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Microsoft Word 文档
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浅析
界而治理 的形象写照 。而 在同一治 内 , 衣饰则成为赏罚的手 段 :古 : “ 之帝王 , 有命 民, 必 能敬和矜孤 , 取舍好让者 , 命于其 君, 然后得 乘饰车 、 马 , 骈 衣文锦 。未有命者 , 不得衣裳 , 不得
维普资讯
湖 北 社 会 科 学 人 文视 野
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浅析
李 永 燕
( 武汉工交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0 6 ) 302
摘要 : 饰是 一定社会 文化 的 重要 组成 部分 , 服 它是 人类社会进 步的产 物 , 同的 民族服 饰反 映 了不同 的民 不 族文化 。我 们既要发扬 民族传 统服饰 文化 , 又要 注重 时代 性与 民族性 的统 一 。 关键 词 : 少数 民族 ;服 饰文化 ;多样性 :个性化
多彩的服饰情况看 , 蓝蚁之 国” “ 的称呼是不符合实际的。 我
国少数 民族服饰无论 从质料 、 色彩来看 , 还是从式样、 搭配来
文化的观点。他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 “ 货品,
技术 , 习惯及价值 而言的 , 思想 这概念包 容着及调节着一切
社会科学 。”
在刚刚与动物相揖别之后 的相当一段 时间内 ,早期 的 人类是没有 任何 服饰的 。现代科 学 已经证 明 , 和人 、 猿人最
切近的进化环节是哺乳动物 中的灵长类 。 一切哺乳动物 ( 也
耒耜、 兵戈诸物 , 其生活之单简 可想 。 至黄帝时 , 诸圣勃兴 , 而
过程 中所创造 的一切物 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 ,都可 以归结为
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和品类特点
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和品类特点素来,民族服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社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独特的文化意义。
民族服饰不仅仅是装饰和表现身份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传递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维护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
而民族服饰的品类特点也是不可忽视的,让我们来品味一下它的文化内涵和品类特点。
一、文化内涵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表现一种民族的特色和历史,也可以展现出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在服饰的纹饰、图案、颜色和用料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讲究和含义。
1、纹饰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服饰常常以纹饰为主要标志和表现方式,这些纹饰有着不同的画法和意义,例如藏族的阳具图案和带钩的纹饰,表现了藏民丰富的性文化;蒙古族的“骑士铠甲”图案,展示了蒙古族勇猛豪迈的民族精神;维吾尔族的“花鸟图案”,则传递了维吾尔族独特的热情和文化。
2、图案图案也是民族服饰中重要的元素,它们以风格独特、变化多样而著称,如壮族的龙凤呈祥、锦绣山河图案,表现了壮族崇高的宗教信仰和强大的国家气度;彝族的红色长袍,上绣九个红花和九个黑花,寓意着“九九归一,完美无缺”。
3、颜色颜色在民族服饰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色彩不仅可以传达民族的审美观念,也能体现其文化精华。
如傣族服饰以色彩鲜艳、互相搭配协调而著称,象征着傣族快乐、幸福的生活态度;朝鲜族的服装多为鲜艳的红色和绿色,这是由于其崇拜自然和日出而漆成的颜色。
4、用料用料也是民族服饰的重要方面,它们常常根据地域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例如苗族的衣物用料多为棉和麻,以适应湿润的气候和潮湿的环境;而藏族的服装用料则以独特的羊绒、牦牛头发和野生植物纤维为主,以适应寒冷干燥的高原气候。
二、品类特点1、中式服饰中式服饰是民族服饰中非常独特的一种,它具有华丽、端庄、典雅的特点,常常体现出古代文化的精髓。
例如旗袍、唐装、汉服等,它们的款式、颜色、纹饰都趋于古典主义,体现出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服饰及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服饰及文化内涵服饰的演化变迁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和鲜明写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服饰又逐渐成为以炫耀身份、确定等级以及美化服饰等为主要功能的社会文化产品和商品。
同时,服饰是时代风貌的镜子,服饰的变迁直接反映着流行于那个时代的文艺思潮和当时人们的处世哲学。
下面介绍一下胡服这种具有自由内涵的服饰文化。
胡服的来源中原的胡服最初出现是因为赵武王的“胡服骑射”这场改革。
当时的赵国军队服装都是宽衣袍带、长裙长袍,行动极其不便,影响了军代的战斗力。
赵国被动挨打,并非赵国国弱民衰,而是在于衣冠制度和作战形式。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进行改革,效仿胡人穿胡服,减轻服装的束缚。
鉴于此,赵武王于公元前307年实行“胡服骑射”,推行服制改革,首先要求朝中官员改装,其次赵军该穿胡服。
这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交汇融合。
胡服的文化内涵(1)胡服体现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向往自由的心理。
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中,擅于骑射,长于奔驰,辽阔的草原从始至终给他们的心理灌输了自由的空气。
这种自由的生活方式体现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音乐、舞蹈、服装等等这些都是其最明显的反映。
(2)弱化了服装的身份标示功能,而强化了实用功能。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传入中原之后。
中原文化中,服装不仅是身份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区分不同民族的标志。
统治者都用服装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尊严,等级不同,他们的服装会有非常严格的区分,一旦越位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而胡服的传入,强化了融合的观念以及北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弱化了服装的身份标志作用,充分体现出了它的实用功能。
(3)中原广穿胡服这种抛却“文明”的习俗,仿效“蛮夷”之所为的行为,是对服饰等级制度的否定,显示了古人勇于向礼制挑战的气魄。
自古以来,中国的等级制度在服饰上有很具体的体现,而改穿胡服实际上削弱了这种身份地位的区分。
胡服被称为“服妖”,赵武王的这一服制改革,不仅是对传统服装的革新,同时也是对传统等级观念的挑战,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中国传统服装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服装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服装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服装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逐步形成的。
从远古时期的
皮毛裘袍到后来的丝绸制品,再到清代的龙袍凤袍,中国传统服
装经历了漫长而繁荣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传统服装的设计风格
中国传统服装的设计风格以简洁、朴素为主要特点。
颜色方面,中国传统服装以红色为主色调,寓意吉祥如意。
同时也会选用其
他颜色,如黑色、白色等。
立领、直袖、褶裥等设计元素也是中
国传统服装的特色。
三、中国传统服装的材料
中国传统服装的材料主要有丝绸、棉麻等天然纤维制成的面料。
其中,以丝绸面料最为常见,因为丝绸面料具有光滑、柔软、丝
绸质感、色泽鲜艳等特点,是中国传统服装首选的面料之一。
四、中国传统服装的服饰搭配
中国传统服装的服饰搭配注重各个部分的和谐搭配,例如龙袍
的袍、袍带、头冠等元素组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出龙袍的威严气质。
同时,中国传统服装在服饰搭配方面也非常注重对称美,例如对
称的插肩、立领、挽袖等设计元素,使得中国传统服装的整体效
果更具完美的和谐美感。
五、中国传统服装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民俗风情等诸多元素。
例如,红色的龙袍寓意吉
祥如意,是中国皇帝着装仪式中必须穿戴的一种服装;彩绸小褂
则寓意幸福,是传统婚礼上的必备服装。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服装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其发展历程、
设计风格、材料、服饰搭配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意义。
通过
了解中国传统服装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
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论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论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衣着形式,更是一种象征和表达方式。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和解读。
首先,传统服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阶层差异。
在古代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有着不同的着装规范。
例如,帝王、贵族穿着华丽的龙袍、袍服等,象征着威严和权力;士人则穿着青衫、白衣等朴素而端庄的服饰,彰显了他们的文人风采;而普通百姓则穿着素朴的衣物,反映了他们的朴实和劳动生活。
传统服饰还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中国古代的服饰注重色彩的搭配和图案的精美,体现了人们对于审美的重视。
比如,明清时期的汉服,以其独特的剪裁和绣花工艺,营造出了华丽而端庄的氛围。
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服饰还融入了许多寓意和象征意义,比如龙袍上的龙纹代表着皇权和吉祥,麒麟图案代表着祥瑞和吉祥。
传统服饰还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礼仪和道德的重视。
在古代中国社会,礼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们与他人交往的重要方式。
传统服饰在设计和穿着上都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体现了人们对于礼仪的尊重和遵守。
比如,妇女穿戴的汉服要遵循“三从四德”的原则,男子的礼服要符合各种场合的礼仪要求。
通过传统服饰的穿着,人们传递出对于礼仪和道德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传统服饰还承载着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崇拜。
在古代中国,人们认为自然和宇宙是有秩序和规律的,而这种秩序和规律也反映在传统服饰的设计中。
比如,服饰的颜色和图案往往与四季、五行等自然元素相关联,以表达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追求。
同时,传统服饰也融入了许多与自然和宇宙有关的图案和符号,比如云纹、山水图案等,以表达人们对于宇宙和自然的赞美和感悟。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审美追求、礼仪道德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的崇拜。
通过传统服饰的传承与演变,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代服饰内涵简析
中国古代服饰内涵简析中国古代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服饰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民族文化内涵中国古代服饰的设计和风格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
在服饰的图案、纹饰和色彩方面,通常都会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和元素。
比如龙、凤、麒麟、蝙蝠等动植物图案,以及云、波浪、山水等自然元素,都是中国古代服饰常见的图案和纹饰,这些图案和纹饰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中国古代服饰的颜色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比如红色是中国传统节庆的主要色彩,象征着喜庆和祥和;黄色代表着皇家的尊贵地位和神圣权威;蓝色则与中国的宇宙观和自然哲学有着深厚的联系。
这些颜色都渗透着中国人的文化情感和审美情趣,展现了中国古代服饰的民族文化内涵。
二、社会制度内涵中国古代服饰的设计和使用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等级秩序。
比如在封建社会里,服饰的等级和身份含义十分丰富,不同阶层的人穿着的服饰有着明显的等级区分。
比如嫔妃、贵妇人穿戴的华丽服饰,和平民百姓穿着的朴素服饰,就体现了社会等级的不同。
中国古代服饰也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男女有别、礼仪之讲的社会习俗。
比如女子穿着的裙襟宽大,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里对女子贞洁的要求;而男子则穿着的上衣在设计上注重较大的肩宽和较窄的腰身,以突显男子的阳刚之气。
这些细节都展示了中国古代服饰反映的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内涵。
三、艺术审美内涵中国古代服饰在设计和制作上注重了艺术审美的内涵,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服饰艺术的追求和理解。
中国古代服饰的设计构思上非常独特,注重了对服饰整体形象和细节做工上的处理,达到了一种美的境界。
比如在服饰的图案和纹饰上,常会使用刺绣、绣花等工艺技法,使得服饰更加丰富多彩;在服饰的服带、钮扣、挑线等细节上,也会使用金银、玉石等贵重材料来点缀,增添服饰的奢华和华贵感。
中国古代服饰的制作工艺也非常精湛,采用了许多高超的技艺和工艺手法,比如锦缎织就、金银丝绣制、宫廷手工细针绣等,使得服饰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浅析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与特点(doc 21页)
浅析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与特点(doc 21页)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从社会的横断剖面还是从历史的纵向发展来看,服饰都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服饰变化,是与其总体文化的演进紧密联系的。
只有在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下,才能对该民族的服饰作出深刻的理解。
第一、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文化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物质世界中根本不存在任何文化现象。
反之,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
凡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可以归结为文化。
在刚刚与动物相揖别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早期人类是没有任何服饰的。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和人、猿人最切近的进化环节是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
一切哺乳动物(也包括鸟类等非哺乳动物),和外界气温的适应和体内温度的调节,是靠皮毛来实现和进行的。
秋冬绒毛生长,春夏绒毛脱落,是鸟类兽类中随处可以观察到的事实。
如果猿和人的揖别点是以学会制造工具来确定的话,不可能在学会制造工具的同时,第一批早期人类的体毛就会掉光。
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原始人类与外界气温的适应和对自己体温的调节,仍然是靠体毛来实现的。
随着早期人类对世我们知道,人类在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文化,可以区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样三种大的类型。
其中,物质文化实在具体,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处处使人们觉得不可缺少。
和一切物质文化的创造物相一致,服饰也拥有具体形象、直视显眼、实用普及等点。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必须穿戴一定的服饰,而且服饰是无保留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人们只要上下打量一眼就可以了解到他的服饰的质料、形制、色彩、组合,从而也就可以大略了解这个人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水平之上。
由于服饰可以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剪裁缝制而成,衣裙的用料如何,也就可以反映出穿衣人自己及其生活的。
社会的生产发展程度,反映出穿衣人的经济状识和生活水平。
民族服饰文化
民族服饰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是各个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族的传统、历史、宗教、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等方方面面。
在衣着、服饰方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
本文将从汉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几个典型的民族着装文化为例,探讨民族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
汉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汉族已开始使用丝绸、麻布、皮革等材料制作服饰,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服饰文化。
传统的汉族服饰中,男性通常穿着长衫、马褂、袍子、云肩等,女性则穿着长袍、衣裙、百褶裙等。
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穿着也有所不同,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社会身份。
如京剧演员穿的花脸、老生、青衣、花旦等角色服饰,不仅传承了古代汉族服饰文化,更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
藏族服饰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服饰文化之一。
藏族服饰以其独特的样式、图案、色彩和工艺而闻名于世。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裹腿、鞋子、毛毡帽等,女性则穿着长袍、办垂、披肩、包头巾等。
传统的藏族服饰多采用精美的刺绣、珠饰、流苏等工艺,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藏族服饰中的吉祥图案、佛教符号等也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藏族人民将八吉祥符、狮子、莲花等佛教图案装饰在服饰上,以示对宗教信仰的敬仰和传统文化的尊重。
维吾尔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文化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维吾尔族服饰多以大方、明快、明亮的色彩和丰富多样的刺绣为特点。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头巾、围巾、褂子等,女性则穿着长裙、背心、丝巾等。
维吾尔族的服饰以其独特的刺绣工艺和图案设计而著称,色彩鲜艳、图案繁复,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手工艺精湛的特点。
维吾尔族服饰中还常常出现与自然、动植物相关的图案,寓意着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朝鲜族服饰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众多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之一,也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民族服装介绍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我们中华民族的服装文化。
服装,不仅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民族的特色和文化的传承。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我国民族服装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一、民族服装的起源与发展1. 源远流长我国民族服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兽皮、树叶等天然材料制作服装。
随着时间的推移,服装的制作工艺不断提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2. 地域特色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民族服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如汉族的汉服、蒙古族的蒙古袍、藏族的藏袍、维吾尔族的维吾尔服等,都是各自民族文化的代表。
二、民族服装的种类与特点1. 汉服汉服,又称汉衣冠,是我国汉族传统服饰的总称。
汉服的特点是:宽袍大袖、线条流畅、色彩典雅。
在汉服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汉唐服饰、宋明服饰、清宫服饰等。
2. 蒙古袍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以长袍为主,袖口宽敞,便于骑马。
蒙古袍的颜色以蓝色、棕色、黑色为主,寓意吉祥、尊贵。
3. 藏袍藏袍是藏族人民的传统服饰,以长袍为主,袍身肥大,便于藏民在寒冷的高原地区生活。
藏袍的颜色多样,以红色、黄色、绿色等为主,寓意吉祥、幸福。
4. 维吾尔服维吾尔服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服饰,以长袍为主,袖口宽敞,便于劳作。
维吾尔服的颜色丰富,以红色、蓝色、绿色等为主,寓意吉祥、喜庆。
三、民族服装的文化内涵1. 历史传承民族服装是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发展历程。
通过研究民族服装,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2. 民族认同民族服装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
穿上本民族的服装,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3. 艺术价值民族服装在色彩、图案、款式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融合了绘画、刺绣、编织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民族服装的保护与传承1. 重视民族服装的保护民族服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加强对民族服装的保护,防止其流失和消亡。
中国传统服饰中深衣的民族文化涵义和美学意蕴
文史纵横1102007.6中国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正由于历史悠久而辉煌,所以中国向来就具有“衣冠王国”的美誉。
我国民族服饰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阶段。
先民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 创造出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衣冠服饰,在世界服饰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具有突出而鲜明的个性特征, 为中华民族文化以及整个世界文化, 增添了灿烂耀眼的光芒。
一、深衣形成前的历史积淀从历史服饰发掘考古的材料来看, 在农业和畜牧业尚未出现的旧石器时代, 我们的祖先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 穴居于深山密林, 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 当时人们用兽皮或草葛树叶, 做成最初的简陋服饰, 用来遮体和御寒。
据汉代学者郑玄推测, 人类最早的衣服只是一块围系于下腹至隐私部位的毛皮, 既可以用来护腹, 也可以用来遮羞, 叫做蔽膝( 围裙) 。
人们先开始遮护前边的私部, 后来也遮护后边的臀部,这样, 就形成最早的服饰———“裳”( 沈从文先生所著的《中国服饰史》中音: chang常) 。
[1]到了旧石器晚期, 我们的先祖们已经懂得缝纫术, 能够用锐利的石器和骨针加工简单的服装。
在仰韶文化时期, 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 人们开始用采集来的野麻纤维整理加工麻缕, 制成麻布, 最后再借助骨针和纺轮, 以葛藤为线, 缝制成粗糙的衣服, 这就是人类的服装从兽皮裹衣发展到用麻布制衣的阶段。
衣和裳是人类最早、最简单的衣服形式, 随后又出现了首服、胫衣和鞋履等服饰样式。
公元前21世纪, 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 开始出现阶级和等级差别。
四百年后商朝代夏而立。
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商朝的纺织技术得到很大发展。
这时已经出现了在纺织机上装置提花的技术, 人们生产的丝织品也被制造出各种精美的图案。
我们民族的服装材料进入到以蚕丝为主的阶段。
再过五百年, 历史的车轮步入周朝, 这个时候的纺织业更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流, 纺织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沈从文先生在《中国服饰史》中指出: “由商代到西周, 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兴盛时期, 也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 逐步确立的时期。
传承民族文化:我国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及特征
传承民族文化:我国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及特征作者:骆浩来源:《商业文化》2020年第09期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不管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有比较显著的特征。
民族服饰是一种物质文化,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象征。
中国的服饰文化在历史上源远流长,从古代到现代每个年代都有特点,并且鲜明的特色为世界所瞩目,最主要的民族服饰是汉服,还有胡服以及旗装等。
本文主要研究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从概念出发,不断地引申出民族服饰的具体特征。
一个民族的文化既包含物质方面又涵盖精神层面,民族服饰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不同樣式的民族服饰也代表着不同的民族文化。
在我国,民族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因此需要以历史为背景,从不同时代特点分析民族特有的文化。
我国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我国民族服饰的文化是有历史深度的,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服饰作为一种载体,寄托人们的心理活动,通过外表的穿着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风茂。
从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来看,纵向角度能够反映出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要,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服饰的文化也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
横向角度,人们的审美能够带动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心理需求使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比较来说,我国的传统服饰是含蓄而内敛,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衣着的样式各异,但依旧保持着最初的特性。
西方的传统服饰是比较开放的,夸大了人的特征以及两性之间的区别,并且在历史的进步过程中不断朝着主流的方向引导。
因此中西方服饰文化就有了很大的差异。
我国作为东方的代表,在服饰上还是保留原有的特色,端庄、儒雅是最鲜明的风格,在款式、色彩搭配甚至是图案的描绘都反映着一个时代的背景、讲述着一个时代的“故事”。
中国古代文人比较热衷于对宇宙万事万物的主观理解,形象上比较直观,因此可以借鉴服饰的文化展现出艺术的气韵。
西方服饰,则偏重于人的体态以及造型。
我国民族服饰的审美文化精神是比较明显的,讲究的是得体大方。
我国的民族服饰审美是一种隐喻文化,通过抒情性的方式来表达艺术,在民族服饰的构成要素上更加注重精神寓意以及文化品位。
民族服饰文化
1、学习民族衣饰文化旳意义 2、衣饰及构成
3、衣饰民俗旳产生和发展 4、蒙古族、藏族衣饰文化
1、学习民族衣饰文化旳意义
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誉,中国旳衣饰艺术是中国 最有民族性、地域性、人文性及审美性旳日常文明。衣饰 构成了中国深厚人文老式旳主要构成部分。
衣饰是民俗生活旳产物,衣饰是民俗旳载体,衣饰丰 富了民俗生活。我们说民俗即反应出物质文化特征,也反 应出精神文化旳特征。而其中以衣饰是这种反应旳最直接 、最生 动旳现实。
2、都城——大都(北京)
3、国土面积:在元国时,蒙古人实现了亚欧大陆历史上最大范 围旳统一,成为当初世界上面积最大和军事上最强大旳国家,版 图空前广阔。蒙古人开创旳元帝国创设了“行省”制度,从823 年前一直用到目前,“省”旳名称也用到了目前。目前旳内蒙古、 新疆、广西、云南、贵州等民族地域,都在自治区旳管辖之下。 把云南、四川、华北、东北广大地域纳入到蒙元帝国中央政府旳 有力管辖下,设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 台湾,同步在云、贵、川、康等民族地域设土司制度,加强了蒙 古大汗对边疆地域统辖。
有关其他知识点
1、建筑——蒙古包
2、交通——蒙古人旳老式交通运送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
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 勒勒车
3、特色乐器—— 马头琴
4、音乐——蒙古族是一种酷爱音乐旳能歌善舞旳民族,素
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长调民歌
5、民族图腾——所崇敬旳图腾有狼、鹿、熊、牦牛、鹰、
天鹅、树木等等
衣饰不但是一种国家或一种民族旳风格、习性、风情旳 产物和载体,从衣饰能够 观察到民族过去与目前文化心态 旳外化面貌。
2、衣饰及构成
衣裳衣饰。今泛指身上穿旳多种衣裳服 装及饰品搭配,统称衣饰。其中衣饰涉 及:涉及服装、鞋、帽、袜子、手套、 围巾、领带、提包、阳伞、发饰等。
国庆节民族服饰展现中华民族的独特力
国庆节民族服饰展现中华民族的独特力国庆节民族服饰展现中华民族的独特力量国庆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展现中华民族独特力量的绝佳时机。
民族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还彰显出了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和自信。
在国庆节期间,民族服饰的展现更是成为彰显国家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传统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民族服饰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瑰宝,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不同民族的服饰风格各具特色,衣着形式、图案纹饰、织物材质等都反映了本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比如汉族的汉服、满族的长袍、藏族的羊皮衫等,都是代表着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
通过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自己民族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更能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民族精神。
二、国庆节的民族服饰展示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庆节期间的民族服饰展示活动越来越多,无论是大规模的游行队伍,还是各地举办的展览、演出等,都成为人们展示自己民族特色和彰显自豪感的重要场合。
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可以欣赏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民族服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同时,民族服饰展示活动也给人们提供了了解和学习各民族文化的机会,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三、民族服饰的时尚演变与创新尽管传统民族服饰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但在时尚潮流的冲击下,民族服饰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和创新。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打造出了更具时代感和创新性的民族服饰。
比如中国的“时尚周”等时尚盛会,不仅给年轻设计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民族服饰的推广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民族服饰展现国家团结和民族凝聚力民族服饰的展现不仅仅是对个人身份的认同,更是对国家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积极表达。
在国庆节期间,人们纷纷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参与各种庆祝活动,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力量。
无论是大规模的群众游行,还是普通百姓的庆祝活动,民族服饰都成为人们共同的身份象征和凝聚力源泉。
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文化内涵是什么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璀璨华美,丰富多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分享了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文化内涵,一起来了解吧。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古时代的“皇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到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服饰资源被统治阶级所有,服饰文化也打上了历史的烙印;;;阶级性。
以服装作为区分贵贱、身份等级的工具并形成了相应的服饰制度。
一、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四大基本要素,人人不可缺少,而衣列首位,见其重要。
中国服饰在古代世界,迥异别国,充分显示了我国服饰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文化传统。
七千年来中国服饰的演变大致可分为6 个阶段。
(一)服饰的初步形成,其本完善时期:自神农、黄帝至西周,代表等级观念的服饰制度已经初步形成。
至夏商开始出现冠服制度,周代是中国冠服制度逐步完善的时期;此时的服饰严格区分了天子与官僚,贵族与平民等等级差别,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冠服制度模式,影响了自商周以来三千年封建社会的服饰文化。
(二)初步繁荣期:春秋战国至汉末,春秋时期,诸侯坐大,礼崩乐坏。
战国之时,七国崛起,各自独立。
此时周氏衰微,诸侯并起,在学术上“百家争鸣”,在服饰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服饰文化呈现出一派绚丽多彩的景象。
(三)兴盛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将北方民族服饰带到这一地区。
服饰文化出现了一种各民族之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局面。
随着前期思想、文化的又一次解放,民族大融合。
隋唐衣冠服饰承上启下,博采众长,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此时服饰达到鼎盛时期。
(四)继续发展期:五代、宋、明,五代服饰大体沿用唐代制度,但在首服上也略做变化。
宋代崇尚文治,冠服制度渐趋繁缛,也曾多次修改。
南宋时期,“服饰乱常”,也尚北服。
由于理学盛行,社会上层服饰趋于保守,下层却保持活力,有广泛长足发展,工艺水平不断提高。
二、中国古代服饰要素之一;;服色色彩、质料和款式,是服饰的三要素。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共88页文档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服饰文化内涵及在汉英翻译中的传递-文档资料
中国服饰文化内涵及在汉英翻译中的传递服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服饰文化传递着时代变迁与文化发展的信息。
受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影响,中国服饰中国服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不同时代的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级地位、典章制度以及审美情趣。
中国服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一、服饰色彩、质料、款式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变化与历代帝王与信仰密切相关,反映了其色彩崇拜的观念意识。
在传统文化中,黄色既是自然之色,也是皇权和尊严的象征;红色是一种传统的喜庆色彩;白色代表凶兆、悲哀;黑色常常使人联想到黑暗、恐怖、阴险、恶毒、死亡等。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穿绸缎之人富贵,而穿麻布、粗布之人贫穷;穿颜色鲜艳之人富贵,而穿颜色灰暗之人则贫穷。
中国传统的服饰制度是有尊卑等级之分的,分冠类款式和服装及饰品类款式。
周朝贵族戴的冠称作冕和弁;秦朝的冠式是官员和品职的标志;魏晋南北朝的冠服多承袭汉代制度;隋唐时期官员朝服是文武官员朝参时的服饰;宋朝沿用唐制;明朝的冠冕只准黄帝、太子、亲王、郡王在祭天、册立、登基时穿戴;清代冠式沿用满族旗服,帽顶饰以顶珠。
中国古代帝王服装分朝服和公服。
周代的朝服是冕服;唐代则是圆领官袍,头戴幞头,脚登皮靴;明朝官服以“补子”饰于官员的前胸和后背;清朝官府采用满服及明朝的补子饰品。
二、服饰在汉英翻译中的传递中国传统服饰的翻译一般采用直译、意译及改译的方法。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有这样的描述:芳官梳了头,挽起鬓来,戴了些花翠,忙命他改妆,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当中分大顶,又说:“冬天作大貂鼠卧兔儿带,脚上穿虎头盘云五彩小战靴,或散着腿,只用净袜厚底镶鞋”。
杨献益、戴乃迭就采用了直译的方法翻译:He found that Fang guan had finished doing her hair, which was fastened up in a knot, and she was wearing some trinkets. At once he insisted on her dressing in a different style. He urged her to shave off her fringe completely, exposing her bluish scalp, and to part her in the middle. He also said that in winter she should wear a sable cap in the shape of a crouching hare and small tiger-head battle boots decorated with multicolored curling clouds, or leave her trouser ends loose and wear white socks and thick-soled boots.而在《儒林外传》第四十九回有这样的描述:只见一个四十岁的大汉,两眼圆睁,双眉直竖,一部极长的乌须,垂过了胸膛,头戴一顶力士帽,身穿一领元色?紧袖袍,脚踹一双尖头靴,腰束一条丝鸾涤,肘上挂着小刀子。
讲义-民俗服饰的文化内涵
民俗服饰的文化内涵服饰与民俗具有不可分割的共同性,服饰是民俗生活的产物,服饰是民俗的载体,服饰丰富了民俗生活。
具体表现如下:一、服饰是民俗生活的直接显示1、服饰是民俗生活的直接表达服饰的穿着形式与艺术视觉效果将民俗社会中阶层与人物角色特征进行直接表现,服饰可以将民俗生活中不同性别、不同地位、不同族群的人,用服饰来加以区别,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地存在于大范围区域中。
服饰区别男女是最普遍又最明显的现象,这是人创造服饰的最本能的意识。
服饰中的地位标志现象,是在人类社会有了不同阶层和贫富差距后逐步形成的。
服饰中存在的不同支系标志,是民族出现分支而各分支服饰在漫长的生活中发生了变化而形成的。
服饰的不同职业标志与社会分工有密切的关系,传递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信息。
(1)服饰体现性别差异从有服装以来,服装就被赋予了性别的标志属性。
性别不同服装就不同,这是服装中最基本的特征、特性,而且最显而易见。
民族服饰男、女装在材料的使用上区别不大,只是因民族、地域不同其服装的材料有所不同。
在服装的造型装饰和装饰上,男装造型比较简洁、整体,以宽肩、直线外轮廓造型为主。
女性服装历来比男装复杂、变化丰富,以塑造柔美、婀娜的女性形象为主。
(2)服饰展示人生礼仪在丰富的民俗生活当中,服饰在人生的不同重要阶段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服饰不仅可以表达出人们的审美喜好,同时也形成了一定身份特征的代表。
同时在民俗生活中,礼仪服饰和日常服装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通常来说,日常服装是基于基本款式演变而来的,没有过多的装饰性,以简洁、实用为主,而礼仪性服饰增添了更多具有特殊意义的配饰,整套服饰配置要在人生重要的场合当中起到强化的作用。
在我国江南以绍兴为主的地区,对刚出生的婴儿要举行隆重的穿戴仪式,而这个穿戴仪式当中最突出的服饰形式就是百家衣。
所谓百家衣即为纳百家之福,而这种百家衣是在孩子出生之前由家长多方收集不同形状的布块,运用拼缝的制作工艺完成一块较大的面料,为新出生的孩子制作一件完整的服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六中 王万里遮羞说:有的学者认为,服饰起源于遮羞。
论据之一:《圣经》说,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后,发现自己赤身裸体,深感羞愧,开始用树叶缠身蔽体。
论据之二:目前许多原始部落的成员都用树叶、布条遮蔽性器官。
装饰说:有的学者认为,服饰的发明是为了更好地打扮自己,因此服饰起源于装饰,是人类爱美之心的真实写照。
实用说:有的学者认为,服饰的产生是为了避体。
远古时期,人们生活在冷热不定的自然环境中,饱受风吹雨打、石磕树绊。
为避风防寒人们用兽皮加身,树叶避体,为防磕绊碰撞人们发明了护膝护腿,后来从蜘蛛结网中获得启示,用葛藤、粗麻、树皮等纺布制衣,在距今6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缝制衣服的骨针和纺织物的残片。
实用的功能:无衣裸袒是原始人类共同经历的一个历史阶段。
《三国志》记载“南郡男女裸体,不以为羞”。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为了防寒蔽体,服饰开始出现。
大概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骨针和原始纺织技术,将麻、树皮等植物制成纤维,纺线织布。
第二节: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一、民族服饰的功能审美的功能:服饰虽然不一定源于审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物质需求达到满足的条件下,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日益强烈,服饰的审美功能不断增强。
标志的功能: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不同等级的官员,服饰的图案皆有区别,一般文官以鸟类图案为主,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武官以兽类图案为主,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虎豹。
在少数民族中,服饰是划分等级、区别地位的标志。
例如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妇女外出时都要顶盖头,颜色之别反映年龄级差,少女戴绿盖头,结婚后戴黑盖头,老年人戴白盖头。
而在凉山地区,过去彝族服饰的不同颜色就标志着阶级区别,黑彝代表贵族,白彝代表奴隶。
傣族喜欢纹身,贵族用红色图案,一般人用蓝黑色。
在现代社会,阶级的区别虽然消除,但有些少数民族仍然喜欢在服饰方面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精力,通过“夸富、露富”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地位。
教化的功能:传统服饰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将许多处世哲学、做人原则,浓缩成若干文化符号,编织在服饰上起警示的作用。
例如苗族男子戒度时所戴的斗笠象征胎2.6藏族女子的银腰带儿在母腹“不见天日”,所缠白带象征脐带,以示自己与母亲血肉相连,永不忘本。
我国古代皇帝的加冕服十分复杂,龙袍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威,冕冠上的长方形覆板前低后高——延,象征着王者之位虽然至高无上,但也要谦虚谨慎,礼贤下士;延前面悬挂的一串串玉珠——疏,隐喻蔽明,意在提醒王者非礼勿视;系在冕冠两旁的玉石——纩,寓意是塞明,表示帝王要非礼勿听,不信谗言。
服饰折射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分化和融合,各民族服饰相互影响。
势力强大的先进民族,其服饰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曾经流行于汉族的服饰以宽袍、大袖、连襟、交领、裹带为特征,这种服饰如今在汉族已经不复存在,但在瑶族、侗族、水族、哈尼、基诺、高山等少数民族中仍然流行。
清朝至民国,满族的旗袍对襟衣,曾经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目前在汉族和满族中已不多见,但在北方蒙古、鄂温克、鄂伦春、回族以及南方的彝、壮、土家、布依、侗、仫佬等民族中颇为流行。
这说明少数民族服饰往往保持着中华民族古代服饰的特征,残留着诸多的原始文化的遗物,展示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
二、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苗族有很多支系,服饰非常复杂,但女子裙装普遍有黄、蓝、绿三道杠。
据苗族传说,他们原来居住在黄河以北的坝子,其祖先是蚩尤,后来与黄帝相争,大战于冀州之野,败北后,他们淌过浑水河(黄河)、越过清水河(长江),最后才来到西南地区。
三道杠就分别代表他们曾经生活的坝子和迁徙过程中渡过的黄河、长江。
服饰表征人的意识和社会关系: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向前发展,人类的婚姻关系经历了由动物式的杂婚到氏族外婚,这样人们就不能随便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性器官,所以原始部落的人虽然裸坦,但总有一些遮蔽物。
的性器官遮蔽物,例如怒族、佤族、独龙族、高山族的羞耻带、遮羞板、兜档布,说明服饰曾经作为性遮蔽物和保护物而存在确有事实。
伴随社会发展,男女之间的社会地位经历了由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演变。
例如纳西族妇女“披星戴月”既是她们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的反映,又是妇女地位崇高,女权至上的象征。
而德昂族女子戴藤腰圈和篾箍就体现了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时期对妇女的一种束缚。
德昂族妇女多穿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银牌为钮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
德昂族姑娘成年后,图2.12苗族服饰的“三道杠”要在腰部佩戴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或包上银皮、铝皮。
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心灵手巧。
传说德昂族的祖先是从石洞里出来的,刚出来的时候,男人们都长得一模一样,女人到处乱飞,后来天神利用智慧将男子的容貌区分开来。
男人们为了拴住女人,就用藤蔑编成腰箍将她们套住,女人们再也飞不动了,只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
这个神话证明德昂族先民曾经穴居,曾经由杂婚向对偶婚过渡,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
服饰体现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在少数民族服饰中,往往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装饰,这些饰物与御寒、遮羞、美观、财富、权力都没有关系,体现神圣的宗教信仰和崇高的民族精神。
例如佛教规定教徒必须穿袈裟;伊斯兰教规定女性必须穿着正派得体,“丝绸之路”的要道,西北少数民族大都受信仰伊斯兰文化影响,男子戴小帽,女子披面纱。
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中也有许多宗教信仰的内容。
例如藏族女子普遍胸前戴有银链和“呷乌”。
“呷乌”是一种十分精致的金属小盒,内装有佛像或者喇嘛、活佛的神物。
彝族男子的发型很特别,头顶的“英雄结”象征崇高的民族精神和男子的英武气概。
一般来说,服饰随社会发展而演变,但是与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有关的装饰,是服饰中最稳定的因素。
彝族支系庞杂,但无论那个支系,男子发型相似,头顶有一锥髻,俗称“天菩萨”,那是“男魂”所在,不可触摸侵犯。
彝族男子一生中,“天菩萨”发型有几次变化。
未婚男子头顶前蓄一束约三寸长的头发,称为“如比”,结婚后的男子请人在头顶梳小辫,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深色布包裹,右前方扎成长椎形的发髻,称为“子尔”,汉语称为“英雄结”。
青年男子的“英雄结”细如竹竿,中老年男子的“英雄结”粗似拳掌、贯于额中。
从今天凉山州美姑县彝族男子的“英雄结”中我们还可以窥见彝族先民在远古时长途迁移的痕迹,先祖从滇、黔两省向四川凉山地区迁移时,曲列宗系从左边渡金沙江,古候宗系从右边渡金沙江,因此曲列支系的后裔“英雄结”偏左;古候支系后裔则偏右。
服饰反映神秘的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人类文明早期的现象,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处于混沌无知的状态,由此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
我们的56个民族在各自的文明史上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对象,例如汉族尊崇龙,瑶族尊崇狗,彝族尊崇虎,羌族尊崇羊,黎族尊崇猫,高山族尊崇蛇,鄂伦春族尊崇熊。
各民族将自己的崇拜对象转绘成图案,描在服饰或者建筑上,世代相传。
苗族有上百个支系,服饰非常复杂,但大多数苗族服饰都有牛的图案或装饰。
这起源于一个传说:远古的时候,天和地连在一起,人在其间直不起腰,天神驾着修狃即神牛来解救,他驱着修狃东犁西耙,终于把天地分开,并用金银造出日月悬挂在天上。
因此苗家儿女把对牛的崇拜化成身上华美的装饰。
服饰承载古老的神话传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往往渗透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之中,心灵手巧的人们把这些神话编织成精美的图案或者特殊的装饰转绘在服饰上,既表达他们的民族传统,又显示他们特殊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
彝族姑娘在婚前有戴鸡冠帽的习俗。
传说很久以前,雄鸡曾救过一对青年男女。
一天夜晚,一对恋人在密林中相会,被森林中的妖魔发现了,贪婪残暴的妖魔杀害了小伙子,企图抢占美丽的姑娘。
姑娘奋力逃走,她跑啊、跑啊,眼看就要被抓住,这时寨中传来雄鸡的啼鸣声,愚蠢的妖魔以为天要亮了,吓得掉头而逃。
姑娘知道妖魔怕公鸡,就抱着雄鸡回到森林中,公鸡“咕咕咕”的叫声吓跑了妖魔,唤醒了她的恋人,他们幸福地结为夫妻。
为了表达对雄鸡的感激之情和希望能永远得到雄鸡的护佑,姑娘做了昂首竖立的鸡冠帽戴在头上,很多彝族姑娘都仿效她,戴鸡冠帽以求吉祥、幸福、平安。
在凉山彝族自治区,已婚妇女普遍戴荷叶帽。
关于荷叶帽也有一个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妇女比男人更聪明,一天,支格阿落(彝族神话中盖世无双的英雄)骑马巧遇犁地的夫妻俩,问男人:你今天犁了多少轮?这位丈夫无言对答。
其妻却反问支格阿落:今天你的马走了多少步?支格阿落哑口无言。
第二天,支格阿落不服输,又找到这对夫妇,说:我今天牵来一只公羊,叫你的男人回家养羊,让公羊生羊羔,妇人机智地说:我男人正在家里生孩子。
支格阿落惊奇问道:男人怎会生孩子?妇人答道:那么公羊又怎能生羊羔呢?聪明绝顶的支格阿落又败在她手下,于是下令缝制荷叶帽给已婚的妇女们戴上,用于“盖住”她们的聪明才智。
孰不知,荷叶帽成了已婚妇女骄傲的头饰,使她们更加美丽动人。
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经济发展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现代服饰日趋简单、实用,厚重、复杂的传统服饰显然已经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节奏格格不入,但是我们不能以“过时”而将传统服饰全盘否定,从传统的民族三、民族服饰的继承和发展服饰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古典与现代的冲撞,可以吸收许多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文明符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服饰“分尊卑,别贵贱”的标志功能消失,但是作为文化的显性表征,服饰依然是区别不同民族和团体的标志。
例如苗族按服饰分为红苗、黑苗、花苗、白苗等不同支系;瑶族按服饰分为蓝靛瑶、红头瑶、白裤瑶等支系。
在民族杂居的地区,服饰使人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在发达国家,服饰的职业区别功能日益突出。
例如在日本厂有厂服,店有店服,校有校服,甚至每个车间、每个工种都有不同的服装,日本人对于自己的传统服饰非常珍惜,在结婚或者重大节日时都要穿上民族服饰,这说明服饰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精神象征的功能,它可以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民族的自豪感。
信息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但另一方面文化的融合促使我们更加重视自己的文化个性和民族气质,更渴望展示民族的灿烂文明和独特的审美意识。
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看法,说说该如何弘扬我们民族灿烂的服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