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参数法 大全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解题思想方法-参数法

高考数学解题思想方法-参数法

六、参数法参数法是指在解题过程中,通过适当引入一些与题目研究的数学对象发生联系的新变量(参数),以此作为媒介,再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解决问题。

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参数方程都是用参数法解题的例证。

换元法也是引入参数的典型例子。

辨证唯物论肯定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穷的,联系的方式是丰富多采的,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

参数的作用就是刻画事物的变化状态,揭示变化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参数体现了近代数学中运动与变化的思想,其观点已经渗透到中学数学的各个分支。

运用参数法解题已经比较普遍。

参数法解题的关键是恰到好处地引进参数,沟通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参数提供的信息,顺利地解答问题。

Ⅰ、再现性题组:1. 设2x=3y=5z>1,则2x、3y、5z从小到大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

2. (理)直线x ty t=--=+⎧⎨⎪⎩⎪2232上与点A(-2,3)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文)若k<-1,则圆锥曲线x2-ky2=1的离心率是_________。

3. 点Z的虚轴上移动,则复数C=z2+1+2i在复平面上对应的轨迹图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互相垂直,它们的面积分别是6、4、3,则其体积为______。

5. 设函数f(x)对任意的x、y∈R,都有f(x+y)=f(x)+f(y),且当x>0时,f(x)<0,则f(x)的R上是______函数。

(填“增”或“减”)6. 椭圆x216+y24=1上的点到直线x+2y-2=0的最大距离是_____。

A. 3B. 11C. 10D. 22【简解】1小题:设2x=3y=5z=t,分别取2、3、5为底的对数,解出x、y、z,再用“比较法”比较2x、3y、5z,得出3y<2x<5z;2小题:(理)A(-2,3)为t=0时,所求点为t=±2时,即(-4,5)或(0,1);(文)已知曲线为椭圆,a=1,c=11+k,所以e=-1kk k2+;3小题:设z=bi,则C=1-b2+2i,所以图像为:从(1,2)出发平行于x轴向右的射线;4小题:设三条侧棱x、y、z,则12xy=6、12yz=4、12xz=3,所以xyz=24,体积为4。

高考数学中的参数方程解析技巧

高考数学中的参数方程解析技巧

高考数学中的参数方程解析技巧高中数学中,参数方程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它在高考中也经常出现。

在考场上如何快速解析参数方程是一个必备的技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考数学中的参数方程解析技巧。

一、掌握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首先,我们需要掌握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参数方程就是用一个或多个变量来表示一组解的方程,通常是用二元函数表示。

例如,设:x=f(t) , y=g(t) ,则称x,y是由参数t确定的一组函数或者向量。

又如,曲线的参数方程可以表示为:x=cos t, y=sin t。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参数方程的基本性质。

比如,当参数t取遍一个区间时,对应的点以一定的方式运动,从而构成一个曲线(或者说路径)。

因此,参数方程很适合用来表示一些曲线、轨迹等形状。

二、常见的参数方程解题方法1、画图法:画出参数曲线的关键点和性质,如切线斜率、弧长等,利用图形解决问题。

2、换元法:将复杂的参数方程化简成简单的形式,以便求解。

比如,将参数方程中的sin t,cos t换成tan t,以求得此函数的导数。

3、消元法:当问题中只需求出一种变量的值时,可以通过解方程组,消元得到所求的变量。

例如,已知x=f(t) , y=g(t),求y=f(x) 时,可以用消元法解得。

4、向量法:参数方程中的x,y一般可以看作是向量的i,j分量。

因此,我们可以构造出向量的形式,利用向量的性质解题。

三、解析参数方程的常见技巧1、化简参数方程:通过变形,将参数方程化为指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常见函数形式,以便于求导。

2、求导、求导数:通过求导,可以求出参数曲线的切线斜率、曲率等性质,以便于解析问题。

3、曲率半径:利用曲率半径和曲率公式,可以求出参数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

4、求交点、对称点:通过等式联立,求得参数方程下两曲线的交点坐标。

通过在参数方程下的对称关系求得参数曲线下的对称点。

四、例题分析1、设直线 L : y=x+k(k > 0),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 x=cost ,y=sin(t+θ). 试确定θ的取值范围,并解决直线 L 在曲线 C 上的截距。

高中数学求参数取值范围题型与方法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求参数取值范围题型与方法总结归纳

参数取值问题的题型与方法一、若在等式或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已知,另一个变量的范围为所求,且容易通过恒等变形将两个变量分别置于等号或不等号的两边,则可将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

例1.已知当x ∈R 时,不等式a+cos2x<5-4sinx+45-a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原不等式即:4sinx+cos2x<45-a -a+5,要使上式恒成立,只需45-a -a+5大于4sinx+cos2x 的最大值,故上述问题转化成求f(x)=4sinx+cos2x 的最值问题。

f(x)= 4sinx+cos2x=-2sin 2x+4sinx+1=-2(sinx -1)2+3≤3,∴45-a -a+5>3即45-a >a+2,上式等价于⎪⎩⎪⎨⎧->-≥-≥-2)2(4504502a a a a 或⎩⎨⎧≥-<-04502a a ,解得≤54a<8. 另解:a+cos2x<5-4sinx+45-a 即a+1-2sin 2x<5-4sinx+45-a ,令sinx=t,则t ∈[-1,1],整理得2t2-4t+4-a+45-a >0,( t ∈[-1,1])恒成立。

设f(t)= 2t 2-4t+4-a+45-a 则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t=1,∴f(x)在[-1,1]内单调递减。

∴只需f(1)>0,即45-a >a -2.(下同)例3.设直线l 过点P (0,3),和椭圆x y 22941+=顺次交于A 、B 两点,试求APPB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中,绝大多数同学不难得到:AP PB =BAx x -,但从此后却一筹莫展, 问题的根源在于对题目的整体把握不够. 事实上,所谓求取值范围,不外乎两条路:其一是构造所求变量关于某个(或某几个)参数的函数关系式(或方程),这只需利用对应的思想实施;其二则是构造关于所求量的一个不等关系.思路1: 从第一条想法入手,AP PB =BA x x -已经是一个关系式,但由于有两个变量B A x x ,,同时这两个变量的范围不好控制,所以自然想到利用第3个变量——直线AB 的斜率k . 问题就转化为如何将B A x x ,转化为关于k 的表达式,到此为止,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消去y 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其求根公式呼之欲出.解1:当直线l 垂直于x 轴时,可求得51-=PB AP ;当l与x 轴不垂直时,设())(,,2211y x B y x A ,,直线l的方程为:3+=kx y ,代入椭圆方程,消去y得()045544922=+++kx x k,解之得 .4959627222,1+-±-=k k k x 因为椭圆关于y 轴对称,点P 在y 轴上,所以只需考虑0>k 的情形.当>k 时,4959627221+-+-=k k k x ,4959627222+---=k k k x ,所以21x x PB AP -==5929592922-+-+-k k k k =59291812-+-k k k =25929181k -+-.由 ()049180)54(22≥+--=∆k k , 解得952≥k ,所以51592918112-<-+-≤-k ,综上 511-≤≤-PB AP . 思路2: 如果想构造关于所求量的不等式,则应该考虑到:判别式往往是产生不等的根源. 由判别式值的非负性可以很快确定k 的取值范围,于是问题转化为如何将所求量与k 联系起来. 一般来说,韦达定理总是充当这种问题的桥梁,但本题无法直接应用韦达定理,原因在于21x x PB AP-=不是关于21,x x 的对称关系式。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与技巧全汇总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与技巧全汇总

01解决绝对值问题主要包括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等题,基本思路是:把含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

具体转化方法有:①分类讨论法:根据绝对值符号中的数或式子的正、零、负分情况去掉绝对值。

②零点分段讨论法:适用于含一个字母的多个绝对值的情况。

③两边平方法:适用于两边非负的方程或不等式。

④几何意义法:适用于有明显几何意义的情况。

02因式分解根据项数选择方法和按照一般步骤是顺利进行因式分解的重要技巧。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提取公因式选择用公式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拆项添项法03配方法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个式子或部分化为完全平方式就是配方法,它是数学中的重要方法和技巧。

配方法的主要根据有:04换元法解某些复杂的特型方程要用到“换元法”。

换元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设元→换元→解元→还元05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是在已知对象形式的条件下求对象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求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曲线方程等重要问题的解决。

其解题步骤是:①设②列③解④写06复杂代数等式复杂代数等式型条件的使用技巧:左边化零,右边变形。

①因式分解型:(-----)(----)=0 两种情况为或型②配成平方型:(----)2+(----)2=0 两种情况为且型07数学中两个最伟大的解题思路(1)求值的思路列欲求值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2)求取值范围的思路列欲求范围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08化简二次根式基本思路是:把√m化成完全平方式。

即:09观察法10代数式求值方法有:(1)直接代入法(2)化简代入法(3)适当变形法(和积代入法)注意:当求值的代数式是字母的“对称式”时,通常可以化为字母“和与积”的形式,从而用“和积代入法”求值。

11解含参方程方程中除过未知数以外,含有的其它字母叫参数,这种方程叫含参方程。

解含参方程一般要用‘分类讨论法’,其原则是:(1)按照类型求解(2)根据需要讨论(3)分类写出结论12恒相等成立的有用条件(1)ax+b=0对于任意x都成立关于x的方程ax+b=0有无数个解a=0且b=0。

导数题中求参问题的常见解法

导数题中求参问题的常见解法

导数题中求参问题的常见解法方法一:函数最值法例一:设函数f(x)=e2x+ae x a∈R。

(1)当a=-4时,求f(x)的单调区间;(2)若对任意的x∈R,f(x)≥a2x 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lnx 。

练习:设函数f(x)=1x(1)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

(2)如果对所有x≥1 ,都有f(x)≤ax,求a的取值范围。

方法二:分离参数法例二:已知f(x)=ln x-x3+2e x2-ax,a∈R,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若f(x)在x=e处的切线的斜率为e2,求a;(2)若f(x)有两个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练习:已知函数f(x)=e x−asinx−1 (a∈R)。

(1)若a=1,求f(x)在x=0处的切线方程;(2)若f(x)≥0对一切x∈[0,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方法三:变换后构造新函数法(重点在变换)例三:已知函数f(x)=ax2−ax,g(x)=xlnx ,若f(x)≥g(x)恒成立,求实数a的值。

练习:已知函数f(x)=alnx−2ax+1,对任意x≥1,f(x)≥−e x−1恒成立。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本题的重点在处理方法)方法四切线法例四:已知(1−x2)e x≤ax+1,对x≥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练习:1、已知函数f (x )=(x +1)lnx −a(x −1)。

(1) 当a=4时,求曲线y=f(x)在(1,f(1))处的切线方程;(2) 若当x ∈(1,+∞)时,f(x)>0,求a 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f (x )=lnx −e x −2mx +n ,f(x)≤0对任意x ∈(0,+∞)都成立,求n m 的最大值。

法五::不等式法例题五:已知函数f (x )=x (e 2x −a )−lnx ,若f(x)≥1在(0,+∞)上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 (−∞,e −1]B 、 (−∞,e −1)C 、 (−∞,2]D 、(−∞,2)解:因为f (x )≥1在(0,+∞)恒成立,所以a ≤xe 2x −lnx−1x 令h (x )=e lnx e 2x −lnx−1x =e lnx+2x −lnx−1x ≥lnx+2x+1−lnx−1x =2练习:1已知函数f (x )=axe x (a ∈R,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g (x )=lnx +kx +1(k ∈R).(1) 若k=-1,求函数g(x)的单调区间。

高中数学含参数方程的解题技巧及应用实例

高中数学含参数方程的解题技巧及应用实例

高中数学含参数方程的解题技巧及应用实例数学中的参数方程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它可以描述一条曲线或者一个平面的方程。

在高中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含有参数方程的问题,因此掌握解题技巧对于学生们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技巧,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其应用。

一、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在开始介绍解题技巧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

参数方程是由参数表示的一组方程,通常用来描述曲线或者平面上的点的位置。

一个参数方程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参数方程组成,例如:x = f(t)y = g(t)其中,x和y是曲线上的点的坐标,t是参数。

通过给定不同的参数值,我们可以得到曲线上的不同点。

二、解题技巧及应用实例1. 求参数方程的交点当我们需要求解两个参数方程的交点时,可以将两个参数方程联立起来,解得参数的值,再代入其中一个参数方程中求得交点的坐标。

例如,考虑以下两个参数方程:x = ty = t^2我们需要求解这两个参数方程的交点。

将第一个参数方程代入第二个参数方程中,得到:t^2 = t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t=0或t=1。

将这两个t值代入第一个参数方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交点坐标:(0,0)和(1,1)。

2. 求参数方程的导数在一些问题中,我们需要求参数方程的导数。

对于参数方程x=f(t)和y=g(t),它们的导数可以通过对x和y分别关于t求导得到。

例如,考虑以下参数方程:x = t^2y = 2t我们需要求解这个参数方程的导数。

对x和y分别关于t求导,我们可以得到:dx/dt = 2tdy/dt = 2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参数方程的导数。

3. 求参数方程的弧长在一些问题中,我们需要求解参数方程所描述的曲线的弧长。

为了求解弧长,我们可以使用积分的方法。

对于参数方程x=f(t)和y=g(t),它们的弧长可以通过积分公式得到:L = ∫[a,b] √(dx/dt)^2 + (dy/dt)^2 dt其中,[a,b]表示积分区间,dx/dt和dy/dt分别是参数方程的导数。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系列:导数解参数问题的8种策略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系列:导数解参数问题的8种策略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系列:导数解参数问题的八种策略现探讨一下用导数求参数范围的几种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

策略一:分离变量法所谓分离变量法,是通过将两个变量构成的不等式(方程)变形到不等号(等号)两端,使两端变量各自相同,解决有关不等式恒成立、不等式存在(有)解和方程有解中参数取值范围的一种方法.两个变量,其中一个范围已知,另一个范围未知.解决问题的关键: 分离变量之后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或值域的问题.分离变量后,对于不同问题我们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可以遵循.以下结论均为已知x 的范围,求a 的范围:结论一、 不等式()()f x g a ≥恒成立⇔[]min ()()f x g a ≥(求解()f x 的最小值);不等式()()f x g a ≤恒成立⇔[]max ()()f x g a ≤(求解()f x 的最大值).结论二、 不等式()()f x g a ≥存在解⇔[]max ()()f x g a ≥(求解()f x 的最大值);不等式()()f x g a ≤存在解⇔[]min ()()f x g a ≤(即求解()f x 的最小值).案例1、若曲线3()ln f x ax x =+存在垂直于y 轴的切线,则实数a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分析:)0(12)(>+='x xax x f 依题意方程120ax x +=在()0,+∞内有解,即)0,()0(212-∞∈⇒>-=a x xa 案例2、若21()ln(2)2f x x b x =-++∞在(-1,+)上是减函数,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C. (,1]-∞-D. (,1)-∞- 分析:由题意可知02)(≤++-='x bx x f ,在(1,)x ∈-+∞上恒成立, 即1)1()2(2-+=+≤x x x b 在(1,)x ∈-+∞上恒成立,由于1x ≠-,所以1b ≤-, 案例3、设a ∈R ,若函数3axy e x =+,x ∈R 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则( ) A .3a >-B .3a <-C .13a >-D .13a <-分析:'()3axf x ae =+,若函数在x R ∈上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即'()30axf x ae=+=有正根。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与技巧全汇总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与技巧全汇总

解决绝对值问题主要包括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等题,基本思路是:把含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

具体转化方法有:①分类讨论法:根据绝对值符号中的数或式子的正、零、负分情况去掉绝对值。

②零点分段讨论法:适用于含一个字母的多个绝对值的情况。

③两边平方法:适用于两边非负的方程或不等式。

④几何意义法:适用于有明显几何意义的情况。

因式分解根据项数选择方法和按照一般步骤是顺利进行因式分解的重要技巧。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提取公因式选择用公式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拆项添项法配方法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个式子或部分化为完全平方式就是配方法,它是数学中的重要方法和技巧。

配方法的主要根据有:换元法解某些复杂的特型方程要用到“换元法”。

换元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设元→换元→解元→还元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是在已知对象形式的条件下求对象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求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曲线方程等重要问题的解决。

其解题步骤是:①设②列③解④写复杂代数等式复杂代数等式型条件的使用技巧:左边化零,右边变形。

①因式分解型:(-----)(----)=0两种情况为或型②配成平方型:(----)2+(----)2=0两种情况为且型数学中两个最伟大的解题思路(1)求值的思路列欲求值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2)求取值范围的思路列欲求范围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基本思路是:把√m化成完全平方式。

即:观察法代数式求值方法有:(1)直接代入法(2)化简代入法(3)适当变形法(和积代入法)注意:当求值的代数式是字母的“对称式”时,通常可以化为字母“和与积”的形式,从而用“和积代入法”求值。

解含参方程方程中除过未知数以外,含有的其它字母叫参数,这种方程叫含参方程。

解含参方程一般要用‘分类讨论法’,其原则是:(1)按照类型求解(2)根据需要讨论恒相等成立的有用条件(1)ax+b=0对于任意x都成立关于x的方程ax+b=0有无数个解a=0且b=0。

(2)ax2+bx+c=0对于任意x都成立关于x的方程ax2+bx+c=0有无数解a=0、b=0、c=0。

高中数学解题的21个典型方法与技巧

高中数学解题的21个典型方法与技巧

中学数学解题的21个典型方法与技巧1、解决肯定值问题(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基本思路是:把肯定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肯定值的问题。

详细转化方法有:①分类探讨法:依据肯定值符号中的数或表达式的正、零、负分状况去掉肯定值。

①零点分段探讨法:适用于含一个字母的多个肯定值的状况。

①两边平方法:适用于两边非负的方程或不等式。

①几何意义法:适用于有明显几何意义的状况。

2、依据项数选择方法和依据一般步骤是顺当进行因式分解的重要技巧。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提取公因式→选择用公式→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拆项添项法。

3、利用完全平方式把一个式子或部分化为完全平方式就是配方法,它是数学中的重要方法和技巧。

配方法的主要依据有:①()2222a ab b a b ±+=± ①()2222222a b c ab bc ca a b c +++++=++ ①()()()22222212a b c ab bc ca a b b c c a ⎡⎤+++++=+++++⎣⎦ ①222222224224244b b b b b b ac ax bx c a x x c a x x c a x a a a a a a ⎛⎫-⎛⎫⎛⎫++=++=+⋅⋅++-=++ ⎪ ⎪ ⎪⎝⎭⎝⎭⎝⎭4、解某些困难的特型方程要用到换元法。

换元法解题的一般步骤是:设元→换元→解元→还元。

5、待定系数法是在已知对象形式的条件下求对象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求解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曲线方程等重要问题的解决。

其步骤是:①设①列①解①写6、困难代数等式条件的运用技巧:右边化为零,左边变形。

①因式分解型:()()0---⋅---=,两种状况为或型。

①配成平方型:()()220---+---=,两种状况为且型。

7、数学中两个最宏大的解题思路:①求值的思路−−−−−→方程思想与方法列欲求值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 ①求取值范围的思路−−−−−−→不等式思想与方法欲求范围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8的基本思路:把m 化成完全平方式。

高中数学解题学科方法_参数法

高中数学解题学科方法_参数法

学科方法²参数法参数观点是运动、变化思想在数学中的重要体现.参数是解析几何中最活跃的元素,也是解题的一种主要方法.解析几何中的许多解题技巧都来源于参数观点.(一)参数法解题的基本步骤参数法解题的步骤是:(1)设参,即选择适当的参数(参数的个数可取一个或多个);(2)用参,即建立参数方程或含参数的方程;(3)消参,即通过运算消去参数,使问题得到解决.例1 已知抛物线y2=2px(p>0),在x轴的正半轴上求一点M,使过M的弦P1P2,满足OP1⊥OP2.【解】如图2-5,设M(m,0)(m>0)、P1(x1,y1)、P2(x2,y2).∵ OP1⊥OP2,即y1y2=-x1x2.∴ (y1y2)2=4p2x1x2.从而(-x1x2)2=4p2x1x2.∵ x1≠0,x2≠0,∴ x1x2=4p2①设直线P1P2的方程为y=k(x-m),把它代入y2=2px中,整理,得k2x2-2(k2m+p)x+k2m2=0.由韦达定理,得x1x2=m2②把②代入①中,得m2=(2p)2.∵ m>0,p>0,∴m=2p.于是所求的点M的坐标为(2p,0).【解说】本例选点P1、P2的坐标为参数,利用已知条件建立x1,x2,y1,y2,m,p 的关系式,消去参数,求得m的值.OP交椭圆于点R,又点Q在OP上且满足|OQ|²|OP|=|OR|2.当点P在l上移动时,求动点Q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1995年全国高考理科压轴题)【解】如图2-6,设动点Q(x,y)(x,y不同时为零).又设|OR|=λ|OQ|,|OP|=u|OQ|,(λ,u>0),由于Q、R、P三点共线,所以点R(λx,λy)、点P(ux,uy).∵ |OQ|²|OP|=|OR|2,∴ u|OQ|2=λ2|OQ|2.又|OQ|≠0,同理,由P在l上,可得于是由①、②、③,可得动点Q的轨迹方程为且长轴平行于x轴的椭圆,去掉坐标原点.利用已知条件|OQ|²|OP|=|OR|2巧妙地消去参数,这里参数是一个过渡,起桥梁作用.这种解法比高考命题者提供的答案简明.(二)解题技巧的一个源泉参数观点是产生解题技巧的一个源泉,解析几何的许多解题技巧都起源于参数.其中“设而不求”和“代点法”就是最突出的两个.1.设而不求例3 如图2-7,过圆外一点P(a,b)作圆x2+y2=R2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B,求直线AB的方程.【解】设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切线AP、BP的方程分别为x1x+y1y =R2,x2x+y2y=R2.∵这两条切线都过点P(a,b),∴ ax1+by1=R2,ax2+by2=R2.由以上二式可以看出,点A、B在直线ax+by=R2上,又过A、B只有一条直线,∴直线AB的方程为ax+by=R2.【解说】本例中把A、B的坐标作为参数.虽然设了A、B的坐标,但并没有去求它的值,而是利用曲线与方程的概念,巧妙地“消去”参数,这就是所谓的“设而不求”.2.代点法例4 求抛物线y2=12x的以M(1,2)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解法1】设弦的两个端点为A(x1,y1)、B(x2,y2),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y1+y2=4①即(y1+y2)(y1-y2)=12(x1-x2).②即直线AB的斜率k=3.故直线AB的方程为y-2=3(x-1).即 3x-y-1=0.【解法2】∵弦的中点为M(1,2),∴可设弦的两个端点为A(x,y)、B(2-x,4-y).∵ A、B在抛物线上,∴ y2=12x,(4-y)2=12(2-x).以上两式相减,得y2-(4-y)2=12(x-2+x),即 3x-y-1=0,这就是直线AB的方程.【解说】以上两种解法都叫做代点法.它是先设曲线上有关点的坐标,然后代入曲线方程,最后经适当变换而得到所求的结果.习题2.2用参数法解证下列各题:1.已知椭圆9x2+16y2=144内有一点P(2,1),以P为中点作弦MN,则直线MN的方程为. [ ]A.9x-8y+26=0B.9x+8y-26=0C.8x-9y+26=0D.8x+9y-26=02.点D(5,0)是圆x2+y2-8x-2y+7=0内一点,过D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交圆于A、B两点,求弦AB中点M的轨迹方程.且OP⊥OQ,求m的值.4.已知射线OA、OB分别在第一、四象限,且都与Ox轴成60的轨迹.5.已知两点P(-2,2)、Q(0,2)以及一条直线l:y=x.设长为程.(要求把结果写成普通方程)(1985年全国高考理科试题)6.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对称轴合于坐标轴,直线y=-x+1与习题2.2答案或提示1.仿例4,选(B).2.设M(x,y),A(x+x0,y+y0),B(x-x0,y-y0),把A、B=0.3.仿例1,可得m=3.5.设A(t,t),B(t+1,t+1),又设直线PA、PB的斜率分别x2-y2+2x-2y+8=0.6.设椭圆的方程为ax2+by2=1(a>0,b>0),A、B、C的坐学科方法²待定系数法(一)求直线和曲线的方程例1 过直线x-2y-3=0与直线2x-3y-2=0的交点,使它与两坐标轴相交所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5,求此直线的方程.【解】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x-2y-3)+λ(2x-3y-2)=0,整理,得依题意,列方程得于是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8x-5y+20=0或2x-5y-10=0.【解说】(1)本解法用到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λ是待定系数.(2)待定系数法是求直线、圆和圆锥曲线方程的一种基本方法.例2 如图2-9,直线l1和l2相交于点M,l1⊥l2,点N∈l1,以A、B为端点的曲线C上的任一点到l2的距离与到点N的距离相等.若系,求曲线C的方程.(1998年全国高考理科试题)【解】如图2-9,以l1为x轴,MN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得曲线C是以点N为焦点、l2为准线的抛物线的一段,其中点A、B为曲线C的端点.设曲线C的方程为y2=2px,p>0(x1≤x≤x2,y>0).其中,x1、x2分别是A、B的横坐标,p=|MN|.从而M、N解之,得p=4,x1=1.故曲线C的方程为y2=8x (1≤x≤4,y>0).(二)探讨二元二次方程(或高次方程)表示的直线的性质例3 已知方程ax2+bxy+cy2=0表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求:(1)直线L1与L2交角的两条角平分线方程;(2)直线L1与L2的夹角的大小.【解】设L1、L2的方程分别为mx+ny=0、qx+py=0,则ax2+bxy+cy2=(mx+ny)(qx+py).从而由待定系数法,得a=mq,b=mp+nq,c=np.(1)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所求的角平分线方程为即(m2+n2)(qx+py)2=(q2+p2)(mx+ny)2,化简、整理,得(nq-mp)[(nq+mp)x2+2(np-mq)xy-(nq+mp)y2]=0.∵ L1、L2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b2-4ac=(mp+nq)2-4mnpq=(mp-nq)2>0.即 mp-nq≠0.从而(nq+mp)x2+2(np-mq)xy-(nq+mp)y2=0.把 mq=a,mp+nq=b,np=c代入上式,得 bx2+2(c-a)xy-by2=0.即为所求的两条角平分线方程.(2)显然当mq+np=0,即a+c=0时,直线L1与L2垂直,即夹角为90°.当mq+np≠0即a+c≠0时,设L1与L2的夹角为α,则【解说】一般地说,研究二元二次(或高次)方程表示的直线的性质,用待定系数法较为简便.(三)探讨二次曲线的性质1.证明曲线系过定点例4 求证:不论参数t取什么实数值,曲线系(4t2+t+1)x2+(t+1)y2+4t(t+1)y-(109t2+21t+31)=0都过两个定点,并求这两个定点的坐标.【证明】把原方程整理成参数t的方程,得(4x2+4y-109)t2+(x2+y2+4y-21)t+x2+y2-31=0.∵ t是任意实数上式都成立,【解说】由本例可总结出,证明含有一个参数t的曲线系F(x,y,t)=0过定点的步骤是:(1)把F(x,y,t)=0整理成t的方程;(2)因t是任意实数,所以t的各项系数(包括常数项)都等于零,得x、y的方程组;(3)解这个方程组,即得定点坐标.2.求圆系的公切线或公切圆例5 求圆系x2+y2-2(2m+1)x-2my+4m2+4m+1=0(m≠0)的公切线方程.【解】将圆系方程整理为[x-(2m+1)]2+(y-m)2=m2(m≠0)显然,平行于y轴的直线都不是圆系的公切线.设它的公切线方程为 y=kx+b,则由圆心(2m+1,m)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m|,得从而[(1-2k)m-(k+b)]2=m2(1+k2),整理成m的方程,得(3k2-4k)m2-2(1-2k)(k+b)m+(k+b)2=0.∵ m取零以外的任意实数上式都成立,【解说】由本例可总结出求圆系F(x,y,m)=0的公切线方程的步骤是:(1)把圆系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出圆心和半径;(2)当公切线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kx+b,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出k、b、m的关系式f(k,b,m)=0;(3)把f(k,b,m)=0整理成参数m的方程G(m)=0.由于m∈R,从而可得m的各项系数(包括常数项)都等于零,得k、b的方程组;(4)解这个方程组,求出k、b的值;(5)用同样的方法,可求出x=a型的公切线方程.3.化简二元二次方程例6 求曲线9x2+4y2+18x-16y-11=0的焦点和准线.【分析】把平移公式x=x′+h,y=y′+k,代入原方程化简.习题2.3用待定系数法解证下列各题:1.求经过三点(2,3)、(5,3)、(3,-1)的圆的方程.2.求双曲线x2-2y2-6x+4y+3=0的焦点坐标.3.若方程ax3+bx2y+cxy2+dy3=0表示三条直线,且其中两条互相垂直,求证:a2+ac+bd+d2=0.4.求圆系2x2+2y2-4tx-8ty+9t2=0(t≠0)的公切线方程.5.试证圆系x2+y2-4Rxcosα-4Rsinα+3R2=0(R是正的常数,α为参数)与定圆相切,并求公切圆的方程.6.若在抛物线y2=2px(p>0)的对称轴上有一个定点Q,过Q的任习题2.3答案或提示1.设圆的方程为x2+y2+Dx+Ey+F=0,把三个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可求得D=-8,E=-2,F=12.3.设过原点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方程为lx2+mxy-ly2=0,另一条直线方程为px+qy=0,则ax3+bx2y+cxy2+dy3=(lx2+mxy-ly2)(px+qy),从而a=lp,b=lq+mp,c=mq-lp,d=-lp.于是可得a2+ac+bd+d2=0.4.y=x或y=7x.5.圆系方程为(x-2Rcosα)2+(y-2Rsinα)2=R2,设公切圆方程为(x-a)2+(y-b)2=r2,则由两圆相切的充要条件是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和或差的绝对值,可得(a-2Rcosα)2+(b-2Rsinα)2=(R±r)2,整理,可得a2+b2-2R即a=b=0.从而r2-3R2±2Rr=0,解得r1=R,r2=3R.6.设Q(x0,0),直线AB的参数方程为x=x0+tcosα,y=tsinα.代任一值,所以x0=p.学科方法²判别式法(一)确定直线与二次曲线和二次曲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它们中每一个点到点A的距离等于该点到直线l的距离?(1988年全国高考理科试题)点、l为准线的抛物线方程为y2=2px.椭圆上有四个点符合题意的充要条件为方程组y2=2px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显然,这个方程组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的充要条件为方程①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根.设方程①的两个根为x1、x2,则x1>0、x2>0的充要条件为又由已知,得p>⑤【解说】本例的实质是求椭圆与抛物线有四个不同的交点的条件,它归结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等的正根的条件,即Δ(二)求极值例2 过点P(3,2)作直线l分别交x轴、y轴正方向于A、B两点,求△AOB面积S 的最小值.【解】如图2-21,设直线l的方程为y-2=k(x-3)(k<0),则它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从而9k2+2(S-6)k+4=0.∵Δ=[2(S-6)]2-4³4³9≥0,∴ S(S-12)≥0.∵ S>0,∴S≥12.∴ S min=12.例3 在椭圆9x2+4y2=36上分别求一点,使x+y有最大值和最小值.【解】设x+y=u,则y=u-x.把它代入椭圆方程中,整理,得13x2-8ux+4(u2-9)=0.∵ x是实数,∴Δ≥0即(-8u)2-4³13³4(u2-9)≥0.解之,得-(三)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4 已知抛物线y=ax2-1上恒有关于直线l:y=-x对称的两点,求a的取值范围.【解法1】如图2-22,设点P(x0,y0)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为Q(-y0,-x0),则由P、Q都在抛物线y=ax2-1上,得以上两式相减,得x0+y0=a(x0+y0)(x0-y0).∵点P不在直线x+y=0上,∴x0+y0≠0.从而a(x0-y0)=1,即y0=x0-∵ P、Q两点恒存在,∴x0是实数,即方程(*)恒有两个不等实学科方法²综合几何法(一)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解题例1 已知⊙O的方程为x2+y2=r2,点A(-r,0)、B(r,0),M是⊙O上任一点,过A 作M处的切线的垂线AQ交BM的延长线于P,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解】如图2-12,连MO,则OM⊥MQ,从而OM∥AP.∵ |BO|=|OA|∴ |AP|=2|MO|=2r.于是动点P的轨迹是以点A为圆心,|AP|=2r为半径的圆.设P(x,y),则P的轨迹方程为(x+r)2+y2=(2r)2.【解说】本例利用圆的切线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其解法十分明快、简捷.例2 已知圆O′:(x-14)2+(y-12)2=362内一点C(4,2)和圆周上两动点A、B,使∠ACB=90°,求斜边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解】如图2-13,连结MO′、MC、BO′,则O′M⊥MB,|MC|=|AM|=|MB|.设M(x,y),则在Rt△BMO′中,|O′M|2+|BM|2=|O′B|2,又|BM|=|CM|,∵ |O′M|2+|CM|2=|O′B|2,即(x-14)2+(y-12)2+(x-4)2+(y-2)2=362,∴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x2+y2-18x-14y-468=0.【解说】本例利用圆的垂径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使一个运算量较大的习题,得到极其简便的解法,充分显示了平面几何知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二)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几何性质解题例3 已知一动圆P与圆O1:(x+1)2+y2=1外切,与圆O2:(x-1)2+y2=9内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解】如图2-14.设动圆圆心P的坐标为(x,y),它的半径为r.由已知,得两定圆的圆心分别为O1(-1,0)、O2(1,0),半径分别为r1=1,r2=3.∵动圆P与⊙O1外切,与⊙O2内切,∴ |PO1|=1+r,|PO2|=3-r,∴ |PO1|+|PO2|=4.即动点P到两点O1、O2的距离之和等于4.从而由椭圆的定义,得动点P的轨迹是以两定点O1、O2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由于⊙O1与⊙O2内切于点M(-2,0),所以轨迹中不包括点M.故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解说】本解法的特点是利用椭圆的定义和两圆相切的条件.例4 如图2-15,F是圆锥曲线的焦点,P1P2是焦点弦,e、p分别是离心率和焦参数(即焦点到准线的距离|FF1|),求证【证明】如图2-15,过P1、P2分别作准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Q1、Q2.由圆锥曲线的定义,得【解说】本解法的特点是灵活利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和线段定比分点公式.习题2.5用综合几何法解证下列各题:焦点,AB为左支上过F1的弦,且|AB|m,则△ABF2的周长是____.2.已知△ABC的两个顶点A(-a,0)、B(a,0)(a>0),顶点C在运动,且|AC|=2b(b 是定值),求BC中点P的轨迹方程.3.已知ABCD的相对两个顶点A(-4,6)、C(8,2),过原点O作一直线l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求直线l的方程.焦点也是F2,C1的准线与C2的准线重合,P是C1与C2的一个交点,求证:5.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是F1、F2,Rt△PF2Q的直角顶点为P,P、Q在椭圆上,F1在线段PQ上,且|PQ|=|PF2|,求这椭圆的离心率.6.从过抛物线x2=2py(p>0)的焦点F的弦AB的端点向准线l引垂习题2.5答案或提示1.周长=(|AF2|-|AF1|)+(|BF2|-|BF1|)+2(|AF1|+|BF1|)=2a+2a+2m=4a+2m.3.设AC与BD交于G,则平面几何知识可得,所求的直线l过点G.l的方程为y=2x.4.设C2:y2=2px、C1的离心率为e,点P到C1的左准线的距离为d,则由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得|PF2|=d,6.(1)因为|AF|=|AA1|、|FB|=|BB1|、AA1∥y轴∥BB1,所以∠AFA1=学科方法²坐标法坐标法是解析几何最基本的方法,它的思路是,通过建立平面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或极坐标系等),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或代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从而利用代数知识(或解析几何知识)使问题得以解决.(一)坐标法解证几何题例1 在△ABC中,已知BC=a,CA=b,AB=c,S为三角形面【证明】如图2-1,以边AB的中点O为坐标系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A、B、C的坐标分别为(-m,0)、(m,0)、(p,q)(m>0,q>0),则a2=|BC|2=(m-p)2+q2=m2+p2+q2-2mp,b2=|AC|2=(p+m)2+q2=p2+m2+q2-2mp,c2=4m2,S=mq.例2 已知:AB是半圆的直径,且AB=2r,直线L与BA的延长与L的距离分别为MP、NQ,且MP=MA,NQ=NA.求证:AM+AN=AB.【分析】由|MA|=|MP|和|NA|=|NQ|,知M、N在以A为焦点的抛物线上,因此M、N 是半圆与抛物线的两个交点,从而本题可考虑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求解.【证法1】如图2-2,以AT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射线OB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 |MA|=|MP|,|NA|=|NQ|,∴ M、N是以A为焦点,L为准线的抛物线上的点.∵ p=|AT|=2a,∴抛物线的方程y2=4ax①由已知,得半圆的方程为[x-(a+r)]2+y2=r2(y≥0)②把①代入②中,整理,得x2-2(r-a)x+a2+2ar=0.设M、N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则x1+x2=2r-2a.∵ |AM|+|NA|=a+x1+a+x2=2a+2r-2a=2r,∴ |AM|+|AN|=|AB|.【证法2】如图2-2,以A为极点,射线AB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半圆的方程为∵ |MA|=|MP|,|NA|=|NQ|,∴ M、N在以A为极点、L为准线的抛物线上.又p=|AT|=2a,从①、②中消去cosθ,得ρ2-2rρ+4ar=0.从而由韦达定理,得|MA|+|NA|=ρ1+ρ2=2r.故 |AM|+|AN|=|AB|.【解说】由以上两例,可总结出坐标法解证几何题的思路模式图为:(二)坐标法解证代数题【证明】由已知条件,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x+y直线的距离不大于半径,即∴ (z-a)2≤a2-2z2,又a>0,【解说】本例利用方程的几何意义,把已知条件转化为直线与圆的位置,从而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使问题获解.【证明】如图2-3,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圆O的半径为1.∵α、β是方程acosθ+bsinθ=c在(0,π)内的两个根,∴ acosα+bsinα=c,acosβ+bsinβ=c,从而点A(cosα,sinα),B(cosβ,sinβ)是直线ax+by=c与⊙O的两个交点.【解说】由以上两例,可总结出坐标法解证代数题的思路模式为:习题2.1用坐标法解证下列各题:1.在锐角△ABC中,AD⊥BC于D,且|AD|=|BC|,M是BC的中点,H是垂心,求证:|MH|+|HD|=|BM|.2.在锐角△ABC中,AD⊥BC于D,H为AD上一点,BH、CH分别交AC、AB于E、F,求证:∠EDA=∠ADF.3.在△ABC中,AB=AC,AD⊥BC于D,DE⊥AC于E,M是DE的中点,求证:AM⊥BE.6.关于θ的方程 acosθ+bsinθ=0(a2+b2≠0)有两个相异实根α、β,m、n∈R,求证:习题2.1答案或提示1.以D为坐标原点,DC为x轴,DA为y轴,设点B(b,0)、2.以D为原点,DC为x轴,DA为y轴,设点A、B、C、H坐标分别为(0,a)、(b,0)、(c,0)、(0,h),则直线AC的方程为3.以D为原点,DC为x轴、DA为y轴,设A、B、C的坐标如图2-4,当直线y=x-u过点A(1,0)时,u=1.当直线与半圆相切5.在直角坐标系中,设M(1,2)、P(sinθ,cosθ),则P为⊙O:x2+y2=1上任一点,f(θ)为MP的斜率,由图(图由读者自画)易知,过M作⊙O的两条切线中,斜率存在的那一条直线的斜率,即为所求的最小值.设这切线的方程为y-2=k(x-1),则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k=3/46.由已知可得,直线 ax+by=0与单位圆x2+y2=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cosα,sin α)、B(cosβ,sinβ),又P(m,n)是任一点,则|PA|+|PB|≥|AB|=2,即。

高中数学常见题型解法归纳 参数方程常见题型的解法

高中数学常见题型解法归纳 参数方程常见题型的解法

高中数学常见题型解法归纳 参数方程常见题型的解法【知识要点】一、参数方程的定义: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如果曲线C 上任一点M 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数()()x f t y g t ,反过来,对于t 的每个允许值,由函数式()()x f t yg t 所确定的点(,)M x y 都在曲线C 上,那么方程()()x f t yg t 叫做曲线C 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 y 的变数t 是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叫普通方程. 二、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1)圆22200()()x x y y r -+-=的参数方程为⎩⎨⎧+=+=θθsin cos 00r y y r x x (θ为参数);(2)椭圆12222=+b y a x 的参数方程为⎩⎨⎧==θθsin cos b y a x (θ为参数);(3)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参数方程 ⎩⎨⎧==θθtan sec b y a x (θ为参数);(4)抛物线22y px =参数方程222x pt y pt ⎧=⎨=⎩(t 为参数);(5)过定点),(00y x P 、倾斜角为α的直线的参数方程⎩⎨⎧+=+=ααsin cos 00t y y t x x (t 为参数).三、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过程就是消参过程,常见方法有三种:(1)代入法:利用解方程的技巧求出参数t ,然后代入消去参数(包括整体消元). (2)加减法:把参数方程变形后相加减,消去参数. (3)三角恒等式消参法:利用三角恒等式22sin cos 1a 消去参数.温馨提示: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为0),(=y x F :在消参过程中注意变量x 、y 取值范围的一致性,必须根据参数的取值范围,确定)(t f 和)(t g 值域得x 、y 的取值范围.【题型讲评】解题步骤 利用前面基础知识里提到的三种方法,要特别注意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后x 、y 的范围.【例1】参数方程αααα(,sin 22cos 2sin ⎪⎩⎪⎨⎧+=+=y x 为参数)的普通方程为( ) A. 122=-x y B. 122=-y xC. )2|(|122≤=-x x y D. )2|(|122≤=-x y x【点评】(1)本题使用的是代入消参. (2)把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之后,一定要注意x y 、的取值范围,实际上这是两个函数(),()x f t y g t ==的值域问题. (3)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之后,有时需要x y 、的范围都写,有时只需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有时不需要写. 这主要取决于化简之后的普通方程x y 、是否与原参数方程中x y 、的范围一致. 如果一致就不写.如果不一致,就要写.本题中只写了x 的范围,因为x 的范围确定之后,y 的范围也就对应确定了,所以可以不写y 的范围.一般情况下,写一个变量的范围即可.【反馈检测1】参数方程11x t y t⎧=⎪⎨=-⎪⎩t 为参数)表示什么曲线( )A .一条直线B .一个半圆C .一条射线D .一个圆【例2】参数方程22sin 1cos 2x y θθ⎧=+⎨=-+⎩(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是( )A .240x y -+=B .2+40x y -=C .[]240,2,3x y x -+=∈D .[]2+40,2,3x y x -=∈ 【解析】2cos 212sin θθ=-,22112sin 2sin y θθ∴=-+-=-,2sin 2yθ∴=-,代入 22sin x θ=+可得22y x =-,整理可得240x y +-=.[]2sin 0,1θ∈,[]22sin 2,3θ∴+∈,即 []2,3x ∈.所以此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为[]240,2,3x y x +-=∈.故D 正确.【点评】本题使用是三角恒等式消参. 【反馈检测2】设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θθθ⎩⎨⎧+-=+=sin 31cos 32y x 为参数,直线l 的方程为023=+-y x ,则曲线C 上到直线l 的距离为10107的点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题型二 利用参数方程研究曲线的基本量和基本关系解题步骤 一般先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再利用曲线的性质和关系解答.【例3】 若直线1,x t y a t =+⎧⎨=-⎩(t 为参数)被圆22cos 22sin x y =+⎧⎨=+⎩αα(α为参数)所截的弦长为22,则a 的值为( )A .1 或5 B.1- 或5 C.1 或5- D.1- 或5-【反馈检测3】点(,)P x y 在曲线2cos sin x y θθ=-+⎧⎨=⎩ (θ为参数,R θ∈)上,则yx 的取值范围是 .【例4】椭圆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 求OAB ∆的最小面积 .【解析】 设切点为(cos ,sin )P a b θθ , 则切线方程为cos sin 1x y a bθθ+=. 令0y =, 得切线与x 轴交点(,0)cos a A θ;令0x =,得切线与y 轴交点(0,)sin b B θ1||||||||22sin cos sin 2AOB ab abS OA OB ab θθθ∆∴===≥所以OAB ∆的最小面积为ab .【点评】(1)写出椭圆参数方程cos sin x a y b θθ=⎧⎨=⎩,设切点为(cos ,sin )P a b θθ,可得切线方程.这种设点方式相比设点为(,)x y ,计算更简捷,解题效率更高(2)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后,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分析解答.【反馈检测4】椭圆14922=+y x 的焦点为12,F F ,点P 为其上的动点,当12F PF ∠为钝角时,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题型三 利用直线参数的几何意义解题解题步骤 先弄懂直线参数的几何意义,再利用它解答.【例5】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232(252x t t y ⎧=-⎪⎪⎨⎪=+⎪⎩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 的方程为25sin ρθ=. (1)求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圆C 与直线l 交于点,A B ,若点P 的坐标为()3,5,求PA PB +.【点评】(1)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t 的几何意义是这样的:如果点A 在定点P 的上方,则点A 对应的参数A t 就表示点A 到点P 的距离||PA ,即||A t PA =.如果点B 在定点P 的下方,则点B 对应的参数B t 就表示点B 到点P 的距离||PB 的相反数,即||B t PB =-.(2)由 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得:如果求直线上,A B 两点间的距离||AB ,不管,A B 两点在哪里,总有||||A B AB t t =-.【反馈检测5】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t t y t x (22222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2C 的极坐标方程为θρsin 4=. (I )写出直线l 的普通方程和曲线2C 的直角坐标方程; (II )直线l 与曲线2C 交于B A 、两点,求AB .高中数学常见题型解法归纳及反馈检测第91讲:参数方程常见题型的解法参考答案【反馈检测1答案】C【反馈检测1详细解析】123012x t x y y t⎧=+⎪⇔+-=⎨=-⎪⎩,其中1,x ≥它表示端点为()11,的一条射线.【反馈检测2答案】B【反馈检测3答案】33⎡⎢⎣⎦【反馈检测3详细解析】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2(2)1x y ++=,圆心为(-2,0),半径为1.设y x=k ,则直线y kx =,即0kx y -=,当直线与圆相切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221k d k -=+=1,即221k k -=+,平方得222141,3k k k =+=,所以解得3k =,由图象知k 的取值范围是33k ≤≤,即y x 的取值范围是33⎡⎢⎣⎦. 【反馈检测4答案】(553,553-) 【反馈检测4详细解析】由椭圆14922=+y x 的知焦点为1F (-5,0),2F (5,0). 设椭圆上的点可设为(3cos ,2sin )P θθ.21PF F ∠ 为钝角 ∴ 1253cos ,2sin )(53cos ,2sin )PF PF θθθθ⋅=-⋅-(=2229cos 54sin 5cos 10θθθ-+=-< 解得:55cos 55<<-θ ∴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553,553-). 【反馈检测5答案】(I )01=+-y x ,4)2(22=-+y x (II )14=AB解法二、由⎩⎨⎧=-+=+-040122y y x y x 可解得,A B A,B 两点的坐标为⎪⎪⎭⎫⎝⎛--⎪⎪⎭⎫ ⎝⎛++273,271,273,271,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14=AB . 解法三、设B A 、两点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B A t t ,将为参数)t t y tx (222221⎪⎪⎩⎪⎪⎨⎧+=+=代入0422=-+y y x 并化简整理可得0322=-+t t ,从而⎩⎨⎧-=-=+32B A B A t t t t 因此,2||()414A B A B A B AB t t t t t t =-=+-=.。

高考参数方程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高考参数方程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高考参数方程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1.参数方程概念
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 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数:[1]
并且对于t的每一个允许的取值,由方程组确定的点(x, 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就叫做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y的变数t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相对而言,直接给出点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即称为普通方程。

2.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
1.当求两动点取值范围
方法:先在任意一个曲线上取一个定点,再有定点到动点距离结合,加减半径长度可得,详情看下面例题第二问。

2.求两曲线相交两点的中点的轨迹参数方程
方法:先求直线的标准参数方程,并带入圆锥曲线中,得出一等式,根据韦达定理,得tp=1/2(t1+t2),最后结合定点求出直线标准参数方程,详情看下面例题第二问。

3.直线与抛物线上两点,求最小值
方法1:设与直线Ax+By+C1=0平行的直线方程Ax+ByC2=0,再联立抛物线与直线直角坐标方程,由b2-4ac=0可得C2,最后线线距离可得
方法2:由抛物线参数方程x,y为抛物线上的点,最后可由点线距离式可得
19年一卷参数方程。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及例题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及例题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及例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是学生们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掌握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本文将介绍21种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这些方法。

【一、代数运算类解题方法】1. 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法例题:已知方程2x + 3 = 7,求解x的值。

2. 一次函数的图像法例题:给定函数y = 3x + 2,绘制出其图像,并解析求解函数的相关特征。

3. 因式分解法例题:将方程x² - 4x + 4 = 0进行因式分解,并求解方程。

【二、几何推理类解题方法】4. 同位角性质运用法例题:已知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所交,求解各个角的度数。

5. 对称性运用法例题:已知某几何图形具有对称性,利用对称性进行证明或求解问题。

6. 三角函数运用法例题:利用正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未知边长或角度。

【三、数列与数数法】7. 等差数列求和法例题: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求解前10项的和。

8. 递推数列求通项法例题:已知数列的前两项为1和2,公差为3,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

9. 迭代运算法例题:已知数列递推式为an+1 = 2an - 1, a1 = 1,求解前10项的数值。

【四、概率统计类解题方法】10. 样本空间与事件法例题:已知一枚骰子,求解投掷两次,求得的点数和为9的概率。

11. 求解总数法例题:已知有5个红球和3个蓝球,从中随机抽取2个球,求解两球不同色的概率。

12. 排列组合法例题:有8个人参加篮球比赛,其中3人为前锋,4人为后卫,求解一种排列和组合的方式。

【五、解析几何类解题方法】1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法例题:已知直线方程为y = 2x + 1,圆的标准方程为(x-2)² + (y-3)² = 4,求解两者的位置关系。

14. 曲线与切线法例题:已知曲线方程为y = x²,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斜率。

高中数学必备知识点 解析几何中求参数取值范围的5种常用方法

高中数学必备知识点 解析几何中求参数取值范围的5种常用方法

一、利用曲线方程中变量的范围构造不等式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往往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如椭圆 x2a2 + y2b2 = 1上的点P(x,y)满足-a≤x≤a,-b≤y≤b,因而可利用这些范围来构造不等式求解,另外,也常出现题中有多个变量,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往往需要将要求的参数去表示已知的变量或建立起适当的不等式,再来求解.这是解决变量取值范围常见的策略和方法.例1 已知椭圆 x2a2 + y2b2 = 1 (a>b>0),A,B是椭圆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P(x0,0)求证:-a2-b2a ≤ x0 ≤ a2-b2a分析:先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求出x0与A,B横坐标的关系,再利用椭圆上的点A,B满足的范围求解.解: 设A,B坐标分别为(x1,y1),(x2,y2),(x1≠x2)代入椭圆方程,作差得: y2-y1x2-x1 =-b2a2 •x2+x1 y2+y1又∵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 y1+y22 =- x2-x1 y2-y1 (x-x1+x22 )令y=0得x0=x1+x22 •a2-b2a2又∵A,B是椭圆x2a2 + y2b2 = 1 上的点∴-a≤x1≤a,-a≤x2≤a,x1≠x2 以及-a≤x1+x22 ≤a∴ -a2-b2a ≤ x0 ≤ a2-b2a例2 如图,已知△OFQ的面积为S,且OF•FQ=1,若 12 < S <2 ,求向量OF与FQ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分析:须通过题中条件建立夹角θ与变量S的关系,利用S的范围解题.解: 依题意有∴tanθ=2S∵12 < S <2 ∴1< tanθ<4又∵0≤θ≤π∴π4 <θ< p>例3对于抛物线y2=4x上任一点Q,点P(a,0)都满足|PQ|≥|a|,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a<0B a≤2C 0≤a≤2D 0<2< p>分析:直接设Q点坐标,利用题中不等式|PQ|≥|a| 求解.解: 设Q( y024 ,y0)由|PQ| ≥a得y02+( y024 -a)2≥a2 即y02(y02+16-8a)≥0∵y02≥0 ∴(y02+16-8a)≥0即a≤2+ y028 恒成立又∵ y02≥0而 2+ y028 最小值为2 ∴a≤2 选( B )二、利用判别式构造不等式在解析几何中,直线与曲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问题,因此可利用判别式来构造不等式求解.例4设抛物线y2 = 8x的准线与x轴交于点Q,若过点Q的直线L与抛物线有公共点,则直线L的斜率取值范围是()A [-12 ,12 ]B [-2,2]C [-1,1]D [-4,4]分析:由于直线l与抛物线有公共点,等价于一元二次方程有解,则判别式△≥0解:依题意知Q坐标为(-2,0),则直线L的方程为y = k(x+2)由得 k2x2+(4k2-8)x+4k2 = 0∵直线L与抛物线有公共点∴△≥0 即k2≤1 解得-1≤k≤1 故选(C)例5 直线L: y = kx+1与双曲线C: 2x2-y2 = 1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A、B,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分析:利用直线方程和双曲线方程得到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于直线与右支交于不同两点,则△>0,同时,还需考虑右支上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来建立关于k的不等式.解:由得(k2-2)x2 +2kx+2 = 0∵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不同两点,则解得 -2<-2< p>三、利用点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构造不等式曲线把坐标平面分成三个区域,若点P(x0,y0)与曲线方程f(x,y)=0关系:若P在曲线上,则f(x0,y0)=0;若P在曲线内,则f(x0,y0)<0;若P在曲线外,则f(x0,y0)>0;可见,平面内曲线与点均满足一定的关系。

高中数学常见解题思想方法方法篇高三适用:五、参数法

高中数学常见解题思想方法方法篇高三适用:五、参数法

在解题过程中,若遇到一些不能直接求解或直接求解困难的问题,有时可以引入条件中原来没有的变量来辅助解题,这个变量我们称为参数,这种应用参数来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参数法.应用参数法的关键在于恰当的选取参数,这样引进参数后,能使问题获解.其次还要考虑引进参数的合理性,除了要考虑条件和结论的特点外,还要注意某些量的取值范围,任何变量都有取值范围.参数法应用与很多习题中,比如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等,例如解析几何中,常设出直线的斜率k ,然后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解决问题.我们通过几个例题来感受一下参数法的应用.例1:若234x y z ==,且112x y z +-=,求x ,y ,z . 解:设234x y zk ===,那么2,3,4,x k y k z k === 代入112x y z +-=得: 123412k k k +-=,解得112k =. 111,,643x y z ∴===. 以上问题通过引入参数k ,使已知等式得以应用,得到关于参数k 的方程,进而求得x ,y ,z 的值.例2: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互相垂直,三个侧面的面积分别是6,4,3,则三棱锥的体积为 . 解:设三条侧棱x ,y ,z ,则12xy =6,12yz =4,12xz =3, 所以xyz =24,体积为4.在题目中三个侧棱未知,为了应用已知侧面的面积,并且三个侧面互相垂直,所以引入3个参数x ,y ,z 分别表示侧棱长,从而求得体积.例3:过圆外一点)1,1(-P 作直线l ,若l 与圆22:(1)(2)4C x y -++=相切,求直线方程. 解:利用参数方程法.设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θθsin 1cos 1s y s x (s 为参数),θ为直线倾斜角,πθ≤≤0.将l 的参数方程代入圆方程,得09)cos 4sin 6(2=+-+s s θθ,当0cos =θ时,直线l 斜率不存在,直线的方程为1-=x , 当125tan -=θ时,直线l 斜率为125-,直线的方程为127125+-=x y . 直线、圆、圆锥曲线等都有参数方程,在解题时恰当地利用参数方程,会使复杂的几何问题代数化,但要明确不同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意义和注意的条件.例4:在抛物线y 2=12x 上求一点P 使点P 到直线l :3x -y +5=0的距离的最短. 解:设动点P (12t 2,12t )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2d ==当16t =时,min d =, 此时1(,2)3P .通过以上例题可以感受到参数法的应用,还要注意原问题并非关于参数的问题,所以参数并不是直接研究对象,它只是起“桥梁”和转化作用.当求得间接解后要倒回去确定原问题的解.有的问题需要求出参数的值,有的问题不需要求出参数的值,这就可能要消去参数而用问题中原有的变数表示结果.参数体现了近代数学中运动与变化的思想,沟通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参数提供的信息,顺利地解答问题.下面来看几道相关的练习题: 练习题:1.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为O (0,0),焦点为F (0,1). (Ⅰ)求抛物线C 的方程;(Ⅱ)过点F 作直线交抛物线C 于A ,B 两点.若直线AO ,BO 分别交直线l :y =x -2于M ,N两点,求|MN |的最小值.2.设{a n }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满足a 22+a 32=a 42+a 52,S 7=7.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S n .3.已知直线l 过点)21,3(-P 交椭圆1422=+y x 于B A 、两点, 且点P 平分弦AB求直线l 的方程.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0,3),直线l :y =2x -4,设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l 上. 若圆C 上存在点M ,使MA =2MO ,求圆心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5.过点)0,3(-P 且倾斜角为 30的直线与双曲线422=-y x 相交于B A 、两点,求弦AB 的长.6.实数a ,b ,c 满足a +b +c =1,求a 2+b 2+c 2的最小值. 练习题解析:1.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为O (0,0),焦点为F (0,1). (Ⅰ)求抛物线C 的方程;(Ⅱ)过点F 作直线交抛物线C 于A ,B 两点.若直线AO ,BO 分别交直线l :y =x -2于M ,N两点,求|MN |的最小值.2.设{a n }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满足a 22+a 32=a 42+a 52,S 7=7.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S n .3.已知直线l 过点)21,3(-P 交椭圆1422=+y x 于B A 、两点, 且点P 平分弦AB求直线l 的方程.解: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θ()πθ≤≤0,则直线的参数方程为⎪⎩⎪⎨⎧+=+-=θθsin 21cos 3s y s x ()为参数s , 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椭圆方程1422=+y x ,得0sin cos 23sin cos 41222=⎪⎪⎭⎫ ⎝⎛+-+⎪⎭⎫ ⎝⎛+s s θθθθ, 设A ,B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21,s s ,点P 为AB 中点 ∴021=+s s ,则有0sin cos 41sin cos 2322=++--θθθθ,0sin cos 23=+-∴θθ即23tan ==θAB k ,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223+=x y .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0,3),直线l :y =2x -4,设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l 上. 若圆C 上存在点M ,使MA =2MO ,求圆心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解:由圆C 的圆心在l :y =2x -4上,整理得()2214x y ++=,设此圆为圆D ,则()0,1D -,∴点M 应该既在圆C 上又在圆D 上, 即圆C 和圆D 有交点,2121∴-≤+,化简得13,2251291,,51299a a a a ⎧-+≥∴⎨-+≤⎩120.5a ∴≤≤5.过点)0,3(-P 且倾斜角为 30的直线与双曲线422=-y x 相交于B A 、两点,求弦AB 的长.解:直线的参数方程为3,2()12x s y s ⎧=-+⎪⎪⎨⎪=⎪⎩为参数,6.实数a ,b ,c 满足a +b +c =1,求a 2+b 2+c 2的最小值.分析:由a +b +c =1 想到“均值换元法”,于是引入了新的参数,即设a =13+t 1,b =13+t 2,c =13+t 3,代入a 2+b 2+c 2可求. 解:由a +b +c =1,设a =13+t 1,b =13+t 2,c =13+t 3,其中t 1+t 2+t 3=0, ∴ a 2+b 2+c 2=(13+t 1)2+(13+t 2)2+(13+t 3)2 =13+23(t 1+t 2+t 3)+t 12+t 22+t 32 =13+t 12+t 22+t 32≥13, ∴a 2+b 2+c 2的最小值是13.。

高考参数方程解题技巧

高考参数方程解题技巧

高考参数方程解题技巧极坐标和参数方程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高考参数方程解题技巧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高考参数方程解题技巧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问题设函数y=f(x)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f'(x)>0,则f(x)为增函数;如果f'(x)<0则f(x)为减函数。

反之亦然。

高考常以函数单调区间、单调性证明等问题为载体,考查导数的单调性质和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20)(安徽文本小题满分14分)设函数f(x)=-cos2x-4tsincos+4t2+t2-3t+4,x∈R, 其中≤1,将f(x)的最小值记为g(t).(Ⅰ)求g(t)的表达式;(Ⅱ)讨论g(t)在区间(-1,1)内的单调性并求极值.20.(福建文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f(x)=tx2+2t2x+t-1(x∈R,t>0).(Ⅰ)求f(x)的最小值h(t);2)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Ⅱ)若h(t)<-2t+m对t∈(0,x2x22、利用导数求解函数极(最)值问题设y=f(x)为可导函数,函数f(x)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充要条件是该点的导数为零或不存在且该点两侧的导数异号;定义在闭区间上的初等函数必存在最值,它只能在区间的端点或区间内的极值点取得。

高考常结合求函数极值(最值)、参数取值范围、解决数学应用等问题考查导数最值性质在函数问题中的应用。

19.(北京理本小题共13分)如图,有一块半椭圆形钢板,其半轴长为2r,短半轴长划将此钢板切割成等腰梯形的形状,下底AB是半椭圆的短CD的端点在椭圆上,记CD=2x,梯形面积为S. A为r,计轴,上底(I)求面积S以x为自变量的函数式,并写出其定义域;(II)求面积S的最大值.19.(湖南理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4,某地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欲修建一条连接风景点P和居民区O的公路,点P所在的山坡面与山脚所在水平面α所成的二面角为θ(0ο<θ<90ο),且sinθ=2,点P到平面α5的距离PH=0.4(km).沿山脚原有一段笔直的公路AB可供利用.从点O到山脚修路的造价为a万元/km,原有公路改建费用为a万元/km.当山坡上公路长度为lkm(1≤l≤2)时,2其造价为(l2+1)a万元.已知OA⊥AB,PB⊥AB,AB=1.5(km),OA=.(I)在AB上求一点D,使沿折线PDAO修建公路的总造价最小; (II) 对于(I)中得到的点D,在DA上求一点E,使沿折线PDEO修建公路的总造价最小.(III)在AB上是否存在两个不同的点D',E',使沿折线PD'E'O修建公路的总造价小于(II)中得到的最小总造价,证明你的结论.AOEDB P H3、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决有关切线问题函数f(x)在点x0处的导数f'(x0)是曲线y=f(x)在点(x0.f(x0))处切线的斜率。

高中数学常见题型解法归纳 参数方程消参的方法

高中数学常见题型解法归纳 参数方程消参的方法

高中数学常见题型解法归纳参数方程消参的方法高中数学常见题型解法——参数方程消参的方法知识要点】一、参数方程消参常用的方法有三种:1.加减消参:直接将两个方程相加减即可消去参数。

2.代入消参:通过其中一个方程求出参数的值,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化简。

3.恒等式消参:通过方程计算出sinα、cosα,再利用三角恒等式sin²α+cos²α=1消去参数。

二、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一定要注意变量x、y的前后范围的一致性。

有时两个的范围都要写,有时只要写一个,有时可以不写。

方法讲评】方法一:加减消参解题步骤:直接将两个方程相加减即可消去参数。

例如,将参数方程x=t+1y=1-2t化为普通方程,不需要写变量x、y的范围,因为参数方程中x的范围是确定的,与直线的范围一致。

方法二:代入消参解题步骤:通过其中一个方程求出参数的值,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化简。

例如,将参数方程x=sinα+cos2αy=2+sinα化为普通方程,需要注意x的范围为[-√2,√2],因为cos2α的范围为[-1,1],所以sinα的范围为[-√2,√2]。

方法三:恒等式消参解题步骤:通过方程计算出sinα、cosα,再利用三角恒等式sin²α+cos²α=1消去参数。

例如,将参数方程x=2sinαy=3cosα化为普通方程,需要注意x、y的范围为[-3,3],因为sinα、cosα的范围为[-1,1]。

反馈检测】1.将参数方程x=t+1,y=1-t²化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2.参数方程x=t+1,y=1-2t表示什么曲线?通过参数方程计算出sinα、cosα,然后利用三角恒等式sin²α+cos²α=1消去参数。

例如,将参数方程x=2+3sinθ,y=-1+3cosθ化为普通方程。

需要注意的是,不需要加上x的范围-1≤x≤5,因为x的范围隐含在方程(x-2)+(y+1)=9之中,也是-1≤x≤5,因此不需要加上x的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参数法参数法是指在解题过程中,通过适当引入一些与题目研究的数学对象发生联系的新变量(参数),以此作为媒介,再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解决问题。

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参数方程都是用参数法解题的例证。

换元法也是引入参数的典型例子。

辨证唯物论肯定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穷的,联系的方式是丰富多采的,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

参数的作用就是刻画事物的变化状态,揭示变化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参数体现了近代数学中运动与变化的思想,其观点已经渗透到中学数学的各个分支。

运用参数法解题已经比较普遍。

参数法解题的关键是恰到好处地引进参数,沟通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参数提供的信息,顺利地解答问题。

Ⅰ、再现性题组:1. 设2x=3y=5z>1,则2x、3y、5z从小到大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

2. (理)直线x ty t=--=+⎧⎨⎪⎩⎪2232上与点A(-2,3)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文)若k<-1,则圆锥曲线x2-ky2=1的离心率是_________。

3. 点Z的虚轴上移动,则复数C=z2+1+2i在复平面上对应的轨迹图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互相垂直,它们的面积分别是6、4、3,则其体积为______。

5. 设函数f(x)对任意的x、y∈R,都有f(x+y)=f(x)+f(y),且当x>0时,f(x)<0,则f(x)的R上是______函数。

(填“增”或“减”)6. 椭圆x216+y24=1上的点到直线x+2y-2=0的最大距离是_____。

A. 3B. 11C. 10D. 22【简解】1小题:设2x=3y=5z=t,分别取2、3、5为底的对数,解出x、y、z,再用“比较法”比较2x、3y、5z,得出3y<2x<5z;2小题:(理)A(-2,3)为t=0时,所求点为t=±2时,即(-4,5)或(0,1);(文)已知曲线为椭圆,a=1,c=11+k,所以e=-1kk k2+;3小题:设z=bi,则C=1-b2+2i,所以图像为:从(1,2)出发平行于x轴向右的射线;4小题:设三条侧棱x、y、z,则12xy=6、12yz=4、12xz=3,所以xyz=24,体积为4。

5小题:f(0)=0,f(0)=f(x)+f(-x),所以f(x)是奇函数,答案:减;6小题:设x=4sinα、y=2cosα,再求d=|sin cos|4425αα+-的最大值,选C。

Ⅱ、示范性题组:例1. 实数a、b、c满足a+b+c=1,求a2+b2+c2的最小值。

【分析】由a+b+c=1 想到“均值换元法”,于是引入了新的参数,即设a=13+t1,b=13+t2,c=13+t3,代入a2+b2+c2可求。

【解】由a+b+c=1,设a=13+t1,b=13+t2,c=13+t3,其中t1+t2+t3=0,∴ a2+b2+c2=(13+t1)2+(13+t2)2+(13+t3)2=13+23(t1+t2+t3)+t12+t22+t32=13+t12+t22+t32≥13所以a2+b2+c2的最小值是13。

【注】由“均值换元法”引入了三个参数,却将代数式的研究进行了简化,是本题此种解法的一个技巧。

本题另一种解题思路是利用均值不等式和“配方法”进行求解,解法是:a2+b2+c2=(a+b+c)2-2(ab+bc+ac)≥1-2(a2+b2+c2),即a2+b2+c2≥13。

两种解法都要求代数变形的技巧性强,多次练习,可以提高我们的代数变形能力。

例2. 椭圆x216+y24=1上有两点P、Q,O为原点。

连OP、OQ,若kOP·kOQ=-14,①.求证:|OP|2+|OQ|2等于定值;②.求线段PQ中点M的轨迹方程。

【分析】由“换元法”引入新的参数,即设xy==⎧⎨⎩42cossinθθ(椭圆参数方程),参数θ1、θ2为P、Q两点,先计算kOP·kOQ得出一个结论,再计算|OP|2+|OQ|2,并运用“参数法”求中点M的坐标,消参而得。

【解】由x216+y24=1,设xy==⎧⎨⎩42c o ss i nθθ,P(4cosθ1,2sinθ1),Q(4cosθ2,2sinθ2),则kOP ·kOQ=2411sincosθθ∙2422sincosθθ=-14,整理得到:cosθ1 cosθ2+sinθ1sinθ2=0,即cos(θ1-θ2)=0。

∴ |OP|2+|OQ|2=16cos 2θ1+4sin2θ1+16cos2θ2+4sin2θ2=8+12(cos 2θ1+cos2θ2)=20+6(cos2θ1+cos2θ2)=20+12cos (θ1+θ2)cos (θ1-θ2)=20,即|OP|2+|OQ|2等于定值20。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到线段PQ 的中点M 的坐标为x y M M=+=+⎧⎨⎩21212(cos cos )sin sin θθθθ,所以有(x 2)2+y 2=2+2(cos θ1 cos θ2+sin θ1 sin θ2)=2,即所求线段PQ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8+y 22=1。

【注】由椭圆方程,联想到a 2+b 2=1,于是进行“三角换元”,通过换元引入新的参数,转化成为三角问题进行研究。

本题还要求能够熟练使用三角公式和“平方法”,在由中点坐标公式求出M 点的坐标后,将所得方程组稍作变形,再平方相加,即(cos θ1+ cos θ2)2+(sin θ1+sin θ2)2,这是求点M 轨迹方程“消参法”的关键一步。

一般地,求动点的轨迹方程运用“参数法”时,我们可以将点的x 、y 坐标分别表示成为一个或几个参数的函数,再运用“消去法”消去所含的参数,即得到了所求的轨迹方程。

本题的第一问,另一种思路是设直线斜率k ,解出P 、Q 两点坐标再求:设直线OP 的斜率k ,则OQ 的斜率为-14k,由椭圆与直线OP 、OQ 相交于PQ 两点有: x y y kx 224160+-==⎧⎨⎩,消y 得(1+4k 2)x 2=16,即|x P |=4142+k ; x y y k x22416014+-==-⎧⎨⎪⎩⎪,消y 得(1+142k )x 2=16,即|x Q |=||8142k k +; 所以|OP|2+|OQ|2=(12+k ∙4142+k )2+(11162+k ∙||8142k k+)2=20801422++k k=20。

即|OP|2+|OQ|2等于定值20。

在此解法中,利用了直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AB|=12+k AB ∙|x A -x B |求|OP|和|OQ|的长。

例3.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的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β,相邻两侧面的夹角为α,求证:cos α=-cos 2β。

【分析】要证明cos α=-cos 2β,考虑求出α、β的余弦,则在α和β所在的三角形中利用有关定理求解。

【解】连AC 、BD 交于O ,连SO ;取BC 中点F ,连SF 、OF ;作BE ⊥SC 于E ,连DE 。

则∠SFO =β,∠DEB =α。

设BC =a (为参数), 则SF =OF cos β=a2cos β,SC =SF FC 22+=(cos )()a a 2222β+=a2cos β12+cos β又 ∵BE =SF BC SC ·=a 22cos β⨯1212acos cos ββ+=a 12+cos β在△DEB 中,由余弦定理有:cos α=22222BE BD BE -=2122122222⨯+-⨯+a a a cos cos ββ=-cos2β。

所以cos α=-cos 2β。

【注】 设参数a 而不求参数a ,只是利用其作为中间变量辅助计算,这也是在参数法中参数可以起的一个作用,即设参数辅助解决有关问题。

Ⅲ、巩固性题组:1. 已知复数z 满足|z|≤1,则复数z +2i在复平面上表示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

2. 函数y =x +2+142--x x 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_。

3. 抛物线y =x 2-10xcos θ+25+3sin θ-25sin 2θ与x 轴两个交点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A. 5B. 10C. 23D. 34. 过点M(0,1)作直线L ,使它与两已知直线L 1:x -3y +10=0及L 2:2x +y -8=0所截得的线段被点P 平分,求直线L 方程。

5. 求半径为R 的球的内接圆锥的最大体积。

CA B6. f(x)=(1-a 2cos 2x)sinx ,x ∈[0,2π),求使f(x)≤1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

7. 若关于x 的方程2x 2+xlg ()a a 23318-+lg 2(a a 212-)+lg 212a a -=0有模为1的虚根,求实数a 的值及方程的根。

8. 给定的抛物线y 2=2px (p>0),证明:在x 轴的正向上一定存在一点M ,使得对于抛物线的任意一条过点M 的弦PQ ,有12||MP +12||MQ 为定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