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学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虞美人》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虞美人》。

(2)理解《虞美人》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3)分析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虞美人》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虞美人》。

(2)理解《虞美人》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3)分析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把握《虞美人》中的意境和情感。

(2)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清照及《如梦令》的特点。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李清照的词作,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虞美人》,感受词的韵律美。

(2)学生分享对《虞美人》的初步理解,讨论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虞美人》的意境和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欣赏《虞美人》的艺术特色,如对仗、典故等。

(2)学生谈自己的感悟,分享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5. 拓展延伸(1)介绍李清照的其他词作,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2)组织诗词比赛,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虞美人》并背诵。

2. 写一篇关于《虞美人》的鉴赏文章。

3. 选择一首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学习,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虞美人》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师中心稿)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师中心稿)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师中心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语言技能1.学生能够听懂《虞美人》这首古诗,并掌握诗歌的基本意境。

2.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技巧表达出自己对这首古诗歌的理解。

2. 美育教育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了解古代文化背景。

2.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诗歌阅读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3. 人文素养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2.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和良好心态,通过诗歌的欣赏增强情感体验,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课时本次教学课时为1小时。

2. 课堂活动•导入活动: 在黑板上写下“虞美人”,请学生猜测这是什么。

•正文活动:–点播朗诵《虞美人》。

使用视频和录音的方式,让学生先听一遍。

–安静3分钟,让学生自己思考这首诗的意真。

–讲解《虞美人》的背景。

–根据诗句分析《虞美人》的感情与意境,并和学生共同探讨它的文学特性和价值思想。

–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虞美人》的理解。

•总结活动: 通过口头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老师总结当天的教学成果,并下课。

三、课堂评价与反思1. 评价方式1.课堂活动评分表:主要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

2.作品集评分表:对学生在课后提交的绘画、写作等作品集进行评分。

2.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过程要引导出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营造出积极的外教氛围。

2.讲解时不要局限于字面意思,肯将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

3.鼓励学生多进行交流和分享,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互动。

课前可准备一些案例或者思考题目,促使学生提前思考,对整个教学过程能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同时,这也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加强教学效果。

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7篇

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7篇

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精选7篇)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老师对要授课的课程内容进行提炼,梳理清晰教学重点。

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虞美人》。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虞美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的第4篇课文《词七首》的第一首,该单元选唐宋诗词17首,总的教学目的是了解词的流派及其特点,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诗词的意境,培育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虞美人》的是五代南唐著名词人李煜。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期间,“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宋太祖开宝年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今河南开封),幽居在一座深院小楼,从今,由帝王变成了阶下囚,过着凄凉的生活。

确实,李煜作为一个君主,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但作为一个词人,却留下了许多血泪文字,千古传诵。

前人吊其诗云“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主”。

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人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虞美人》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作。

他也因吟咏“故国不堪回首”而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

“虞美人”成了他的绝命词!(二)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新课标、单元提示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分析、体悟本词的内容、情感,领会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进一步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选课背景和教学目标《虞美人》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歌,通过描绘虞美人的美丽和才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

本课是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必修的一篇古诗文,教学内容涉及语言文字、文化背景、美学鉴赏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虞美人》诗歌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能够对诗歌的音韵格律和修辞手法进行认识和分析。

3. 能够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虞美人在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

二、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1. 教学内容:(1) 《虞美人》的文本分析和鉴赏(2) 诗歌的音韵格律和修辞手法分析(3) 唐代文化背景介绍和虞美人在文学中的角色(4) 课文的阅读和理解(5) 课文的朗诵和表演2. 教学组织形式:(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与分析(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3) 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4) 学生个别或集体朗诵和表演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步骤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理解《虞美人》的运用和作者情感表达(2) 能够对诗歌的音韵格律和修辞手法进行认识和分析(3) 能够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虞美人在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2.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古代文学素材的接触和理解(2) 学生对诗歌的音韵格律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鉴赏(3) 学生对诗歌情感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把握3. 教学步骤(1) 预习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提前阅读《虞美人》的原文,并准备好课前的思考问题:1. 阅读诗歌后,你对虞美人的外貌和内在特征有哪些描述?2. 诗歌中出现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功效?3. 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作者的情感表达是怎样的?4. 你对唐代文化背景和虞美人在文学中的地位有何了解?5. 如何朗诵或表演这首诗歌呢?(2) 教学正文环节1. 文本分析和鉴赏教师通过投影、板书等方式,对《虞美人》的原文进行逐行解析和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表达,注重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知。

虞美人教案汇编六篇

虞美人教案汇编六篇

•••••••••••••••••虞美人教案汇编六篇虞美人教案汇编六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虞美人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虞美人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词作者的相关情况;2、以诵读为主来品读词;体会词的音韵美;3、体会词的艺术特点,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对李煜的词风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1、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提高诗歌鉴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唐诗,另一颗就是宋词。

词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了,至宋代达到全盛时期。

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是李煜。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

二、简介作者李煜,世称南唐李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

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

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

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三、配乐朗诵:学生初步体味词的意境。

四、集体朗诵五、品味诗歌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春花秋月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

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头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

虞美人,李煜教学设计 虞美人李煜板书设计

虞美人,李煜教学设计 虞美人李煜板书设计

虞美人,李煜教学设计虞美人李煜板书设计【篇一】虞美人,李煜教学设计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 (高二选修)高二年级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自主欣赏设计人:江波审核人:江波课题:虞美人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4、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能力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习惯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紧抓文本,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感受作品艺术魅力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三、教学难点: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合作探究交流法五、教具:多媒体六、教学时数:1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任务一】一.目标或要求:了解作者及背景,知人论世。

二.模块组合:(一)导入夏天到了,我们校园的白玉兰也开得灿烂,校园处处飘香。

有一种花,也是在夏天盛放,它还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叫“虞美人”。

不过,今天我们接触的“虞美人”不是花,而是一首词,它的作者是李煜。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李煜的《虞美人》。

(二)知人论世让学生回顾作者生平,教师补充。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解到汴京,辱封“违命侯”,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过着囚犯般的屈辱生活。

相传978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

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赐酒将李煜毒死。

可以说《虞美人》是他的绝命词。

古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词前期:多写宫廷逸乐生活,风格绮丽,轻靡婉转。

代表作有《浣溪沙》、《玉楼春》、《更漏子》、《菩萨蛮》等。

后期:追忆往事,伤怀故国,词风沉郁苍凉。

虞美人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虞美人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虞美人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虞美人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虞美人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背景介绍本教案是针对苏教版高一必修的古诗文内容设计而成,主要介绍虞美人这首诗的文学背景和写作特点,同时结合教学实例进行分析。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可以:1.了解虞美人这首诗的文学背景,掌握其诗意和抒情特点。

2.理解“意难平”、“色难裁”等富有意象性的表述,提高对诗歌的理解水平。

3.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加强对古诗文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虞美人这首诗的背景介绍虞美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抒情诗歌,描写了诗人与美女虞美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激烈的情感和对虞美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被誉为唐代五十大爱情诗之一。

2. 虞美人这首诗的文学鉴赏虞美人这首诗用诗意深沉、富有意象的表达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美女虞美人的追忆之情。

其中,“意难平”、“色难裁”、“冰簟银床梦不成”等表述,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且为诗歌增添了强烈的感染力和美感。

3. 虞美人这首诗的写作特点虞美人这首诗具有富有感染力的抒情特点,表现了作者对虞美人追忆之情的真挚和深刻。

它也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色,交融着儒、道、佛、性、情的文化思想,既有浓郁的情感表达,又不乏理性思考和人生感悟。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重点采用积极探究和互动式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们观看诗歌解读视频、阅读诗歌文本,通过讨论和互动探究,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五、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虞美人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及特点,首先需要通过图像展示等方式,搭建文学背景脉络,引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好奇心理,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2.引导阅读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提供虞美人这首诗的文本,并辅以专业的研读解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诗歌的意象特点和情感内涵。

3.诗歌鉴赏通过老师提问和学生思考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挖掘虞美人这首诗的表现力,从而促进他们对古典诗词的深入理解。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虞美人》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习欣赏和分析诗词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 难点:体会作者在词中表达的亡国之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虞美人》的相关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3. 深入研读:
- 讲解《虞美人》的背景和作者李煜的生平。

- 分析诗词的结构和意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 让学生讨论《虞美人》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4. 拓展延伸:让学生比较《虞美人》与其他诗词的异同。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虞美人》的艺术价值。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虞美人》,并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但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的比较分析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师中心稿)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师中心稿)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本章主要介绍《虞美人》这首古诗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

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虞美人》这首古诗。

使学生掌握古诗中的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

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1.2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虞美人》。

分析并解释古诗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探讨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1.3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欣赏并评价古诗的艺术特色。

将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古诗的字词、句法和修辞手法。

运用示范法,示范如何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

运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古诗中的意境和主题。

利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体验和表达古诗中的情感。

第二章:诗文解析本章主要对《虞美人》这首古诗进行逐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意境和修辞手法。

2.1 诗句解析分别对古诗的每一句进行解析,解释句子的意义和表达的意境。

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2.2 意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如美人的形象、景物的描绘等。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如美人的象征意义等。

2.3 情感分析分析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忧伤、思念、感慨等。

引导学生探讨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特点,如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等。

第三章:朗读与背诵本章主要通过朗读和背诵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虞美人》这首古诗。

3.1 朗读指导讲解正确的朗读技巧和节奏,如语调、停顿、重音等。

示范朗读,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3.2 背诵指导教授背诵的方法和技巧,如分层背诵、联想记忆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背诵和个人背诵,互相监督和鼓励。

第四章:课堂活动本章主要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对《虞美人》这首古诗的理解和体验。

4.1 图片展示展示与《虞美人》相关的图片,如美人图、景物图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虞美人教学设计优秀8篇

虞美人教学设计优秀8篇

虞美人教学设计优秀8篇《虞美人》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当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时数:4课时。

(以下只选了李煜词的教学步骤,其他6首词的教学方法同此。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

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板书课题)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

二、解题介绍词的一般知识(分段投影显示):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三、研习《虞美人》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②内容与形式总理。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虞美人》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虞美人》的诗意、诗境和诗情。

1.1.2 培养学生对古词的鉴赏能力。

1.1.3 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1.2.2 利用多媒体展示李清照的词风和李清照所在时代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人的创作动机。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3.2 引导学生领悟人生的无常,珍惜眼前的美好。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古代诗词五首》,第一篇《虞美人》。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欣赏《虞美人》的意境和情感。

2.2.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李清照的词风和李清照所在时代的背景。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李清照的画像和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虞美人》,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3 课堂讲解分步骤讲解《虞美人》的诗意、诗境和诗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互动讨论和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虞美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5.2 多媒体资源李清照的画像、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音乐等。

5.3 网络资源相关的网络资料和教学资源。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朗读法通过让学生朗读《虞美人》,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对诗歌的节奏感。

6.2 讲解法通过详细讲解《虞美人》的诗意、诗境和诗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6.3 互动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1《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虞美人》的文学背景和情感内涵,特别是掌握其对于爱情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2. 分析《虞美人》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领会其唯美主义的艺术特征。

3. 熟悉《虞美人》的演变历程,探究其文学上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 介绍唐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文学流派的形成,介绍唐诗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方式。

(2) 讲述《虞美人》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及作者屈原的生平。

(3) 分析《虞美人》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手法:形式和表现手法、唯美主义的特点。

教师可设计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文学分析等方式。

(4) 了解《虞美人》的影响和发展历史,探究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2. 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阅读《虞美人》的原文和中文翻译,谈论对于诗歌内涵的理解与感受。

(2) 通过讲解和讨论获得学生对唐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的掌握,运用于《虞美人》的分析。

(3) 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掌握《虞美人》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手法。

(4) 通过阅读和研究历史资料了解《虞美人》的影响和发展历史,并探究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 了解唐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学流派的形成,准确掌握唐诗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 介绍《虞美人》的创作背景及屈原的生平,明确《虞美人》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3. 阅读《虞美人》的原文和中文翻译,通过讲解和讨论,深入理解其文学内涵和情感表达。

4. 分析《虞美人》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了解其唯美主义的艺术特征。

5. 讨论《虞美人》的文学价值和情感内涵,并通过文学分析和文艺鉴赏的方式深入领会。

6. 了解《虞美人》在文学和社会历史上的影响和发展历程,探究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写作、小组讨论、形成性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准确了解学生对本课程所掌握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来判断教学效果的好坏,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课程调整和改进。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虞美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①感悟《虞美人》的思想内容。

②体会情感并学习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品味李煜诗词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设想】①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激发学习诗词的兴趣;反复诵读,深入体会词情并当堂成诵。

【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讲一个故事,一个悲伤凄婉的故事。

(配乐)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人物,既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评价他“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为君王”。

因而我们这样称呼他——薄命君王,绝代词人。

作为一个词人,李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后主的内心世界。

二、诵读感悟1、学生集体朗读2、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比较评价。

3、老师范读,并作诵读指导。

(1)、注意把握节奏(2)、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3)、重读能表现词人内心痛苦的词语。

如: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4)、把握低沉凄迷的感情基调。

4、要求学生再读三、整体感知1、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词?这首词写了些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表现一个亡国之君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无限愁恨。

2、从哪些地方最能看出词人的故国之思?明确:(1)、“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东风自故国吹来,春水向故乡流去。

)(2)、“往事知多少”(锦衣玉食的生活,后宫如云的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列举写月的诗词,领悟月的意象,“思想怀人”的沉淀意义)四、精读细品1、一首词要读出意味,必须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

这首词哪个字可概括情感呢?(学生回答:愁。

)2、李煜的愁有哪些?(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板书)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3、这层层叠叠、铺天盖地的“愁”接踵而至,词人在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明确:(1)、用春花秋月表现忧愁(以乐景衬哀情)。

《虞美人》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虞美人》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培养爱国情怀。

体会诗词中的人性美和情感美,提升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虞美人》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虞美人的美丽与悲剧。

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虞美人的容貌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作者对美和悲剧的关注。

2.2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李清照的画像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提问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虞美人》,理解诗歌内容和背景。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虞美人的故事和相关的文学作品。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寓意和修辞手法。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3.4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5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和创作等方式,体验诗歌的情感美。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交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合作等。

4.2 理解与分析能力:通过提问、讨论和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意象和寓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3 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观察学生在朗读、背诵和创作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虞美人》原文及注释。

5.2 参考资料:关于李清照的介绍、虞美人的故事和相关文学作品的资料。

《虞美人》教案设计

《虞美人》教案设计

《虞美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虞美人》的诗意和艺术特色;(2)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3)能够背诵并默写《虞美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领会诗文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诗中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诗人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体会其忧国忧民的情怀;(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虞美人》的诗意和艺术特色;(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3)背诵并默写《虞美人》。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体会;(2)理解诗人李清照的情感世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诗人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虞美人》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虞美人》,理解诗意;(2)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3)让学生背诵并默写《虞美人》。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2)分析诗人的情感世界;(3)阐述《虞美人》的艺术特色。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2)选取代表进行分享;5. 拓展延伸(1)让学生欣赏其他李清照的诗作;(2)让学生了解古代美女虞美人的传说;(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虞美人》;2. 写一篇关于《虞美人》的诗意解读;3. 收集其他关于虞美人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默写和拓展学习的情况;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虞美人》的理解和感悟。

,您提供的内容似乎是一份教学教案的框架,但您没有给出具体的诗歌《虞美人》的内容。

诗歌《虞美人》通常指的是唐代诗人李清照的作品,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古代诗人的作品。

《虞美人》教案设计

《虞美人》教案设计

《虞美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虞美人》;(2)理解《虞美人》的诗意、诗境和诗情,把握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分析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虞美人》;(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3)运用诗词创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词中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2)理解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虞美人》;(2)理解诗的意境和深层含义;(3)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2)分析诗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3)运用诗词创作技巧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清照及其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虞美人》的题目,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虞美人》,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2)让学生结合诗下注释,理解诗中的难点词语和意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中的情感;(2)分享自己的感受,感受诗词的魅力。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李清照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学习;(2)运用诗词创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虞美人》;2.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阐述;3. 运用诗词创作技巧,写一首以“美”为主题的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深度;3. 创意写作:评价学生在诗词创作中的表现,关注其对诗意的把握和创意的发挥。

《虞美人》(教案)dfxue(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案)dfxue(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虞美人》;(2)理解《虞美人》的创作背景、诗句的含义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修辞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虞美人》;(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美、爱情和生命的热爱与追求;(2)理解悲剧美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朗读和背诵;(2)理解诗文内容,分析诗歌艺术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2)诗人情感的把握;(3)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影视等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氛围;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思维碰撞;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诗句,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虞美人》的创作背景;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诗人情感,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诗歌;4.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体会诗人的情感;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价值;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虞美人》,并选择一首类似的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诗歌的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3. 单元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艺术特色和情感价值的掌握程度;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虞美人》教案设计

《虞美人》教案设计

《虞美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虞美人》的诗意和背景;(2)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3)能够背诵并默写《虞美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2)运用比较分析法,了解《虞美人》在李清照词作中的地位和影响;(3)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意境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词人李清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传承意识;(3)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2. 诗中意象、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的把握;3. 背诵和默写《虞美人》。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2. 对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3.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虞美人》全文及其注释、译文;2. 学生准备:预习《虞美人》,了解诗的基本内容;3. 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展示李清照的画像和生平简介;(2)教师简介:介绍李清照的时代背景和文学地位;(3)导入诗句:引导学生回忆其他李清照的诗句,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虞美人》,理解诗文内容;(2)学生分享:交流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2)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教师讲解(1)讲解诗文内容:梳理诗文结构,解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2)赏析诗句:分析诗句的美感和韵味。

5. 情感体验(1)想象与联想: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意境美;(2)感受词人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词人李清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 背诵与默写(1)让学生齐读《虞美人》,感受诗文的韵律美;(2)学生默写:检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和默写情况。

7.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文的特点;(2)强调古典诗词鉴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师中心稿)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师中心稿)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虞美人》;(2)理解《虞美人》的诗意和艺术特色;(3)分析李清照的生平背景与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2)利用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意;(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清照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2)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增强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虞美人》;(2)理解诗意,体会诗的艺术特色;(3)了解李清照的生平背景与创作风格。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的意境与情感的把握;(2)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应用;(3)李清照词风的独特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的基本知识,分析诗意,引导学生理解诗的艺术特色;2.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3. 对比法:比较李清照其他词作,突出《虞美人》的特点;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5.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读《虞美人》,了解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及创作风格;2. 学生准备:预习《虞美人》,了解诗词的基本知识;3.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教材、相关参考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清照的生平背景;(2)引导学生回顾诗词的基本知识;(3)引入《虞美人》的学习。

2. 朗读感知:(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意;(3)分析诗的韵律、节奏。

3. 讲解分析:(1)讲解诗的基本意思;(2)分析诗的艺术特色;(3)对比李清照其他词作,突出《虞美人》的特点。

4. 深入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2)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总结讨论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学科:高中语文
年级:高二
册别:选修
章节:第三单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作者李煜及其词作特点;
B、领悟本词的意境和情感。

2、能力目标:
A、提高学生诵读和吟唱诗歌的能力;
B、通过分析意象,体会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以及动人的音乐美。

三、教学难点:
把握词作的艺术技巧,提高对词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思路:
以学生诵读为主,在诵读中领悟诗歌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
适当启发和引导。

抓住诗歌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此外,注重与课外诗歌的迁移性比较阅读。

五、教学内容:
1、介绍相关的文学常识。

2、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3、诵读诗歌,听名家朗读,在听读中感受诗情。

4、把握诗歌写作思路,抓住诗眼“愁”从整体感知其主要内容。

5、鉴赏品析诗句,把握诗歌上下阙主要内容及写作手法。

6、名句欣赏。

7、探究主要艺术手法。

8、课外拓展练习,通过对比阅读训练,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

9、音乐欣赏:《虞美人》,结束本课教学。

六、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
七、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效率。

八、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播放古筝曲《虞美人》)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这一句,道出了李煜的双重身份,他既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

作为“好声色而荒废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的人生是失败的,但作为一代词人,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血泪凝铸的诗篇,《虞美人》就是最为人所熟悉的一篇。

(二)文学常识,介绍词牌。

虞美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

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

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

因李煜填此词,又名“一江春水”。

(三)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代之冠,世称李后主。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其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

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

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

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两年后即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饮所赐牵机药酒被毒死,该词也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四)、朗读诗歌,名家朗读,教师点拨朗读技巧。

(五)、整体感知
教师提问: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愁”字。

教师提问:李煜的“愁”有哪些?
学生回答: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乡之苦等等。

(六)、鉴赏品析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

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2、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明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思念故乡,怀念亲人,思念故国。

3、“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
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

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

4、“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又”点明他囚宋后又过了一年。

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
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上阕小结:
5、改变的有朱颜、地位和感受,那么没有改变的有什么?请结合词中相关意象进行分析。

明确:没有改变的有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和雕栏玉砌,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

通过“雕栏玉砌”和“朱颜”的对照,表现出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6、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
明确:设问、比喻。

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和汹涌澎湃的愁。

7、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那么他是为什么而愁?请结合全词内容和李煜身世概括。

明确:“东流”有可能是双关,水流向东或南唐故都金陵(南京)在东南方向。

上阕
实景:春花秋月(现实)
虚写:往事 (回忆)
实景:登楼远望(现实) 感叹:故国 —— “不堪回首”
自伤感怀—悲
时光消逝 亡国之恨

点评:亡国之痛,作为帝王不能保住国家的后悔自责,沦为阶下囚的痛苦,对自由尊严和安逸生活的留恋,前途无望的心灰意冷……亡国之君所特有的感情,比普通人的愁更丰富,更深远。

(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


下阕小结:
(七)、名句欣赏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确: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

化无形的愁思为有形的江水,显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尽,语句形象而生动。

用远离自己而代表故土的长江喻愁,当然含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感更为深沉。

(八)艺术手法
明确:主要艺术手法——对比。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下阕
雕栏玉砌——“应犹在”
朱颜已改—— “人事非”
愁思如水
—— “向东流” —— 愁
思念故国
物是人非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宇宙永恒不变)(人生短暂无常)
今昔对比,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

(九)、课外拓展
浪淘沙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探究题:这首词和《虞美人》写于同时,它们各抒发了李煜怎样的个人情感?又分别说出了哪些人生共通的体验?
明确:《虞美人》主要抒发词人对屈辱的囚徒生活的无比厌烦
和满腔愁绪;《浪淘沙》主要抒发词人对故国江山的无比眷恋和对国破家亡的千古憾恨。

《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所表达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表现的是绵绵不绝的愁绪;《浪淘沙》中,“梦里不知身是客”所表达的是梦醒之间身份错位的漂泊无依之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所表达的是离别之痛,“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所表达的是繁华不再、人
生无常的无奈,这些都是人生共通的体验。

(十)、板书设计(已经包含在教学步骤中)
九、教学设计理念:
按照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和建构知识的主动性,从而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

十、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教学面向全班同学。

(王勤江西省高安市石脑中学 3308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