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用)

合集下载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屠呦呦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 医学奖。成为国内第一位获 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获得者, 同时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 奖的中国籍女性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以表彰他“他的作品中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是历史和现实的并存”,他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同年12月,因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上的 非凡成就及其在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 界方面的贡献,莫言获得“2012中华文 化人物”提名。
1998年发现井 研究电子的分酸量子霍尔效应获谢贝尔物理学奖钼录园(Rogpr Vondhien Tsien)2002年发或幢发出解艳峰光的绳色费光蛋白
获得诺贝尔奖的7位华人科学家
1986年在化学反应 动力学方面实出责献获诺国尔化学变
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 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 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 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 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整体感知第4段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它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属于背景部分,主要内容为介绍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 和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的分离。
整体感知交代新闻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作者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 奖权的分离,有什么用意?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能够有效保证诺贝尔奖评议 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就当时而言,诺贝尔奖是首次颁发,特别需要强调其权威 性。但如果明确写出,需要大量文字(比如介绍评奖者的专业 水准和道德操守等),并非消息所能承担。因此,作者巧妙地用新闻背景来体现诺贝尔奖的公正性与权威性,既客观又简洁。
你知道有哪些中国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呢?
杨振宁1957年10月,因“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的研究以及由此导致 有关基本粒子方面的许多发现”,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 奖,两人于1956年10月1日正式发表论 文《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到以这一理论成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 奖,历时13个月,创下诺贝尔奖颁奖 史上获奖最快纪录,自此,宇称不守 恒正式被物理学界承认。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的“倒金字塔”的结构形式。

(重点)2品味消息的客观、简练等语言特点。

(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激发兴趣展示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那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时什么样的呢?英国最大的通讯社,也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过报道。

那么你对诺贝尔奖了解多少呢现在就让我们从新闻《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中寻求答案吧!(一)、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遗嘱(zhǔ)渗透(shèn )卓有成效(zhuó)仲裁(zhòng)拨款(bō)逝世(shì)颁发(bān)、了解相关背景1.关于诺贝尔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药生产,积累了巨额财富。

2、第一课我们学过消息的结构有哪些?明确: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二、初读整体感知朗读课文,重点把握文中生字词。

字词做到读音准确无误,句子做到声音洪亮,默读课文,画出这则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3.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消息导语和主体部分。

思考:导语部分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明确: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和首届获奖者的成就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些科学成果的重要性和应用。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诺贝尔奖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诺贝尔奖如何激励科学家进行创新研究?”
4.探讨诺贝尔奖对世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5.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家在诺贝尔奖领域的贡献及启示。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通过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首届颁发情况,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
2.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学会查找、分析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成就及贡献,提高对科学研究的认识。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到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杰出成就。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科学成果。
然而,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和研究成果的理解仍存在困难。为此,我需要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运用生动的比喻、简化的语言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感悟诺贝尔奖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这一难点要求学生能够从更高层次思考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诺贝尔奖背后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
举例解释:在讲解化学奖获奖者雅各布·贝采利乌斯对原子量的测定方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元素的原子量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其测定方法的重要性和难度。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显得较为被动,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主动发表观点。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奖项设置及评选机构。

(2)掌握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名单及其成就。

(3)理解诺贝尔奖在科学技术、文学、和平等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学、和平等领域杰出人才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1)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生平及贡献。

(2)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

2.诺贝尔奖的奖项设置及评选机构(1)奖项设置: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

(2)评选机构: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瑞典文学院、挪威诺贝尔委员会。

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概况(1)颁发时间:1901年12月10日。

(2)获奖名单: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

(3)获奖者的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4.诺贝尔奖的影响(1)对科学技术、文学、和平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提高了获奖者的国际声誉,激发了更多人投身于相关领域的研究。

(3)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奖项。

(2)提问:你们知道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吗?它有哪些奖项?2.讲授新课(1)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宗旨。

(2)讲解诺贝尔奖的奖项设置及评选机构。

(3)讲述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概况,分析获奖者的成就及其贡献。

3.小组讨论(1)分组,每组负责一个奖项,收集相关资料。

(2)讨论:诺贝尔奖在各个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4.汇报展示(1)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2)其他组同学提问、补充。

5.总结升华(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

方案分析:____能__查__阅__、__参__考__各__种__资__料__,__做__到__深__刻__、__全__面__(或__“_翔_______ ______实__”_“权__威__”_)_,__但__相__对__延__迟__,__滞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采访本校的老师同学,根据采访内容做一期“身边人看屠呦呦获 奖”的专题报道。 方案分析:能结合身边实际,可读性增强,但缺乏权威性和推广价值。
___容__有__一__定__的__了__解__”_,__或__“_评__价__内__容__,__表__达__报__纸__的__立__场__及__态__度__”_。__)____
(3)【用新闻】获知屠呦呦获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点教师提供了 三个出报方案,请运用新闻相关知识,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一和方案 二的“方案分析”。 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 体上的消息。 方案分析:____及__时__、__迅__速__,__但__时__间__短__促__,__难__以__做__到__深__刻__全__面__。___ 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屠呦呦 获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
八年级上册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教版) 第一单元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背景介绍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出版社 2002年版)。有改动。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 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生前收购了Bofors(博福斯) 公司。此公司拥有350年历史,此前主要生产钢铁。诺贝尔拥有Bofors后 把公司主要产品方向改为生产军工产品。诺贝尔一生拥有多项专利发明, 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 富。在他去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 基金创建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 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 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世界历史》教材第九章第一节《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与思想启蒙》,详细内容为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历史背景,理解其意义。

2. 使学生掌握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过程,了解获奖者的主要成就。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他们追求科学真理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过程和获奖者的主要成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诺贝尔奖的了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讲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历史背景,阐述其意义。

3.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所学到的关于首届诺贝尔奖的知识,进行课堂讨论。

4. 例题讲解:分析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过程中的一位获奖者的成就,如居里夫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出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背景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过程3. 获奖者及其主要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及其影响。

(1)激励科学家追求真理,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2)提高了获奖者的国际声誉,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

(3)为后来的诺贝尔奖设立了典范,成为世界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2. 作业题目:请列举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答案:首届诺贝尔奖共有5位获奖者,分别是:(1)物理学奖: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X射线。

(2)化学奖:雅各布斯·亨利克·范特霍夫,发现化学动力学。

(3)生理学或医学奖: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发现白喉抗毒素。

(4)文学奖:苏利·普吕多姆,法国诗人。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202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202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20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内容。

具体涉及教材第十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以及诺贝尔奖在科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其意义,认识诺贝尔奖在科学领域的权威性。

2. 使学生掌握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了解获奖者的贡献。

3.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其意义,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

教学重点: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贡献,诺贝尔奖在科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以及诺贝尔奖在科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举例说明诺贝尔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贡献,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们为人类进步作出的努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成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

答案:诺贝尔奖由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旨在奖励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领域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首届诺贝尔奖于1901年颁发,涉及5个领域,共有12位获奖者。

2. 作业题目:请谈谈诺贝尔奖在科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诺贝尔奖是国际科学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代表了科学研究的最高荣誉。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诺贝尔奖的颁发,不仅激励了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同时也促进了国际科学交流与合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教材内容,使学生了解了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以及诺贝尔奖在科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关于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 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 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 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 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 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 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 平公正。
问题探究
1、这则消息导语的作用是什么?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了颁奖的机构、时 间、属性以及颁奖的依据。
2、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 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 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课堂小结
这则消息告诉我们:在世界科学史上,诺贝 尔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毕生的 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留下遗嘱, 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 勇攀科学高峰。
得主 伦琴 霍夫 贝林 普吕多姆 邓南特 帕西
科学
板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领域
成就
物理学
发现X射线
字词检测
读准字音
遗嘱( zhǔ )渗透(shèn)卓有成效( zhuó ) 仲裁(zhòng )拨款( bō )逝世( shì )颁发( bān ) 重点词语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颁发: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 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名师教案)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名师教案)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及地点。

2. 掌握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名单及其主要成就。

3. 能够理解诺贝尔奖对于世界科技进步和和平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1. 首届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

2. 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1. 诺贝尔奖对于世界科技进步和和平发展的意义。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诺贝尔奖的历史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诺贝尔奖的背景。

2. 提问:“同学们知道首届诺贝尔奖是在哪一年颁发的吗?”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播放PPT,展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及获奖者名单。

2. 详细讲解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诺贝尔奖对于世界科技进步和和平发展的意义。

2.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课后搜集有关诺贝尔奖的其他相关信息,下节课分享。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诺贝尔奖对于世界的重要意义。

2. 提醒学生关注诺贝尔奖的动态,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

六、诺贝尔奖的设立目的和评选标准(10分钟)1. 教师播放PPT,介绍诺贝尔奖设立的目的,即奖励那些对人类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

2. 讲解诺贝尔奖评选的标准,包括候选人必须在相关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以及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七、诺贝尔奖评选流程(10分钟)1. 教师播放PPT,详细讲解诺贝尔奖评选的流程,包括提名、筛选、评审等环节。

2. 举例说明评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如何处理候选人之间的竞争关系等。

八、诺贝尔奖的影响和意义(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诺贝尔奖对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影响。

2.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感受,讨论诺贝尔奖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义。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课文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

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教案一、教材简析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堪称为新闻佳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这则消息的历史背景,把握消息的特点。

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明确《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结构内容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掌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2、能准确概括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培养概括能力。

3、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2)准确概括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

2、难点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世界科学文化领域,有一项备受瞩目的奖项——诺贝尔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新闻,了解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二)知识讲解1、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其特点包括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等。

2、新闻的结构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1)标题:高度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

(3)主体:详细叙述新闻的具体内容。

(4)背景:介绍与新闻相关的背景资料。

(5)结语:对新闻内容进行总结或展望。

3、新闻的要素新闻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文本分析1、请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分析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直接点明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3、分析导语导语为“路透社斯德哥尔摩 1901 年 12 月 10 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这句话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颁发机构。

4、分析主体主体部分依次介绍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5、分析背景文中提到“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这是对诺贝尔奖设立目的和评选标准的介绍,属于背景内容。

6、分析语言(1)请学生找出文中体现新闻语言准确性的词句,并进行分析。

例如:“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 4 个机构(瑞典 3 个,挪威 1 个)颁发。

”“4 个机构”准确说明了颁发机构的数量。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阅读消息的方法。

2.了解、掌握消息的有关知识。

3.理解文章层次,明确消息的六要素和五结构。

4.反复阅读,思考发现,学习撰写消息的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加强对消息有关知识的讲解,了解并掌握消息的特征,锻炼学生撰写消息的能力,掌握写消息的方法,将课上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

2.难点:揣摩作者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倾向,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字音字形1.颁.发(bān)2.遗嘱.(zhǔ)3.渗.透(shèn)4.卓.有成就(zhuó)5.建树(jiàn shù)6.仲.裁(zhòng)7.拨款8.巨额◆词语释义1.卓有成就: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事方式很有效果。

2.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通常用来指人。

3.仲裁: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也叫公断。

4.颁发:上级对下级下达指令或授予奖章等。

◆课堂检测下面的句子中有几个错别字,请挑出来,并改正。

1.正因为年少时的努力拼搏,他现在在事业上颇有健树。

(建树)2.根据他的遗瞩,他的财产将全部捐赠给福利院。

(遗嘱)3.他是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所以这个奖项由他来板发。

(颁发)二.缀入背景,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消息初触出示一则消息,让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并提示学生将消息与平时学过的文章进行比较,说一说其在形式、内容、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新闻出示: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诺贝尔文学奖人民网10月11日讯北京时间19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

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台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第一篇: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巩固上一课所学的消息的知识,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学习理清本课这则消息的层次,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快速阅读能力,运用所学的消息知识阅读本课文章。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旁批,了解这则消息的结构和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世界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2.感受人类精英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这则消息的结构,理解其内容,提高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品味消息准确精练的语言,学习写作消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2012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作家莫言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再次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

他就是诺贝尔。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

想知道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2页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2页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2页(共22张PPT)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① 2023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你知道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字和贡献吗?②2023年屠呦呦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人,获奖理由:发现了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一分钟了解“诺贝尔”什么是“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命名的奖项。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以“诺贝尔奖基金会”每年的利息或出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六个领域对人类做出最重大贡献的人。

截止至2023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919位个人和24个团体,这其中4位个人以及1个团体(联合国难民署)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1个团体(红十字会)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奖,故总计923次授予个人、27次授予团体。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1.把握新闻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相关知识。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品析语言。

3.了解诺贝尔的贡献及人们对他的评价,感触科学家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自信心。

学习目标挪威()遗嘱( )渗透( )卓有成就( )仲裁( ) 拨款( )逝世( ) 颁发( )1.读准字音nuóyíshènzhuózhòngbōshìbān一、夯实基础遗嘱:颁发:建树:卓有成就:2.理解词语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则外国消息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的文体特点。

2.体会二则消息迥异的语言风格。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品味、比较等多种方法,把握二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和消息文体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类精英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23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提问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提问2: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标题和导语并明确主体,思考导语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明确: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提问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明确:不可以。

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体会情感提问4: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提问5: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明确:前两问参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生字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生字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生字一、《消息二则》1. 溃退(kuì tuì):(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2. 泄气(xiè qì):泄劲;失去信心和干劲。

3. 督战(dū zhàn):监督作战。

4. 要塞(yào sài):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5. 业已(yè yǐ):已经。

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 颁发(bān fā):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2. 遗嘱(yí zhǔ):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3. 建树(jiàn shù):建立的功绩。

4. 仲裁(zhòng cái):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作出裁决。

5. 巨额(jù é):巨大的数额。

三、《“飞天”凌空》1. 凌空(líng kōng):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

2. 翘首(qiáo shǒu):抬起头来(望)。

3. 酷似(kù sì):极像。

4. 潇洒(xiāo sǎ):(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5. 轻盈(qīng yíng):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6. 悄然(qiǎo rán):形容寂静无声。

7. 由衷(yóu zhōng):出于本心。

8. 新秀(xīn xiù):新出现的优秀人才。

四、《一着惊海天》1. 桅杆(wéi gān):船上挂帆的杆子。

2. 浩瀚(hào hàn):形容广大或繁多。

3. 娴熟(xián shú):熟练。

4. 咆哮(páo xiào):(猛兽)怒吼;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5. 紧绷(jǐn bēng):紧紧地绷住。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作业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作业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作业一、基础过关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诺.贝尔(nuò)颁.发(bān)逝.世(shì)卓.有成效(zhuó)B.渗.透(cān)授.奖(shòu)巨款.(kuǎn)即.日(jí)C.瑞.典(ruì)挪.威(nuó)疗.法(liáo)仪.式(yí)D.遗嘱.(zhǔ)拨.款(bō)贡.献(gòng)荷.兰(hé)2.下列各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频有建树。

B.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栽的各国议会联盟。

C.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颚收入。

D.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D.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4.下面语段中有一句话偏离了中心,必须删去,请用横线画出。

学贵有恒,就是说,学习上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事实正是如此: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到教室。

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多年如一日,终于取得了成就。

因此,想要有所成就,必须珍惜时间。

不仅居里夫人,许多成功者的经历都证明:持之以恒是可贵的,它是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

二、能力提升1.新闻首先是为了向人们传递信息。

请结合课文旁附的批注,结合新闻的结构,说说各段分别传递了什么信息?(4分)2.请结合文中内容,说说诺贝尔是怎样一个人?(3分)三、探究拓展首届诺贝尔奖颁发①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