标准成本分解完成之后,就需要对各项作业的实际成本发生进行核算与控制。
2、标准成本法应用的事中控制根据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设置,企业需依据不同作业层次所驱动的各项成本将作业进一步分类为:单位作业、批作业、产品作业、能量作业。
根据明水公司雨刮系统生产车间的作业流程,可以将其作业清单中的各项作业分类汇总到四个作业中心:(1)前期生产准备作业中心。
前期生产准备作业中心包括原材料计划、原材料领用以及生产设备调试三项作业。
(2)制造加工作业中心。
根据明水公司雨刮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将所有制造单位作业划分入该作业中心,主要包括冲压、切割、组装、压机、卷边、喷漆、总装七项作业。
(3)质检包装作业中心。
与产品数量线性相关的产线完工成品的质检作业及包装入库作业可以合并。
(4)生产管理作业中心。
对于属于产品层次作业的,其资源消耗不能确定是为生产何种产品所发生的作业,其共性是它们是为了维持特定生产线存在而执行的作业,其对资源的消耗与产品数量或生产批次不相关。
在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控制对于成本的事中控制主要依赖于对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找出差异产生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改进。
3、标准成本法应用的事后控制成本控制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将标准成本划分至各个责任中心,明水公司现行的责任中心是以企业组织结构为基础按照职能部门划分的,对于标准成本的分解只是简单地将企业标准成本拆分至各个部门或其他企业行政管理单位,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将标准成本落实到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对责任的确定比较模糊。
需要将明水公司的各个责任中心确定明确的负责人,并在明确的日期与管理层和财务部门回顾各个责任中心的成本支出。
分析其必要性,并讨论能够从中节省成本的方法,同时制定行动日程和最后完成实施的目标结果。
作为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管理模式的最后一环,绩效考评属于事后控制。
绩效考评是以作业中心为单位,基于作业成本差异对成本管理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
如果成本差异为有利差,则对作业中心给予奖励,相反的如果为不利差则给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